登陆注册
19058200000015

第15章 人性的本质

(D篇:对人生的挑战)

我们认为会动的,活生生的机体才有灵魂。人的灵魂与行为、心理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这个关系构成了人类与植物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因此,人类的灵魂也就是人的本质体现。我们也可以说人的本质是心理和行为表现,而所有灵魂完成的演化与进步,都有赖于机体自由引动的能力,这个强动能力会刺激及提高心理生命的强度,引动能力也须依靠较强大的心理生命。

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看本质的功能,我们就会渐渐感觉到,我们的思考是一项遗传能力的进步,这个能力就是攻击与防范的机制,由生活的有机体根据它所处的状况来反应。本质生命是“侵犯”与“寻求安全”两种活动的合成,它最终目标是要保护有机体继续在人间活着,并使他们能安然成自己的发展。

人性的本质与心理生命是相关的,它支配人的引动朝向一个目标,因此我们不能说人类灵魂是一种静止的体系,我们只能将它想成是诸种活动力量的合成。可是,这些力量却只是一个原因的结果——它们一直奋力要求某一目标的完成,这个奋勉奔赴目标的目的论,是“适应”的观念中固有的。我们只能想像心理生命有一个目标,而存在于这个心理生命中的行动,都一一指向它——灵魂生命。

一、灵魂生命

人类的心理生命由灵魂决定。倘若这些朝向常在目标的活动没有经过决定、持续、修正及导引,就没有人能够思考、感觉、盼望、梦想,这个结果是起于有机体适应环境、反应环境的需要。人类生命的生理及心理现象,会以我们前面呈现过的那些根本为基础,如果不局限于常在目标的模式中,我们就无法想像由生命动力在做决定时的那个心理演化。

从这个基础去看,灵魂生命的一切现象便可以当作是为未来情境所做的准备。然而,承认心理机制中的灵魂只是一般朝向目标的力量,似乎不太可能,但个人心理学确实只从“一概朝向一个目标”这个方向去思考人类灵魂的全部表现。

要知道个人的种种目标,我们必须了解他生活的行动及所表达的意义,并且要了解,作为目标的准备,这些行动及表达有什么价值。此外我们还要明白,这个人要达到他的目标应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就好比我们如果让石头落地,会知道石头的路径一样,虽然灵魂并不晓得自然的法则,因为常在目标经常在变动,可是,如果某人有了一个常在目标,那么,他的每一个心理倾向都必然宛如遵守一个闩然法则般的,追循着某一个驱迫力量。

灵魂生命确实有一个统御的法则存在,但那是人造的法则,如果人总是觉得,谈论心理法则的证据已经足够,那他是被表象欺骗了,因为,他一旦相信自己已经展露了不移的天性,也确定了周围的环境,他就是走偏了。好像一名画家很想画一幅画,有人把怀有这样一个目标应具的态度都给他,他就会仿佛有一个自然法则在作用一样,依序进行所有必须进行的活动,但是,他所以画这幅画,是真的受了某种驱使吗?

二、目标确定

每个人活动朝向的目标,是由环境给予孩童时期的影响及印象决定的,每个人的理想——也就是目标——可能在生命前几个月便形成了,即使那么年幼,某些感受仍能激发孩子快乐与难受的反应,生命哲学的第一个痕迹即在此显现,虽然它表达的方式极其原始。影响灵魂生命的基本因素在孩子仍属婴儿时就已确定,后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盖别的结构,那些上层结构便可能经过修正、受到影响或转变。种类繁多的影响很快迫使孩子对生命产生固定的态度,而且也调节他对生命给予的问题所采取的独特的反应。

那些相信成人性格在他婴儿时期即已依稀可见的研究者所说的不算错,这一点也说明了一般人大多认为性格乃遗传的想法。但是,认为性格和个性遗传来自父母的观念,实在大有弊害,因为这种观念阻碍了教育人员的工作,也打击他们自己的信心。性格乃遗传的真正理由其实在别的地方,但这个借口却使负有教育任务的人有了逃避责任的机会,因为对于学生学习方面的不良,只要责备是遗传使然就行了,这种借口当然完全违反了教育的目的。

我们的文明对这项目标的决定有重要的贡献,它树立一些疆界,让孩子自己去闯,直到他找到实现愿望——可以保证给他安全全及适应的愿望为止。人类与我们的文明现状建立关系共需要多少安全,可能在每一个生命的初期就习知了,所谓“安全”,我们想的不是免于危险的那种安全,而是“安全”地进一步统合,这统合保证了人类有机体可以在最适宜的环境中继续存在。比如在策划完全的机制运作中,我们也是这样谈到“安全的统合”(coeffi-cient of safety)。小孩需要这种安全统合,所以他要求比仅满足天生本能的发展的更大的安全,因此,他的灵魂生命便产生一项新的活功,这个新活动,直接讲就是:“朝向支配及超越的倾向”。

小孩和成人一样,都想优越于别人,他一心一意努力超越,这样才能给他与他的自订目标相仿的安全与适应;因此,他心理生命涌出的某种不安状态,随着时间流逝愈发明显起来。假设现在环境需要比较精深的反应,可是这孩子不相信他具有克服困难的能力,我们就会看见他努力地逃避,不断地找复杂的借口,而这些只会使他潜在对荣耀的渴求更加明显罢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眼前的“目标”常常就是逃避所有较大的困难,暂时躲避生活的要求,他觉得这样做司以慢慢脱离困难。我们必须明白,人类灵魂的反应都不是最终的或绝对的,每一个反应其实都只是部分的、暂时的,绝不可当作是对问题的最终解决,尤其是孩童的灵魂发展。我们要提醒一下,那是“目标概念”的暂时具体化而已,我们不可以把衡量成人心理的标准用在儿童心理上面,对小孩子,我们必须看远一点,并且要对他倾力去完成目标的能力表示怀疑。如果我们能透彻诠释他的灵魂,我们就能明白,在最后的生活适应具体呈现时,他为自创的理魅所表现的力量,是不是恰当。

如果我们想知道他活动的原因,我们必须站在儿童的角度看。与儿童视角有关的感情状态以许多方式指引着儿童,其中有一种是乐观。乐观的小孩对轻松地解决所遭遇的问题有信心,抱持这种态度。他长大成人以后,性格上将认为生活的使命大多在他的力量所及范围内,在这种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勇气、开放、坦率、责任、勤勉等等的发展。与此相反的一个发展就是悲观,大家想像一下对于解决自身问题没有信心的孩子,他的目标是什么?这个世界对这样的孩童将显得多么阴郁!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怯懦、内向、不信任以及一切弱者寻求保护自己的其他性格和特质,他的目标远在可以达到的范围以外,同时又远落在生命的前线之后。

为了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我们必须察看他与同类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由宇宙的本质决定,所以是变动不定的;另一方面它也由固定的制度或习俗决定——比如社会或国家内的政治传统。如果没有同时了解这些社会关系,我们便无法领会心理的活动。

三、群体生活

在人类文明史中,从来没有一种生活形态的基础不是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而整个动物王国也都证明了这个基本法则:凡是其个体成员无能面对自我保存之战的物种,一定会透过群居来集结成新的力量。

这个群集本能已对人类做了终极贡献,它发展出一种抵御严酷环境的知名工具——那就是灵魂,而灵魂的本质中则处处透显着群体生活的需要。达尔文很早以前就叫大家注意一个事实:凡软弱的动物从来没有单独生活的。我们不得不把人类列入这些软弱的动物当中,因为他也不具备能单独生活的那种强壮,他对大自然只有一点点抵抗能力,为了在这个行星上继续生存,他必须为他软弱的躯体补充许多人造的东西。

想像一个单独生活的人,在无一文明工具的原始森林内是什么情况!他一定比别的活的有机体更不适于生存,因为他没有其他动物的速度和力气,没有肉食动物的利齿,没有好的听力与敏锐的双眼,这些是生存战斗中必备的条件。人为了保障其生存,需要大量的器具,他的营养、他的性格、他的生活形态,都需要密集的保护计划。

现在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人只有处在特别有利的情况下才能维持生存的道理了。这些有利的情况要透过社会生活才能提供,社会生活变成一种需要,因为只有透过社群及分工,人才能继续生存。单是“分工”一项(它主要的意义就是文明),己足以使人类便于得到防卫及攻击的工具了,而人类只有在学会分工以后,才懂得怎么维护自己。

大家想想,生产的困难及婴儿诞生之初,要使他活下去得多么小心防备!这种照料与防备只有在分工状况下才能实现。再想想人类血肉之躯继承的病痛及虚弱有多少,然后,你就会对人类需要多少照顾有些概念,也会对人类之需要社会生活有些理解了!“社会”,是人类继续生存的最佳保证!

四、群居与适应

根据前面的说明,从大自然的角度来看,人是一种次等的有机体,这种自卑及不安全感经常出现在他的意识中,变成一个恒常的刺激,督促他去发现适应大自然的更好方式及技巧;这个刺激迫使他去寻找可以消除或尽量减少生活中的不利情况的方法,因此才产生由心理机制来处理适应及安全问题的需要。如果不是这样,就算加上角、爪、齿等这些能与自然战斗的身体防卫,也很难让人类脱离原始的状态。

心理机制能够迅速提供救急之道:弥补人类器官上的缺失。这一个起自不曾间断的无力感的刺激,发展出人类的预见力及警戒力,并且使他的灵魂发展成今天这个负责思考、感觉及行动的状态。由于社会一直在适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心理生命从一开始便需与群体生活打交道。心理生命的全部能力都在一个基础上发展,那就是群体生活的逻辑。

在这个天生需求的逻辑起源内,我们会发现人类灵魂发展的下一步(因为只有对全人类都适用的才合于逻辑)。群体生活的另一个工具在于清晰的语言,这个奇迹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语言现象(它的形式明白指出其社会起源)不能与适用于全人类的概念分离,因为一个单独生存的个体根本不需要语言,语言只在社群中才有作用;它是群体生活的产物,是群体中个体间的联系工具。要证明这一说法的正确,可以看看在与他人接触有困难或不可能有接触的环境下成长的人,这些人有的会因这个个人理由而逃避一切与社会发生的关联;而另外的一些人就成了这种环境下的牺牲者。不论是哪种情形,他们都吃了语言不足或语言困难的苦头,而且他们永远不能获得学习外国语的机会。仿佛只有在与人类接触不发生问题时,语言才可能形成并保持。

语言在人类灵魂发展中,有无比重要的价值,只有以语言为一前提,才可能有逻辑思考,而逻辑思考是帮助我们建立概念及了解各种价值差异所必需的。然而,概念的形成不是私密的事,它与整个社会都有关系,我们的思想和感情只有适用于全人类时,它才是可以了解的。我们对美丽事物的欢欣感,其基础在于对美丽事物的认同、领会及感受心,这些需是普遍性的,由此推知,思想及观念,比如理性、领悟、逻辑、伦理学、美学等,都可以在人类群体生活中找到根源,而它们同时也是个体与个体之间(这些个体的目的在于防止文明崩溃)的联系。

欲望和意志或许也可以当作是一个人的处境来了解。意志不过是一种用于帮助改善不适应感的倾向,它是一项获得满意适应的工具。“行使意志”即意谓去感受这种倾向,然后付诸行动。每一项自发的行动,起初都是一种不适之感,它的解决即在于走向满足的状态。

现在我们或许可以了解,所有用来保卫人类生存的规则,比如法律、图腾和禁忌、迷信、教育,都应该受社会观念的统辖,并且一定要切合于社会观念。我们前面已经讨论过这个见解,而且也发现,适应社会是心理机制最重要的功能,这一点在个人如此,在社会亦然。

我们所称的公正和正义,还有人类性格中最有价值的那一些观念,不外乎都满足了起于人类社会之需要的状况,这些状况因而塑造了灵魂,并且指挥它的活动。负责、忠诚、坦率、爱真理等等,都是在社会生活适用于全人类的原则下建立并保持的。

我们判断一种性格是好是坏,只能从社会的角度去判断。性格一如科学、政治或艺术的成就,只有经过证明具有普遍的价值才会受人注意。我们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个体的标准,是由他对全体人类的价值决定。我们比较一下一般人和理想人(也就是把他的社会感发展至最高程度的人),就渐渐可以看出,没有培养其人类同胞感的人,不能长成为一个恰如其分的人。

五、调整自己适应环境

我们已经花了一番工夫来揭示,怎么样借观察一个人的周围关系、来判断他在世界上的独特地位,来了解一个人的个性;这里我们所称的“地位”,是指他在宇宙中的位置,他对环境和生活问题(比如职务的挑战、接触,与他人的结合等)所抱的态度等,这些与他的种种存在并生的。由此我们也就能指出婴儿时期每个人经历的感受印象,如何影响他一生的态度。

小孩出生几个月后我们就可以确定他在与生命的关系中所处的位置。降世几个月之后,两个婴孩的行为就不可能相互混淆,因为他们已经显示了明晰的发展模式,而这模式又绝不会改变。孩子的心理活动借着社会关系,日有扩大,天赋社会感的第一个证据,在于他很早即寻求温柔,这一点导致他寻求成人的接近。小孩的“爱的生活”通常导致他亲近别人,而不是像弗洛伊德(s,Freud)说的,亲近自己的身体。这种肉体之爱的争取、紧张度和表现,因人而异。

如果是两岁多的小孩,这种差异可能表现在他们的言语中。人只有在最严重的精神病退化压力之下,已经固着于灵魂中的社会感才会弃他而去,这个社会感几乎终生都保持着,直到他除了家人以外,还接触到亲友、国家乃至人类全体,它才偶尔改变、换色、受限,或者扩大、加宽。社会感还可能延伸到上述范围以外而及于动植物、无生物,最后到达整个宇宙。把人当作一种社会性存在是一种必要的理解,也是我们研讨的主要结论:一旦领悟了这一点,对于了解人类行为,我们才算是获得了一项重要的工具。

由于每个人类都必须调整自己去适应环境,所以他的心理机制中都备有从外界吸收印象的能力。不但如此,那个心理机制还会根据对世界的诠释,循着幼儿时代就开始的理想行为模式,去追求一个固定目标。虽然我们不能用一个固定且适当的名词来表达这个宇宙诠释和那个追求目标,但我们却可以把它形容成一股常在的气氛,而且它经常是“缺欠感”(feeling of inadequacy)的一个对比。唯有怀着固定目标,心理活动才可能发生,因为如我们所知,目标的构成提供了改变的能力与相当的行为自由,人类由行为自由而得的精神富足,是珍贵而无价的。

刚从地面站立起来的小孩在第一次进入全新的世界的瞬间,都会隐隐感觉到敌对气氛,他第一次尝试行动——尤其在举腿学步时——就经历到各种程度的困难。这些困难可能强化他对未来的希望。也可能摧毁他对未来的希望,大人以为不重要或平常的印象,有可能对孩子的灵魂产生巨大影响,塑造他对所居住世界的看法。

据此,凡行动上有困难的小孩就会给自己塑造一个充满暴烈及匆促行动的理想;我们只要问小孩他最喜欢的游戏是什么,或者问他长大后要干什么,就可以发现这个理想。小孩通常同答,他想当汽车驾驶员、修理火车头的机械工程师等等,这些都明显象征着他们亟欲征服妨碍其自由活动的每个困难。他的生命目标就是达到一个终点,使他在那个终点可以透过完全自在的行动,消除自卑感及障碍感。

我们不难了解,这种障碍感可能很容易在发育迟缓或多病的孩童灵魂中滋生。同样,生来两眼有缺陷的小孩大概会有把全世界看成比一般人更明暗分明的视觉概念;听觉有缺陷的孩子则对某些可以让他们愉快的音调特别有兴趣——简言之,这使他们有“音感”。

小孩用来战胜世界的所有器官中,感觉器官在决定他与所居世界的主要关系中是最为重要的。人利用感觉器官构成他的宇宙图,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用来接触环境的眼睛。个体强迫自己留心每个人类,并且构成经验中主要资料的,大半是眼睛。与耳、鼻、舌、皮肤等其他只接受短暂刺激的器官相较,由于眼睛是接触一些不变的、持久的基础事物,所以视觉构成的世界图,意义不凡。

然而,有的人却以耳朵为主要器官,这时候,他心理中的信息库就大多仰赖听觉,像这种情形,此人的灵魂便可能被称为具有绝佳的听觉优势;而对嗅觉及味觉刺激有绝大兴趣的人,又是另外一种类型。对嗅觉比较敏感的那一型,在我们的文明中比较少见。也有一些小孩,他们的肌肉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群人来到尘世,特征就是比较好动,这个特征使他们在儿时不停地活动,长大成人后活动量也一样较大。这种人只对身体的肌肉可以派上用场的活动有兴趣,他们连睡觉时也展现活动,任何人都可以借观察他在梦中不断翻来覆去地睡态而证明。我们还需将“坐立不安”的小孩(他们的好动常被当成是一种病)也纳入这种类型。

大致上,我们可以说,不特以某一器官或器官群为兴趣(不管是感觉器官或运动器官)去接近世界的人,几乎不存在。小孩根据他比较敏感的器官所收集的印象,去构造他的世界图像,因此,我们只有先知道一个人用什么感觉器官或用什么器官系统去接近世界,才可能了解他,因为他的一切关系都因这个事实而改换色彩。他的活动与反应的价值,则要看他的器官缺陷对儿时及日后发展所构成的宇宙图的影响,以及我们对这些影响有什么看法而定。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马可是主义哲学扬弃了对于经验概念的这两种抽象规定,把它改造为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与它作为寄出去解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使唯物主义获得了现代的形态。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的物质实践活动原则,就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现实的能动性原则。
  • 中国经典诗文集——论语

    中国经典诗文集——论语

    本书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是儒家思想千年经典绝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练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
  •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

    《人生不过俯仰进退》是一本教年轻人涵养心性、收获淡定人生的智慧书!它囊括《孟子》、《老子》、《庄子》、《易经》、《传习录》、《小窗幽记》等数部国学经典中折射出的修心智慧,为现在社会疲于奔命的人们,打开一扇心灵之窗,告诉大家如何修炼一颗淡定洒脱的心,收获通透自然的人生。
  •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让你的斗篷镶满星辰:跟雪莱学成功学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成功都需要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希望。不管际遇如何,不相信自己的未来会更好,不去为自己的人生打拼,则基本与成功无缘。雪莱的诗句有禅思,而本册书将精选出雪莱赞美希望、赞美新生的诗句,管中窥豹,使读者能够在诗意的语言中获得振奋的力量,实现自我激励。当你掌握了这些,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之时,内心就不会被一时的逆境所打垮,而是在品味雪莱的诗句中,用哲学从源头解决问题,锤炼自己,让自己变得比以前更自信、更乐观、更强大!
  •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道德经》新评赞:老子领导成效最优化解“极”

    全书讲的是领导成效总体和方方面面最优化的哲学,老子明确提出“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到底如何使领导成效实现最优化呢?这一问题“玄之又玄”,他自己解“极”。本书或明确或隐晦地揭示了他的答案,以免“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在龙珠世界打酱油

    我在龙珠世界打酱油

    一个少年穿越到龙珠世界,结果发现这个龙珠世界跟自己了解的龙珠世界有点不一样
  • 云殿南歌

    云殿南歌

    她,南歌,天界上神,清冷高贵,重情重义。他,帝天珉,天界太子,爱她也爱天界,当她与天界站在对立面时,他会作出什么选择呢?当心如死灰时,她用她的性命救了别人,也下了个赌,就赌他的心,只是结果如何她已经不知道了。而当她重新归来,他又该怎么样面对呢?#分界线#“这一世我累了,这样的结局就挺好的”终于,她慢慢变得透明,最终完全消散了,化成了碎片消失在这片天地中,只留下一句“天珉,若有来世,我们只做朋友好不好,爱你太累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红于二月花

    死亡,是绚丽的。鲜血,是火热的。有些事一定要做,有些血一定得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有自己的路要走。活,就要像二月的花,多姿多彩。死,也要像深秋的霜叶,红于二月的花!
  • 我在兽世当团宠

    我在兽世当团宠

    猝死后安蕾来到一个兽为尊的世界,被各种动物追着跑。她只想做个混吃等喝的小虾米,却无意中得到一把亡灵之剑,激起了一场人与兽深埋千年的大战……
  • 七曜的魔法使

    七曜的魔法使

    你们以为这会是网游吗?错了!这只是作者无节操的将整个世界的世界观全部扭曲了而已!所有一切非正常的BUG,请全部联系虚渊玄╮(╯▽╰)╭嘛,有各种意见还是欢迎各位多提意见的,书评区里什么的╰( ̄▽ ̄)╮PS:作者是个笨蛋
  • 战争机器

    战争机器

    他本来是一个天朝和谐小市民,唯一的爱好就是玩玩游戏,可这玩游戏竟然也能玩出大事。在一次游戏后,他被一伙黑衣人离奇劫持,之后他才发现,被劫持的不单单是他,还有他一个游戏战队的所有队友。从此,一个游戏战队成员组成的雇佣军小队开始在世界各地活动。是什么改变了他们命运?他们又被卷入了怎样的谜团之中?他们平凡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身世之谜?他们活动在世界最肮脏的环境里,用血与火,书写出一篇中国式的挽救世界之旅。请看战争机器之古墓匪影。
  • 祭品宠妃

    祭品宠妃

    花痴的陈小咪被一个霹雳雷惩罚到了古代,真是欲哭无泪呀。命运之神还算待她不薄,不但成为皇帝的祭品宠妃,还继续有帅哥可以"密西"。而且"惊喜"并没有因一个帅哥出现而断:先是猎帅路上遇到了情敌九格格,又在"劈腿"路上遇到了结婚前一天逃婚的未婚夫……本故事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古曦

    古曦

    一步一步踏向巅峰之境,荡平眼前一个个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