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058200000018

第18章 行动与情感

凡是遇到合于个体既定的生命格调、合于其原本的行为模式时,情感就出现了,它们的用意是为了个体的好处而变化个体的情况。个人如果被迫采用别途径来达成其目的,或者对其达成目的可能性失去信心,就会产生比较猛烈的行动和情感。

凡对自己达成目的的能力没有充分信心的人,由于受其不安全感的影响,使他们不但不会放弃目的,反而借助情感和情绪激励,想透过更大的努力,来达到目的。被自卑感螫伤的人,他们使用的方法就是用尽力气,以残酷野蛮的行为达成其希望的目标。

既然情绪和性格特质关系密切,它们就不是单独个体的单独特点,而是在所有人身上都可以找到的。每个人一旦被放置在某个情境里,他便会显露出某种特定的情绪,我们或可称之为“情绪应变力”。

一、厌恶性表现

1.气愤

气愤这种情绪,实在是追求权力和支配欲的典型。它明显透露的目的,就是想迅速猛烈地摧毁横阻在前的每个障碍。前面的研究已经告诉我们,一个气愤的个体,就是努力运用力量追求超越的人,这样的追求认同,有时候会转化成真正的醉心权力;一旦有此结果,我们便一定会看到这种人对于可能削弱其权力感的小小刺激,也报以极大的愤怒。他们相信(也许是过去经验导致的结果),他们可以利用这种情绪,轻易地为所欲为、打败对手。这种方法并非上策,但在多数情况下却都有效。很多人都不难追忆,他们曾经怎样借偶尔发作的狂怒重新赢得其权威。

当然,气愤也有合理的时候,但我们现在不谈这种情况。讨论气愤,我们指的是常常运用这种情感,且已经成为一种惯性及标志性反应的人。有的人真的将愤怒运用到得心应手的地步,而且人尽皆知,因为他们没有别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人通常是傲慢敏感的人,他们容不下胜过他们或与他们相等的人,他信只有自己做最优越者才能快乐。结果,他们老是两眼锐利地保持警觉,免得有人太靠近他们,或者不好好看重他们。最常与他们的敏感相联结的,就是“不信赖别人”的个性,他们觉得信任一个人是不可能的。

在愤怒、敏感和不信任之外,我们还会发现其中伴随了另一种关系接近的性格。如遇到棘手的问题,我们很能想像这类极端野心的个体是如何地受到惊吓,因为他们从来都无法适应社会。一旦遇到他不接受的事物,他知道唯一的反应方式:便是大声公布他的抗议,那种态度常常使周围人很不舒服——比如,他可能打碎镜子、摔坏昂贵的花瓶,我们也不相信事后他会请求原谅,说自己当时不晓得在做什么。他那股损坏环境的欲望十分明显,因为他总是在破坏有价值的东西,从不把自己的愤怒限定在无价值的事物上面,他的行动里摆明了有一套计划存在。

虽然这种方法在生活的小圈圈里有一定程度的效果,但只要这个圈圈扩大,它也就失效了,于是,这些习惯生气的人很快陷入与世界冲突的阵营中。

气愤情绪的外在态度很常见,我们只要提提“狂怒”这类字眼,只要想像个暴躁者的形象就够了。他们面对世界的敌意态度十分明显。气愤的情绪几乎无视社会感的存在。追求权力的目的所有的激烈方式,使当事人很容易便想到死。我们可以借了解各种我们所观察的情绪问题,来测验我们对人性的了解,因为情绪是性格最清楚的显现。我们必须指出,所有暴躁的、愤怒的、尖刻的个性都是社会之敌。我们必须再提醒大家注意,他们之追求权力,是建立在自卑感的基础上,在暴怒的发作中,自卑和优越整个暴露无遗——自己的价值得借他人的不幸来提升,实在是卑劣的把戏。

2.悲伤

悲伤的情绪是在一个人因所失无法获得安慰时产生的。悲伤和别种情绪一样,起初不外是悲痛或软弱的补偿,乃至形成一种想获得更多关照的意图。就这点来看,它的价值与发顿脾气相仿,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因别种刺激而起,其态度和所用的方法也不一样。

至于“求取超越”则与其他一切情绪相同。只不过,易怒的人是因寻求提升自我价值、贬抑对手的价值,而将愤怒指向对手;悲伤则是一种心理态势的退缩——这是悲伤者获得自我提升及自我满足的必备的条件,不过,这份满足尽管与气愤者方式不同,却依旧是一种与环境相抗的行为。悲伤的人会抱怨、发牢骚,他借由这牢骚把自己放在与同胞对立的位置,悲伤的本质隐藏在人的天性中,它的扩大即成为一种对抗社会的姿态。

悲伤者的提升是由周围人对他的态度而得。我们都知道悲伤者怎么依赖别人的服侍、同情、支持、鼓励、帮忙而觉得舒坦一些;如果这种心理活动成功地转换成眼泪、嚎哭,那么悲伤者就显然提高了自己的地位,成为既有秩序的评判或原告,这名原告因忧伤而对周围人的支配愈多,则其需求就愈明显。悲伤变成一种不可抗辩的理由,束缚着悲伤者周围人的责任。

这种情绪明显暗示着从软弱到超越的追求,以及维持个人地位,去除无力感和自卑感的意图。

3.嫌恶

嫌恶的情绪明显的含有疏离成分,虽然这一点不像别种情绪的疏离成分那么为人所知。在生理方面,胃壁受某种刺激,就会恶心甚至呕吐,可是,在心理方面,要产生“呕吐”是有某些意图的,情绪的疏离性因素在此明白可见。嫌恶情绪造成的结果印证了我们的看法:嫌恶是一种姿态,因嫌恶而起的扭曲面容象征对周围人的轻视、以及拒绝此问题(轻视旁人)的解决。

想找借口脱离一种不快的情境,这一个情绪的误用是便利的方法——假装恶心不难,一旦装出来了,这个人势必要离开聚会的场合。没有哪一种情绪可以像嫌恶这么容易佯装,只要稍加练习,任何人都可以发展出恶心的能力,于是乎,一个无害的情绪就变成对抗社会的有力武器,或者变成一个人想自社会撤退时的借口。

4.恐惧和不安

人的一生中,不安是最重要的现象之一。这种情绪所以复杂,不只因为它是一种疏离性的情绪,还因为它和悲伤一样,会造成对别人的束缚。孩子因害怕某情境而逃避时,他会去找别人保护,“不安”这种情绪不直接去支配任何人,实际上它反而是表示着失败。一个人不安时,都尽可能地弱小化,这时也正是这种情绪疏离性的那一面显露的时刻,但它同时也怀着一份对优越的渴求。感到不安的人会躲避到别种情境的庇护中,他这样防卫着,直到他们觉得能够面对所临的危险,并且胜过它为止。

谈到不安,我们年所面对的是一个有着根深蒂固来源的现象——它是攫住每种生物的原始恐惧的反映,而人类因其本质的软弱与缺乏安全感,就特别臣服于这份恐惧了。正因我们对人生的困难认识不够,使得小孩永远不能安于那些困难,别的人因而都得供给他所缺乏的东西。这小孩在生命之初,就感受到了那些困难,于是这一种生命的情境影响着小孩,他在奋力求取安全感的过程中,便始终含有可能失败的危险,结果发展出了悲观哲学,也因此,他的支配本质变成对外界的协助和关怀的渴求。人愈无法解决人生的问题,所发展的谨慎就愈多,你一旦强迫这种孩子前进,他们立刻摆出畏缩的姿态。他们老是准备撤退,所以他们的性格很自然的常常明显带有不安的情绪。

不安情绪的表露中,我们也会看到当事人的态度渐渐出现反抗,但这反抗既无攻击性,也不直接显示,在这种情绪出现病态性质的退化时,也就是我们可以清晰地透视灵魂作用之际,我们将能清楚感觉到不安的当事人怎么向外求援、怎么拉住每一个人并将其紧系在自己身旁。

进一步研究这个现象的话,很能引领我们转向前面所思索的那些问题:处在不安情绪中的人,无时无刻不在要求别人的支持、要求别人注意他,以至最终构筑一种主仆的关系,宛如别人务须随侍一旁,给予协助和支持一样。再进一步探究,则发现终其一生追求特殊认同的人为数不少,他们定会失去独立自主的能力(因与生命接触不足和不正确所致),所以他们会用极其激烈的方法去要求特殊的待遇。不论他们找到多少同伴,他们终究少有社会感,可是他们只要一显出不安和惊吓,就又能制造其特权地位了。“不安”帮他们去除了生命的要求,也帮他们役使周围所有的人,最后,这份不安渗入当事人生活里的每一层关系中,变成当事人成就其支配权最重要的工具。

5.情绪的误用

除非能发现情绪是克服自卑感、提高人格特质、获取认同的宝贵工具,否则没有一个人会了解情绪的意义和价值。小孩子一旦搞清楚他可以利用愤怒、悲伤、哭泣等方法折磨周围的人,以抗议他受到疏忽的状况,他就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试验这套支配别人的方法。如此一来,他就可能陷入一种行为模式——老是用一贯的情绪表现去反应一些并不太重要的刺激。只要符合需要,他就利用这一情绪。

滥用情绪是不好的习惯,有时候还可能转变成病态。如查孩提时代即如此,长大成人以后便会常常误用情绪,我们不难见到生活里有的人使用愤怒、悲伤等各种情绪,好像它们是玩于股掌间的傀儡,这种没有价值、而且往往使人不快的性格只会剥夺情绪的真正价值。情绪的表演变成了个体遭人排斥、或支配权受威胁时的惯性反应,悲伤若以激动的号哭表现,就很令人厌恶,因为那太像一种低俗粗陋的个人广告了。

同样的误用也可能由情绪的身体反应造成。很多人都知道,有的人让强烈的愤怒影响消化系统,以至于碰到狂怒时,他们就会呕吐,这个情绪所表达的敌意最明显不过了。同样,悲伤情绪也与拒吃联结,以至于悲伤的人脸部消瘦、体重减轻,一副十足的“悲伤形象”。

这些情绪误用的类型不可能与我们无关,因为它们都触及他人的社会感。一个邻居若去向受苦悲伤之人表达友爱,一般而言激烈的情绪就会减弱。可是,有的人却希望悲伤永远别减轻,因为只有维持着,才有来自周围的许多友谊、同情,这些友谊和同情使他们感觉到人格的提升或优越。

尽管我们对愤怒和悲伤寄予程度不等的同情,但愤怒和悲伤终究是疏离性的情绪,这种情绪不会真的使人更亲近,反而因损害了社会感而隔离了人。悲伤的确会促成人与人之间的结合,只是这结合并非正常产生,因为对当事双方都没有贡献什么,它反倒促成了社会感的扭曲,不要多久,别的人就得负起更大的责任了!

二、亲和性表现

1.快乐

快乐这种情绪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明显的桥梁。快乐的人不会忍受疏离,在寻找同伴、在彼此的拥抱中所显露的快乐,同样在想与人一同游戏、一同享受美好事物的人身上产生。

快乐可以说是向同胞伸出的友谊之手,也仿佛是把温馨辐射传递出去,因而在这种情绪里展现了所有的联结成分。但说得确切些,有这种情绪的人也是想克服不满足或孤独之感的人,这样,他们可能沿着我们前面时常提示的路线,去取得某种程度的优越感,不过,快乐可能是各种征服困难的表现中最好的一种。带有解放之能量及自由之力量的“笑”与快乐携手同行,它代表这种情绪的核心形态,它超越人格,与人相合相融。

不过,为了某些个人的目的,这个笑和快乐也可能被误用,因此,一个心理情感不健康的病人,倘若听到一场剧烈的地震报道,也会显出快乐的样子。当他悲伤时,他会觉得没有力量,因此他为逃离悲伤,使自己略加接近相反的情绪——快乐。

另外一种快乐的误用是看到别人痛苦时竟显得快乐。凡是在不当的时机、不对的地点所显露的快乐,都是排拒社会感、破坏社会感的,更是一种疏离性的情绪、一种征服的工具。

2.同情

同情是社会感的多种表现中最单纯的一种,只要我们在一个人身上找到了同情,我们大致就能确定他的社会感已经成熟了,因为这种情绪能让我们判断一个人与别人融合的能力。

但是,比这个情绪本身更普遍的,也许是它的误用。比如一个人假装他很有社会感——这个误用乃是它的夸大其实——我们会看到有的人挤到灾难现场,为的是冀求获得一个救死扶伤的名声,而实际上他却没有帮助那些受难者一点点忙。

职业化的同情者和施舍者无法和其同情、施舍的行为分开,因为他们实在是以这些行动在制造胜过那些受施舍者的优越感,深解人性的罗契弗考(La Rochefoucaud)曾说:“人总是预备在朋友的不幸中找寻满足。”

曾经有人错误地把人类的喜爱悲剧和这个现象放在一起谈,他们说,看悲剧的人感觉比舞台的角色神圣,此说并不适合于大多数人,因为我们所以对悲剧有兴趣,多半是起于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欲望,我们没有忘记那只是戏剧,但我们却会利用个中的情节来增加我们为人生做准备的原动力。

3.羞赧

羞赧这种情绪同时具有亲和性质和疏离性质,它是我们社会感结构的一部分,并日,不能与我们的心理生命分开——人类社会没有这种情绪是不可能存在的。当一个人的人格价值即将沉落,或者意识中的自我价值即将丧失时,就会产生羞赧的情绪。这种情绪会明显地转移至身体,造成末梢微血管扩张。皮肤微血管一充血,我们便会看见泛红现象,这现象最常见于脸部,但有的人会全身泛红。

至于外在态度的表现,其中一种是退缩,那是与轻微沮丧密切相连的孤立姿态,等于准备从感到有威胁的情境中撤退。眼光下望和害羞都是脱逃的举动,明确表示它是一种疏离性的情绪。

同类推荐
  • 论语(白话全译)

    论语(白话全译)

    本书包括原典、注释、名家注解、译文、解读五部分。旨在方便读者对照原文加深对《论语》的理解,并能联系实际,透彻领悟《论语》的精神内涵,切实达到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论语》的经典之处就在常读常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只要开卷就会受益。
  •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韬略“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在1944年时对“忍耐”所做的一段精辟的剖析。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马南邨
  •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全鉴(第2版)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传统文化之“经学”中“立天下之大本”的学问,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它虽然《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意蕴、最具理论和最见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哲学洞见。本书以《中庸》中的至理名言作导言,从处世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出发,阐发了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人生处世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化理解《中庸》这一传世经典所包含的智慧。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热门推荐
  • 疯魔夫君怂娇妻

    疯魔夫君怂娇妻

    “爱?”莲华冷笑,“你同我谈爱?你我之间,何来爱这个字?你我之间不过是凑合过日子罢了!如果白玉好好的,我绝无可能嫁给你这样的人!”头撕裂般的痛,莲华双手抱着踉跄的走到桌边,撑手站稳了,依然无法相信的看向海二爷,泪湿了手帕,她抬手遮挡着脸,哭着问他:“你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仇恨!你明明晓得我爱他,非得要他的命?”“你还不懂?”海二爷迈步过来抓住莲华,也扶稳了她摇摇欲坠的身子,低声道:“再选一次,我依然会杀了他。”“到底是为什么?”海二爷不再说话。沉默了好一阵,莲华陡然明白了过来,一把推开海二爷绕到桌子的另一侧,心底的恐惧越来越大,不可能,不可能,莲华摇了摇头,却还是问海二爷,“难、难道,你是为了——”“你终于明白了。”海二爷竟笑了,“这么多年,唯有今日心中最是畅快!因着我再也不必隐藏自己爱你的事实!”——
  • 末日手机控

    末日手机控

    打破囚笼,挣脱自己施加在身上的枷锁触不可及的并非为力量而是命运! 这是一本随缘更新的书ㄟ(▔,▔)ㄏ
  • 亿万BOSS:绝宠麻辣萌妻

    亿万BOSS:绝宠麻辣萌妻

    一夜错乱,她被爸爸打包送给他。他是极品高富帅,身边小三小四围绕,她心有所属只想逃离。他绑她上天台,用军刀撩开她的衣服。“想逃,给我生了儿子再说!”靠,要儿子也不用这么拼吧,让不让人睡觉了!闺蜜早就勾上男友,她深受打击,他解开捆绑她的绳子,傲然睥睨衣衫不整的男女:“敢伤我老婆,男的咔擦,女的卖掉!”
  • 白杨情

    白杨情

    军人给我们的印象是最英姿飒爽的,让我们一起去歌颂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鬼咒

    鬼咒

    明星也是人,他们那一行竞争大,整天都会有人上台下台,所以有很多的大明星都会养鬼仔,或者弄些别的巫术来改变自己的气运,有的甚至都会用尸油来当唇膏涂在自己的嘴唇上,据说这样能让自己的嘴巴变得很甜,下面我就给大家说说那些养过小鬼,信过巫术的明星。
  • exo之爱与不爱

    exo之爱与不爱

    没有太多的简介,亲们慢慢看,不好可以随时提意见。此小说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100枝玫瑰花

    100枝玫瑰花

    夜幕的思念是一种甜蜜的忧愁,无尽的想念是一种苦涩的期待,想你是一种幸福的忧伤,念你是一种美丽的向往!曾几何时看过这么一句话,因为思念一个人而变得寂寞,因为疼爱一个人而变得温柔。庆幸,寂寞的时候有你可以让我想,温柔的时候有你可以让我温柔。想你,是不经意的一瞬间,在心头暗暗滋长蔓延。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把心拢紧,而网里的我无路可逃。想你,看手指在键盘上孤单的跳跃,敲打我翻飞的思念,让牵挂在心头涌动,化为迭次起伏而寂寥的音符在空气中飘荡。
  • 素馨

    素馨

    众生众神,千秋以来,往生不灭。那一天,她浮在湖水中央,由肚脐生出了一朵千叶金莲花,其中诞出了一颗金色的种子。远远望去,那种子饱含无量光明,数千倍于太阳。可那五面三眼四臂的仙人不容他,要他性命。于是,骑着大鹏鸟的仙人叫他快快跑,越远越好,别再回来。而如今,那落地的新生儿,又将带着那段催促,逃到何处去呢?如若不能脱逃,便与神话在星空碰撞!
  • 不懂责任,你一文不值

    不懂责任,你一文不值

    几乎所有的优秀企业都非常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和商业准则,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没有责任心,他的能力将无法在工作在体现。因此在老板的眼里,责任是评估一个员工的第一法则。责任决定能力,责任催发能力。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于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