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27600000037

第37章 城头叠鼓声 城下暮江清——鼓的家族

在打击乐器中,鼓是种类最多,也是表现力最强的一类。

鼓是古代八音中“革”类打击乐器的总称。其特点是有一木制(极少数为陶制或铜制)的鼓框,鼓框一般呈圆形或八角形,框的一面或两面蒙兽皮,用鼓杖或手敲击。

鼓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它是由最早的“鼓腹”演变而来的。《隋书·何妥传》说:“上古之时,未有音乐,鼓腹击壤,乐在其间。”这时所说的“鼓腹”,是指用手拍击系在腹上的兽皮。这种习俗,在现代一些新发现的原始部落中仍然保留着。这种习俗在神话传说中,就变成了“颛顼命

先为乐倡,

就以尾鼓其腹,其声英英”(见《吕氏春秋·古乐》)。

“鼓腹”的发展,就是鼓腔的出现。最早的鼓,鼓腔是用泥坯或是陶制的,在它的上面蒙上鼓皮,敲出的声音当然就响亮得多。这就是所谓的“土鼓”。《礼记·明堂位》说:“土鼓、篑桴、苇龠,伊耆氏之乐也。”《周礼·籥章》“掌土鼓豳籥”郑注说:“杜子春云:‘土鼓,以瓦为匡,以革为两面,可击也。’”《吕氏春秋·古乐》所说的“乃以麋

置缶而鼓之”,就是用麋鹿皮(《说文·革部》:“

,生革,可以为缕束也。”)蒙在缶(瓦器)上,说的都是“土鼓”。1978年,从福建闽侯县黄土仓遗址出土了一件约三千多年前的泥灰质陶鼓,证明古籍所载的“土鼓”是确有其物的。篑桴,是用土烧制的鼓槌。

土鼓的出现,得益于人们在劳动的过程中发明了烧制陶器的技术。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尤其是金属工具的出现,使人们有可能把木头掏空,甚至用木板拼接成鼓框,鼓才由土鼓演变为木框蒙皮的鼓。

鼓的种类有很多,如建鼓、足鼓、楹鼓、悬鼓、雷鼓、灵鼓、鼗鼓、应鼓、鼙鼓、堂鼓、小鼓、板鼓、腰鼓、手鼓、八角鼓等。尤其是南北朝时,从西域又传入许多各具特色的鼓,如羯鼓、鸡娄鼓、毛员鼓、答腊鼓、都昙鼓等,使鼓这个大家族更加兴旺。

古代不同的鼓,用在不同的场合。它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营造气势。比如唐代的《秦王破阵乐》。据《旧唐书·音乐志二》说:“自《破阵舞》以下,皆雷(擂)大鼓,杂以龟兹之乐,声振百里,动荡山谷。”另一个是“节乐”,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打拍子,整齐乐队的速度和节奏。《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以节声乐。”

鼓也可以独奏,虽然没有旋律,但多变的节奏和强弱的变化,也能表现喜怒哀乐的情绪。最有名的恐怕要算是三国时祢衡打鼓骂曹的故事了。

祢衡是三国时的狂士,孔融把他推荐给曹操,但是他不愿意为曹操所用,而且口出狂言,张辽想要杀了他,但曹操制止了张辽。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操曰:“吾正少一鼓吏;早晚朝贺宴享,可令祢衡充此职。”衡不推辞,应声而去。辽曰:“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操曰:“此人素有虚名,远近所闻。今日杀之,天下必谓我不能容物。彼自以为能,故令为鼓吏以辱之。”

来日,操于省厅上大宴宾客,令鼓吏挝鼓。旧吏云:“挝鼓必换新衣。”衡穿旧衣而入。遂击鼓为《渔阳三挝》,音节殊妙,渊渊有金石声。坐客听之,莫不慷慨流涕。左右喝曰:“何不更衣!”衡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坐客皆掩面。衡乃徐徐着裤,颜色不变。操叱曰:“庙堂之上,何太无礼?”衡曰:“欺君罔上乃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操曰:“汝为清白,谁为污浊?”衡曰:“汝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吾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

这个故事,后来被改编为京剧《打鼓骂曹》。

汉代以来,从西域先后传入中原多种形制不同的鼓类,如毛员鼓、都昙鼓、鸡娄鼓、腰鼓、齐鼓、羯鼓等,其中盛极一时的要推被唐玄宗推为“八音之领袖”的羯鼓了。

《羯鼓录》中说:“羯鼓出外夷,以戎羯之故,故曰羯鼓,亦谓之两杖鼓。”羯人即西域月氏人。

史书记载羯鼓在南北朝时从西域传入内地,隋唐时期流传甚广,有其丰富的表现力。隋唐九部乐、十部乐中都使用到它。龟兹乐、高昌乐、疏勒乐和天竺乐也都有羯鼓。

羯鼓用山桑木制作,形状圆粗很像漆桶,两头用绳子紧绷(或者用钉子钉)着两张皮革面。演奏时两手持杖敲击,所以又叫“两杖鼓”。鼓的放置也不一样,一种是将鼓横放在平地上,另一种是将鼓放在小牙床上。

羯鼓在唐代乐队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宫廷乐队中更是如此。壁画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演羯鼓的乐工大都坐于乐队的前面或中间,有些乐工的衣饰和所坐位置都与其他乐工有明显区别,充分显示出一个“领导”或指挥者的作用。

隋唐时期,从宫廷到民间,从皇帝到百姓都很喜爱西域音乐,从隋代的七部乐到唐代的十部乐,除“清商”一部以外,其余全是西域音乐。

唐玄宗就是一个西域音乐迷,特别擅长打羯鼓。有一次,他问著名音乐家,也是羯鼓名家李龟年打断了多少鼓杖,李龟年说他打断了五十多根鼓杖。唐玄宗让人抬出三个大柜,打开一看,里面全是唐玄宗打断的鼓杖。

唐玄宗经常亲自演奏羯鼓,还创作了《春光好》《秋风高》等羯鼓曲。在皇帝的提倡下,很多人爱好上了羯鼓,唐代诗人、宰相宋璟就常与玄宗一起击羯鼓,并讨论羯鼓的节奏。“头如青山峰,手如白两点”就是宋璟称赞唐玄宗打羯鼓技艺的描写。

汝阳王李琎也爱打羯鼓,唐玄宗非常喜欢他。有一次,他在唐玄宗面前打羯鼓。他头上戴着砑绢帽,唐玄宗摘了一朵红花放在他的帽檐上,花和帽檐都很滑。李琎演奏了一曲《舞山香》,花都没有落下来,可见他技艺的高超。

唐南卓编写了一本《羯鼓录》,其中载有羯鼓曲一百三十二首,其中只有少数乐曲如《景云》《太平乐》《圣明乐》等是中原乐曲,《五更啭》《黄莺啭》《大春杨柳》等是少数民间乐曲,《九仙道曲》《御制三元道曲》《菩萨阿罗地舞曲》《阿陀弥大师曲》《观世音》等是佛曲道曲之外,大部分都是西域乐曲,如《苏罗》《耶婆色鸡》《回婆乐》《大达么友》《龟兹大武》《疏勒女》等。

羯鼓到五代和北宋时还有人会奏,但以后却逐渐在我国消失了。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曾载,北宋邠州一老人奏《大合蝉》《滴滴泉》等羯鼓曲,声音“透空碎远,极异众乐”。其人死后乐曲和奏法也就失传了。

元明时代,唐宋时期盛行的羯鼓在我国已废,但在日本却仍流行。羯鼓传入日本,大约是在奈良时代(710-794),日本《西大寺流记资财账》中的大唐乐器、唐乐器中都有羯鼓名。日本雅乐也在唐乐里重视羯鼓,由精通乐事的长老听掌,并置于打击乐器的上座。

除了羯鼓以外,鸡娄鼓、毛员鼓、都昙鼓、答腊鼓也是唐宋时期重要的鼓类。

鸡娄鼓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鸡娄鼓,其形如瓮,腰有环,以绶带系之腋下。”常与鼗鼓并用。宋陈旸《乐书》载其演奏方法:“左手持鼗牢,腋挟此鼓(指鸡娄鼓),右手击之,以为节焉。”

毛员鼓 毛员鼓是一种双面拍打的腰鼓,其演奏方法与和鼓大致相同,但鼓身比和鼓略短。唐乐中多见龟兹乐使用。在永陵石刻中,毛员鼓伎身体微侧,右手扬起较低,拇指斜放掌心,仿佛是用指尖拍打。其头向左倾,又似乎是在随着鼓声的节奏及拍打的动作而摇晃着脑袋。

都昙鼓 都昙鼓是一种比腰鼓小的鼓。《旧唐书·音乐志二》:“都昙鼓,似腰鼓而小,以槌击之。”

答腊鼓 古代龟兹﹑疏勒打击乐器之一﹐与羯鼓相类﹐以手指敲击。后传入中原。《旧唐书·音乐志二》:“答腊鼓,制广于羯鼓而短,以指揩之,其声甚震,俗谓之揩鼓。”

近现代,还有几种鼓应该介绍一下。

腰鼓 腰鼓近代盛行于陕西,后传到全国。这种鼓状如橄榄,挂在腰部,用两杖敲击,边敲边舞,一般是群众性群舞。腰鼓是从羯鼓演变而来的。《旧唐书·音乐志》说:“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广首而纤腹,本胡鼓也。”南宋纪有功《唐诗纪事》记载,唐代诗人欧阳炯看见农民在烈日下耕田,用打腰鼓来缓解疲劳,他在诗中说:“农舍田头敲,王孙筵上鼓。击鼓兮皆为鼓,一何乐兮一何苦。上有烈日,下有焦土,愿我天翁,降之以雨。”明清时期,在凤阳花鼓、花鼓灯中都用到腰鼓。

书鼓 自宋代开始,说唱艺术中就有鼓书(宋代叫鼓子词)出现,后来发展为很多种形式,如东北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山东大鼓、河洛大鼓、安徽大鼓、京东大鼓、西河大鼓、胶东大鼓、上党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梅花大鼓等。它们的共同之处,就是演唱者都要边说唱边击鼓,所以叫作“鼓书”。这种鼓,鼓身呈扁平形,两面蒙皮,架在竹架或木架之上。演员左手执板或梨花片,右手执鼓简击鼓表演。

板鼓 这种鼓的构造很特别,鼓身由几块木头拼成,直径约二十五厘米,高约9 5厘米。但它的内膛呈喇叭形,下大上小,上面蒙鼓皮的地方仅有五至十厘米。这种鼓用于戏剧,在乐队中起指挥的作用。

排鼓 排鼓是近现代出现的鼓,一般由五个大小不同、发音高低有别的鼓组成。每个鼓的两面音高不同,可以翻转,因此,五个鼓可以发出十个不同音高的音。它既可以用于合奏,也可以用于独奏。

还有一些特殊的鼓,我们就不在这里一一介绍了。

同类推荐
  •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瓦当鉴赏及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所涉及的鉴赏及收藏内容包括碑贴、鼻烟壶、古代茶具、古兵器、乐器、古代瓷器、古代家具、古代酒具、古代书画、玉器、古金银器、古钱币、古青铜器、古铜镜、古砚、银币、古董、钟表、古化石、画像石画像砖、甲骨、牙角器、偶像、连环画、名石、扇页、石雕、唐三彩、陶器、陶俑、铜鼓、图书、古代瓦当、文房四宝、印章、玺印、古今邮品纸币、票券、珠宝、竹刻、木雕、漆器、紫砂等,介绍了与之相关的各种知识。图书内容翔实,通俗易懂,是广大古玩鉴赏及收藏爱好者的最佳入门书籍。
  • 中国音乐史

    中国音乐史

    本书以国内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音乐史教程为纲要,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了自先秦至2000年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本书前有“绪论”,对中国音乐史的学科性质、内容、分期特征、特色以及中国音乐史学史的沿革进行了全面介绍;每一章都列出了复习提示、重点等内容,方便考生从总体上把握具体内容;针对性地编列了一些自测题,并附有参考答案,便于考生自己测验;对考生的复习、答题等方面做了大方向指导,并选登了一些代表性学校的研究生入学试题。本书以中国音乐史实为基础,侧重对相关内容做“贯通性”总结与归纳。
  • 织染雕刻(下)

    织染雕刻(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35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中国电影民俗学导论

    电影是民俗的一面镜子。影片中,婚殇嫁娶、灯笼火把、秧歌戏曲、皮影小调、朱门石狮、市井乡里,处处都是民俗生活的呈现。一方面,电影成为民俗的影像记载,而且是带有情感体验的影像记载;另一方面,民俗则为电影提供社会生活的斑驳质感,而且是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人居特色的文化质感。
  • 世界艺术美学(下)

    世界艺术美学(下)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热门推荐
  •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爱就是不断地忘却和遇见

    这本书会让读者看到,我们辛辛苦苦来到这个世界上,可不是为了每天看到的那些不美好而伤心的,我们生下来的时候就已经哭够了。而且我们,谁也不能活着回去。所以,不要把时间都用来低落了,去相信,去孤单,去爱去恨,去闯去梦。你一定要相信,只要努力去爱,努力奔跑,世界就在眼前。
  • 平行时空做女皇

    平行时空做女皇

    有个梦想,后来碎了!人生路很长,但是我只记得梦想碎裂的疼痛,走着走着却忘了最初的梦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五界说之锦瑟流年

    五界说之锦瑟流年

    情海沉浮,却誓死不悔,爱你就像一场梦,我却沉溺其中,不愿自拔七段情缘,七个故事,讲述红尘中的他们。
  • 悲伤有时,花开有时

    悲伤有时,花开有时

    他唱着无人倾听的歌,踏碎最幻灭而绚丽的梦境,她怀念的是那些握紧掌心就流逝的光阴。悲伤有时,花开有时。他的梦境有她的微笑,难过,无奈,他的歌中总有一种淡淡的悲伤。她的光阴有他的一切,总是流逝,她总是想握紧它。
  • 异世龙乞

    异世龙乞

    异界皇朝,政权旁落。皇城日渐式微,王城只手遮天,圣城一心修炼。三城逐成鼎力之势,一时间形成某种微妙的平衡。然而久未露面的人皇被传言大限将至,皇朝开始暗流涌动,急不可耐的都城已迫不及待取而代之。于是皇朝来到至暗时刻...而在最危机时刻,最不被流放北国极寒之地的三皇子带着龙魂珠出现,而龙魂珠早已经失踪了数千年。然而此三皇子也早已非彼三皇子...里面是否有新的阴谋,谁会看穿呢?
  • 小说选刊(2013年第3期)

    小说选刊(2013年第3期)

    本期收录了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如贾平凹的《倒流河》,王蒙的《明年我将衰老》等,以飨读者。
  • 帝国后裔

    帝国后裔

    十二年前,古老的帝国在内乱中覆灭。十二年后,他在血与火中悄然苏醒。金钱的游戏,权力的厮杀,巨变的时代,暗藏的阴谋。现在,请留意,你曾经说出口的每一句话,都有可能出卖你的秘密。因为他是古老帝国最后的继承者,他可以听到世间万物的回音。(书友群:299958817)
  • 塞北诡事

    塞北诡事

    鬼方,豕韦,一个个消失在历史中的古族,一个个流传下来的传说神话,是真是假?九鼎之谜,祭祀之残忍诡异,横贯夏商周的一个巨大的历史盲点,一个诡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