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1400000001

第1章 历史罗生门(1)

曾经脉络清晰的重大事件,曾经鲜活生动的著名人物,或者由于岁月的风吹雨打,或者由于别有用心者的篡改修饰,从而陷入到历史的“罗生门”中,在真相与假象之间徘徊,变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变得扑朔迷离,真假莫辩……

秦始皇与寡妇清

秦始皇在位不立皇后,并且拘禁生母,一生对女人有一种仇视心理,而且在当时重农抑商的社会心理下,一个女商人巴人寡妇清却能独得他的垂青,这其中的奥秘,2000多年来都没有破解,以下只是一个猜想。

这天上午,秦始皇突然出现在骊山陵的修建现场,看到皇帝驾临,工头和工匠们立即诚惶诚恐地跪倒,山呼万岁。秦始皇蓦然造访,是为了视察正在修建的陵墓。

秦始皇一路走着,一双阴鸷的眼睛四处观看,不时指指点点,传达自己的最高指示,负责陵墓营造的大臣唯唯诺诺地应和着。

秦始皇来到提炼水银的炉鼎前,看到工人们把丹砂倒进炉鼎里加热,水银从一个孔洞里流了出来。

秦始皇问:“丹砂的供应不成问题吧?”负责提炼水银的工头忙答:“一切正常。”

这时一人飞身下马,跪倒在地,高喊:“巴郡发生暴乱,600里加急,请陛下圣裁!”同时将一份奏报双手捧起高高举过头顶。

贴身宦官接过,呈给秦始皇,秦始皇看过,面色凝重,一时无语。

原来是巴郡(今四川一带)枳县一个叫清的女人的家兵与巴郡郡守的官兵发生了冲突。清是一个寡妇,她在丈夫死后,接管了偌大的家业。这是一个世代开采丹砂的家族,当时全国有两大丹砂出产地,一个是巴郡,一个是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寡妇清掌控的就是整个巴郡地区丹砂的开采权,为了保证庞大的丹砂开采产业顺利进行,清豢养了一支数千人的家兵。

秦始皇的陵墓中大量使用着由丹砂提炼的水银,目的不仅是营造恢弘的气象,其水银的流向就是一副大秦帝国的疆域图;更有保尸以求死而复生的意愿,另外利用水银的有毒气体也可以防止盗墓贼的侵犯。

而丹砂的产地,以巴郡离皇陵的建造地骊山最近,所以清也就成了秦始皇陵所需丹砂最主要的提供者。

现在清的家兵与秦始皇的官兵发生了冲突,起因就是缘于丹砂,负责收购丹砂的郡守认为丹砂的杂质太多,要求扣除斤两;清的工头认为,这样低廉的销售价格已经基本不获利了,而且杂质并没有超过原来议定的标准。双方争执不下,最后发生了武力冲突,各有死伤。

按照惯例,像这样胆敢与官军对抗的私人武装一律格杀勿论。但是巴郡郡守感觉皇上与清的关系微妙,不知如何处理这件事为好,于是便赶紧写了一个奏折请皇上圣裁。

奏报传阅后,秦始皇问身边的随行大臣:“众卿以为当如何处置?”

通武侯王贲性子耿直,奏道:“臣愿领兵征服这些暴民,生擒乱首巴郡寡妇清,请陛下处置!”

秦始皇问:“如果是官军故意刁难挑剔呢?”王贲对答:“纵然是官军有错在先,她与官军对着干也是对朝廷的不敬,而且在我大秦治下,何曾允许有几千人的私人武装存在?恳请皇上降旨,是剿灭还是收服,臣会相机而变。”

这话点到问题的节点上了,秦始皇兼并天下后,为了江山的安稳,立即收缴了天下兵器,运到咸阳加以熔化,铸造了12个巨大的“金人”(铜人)安放在咸阳宫里。在当时,就连私藏一把残剑钝刀都要受严厉的惩罚,更别说拥有私人武装了。

这时御史大夫冯劫也道:“王将军所言极是,寡妇清家财万贯,豢养数千人的家兵,这已是大大违禁之举。为了防止她尾大不掉,正好借此契机剿伏她。”

秦始皇道:“清曾捐巨资修长城,现在建陵她又为朕提供廉价的丹砂,以后用得着她的地方恐怕还多着呢。”

冯劫道:“我大秦的国策是重农抑商,农业才是生存之本、国之大计;而商人不劳而获,巧取豪夺,唯利是图,这样的人本来就可以不让他们存在。现在陛下厚恩,允许寡妇清经商,这已是对她特别的眷顾。至于说她捐资修长城,这不过是她分内之事。况且,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清凭什么能坐拥宝山,采取丹砂?陛下完全可以收回她的丹砂开采权!陛下皇恩浩荡,没有这样做,然而她非但不心怀感激,反而与陛下的军队相抗,是可忍孰不可忍?”

冯劫一席话掷地有声,秦始皇一时蹙眉无语。随行的人多是附和冯劫说得在理。

这时秦始皇将目光锁定在丞相李斯身上,道:“丞相平日口若悬河,今日怎么成了闷葫芦?”

李斯道:“清一个无夫无子的寡妇,陛下垂怜允许她经商并有保护自己产业运转的私人武装,这无不体现了陛下的仁厚之心,堪为天下表率。臣闻清素来安守本分,从无忤逆之举,臣以为此次她的家兵与官军发生冲突,应该不是她的本意,况且谁对谁错还有待进一步查明。”

秦始皇眉眼舒展,道:“那丞相就负责着人查一下吧,有了结果立即告诉朕!”李斯领命,表示立即去查。

不几日,李斯在朝堂上向秦始皇奏报:“经臣派干吏详查,目前已查明真相:清的丹砂杂质稍有超标,官军便将丹砂倒在地上,清的家兵认为官军做法粗暴,上前理论,于是官军动手打人,结果酿成大规模的械斗,造成清的家兵死29人,重伤42人;而官军死26人,重伤47人。”

秦始皇问:“丞相以为谁的责任更大?”李斯道:“清的丹砂杂质超标是不对的,官军将丹砂倒在地上并先动手打人也是不对的,孰是孰非还请陛下圣断。”秦始皇一时无语。

这时冯劫出班奏道:“微臣以为清的人有错在先,而官军错在其后,以先后而论,清的责任更大。”通武侯王贲也立即附和:“御史大人说得在理,如果清的丹砂不是以次充好,官军也不会动手打人。”

秦始皇道:“身为官军,处置失当,致使酿成武斗伤亡,过错也不小啊!”

秦始皇此语一出,满朝缄默无语。朝臣们都很纳闷:这不符合皇上一贯的作风啊!清一方确实有错在先,竟然还与官军动武,怎么皇上反而为她辩护呢?要是以前早降旨诛灭了……

这天寡妇清正在丹砂开采现场指导工作,只见她身着红似丹砂的大襟窄袖的连身长衣,腰间系一条碧色丝带,虽然已是半老徐娘,却是清丽挺秀,尤其是那双凤眼,格外炯炯有神,透出精明干练之光。

这时她的贴身侍女说:“清姐,有一位富商要见你。”说着用手一指,清转眼看去,只见一个40多岁的人站在那里,神形冷峻,气宇轩昂。

清走上前,问道:“这位爷,不知有何干?”富商道:“我有一笔买卖想跟你谈谈。”“好啊,此地不是讲话之所,还是进屋说吧。”说着做出一个请的手势,向一旁走去。

来到临时的工房,清开门见山:“不知兄台找我谈什么生意?”富商问:“最近炼丹吗?”清答:“每天都在炼。”富商急问:“可使人长生的仙丹?”清答:“想得长生不老的仙丹,那得夺天地的造化,是可遇不可求的。不过保命延寿、安神调息的丹药倒是所得不少。当然,长生不老的仙丹也许已经炼成了,只是因为混杂在其他的仙丹中,没有被发现罢了。”富商说:“你最近三个月的丹药我全收购了,未来的丹药,每次出炉拣成色最好的81颗,我都要了。”清不由吸了一口凉气,没想到来人如此财大气粗,于是道:“这么大的买卖,我们立个凭据吧。”富商不语,拿出一面玉牌递给清。

清接过一看,大惊失色,立即跪倒:“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草民有眼无珠,还请陛下恕罪。”秦始皇让她起来,但是清跪着不动,诚惶诚恐道:“草民约束下人无方,与皇军发生冲突,罪该万死!”

“夫人以为我是来兴师问罪的吗?”秦始皇说,“那你是多虑了,其实你不必为此事挂怀,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不用再提。朕此次微服出行,是真心来求丹药的。”

原来,寡妇清在秦始皇眼里并不是一个女商人那么简单。秦始皇一直梦求长生,“不死药”是他梦寐以求之物。丹砂与水银在当时的代名词就是“不死药”。而“不死药”的主要产地在巴郡东南一带,正是峡江所在地,此处的巫山是神话中的神山--灵山,这里巫风盛行,是“灵山十巫”的飞升处。

寡妇清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巫师的力量离不开丹砂,而她又是被看作“不死药”的头号掌控者,在秦始皇眼里,清就是远古巫师的传人,是一个懂得神仙方术的女巫,拥有最多“不死药”的清,是峡江地区最权威的巫师。

丹砂除了用作书写、绘画和化妆的颜料外,还用于医药或提炼水银。由于天然水银很少,当时水银的主要获取途径就是用丹砂提炼。开采丹砂之所以成为暴利行业,还与当时的人非常相信神仙方术有关。古人认为,红色能通神升天,所以往往死后在墓中撒入红色的丹砂。丹砂的“神性”在于用火烧能转变成水银,水银掺入丹砂,又能还原为丹砂。这种神秘“起死回生”的特性,使得古人认为用丹砂能炼制出长生不老的仙药。许多人都梦求长生,这丹砂也就成了供不应求的宝贝。

再者,当时的人还相信:丹砂200年后变成青,再过300年变成铅,又过200年成为银,最后经过200年化成金。那些梦想发财的人显然觉得这样的速度太慢了,于是就产生了“夺天地造化之功”的念头,希望在高温的炉鼎中能做到“千年之气,一日而足;山泽之宝,七日而成”,因此炼丹得金也成为当时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事。

通过炼丹,既能得仙丹获长生,又能得黄金成巨富,如此一举两得的好事,谁不心向往之?因此炼丹在当时极为盛行,那么掌控着全国最大的丹砂开采权的寡妇清,经过世代积累,其富裕程度可想而知。

清道:“既然皇上看上草民炼制的丹药,那是草民的莫大荣幸。将丹砂卖给皇上,已是大大造次了,再将丹药卖给皇上是万万不敢了。每次出炉时,草民就挑9颗成色最好的丹药敬献给陛下吧,恭祝我主万寿无疆,江山永固!”

秦始皇此行目的达到,龙颜大悦,表示有她这份忠心,他永不收回清的丹砂开采权。

后来,秦始皇听说清年老多病,便下了一道旨,说清捐巨资修长城,保家卫国,又向皇陵提供丹砂,忠心耿耿,今特封清为“贞妇”,诏请入宫居住,颐养天年。

清进宫后,秦始皇赐她一座壮观的宅院,安排侍女仆人近百人照顾。而他则时时向清求教仙丹炼制之术与长生不老之道。清常常说,炼丹长生需要的是机缘是诚心,而秦始皇的诚心自不必说,只是机缘未到,终有一日仙丹会炼成。

清病重羽化飞升后,秦始皇按清的遗愿,将其灵柩运回清的家乡,厚葬于长寿龙山寨,并命巴郡郡守在清下葬地修筑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怀清台,并亲自题写了碑名。

西汉罗马战云急

西汉与罗马是同时崛起于亚欧的两个超级大国,在许多方面可有一比,那么他们在军事实力上谁弱谁强呢?且看他们的第一次交锋--

西汉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秋,天高气肃,劲风猎猎。从西域的一个地方传来震耳欲聋的喊叫声,惊天动地,气势磅礴。原来是西汉驻守西域的都护甘延寿在练兵场上亲自训练士卒。

这时一个风尘仆仆的人飞快地奔到他的近前:“报,甘将军,匈奴郅支单于又背信弃义,这次下令杀了我方派往前去议事的使节!”甘延寿闻听,不动声色地说:“知道了。”其实他心里已是怒火中烧,只是现在是在练兵场上,身为将军,不好随便发火,以免引起士卒不必要的恐慌。

待训练结束后,他气冲冲回到营帐,紧急召见西域副都尉陈汤和手下部将。甘延寿同众将官很快聚到将军帐。甘延寿重重一拍坚如磐石的将军案,吓了众将官一跳,以为又是谁违犯军纪,撞到枪口上了,不由心里战战兢兢的。

甘延寿疾言厉色说:“匈奴郅支单于那孙子,实在是欺人太甚,上次囚禁了我大汉使节,这一次又杀了我方派去议事的使节。我大汉向以宽大为怀,许多事不跟这些蛮夷计较,但他一而再地或囚禁或屠杀我使节,再忍下去就显得我大汉软弱无能了,这一次我是决定跟他大干一仗了,不给点颜色他瞧瞧,他就不知道染坊是怎么开的?!”

陈汤等将官听了皆是义愤填膺,一个个摩拳擦掌,异口同声地表示支持甘延寿。甘延寿见大家无异议,就准备部署作战方案了。

这时有将官提醒道:“甘将军,两军开战,可是大事,我们得先请示当今圣上,等到圣旨下来方好调动军队。”众将官纷纷附和,这调动军队可不是闹着玩的,稍不慎头上吃饭的家伙就没了。甘延寿一听有理,一时踌躇难下决心。

这时外面一阵紧急的马蹄声,一个人翻身下马,“报!”随着喊声,这名探马如同旋风球一样滚了进来,“报,诸位将军,匈奴士卒再次侵袭我边境,杀我百姓数十,夺我财物无数!”

甘延寿听了十分愤怒,但他下不了决心,这时副都尉陈汤劝道:“情势急迫,已经容不得我们请示皇上了,等到圣旨下来,我汉朝无辜百姓恐怕不知要被匈奴那伙恶狼咬死多少了!”这时有的将官也劝甘延寿,甘延寿最终下定了决定,于是紧急部署作战计划,给众将官分派了任务。甘延寿调用屯田之兵,同时向自己的盟友车师国请求兵援,很快就得到了车师国王的兵力支持。

待一切准备就绪,这天甘延寿顶盔贯甲,威风凛凛来到练兵场,他站在一处高台上,面对四万将士,慷慨激昂地说:“弟兄们,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今天就是我们报效国家,保护百姓的时候了!匈奴蛮夷欺人太甚,这次又杀我使节,并且进犯我边境,杀我同胞夺我财物,现在是该我们狠狠教训他们一顿的时候了!”接着副都尉陈汤又说:“刚刚接到圣旨,皇上给我们调拨了大量粮草,命令我们这次要端了匈奴的老巢,一举将他们杀绝或赶得远远的,要打得他们心惊胆寒,不敢再侵扰我大汉边境!”数万将士听说有皇上作坚强的后盾,一个个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喊声震天,气吞山河。

甘延寿等知道真相的将官听了,为陈汤捏了一把汗,他假传圣旨,这可是欺君大罪,这样的仗只有打胜了悦君心才能免除死罪。看来陈汤这次是破釜沉舟,不给自己留后路了。

甘延寿、陈汤和车师国大将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向北方的匈奴驻地进发,一时间战旗迎风招展,干戈映日生辉。

汉朝大军的声势甚是惊人,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那些小撮的匈奴兵见了这阵势都是望风而逃,赶紧回去报信。甘延寿率领的虽是重骑兵,但挺进却是十分迅速。

匈奴的郅支单于听说汉朝率大军来袭,不由心里有些发虚,他仗着天高皇帝远,以为汉军不敢轻举妄动,没想到这次他们真的来了。他之所以连连或囚或杀汉使,是为了取得激进派的支持,他做着恢复当年冒顿单于时的雄风的美梦。

甘延寿的兵马离匈奴单于的驻地赖水五十里时,趁着汉军人困马乏,匈奴单于埋下的伏兵突然从三面向汉军发起进攻,甘延寿早料到这一着,越是临近匈奴的驻营地时,他越是把更多精锐之兵放到外围,这样一旦被匈奴兵突袭,也不至一下子就被冲乱了队列。所以匈奴骑兵的袭击纵然突然猛烈,汉军还是抵抗住了。由于汉军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很快就反守为攻了,直把匈奴骑兵撵到离匈奴大帐二十里,这时郅支单于亲率大军组织抵抗。

同类推荐
  • 菩提烟魂

    菩提烟魂

    本书收录了黄复彩的几篇中短篇小说,可以尽情欣赏他的作品的艺术魅力。
  • 雷人老范

    雷人老范

    范春雷很“雷”,不仅“雷”,而且“春雷滚滚”。四十来岁的他属于我本善良的乐天派,是个面临着中年危机又怀才不遇的厨子。在家里,媳妇比他年轻漂亮又成功,跟儿子称兄道弟还找不回辈分,丈母娘又哪儿哪儿瞧自己不顺眼,更倒霉的是,一起撞车误会又让他丢掉了饭店厨师的工作。
  • 婚纱照

    婚纱照

    近年上海本地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的总体态势是平稳中有突破。上海中短篇小说创作一直保持着比较平稳的创作态势,是因为上海有一批作家一直执著于中短篇小说创作。像“七零后”女作家薛舒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她在中短篇小说创作上一直保持着比较旺盛的创作力,本书是薛舒中篇小说近作的一个结集,共收入《母鸡生活》、《谁让你叫“叶尼娜”》、《哭歌》、《鞭》、《婚纱照》等五部作品。
  • 大势

    大势

    这是一个长期经历苦难的民族的寓言。主人公王中国十分要强,但骨子里其实很自卑。小说讲述了他想方设法阻挠女儿嫁给日本人的种种经历。但最终,爱情力量冲破了民族偏见与固执,有情人终成眷属……
  • 檀香刑

    檀香刑

    莫言最重要的长篇力作,以清末酷刑挑战阅读神经,一开腔,就把读者拉进了莫言独特的叙述世界里:荡气回肠的“猫腔”大戏,“凤头—猪肚—豹尾”的传统讲述方式,“说书人”天马行空的想象,“高密东北乡”的奇人异事,是暴力的美学、历史的介入和现实的关照的完美结合。
热门推荐
  •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

    《窥见上帝秘密的人:洛克菲勒自传》讲述了:在某种程度上,我所交往的是这个国家里最优秀的人,特别是在商界——这些人建立起美国的商业王国,他们生产的产品远销全球。我所要记录的事件对我而言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们在我记忆中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如何把握公开个人隐私的尺度,或者说如何保护自己免受攻击,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
  • 吉檀迦利·园丁集

    吉檀迦利·园丁集

    《吉檀迦利园丁集(精)》是诺贝尔文学奖首位亚洲得主泰戈尔代表诗作。《吉檀迦利》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1913年泰戈尔凭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园丁集》则是一部“关于爱情和人生的”抒情诗集,语言精美,读之可以嗅到百花的芳香。泰戈尔的作品对青少年有重大启迪意义,青年的冰心正是在泰戈尔的影响下写出了《繁星·春水》而轰动当时的中国文坛。
  • 娱乐圈之女神惹人爱

    娱乐圈之女神惹人爱

    既然进了娱乐圈,就要做的最好,女神宝座归我,至于身后这个帅炸天的男人……就勉强收下吧。可是为啥一次就送了俩腹黑娃?不行不行,把这个帅炸天的换成影后好不啦!
  • 天者之骄

    天者之骄

    秽是人类自身的恶反噬人类自身,而除秽的人被尊称:天者苏子城在一次巧合中获得了冰之法典,从此踏上了除秽的道路
  • 修仙不是为活过道侣吗

    修仙不是为活过道侣吗

    修仙最怕什么?人没了,道侣还在。宗门老祖渡劫时,李天寿助其成仙,被硬塞了个八百岁的老婆。入赘修真界第一天,老婆闭百年关。偶然获得功法,却要付出寿元修炼。从此李天寿修仙,只为活到老婆出关。ps本文又叫《修真界第一赘婿》《老婆闭关的日子与弟子们的平淡生活》《寿元终结者励志修仙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毒女桑偌

    毒女桑偌

    桑偌的母亲在一场大火后遇害,桑偌见到了从未露面的父亲。桑偌的父亲秦天是四大药族北殿的族长,可她却是人们口中的麻瓜。她跟随父亲来到了药都来到了秦家,因为她想找到迫害自己母亲的人。就在她毫无头绪的时候,发现自己体内有着练毒师所具备的毒火从此毒女之路开始了,她不仅要为母亲报仇,她还要为自己争一口气。可她在这不仅遇到了自己的仇人,还遇到了自己的爱人,在杀母之仇与心爱之人的两难选择下,她又会做出怎样的决定?{新人写书,求收藏求支持求推荐}
  •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商务代理(上):理论与实证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风起云涌,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犹如一夜春风,吹绿了古老的东方大地,又似一石激起千层浪,给僵化的中国经济注入了无穷的活力。然而,市场竞争是残酷无情的,刀光剑影,惊涛拍岸,有多少企业经受不起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沉沙折戟,惨遭淘汰。成则为王,败则为寇。企业经理们都在为着同一个问题而苦苦思索——怎样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更大的份额,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残酷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经营者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位置,面对市场,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和营销策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豪门秘恋:三少请接招

    豪门秘恋:三少请接招

    三年前她是他教官把他往死里整三年后风水轮流转他是她老板天啊撸老板来寻仇来了。“你能不能放过我?”“当年你整我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放过我。”某男挑了挑眉。“那你绑着我是要闹哪样。”“我怕你揍我?不过,我,要,你。”“你…………唔……混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