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311400000015

第15章 生活在古代(5)

刘钦差在潍县盘桓了三日,对潍县吏治捐税农田水利等多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对赵县令的政绩表示了肯定,勉励他保持本色,再接再厉。

刘钦差离开那天,满城百姓蜂拥而至,只为一睹带棺材办公的刘钦差的风采。老百姓见到刘钦差和他的棺材,高呼青天大老爷,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时游潜挤到刘钦差跟前,道:“刘大人一路上斩妖除魔,得罪了不少人,有些被杀头的变成了恶鬼,恐怕不会善罢干休,会潜伏在大人的棺材里作祟,扰大人的清梦。我祖上传下一把辟邪刀,今天特来献给大人!”说着从腰间拔出一把古朴的青铜大刀,又道,“此刀安放时,须念一段咒语,就由小人给大人安放在棺材里吧。”

刘钦差连忙道:“不劳先生受累,为百姓除贪,为圣上分忧,是臣子的本分,至于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何惧报复?况且先生的宝刀是祖上所传,刘某焉敢私吞?先生的美意我心领了,请收回宝刀吧。”

“大人太客气了。”游潜说着突然跃到棺材旁,一刀就撬开了棺材盖。刘钦差和众护卫一时愣在当场。游潜往里一看,不由大吃一惊,然后伸手从棺材里拿出一轴画卷,展开,正是板桥的《修竹揖别图》。

郭秀才一见之下,大叫:“画儿怎么会在钦差大人的棺材里,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你问他们!”游潜指向赵县令和王捕头,二人顿时脸变了色儿,低下了头。

原来板桥竹画被偷时,惊醒了酣睡的游潜,他追出去时,盗贼连纵三下就消失不见了,身手异常敏捷。游潜知道盗贼使的是“梯云三叠”的绝妙轻功。他一边寻找画儿的下落,一边打听江湖上谁会“梯云三叠”的绝技。终于他从一位武师口里得知:在潍县会这种绝技的只有王捕头等三人。他就一家家地去暗查,有一天他潜入县衙,听见赵县令和王捕头在一起嘀咕。赵县令问东西藏好没有,王捕头说保管万无一失,只等钦差大人来献上。联想到王捕头不让自己协助他查画时的表现,游潜认为这准备献给钦差大人的东西可能就是板桥竹画。后来钦差进驻县衙,在离开的前夜,游潜潜在暗处看到赵县令将一幅画秘密献给刘钦差,刘钦差再悄悄放入棺材中。他当时没有取回画,而是准备在第二天送行时,当着众百姓的面,一举撕开这些官吏的画皮,于是他自导自演了献辟邪刀一出戏。

刘钦差仰天长叹:“老夫平生不爱钱财,独好收集板桥的字画,见了他的墨迹就不忍舍弃,正好被人见缝插针利用了。板桥先生,老夫一世清名毁在了你身上!”说毕猛然撞向楠木棺材,鲜血溅满棺身。

游潜抱起刘钦差的尸身,痛哭流涕,后悔自己行事太过鲁莽。他本以为刘钦差一路悄悄收了不少贿赂,想到这人用棺材装钱物欺世盗名,他非常愤恨,决定要当众羞辱他;然而他没料到的是棺材中只有这一幅画,是以他撬开棺材时会大吃一惊。他哭道:“郑公啊郑公,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是拜你所赐;刘大人名誉扫地,自杀身亡也是因你而起,这真是成也板桥,败也板桥啊!”

猛虎食人图

这天上午,一个身着府绸大褂的中年人走进了一家画店,看起挂在四壁的画儿,然后问:“怎么没有张锦云先生的作品?”掌柜愣了一下道:“既然老板点名要张锦云的作品,我就不藏私了,请随我来!”

掌柜带中年人进了里间,拿出一幅画,徐徐展开:一只猛虎作直立式,以二足和尾部撑在地上,面部狰狞,利齿毕露,前爪搭在一大汉腰际,大汉的头已经在虎口里,只是还没咬下罢了。大汉双手抓住虎的前肢,脚踩虎爪,仍在与虎死死相搏。

“张锦云怎么会有这样的作品?”中年人禁不住说,“既然他有这么独特的作品,掌柜怎么不挂出去?”掌柜道:“不瞒先生,正因为这件作品太独特,我实在爱不释手,不肯轻易出手。”中年人道:“张锦云向来画的都是山水画鸟之类,表现的是幽静散淡的意境,像这样充满写实风格的作品,确实从所未见。”掌柜赞道:“先生真是好眼力。”中年人问:“掌柜多少钱才肯出手啊?”掌柜手指做出八字状。中年人道:“800两?太贵了吧。说句不恭敬地话,张锦云只有死了,他的作品才可能出现这样高的价钱。”

掌柜犹豫了好一会儿才道:“我说的还真是张锦云死后的价钱。”中年人闻听一惊:“怎么,张锦云已经死了?”掌柜低声道:“要不是为了卖这幅画,我是不会说的。”

今天是三年一度的“京察大计(考核京官谓之‘京察’;考核外官谓之‘大计’)”。是升是降,或者原地踏步,现在是最关键的时刻。张锦云身为泰安知府赵谦的师爷,却在几天前突然得急症死了。赵谦在当地官声不错,被老百姓呼为“闭门赵”,谁要是给他送礼,他都是闭门不纳。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这样的事,十分不吉利,这事没有传开,知道的人不多,即便是知道的,为了维护赵谦的官声,对外都不说此事。

掌柜最后转到画上道:“从这幅画的墨色上不难看出,此作就是在最近完成的,应该是张锦云的遗作了,作为他的遗作,价钱当然要高一些。”中年人问:“张锦云的遗作,你是怎么得到的?”

掌柜道:“前天准备打烊时,一个小伙子送来这幅画。当时我看到这幅署名张锦云的作品有点不敢相信,仔细看了半天方才确认。问他是怎么得到的,小伙子不耐烦地说少啰嗦,要是不要他卖别家了。于是我赶紧买下了。”

中年人道:“冲着张锦云,500两我就要了。”掌柜道:“这可是张锦云别具一格的作品,而且是遗作,看您是真想要,600两成交了。不瞒您说,我没把它挂出去,也是为了放着升值呢。”中年人不再多话,掏出了600两的银票。

中年人在街头巷尾溜达着,问起知府赵谦,果然是一片赞扬之声;谈到师爷张锦云,关于他的雅事人们是津津乐道。

傍晚时分,中年人找到一家客店住下,他关上门细细看起“猛虎食人”图来。这幅画越看越是透着几分诡异和难解:它反映的是什么呢?揭露的是苛政如虎食人的现实?可老百姓都说赵知府是好官啊!张锦云怎么会在临死前突然转变画风,画这样一幅画,他的死是否与这幅画有关呢?

子夜时分,一个黑衣人进了中年人的屋子,那人径直走到桌子前,看了一眼又在屋里找起来,然后就轻轻来到中年人的床前,看到床里头的那幅卷起来的“猛虎食人”图时,伸手去拿。这时中年人一伸手抓住了黑衣人的手臂,黑衣人另一只手向中年人面门打来,中年人猛力往外一推再放手,黑衣人跌倒在地,中年人迅速跃身而起,一只脚就踩在了黑衣人的胸口,厉声问:“你是什么人?”说着挑开他的黑面纱,是一个年轻人。“我,我是本府的捕快。”年轻人说着,又问,“你是什么人,怎么有这么好的身手?”中年人微微一笑道:“我驰骋疆场的时候,你恐怕还穿着开裆裤呢!”

第二天上午,中年人走到府衙门口,拿出一张名帖让门差送进去。不一会儿,知府赵谦迎了出来,见到中年人跪倒参拜:“下官叩见吏部钟侍郎,迎接来迟,还望恕罪!”

进到知府的客厅,赵谦殷勤备至,钟衡道:“赵大人不必多礼,我是奉旨巡视各地,今日走到了你的门上。”赵谦道:“钟大人一路辛苦,为您接风洗尘,理所应当。”

寒暄了一通,钟衡试探着问:“在京城钟某就早有耳闻,当今的丹青妙手张锦云在泰安府任师爷,能否请出张先生让钟某一睹风采?”

赵谦愣了一下道:“钟大人来迟了,张先生已经在八日前驾鹤西去了。”

钟衡一惊,他没料到赵谦会如此坦率,忙问:“张先生年不过五旬,可谓创作的盛年,是怎么死的?”赵谦道:“是得急症猝死。”“怎么外面连传闻也没有?”“不过才几日还没有传开罢了。”“恐怕是大人不让传吧?”赵谦急了:“钟大人,何出此言?”“你心里明镜似的,何必我说透。”赵谦慌了:“钟大人难道以为是下官……我怎么会这样做呢?张锦云当初可是我花重金请来的!”

“因为它!”钟衡说着展开“猛虎食人”图。看到画儿,赵谦明显变了脸色,但他依然道:“这是什么?我不明白!”“既然你这响鼓非要重锤,那我就不客气了。”

于是钟衡把从黑衣人口中得知的和自己推理所得的告诉赵谦:今年泰安出现了干旱,农民的收成不好,如果交足皇粮,那么一年的口粮就不够了,当然如果把日子过得再干巴一些还是可以勉强熬过去的。像泰安府这样的情况,是可以启奏给朝廷,请求减税的。但是赵知府面临“大计”的当口,怕惹怒龙颜虎吏,断了自己的前程,所以没有奏报。于是他照样按规定征收皇粮,为了征收皇粮他大演苦情戏,说朝廷逼得急,自己也没有办法,他甚至有一次当着众多百姓的面跪下了,这一跪为他赢得了民心,人们只好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交皇粮。

身为赵谦师爷的张锦云,草根出身,为人正直,屡次劝谏他减税而未果。于是愤而画了一幅“猛虎食人”图,讽刺的就是赵知府。很快赵谦听说张锦云让书童把这幅画儿送往了京城,于是派人去追寻,在追寻未果的情况下,赵谦恼恨地对张锦云下了毒手,同时失踪的还有那个书童。赵谦对外就说张锦云是得了急症暴亡的。

赵谦听了额上出汗如豆,连连说:“我没有对张先生下毒手!”“如果你没有,那你这么紧张干嘛?”“我是被大人一席话给吓的!”“为人不做亏心,半夜敲门心不惊!”“我,我没有……大人有什么证据吗?”“你派出捕快夺画算不算证据?”“夺画不假,可我没有害张先生!”“赵大人,你还是如实招认了吧,这样可以死得体面也少受一些罪。如果你还要说张锦云不是你害死的,那就开棺验尸吧。”赵谦沉默无语。

钟衡带上仵作一行人来到张锦云的坟前,祭拜一番后,差役开始动手挖了。

棺材打开后,仵作仔细查验了尸体,没有中毒的迹象,也没在身上找出伤口伤痕。仵作的结论是:张锦云属于正常死亡。

钟衡一时有些茫然,难道张锦云真是得急病死的?他留意赵谦的表情,赵谦一脸木然,没有显出蛛丝马迹。

钟衡命人加紧查找张锦云书童的下落,搜寻多日无果。这天,一个人蓬头垢面来到知府衙门,说是要见张先生。听说张锦云已经死了,这人痛哭流涕。

原来这个人就是张锦云的书童,他受命送画,结果途中遇到强盗,抢了他的财物,见他识文断字便想拉他入伙,把他关闭在一间黑屋子里,幸亏他机灵,现在总算逃了出来。

钟衡问:“张先生让你把画儿送给谁?”书童道:“青云山的一个族长。”

一旁的赵谦听了,禁不住问:“怎么不是送往京城?”书童道:“不是啊,先生让我送给一个自称是东夷族后人的族长手里。”

原来,张锦云在案牍劳形之余,喜欢去泰安的泰山和青云山等山川秀美之地走走,在大自然中涤去官场的秽气,寻找作画的灵感。一次他带着书童深入青云山腹地,在这里他遇到了自称是东夷族后人的热情招待,这是一个以虎为图腾的民族,族长得知张锦云是一位画师,请他为他们的家族画一幅虎王图,用来挂在祠堂里供奉。张锦云当时有些为难,因为他从来没有画过虎,但是族长力请,他也不好推辞,于是提出一个要求:亲眼看看老虎。族长便带上两个小伙子保护着张锦云深入到老虎经常出没之地,他们躲在隐蔽处,张锦云瞪大眼睛并用心记下了老虎的坐、卧、走、扑、啸等各种雄姿与神采。临别族长时,张锦云道:“不怕老人家笑话,张某怕画不好辱没族长的先祖和辜负族长的信任,不敢轻易落笔,容张某回去先练练手,好好构思一下,等画好后一定专程送呈。”

张锦云回来后,开始临摹古往今来名家的老虎图,同时搜集东夷族人以虎为图腾的资料,从中寻找构图的灵感。

一天公事完毕后,张锦云在屋里作画,赵谦来访,看到他初具神形的“猛虎食人”图,心头一震:“张先生向来画的是淡墨山水,怎么一下子转变画风,画起了老虎?”张锦云冷冷地道:“有的人说是清官,可是为了自己升迁,就不顾百姓死活,不就像这只食人老虎吗?”

当时赵谦为了按定额收粮,采取的是怀柔与铁腕并举的政策,一方面,他继续演“苦情戏”,同时晓之以国家大义,说现在边境不安宁,国家对外用兵,正需要钱粮,交粮就是卫国,最终也是为了保家;另一方面,对于那些无法用“苦情戏”、“爱国论”打动的人,他默许官兵从百姓家里搬东西抵税,自己装作不知道。

张锦云对他的苦情戏嗤之以鼻,对他的爱国论不以为然,说虽然国家对外用兵,但也不是什么关系国家存亡的大仗,还用不着让灾民按定额缴粮。他请求赵谦减税,但赵谦没有这样做,他说邻近的府县也受过灾荒可是粮税都缴上了,而他如果完不成上面的任务,朝廷怪罪他办事不力,正赶上这“京察大计”这时,岂不是自毁前程?

张锦云一边斥责他是个官迷,一边画着他的画儿。赵谦问他画这画儿究竟是何用意,张锦云毫不含糊地说:“我要画谏!”“张先生不要意气用事,我也是无可奈何,为朝廷办事,替皇上分忧啊!”两人不欢而散。

几天后,画儿画成并装裱好,张锦云叮嘱书童悄悄送往青云山那位族长手里。这幅“猛虎食人”图其实表现的并不是老虎“食”人,而是表现虎与人相处亲昵的情景,传达的是东夷族后人对虎的特殊感情。可是画儿在途中被强盗抢了,强盗头子让一个喽罗拿到一家字画店里换几两银子花。赵谦一直在追寻这幅画的下落,当他得知画儿被一个中年人买走后,就让一个捕快去偷,结果反而暴露了自己。

张锦云就是在让书童去送画的第二天暴死的!从尸检上来看,张锦云并没有被人为致死的迹象,难道张锦云的死真的与赵谦没有关系?可是怎么会这么巧呢?钟衡满面狐疑地看向赵谦。

这时赵谦长叹一声道:“张先生我没有动他一根毫毛,但他的死与我有关!”

那天傍晚,赵谦又来到张锦云的住处,他问起那幅“猛虎食人”图,张锦云说已经送出去了。赵谦问他送到哪儿去了,张锦云只含糊地说:“送到它应该去的地方!”赵谦便以为他是把画儿送到京城某个高官手里,因为张锦云是当今世上的丹青名家,所以一些朝廷大官跟他素有交往。赵谦没想到他“真”进行了“画谏”,十分气恼,与张锦云发生了激烈地争吵,不料引发张锦云的心脏病,致其猝死。

钟衡听罢感慨道:“世上有财奴,有色鬼,你赵谦不贪财好色,却是一个官迷,为做官而做官!人一旦痴迷就容易走火入魔啊!”

鲤鱼跳龙门

第二次医治(作者注:无误,是倒叙的写法)

唐太宗贞观年间,京兆华原五台山(今陕西耀县药王山),这天下午,孙思邈在医堂里给人望闻问切。求诊者一个个忧心忡忡而来,却是面露喜色而归。

突然,一个身着月白衣衫的姑娘冲了进来,她手里拎着一个有盖的水桶,不由分说就把水桶放到了医案上,急切地说:“孙爷爷,求你快救救他。”

“欣欣,不要着急,我先看看。”孙思邈安慰着关欣,同时挽起袖子,从容不迫地从水桶里捞出一条鲤鱼,乃是“水中活宝”锦鲤,本该是体态健美、色彩斑斓的,可是此时它却是遍体鳞伤,尾巴无力地抖动,嘴唇痛苦地抽搐着。

欣欣送来一条鲤鱼让孙思邈医治,引起了众多来求诊者的好奇,一个个瞠目结舌,在两人和鲤鱼身上瞅来瞄去。

同类推荐
  • 七侯笔录(全集)

    七侯笔录(全集)

    一个关于文化的离奇故事,一段关于文人的壮丽传说。几千年来,每一位风华绝代的文人墨客辞世之时,都会让自己的灵魂寄寓在一管毛笔之中。他们身躯虽去,才华永存,这些伟大的精神凝为性情不一的笔灵,深藏于世间,只为一句“不教天下才情付诸东流”的誓言。其中最伟大的七位古人,他们所凝聚的七管笔灵,被称为“管城七侯”。一位不学无术的现代少年,无意中邂逅了李白的青莲笔,命运就此与千年之前的诗仙交织一处,并为他开启了一个叫作笔冢的神秘世界。七侯毕至之日,即是笔冢重开之时。随着少年与青莲笔命运的交织,笔灵以及笔灵背后隐藏的历史秘辛纷迭而至,诸多传闻、掌故以及沉积于历史底部的线索汇聚一处,古今彼此关合甚至超越了时空之限。管城七侯背后的千年道统之争,陆续浮现出来……
  •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乡土与底层卷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乡土与底层卷

    这是对近年来底层写作和乡土叙述的一个总的巡览,也是对它们的一个全面的回顾。其中所选各位,既有一直从事底层写作并以此闻名的“专家”,也有成名已久偶涉底层的名家;既有后起新秀,也有文坛宿将;既有位居显要而念念不忘底层艰辛并能保持一个永远的赤子之心的,也有自底层脱颖而出并始终对自己的故土念兹在兹的;既有以自己的立场角度驰骋对底层的想象的,也有取自底层的视角同其中人物呼吸与共的。正因为这种色彩斑斓,故而就有了底层多样面貌的呈现,既有挣扎于苦难和血泪中的底层惨象,也有不为苦难所迫而能保持乐观和坚韧的底层群像,既有源自人性邪恶狡黠之底层,也有沉溺苦水中而能表现人性之光的底层。
  • 李家庄的变迁 三里湾

    李家庄的变迁 三里湾

    《李家庄的变迁》通过主人公张铁锁一家在农村遭受地主阶级的欺压,有理无处申,田产被霸占,只能背井离乡。后来在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三里湾》从秋收、分配、扩社、并社一直到准备开渠,对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出现的矛盾冲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有着深刻的描写。
  • 点金奇术

    点金奇术

    该书是《青少年爱读的中国民间故事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分为“无鼻儿大摆野狼阵”、“火焚豪宅”、“患难恩仇”、“鬼徒弟薄纸杀人”、“刘伯温看风水”、“神猪鸣冤”等六辑,作者根据民间传说和自己的构思创作成一个个青少喜爱阅读的小故事。
  •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本书讲述了这样一群真实生动的人,他们无根无底,他们谁也靠不上,他们迎着风向前走,他们在那个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挤出一块自己的领地。成了,他们会开心,不成,也没什么,人生还有其他的东西,不是吗?抬头望去,那颗星依旧高挂在无边的夜空。你的孤独,远比你想象中精彩,也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无敌学霸的呆萌人鱼

    无敌学霸的呆萌人鱼

    当无敌学霸恋上呆萌人鱼,等待小人鱼的,,是在一起,,还是重演上世纪悲凉童话,,,,,灰飞烟灭?,,,(敬请期待)~
  • 我的血煞天魂眼

    我的血煞天魂眼

    我爸爸是盗墓贼,所以我一出生就遭了天谴,我的左眼莫名其妙地变成了血红色!然后我六岁跟着一个古怪的老头拜师学艺,直到我上了一所奇怪的高中,认识这样几个人……我们都是被命运操纵着的孩子,我们一起弑鬼,捉妖,降魔,灭魂……无数的婴煞、凶楼、罗刹、恶魂、阴极鬼煞,鬼仙、僵尸、魑魅魍魉山精海怪……等等等等,无穷无尽的鬼怪,直到,一个千年僵尸“犼魔”带着狰狞的笑,直立在了我们的面前……
  • 贾平凹游记

    贾平凹游记

    《贾平凹游记》是贾平凹先生四十年游记散文写作的精品集萃——草木山石、荒地园林,或邂逅或追寻,或激赏或叹惋,或孤独或自在;全景再现一个时代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生存境况和精神状态,完美阐释一个“行者”的自我与世界相处之妙处。
  • 秋坟鬼唱诗

    秋坟鬼唱诗

    卫藏达磨灭佛后八十年间,藏传佛教几乎绝迹,少数僧侣携带一部《十万黑白龙经》逃避于多康古城,由此保存了藏传佛教的最后火种,千百年来,西藏佛教由此而兴盛,然而经书却不翼而飞,藏密因而“重师轻经”达磨灭佛究竟隐藏的什么秘密,格萨尔王的神秘宝藏,喜马拉雅山腹地的灵塔舍利,这一切的背后究竟又隐藏了什么惊天秘密。十九世纪初期,英军对藏地的侵略究竟所为何来,德国纳粹的探险科考最终无疾而终。八十年代初,我机缘巧合随我的老板入藏,都将为这些不为人知的密辛揭开神秘的面纱。
  • 韩娱之悠然一生

    韩娱之悠然一生

    一个为了活着而活着的人,重生到平行的地球。睁开双眼看着这熟悉而陌生的世界。决定这一世,我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活出自己的精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古镇怪谈之灵异炼妖师

    古镇怪谈之灵异炼妖师

    传说水晶手链无故破裂是在为人挡灾。相传恶人死后无法投胎,为了赎罪,有人将他们的骨灰嵌入水晶中,生人将它买走带往阳间。等命运眷顾水晶破裂,就说明他们为阳世的人挡了一灾,罪便赎了。这种珠子,叫骨灰念珠。老板说,买念珠的不叫客,做念珠的才是客。只有死去的罪恶之人才想赎罪,才会想方设法的洗清自身的罪孽。嘘!你听,有客上门了。
  • 万界之活久见

    万界之活久见

    穿越到这个古代位面的左千秋终于在八十岁前觉醒系统。并且这是一个‘减寿’的系统。从此纵横诸天万界,老而不死。 ……………………………… 作者已完本两本百万字小说《上善若玉》《无限惊悚游戏》,人品保证,欢迎阅读。
  • 丑女璎珞

    丑女璎珞

    你问她有什么出众的?--绝顶琴艺算么?(我只是稍稍夸张一下)你问她有什么厉害的?--万贯家财算么?(咳咳,差一点就~)你问她人品啊?--聪明算不算在人品之内?(原谅我,我也搞不懂)那她为什么嫁不出去?(诶,不带这样的,太犀利了也)某人得意中,戳中弱点了---她不就是丑了点么?就算貌似无盐如何?照样勾得了皇子,赢得了皇商,赶的了贱人,振的了家风,跑的了江湖,玩的了那些负她之人。所以说,人虽然丑,你要是小看她,连你一起炖了。。。(眨眼卖萌中,麻烦各位赏脸给个票票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