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452200000005

第5章 同一性哲学的消解:(3)

以往的所谓批判的认识论(如康德、胡塞尔等人的批判)最终会因为对普遍性、绝对性的要求转而追溯到中介与反思的因素,否则它无法达到绝对与普遍。正是这种对中介与反思的运用,认识论在超出传统性时,也孕育了认识论本身的反对力量,以往的批判认识论同时也意味着保留认识论。它必然会遭遇自身成为绝对的主张,就像康德提出“形而上学成为科学如何可能”的问题一样,也和胡塞尔把哲学当成严格科学的理想一致。认识论所犯下的对普遍性的篡夺同样要求思想的普遍性得到满足。这也意味着哲学精神赖以幸存的特权——通过把普遍性说成是自己的所有的这种方式而获得的特权的瓦解。这是因为这样,认识论程序越是自我封闭与坚固,就越难面对现实、越难接触到事物。所以,它就为自己准备好了知识的拜物教的结局,精神的拜物教化是认识论自身的敌人,它最终会摧毁认识论的自我封闭——“如果内在性哲学编码了想成为一切事物的精神的要求,那么它就正好已经发现了反思和中介的阶段。这样它就已经确定:知识就是劳作,知识就是知识的载体,知识就是逻辑一般的主体,知识就是社会。每一个辩证的概念离开了主观性反思将成为无价值的。在自身中没有被反思的东西并不知道矛盾。”传统认识论开始走出自己,面向对象。

从本质上说,传统认识论的开始就是非同一性被放逐到认知边缘的第一步,这就像野蛮人被帝国主义的自我满足的文明所放逐一样。可见,被传统认识论所放逐的还有批判动机、对存在的判决。显然,这样一种认识论是应当受到批判与改造的。

在阿多诺看来,传统认识论在它自己的过程中陷入了独断性,因为,其中的绝对第一性的资格是主观内在性的创始,内在性并不能完全地解决内在于自己的非同一性之纠结,又因为主观性即反思的器官与作为纯粹直接性的绝对第一观念是不调和的。虽然本原哲学一元论瞄准纯粹同一性,但主观内在性不会让自己还原到纯粹的同一性,即是说,被胡塞尔强调的内在性不是没有矛盾的纯粹同一,其中必然存在非同一性,所以,主体与客体的因素又间接地出现在内在性中。胡塞尔只是采取了一种方法掩盖两极性,但他无法消除这两个因素及其内在矛盾。“胡塞尔称作先验主体性的‘初始基础’的东西,同样是一种初始的谎言。”这样,在认识论的分析中,内在性自己不断地被两极化为主观的和客观的瞬间。胡塞尔的意向性结构同样是一种二元论的内在性,虽然,这没有使自己清楚地意识到其固有的矛盾。

对传统界定的本质的坚持是传统认识论的一个共同特点,在康德那里,它以物自体的形式出现。形而上学在坚持物自体高于表象这一坚定不移中获得了认识论的基础。显然,在阿多诺这里,这种本质性存在是要被破除的对象,在怀疑与批判传统认识论这一点上,阿多诺是倾向于尼采的风格的:“尼采复活休谟精神本质的富有启迪性的批判打破了形而上学建构起来的物自体的基本原理。但这也是与蹒跚相伴而行的……它将不断地把主体揭示为谎言。”

二、同一性对现实的认同

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在人类摆脱神话进入启蒙的过程中,自然界也逐渐地变成了主体要加以支配的单纯的客观实在,人们以对象的异化,换来了自己权力的增大。启蒙精神与事物的关系,就像独裁者与人们的关系一样。独裁者只是在能操纵人们时才知道人们;科学家只是在能制造事物时才知道事物,只有在这时,科学家才知道事物本身。科学家在运用事物的过程中,总是把事物的实质看成为他掌握的实体。这种等同性构成了自然界的统一性。于是,在支配性主体的摆弄下,现实存在物之间的纷繁复杂的联系,受到了有思想的主体暴力,它们被分类,被分为对主体具有合理意义的东西与只有偶然意义的东西,同时,因为它们是被当作没有思想的客体,所以有时甚至受到主体的排斥。这样,人们通过自己在自然规律中的对象化,肯定地感到自己是自由的主体。同一性源起于主体的支配性,这是阿多诺一再强调的论点。

同一性是与现实相应的哲学理念,甚至那种看起来超越于现实之上的先验主体的确立,也是为了对现实进行合理化解释并认同现实。在阿多诺看来,先验的一般性不是我的纯粹自恋的自我拔高,不是我的自律的傲慢,而是在那种靠等价原则而盛行不衰的统治中的现实性。哲学美化的并且只归因于认识主体的那种抽象过程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社会中发生的。所以甚至可以说,意识的统一只能是个体有关社会商品结构体验的概念化结果。

同一性哲学理念同时又是与现实社会中总体性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有关,社会的总体虚假化为超验的主体,它是超越于个体性的。关于先于个人及其意识之前的客观性的经验就是关于总体社会化的社会的统一性的经验。就其不宽容它之外的任何东西而言,经验最亲近的同类是关于绝对同一性的哲学理想。这种统一性具有优先地位,它的确具有被哲学家们以统一性的观念所赞美的先验性。这个道理与“多”和“一”的抽象哲学关系是相通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非同一性的确像囊括一切体系的一性一样具有了‘一’的优先地位的形式。”实际上,离开了个体自发性,统一性就不可能产生,作为这些自发性的综合,统一性是第二性的。唯名论曾经提醒人们注意这一点,然而,由于统一性已经形成,由于害怕自己遭到毁灭性的惩罚,自愿认同了这个统一体。

逻辑学与经济现实是一致的,这也是为什么阿多诺要把社会现实中同一性与哲学思想中的同一性相等同的原因,即“在逻辑学中并不注意人,这种情况是从经济过程中得出来的。”在阿多诺看来,这种情况有碍生产的发展,现在应该开始克服社会学家所坚持的技术发展和人的发展不是同时进行的这种文化状态。

在阿多诺看来,“数”是同一性思维与现实之间进行兑换的中介,在现实生活中,“数”本身就是同一性,它的存在方便了主体支配性欲望的实现。这是因为,数是个整理箱,它使非同一性、受管制的“多”成为主体可测量物,成为整体之范式。它把经验的繁杂性转化为抽象物。“多”中介着作为整体的逻辑意识和现实的具体性。但是,“如果整体已经包括在‘多’之中作为一个因素,没有这因素就不可能思考‘多’,那么,相反,也就要求有计算和复数的理念。”

三、走出体系哲学

在阿多诺看来,同一性哲学必然走向体系,这种体系由于内容与形式的不协调又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必然被冲破,这是同一性哲学的逻辑悖论。

首先,同一性哲学造就的必然是体系。从哲学史角度看,同一性哲学理性也是作为一个体系而盛行的,最终它消除了它所涉及的一切质的规定性,所以,它必然与现实客观性相抵触,它靠支配客观性来实现它的抽象客观性。于是真正的理性开始从现实客观性中被清除掉了,这样现实的客观性就越是服从于它的公理,服从于一个同一性的体系。唯心主义排除一切异质的存在物,这便把体系规定为纯粹的生成、纯粹的过程,最终规定为绝对的发生。连胡塞尔的反体系的努力也不得不以形式化为代价,不可抗拒地复归于一种体系。这样的体系是害怕社会现实的质的内容、非同一性的,所以,“最微不足道的非同一性的残迹都足以否定一个被概念视若总体的同一性。”这是事实,正是在现实面前,康德、黑格尔的体系一个个地暴露出失败的迹象,特别是在康德体系的破裂中非常诚实地记录下了这一失败。真正的哲学是反体系的,“由于否定了界限的概念并在理论上确信有某种东西一直保持在外,动态便倾向于否定它的产物,即体系。”一旦思想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对象上而不是放在体系范畴上,那么思想就会开始探讨现实的对象,这样,体系就开始消解了。

在理论抽象的历史过程中,“数”是同一性思维的原初形式,但不是同一性思维的成熟形态。在阿多诺看来,只有到了人们把世界当作主体可以总体地加以把握的时候,把世界当作一个统一体的时候,同一性思维也就上升为体系哲学了。所以说,“世界统一性思想是后来阶段、同一性哲学阶段的产物。”据阿多诺的判断,柏拉图之后的哲学同一性主张这一教条已经在被思考物上烙下了同一性的印记,虽然这种教条还不明确同一性在这里是否现实地存在。于是,事物的秩序颠倒过来了,精神自身的同一性和统觉综合的统一性依靠同一性方法被投射到事物上,而不是从现实事物的多重联系出发,真实地去把握现实的事物。阿多诺说,“这就是第一哲学的原罪。”同一性思维为了主体实现其统一性和完全性,它必然要排除任何与自己判断不一致的事物。把哲学体系最后还原到可怕的主观性的这种哲学是贫困的、独断的分类学,这种分类学完全是由程序自身目的论地设置好了的,而程序又是主体的主观设定。这种程序的主体设定是由哲学家来实施的,它很早就开始了。

阿多诺之所以反对体系,是因为同一性哲学已经是体系了。那种绝对地自我包含、无所不包的内在性结构必然已经是而且总是体系了,不管它是否被清楚地从意识的统一体中推演出来。由于尼采对第一哲学的不信任,所以,从本质上说,是导向了对体系建构者的反抗。哲学要求有说服力,为此,客体的经验无奈地被逐步排除了,否则为说服力服务的一致性便无法达到。正是为了说服力,一致性的逻辑忽视了客体的经验,而且是正式地和不可争论地做到的。当柏拉图的哲学公开谴责修辞学者的时候,他在逻辑一致性中超越了诡辩的形式主义。在这个过程中,第一哲学把知识委让给主体的欺骗性,放弃了客体经验,这表明,它本身是不安全的。对绝对的主张以及自己进入到绝对是它自己产生恐惧的媒介。体系以包容性和完全性的名义还原为一个公式,跳出来反抗满足自己的不可能性。唯心主义通过把自己还原为绝对的我思之统一体,于是成为顺从体系发展每一步的开始,通过自己激进主义的方法,揭示了自己抽象出剩余物的这种做法是多么的有问题。为了逻辑的一致性而贬低或排除客体经验,“这也许是第一哲学最黑暗的秘密。但它无意中揭示了本质与现象的区别,它的最大的发现,本质和现象之间存在的显著的区别,同样具有‘我知道你不知道’这样的外表,但是有很多无情的和自我外化的生活,需要这样的区别来作为矫正物。”这里的矫正物,阿多诺指的就是非同一性,即现实生活、客体经验!

体系哲学之所以值得批判,还由于它最后是不对现实开放的。阿多诺对新近本体论、体系哲学作了比喻。“与亚里士多德和托马斯的学说体系——它们仍然希望自己的创造物协调起来——相比较,今天的本体论似乎是在一间无法渗透但却是透明的玻璃房里发现自己,并且透过玻璃墙发现了墙外的真理,像无法理解的固定的星星。”结果是哲学回到了自己沉思的岩洞,而把内容放逐给了严格分类的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所有的主体性,概念的生命都被轻蔑地委托给了个体的科学,如历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但这些科学从哲学的解放中也没有导致自己的神圣性。因此,哲学应该成为保持着完全冷淡性的、只关心自己的东西。哲学的价值随着它对最高术语一能理解任何东西,但什么都不是的术语——的冷淡性增长而增长。“新近本体论转回了黑格尔《逻辑学》的开端,终止在抽象的同一性之中。由此,整个游戏又开始了。”

同类推荐
  •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论语价值——换种角度读经典

    本书分段排列《论语》原文、译文之后,附列古今中外名人相关思想的精彩言论,内容涉及修养、学习、处世、待人等诸多方面。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要描述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及历史影响,分析了本书的主要思想,包括: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内在矛盾及其解体,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批判;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进行了评述。最后论述了《费尔巴哈论》对当代中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 孟子、庄子、老子

    孟子、庄子、老子

    本书收录了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著作:《孟子》、《庄子》和《老子》三部。其中,《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行的书;《庄子》则是庄子学派关于伦理、哲学、政治、人生、学术的论文汇编;《老子》又名《道德经》,是春秋时期楚国思想家老聃的杰作,其“无为而治”是思想最为著名。
  • 周易江湖

    周易江湖

    《周易》是出了名了扑朔迷离、晦涩难懂,那么,古人是怎么读《周易》的呢?是怎么用《周易》的呢?本书从考察最贴近《周易》诞生时代的历史文献入手,为您从另一个角度揭示周易的秘密……
  •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浩然孟子:重塑中国人的阴阳精神

    中国人最宝贵的是阳刚精神,最缺乏的也是阳刚精神!孟子说的“刚”不是硬梆梆的刚,而是指仁爱,先天的一股浩然之气,它是刚中柔,也是柔中刚。究其本质而言,孟子说的“刚”与老子说的“柔”,与孔子说的“仁义”,与庄子说的“逍遥游”是一致的。孟子说的“刚”,指内圣之道,不是指外王。圣人之学,不是常人讲的“内圣外王”,君须记取:只有内圣,没有外王。孟子日:“收其放心”,如君心放任为所谓“外王”,则不可救也。梁漱溟最得孟子真传。这里不是说他学问好,而是说他有骨气。梁漱溟之与冯友兰,好比鲁迅之与胡适,不是一个档次。人得自然之道,当然浩淼如星空,浩瀚如海洋,孟子说的“浩然之气”就是从这里来的。
热门推荐
  • 无穷尽末尾心期

    无穷尽末尾心期

    万生中寻求鬼神存在,契机中步入神魔鬼道之人。现代近现代都市,表里地球,少年少女魂断世界。
  • 校草原来是豪门

    校草原来是豪门

    有人说,穿书就是一场单程旅行,有来无回。叶言真就这么获得了一场单程票,穿进了猝死前看的那本校园言情里。小说里那个肤白貌美家世出众却头脑简单的女配和她的名字一模一样,猝死前她还全程目睹了女配是怎样在男主面前无限作死最后祸连家庭,结果没想到一睁眼自己就变成了作死女配;而女主就是专程为善良纯真还不爱慕虚荣的设定代言的,面对“家境贫寒”的校草从来都是微笑着伸以援手,不看低,不鄙视,就这么温暖了一颗顶级豪门冷淡公子的心。后来的后来,当叶言真自以为远离主角人物成功的时候,却看见男主头一次坐着自家的劳斯莱斯来校,白皙的手腕也多了个令人眼红的手表,整个人一反之前清廉贫困生的形象,现在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我很有钱”的气息。男主人设太不对劲,叶言真没由来的觉得很慌,慌忙之中又看见女主一脸受伤的质问男主为什么突然变得富有起来了的这一幕,她又听见男主说:“因为真真她不喜欢穷的。”#惊!当初表白被拒的男神突然反过来追我我该不该答应呢?#在线等,挺急的。本文纯属娱乐,不喜勿喷。
  • 鬼怪在世界

    鬼怪在世界

    一个叫王海的人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可以看见鬼怪,就这样他和鬼怪的惊魂奇遇正式上演
  • 相逢不再逢

    相逢不再逢

    我们不辜负,但是也别继续。很多时候,你在我身边,却仿佛隔着银河那么宽。我爱你,你爱我——两情相悦,相逢相知,分钗断带或白头偕老。这就是爱情。
  • 三国机密(上):龙难日

    三国机密(上):龙难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此后,“奉天子以令不臣”,逐渐集军权、政权于一身,开始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新篇章。以伏皇后、杨彪、唐姬为首的一批效忠汉室的志士谨遵献帝临终前嘱托,从温县司马防家秘密迎立献帝的同胞弟弟刘平入宫。从此,展开了与满宠、郭嘉、荀彧为首的曹营一轮轮惊险紧张的搏杀……
  • 山海云梦

    山海云梦

    无字书,玄机藏,混元初始衍苍茫。千古修,万界殇,干戈竞逐血染疆。乱世棋,黑白子,纵横寰宇谁称强。中天乱,动板荡,天地诛戮战八荒。
  • 曹大牙的杰作

    曹大牙的杰作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奥特曼之迪迦光影传

    奥特曼之迪迦光影传

    命运就是如此玄妙,虽然能光荣化身正义的巨人,却只有短暂的生命,也许命运让我们相遇,付出生命战斗也值得吧……身为黑暗,拥抱光明……根本赢不了?我听不懂!一个真正的勇士都是孤独的你能忍受吗?一个成熟的光之巨人有那么好当吗?每一场战斗都是燃烧自己的生命力。贯彻心中的信念,抓住心中微弱的光芒。
  •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不期而遇的诗意

    学生热捧的当代名家散文:不期而遇的诗意

    本书作者的文字朴实无华人,颇有新意,形象地为读者展现了中国侨乡的文化遗产,真实记录旅美华人的生存状态,巧妙地规避掉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文化的碰撞处,出奇制胜,开创了散文写作的新天地。这是他多年散文的合集。
  • 指尖世界的每一天

    指尖世界的每一天

    新闻上反复播放着怪异事件的出现,连科学都无法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人们具有超能力的传言四处蔓延,有人相信也有人怀疑。而在一个网咖里,看似普通的人群里却隐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们将为世界带来什么?又会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到底这一切的源头与结果是什么,让我们一同走进指尖世界网咖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