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3100000007

第7章 风雨赣南(2)

“哎呀,太好了,这些日子。我每天都在打听矿上职工中有谁能教英语,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我回去向我们校长说一说,你等着啊,笃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那位老师前脚刚走,一位领导就一堵墙似地横在了她的面前--“李九莲,你想调去子弟学校?”

“我干电焊工身体吃不消,让我去子弟学校当老师吧……”

领导的脸色一下阴了下来:

“你别听他的,他懂什么事,嘴上有几根毛?教师队伍刚刚清理过,校长宁肯少开一门课,也不敢让你教书啊!不然,运动一来,又是一顶网罗牛鬼蛇神的帽子,校长担戴不起,我也得跟着倒霉!”

李九莲拿起桌上的饭盒,扭头就走了……

在这前后,矿上恢复“文革”初期砸烂的工会组织,会员名单公布出来,敌伪时代的矿警等人可以参加工会,她这个“年轻、出身好”的却没有资格。

这年,李九莲才二十七岁,她本是一条普通却又自由的鱼儿,一条向往壮丽大海和辉煌日出的鱼儿,结果却游到一堵墙里来了,即使是出了狱,可心儿也始终在那堵墙里被嵌得牢牢的。猫儿般的现实在玩弄一条濒死的鱼儿:她得不到几掬水露般的爱,可她想将自己以血膏熬出来的爱奉献出来的权利也被剥夺了,她想更有效、更尽职地为国家服务,却愈加使她被这个国家所拒绝……

而这些无不缘于她的政治结论,无不缘于犹如一把以发丝悬在人们心灵上的克利达摩斯剑--运动。

运动呵,运动,“每过七、八年就要来一次”的运动!

李九莲的小小斗室里,宿舍附近的山岗上,再也难听到那哀伤、幽怨的笛声了。牵着长长流苏的笛子,默默地挂在她的床头上,只见她常常向着那面墙而肃然长坐。也许她在想:这不只是一管与松风天籁为伴的笛子,也应该是一柄搅动山河、划过昏夜的长剑……

1973年末,在报纸、广播里,李九莲注意到一个越来越频繁的提法:“批林批孔的斗争”。能将林彪和一个两千多年前的老夫子拴在一起,这的确是需要巨大的想象力的,其中也一定深藏了什么难测的玄机。而此时处于中国的最低层、政治上也处于绝境的李九莲,她则是务必现实的,她有了一股愈来愈强烈的冲动:既然是全国公开批林了,林彪路线的实质及其在“文化大革命”中所造成的巨大祸害,将有可能被上上下下所认识。大气候变了,小气候也会变的,自己何不借此机会,澄清自己的问题,以洗刷自己的耻辱?

李九莲回到了赣州,打听了朱毅也正在家休假。她去找了他,想听听他的看法。俩人坐在八景台公园假山后的石椅上,朱毅看着她,身上依然是学生时代的穿着,不同的是眼角处有了几丝鱼尾纹,脸庞清瘦了,也黑了些,那是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的痕迹,那是亚热带的阳光与电焊弧光留下的痕迹……

他敬重她。“文革”中,他自以为了解了她,可以后发生的事,证明自己并未能真正了解她。

他想:不是想自己,而是想国家,不是谈私情,而是谈革命,不仅把个人打算和国家前途血肉相连,而且使生活命运和祖国命运不可分离,不仅赋予自己的人生以博大的人道主义胸怀,而且希望未来生活伴侣的生命有社会价值……仅仅地在一般的意义上说她是革命者,已经不足以概括眼前这个同龄姑娘的本质了。想起她曾告诉自己的,在出狱那天,一个原地区革委会保卫部的专案人员这样对她说:“你在1969年反林彪就是唯心论的先验论,就是反动的!”他也觉得现在也许到了一扫“唯心论的先验论”的尘埃,以还她白玉般的本质的时候了……

他说:“九莲,是不是这样,我们先去找曾昭银,事情是从他那里闹起来的,由他先提出这个问题,这样更有利。”

李九莲嘴角一咬:“不,我不去!”

“为什么不去?”

她嘴唇皮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又终于没有说,在朱毅看来,她这是凭意气用事。他站起来,颇为冲动地说:

“不想去也得去!你别光考虑自己,你得考虑一下我,我还要做人。你们都是我的朋友,将来我若要为你在社会上大喊大叫,先不让他知道,肯定是要伤害他的,我们打了招呼,他不肯站出来,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李九莲的眼里泛起了莹莹泪光,她似乎想压抑住,可没一会儿,还是哭出了声来……朱毅呵,难道你没有从这泪光里,从这哭声中,发现姑娘那缕情愫在蝉翼般地颤动?是由于你的粗心,抑或是你发现了,却由于你的正直,正直到面对一堵曾昭银已造成斗大窟窿的情感之墙,你也不愿就此探进脑袋。因为你宁可把人往好里想,也不愿把人想得太坏,你曾怪过李九莲,那封信上,她不该不写名字……

次日,李九莲将一封信交给了一个熟人,要他转交曾昭银:

“你要他表个态:如果他愿意帮我翻案,就翻,不愿意帮我翻,就把信当场交你退还给我。”

几乎是以鸡毛信的速度,信送到了地区工代会。办公室里,除曾昭银外,还有几个人在。如今的曾昭银,已非当年从部队上退伍下来的模样了,如果说过去他像一个四处飘零的破落户子弟,而今朝这个落魄的破落户子弟,已经穿上了一件崭新的干部服,油亮的小分头下,不仅有了满面的红光,而且有了矜持之色……

他接过信,以展读公文的姿态看了起来--

曾昭银:

自1969年分别到现在,不觉已四年了。

四年来,一直没有时间和勇气再见面。我知道,你是并不愿为我负什么责任的,但是我也并不希罕这个。四年来,我和祖国一同走过了漫长曲折的道路,我的思想和性格比以前深沉得多了。今天,历史证明:曾经爱过你的李九莲是没有错的。我能够有幸看到林彪的灭亡,是我一生的幸福。

我永远不会忘记四年前那个我落难的晚上。你送我回家,我站在陈家巷口的台阶上,看着你满腹忧疑、渐渐远去的背影,我的心也同样的忧疑满腹。回到家里,我感到危险就在眼前,我检查了我所有的东西,但是没有毁掉它们。夜深了,人们都睡了,我熄了灯,在漆黑屋子里独自坐着沉思……几个小时之后,不速之客来临了,我措手不及,痛苦、难受、无法言状地折磨我……我翻滚在床上号啕大哭。之所以哭,想到的不是我,而是你,当时我只知道说:“我是不愿意连累人家的啊!”

妹妹她们劝说道:“不要哭了,说不连累也连累了”,幸好几个小时之后,我就知道,我的被害,原告就是你。我庆幸你用自己的手解脱了自己的为难。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是无所谓的,因为……(作者注:原信如此)有机会清理思想我是乐意的。对于他们来说呢,一个这样的人落到他们手里,还有什么客气可言的?

我不愿多说这三年艰辛的生活,社会经验的知识会告诉你那里面的恐怖和可怕。三年中,我哪一天不在盼望历史作出一个公正的结论!洗刷一个中华儿女爱自己的祖国而又被蒙上罪恶的耻辱!

我当时认为,没有二十年的艰苦备尝,我是没有自由的,我估计林彪还有二十年的命。我就在那里熬了一天又一天,渡过了三年岁月,才于1972年7月20日获得释放。出来之后,我从没有放弃过学习,尽力克服自己精神上所受的摧残,心理上受过的创伤,身体上的痛苦折磨,努力要求自己赶上人民群众前进的脚步。当我想到林彪这个野心家、阴谋家已被人民识破其面目时,我就一阵阵庆幸。一阵阵无可言状的内心的喜悦。

然而,我必须同样坦率地告诉你。我是被关在革命的门外,被定为敌我矛盾作人民内部处理,被驱出境。林彪早都倒了,因为林彪而坐了三年牢房的青年,却仍然蒙受着耻辱。我必须告诉你:我被开除团籍,禁止加入工会,现在我有病也不能去治,要通过段长、矿长批准,在被驱出境到兴国之后,仍要受到这种与林彪未倒台时一样的待遇,也常常使我感寒心。社会是不断前进的。今天,亿万人民又跟着毛主席反潮流,英勇斗争了。我写这封信给你,就是希望你给以帮助:一来求得自身的解放,二来通过你更好地澄清路线是非。

两年来从未想到再来麻烦你,而为什么这次又求你?这件事为什么要你做而不自己做?因为只有通过你,才能更好地揭露他们对人民的欺骗,(他们还诬蔑我反毛主席)还事情以本来面目。我想你在运动中对情况的了解是较全面的。至于用什么形式,是大字报还是宣讲,你都可酌情考虑。

下面我再把我的情况向你讲一下……

(作者注:以下部分省略)

办公室的人听说是李九莲写来的信,众人的目光也就始终充斥着复杂的意味:警觉,怀疑,挑衅,猎艳……犹如考古学家考察一具木乃伊般地盯牢了曾昭银。室内的空气渐渐显得沉滞起来……曾昭银看完信,果断地向众人发布了自己的读后感:

“你们看看这个人,一有风吹草动,她就想跳,一有缝隙,她就想钻,也不想想什么叫‘反潮流’?”

室内的空气一下又如小夜曲般流畅起来……又几乎是以鸡毛信的速度,将信送回到李九莲手里。她听说了曾昭银的那番话,一股血直往脑门上冲。李九莲步履跫然地进了曾昭银的办公室,他架起条二郎腿,桌上一杯清茶,正坐那里看报。听到有人进来,从报上抬起头,一看是李九莲,颇是吃惊。

彼此打量着。这是四年后的第一次见面。李九莲想起红卫兵这代人,这时不是离乡背井,在风沙雨雪里耕耘地球,就是在工厂里一手茧花,一身油花,不久前才爬到了一个可怜的一级工,或者二级工,自己的遭际就更不必说了。可也有眼前曾昭银这样的,灵魂抵给了魔鬼,却披起一件干部服,有模有样地坐在窗明几净的高楼里,悠闲,自在,而且对无所事事的日子特别有耐心。因为年轻,也因为在“文革”中所学会的一套韬晦,他们坚信:眼下坐坐小板凳,或是冷板凳,都不要紧,老家伙们,还有陈阿大这等愚氓,终将被踢下台去,取而代之的将是自己……李九莲不禁脱口而出:

“你不要做涂烈式的人物!”

涂烈,原是江西的一个保守派头头。在造反派头头万里浪于“三查”运动中被打下去之后,他却青云直上,官运亨通。此时,已是中共江西省委常委。不久,他给中央写了一封信,列举诸多事例,建议结合捍卫“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成果”和“社会主义新生事物”的实际,来开展“批林批孔”。当时的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批转了此信,并作为中共中央(74)七号文件发到全党、全国。至此,“批林批孔”正式成为一场运动而喧嚣全国。

毕竟人不在场是一回事,在场又是另一回事。估计情况是这样,如果说在李九莲没说出这句话之前,曾昭银还多少有点内疚,有些困窘,脑子里正在上了油的轴承般转动,如何讲几句既表示自已帮不了忙,而又不再伤害她自尊心的话,尽快结束掉这众目睽睽的尴尬场面;那么,在她掷出这句话后,他的内疚和困窘一下灰飞烟灭了,代之而起的,反而是一股浸透了恶毒意味的庆幸:这样也好,快刀斩乱麻,心软非丈夫!

曾昭银跳起来:

“你不要放屁,涂烈同志是什么人物,你李九莲是什么人?你是反革命!”

李九莲的手,几乎戳着了他的鼻子:

“你就是涂烈式的人物,你就是涂烈式的人物!”

他躲到门边,一手叉腰,一手指着门外:

“你这个反革命给我滚出去!”

“告诉你,这个案没有你曾昭银,我也要翻,翻定了!”

曾昭银一脸血红,恍如颤抖着的是一块刚给割下来的猪肝:

“好啊,那我们就较量较量吧!”

回来后,李九莲将情况告诉了朱毅。他强自镇静地听完,咬咬牙:“既然他这副样子……那好,我回全南了,你也得回兴国,去抓紧写材料,材料写好后,我们再来赣州见面。”

俩人紧紧地握了手,滋味万千的目光里,能准确识别出的都只有四个字:“祝君保重!”

谁都没有想到,这是他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面……

1974年4月20日,朱毅回到了赣州。他没有料到,李九莲已经扔下了一根火柴,在章水、贡水汇合处的这座古城,烧起了一把火。李九莲在向矿山领导请假之后,就携自己的申诉材料回来了。她首先寄希望于那个“小气候”,写了一封信并附上材料,寄给了地区公安局的负责人。“要求在解决路线问题的同时,对我的问题重新处理”,并表示了自己“不愿无端地将事态扩大到社会上”的良好愿望。此信似泥牛入海,黄鹤杳然。她又去地委、地区法院、公安局、地区工代会、妇联,当面申诉,真是面孔一律,舆论一律,她无处不被斥责为“否定和推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胜利成果”。

终于,忍无可忍了,经与几个关心自己的中学同学商量、斟酌之后,从3月19日开始,李九莲运用大字报的形式,在赣州公园贴出《反林彪无罪》、《驳“反林彪是逆潮流而动”》、《辟谣》、《我的态度》、《历史将宣告我无罪》等六份公开申诉,要求赣州地委和公检法机关为其否定“现行反革命”、“敌我矛盾”的结论,为她的三年冤狱彻底平反。

在公开申诉之前,张贴的是她1969年写给曾昭银的那封信。在中国,一封情书,竟以五年的血泪、五年的青春作为代价,这是罕见的;一封情书以大字报的形式,贴上街头,昭告世人,这也是罕见的。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命运的申诉,她抨击了“三查”运动和随后的“一打三反”在江西造成的人人自危、哀鸿四野的恐怖局面。她揭露了知识青年插队、干部走“五七道路”、城市小商小贩被驱赶下乡等所谓“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严重地践踏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公民的基本人权。她指出了程世清在江西不遗余力推行的工农业“两个突破”,破坏了国家经济建设,造成了人民的生活贫困,其实质是为林彪反革命政变作物质准备……

这一切,无不使深受“林彪反革命极左路线”其害的赣南人民,顶灌醍醐,胸浇块垒。又因为紧扣着一个清白女子的坎坷厄运,更让万千群众为之情感跌宕,喟之叹之……公开申诉贴出后,陆续出现了七、八份个人署名的大字报,表示同情、理解和支持李九莲,十几个单位也通过声明和标语的形式,表示坚决声援李九莲的“翻案”。一场“红色恐怖”之后惊魂未定的群众,更多的是未加表态,但李九莲一案,在一个多月里,已成了赣州市民们议论的热点,关注的焦点。朱毅也没有料到,曾昭银那天对李九莲讲的“好啊,那我们就较量、较量吧!”并不仅仅是一句气头上的话。

3月下旬以后,赣州地区工代会主任赖愈梁,去了南昌开省革委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工代会由曾昭银主持工作。权力,犹如吸烟一样,是很能让人上瘾的。若运用起它来,既能显示自己的革命敏感性与主动性,又能借此将自己的对手于山不显水不露中置于死地,那么它就更像注射了海洛英一样,让人陷于迷狂。

这一生中,曾昭银还没有觉得自己如此重要过,也没有如此不分白天夜晚忙过:他布置下面人去赣州公园抄录大字报,搜集反映。他找地区红代会头头交换看法,酝酿对策。他去地区法院、公安局批林批孔办公室串连,与他们共同编辑出《李九莲现行反革命罪行的材料》。他起草紧急通知,以地区工代会名义,要地市各单位“组织适当力量,针对现行反革命李九莲有关材料,分专题写出大批判文章,抄成大字报,迅速张贴到大街上去”……4月13日,一纸铅印的《联合声明》,恍如大雪过后的满树银花,撒遍了赣州街头和大大小小的单位--

同类推荐
  • 秘密档案

    秘密档案

    1999年5月8日晚上10点,当我刚从外地采访顺道回到江苏常熟老家的父母亲身边时,电话铃突然响起:……你看新闻了吗?北约把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炸了!今天大学生们和不少市民都到大街上游行呢!在北京的妻子告诉我一个晴天霹雳般的消息。
  •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该书稿是一部育儿类的日记体作品。全书由200个小故事构成,描述了一名叫“贝贝”的小女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这段时期的点滴趣事和成长轨迹,并记录了贝贝所在的家庭成员伴其成长过程中的育儿感悟与经验分享。
  •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最受读者喜爱的美文4

    许多人为了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藏着浩瀚的大海,一则短小的文章中孕育着博大的智慧。本书收录的数百篇读者喜爱的美文,其内容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它们有的睿智凝练,让心灵为之震撼;有的灵气十足,宛如一线罅隙中奔涌而出的清泉,悄然渗入心田。本书既是文学爱好者的必备读物,也是忙碌现代人的一片憩息心灵的家园。
  • 眼光

    眼光

    本书是本散文集,文中虽然很多写的是生活中的事,但作者有一双锐利的审美眼光,擅于将许多人眼里看似很普通、很平常的东西,从中发现美、提炼美,体现出智慧、善良、美、真、自由、希望和爱。每一篇散文如同一幅幅熟悉的画面跃然纸上,让人如临其境,供人品尝和回味。
  • 伴随一生的好诗·好文·好典(荷花卷)

    伴随一生的好诗·好文·好典(荷花卷)

    自然,清新幽远,是孟浩然五言律诗的显着风格。这首过故人庄是其这种风格的代表之作。读此诗,我们的感觉是一位不久前到农庄做客的朋友绘声绘色地向我们描述做客的过程和感受:村庄被绿树环绕,远山在村外静卧,桌上是丰盛的农家菜,窗外是村民劳作的场地,与老友把酒闲谈农家诸事。心中自然十分舒畅、兴奋。
热门推荐
  • 天价宠婚:冷情总裁俏娇妻

    天价宠婚:冷情总裁俏娇妻

    莫小熙为了奶奶的治疗费将自己卖给一个从来没见过的神秘男人。但是在领结婚证的时候,在民政局门口看到的人却是她的顶头大BOSS!“怎么是你?”莫小熙觉得上天给她开的这个玩笑太大了!欧阳昊辰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看中的女人,怎么就不是他了,他为了将这个小女人揽入怀里在背后做了多少事……“这是我们的结婚协议,你没有看清对象是谁就签字,那是你的问题,跟我无关。”“……”“请问我可以悔婚吗?”“不可以!”这其实是一个呆萌小白兔不小心遇上了一只腹黑大灰狼,大灰狼对小白兔一见钟情,最后直接把小白兔打包带回家的爱情故事!
  • 天之孪生

    天之孪生

    沈冬和言宁夏这对孪生互换身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 银河矿产大亨

    银河矿产大亨

    获得一艘宇宙飞船在银河之中驰骋,遨游在星球之间开采稀有矿石,解锁稀有道具看着仓储内上万吨的矿石,吴海不由得感叹一句:“有钱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 三世恋之妃你莫属

    三世恋之妃你莫属

    他是名震天朝的大将军王,冷酷漠情,缜密沉稳;她是名门之后,相门千金,精灵剔透,聪慧狡黠。莫名的圣旨,把两个毫不相关的人绑在一起,她为他远赴沙场,历经生死,却只道:上穷碧落,下至黄泉,你若不离,我必不弃!他为她多次赴险,放弃生命也在所不惜,只为了那个倾城的笑颜!
  • 重生之萌宠竹马

    重生之萌宠竹马

    家族的秘密,于籽萌回到了千年前的世界。然而,眼前这肉垫是什么鬼,变成了一只小奶猫,还有一只软萌软萌的汪星人做竹马?萌萌同学表示这世界有点玄幻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乱世长情录

    乱世长情录

    一个庞大的帝国昊天,在一夜之间没落成五个诸侯国,无比辽阔的疆土,从此战火纷飞数百年!
  • 我是贴身大校草

    我是贴身大校草

    夏勋,前世窝囊又英年早逝的校草,与阎王做了笔买卖后得了枚魔戒华丽重生了,又尽得采花贼真传,从此,英俊潇洒,武医超群,智慧绝伦的他,采遍班花校花警花星花各种花,踩扁班霸校霸官霸恶霸各种霸,惩奸除恶,逍遥快活。(本书非言情小说,不要被书名欺骗了)
  • 四海群龙记(上)

    四海群龙记(上)

    “四海群龙记”以“党会小说”挂名,可以称为帮会武侠之祖,讲述了兴中会的成立以前的江湖大势,引经据典之处甚多,颇写了不少帮会内幕等情况……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