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54800000027

第27章 与孩子谈谈这个世界(3)

“妈妈,我很搞不懂那些批判中国教育的学者教授,难道他们没有接受过中国教育吗?他们不也曾经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吗?而且,他们今天不也正在从事着他们批判的中国教育吗?”孩子这一连串的发问,问得我接不上来。我不知道,那些动辄以中国教育说事的专家学者们听孩子如此问的时候,会怎样回答。

近日在读余秋雨老师的《千年一叹》,跟着他的脚步、他的文字去见证世界几大文明古国曾经的繁荣与今天的衰落。相较于那些古文明今日的衰败,再看看我们依然在不断前行的中华文明,相信每一位读者心里都会受到冲击震撼。在他们一行结束那次千禧之旅,一脚踏上祖国大地的时候,余秋雨老师留下了如此深情的文字:离别之后读懂了它——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份检讨。我们一直偎依它、吮吸它,却又埋怨它、轻视它、斥责它。它花了几千年的目光脚力走出了一条路,我们常常嘲笑它为何不走另一条。它好不容易在沧海横流之中保住了一份家业、一份名誉、一份尊严,我们常常轻率地说保住这些干什么。我们娇宠张狂,一会儿嫌它皱纹太多,一会儿嫌它脸色不好,这次离开它远远近近看了一圈,终于吃惊,终于惭愧,终于懊恼。

那些嘲笑,那些轻视,那些斥责的声音里,又何尝没有我们自己?

的确,还有太多的不如意、不完美,甚至是不公平、不公正存在于我们身边,我们也可能会牢骚满腹,我却不想让自己,让我的孩子心生抱怨。我告诉孩子,当你无法改变周围的环境时,你就设法改变你自己。当你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冷漠时,请你保持你惯有的热情与温暖,也许你会融化你身边小小的一片寒冰,即使不能,你也不会给那些冷漠之外再裹上一层霜。当你的周围被一片抱怨声音包围的时候,请保持你清醒的大脑,相信你自己,只要自己肯努力,你总能想办法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即使最终不能如愿,你为之奋斗过,也可心安无悔。我们都已经不习惯向孩子灌输什么口号似的爱国主义教育了,但我还是希望我的孩子明白: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无论何时何时,孩子永远都没有理由嫌弃自己的母亲。

7含蓄之美

那天下午放学回家,淼淼一脸怒色:“妈妈,那位姐姐太不像样子了,居然在马路边上跟一个男孩子那个……亲热……穿的裙子本来就短,还不断用手把裙角掀起来……我们都不好意思看,急急忙忙就逃开了。”

我一笑,对她说:“你们中学校门外就有这种现象了吗?我们读大学时倒常在学校门外或者大街上见到,一对青年男女,当众搂搂抱抱。”

“我真搞不懂,在他们眼里,难道就没有一点羞耻心了吗?一点也不晓得什么是害羞了?”

“有些人是不懂了。他们把无限的开放当成一种热情,却不知开放过头就成了放荡。”

无独有偶,某日上网,打开一网页,就看到一画面占据了那网站极重要的位置:男生谢师宴上与众女生激吻。画面打了马赛克,可仍能看得见上面一男生和一女生搂着热吻的场景。我的眼睛仿佛被什么扎了下,抓紧关掉那个网页匆匆走开。

我不知道,当孩子们的师长看到在网上疯传的那段画面,又该如何做想。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这些原本青葱青涩的青少年男女变得如此放浪形骸,如此无所顾忌。

这些孩子,对美的定义内涵又如何来理解?

无限的敞开与暴露是美吗?不然,为什么走在大街上的年轻女孩子,身上穿得越来越薄、越来越透?露出大半个背,露出大半边胸,裤腰低得让人不忍看。每每与如此装束的女孩走个对面,我都忍不住想,如此青春的一张脸,为何不配以一袭清纯的衣衫却白白浪费那份大好的年华呢?

“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描画的这位千古美女,美在她恰如其分的美貌,更美在她那不胜娇羞的“嫣然一笑”。

宫廷乐师李延年在宫里轻启歌喉唱起自己的妹妹: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不见佳人貌,已为佳人迷。汉武帝只听歌,已为里面那倾城又倾国的佳人迷住,急急忙忙向李延年打听佳人在处。李延年很聪明,不动声色就将自己的妹妹送到皇帝身边。他没有直接对皇帝说那位佳人长得如何如何美,却用佳人的一顾再顾将那份摄人心魄的美传递给皇帝。这位北方佳人美也,美在她的轻轻一顾。“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的羞涩之美,与暴露、与热烈均无关系,却如一枝常开不败的花,在历史的烟雨中摇曳了千百年,芬芳了千百年。

外在的衣着打扮,各有各的审美观,各有各的喜好,喜欢什么、穿什么上街,也许不关别人的事。只是那份千百年来被人吟唱不已的爱情之美,为何也渐渐在现实里变得直露,变得那样不堪入目?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一颗红豆,婉转唱尽相思心曲;“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轮淡黄月,几棵月下柳,摹尽恋人相约的幸福与娇羞;“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相爱的人,不必你侬我侬,所有的爱恋与热烈都织进了心中的千千结。古诗词里的爱情,从来都是如此的柔肠百转,如此让人心动难忘。那是一份含蓄之美啊。

时代在发展,我们不可能再以古人的要求来要求我们的女孩子“笑不露齿”,更不能要求我们的青春男女“授受不亲”。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当今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般瞬息万变的社会,你可以自由地、尽情地向世界展示你的美丽,但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如果女孩子懂得一点点害羞,懂得一点点含蓄,那么我想这样的女孩子一定会像美丽的珍珠一样大放异彩,会让人珍惜疼爱。

有人说,含蓄含羞之美,是比美丽的外表更高层次的美,是意向之美。这样的美,耐人寻味,让人回味无穷,是外在的形式之美远远无法比及的。这是一种大美无言的境界,含羞意象之美所表现的无言的妙韵,最是那充盈动人之美。

“羞答答的玫瑰静静地开,轻柔柔地绽放羞涩的美。”爱美的女孩儿,不要只顾着修饰你的外表,一定还要修得一颗懂得害羞、懂得含蓄的心,只有这样,你才能像檀香一样,素淡悠远,美丽永驻。

8别让电视夺走你的想象力

暑假回老家,到邻居婶子大娘家里去串门儿,发现一个极有意思又极让人忧心的现象:几乎每到一家,家里都开着电视机,也总有一两个孩子,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几只羊与两只狼,就把孩子们整个暑假给占据了。

“拍这个电视剧的人真是太可恨了,把小孩子们的心全都拴住了。放学回来,不做别的事,第一件事就是开电视机看这个……”有位大婶儿如此发牢骚。

我也不能否认,喜羊羊与灰太狼是一部拍得不错的动画片,也能教给孩子们一些为人的道理,但这样子无休无止成百集地演下来,这样牢牢地把孩子们的视线拴住,对孩子们来说实在算不上一件好事了。热热闹闹的故事情节,五彩斑斓的动画画面,惹得孩子们欢笑阵阵,但笑过之后呢?也就过去了。脑子里几乎没有留下什么思考。电视节目给人们提供了视觉听觉的盛宴,却把人的想象空间挤得越来越小。面对一闪而过的镜头画面,哪里来得及思考?一个镜头就能拍下一大组文字的叙述,哪里还愿意去思考?估计这就是时下的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爱拿起电视控制器却越来越少摸书的原因吧。

人年纪越长越容易怀旧,看着身边的孩子们天天沉浸在电视里面,总不免要想起自己的少年时代。那时的农村,见不到电视,更不用说有长篇累牍的动画片、连续剧来让我们消遣,可那时的我们,日子过得一点不比现在的孩子贫穷(在精神上)。常记得一个又一个漫长的冬天夜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就着一盏昏暗的油灯,围着烧得热腾腾的火盆,母亲在灯下缝缝补补,父亲点一袋旱烟,慢腾腾地给我们讲故事。都是那些民间流传很久的故事,鬼狐神仙,无所不包,却多是教人向美、向善的。父亲其实并不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人,但他那平静的语调还是常常把我引到一片神奇的世界里去。冬天的屋外寒风呼啸,耳边听着那样的风声,就如同听到故事里的鬼哭狼嚎。夜深,一家人收拾去睡。躺在床上,闭了眼睛,回忆父亲讲过的故事,便不知身在何处。跟嫦娥一起飞,跟大鸟一起去太阳山拾金子,跟那个被后娘抛弃的小姑娘一起在深山小屋里生火做饭……总之,年少的我,根据父亲有限的口头讲述,在竭力地勾画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世界。那样的勾画,完全出于一个孩子的想象力,谁又能说它不美呢?那些没有电视、没有游戏的夜晚,有父亲的故事相伴,有一个孩子自发的想象力相伴,谁又能说那样的夜晚不充实呢?

淼淼读小学时,也很迷恋电视。每天下午放学回来,总是惦记着电视里的动画片。在她完成作业的基础上,我们也不反对她看一些自己喜欢的节目,但我们决不允许她像一些孩子那样沉溺其中。相较于电视节目,我更赞成孩子多读一些书。为了刺激她读书的欲望,我在家里的角角落落都随手放上几本书——沙发一角,床头柜上,就连吃饭桌子的底层也放上两本儿。那些书,孩子伸手就能拿起来,拿起来就难免会翻看两眼。天长日久,就慢慢让读书成了一种习惯。淼淼也因此更喜欢与我们交流。她看过的一些书,有些觉得很好,想跟我们分享,有些看不甚懂,就来找我们讨教。一来二去,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也慢慢变得更加理性成熟。

家里的电视机,我们一向很少开的,除了关注一些新闻、法制频道,娱乐节目一向很少看。最开始,淼淼还会有所惦念,惦记着她的动画片,时间久了,看动画片的心思也淡了。尤其读了初中以后,回家有限的空闲时间里,她更愿意摸起本书翻一翻或者坐在沙发上跟我们随意聊聊学习生活。

某天,淼淼盯着黑着脸的电视机说:“我发现咱家没有电视一样过得很快乐、很充实呢。多读书,多跟爸爸妈妈聊天,我觉得自己也变得越来越深刻。”她为自己慢慢地变深刻而高兴呢。我也喜欢。

我的小侄子,在农村生活,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他跟爷爷奶奶在一起。从幼儿园到小学,陪伴他最多的就是电视机。小家伙脑袋瓜子不笨,从小语言表达清晰、有条理。可他上四年级了,面对语文考试卷子,每每都会急得抓耳挠腮不知如何是好。老师一次又一次打电话说,不懂阅读,不会写作文,根本就是一点也不通,让家长朋友操心抓一下。孩子爸爸急得要给他找家教,我只说让他少看电视多读书。找了淼淼已经不读的童话、故事、科普书籍,给他寄回去一大箱子。小家伙还真是听话,从此远离了自己心爱的动画片,一头扎进书里。

“姑姑,你给我寄的书真是好看啊,我看着上瘾呢。”

“姑姑,我这次作文得了九十六分,全班第二名。”

“姑姑,这次考试,你猜我作文减了几分?五分?不对。四分?不对……哈,一分。”

……

听着他在电话里跟我喜滋滋地谈着自己读书写作的快乐,我心甚慰——书籍能给孩子的想象力插上一双有力的翅膀。

如此一通赘述,并不是主张我们从此远离电视,只希望家长和我们的孩子都能正确对待而已。毋庸置疑,电视的出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许多多的方便与色彩,它像一扇通往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足不出户就一览天下。只是,在享受电视带给我们的方便与欢乐时,莫让它把我们的想象力掠夺。

9拯救男孩,还是拯救男孩的家长

电视台直播间里,主持人、专家嘉宾谈得正欢,现场气氛很是热烈,正方反方,各执一词,大有唇枪舌剑之势。他们在谈“拯救男孩”这个话题——已经被时人翻来覆去谈熟了也谈不出个结果的话题。

虎头虎脑,虎虎生气,阳刚蓬勃,男子汉大丈夫……这一切一切充满着阳刚与力量的词,曾经是男孩子的专有形容词,如今,再拿来用到他们身上,总让人感觉底气不足了——男孩子越来越胆小,越来越爱哭,男孩子虎虎的生气越来越被一种文文弱弱的苍白代替,男孩子再不能在学业上将女孩子甩得很远,男孩子甚至不如女孩子敢于担当……男孩子的好时光,被一个叫“阴盛阳衰”的词无情地代替。有人说,这话说重了,那只是个别现象。可谁也不能否认,这样的男孩子在我们的身边比比皆是,且有越来越多之势。所以,拯救男孩——当务之急。

“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首要原因,是现今的教育——男女教师的比例失衡。我做过调查,如今在中小学中,女教师占了大约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名额。女老师有女老师的细腻与温柔,却缺少了一份阳刚之气,试想,男孩子天天与这样的老师待在一起,能不受影响吗?”发表这番演说的,是一位女专家。

女专家此语一出,立即招致现场的反对声一片。出语最尖刻的是那位坐在女专家对面的男专家,他说:“我从小学到中学,教我的一直是女老师多于男老师,可是我觉得今天的我一点也不少阳刚气。我倒是觉得现在很多的女人不像女人,女孩子不像女孩子,女孩子太强势,所以,男孩子就显得弱势了。”这位专家的观点更新鲜,男孩子的软弱是因为女孩子的强势:女孩子比男孩子能跑能跳,女孩子琴棋书画样样都精,女孩子在学业上不肯让男孩子半步,女孩子太过独立坚强,女孩子也开始舞枪弄棒把自己搞得一点也不像女孩子……

那天,打开电视看到这一段电视节目时,我们正在吃晚饭。听那位男专家就现在的男孩子太弱都是被太强的女孩子给比下去的,淼淼当时就不乐意了:“这是什么逻辑啊,难道要牺牲我们女孩子的强势来换男孩子的强势吗?男孩子不像男孩子,跟我们女生有什么关系啊?真是莫名其妙。”

不怪她有意见,对那位学者的片面之词,我听了心里也很不痛快。

男孩子的整体素质逐年呈下降趋势,这一点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所以才有越来越强烈的“拯救男孩”的呼声。可造成男孩子越来越脆弱的原因却绝不像那些专家们所说得那么简单,这其中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因素:社会的,家庭的,学校的……那位女专家说得也许有一定的道理,那位男专家说得也有一部分是有道理的,但把男孩子的弱归结为是因为女孩子太强势,这一条我却是万万不能同意的。

满怀着期待与惊奇听下去,希望能听到一点有益的建议,可在那天的节目中,我瞪大眼睛听到最后也没能听到一份现实可行的“拯救男孩”的办法。说女老师的阴柔对男孩子影响太大,可她们照样也教出了一些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说男孩子被时下的考试制度把天性都压抑了,任是谁也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将这种现状改变,再说,同样的教育制度下,也照样教育出很多优秀的男孩子……

“淼淼,你觉得有必要来拯救男孩子么?眼下该如何来拯救男孩子?”

同类推荐
  • 新编怀孕百科

    新编怀孕百科

    本书以简单、通俗、易懂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运用科学的观点,系统地为准爸爸准妈妈提供了全新的孕育知识。从夫妻孕前的精心备孕,到孕育历程的营养饮食、日常护理、孕期保健、胎教优生、准爸爸助孕以及产后护理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详细、贴心的指导,从而帮助准爸爸准妈妈解决孕育中的困惑和担忧,也为备孕的年轻夫妻提供孕育优质宝宝的第一手资料。
  • 男孩冒险书

    男孩冒险书

    男孩们,想经历一次过山车的身心冒险之旅吗?父母们,想把孩子塑造成勇敢智慧的群体领袖吗?请翻阅本书寻找最佳方案。它既有有趣、惊险刺激的故事,又有一个个使你轻松变成冒险男孩的魔法,既有妙趣横生的游戏,又有一些成长类影片……只要你想成为更加勇敢智慧的男孩,这里就有你需要的东西!
  • 学前儿童游戏

    学前儿童游戏

    本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学前儿童游戏的本质、游戏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游戏的组织与指导等方面的问题。
  • 孩子素质教育——守则篇

    孩子素质教育——守则篇

    读书和学习,不能占据工作中的突出位置的说法,会激起人们的某些惊奇,我这样讲有几个原因,一是希望抵制把多读书作为培养性格手段的流行趋势,第二这种选择多依赖父母、教师,而非本人意愿,容易忽略意愿对精神提高的基础作用。
  • 亲子关系实用手册

    亲子关系实用手册

    本书从心理篇、生理篇、教育篇、沟通篇、性教育篇、父母篇这六部分介绍了如何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热门推荐
  • 抱抱首席大恶魔

    抱抱首席大恶魔

    谁来告诉我,那个沉睡中的像王子一样的男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还没来得及启动kiss魔法唤醒术,就被他当成了抱抱熊紧抱不放?好吧,被王子拥抱姑且算是美差,但是王子睁开眼睛之后的毒舌和霸道的坏脾气是怎么回事?报恩方式居然是“年糕地雷”、数字运算广播操,外加爱调戏的狐狸少年+单线条王储殿下+“三字经”冰山美人的联合“调教”?
  • 战纹

    战纹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他,是一个可以在冥界睁开双眼的男人;他,是一个可以让曼珠沙华花叶相见的男人;他,是一个可以令三生石发出颤抖,位面崩溃的男人。本不该堕入轮回的他再次重生在巴罗西亚,在这个大陆,没有斗气,也没有魔法,唯有战纹才是一切力量的源泉,那么他又能在这片大陆书写一篇怎样的传奇?【剑非新作,签约作品,欢迎收藏,期待推荐】
  • 重生之小医女逃婚计

    重生之小医女逃婚计

    她医术超群,心地善良,医者仁心,穿越到了一个被架空的朝代,在这里活了整整八年,终于等到了桃花盛开的时候。可是为嘛剧情不按套路来呢?这位掌管军政大权的王爷,你这样做真的好吗?撺掇她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带着心上人逃婚?好吧,她可以不计较,可紧接而来的赐婚圣旨是几个意思?她和他也没多熟好吧,谁要嫁给他,包袱款款想要逃婚,却发现整个江府都被他的人给包围了,连只苍蝇进出都得查个公母才能放行……1、江宝儿,在边关城镇救了怀王一命,人生从此偏离了轨道。她觉得自己最好的选择就是嫁给青梅竹马的易北哥哥了,可这位怀王好像有点恩将仇报啊,对她强娶豪夺的,有意思嘛!!!!2、怀王欧阳镜风,北朝掌管军权的战神王爷,世人都说他冷漠无情,连自己的生母都避让他三分,手中的权势再大,心底的空洞也无法弥补。可自从那个小丫头出现之后,一切都变了,他混沌黑暗的世界里多了一道光明,光明越来越盛,照亮他整片黑暗混沌的天空,他努力的想要抓住她,可他的手段似乎过激了,直到最后伤害了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腹黑王爷嚣张妻

    腹黑王爷嚣张妻

    安琪儿,名字是天使,性格却是魔鬼。结婚当天,滑翔伞故障,她从天下掉落下来,砸到一个男人,非但不道歉,反而气急败坏的对身下的男人大呼小叫,“起来——别装死!”一副别人欠了她的表情。此人也毫不客气拿她当刺客,不想机缘巧合,她来到一个很多美女的场合,都很漂亮,不过,这个差点,那个也差点?不过,她们在做什么?
  • 帕米尔情歌

    帕米尔情歌

    《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由卢一萍所著,《帕米尔情歌(卢一萍中短篇小说选)》的作者卢一萍的作品中混合着这个时代最为斑驳和绚烂的色彩。童年记忆、边疆气息、军旅生涯;诗歌、散文、小说,分别来自于三个不同方向和不同文体的文学实践,正在将他带向一个不可知的未来。温婉的叙事和尖利的疼痛,不仅仅来自于身体的暖味,更来自干一个人内心的原野。卢一萍醉心于叙事形式的实验,也涉笔荒诞、孤独、暴力、性与死亡,但其基本精神取向不是存在主义的,而是以荒诞的叙事形式来实现对生命存在的诗性意义的理想追求。
  • 再也不是废柴

    再也不是废柴

    叶云杰感觉自己是废物什么都做不好从此产生了忧郁症,自杀未成却穿越到异能世界,又经历了一次失去亲人的感觉,他为了保护顾宁儿和灵园村的村民,大战名山庄老大,村民获得了自由,从此开始他的修仙之路。
  • 到底谁是凶手

    到底谁是凶手

    一件件连环杀人事件的发生,幕后真凶到底是谁?保安?白领?老师?学生?都有可能是真正的凶手。细节决定一切,不管在高明的杀人手法,都有疑点所在。密室杀人?不好意思,这在我看来实在是小儿科。王毅冷笑道
  • 林石传

    林石传

    如果这里能说清,还要我写一百万字干什么?
  • 地球卫士木小也

    地球卫士木小也

    当变异生物和外星怪兽在地球肆虐的时候,地球需要英雄来保护,而这个英雄,可以是有特殊能力的成年人,也可以是有满腔热血的小学生。而木小也和他的伙伴们,就是既有特殊能力,又有满腔热血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