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69100000003

第3章 百孝经通释二

惜乎人间不识孝,回心复孝天理还。

诸事不顺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孝道贵顺无他妙,孝顺不分女共男。

福禄皆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

孝子口里有孝语,孝妇面上带孝颜。

惜乎(1)人间不识孝,回心复孝天理还(2)。诸事不顺(3)因不孝,怎知孝能感动天。

【通释】

(1)惜乎,乎是感叹词,惜乎就是可惜啊的意思。

(2)回心,即转变心意。复孝,恢复孝道的意思。天理,天道、天性的意思,指天地和人间永恒不变的真理。

(3)诸事不顺,各种事情不顺利的意思。

可惜啊,人间很多人都不懂得行孝的道理。他们如果能够回心转意恢复孝顺,那是还复到天理。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都感觉不顺利,那是因为不孝顺。他们怎么知道孝顺是能够感动天的啊。

(1)孟子说五种不孝。世俗社会里有人不懂得孝道,于是就会做出不孝的事情。《孟子·离娄下》说到,“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十三经注疏》,2731页,中华书局,1980年)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孟子分析世俗有五种不孝的情况,也就是,四肢懒惰,不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声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2)孝心感天动地。道教全真南宗祖师白玉蟾说:“一念之诚,与道合真,故可感召真灵,无疑矣!古者有孝心,有诚心,有义心,有慈心,有刚心,有忠心,皆于肘飨之问,感天动地。盖其一心之专,一念之正,所以然也。”(《海琼白真人语录》,卷一,《道藏》,第三十三册,112页,文物出版社、上海书店、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白玉蟾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专诚地存念一片孝心,我们就能与道合真,就能够感动天神,这是毫无疑义的。古时候有以孝心感动神灵的人,神灵就能够保佑行孝的人健康平安,万事如意。孝心之所以“感天动地”,就是因为“一心之专,一念之正”的缘故。同样的道理,人如果怀着不孝顺的心,也会遭到天地的报应,就会使得不孝的人碰到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这就是“诸事不顺因不孝”的道理。

(3)社会谴责不识孝的公务员。“惜乎人间不识孝”,就是说人世间有许多人,不管他占有多少财富,或者他有多高的社会地位和文化水平,他们中都会有人不懂得孝顺的德行。2011年深圳公务员殴打父母,骂母亲为“猪”的事件,震惊了中国社会上下,而这一事件也正是这句话的最好的诠释。据报导,深圳市光明新区发展和财政局职员廖某,出身于务农家庭,家境一般,毕业于天津财经大学,后又在北京大学的光华管理学院进修工商管理硕士,2007年到深圳工作。结婚以后,由于抵挡不住社会上嫌贫爱富的潮流,常常用电话辱骂家中二老。2010年,妻子怀孕以后,廖某要父母来深圳照顾孕妇。当廖某发现媳妇怀孕变瘦以后,他就对母亲破口大骂,还动手打母亲,结果把母亲气回了老家。2011年1月,儿子出世,廖某就让母亲再来看孙子。出于对孙子的疼爱,加上儿子又对以前行为道了歉,其母亲在4月15日再次来到深圳光明新区秋园雅苑照顾孙子,帮助做饭做家务。从4月15日到8月26日,其母亲先后被儿子打了7次,还多次被打耳光。有一天,儿子竟然骂母亲是猪,老家伙怎么不撞车去死。为此,母亲整整哭了一夜。第二天,廖某的母亲真的站在了马路边,有撞车的念头。母亲决心断绝同儿子关系,离开儿子家。廖某又将在家乡开小店的父亲叫来深圳照顾孙儿和做家务。就在父亲提出要儿子修复同母亲的关系时,廖某破口大骂父亲狗屁,并且殴打父亲,咬伤父亲肩膀,撕烂父亲衣衫,还把父亲撵出了家门。廖某如此对待父母的事件在媒体上披露以后,舆论一片哗然。几乎所有人都一致谴责这位公务员。有人谴责廖某说:“按照中国传统道德,他打骂父母和助他读书的姐姐,是该‘遭雷劈’的恶行;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现行的社会规范与法律,他早已成年成家,父母没有义务帮助带小孩做家务,而家庭暴力也不是‘家里事’。”还有人指出:“他奉行的道德和社会行为规范,古不古,今不今,中不中,西不西,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父母就应该围着自己转!正因为如此,在他心中,没有羞耻感,没有罪恶感,只有利害得失的算计。”一份深圳地方报纸的评论称,“有一句话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说,只有个人修养非常好、又能够把家庭关系处理得很和谐的人,才有资格和能力治国平天下。在中国古代,一个读书人、一个官员的私德非常重要,重要到一旦私德有瑕疵,就立即失去了做官资格的程度,因为官员有义务做全社会的道德楷模。正因为如此,就是到今天,人民群众对公务员、对官员的道德要求仍然是很高的,高到大大超出相关法律的具体规定”。在民众指责、社会舆论和领导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下,当事人廖某情不自禁地跪倒在父母面前,泪流满面说:“我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向爸爸妈妈表达深深的歉意和深切的忏悔,希望你们原谅我。”

(4)孝悌通于神明。《孝经》卷八的《感应章第十六》称,“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十三经注疏》,2559页,中华书局,1980年)这段《孝经》的文字告诉我们,对于父亲孝顺是通天的,对于母亲孝顺是通地的,长幼关系和顺了,天地上下就都能治理相通,那么,就能够风调雨顺,得到福报。这就是《孝经》中说的“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的道理。

(5)腹中阴险会有报应。俞麟是山西太原的儒生。外表温文儒雅,满口仁义道德,表面上也看不出有忤逆父母的不孝举动,背地里却算计别人,因此人们都以为俞麟是正直的好人。王用予是俞麟的同学,与俞麟的性格不同,并不在外表上做功夫,而是有纯洁善良的心。每日黎明即起,漱口洗脸,整齐衣冠,在文昌帝君像前,焚香礼拜。到了晚上,还跪在帝君像前,反省一日言行。有一天,王用予梦见在文昌帝君的像前,帝君很恳切地对他训谕,告诫他举心动念,时时检点,不可动歹心,不可背地里做恶事。当王用予叩问自己的前途时,帝君说:“你自己的前途,完全把握在你自己手中。如果你的心念言行是善良的,前途一定光明;反之,如果你起心动念,为非作歹,那么前途的命运,一定是险恶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后来, 王用予连续考中了秀才、举人和状元,可是俞麟始终是一个老童生。人们常常说:“考试凭着七分本领,三分运气。”所谓三分运气,或许就是各人的阴德,因果报应。

孝道贵顺无他妙(1)孝顺不分女共男(2)。福禄皆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3)。

【通释】

(1)贵顺,贵即珍贵,顺即和顺,贵顺就是珍贵和顺。无他,即没有其他的意思。妙,指奥妙。无他妙,就是没有其他奥妙的意思。

(2)女共男,指女子和男子。

(3)另眼观,就是另眼看待。

人的孝道没有什么奥妙之处,只是要珍贵和顺,孝顺是不区分女和男的。人世间的福气和钱财、职位都是由于行了孝道才得到的。天上的神灵对于孝子是另眼看待的。

(1)孝就是“色难”。《论语》的《为政》篇说到孔子的弟子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说:“色难。”(《十三经注疏》,2462页,中华书局,1980年)“色难”这句话,一般就解释为“儿子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这就是说,父母开心的时候,儿子在父母面前要有愉悦的脸色。就是在父母生气,甚至训斥的时候,儿子也要保持愉悦的脸色。只有自始至终对父母保持尊敬的态度和孝的感情的子女,才可能做到“色难”这一点,这就不能不认为是一件难事了。因此,孔子说孝就是“色难”。《百孝经》说“孝道贵顺”的“顺”,不应该解释为顺从,顺应或者听从,而应该解释为“和顺”,也就是和气、愉悦的脸色的意思。这是因为时代总是在发展变化中,任何时代的父母和子女都会有代沟,对于世间社会种种都会有种种不同的看法,自古以来就是如此。随着社会发展,父母的思想和看法并不一定能够跟上社会发展步伐,所以要子女凡事都顺从父母的想法和做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但是,父母和子女的看法差异并不注定会发生矛盾冲突。子女只要体谅父母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为了爱护子女,那么就可以采取“和顺”的态度来处理同父母的差异。

(2)谭支书尊老贵顺。“孝道贵顺无他妙”,意思就是孝道没有什么其他的奥妙,最重要的就是要让父母老人感觉和顺。山东省兖州市小孟镇王海村的党支部书记谭志联就是一位孝顺父母又尊老贵顺的模范。谭书记的父亲谭作云是97岁高龄的老人,母亲王玉兰也有85岁了。二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幸福安康就是靠谭书记的精心照顾和辛勤付出。谭志联书记会议多,公务忙,但他总是不顾工作辛劳,挤时间照顾老人,不仅让老人吃饱穿暖,还让老人精神上充实,为老人住房配备了彩电和VCD,老人高兴地说:“以前人说的话都有了,堂屋当门也能听大戏,活到这么大岁数真值,哈哈……”谭书记回到家里还亲自给老人洗脸泡脚,说话拉家常。2002年,父亲得了白内障,老人不愿花钱手术治疗,谭支书一方面说服老人,一方面筹款让老人住院手术。尽管治疗费花了5000多元,但是老人的眼睛重见光明。出院后,老人到处讲:“要不是俺志联,俺就成盲人了。”谭志联从当选村支部书记起,就把村里的尊老工作当作民生大事来抓。他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提出把孝敬父母、关爱家庭、尊老敬贤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素质,同时把尊老敬老孝敬老人,作为村干部是否称职、党员是否合格的鉴定标准之一。他还多次召开70岁以上老人的座谈会,听取老人们的意见和要求,并且认真落实整改。党支部还筹资兴建了老年俱乐部。在俱乐部里,配齐了围棋、象棋、军棋、扑克、台球和书画书籍等活动内容,使全村老人活动有了专门的场所。另外,为了老年人强身健体,活跃文化生活,村里还办起了老年腰鼓队,扩建了老年健身场所,增设了草坪,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并配备了座凳以及各种健身器材。现在王海村75岁以上老年人养老金发放率达到100%,96%的老年人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老年人参加村组织的各种文体健身活动每年达到百余次。每年中秋节、重阳节和春节,谭支书总是带着浓厚的敬老情,带领村两委成员,走访全村,慰问老人。王海村的老老少少孝敬父母、关爱老年人蔚然成风。

(3)女儿为父亲捐肾。“孝顺不分女共男”的意思就是孝顺父母是不区分女儿或者儿子的。儿子应该孝顺,女儿也应该孝顺。四川就有一个女儿为父亲捐肾,感动天地的故事。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石永中学有个女生名叫曹于亚,又名曹瑜。曹于亚家住邻水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庄里,父母出门到福建打工,她和外婆二人在家相依为命。2006年11月的一天,正在上课的曹于亚突然接到电话,得知父亲因患尿毒症被送到重庆西南医院抢救。第二天,曹于亚就请假赶往重庆看望父亲。看到被病痛折磨的父亲,曹于亚心急如焚。母亲告诉她,治疗父亲,最好换肾,但是即使倾家荡产卖房筹钱,没有肾源也救不了父亲。于是,曹于亚就毅然决定取自己的肾来救治父亲。由于她生得矮小,医生以不符合捐肾者最小必需18周岁的法律规定,当即回绝了她的请求。曹于亚情急之中长跪在医生面前,说明自己已经十八足岁,请求换肾救父,成为重庆市西南医院女儿向父亲成功捐肾的第一人。曹于亚的孝行,感动了她的学校和广安市。手术成功后,父亲每个月还要支付4000多元的医疗费,这让这个家庭难以承担。邻水石永中学减免了曹于亚的所有学杂费和住宿费,同学们还纷纷给她捐款。美术指导教师更是把宿舍腾出来,让他父亲住在学校里。曹于亚“带父上学”回到了校园,专心备战迎接高考。每天放学后,她都要买菜、煮饭,为父亲洗衣。在高考中,曹于亚考取了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还被共青团广安市委评为优秀共青团员。曹于亚孝顺父亲的事迹,感天动地,获得了善报。这就是“福禄皆由孝字得,天将孝子另眼观”。

(4)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29年。1956年,宋金萍在北京王府井八面槽小学念六年级,44岁的钟炳堃老师担任他的班主任,教语文和算术。老师又瘦又小,威严却不失慈爱。很快,教学有方的钟老师让宋金萍所在的差生班变成了全校“先进班集体”,学生们都喜欢上了这位和他们的母亲年纪相仿的老师。一年后,宋金萍小学毕业,心里却总惦记着钟老师。因为老师一直没有结婚,下班后只能孤零零待在宿舍。只要有空,宋金萍就会回学校看望老师,陪老师说说话。钟炳堃也喜欢这个来自南方小城的孩子。工作之后,宋金萍更是主动为老师买米买面,隔三差五还送点儿鱼肉和蔬菜之类。一转眼,钟炳堃已是70岁高龄。一次探望老师归来,宋金萍想到万一老师病了需要有人照顾怎么办?他想接老师回家养老,因为自己只有一间45平方米的房子,又怕妻子不同意。后来,宋金萍同妻子商量,没想到妻子也支持,第二天就收拾好了房间。就这样,钟炳堃老师住进了宋金萍家中。每天,宋金萍夫妇变着花样为老师做可口的饭菜,晚饭后还陪她下楼散步。临睡之前,钟炳堃老师的床头保准有一杯酸奶、两片面包。年迈的钟炳堃,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人也开朗了不少。可是,随着年岁增长,钟炳堃的记忆力开始衰退,牙也掉了,耳朵也背了,最后,眼睛也看不见了,陷入了一个黑暗的世界,生活不能自理。对于一向要强的老师来说,这无疑是个天大的打击。她的脾气变得十分暴躁,经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宋金萍发火。但是,钟炳堃每次发火,宋金萍和妻子孩子都默默听着,一次都没有顶嘴。宋金萍说:“老人就是个老小孩,不会因此嫌弃老师。”“一日为师,一辈子我得尊敬她,赡养她。”年复一年,钟炳堃在宋金萍家中生活了29个年头。29年里,早上一个鸡蛋、一杯麦片,晚上一杯酸奶、两块面包,钟炳堃的饮食习惯一直未曾改变;29年里,钟炳堃的床铺一直靠近窗户,宋金萍女儿的单人床一直只能放在门边;29年里,宋金萍年年邀请同学为钟炳堃过生日。虽然99岁高龄,钟炳堃的血糖、血压、血脂等各项指标都很正常。为了让老人有消遣时间,宋金萍前后为老师买过7台收音机。为了失明的老师能在家中走动,房间里茶几和桌椅等十多年中没移动过。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句承诺,让宋金萍坚守了29年。

人人都可孝父母,孝敬父母如敬天。孝子口里有孝语(1),孝妇面上带孝颜(2)。

【通释】

(1)孝语,即孝顺的话语。

(2)孝颜,指孝顺的脸色。

人人都可以孝顺父母,孝顺和敬重父母就像敬重上天一样。孝子的嘴里说的都是孝顺的话语,孝妇的脸上总是面带孝顺的脸色。

(1)孝亲是自然之性。东晋的孙绰有《表哀诗》称,“天地之德曰生,生之所恃者亲。亲存则欢泰情尽,亲亡则哀悴理极。故老莱婆娑于膝下,曾闵泣血于终年。哀悼之思至矣,自然之性笃矣。”孙绰出身望族,他承袭父亲的爵位为长乐侯,官拜太学博士、尚书郎,后历任建威长史、右军长史、永嘉太守等职务。这段话的意思是,天地之间的德行就是生存,而生存所依靠的就是亲人。亲人活着那就欢乐和康泰,亲人去世了那就悲哀和憔悴了。所以老莱子在父母面前跳舞嬉戏,而曾参和闵子骞因为亲人去世而整天哭泣以致吐血。那是悲哀和想念的缘故,是他们自然的品性造成的啊。

(2)老莱子博亲之喜。“孝子口里有孝语,孝妇面上带孝颜。”这就要求行孝的人必须让父母感觉开心和满意。宋代司马光的《家范》卷四有“老莱子”条称,“老莱子,孝奉二亲。行年七十,作婴儿戏,身服五采斑斓之衣,尝取水上,堂诈跌仆,卧地为小儿啼,弄雏于亲侧,欲亲之喜。”老莱子是楚国的隐士,已经70岁了,为了让更为年迈的父母开心,就穿上了五彩斑斓的衣服,装作跌倒在厅堂里,躺在地上装小孩子啼哭的样子,以博得双亲的开心。这个故事,后来被纳入“二十四孝故事”之中。

(3)曾参母子连心,闵子骞忍辱全孝。《表哀诗》中说的“曾闵”就是曾参和闵子骞,这二人都是孔子的弟子,都以孝行著称于世。曾参孝顺母亲,同母亲心连心。一天,曾参出门上山打柴,家里突然来了客人。母亲一个人在家,没法招待,就咬自己的手指。正在打柴的曾参突然感觉心痛,急忙下山回家,照看母亲。回家才知道心痛是手痛的感应。这是母亲要他回家。闵子骞的孝行,史载“闵子骞兄弟两人,母卒,其父更娶,复生二子。子骞为其父御,失辔,父持其手,寒,衣甚单。父归,呼其后母儿,持其手,温,衣甚厚。即谓妇曰:‘吾所以娶汝,乃为吾子,今汝欺我,寒儿,汝去无留。’子骞前曰:‘母在,一子寒;母去,四子寒。’其父默然,而后母亦悔之。”意思是,自己受到后母不关心的委屈是不要紧的,只要后母生的兄弟不受委屈,父亲的生活有人照顾就可以了。因此,闵子骞被后人作为孝子的楷模。后人说到孔子弟子的孝行,常常将曾参和闵子骞并举称为“曾闵”。

(4)孝顺是一门艺术。2011年中国十大孝子之一的沙拉·伊马斯是中国籍犹太人。她的爸爸是犹太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爸爸到了中国上海,同一位上海农村姑娘结婚,生养了沙拉。现在沙拉·伊马斯已经60多岁,她又回到中国,要报答中国人民给她的养育之恩。她在上海还供养着90岁的继父,陪同他走过生命的温暖历程。她每周还要到上海一家医院做义工,陪同就诊的老人说话。她是中华孝道的国际传播者。沙拉说:爱是不分肤色的,孝是超越血缘的。中国有《三字经》,百善孝为先。孝顺需要学习,孝顺是一门艺术,孝顺不需要张扬,孝不需要让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但是,只要母亲知道孝就行。沙拉还说:我听一些老人跟我投诉,我女儿对我特别好,但是我女儿太厉害了,我不想吃的东西,她特别嚷嚷说,给你做了你不吃。你什么意思?你够烦人的。所以,老人流着泪跟我说,我一点儿也不想吃,她一嚷嚷,我就含着眼泪吃。我这是享受吗?我这是受罪。孝顺需要学习,孝顺是一门艺术,爱母亲的同时,也希望你们学习怎么样去爱,对妈妈说话都要轻声细语。

同类推荐
  •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经(国学大书院)

    忍是一种能力,一种修养,一种韬略“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忍耐最难,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必须练习忍耐。”——毛泽东在1944年时对“忍耐”所做的一段精辟的剖析。君子忍人之所不能忍,容人之所不能容,处人之所不能处。——马南邨
  •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

    本书从七个方面简述有关职业道德的知识,分别为职业道德、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职业道德修养、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职业生涯规划和求职技能。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要描述了《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及历史影响,分析了本书的主要思想,包括: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内在矛盾及其解体,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及其局限,费尔巴哈哲学的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批判;在此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伟大意义进行了评述。最后论述了《费尔巴哈论》对当代中国的重要现实意义。
  • 我说参同契(中册)

    我说参同契(中册)

    《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典籍,全名《周易参同契》。书中借用乾、坤、坎、离、水、火等法象,以明炼丹修仙之术。为道教系统论述炼丹的最早著作,道教奉为“丹经王”,是千古丹经之鼻祖。本书是南怀瑾先生一九八三年在台湾讲解《参同契》的记录,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认为:《参同契》参合了三种原则相同的学问,且熔于一炉——老庄、道家的丹道,还有《易经》的学问,是一本非读不可的秘密典籍。《参同契》不止是丹经道书,它既是哲学又是科学,也是古典文学之作,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最高深之承天接地的文化。《参同契》素有“天书”之称。这部因深奥而埋藏已久的天书,因南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而重新散发光芒。
  • 于丹《论语》心得

    于丹《论语》心得

    《论语》,流传2500多年,影响世代中国人,它的经典语句,每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紧扣21世纪人类面临的心灵困惑,结合其深厚的古典修养,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从中国人的宇宙观、心灵观、处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养之道、理想和人生观等七个方面,从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全书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以智慧诠释人生,以人生诠释人性,以人性安顿人心,体悟经典的普适智慧。
热门推荐
  • 都市鬼谷医圣

    都市鬼谷医圣

    【火爆新书】鬼谷传人回归都市,左手执掌乾坤,右手治病救人,吊打诸天,谁与争锋。QQ群:85438256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还是要错过我吗

    你还是要错过我吗

    他与她相识于疫情的某网课平台他是万人景仰的学霸,而她如果不出意外会这样平淡下去,但,一场疫情把俩个毫无干系的人联系在一起。
  • 中国新疆

    中国新疆

    新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本书从西域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传统、当代风尚、优美画境等诸多方面介绍了新疆。质朴而洗练的语言直击美丽新疆的多元内核,令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 霸总他偏要帮我虐渣

    霸总他偏要帮我虐渣

    滨城所有人都在言传:“沈二小姐真的太狠毒了,残害继母继妹,气死爷爷奶奶不说,还把自己的父亲送入监狱,只为了能够得到沈家的所有财产,真的是蛇蝎心肠!心狠手辣!天理不容!”“嘘,你小声一点,让人家听见了,倒霉的就是你了,没看见钟、李两家都要被她干掉了吗?”听到前面有人在议论自己,沈慕仪并没有生气。她微微一笑,软软的靠在顾云琛的怀里:“老公~你听,那里有人在说你心肝的坏话,现在你的心肝好生气哦,你的心肝不开心了,你是不是也要跟着难受?”她的的手指在顾云琛的心口戳了戳,好像就是要把顾云琛的心肝戳疼一般。顾云琛紧紧的将她搂住,由她在他怀中任性撒娇:“宝贝别不开心,老公自会替你出气。”Ps:总之这就是一个重生女遇见一个无比强大的男人后,本就开挂的人生更是春风得意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Excuseme总裁大人你犯规

    Excuseme总裁大人你犯规

    以前总裁花前月下,现在总裁宠妻如命。以前总裁夜不归宿,现在总裁足不出户。以前总裁太风流,现在总裁太专情。众人:“Excuseme总裁大人你犯规!”总裁有毒,总裁有毒,总裁有毒,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甜宠文男强女强1v1】本文又名《风流总裁有毒》《大总裁和小总裁之间不可说的二三事》
  • 乱世成双

    乱世成双

    消失光明大陆多年的废柴千金突然归来,她将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继续深藏于家族中,还是,一鸣惊人?
  • 犹有夜深月

    犹有夜深月

    上一世,她为了延长他的寿命而死去。容月是神秘而古老的四大家族之一的月夜族小公主,与云挽柔隐瞒身份到学院了解更深奥的知识,不料第一天就惹到了某大佬的注意,惹到了女生的嫉妒与愤怒,从此过上了每天惊心动魄的校园生活。某大佬邪肆的舔了舔嘴角:“小姑娘,你这辈子都逃不掉。”容月歪头,无辜的眨巴着大眼睛。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某大佬到时候比谁都知道,这是个不好惹的主。可真当大难临头生死攸关的时候,某大佬怀抱着一团柔软,双目微凉:“谁敢动她?我让你们死不瞑目!”“这一世,让我护着你。”【双洁,1v1甜宠】“幸运的是,我遇到你。”本想一直这样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半路蹦出来个妖孽说要他家小宝贝,“嗯??容月,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烂桃花在这呢?!”妖孽腼腆一笑,“呀咧呀咧,小月月,你相公好恐怖哦!”容月浮额……
  • 佞华蔻

    佞华蔻

    “我一小伶,可配不上您!”楚将军急匆匆的打完仗,又急匆匆的赶回京城,可不就是为了我们的连总受,下属们看着自己的上司大人飞一般的冲进家门,连带起一阵风,家仆们还没反应过来,就听见一声怒吼“连闻生!我他娘的弄死你!!!”连闻生可不就是那听雨楼的小伶这回好了,所有人都知道我们那威风凛凛的楚将军看上了一小伶官,还真心真意的帮人家赎身,带回家好生供着,可谁知人家心里没他,转头跟人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