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125200000008

第8章 《古文孝经》经文

开宗明谊章第一

仲尼闲居(今文无闲字),曾子侍坐(今文无坐字)。

子曰:“参(今文无)!先王有至德要道,以训天下(训字,今文作顺),民用和睦,上下亡怨(亡字,今文作无)。女知之乎(女字,今文作汝)?”

曾子辟(今文作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繇生(繇字,今文作由,生字下有也字)。复坐!吾语女(女字,今文作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天子章第二

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然后两字,今文作而),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吕刑云(吕字,今文作甫):“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诸侯章第三

子曰(两字,今文无):“居上不骄(居字,今文作在),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诗》云(云字,今文作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卿大夫章第四

子曰(两字,今文无):“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亡择言(亡字,今文作无);身亡择行(亡字,今文作无);言满天下亡口过(亡字,今文作无),行满天下亡怨恶(亡字,今文作无)。三者备矣,然后能保其禄位(保其禄位四字,今文无),而守其宗庙(而字,今文无)。盖卿大夫之孝也。”

《诗》云:“夙夜匪解(解字,今文作懈),以事一人。”

士章第五

子曰(两字,今文无):“资于事父以事母,其爱同(其字,今文作而);资于事父以事君,其敬同(其字,今文作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悌事长则顺(悌字,今文作敬),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爵禄(爵禄,今文作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诗》云:“夙兴夜寐,亡忝尔所生(亡字,今文作无)。”

庶人章第六

子曰(两字,今文无):“因天之时(今文作用天之道),就地之利(今文作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孝平章第七

(今文并合于前章)

子曰(两字,今文无):“故自天子以下(以下两字,今文无)至于庶人,孝亡终始(亡字,今文作无)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三才章第八

(今文作第七)

曾子曰:“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夫孝,天之经也,地之谊也(谊字,今文作义),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训天下(训字,今文作顺)。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谊(谊字,今文作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道之以礼乐(道字,今文作导),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诗》云:“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孝治章第九

(今文作第八)

子曰:“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族、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妄,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于(于字,今文作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诗》云:“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圣治章第十

(今文作第九)

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其亡以加于孝乎(其字,今文无。亡字,今文作无)?”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助字,今文无)。夫圣人之德,又何以加于孝乎?是故(是故,今文作故)亲、生毓之(今文作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圣人因严以教敬,因亲以教爱。圣人之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其所因者本也。”

父母生绩章第十一

(此章,今本并合于前章)

子曰(两字,今文无):“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谊也(谊字,今本作义)。父母生之,绩(绩字,今作续)莫大焉。君亲临之,厚莫重焉。”

孝优劣章第十二

(此章与前章,今文并合于第十章)

子曰(两字,今文无):“不爱其亲(今文作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以训则昏(今文作以顺则逆),民亡则焉(亡字,今文作无)。不宅于善(宅字,今文作在),而皆在于凶德,虽得志(志字,今文作之),君子弗从也(弗从,今文作不贵)。君子则不然,言思可道,行思可乐,德谊可尊(谊字,今文作义),作事可法,容止可观,进退可度,以临其民。是以其民畏而爱之,则而象之。故能成其德教,而行其政令。”

《诗》云:“淑人君子,其仪不忒。”

纪孝行章第十三

(今文作第十)

子曰:“孝子之事亲乎(乎字,今文作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疾(今文作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其亲(其字,今文无)。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此三者不除(此字,今文无),虽日用三牲之养,繇为不孝也(繇字,今文作犹)。”

五刑章第十四

(今文作第十一)

子曰“五刑之属三千,而大于不孝(字,今文作罪)。要君者亡上(亡字,今文作无),非圣人者亡法(亡字,今文作无),非孝者亡亲(亡字,今文作无)。此大乱之道也。”

广要道章第十五

(今文作第十二)

子曰:“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弟(弟字,今文作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民治民(安民,今文作安上),莫善于礼。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说(说字,今文作悦),敬其兄则弟说(说字,今文作悦),敬其君则臣说(说字,今文作悦)。敬一人而千万人说(说字,今文作悦),所敬者寡,而说者众(说字,今文作悦),此之谓要道也。”

广至德章第十六

(今文作第十三)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者字下,今文有也字)。教以弟(弟字,今文作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者字下,今文有也字)。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者字下,今文有也字)。《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训民(训字,今文作顺)如此其大者乎?”

感应章第十七

(今文作第十六)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鬼神章矣(今文作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弟之至(弟字,今文作悌)通于神明,光于四海,亡所不暨(今文作无所不通)。”

《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亡思不服(亡字,今文作无)。”

广扬名章第十八

(今文作第十四)

子曰:“君子事亲孝(君子下,今文有之字),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弟字,今文作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今文立之下有一于字)后世矣。”

同类推荐
  •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朱子家训·颜氏家训·孔子家语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生活性俱佳的短篇作品,被称作“中国人的人生法典”。《朱子家训》问世以来,成为后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学者颜之推最有影响的作品。它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是作者关于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在中国的家庭教育史上影响巨大,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孔子家语》又名《孔氏家语》,简称《家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孔门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这部著作汇集了大量孔子的言论,再现了孔子与弟子、孔子与时人谈论问题的许多场景,秉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对研究中国儒学、启迪人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 中华家训3

    中华家训3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史记

    史记

    本书的内容丰富,记述了帝王将相、英雄人物,也写了下层人士的生活,是一部浩瀚的著作。全书使用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几种体例,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记述的是从上古到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司马迁曾自述写《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总写作风格史无前例,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历史著作。
  • 葬经

    葬经

    魏晋时期,随着朝野上下笃信风水,风水观念深入人心,郭璞所著的《葬经》一书则堪称风水第一书。《葬经》诚如吴沉所说,明白简易。全书虽仅两千余字,并且只是专论阴宅术,但却提出了一系列风水术最基本的观念和原理。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其中保存了大量极为珍贵的先秦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资料,战国时总称为《书》,直到西汉时期才改称为《尚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潜心出逃:调皮千金太叛逆

    潜心出逃:调皮千金太叛逆

    为了躲避联姻,隐藏身份的她拉上闺蜜一起偷偷潜进一间学院,然而,为何世界这么大,不想见的人偏偏就都撞上了?!传说中的未婚夫竟如此帅,但于她而言,并没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那个被她不得已利用了一把最终“始乱终弃”的人怎么也在这?某女被逼近一个角落,看着眼前的某男,“你…你要干嘛?”某男危险的更靠近一步,“算之前的旧账!”某女,“……那你说说,你想要什么?”某男别有用意,“什么都可以?”某女突然狡黠一笑,拉过一团塞给某男,“我未婚夫在此,你俩慢慢谈,我不介意把未婚夫也送给你的!”留下一句话,头也不回的跑了,跑了,只留下俩男在此大眼瞪大眼、、某男,“……”某未婚夫,“……”【情节虚构,不必过于考究】
  • 平凡的我竟已成了主角

    平凡的我竟已成了主角

    罪大恶极的蜀易本以为结束了自已罪恶的一生。结果,神tm穿越+重生。突然间生活中还就有了:利微特的传教徒,爱伯伦亚的信仰者,世界意识的将行替代人,上古圣人转世,妖会之主,完美重生者,苏醒的剑之王,系统拥有者,新平行者……这一群莫名其妙学姐,学妹的介入。天杀的,在那遗失的记忆之中,我究竟是干了什么才和这群家伙扯上关系?蜀易还又重新成为了光荣的学生党。淦。主角?开啥玩笑,爷不当主角。Ps:主角思想腐旧,固守且不开化,的确极不适合当主角,并建议立刻枪毙。Ps2:本书轻松日常文。女主?猜吧。
  • 世子爷宠妻日常

    世子爷宠妻日常

    云帝有女,名为梧栖,出生之时,城南灵源寺内一株梧栖树一夜开花,宫殿之上百鸟环绕,帝甚喜,以梧栖为其名,封为昭和公主。南侯有子,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名玦,字子苏,风流顽劣,唯爱梧栖。
  • 寻时陌上初熏

    寻时陌上初熏

    他,只拍风景,人是他镜头里的布景。她,为了生命中最后一个给她温暖的亲人,隐藏所有的忧伤,努力坚强乐观。她在他镜头里无意泄漏的忧伤触动了他的心,而她却一无所知。他终于找到了她,爱情刚刚在彼此心里萌芽,他却被另一个人取代,只为报复。她以为自己遇见爱情时,却发现自己只是棋子,来不及忧伤,这个世界上对她最重要的一个人也离她而去。她的世界从此一片黑暗,他的守护能否点亮她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黑和大黄的日常

    大黑和大黄的日常

    两条单身狗的故事,仅此而已(凑满20字……)
  • 拽爹江少动了心

    拽爹江少动了心

    “明明当时你低次头我就回来了,雨好大我们回不去了。”“现在换我来追你吧,我做的,我承担!”原来互相牵挂的人真的不会错过。
  • 所谓爱情不过一眼万年

    所谓爱情不过一眼万年

    我回来了,偏叙述性的文字一直是我爱的风格么么哒
  • 皇后娘娘又黑化了

    皇后娘娘又黑化了

    “殿下!我有儿子……”“被本宫看上的女人,就算你有家有室,本宫也会想办法弄到手。”骆锐霄说。“殿下,您看中我哪点了,我改还不行?”纪梦烟唯恐避之不及,但面对骆锐霄那张俊美无瑕的脸,一时间竟然说不出狠话:“我可是有儿子的人。您真要娶我?就不怕给人嘲笑?”“放心,你儿子就是我儿子,有我承认,难道谁敢说不是?”骆锐霄毫不在意地说道。纪梦烟:古代人都是这么开放的吗?她真心怀疑穿越到了未来。
  • 大国巨匠

    大国巨匠

    陈荣偌,一名普通学机械的大学生,却意外穿越到了清朝,从此开启了他人生的奇幻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