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216500000015

第15章 我们的苗家庄

苗长水说--

从这张地图看,过去苗家庄这个村子特别像一座大城市的萌芽。村庄虽不大,却曾有完整的围墙和东南西北四座大门,并且有大、小西门,有“梢门”这样的附属建筑。有炮台、大小菜园、长甫子、团汪子、少王林子、四福子林、赶牛路子的地名,以及各种名称的胡同和大小街道和“大碾”、“大碌碡”、“大屋”、“大园”之“四大”,有大路也有渡口。

我曾经写过一部小说《苗家庄传奇》,记述了我们这个家庭以及苗家庄的历史及革命历史的起源。父亲还专门给我绘制了一张苗家庄地图。

从这张地图看,过去苗家庄这个村子特别像一座大都市的萌芽。村庄虽不大,却曾有完整的围墙和东南西北四座大门,并且有大、小西门,有“梢门”这样的附属建筑。有炮台、大小菜园、长甫子、团汪子、少王林子、四福子林、赶牛路子的地名,以及各种名称的胡同和大小街道和“大碾”、“大碌碡”、“大屋”、“大园”之“四大”,有大路也有渡口。

大路,那就曾是历史上的东南西北通道。如果不是后来在沂河南边修了一座大桥,贯穿东南西北的大路不再从我们村里走过,大路变成了现在那条小小的土路,苗家庄说不定也就成了大城镇。假如苗家庄发展成大城镇,这些地名都不会丧失它原有的光彩。比方说,当铺可能变成为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银匠铺变为黄金首饰店,酒厂变成假日酒店,油坊变成石油提炼工厂,古文化遗址成为现代艺术中心。

我也曾在我的小说《季节桥》中,记述过的村前沂河上的那座季节桥,那是每逢冬季水小时,村里人集资在河中浅水上架起的一座草木沙石结构的小桥。1982年奶奶去世时,我回去还从那座桥上走过,去河对面赶集给奶奶买鱼。桥边地窝子里等着收费的是苗家庄的人,看我穿着军装,以为不是苗家庄的人,收了5分钱过桥费。我曾穿着军大衣躺在桥边的沙丘上,望着童年熟悉的景色,心中跳动着一个系列小说创作的欲望。我在小说中曾说,如今有的冬季,人们连这样一座桥都懒得架了。但是今天,确实根本不用架“季节桥”了,因为临沂市的环绕沂河的旅游路“滨河大道”、和沂南县的东西通衢“澳柯玛大道”,已把苗家庄环绕进一个现代化夹缝中,父亲绘制的地图上那些地点,如今只是一些很难找到的等待最后扒去的土墙残屋。

我父亲画的这份地图凡是标有“自家地”的位置,那就是我们家的那些地了。我家在土地改革时划的成分是中农,据父亲说当时是有地老亩12亩多一点,爷爷参军在外没算人口,家中成员有老奶奶、奶奶、我父亲和他的两个妹妹,5口人,划为中农。

从地图上看,标“自家地”的地方挺多,其实不过是零零散散而已,有的不足一亩,有的一亩多一点,最远的也是最大的一块,在胡家庄庄东,有3亩多。苗家庄三面环河,地是呈扇面形展向西北一边的。

据我母亲说,我家有一场院,场院上有楸十株、枣一株,茔林有高杨二株,大桥地头有柳二株。其中“长甫子”那儿还应该有块“自家地”,还是我母亲1957年回去时,用我父亲的200元稿费买的,有两亩。买这块地主要是我老奶奶的意见,她是为我们几个刚刚诞生和即将诞生的重孙子着想,有了钱就应该先置地。当时我父亲有点稿费,地也便宜,还曾打算把我老爷爷典出去的前面半座院子赎回。我父母都已经知道了要搞合作化的消息,但老奶奶似乎不相信合作化以后地就是公家的了,只是因为在旧大洋和人民币的折算上没取得统一,她才没能最终赎回房屋和再置土地。

这两亩地我们这些重孙子们当然没能种上。但老奶奶老爷爷、老老爷爷和奶奶、爷爷的坟墓埋在离这里不远的地方。

1982年奶奶去世,爷爷退休后曾带着哈尔滨那位奶奶回老家住过一段,把老奶奶存放在一个老式点心盒里的老文书,用硬纸裹着放在梁头上。爷爷回哈尔滨以后,家里老宅托邻居也是本家一位老爷苗广春看管,他年龄大约比我大七八岁,论辈分是我的老爷。不久前在修整老屋时,发现了那包老文书,交还给我父亲。父亲研究了这些文书以后这样记述--

我的曾祖父,就是村中老歌谣第一句说的那位,“进来西门往南望,一望望见苗廷扬”。我1932年出生时,排行老三的高祖父苗文俊已不在,苗文俊的四弟文亮还在,所以我仍被称为“五辈同堂”。苗文俊的大哥苗文元、二哥苗文魁,文魁这一支,即邻居叔叔苗广春家一支。我曾祖父苗廷扬兄弟俩,从高祖父苗文俊那里继承了超过一般中农的土地,兄弟俩分家后一分为二,不再是超中农。苗廷扬这一支,到我为止,一连三代单传,土地基本上保持了原有数目。老文书中有高祖父的父亲苗成新从咸丰五年(1855年)起买的6块,有高祖父苗文俊从同治十一年(1872年)起买的4块,曾祖父苗廷扬一代自己买了一块(光绪三十年,1904年),祖父苗秀霖一代买了七分八厘(民国22年,1933年),共老亩15亩。祖父苗秀霖好赌钱,一次次拉下饥荒下东北。父亲苗广顺在我3岁时生了那场伤寒(1935年),吃了一块大洋一服的中药几十服,至此,家中仍然没有卖地。直到我5岁时(1937年)祖父苗秀霖去世,我6岁时(1938年)曾祖父苗廷扬去世,才卖了3亩地,还有12亩。有这样的条件,我才能够在6岁时,每年拿5块大洋上私塾。老亩12亩,解放后变成新亩17亩,一家6口人,是标准的中农。若不是卖了那3亩,这个中农可能“超标”,这是不幸之幸。1947年“三查三整”,我参加选团区委,邻村一位年龄大些的同志说:“他家老爷爷时,比较富裕。”这不假。团区委委员没选上。紧接着报社来信:“你还是我们的通讯员,但不是工农通讯员了。”“三查”查老三辈,比较富裕的老爷爷苗廷扬让我沾了光。但很快纠正了,报社来信说:“事情弄错了,你还是我们的工农通讯员。”其实没弄错,是整个解放区统一的纠偏。后来,有了正式规定,“土改”前三年定成分,老爷爷去世离土改五年,这五年之差,可是“两重天”。

然而,我还得感谢老爷爷。有一年我去哈尔滨与老父亲叙话,我说:“我爷爷能赌钱,你也能赌,咱怎么没卖地?”老父亲说:“你老爷爷苗廷扬,是教书先生,你爷爷苗秀霖,一输钱就到东北来了,你老爷爷教书挣的钱,给他打饥荒,打完了饥荒,你爷爷回家再赌……”是一个教书先生的老爷爷,使我们两代好赌没有赌破产。教书先生,一年若有20个学生,就是约有大洋100块的收入,这个数,顶多少地?从我家买地的老文书上看,买一亩地,大体是在一两到二两银子这个数上。一块大洋顶七钱七厘银子,也就是说,我老爷爷年进银六七十两,虽然不是日进斗金,和一般农民是大不相同。

我当年曾想,“我有个叔叔多好”,又想“我有个弟弟多好”,若真是那样,叔叔和父亲一分家,12亩就各6亩,连吃饱饭都成问题,不可能每年再有5块大洋上私塾,就真给人家当放牛娃了。当然解放了可以再上学,这是另一些人的情况。我却是从抗日小学开始干事情的,这在我家附近,只有我一人有这幸运。若不是有三年私塾底子,不会一转抗日小学就安排在高年级。我此时若没有小学高年级水平,也写不了文艺,就当不了报社模范通讯员,这就是老文书帮我破译的直到今天存在身上的密码。

老父亲曾说:“人说旧年代,只要抓一把小钱(小青铜钱)一扔,扔到哪里,这地就这价了。”这是一种形容。老文书上的地价,我记了几副。光绪二年(1876年),苗文焕、文义卖给苗成新地四分,纹银五钱;光绪六年(1880年)苗良善卖给文元、文魁地一亩一分三厘,银二两;光绪十九年(1893年)高安平卖给苗文魁地八分,银一两。

卖地文书都写明理由,大多是“因正用不足”,有的写“因粮钱无凑”、“因手困粮乏”、“因无钱使用”,更有的是“度日不过”。卖地户,早年的我不知道,后来我知道的,那都是相当贫穷的户。一些穷户,因为娶不起媳妇,断了后代。小时我见好些中年汉子打着光棍,有两个我叫伯父的,遇上解放翻身,才找到了媳妇。许多户若不是遇上翻身解放,靠在老轨道上走下去,走个什么样子,都可想而知。“土改”改变了大多数人的命运,也使人口由不兴旺到兴旺。三年解放战争,国民党军队失败的原因有一条,就是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跟着他们反攻倒算的,就喊的是:“谁分了地主家的地,倒回来!谁分了地主家的东西,送回来!”地主是少数人,国民党依靠的是少数人,能不失败吗?

据我父亲回忆,种那12亩地是很累的。收割的季节,到胡家庄东那3亩地去干活,天不亮就起床出去,早饭送过去吃。中午回家来歇晌,下午再出发,在那儿一直干到黑天。因为我爷爷在我父亲7岁那年离家,家里的壮劳力就是奶奶和老奶奶两名妇女,所以我父亲10来岁就已经是好庄户汉了,除了耩地技术略差,其他耕、种、锄、割四样大活儿,都是好手,少年时代的庄稼活,奠定了他身体的好基础。

到胡家庄家东3亩地送粪,我父亲推着小车子,中间要经过“大西汪”边的一座小石桥,“水簸箕”上的一段高坡,那是一段充满惊险的前进道路。那时候地里庄稼当然没有现在产量高,一般是两年三季式耕作,即如果第一年种小麦,第二年收了麦子接着种豆子,收了豆子地就闲着了,来年再种高粱、谷子。

也就是我父亲有稿费的时候,家里还与人合养过一头牛,牛进了公社的饲养棚之后,还很恋家,自己偷着跑回来一趟,让我父亲为它写了一首诗。老家那个院落是一座矮小的土墙土屋的院子,从地图上看,就在苗家庄大西门的跟前,我小时曾经觉得院子很大,因为院子里有堂屋、西屋、锅屋、草屋。苗家庄有首民谣唱的都是村里有影响的人和事。开头便是--

进来西门往南望,

一望望见苗廷扬,

一只胳膊短来,

一只胳膊长。

苗廷修的牛,

角大脖子长。

邱饧三的头,

好像月亮。

苗宪林的磨,

撇光光。

苗廷宝的木匠,

瞎哪当。

瞅瞅子两口子,

叫的辣姜。

刘鸿柱家两口子,

赛鸳鸯。

苗廷宣的豆腐,

雪白大胖胖。

邱树果的门框,

弯弯郎当。

邱树荣的腰肚子,

盛下蓝缸。

苗文章的脾气,

赛阎王。

疤瘌眼子,

是刘鸿祥。

第一句唱的苗廷扬就是我老老爷爷。苗廷扬号漾霄,生有三女一男,男名苗秀霖,即我的老爷爷,他在苗家庄历史上那次抗击土匪刘黑七战斗中胸部负枪伤,44岁即英年早逝。刘黑七横行过北半个中国的11个省,他经过的村庄城镇一般都在劫难逃,但却在苗家庄的围子墙下丢了面子。并不是他不想打,确实没打下来。这场战斗的主战场就在大西门我家门口,这一段史实竟然没有载入有关刘黑七的史料和文学作品,虽说遗憾,实则是幸运。我的一部比较有影响的小说《染坊之子》,写刘黑七洗劫费县一个叫天井汪的村子。村民抗击刘黑七,最后用自己人的尸体和砖石瓦料一起,在破开的口子上又垛起一道围子墙,血水像河水一样在街上流淌。冲破围子的土匪踩在人血中,像踩在下雨天的水里扑哧扑哧响。女人被奸淫了又割掉奶子,男人被从头顶插进木棍,小孩被放到碾槽子里碾,血蹿出老高。村庄化为灰烬。将近100户人家的大村,只活下来70多口人,尸体臭气整整一个夏天没有散去。

苗秀霖妻高氏秀英,生二子,长子即我爷爷苗广顺。爷爷幼时体弱,7虚岁还不会走路。他的小弟弟4个月时正是秋收,他母亲也就是我的老奶奶要去收庄稼,把小弟放在筐子里,搁在他身边,让他看着。但不幸小弟从筐子里爬到地上,他只能看着却不能上前帮助,小弟弟便在地上受了凉,三天后中风而死,他记忆中的小弟长得白胖。

我的爷爷苗广顺1914年阴历八月二十三日生,1930年阴历十月16周岁娶妻胡氏梅兰,即我奶奶。奶奶胡氏和老奶奶高氏我都见过,我的童年有一段时光在她们的养育中成长,我在许多作品中都有记述。听庄里老人讲述苗家庄风情,老人们说:苗家庄有两个名儿起得最好,一个是苗得雨,再一个就是他的儿子苗长水,姓苗的里边没有起得这么好名的。其实这两个名字都与我老奶奶有关,我的名字则是她亲自起的。老奶奶高秀英没上过学,却有一定文化,号称能够难倒村里的秀才。我童年记忆里,老奶奶高大、庄严、慈祥。她生于1891年阴历三月初五,1961年阴历十二月底70周岁去世。

同类推荐
  • 你不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

    你不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你不需要向世界证明自己》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 梦醒了的人生

    梦醒了的人生

    本书主要内容讲:娜拉走后怎样;人生的足迹;著者自叙传略;我的第一个师父;我的种痘;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女吊;父亲的病;琐记;忽然想到;致萧军;藤野先生;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我怎么做起小说来;范爱农;杂忆;《呐喊》自序;《自选集》自序;通信;我和《语丝》的始终;妇女与儿童的发现;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对人生的沉思等等。
  • 喊山

    喊山

    本书包括八篇儿童文学作品,分别为《喊山》《八十六颗星星》《熄灭》《看不见的朋友》《我可不怕十三岁》《我是你的朋友》《善的教育》《达·芬奇的故事》。以定善为主旋律,由一系列动人的小故事串连而成,每一个小故事就是一个讲善扬善的文章,让读者感到真善美。不仅对少年儿童有益,也能滋润在现实中陷于浮躁焦虑的成人的心灵。
  • 平林未尽词

    平林未尽词

    诗集收录了作者近四年来创作的作品,共140首(包括后序)。按照内容,分为七个部分:盛世之乐、天伦之乐、山水之乐、异域之乐、梧桐之乐、普洱之乐、闲趣之乐。以古体诗为主,间或一些自由体现代诗。
热门推荐
  • 情往情深不知所起

    情往情深不知所起

    情窦初开,情真意切,青春疼痛,如蝴蝶随风消散,又不知所起,从而一往情深,是孟荔和江潋
  • 异灵战皇

    异灵战皇

    破烂石剑竟是破天神剑,废柴逆袭绝世天才,谁又知道中间的坎坷。最后手持神剑,战胜天下无敌手。一切竟在异灵战皇。
  • 大佬叫我小祖宗

    大佬叫我小祖宗

    升城科技界的大佬宋弦庭,颜值才华兼并,事业有成,觉得人生巅峰不过如此。直到他灵魂穿到了叶奈凉的手机上,他发现自己以前的思想太狭隘。为了保命,宋弦庭想方设法看好她……的手机。后来——追求者给她发短信,想约出去看电影?宋总:呵呵,自动删掉。追求者给她打电话,想告白?宋总:呵呵,直接关机。转身,他抽掉叶奈凉的新手机,张开双臂,“小祖宗,来玩我吧。”【架空+绝世甜文+欢乐沙雕+入坑绝不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指一勾,儿子立正跟妈走

    小指一勾,儿子立正跟妈走

    ——粑粑!——哎!——麻麻怎么就跟了你了?——因为我帅呀!——长得帅可以刷卡吗?——不能!——那怎么跟你这个二缺回家?——长的帅,有卡刷,二缺就是吉祥一家!——麻麻!——哎!——男人都像酒吗?——对啊!——那粑粑是啥酒啊?——二锅头呀!——奥,明白了,二过头呀!——咿呀!麻麻小心!粑粑鼻孔冒烟找你算账去了~“陆喜儿!你什么意思?!”“没什么意思,说你高大勇猛呢。”“我教宝宝唱歌呢,你掺和个什么劲?!”某女停下来,认真地想了想,从嘴唇里蹦出五个字:“因为你卖萌!”陆喜儿,十八岁,有对象有宝宝的未婚人士!十八年没走过好运,却在成人礼生日那天收到快递,打开是一个大眼睛眨个不停萌不拉吉的宝宝。张嘴儿一声:“妈!”就把她给吓昏了过去。我擦,陆喜儿仰天长啸,陆建国你个死了没人埋的,二婚小后妈生的孩子给她带?!!还有还有,这个皮笑肉不笑的抖S腹黑帝男人是怎么回事?她不过路过顺手救了他他就赖上她,抢了她的地盘她的娃还要她当尼玛的总裁夫人?!!不行!她是麻麻她要反击,小指一勾,儿子立正跟妈走!
  • 重生一嫁再嫁

    重生一嫁再嫁

    现代女生禾晓洛失恋后魂穿异时空,附身出嫁女王思悦。原以为自己就此嫁做人妇,可是老天开眼成亲未遂!一个现代新女性,怎能被封建社会荼毒,要反抗啊,坚决不要,可是得找准时机再行动。遇见不少帅哥美男,未婚夫的儿子与自己年龄相仿,并且英俊潇洒,不错,除了有点腹黑。未婚夫儿子的挚交好友,一张绝世小受脸,看得人垂涎欲滴。纪国皇帝纪楚南野心勃勃,满腹壮志。就连未婚夫,虽然年纪有些大,不过也是一位成熟魅力有事业的怪蜀黍。不过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 狂毒寄生

    狂毒寄生

    看上去人畜无害的孙胖子被外星生物寄生了!一个小丑遇上了一个废柴,一个懒散一个心比天高,一个善于欺诈一个蠢到不行,注定了这两个生物的不兼容。但一个无节操,一个无下限;一个立誓要守护这座城市,一个也要找到自己存在的真相,同样注定了他们,将成为地表至凶生物!进化后的仿生生物武器,也将他们带入一个全新的世界。
  • 忆笙所爱隔山海

    忆笙所爱隔山海

    穆笙从初中开始喜欢林凡,整整追了六年,她一直都在追逐着他。好像这是她人生第一次被同一个人拒绝了那么多次。努力了六年的穆笙最终选择放弃。因为林凡对她说了一番话,他突然明白了自己对他的真实感觉。季忆好像第一次觉得自己很失败,在他过去的人生里,什么都一帆风顺,现如今,到了穆笙这里缺样样不精通。到底哪里出问题了呢?穆笙:好吧我承认我喜欢上季忆了。那能怎么办当然是娶回家喽————————————————————婚前:穆笙对季忆温柔,体贴,季忆觉得自己太幸福了找了个温柔体贴的老婆婚后:季忆你要是敢和别的女的说话我打死你。季忆滚回来给我做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下载个老婆带回家

    下载个老婆带回家

    【起点第三编辑组签约作品】他是一位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一个网站改变了他的命运。别人在网上下载图片,下载电影,下载音乐……而他却在网上下载了个老婆,还是个聪慧惹火的绝世佳妻……他的生活随着神秘老婆的到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敬请关注……【感谢中国作者素材库免费封面支持zzsck.com】【上学中,每天一更,假期加更。中午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