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0300000005

第5章 “来自伊拉克人民的礼物”

伊拉克战争的性质到底如何?在全世界的评价体系中褒贬不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伊拉克战争的后遗症做了更多的思考,那就是战争真的能够解决美国精英集团的欲求吗?为什么小布什政府不能用一种建设性的谈判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一定诉之以战争呢?

很多的文学者将古代战争写得如史诗一般,实际上文人在做宏大叙事时永远不知道利刃扎入身体的疼痛和惨叫,一个个鲜活的健康生命在相互搏杀中死去。微观战争时,会发现作为人类的悲哀,战争这个东西何时才会远离人类?

每一个死去或者伤残的士兵,其背后都有妻儿老小,每一个在战争中死亡的平民百姓,都会给亲人带来一生的伤痛。战争的背后,施害者同样也会遭遇报应。美国精英统治集团的冷血战争,得到越来越多的负面评价。

2003年3月20日,美国攻击伊拉克仅一天,巴格达就被铺天盖地的爆炸烟雾所笼罩。七百架飞机投下的炸弹,加上六百枚巡航导弹,使这座城市被犹如火山爆发的火焰吞没。连小布什都说这一情景“令人惊愕”。虽然美国政府声称尽量避免给平民造成损伤。但是,在这样猛烈的轰炸下,身处交战区的伊拉克普通民众的结局,恐怕也是凶多吉少。

正如美国前中央司令部副司令、退休中将迈克·德龙于《我在指挥中央司令部》一书中,不无得意地指出:战争爆发第一天,美军在伊拉克第一时间“去抢救那里的一千口油井”。除此之外,美军放任伊拉克境内的疯狂抢劫。他们没有去保护伊拉克国家博物馆,尽管那里收藏着几十万件出自文明史之初的美索不达米亚艺术品。在这些宝物遭到混杂在人群中的罪犯和破坏分子打劫之前,美军本可以用B-52阻止他们。

巴格达、巴士拉和其他城市都停电了,供水系统和排污系统也由此瘫痪。美军也忘了守卫的地方还应该包括武器库,因此各式轻型武器、火箭推进式榴弹和炸药等军火就轻易地落入形形色色的人手里,由此造成了伊拉克境内进一步的混乱。

在一片混乱的巴格达,只有石油部前面安置了全副武装的卫队。

不仅如此,根据维基解密网2010年10月22日公布的四十万份伊拉克战争的秘密文件显示,战争期间,美军曾无故射杀平民。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开始至2009年底,共有十万九千名伊拉克人死亡,其中百分之六十三是平民。微观战争,其实那就是伊拉克战争中十万九千个悲惨故事。美国精英统治集团一直声称自己是在解放伊拉克人民,但却是在屠杀伊拉克人民,不管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那死去的伊拉克人是不会原谅美军的铁蹄征服的。历史终将证明,那些施暴者是全人类的共同敌人,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漂亮借口。

《纽约时报》称,很多的战争文件勾勒出了一幅“令人惊恐的暴力画面”。比如,美军在一次例行检查时当着一位女孩的面枪杀了她的母亲。而这名妇女只是因为没有理解美国士兵让她停车接受检查的指令。美国军方的报告中还记载了另外一个案例:两名伊拉克反抗武装人员打算投诚,但因为直升机上没有多余的位置,他们便被枪杀。“一些报告显示,平民在检查站不分青红皂白地遭射杀……在押人员遭驻伊联军部队虐待,美军士兵为搜捕一名非法武装组织嫌疑人而炸掉整栋民宅。”维基解密的创始人阿桑治说。

2010年4月5日,维基解密爆出的一段拍摄于2007年7月的美军绝密视频震惊世界。这是从一架“阿帕奇”军用直升机的座舱中拍摄的,还附有一段直升机飞行员一边开火一边与地面联络人员嬉笑的对话录音:

第一阶段就让人心惊,部分是因为士兵们的闲聊完全超越了普通闲聊的底线。“他妈的,抓到他们就把他们开膛破肚。”其中一人说。机上人员看到街上有大约十来个人在缓慢前行,并报告说其中五到六人持有AK-47。当“阿帕奇”开火时,机上人员看见人群中混着一名路透社记者,他随身带的长焦镜头被当成了火箭筒。“阿帕奇”扫射了二十五秒,几乎瞬间就将所有人击毙。

时隔不久,第二阶段就开始了。当“阿帕奇”还在流着血的人堆上方盘旋时,机上人员注意到有一名受伤的幸存者正在挣扎。突然,一辆车开过来,三名手无寸铁的人跑过来帮助伤者。“有人进入现场,看上去可能,嗯,在搬运尸体和武器。”“阿帕奇”开火了,打死了那些人和他们想救的人,并伤到了两个坐在车前座的孩子。

第三阶段,直升机上人员收到一个无线电命令,说至少有六名武装人员进入某居民区一栋尚未完工的房子。这时,两名未带武器人员进入了建筑物内。尽管士兵们看到了他们,还是依原计划实施了攻击:三枚“地狱之火”导弹摧毁了那栋房子。路人被烟尘吞没了。

这场战争,几乎毁掉了伊拉克。摧毁了伊拉克的社会秩序,让伊拉克陷入了空前的混乱。

大量基础设施损毁或瘫痪,战后经济重建也因持续动乱而难以开展。到2010年至,包括水电供应系统等大量的基础设施尚未完全恢复,失业、高物价、贫困等问题严重困扰着伊拉克民众。根据伊官方统计数据,2010年伊拉克失业率为百分之二十八,全国三千零七十万人口约有百分之二十三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当地专家认为,真实的失业率可能高达百分之五十,贫困人口多达一千万。

美军在伊拉克遇到持续的抵抗,美国人在伊战中付出的代价也越来越高昂,这对于小布什政府来说是一个噩耗。美军占领了伊拉克,干掉了萨达姆,但发动战争的小布什并没有尝到胜利的喜悦。喜悦只有短暂的一瞬间,转而就成了美国的包袱。稳定伊拉克的巨大成本被转嫁到普通美国人的头上,美国精英统治集团在事情干得不漂亮的时候,总是会将代价转移给美国的普通百姓,牺牲的是美国人的孩子,花去的是美国人自己的纳税。所以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2008年11月22日,正在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论坛的小布什,穿着羊毛斗篷孤零零地站在摄影点后——国内的金融危机已经恶化到使他成了美国人心目中“最无用的人”,因为石油利益可能在短期内不会对美国经济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战争后遗症在持续地扩大,而对于伊拉克战争,他也不得不承认,“美国人民无法接受伊拉克局势,我本人也无法接受……对于所犯错误,责任都在我身上。”

他就站在那里,许多亚洲领导人纷纷从他身边走过,但没有一个人朝他看上一眼。这时,他的脸上浮现出了“究竟发生了什么”的表情,他感到被抛弃了。《纽约时报》刊发了这组现场照片,美国媒体评论说,“你永远都不会想到在一位美利坚总统的脸上出现这种表情”。

但是,现实很快告诉布什,那一刻还不是他最糟的时候。不到一个月之后,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2008年12月14日,小布什在伊拉克出席记者会,离他卸任还有三十七天。小布什说:“我们的工作一直很艰难,但为了美国的安全、伊拉克人的希望与世界和平,这是必须的。”

但他的讲话出人意料地被打断了,距离主席台约三米六的伊拉克电视记者蒙塔兹·扎伊迪突然从座位上跳起来,用力把自己脚上的一只鞋扔向布什,同时用阿拉伯语喊道:“这是来自伊拉克人民的礼物,这是吻别,你这条狗。”这时,小布什反应很快,他立刻弯腰躲过了袭击。扎伊迪动作更快,他奋不顾身地又扔出了第二只鞋,嘴里高喊道:“这来自寡妇、孤儿、所有在伊拉克丧生的人。”小布什迅速低头,伸出右手挡了一下。站在布什身旁的伊拉克总理努里·马利基终于从目瞪口呆中缓过神来,他也赶紧伸出右手试图替美国总统遮挡。第二只鞋,擦着小布什的头皮飞了过去。

两只鞋扔完,伊拉克安全官员和美国特勤处特工才如梦初醒,立刻冲过去将扎伊迪扑倒在地,然后迅速把他带离了记者会现场。扔鞋的伊拉克记者被带走了,被扔的美国总统小布什还站在主席台上,他脸上挂着笑容,但看起来明显很不自然,而一旁的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则一脸紧张。

这则“鞋袭”新闻比卡特里娜飓风更猛烈地席卷了全球。小布什狼狈躲避鞋子的照片被印在巴格达的墙壁上、埃及的T恤衫上,甚至出现在土耳其儿童的游戏里。几天后,模仿这一情景的游戏在网上受到狂热追捧。刚推出两天,在游戏里砸中小布什的次数就已经飙升到三百二十二万。

事后,小布什以嘲笑掷鞋者的方式为自己解嘲,指一个人掷鞋不足以代表伊拉克广泛运动。不过,掷鞋记者扎伊迪被捕后,有人形容他为伊拉克雪耻,数以千计的伊拉克人走上街头要求释放他。在巴格达的萨德尔城,数千人聚集街头,齐声高喊:“布什,布什,两只鞋砸到你头上。”仅仅一天时间,支持扎伊迪的群体就已经有了九千多成员。

小布什的战争让伊拉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社会重建不知道需要多久的时间,战争的创伤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平息,在很多阿拉伯人看来,这是又一次的十字军东征,伊拉克战争在很大程度上也有文明之间的冲突因素,所以,这是美国精英集团在做战争决策的时候失误的地方。

2010年8月3日,小布什的继任者,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表示,8月底美国部队在伊拉克的作战行动将如约结束。驻伊美军8月31日结束作战任务。在解释离去的原因时,华盛顿闭着眼睛说,伊拉克安全形势已大大好转,尽管巴格达那边依然是爆炸声不断,人们每天出门都要好好地与家人告别一番,因为那可能就是最后一面……

就在美军结束作战任务前五天,8月25日,一辆自杀式爆炸汽车袭击了首都巴格达东北部的一个警察局,死亡的十五人几乎都是警察。这起爆炸还导致五十八人受伤,并在地面炸出了一个约三米的大坑,附近许多房子受到强烈冲击而倒塌,大量民众被困在里面。三十五岁的居民阿布·艾哈迈德说:“当时我正在睡觉,巨大的爆炸声把我惊醒。起来后我立刻赶到现场,在被摧毁的房子中寻找幸存者,却挖出了七名死去的儿童和几名妇女。”

同一天,在巴格达东南部约一百六十公里的库特,自杀式爆炸将警察局外的一辆大卡车高高炸飞,造成至少十九人死亡、九十人受伤。

每一次爆炸都伤及许多家庭。七年战争,美军撤了,却给伊拉克留下了三百万寡妇。如今在巴格达街头时常能看到行乞的战争寡妇,这些妇女多数没有接受过教育,处境艰难。“伊拉克家庭协会”主席布赛纳·萨海勒说,伊拉克寡妇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贫穷。因为贫穷,孩子上不起学,只得弃学当童工。因为贫穷,有的寡妇只好卖掉家具、电器和金银首饰,以换取粮食和衣服。

美国人这种培植一个傀儡政府,然后自己一走了之的态度受到了很多伊拉克人和其他人的批评,既然美国人能够摧毁一个萨达姆的伊拉克,美国人就必须建立一个新的稳定发展的伊拉克,这是美国人的战争责任,美国精英统治集团其实只是想建立一个没有美国人统治的美国式伊拉克,成为美国的仆从国家,然后攫取石油利益,却可以不负稳定社会的责任,将马蜂窝抛回到伊拉克人手中。

四十二岁的巴格达教师哈斯那·阿里说:“如果他们(指美军)来这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建立自由和民主,那在我们整日沉浸在血火中时,又怎能离开?现在如何将伊拉克的安危交由我们的政治家?难道美国总统也认为在这些政治家的领导下,我们将变得更加安全?我们没有干净的饮用水和电,所有物品的价格高得令人咋舌;没有安全保障、没有工作、没有房子,谁来为此负责?”

二十六岁的阿里纳萨尔在巴格达从事垃圾回收工作,他与许多伊拉克人有相似的观点。他说:“当他们(指美军)来到这里,我们曾庆幸他们可以将萨达姆赶走。但实际情况却变得更加糟糕。无论现在美国人是走还是留,伊拉克都将是一个已经被摧毁的国家。”

一切正如阿齐兹临死前所说:“这儿再也没有任何东西,一无所有,萨达姆建设伊拉克三十年,如今全毁了。相比从前,现在更多疾病、更多饥饿。人们不再去做礼拜。每天没有几百也有几十人被杀。我们都是美国和英国的受害者。它们毁了我们的国家。”

同类推荐
  •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改变世界的一周:毛泽东与尼克松握手纪实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决策访问中国并决定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毛泽东会见了他,尼克松访华的一周被称为改变世界的一周,它改变了中美关系长达20年的对立与隔绝,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本书充分利用已经解密的中美两国最新档案和多渠道获取的珍贵照片,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述了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历史。翔实深度地再现了毛主席战胜重病以惊人毅力会见尼克松、基辛格从巴基斯坦密访北京、中美密建巴黎渠道、敌对势力图谋击落尼克松访华专机、周恩来智斗基辛格等起伏跌宕的历史细节。既有上层决策的罕见内幕,又有斗智斗勇的交锋较量,视野开阔,内蕴丰厚,丰富可读,是了解和研究中美关系史和新中国外交史的必读书。
  • 宁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宁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本书从民族区域自治角度分析了宁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涉及社会保障、财政、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体育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对策与思考。总结了宁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50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成功的经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对策。
  • 摇晃的钟摆:欧盟—美国关系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摇晃的钟摆:欧盟—美国关系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如果对欧洲而言欧洲一体化是一个艰辛之旅,对美国而言其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也非矢志不渝。面对大西洋对岸这场深刻改变欧洲政治面貌的革命,从艾森豪威尔和肯尼迪年代的积极支持、尼克松―基辛格时期的相对冷淡,到20世纪80年代对“欧洲堡垒”的担忧,以及冷战后对“欧洲安全与防务特性”的警惕以及欧洲货币联盟的疑虑,美国在支持与反对之间摇摆不定。欧盟—美国关系在裂痕与和解之间循环往复,恰如一座“摇晃的钟摆”。
  •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

    这就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中国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模式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何用中国智慧建构一套有解释力的话语?在本书中,张维为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从国内外热点、难点问题切入,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中国话语体系,以生动鲜活的热点问题为切入口,建构出了一套政治领域的“中国标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在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定力的分析框架下,张维为教授用脍炙人口的观点、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建立了一套原创性极强的话语体系,既激发了受众读者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更是以一种宽广的世界眼光、博大的人类情怀,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人的判断。
  • 幸福中国

    幸福中国

    心理学家说,幸福感的本质是一种个人内心的主观感受。因此,每个人幸不幸福又和自己内心的感觉息息相关。这就需要国家在致力于国民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国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和提高,使每个公民自己能够创造幸福、能从内心感受到幸福。姚巧华编著的《幸福中国》正是从这一基本点出发,把全国人民的幸福提高到“政治”的高度,并力图为广大追求幸福的人们指出一个通往幸福的方向,引领渴望幸福的人们步入幸福的殿堂。
热门推荐
  • 神武九州志

    神武九州志

    一个朝代的结束,另一个朝代的崛起!王室内乱,君王战死!异族入侵,天下动荡!无数英雄的热血,演绎了五千年九州的不朽传奇!
  • 语文新课标必读-复活下

    语文新课标必读-复活下

    本书是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晚年呕心沥血十余载的长篇巨著,也是他一生思想和艺术的结晶,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小说通过描写男女主人公复杂曲折的经历,展示了俄国当时社会的黑暗,在对政府、司法、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深刻批判的同时,也在宣扬不以暴力抗恶和自我修身的说教。
  • 无双元帅

    无双元帅

    请诸君留步,请看一场帝国争霸。群雄纷争,
  • 酷酷总裁的冷面情人

    酷酷总裁的冷面情人

    我只不过是爱钱一点点,怎么就老是欺负我,还那么好心的送我玉戒指,说是要我就救他的命,好吧,看在钱的份上,看在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份上,我就勉为其难的戴上吧。
  • 双世医妃

    双世医妃

    前一世她爱错了人,为了她心爱只人嫁给了她最恨之人,到头来她竹篮打水一场空,明明她最恨之人才是她最爱之人。这一世她浴火重生,璀璨归来,精心策划,步步为营,逆天改命!这一世她绝不负他。
  • 九圣沧月

    九圣沧月

    莫涯,你乃阴阳双生,注定一生大悲大喜。修炼之路前途漫漫,万事随心,没必要苦了自己。若干年前的一个黄昏,那个奇怪的男人少有的认真对着年少的莫涯这么说道。若干年后,神道绝巅的莫涯一脸落寞的抱着一个面若皎月却几乎毫无生机的女子静静地坐在院落里皎洁的月光下,恍惚间记起怀中的女子对自己笑吟吟的说,莫涯,你阴阳双生,可是你孑然一身,如何共济阴阳,不如我陪你可好?莫涯抱紧了怀中的女子,喃喃道,殿主,阴阳双生,如果注定大喜大悲。那么我不想遇见月儿,至少,我就不会害了她……
  • 永恒的亚当
  • 夭夭灼情

    夭夭灼情

    因为一次古怪的兽潮,父亲战死,一位少女毅然决然地踏上修真之路为了复仇与调查古怪兽潮的真相,更是为了变强保护想要保护的人!本不愿修炼的少年因为父亲被帝国算计,身受重伤,以及青梅竹马的离开,更让他心生坚定,不再愿意生活在父亲的羽翼之下。他走上修炼的道路,既是为了家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心上人。且看他们如何揭开兽潮鲜血淋漓的真相,又是如何开拓征程,一步步变强,成为人人敬仰的存在!
  • 爱你刻骨铭心

    爱你刻骨铭心

    三年婚姻,兰芯才知道自己不过是一枚复仇的工具,父母孩子相继身亡,他却告诉她,他没了她活不下去。当她开始全新的生活,他却又死死纠缠不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