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612300000006

第6章 四、参加宁都起义

阎冯讨蒋失败后,孙连仲接受蒋介石改编后,被委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一九三零年冬,父亲被委任为第二十六路军总指挥部政训处上校科长。跟随赵博生、董振堂等参加了著名的宁都起义。

宁都起义是指1931年(民国二十年)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民党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的指导和在该路军秘密开展工作的****特别支部组织发动下,于江西省宁都城举行的武装起义。

在宁都起义中,第二十六路军原为冯玉祥西北军第2方面军第5路军,中原大战后投奔蒋介石,改编为第26路军,孙连仲任总指挥,辖骑兵第4师,第25、27师。

一九三一年十月,蒋介石令二十六路军从山东开赴江西,参加对中央根据地的第二次“围剿”。同年7月,参加对中央根据地的第3次“围剿”,进驻宁都,9月,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失败后不久,孙连仲离赣去外地治病。趁此机会,由赵博生,董振堂,季振同共同领导发动了起义。

宁都起义后,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季振同任红五军团总指挥,肖劲光任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刘伯坚,辖3个军。董振堂任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赵博生任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黄中岳任十五军军长,何长工、黄火青、左权分别任各军政治委员。同时发表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团宣言》,第2天起义部队开进苏区,进入井岗山根据地。

毛主席对“宁都起义”有很高评价,曾于1938年12月题词:“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宁都起义领导人季振同

宁都起义领导人赵博生

宁都起义领导人董振堂

12月14日下午,父亲跟随起义部队到达固厚圩——彭湃县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又见到了早在平凉就相识的刘伯坚,受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代表王稼祥、刘伯坚、左权等同志的迎接。

关于二十六路军的沿革和参加宁都起义,父亲在甘肃文史资料选辑二十九辑中,发表的《孙连仲部二十六路军侧记》中,对自己这一段历史也有详细的记载。

《孙连仲部二十六路军侧记》

秦怀玺

一、二十六路军历史

二十六路军的前身,是冯玉祥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集团军是孙连仲的队伍。

1927年夏秋之际,孙连仲参加北伐战争后,由河南漳河击败奉军,后又西进消灭了陕西地方势力李虎臣、何经武等部。随即全师援甘(当时该军均戴草帽,人称草帽队),先到临夏击溃了马仲英部,继在永登、古浪、武威地区又击败了马廷勷部。孙即于1928年12月任三十一师师长兼青海省政府主席。

1929年8月,西北军驻兰总司令兼甘肃省政府主席刘郁芬奉冯玉祥令通电讨蒋,率部赴陕时,孙连仲代理甘肃省政府主席。十月初,孙连仲将三十一师扩编为第九军,孙任军长,辖三个师,即高树勋的第十九师,施积恒的第二十师,安树德的第二十一师。

参加阎、冯讨蒋战役开始,该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第五路军,孙任总指挥,并将原驻甘肃的李松昆第十五师和刘兆祥的第十三师划归该路军的建制。

1930年4月,孙连仲率部东下,在平津线许昌和许昌以东的临颖、太康、柘城、鹿邑和安徽毫州,豫东内黄、通许、杞县、兰考、开封、中牟、郑州等地参加讨蒋战役。

在杞县、民权陈庄战役中,孙连仲部和孙临时指挥的吉鸿昌铁军英勇作战,所向披靡,一举击退蒋介石的刘峙两个教导师。我军前线抬下来的伤员约千人,而蒋军伤亡则数倍于我。记得一天下午,蒋介石乘装甲车到豫东前线督战,在柳河车站险被我军活擒。

由于1929年,冯玉祥旧部韩复榘、石友三率部投降蒋介石,(蒋委任韩为第三路军总指挥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石友三为安徽省政府主席)冯部战斗力锐减,更以阎锡山部队在山东境内节节败退,冯部梁冠英又酝酿投蒋,讨蒋战役因而彻底失败。

这时冯部在西安刘郁芬的少数部队也多溃散。宋哲元的等四路军部队经晋南撤至潼关附近,其他部队大多撤到黄河以北新乡、焦作地区。

冯玉祥鉴于军心涣散,士气不振,乃将军权交与副司令鹿钟麟,自率少数卫队在新乡投奔阎锡山。

那时冯部有些队伍曾跟冯赴晋,如张自忠部队七、八千人被编为山西的第一梯队,高树勋一部编为第二梯队。但行进到焦作晋城之间,高树勋突然改变计划,撤回新乡,仍依附孙连仲。

当时在新乡焦作一线的西北军虽有近十万人,但因既无统一指挥,又缺乏粮草,到处搔扰,溃不成军。鹿钟麟难以应付,就只身回天津作个人打算去了。

这时孙连仲尚有部队约两万人,且有号召力。蒋介石就抓住时机,先派张之江(时任南京国术馆长)、李鸣钟(曾任绥远督统)二人劝说孙连仲投降。继而又从北京派来了孙连仲过去的秘书长袁其祓和老友张宪等三人到新乡。袁其祓还带来了刘郁芬的信,要孙连仲投蒋。这时孙连仲犹考虑拒绝,乃写信向韩复榘征求意见,不料此信被韩交给何应钦。事被南京新闻记者获悉,大造孙连仲派代表接洽投诚的舆论,以致满城风雨。孙连仲迫于大势所趋,认为木已成舟,便毅然投蒋。

嗣后,孙连仲到南京见蒋介石,蒋礼遇有加,热诚款待。返防后,就按照蒋介石的指示,将冯系在新乡等地的部队,作了如下的整编,所有在新乡等地的部队统编为第二十六路军,孙任总指挥兼第二十五师师长;高树勋为第十七军军长兼第二十七师师长。孙连仲兼任的二十五师是由冯玉祥的卫队旅、季振同部改编的七十四旅;董振堂的十三师缩编的七十三旅;李松昆的第十五师缩编的七十五旅组成的。另成立骑兵第四师,师长关树人,辖祝常德、张华堂两个旅。并成立了总指挥部直属各处及辎重、炮兵、工兵、特务团营和卫生医院等组织。

统编完成后,部队于1930年11至12月间,由新乡开到山东济宁整训,韩复榘为表达他对西北军的情谊和关怀,还到孙部讲话和慰问。

在济宁整训期间,孙连仲为其母祝寿,蒋介石还派冯玉祥旧部在南京军政部当署长的曹浩森,带寿礼五万元给孙母祝寿,并窥探孙的行动。之后,蒋介石认为孙连仲部久留山东会发生变化,便调二十六路军入赣,参加反共的第二次“围剿”。

二、二十六路军入赣

1931年春,蒋介石为了达到“攘外必先安内”的目的,派二十六路军入赣“围剿”红军,并发表孙连仲兼江西清乡督办。为笼络孙部军心,蒋命令沿途地方政府在该军过境之际热烈欢迎。因之,二十六路军由鲁西到南京、九江,由南浔到南昌,沿途均受到当地政府派代表接待和欢迎。

孙连仲带他的妻子罗毓风(满族,系傅仪的亲属)到南京后,蒋介石和宋美龄也倍加优待。到江西后,江西省政府主席鲁涤平还特别将张勋会馆腾出作为江西清乡督办公署。

此时,孙连仲被蒋介石所给予的虚荣冲昏了头脑,骄傲自满,经不起社会不良风气的污染和地方势力的腐蚀,将冯玉祥治军的严肃作风废弃殆尽。军官狂嫖滥赌,军纪败坏,有的高级军官逗留后方,寻欢作乐,不到前线。

随即孙连仲本人率第二十五师进军宜黄。高树勋在乐安县中村一战,一个旅被红军歼灭过半,引起南昌官绅对西北军的不满,特别是蒋的嫡系陈诚、罗卓英等军师长更认为孙连仲无能,大加谴责。

三、二十六路军在宁都起义的主客观原因

1931年8月间孙连仲率部进驻宁都,首先遇到的问题是:

1,水土不服,该军士兵多为北方人,在南昌、抚州驻防时,除食大米外,还能买到一部分麦面。到宁都后,不但常吃大米,且常因后方交通线被切断,一切军需用品补给无法及时运到。

2,药品缺乏,疫病流行。加之总部军医处长董丹麟伙同奸商贪污中饱,购买假药,以致疟疾、痢疾、浮肿等病流行,无法制止。在行军途中病到在路旁的士兵随时可见。

3,因该军平时思想政治教育太差,又无文体活动,万里征途受到各种生活折磨,士兵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开小差回家。

4,蒋介石对杂牌部队歧视,引起反蒋情绪蔓延。在行军中常见到在路旁的伤病员骂道:“孙肉头(孙连仲)!你把我们带到死路上来了,我们绝不给蒋介石卖命”,官兵反对内战的呼声很高。

特别严重的是:因为疾病死亡甚多,开始尚能找到棺木掩埋,以后死亡的人多了,没有棺木,就用苇席捆卷抬出埋葬。我们时去公墓看牌子,死者大多是陇上健儿。仅在8至10三个月中,因疫病和营养不良等病而死的,全军估计在千人以上。这种凄惨状况,更激起了对蒋介石消灭杂牌部队,实行法西斯暴行的愤恨。

5,因孙发表李松昆为第二十五师师长,更加激起了部队内部矛盾。在孙连仲兼任二十五师师长期间,部队内部矛盾还不十分突出,在1931年10月间,孙将师长让出,由七十五旅旅长李松昆接替,七十四旅旅长季振同特别表示不滿。

在孙连仲集合部队发表李松昆为二十五师师长的讲话中,表扬了李松昆在甘肃作战的功绩。在会场下,季振同就向董振堂递眼色冷笑,表现了极度不滿。

孙连仲11月离开宁都去南京治疗牙疾,季振同便经常和孙连仲警卫团长黄宗颜、副官长赵安仁打牌,吃酒取乐,言语间对蒋介石和孙连仲均表不滿,倾向赵博生、董振堂等。故在宁都起义中,黄宗颜、赵安仁不但未起制止作用,反而客观上起了支持作用。

另外,赵博生、董振堂等在计划起义之前,抓住了官兵反蒋情绪的特点,还发起了有力的宣传,提出“蒋介石调我们来打红军,是为了消灭西北杂牌部队”,“冯玉祥派了刘骥(湖北人,曾任冯玉祥参谋长)在福建边界迎接我们,只要将部队拖出苏区,就有办法”等。这些言论在官兵中起了极大的鼓动作用。

在此情况下,蒋介石派在总部的宣传处长韩超(黄埔军校一期生)见情况不妙,便带领他的宣传人员纷纷离去。宁都县长温肇祥看到部队宣传人员离去,地方人心浮动,也带了一部分保安队去翠微峰以观动静。蒋的宣传人员走后,我当时是以上校科长名义,带了十余人在宁都代替宣传处长工作。

四、宁都起义的侧面观

孙连仲对他的前参谋长赵大璞腐化堕落常感不滿。部队编为二十六路军后,孙在山东济宁为其母祝寿,赵博生亦由韩复榘部前来为孙母祝寿。见面后,孙认为赵能干,就任为二十六路军参谋长。

赵博生生活俭朴,吃苦耐劳,凡事必躬自实践,在部队所到之地,他总是亲自带参谋人员察看地形,指导部署防御工事。并且常给官兵讲话,痛斥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军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在官兵中有相当威望,因而取得了孙连仲的信任。

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乘孙连仲去南京之际,便以参谋长的身份,在宁都天主堂内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当时除了李松旯躲避未参加,后被扣留外,其他如旅长张钫昭、王恩布,团长黄中岳等均都到会。当时,黄宗颜、赵安仁在赵博生指挥下,早已带警卫部队将会场周围警戒起来。

当赵博生在会上宣布反对蒋介石、举行起义时,王恩布等旅、团长数人就从楼上跳下,企图逃走,均被抓住。直到参加开会的军官各自下令,通知所属部队按赵参谋长指定集合地点和经过路线下达命令后,经二十五师副官长乜之嘉向赵博生求情,才给李松昆等人发放了通行证,把他们送出苏区。李松昆经过头陂时,还将二十五师候象麟一团人带走,经头陂、广昌回了南昌。

部队起义的第二天,路过宁都县固厚圩时,就听到炮声隆隆,有人说,地主豪坤霸占的土寨子被新来的红军用大炮轰开了,一时掌声雷动,当地群众手提鸡蛋,肩挑猪肉前来欢迎新军。

这时,刘伯坚政委也来了。他于1926年在平凉冯玉祥总司令部当政治部长、领导青年工作时我们就认识。在路上碰见我,他非常高兴地握着我的手对我说了几句欢迎的话,就去欢迎新任红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红五军团副总指挥兼第十三军军长董振堂、总指挥部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赵博生和第十五军军长黄中岳以及红五军团政委萧劲光去了。

在起义的第三天,原二十六路军总部和师旅的国民党员军法处长姚子壮、兵站站长隋兆善、师部军法处处长王松亭、副官长乜子嘉,以及新任宁都县长杨桂森等二百多人要求回北方。当时我在二十六路军总部任上校科长,因水土不服也要求回北方工作。

这时我们这部分要求回北方的人员和部队分开后,到了瑞金壬田寺一个礼堂外边的草坪丘,红军总司令朱德召集大会,热情地给我们讲话说:“国民党朋友们,你们要求回北方,我们同意欢送你们回去。革命工作到处一样,将来打日本帝国主义,北方更重要,以后我们再到北方见面。”

那时天气已冷,朱德总司令穿着一件旧羊皮大衣,面容清瘦,精神奕奕,他的形象迄今犹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讲话毕,红军给我们发路费,我也领了交通银行十元一张的新钞票一百多元,便同大家一道在鞭炮欢送声中离开了壬田寺。

嗣后,在地方组织照顾下,部队走了两天到头陂。苏区最后一个警戒线是****团的驻防地。我们将几匹马和私人枪技交给了林军后,经广昌、抚州回到南昌。

这次宁都起义参加革命队伍,虽说只有一万七、八千人,但这都是西北军的精锐。这支部队的加入,大大壮大了苏区革命力量,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增加了极其光辉的一页。

五、二十六路军残部的改编和孙连仲的结局

宁都起义后,二十六路军留在抚卅的队伍,除了成立不久的冯安邦一个特务连(驻抚州龙骨渡),和李松昆由头陂带回的二十七师候象麟一个团尚有战斗力外,其他都是在抚州训练的新兵和由起义队伍中零星逃回的残兵。

蒋介石为了收买人心,仍保留了二十六路军的番号,由孙连仲任总指挥,辖二十五师和二十七师。高树勋军长兼二十七师师长;李松昆为二十五师师长。因此,孙连仲对蒋介石仍然忠心耿耿。

1932年,蒋介石令二十六路军继续参加剿共,不料在宜黄、崇仁地区,高树勋率领的二十七师及二十五师又打了败仗,蒋介石撤了高树勋的职。高离开江西到河北参加了冯玉祥的抗日同盟。在抗战期间,又成立了新八军,高任军长。

1941年高树勋在鲁西濮阳县刘屯消灭了汉奸石友三后,又升为总指挥。1945年他跟孙连仲任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掀起内战,孙连仲部沿平汉线北上,围攻晋、冀、鲁、豫解放区。高树勋在河北邯郸地区反对内战,于1945年10月30日率部起义,参加革命。

孙部二十六路军部队在江西抚州、吉水、乐安、新淦、广昌等地仍然继续“围剿”红军的战争。1932年5、6月间,原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吉鸿昌由美国回来,曾到湖北麻城,打算指挥他的原部进行反蒋,并将两团人带出,因无军费,又恐蒋加害于他,就停止行动,只身跑到天津在租界内隐身。吉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天津从事抗日活动。1934年11月在天津被捕,11月24日在北平遇害。

1933年7月间,原吉鸿昌部张印相在麻城企图联合平汉线杂牌部队反蒋的风声传出后,蒋介石先派陈继承、万耀煌等三个军在麻城附近将张印相部队包围。但蒋怕投鼠忌器,将战争扩大,乃派冷欣先打电报劝说张印相和解,张未理。蒋又派刘经伴去调解,张根本不见面。蒋正准备缩小包围圈围剿张印相部,此事被二十六路军总部驻南昌的军需处科长孟企三知道,乃面告孙连仲,孙便打算自己出面,亲自调解此事。与总参议田镇南商谈后,就去见南昌行辕参谋长兼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说明来意后,熊很高兴地说:“你来的正好,原想和平解决此事,但费了很大力气找不到调解人,你能出面调解,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接着,熊便请孙连仲去见蒋介石。蒋给孙大洋六万元,令他到汉口去见何成浚(武汉行辕主任)。孙对何说明蒋介石意见后,何即令前方各军暂缓行动,由孙派参议张振江去麻城见张印相。因张过去糸孙的旧部,张表示服从孙的调解,张印相随后派彭振山师长出面联络。经过联络,双方谈判的结果是:决定孙连仲和张印相职务对调,孙连仲任二十六路军总指挥兼三十军军长及三十一师师长。另成立四十二军,张印相任军长兼二十七师师长,田镇南任副军长,鲁崇义为参谋长。

这次由于孟企三向孙进言,消除了一场派系间的恶战,也壮大了二十六路军的力量。事后,孙暂住麻城。1934年7月间,张印相去江西永丰到差,途经南昌去见蒋介石时,被蒋逮捕关押。

1934年春,三十军军长彭振山回家时,孙连仲报请蒋介石批准,派三十军入赣。彭振山回到南昌后,很不乐意,逐致孙、彭不和。是年6月,彭振山通电拥蒋反孙,并撤了任泮兰的旅长职,派候镜如接替。后来经孙连仲向蒋介石报告,蒋即令彭振山到南昌见面,也被关押起来。1934年秋,蒋介石将张印相,彭振山两人同时枪毙于南昌。

1935年夏,二十六路军所部调出江西,到湖北枝江、松滋,湖南桑植、石门、大庸地区,继续进行反共战争。随后,孙连仲指挥的二十六路军全部转移到江苏泗阳清江浦整训。

抗日战争爆发后,孙部参加了驰名中外的台儿庄战役和保卫武汉的外围战。后来又在大别山,黄麻地区抗战,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取得了一定战果。

1948年,孙连仲任南京卫戍总司令,年底又任总统府参军长,去台湾后任国策顾问和评议会主席等职。

据父亲后来口述,在参加宁都起义加入红军后,由于早年曾在平凉动员他参加革命的启蒙老师、时任红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的刘伯坚对他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亲自把父亲介绍给红军总司令朱德,说:这个人文化程度高,思想进步,留在红军队伍有很大好处。朱德和刘伯坚还单独找父亲谈话,希望父亲留在红军队伍,为中国革命出力。但由于当时父亲接到平凉家乡捎来书信,告知家母病危,要他火速回家探望,不得以,父亲只好婉言谢绝他们的盛情相邀,离开了苏区。临别时,他还将一支老式派克金笔送给朱德总司令,作为纪念和表达感激之情。

这是父亲早年参加红军的一段红色经历。这段红色经历十分感人,但也十分遗憾。

由于历史的阴差阳错和当时时局的****,从此父亲再没回归红军部队。但这段经历也使他对共产党红军产生了很深的印象,也为他在以后利用特殊身份保护在****中的地下共产党员埋下了很深的情感基础。

父亲此后虽然再未能加入红色部队。但从另一个角度讲,父亲后来离开红军,在国民党部队中,利用职务之便保护了一大批共产党高级干部,这些历史功绩,或许远比继续留在红军中发挥的作用大。但这毕竟是真实的历史,而历史的命运却是谁也无法改变的。

图为毛主席和参加宁都起义的部分指战员合影(老照片)

同类推荐
  • 重生1932

    重生1932

    在大专院校里读书的一个单机游戏“豪宅”,李维因意外重生到了1932年的一个德国人身上。这是世界大战前比较和平的一个年代,他放弃了在德国优越的生活,毅然准备打击日寇,去经历他那不一样的抗战。
  • 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

    穿越之特种兵:云的抗日

    欧阳云是个特种兵,一次意外导致他穿越到了1935年,并结识了美丽的女大学生陈佳姚。那时抗日战争刚刚打响,欧阳云决定利用自己的特种兵功夫和现代知识帮助中国人民打鬼子。他建立了自己大学生武装部队,他改造出一大批现代武器,他只身一人跟国民党的军队谈判,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换来一场胜利: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
  • 我的古村

    我的古村

    我要为我的先人,我的长辈,以及我的乡亲们,立一座不高不矮的文字碑。
  • 孤岛枭龙

    孤岛枭龙

    男主陈思因儿时相恋女子——娟子嫁给他人而离家参军。参军后经努力他来到大禹国第一特种战队——枭龙战队成为杰出的一员。为支援先期守卫琼玉岛的原大队长等人,他主动复员带领战友来到琼玉岛,并在探索琼玉岛的过程中得到前辈高人为守护大禹国留在岛上的“悬空遗宝”,从此他走上了一条不同凡响的人生之路。
  • 教练机科技知识(下)

    教练机科技知识(下)

    本书介绍了教练机的研制、发展、型号、性能、用途等情况。内容包括:中国歼教-7教练机、美国T-6A联合初级教练机、俄罗斯苏-29教练机、德国马可隐形战斗教练机、意大利S.211中级教练机、日本T-2高级教练机、捷克L39教练机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顾道长生

    顾道长生

    本以为是写实的都市生活,结果一言不合就改设定!灵气复苏,道法重现,这大概是一个现代文明转变成修真文明的故事。…………本书仍然很墨迹书友群:666-464-52。V群:465-455-757
  • 红衣如血倾国色

    红衣如血倾国色

    北陵永乐十一年庚申,永乐帝楚氏薨逝,于乾清殿匾额后密置文。勿治之,死后不入陵,不设庙号,葬西郊燕山之。有人言,偶于燕山帝冢见一女,红衣如血,飘然不知其踪。——节选自《北陵野史》
  • 冤种

    冤种

    “冤种”一词流行于中原和北方某些地区,意指最受欺侮的个人或家庭,与之相对的“光棍”意指最横行霸道的个人或家庭。冤种和光棍配套存在,既相互冲突,也相互转化。如果政治权力争夺是正史的主要内容,叙事艺术则对民间权力争夺最感兴趣。冤种和光棍的互动就属此类。无论依仗暴力、财力,还是别的什么力,能欺负别人,就是光棍,不能免于被欺负,就是冤种。他们既是大政治、大历史的看客,又是小政治、小历史的主演。从他们身上,更容易看出中国文化的各种特点,更容易了解普通人对待权力的真实态度,因为这种现象在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他们可能就是你和我。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携手江山之冷漠小王妃

    携手江山之冷漠小王妃

    “天下男儿何其多,我凭什么偏要嫁你!”“明日本王便改名何其多!”“@2#23¥4%……&!!!!”
  • 某平行世界的末世

    某平行世界的末世

    “末世来临,这一次我必定要完成当初答应她的事情,这是我的宿命也是我的救赎,只是这世界好像变的有些不一样啊。”化为废墟的的城市里,方诚看着那降临于这个世界的恐怖,准备着做最后一战
  • 顾先生他只想金屋藏娇

    顾先生他只想金屋藏娇

    顾遇也不知道沈愿怎么就看上他了。“一个月的工资不够你买一个包,一辈子都买不起你喜欢的房,没车没表没游艇,即便这样,也没关系吗?”沈愿:“恩,没关系,我找老公从来不看别人有没有钱,反正都没我有钱。”顾遇:“……”*沈愿对顾遇而言,是你携星河入梦,从此星河与我无关,夏夜是你,凉秋是你,春花雪月里人间烟火,满满的都是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能看见隐藏信息

    我能看见隐藏信息

    【君临】开服三个月后,一位大魔王震撼来袭!他能清楚地说出每个BOSS的弱点。他能完美地触发任何隐藏任务。爆神装,收神宠,他是游戏里真正的魔王!是所有玩家的噩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