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02600000026

第26章 采访实录(2)

记者提问十七:其实家长还是要做一个自我检讨,这方面也特别重要。现在中国绝大部分的教育方式,我想陆老师也看到了家长的一个普遍现象:孩子从出生上学,到谈婚论嫁,到最后生孩子、带孩子,这一系列的人生轨迹都由家长一手操控。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的人生就是我的人生,我的观念对,我的经验多,我就应该用我的方式去教导孩子。这样呢,往往会导致孩子叛逆,或者抵抗家长,甚至发生一些激烈的冲突。您怎么看待这种中国式的家庭教育方式呢?您觉得应该怎么去改变这种思想呢?

陆惠萍:从“代替”变为“引导”。作为家长的一个行为准则是什么呢?

作为家长,观察自己的行为对不对有一个准则:当你帮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让他自己变得强大还是让他变弱小。比如说他摔在地上,他已经会走路了,你把他扶起来,今后他只要摔倒,他就抬头等着妈妈扶。你必须让他自己站起来,让他自己变得强大。你扶他就让他养成等待,不主动的习惯。长此以往,孩子长大成人变成啃老族也是挺自然的事情。

当孩子成为啃老族的时候,家长就烦恼了。但家长不知道,这些习惯是从小学一年级给孩子送书时开始的。孩子忘记带书了,你就帮他去送,带书是他的责任呀,你就让他没有书呗,或者引导他想办法——不送书如何有书上课?引导孩子到隔壁班级去借。结论是你绝对不能为他送书。否则,你越帮他,你的事情就越多。中国式教育是代替,而不是引导。

这个问题我们再多说一点,我在这里教家长最具体的做法。比如,你的孩子回家说:妈妈我渴了,我要喝水,几乎所有的妈妈听到这句话会怎么样?放下所有的事情,赶紧去倒杯水给孩子。我要在这里郑重关照家长们:从今往后,你就跟孩子说:孩子,我也正好要喝水,帮妈妈也倒一杯来!如果孩子说:妈妈我要吃香蕉。你回答:妈妈正好也想吃,帮妈妈也拿一只香蕉来。这样的话,就让他慢慢强大起来了。家长要耐得住性子,千万不能有这种想法:叫他做还不如自己做。

记者提问十八:现在,很多家长恨不能把孩子做的事情都帮他做完了才好,就怕孩子会处于不同的危险之中,正如家长们总在想切水果会不会有危险,等等。

陆惠萍:每个孩子早晚都要面临独立,每个长大的孩子都有疤。现在你走在街上,发现不会过马路的人大有人在,有很多成年人都不会过马路。因为从小是被爸爸妈妈拎着过马路的,过马路要先看哪一边,他都不懂的。这样的危险为什么爸爸妈妈们没有预见到呢?总有一天,他需要自己过马路的,那怎么办,越早学会越好,越早学会越应用自如。

记者提问十九: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其实也会无形之中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威胁?

陆惠萍:是的,而且,你怕危险发生,就让孩子待在家里,然后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就比较弱,人际交往能力弱,他就不愿意出门,因为不知道跟怎么开口跟陌生人说话。他不愿意出门,在家干吗呢?多数就成了上网成瘾的孩子了。

记者提问二十: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是吗?

那么,我觉得家长也是特别不容易,他其实也想要孩子快快乐乐、无忧无虑地度过童年。但是,看到同龄的孩子都在学特长,都在报补习班,像二胡、钢琴、舞蹈、乒乓球等等特长都会,但自己的孩子没有学,怕未来输给人家,所以也把孩子推到各种兴趣班上去。通常,孩子不快乐,家长负担也很重,家长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您觉得应该怎样去疏导他们呢?

陆惠萍:其实对这件事,大众有误区。首先呢,无忧无虑不等于什么都不学习,什么都不学不等于无忧无虑。这是家长的误区,学很多东西不等于就非常痛苦和可怜。我的母亲,从小对我的教育是什么都学,体操、剑术、乒乓球、主持,样样都让我学。我小时候学的东西,比我女儿小时候还多,我学的每一项后来都成了我的骄傲。

一个人,必须有爱好,一个持续兴奋的爱好,被打败了没关系,有爱好,情绪就有出口。我主张孩子学些特长,我认同老话“技不压身”。

记者提问二十一:那这些东西您当初想学吗?

陆惠萍:我都是非常快乐地去学的,有些我会很讨厌去学,我的妈妈引领得很好。我对我的女儿是这样做的:暑假快开始的时候,我就牵着她的手,到少年宫去,站在一排暑期特长招生说明前问她:钢琴喜欢吗?要不要学一点?画画喜欢吗?要不要学一点?英语喜欢吗?想不想学?体操喜欢吗?想不想学?她一下子选了三样。我说:宝贝,你在喜欢的当中选两样来学,好不好?学了一个暑假下来,再跟她说:选一样现在还是很喜欢的继续学下去,把暑假班变成长期学习班,好不好?后来这些都成了她的特长。

所以,家长绝对不要认为学习这些就很辛苦,不学就无忧无虑。事实上我已经发现很多孩子,正因为没有任何特长和爱好,心无所依,无所事事。

我的一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一个学期后回来,跟我讲,“我妈妈培养我是彻底失败的。”当时听到这句话,我吓了一跳,他妈妈在一旁脸色都变了。他说:“上大学里后,同学们要组建乐队,不会有我,因为我不会;组建球队,不会有我,因为我不会;建文学社,不会有我,因为我也不会。班级里什么我都帮不上忙,我很失落。还有我的字写得太差了,妈妈在我小时候也不督促我练练字。”他妈妈马上站起来激动地说:“我让你练字,可是你不听啊,你不肯练啊。”孩子回答:“我小时候不懂事,你为什么不能引导我,让我把这些最基础的东西学好。”

有一些特长,会在人情绪不好的时候,帮助你化解。比如说你今天心情特别不好,就去打打篮球,出一身汗,要不然就去拉拉琴,情绪有了一个出口,化解掉了,不会长期积累在心中。如果长期积累在心中,到时候,通常在自己都没有预料的时候,突然破坏性地爆发。

不要单纯地认为让他学就会很累,不让他学他就会很快乐。科学证明,人类的大脑功能表现,所有人都有一至两项特长,你不让他学,他自己会偷偷去学,这是他与生俱来的能量,这个能量让他对某一样东西特别地爱好,甚至痴迷。

记者提问二十二:现在为人父、为人母的大都是“80后”了,“80后”没吃过什么苦,那么,这一代教育孩子的方式,会不会跟“60后”“70后”有很大的不同呢?

陆惠萍:肯定不同。这种不同有让我们担心的地方,有需要提醒的地方。

有些“80后”“90后”这样跟我说:我的父母要孩子,我才生孩子,不是我要孩子,是他们要孙子,我生完了我就不管,我不带,由他们负责。

记者提问二十三:其实就是责任心不够,对吗?

陆惠萍:他们觉得到时候了,年龄到了,应该生,但是怎么带大孩子,一头雾水。所以,多数由隔代去带,但发现孩子长大一点的时候,又觉得父母带得不好。于是说,早知道这样,当初就不该让我爸爸妈妈带。

人啊,总会醒,只怕是醒得太晚。

记者提问二十四:日本、美国,很多的妈妈在没要孩子之前,就会为培养孩子列一个计划,学习如何去引导他。而中国的很多母亲,是在有了孩子之后,甚至孩子出现状况之后,才去想这些问题的,这是不是一个错误呢?

陆惠萍:这一定是错误的,我希望更多的家长能体会到这个问题,先体会到这是个问题,才有改变的可能。

日本的妈妈们在她们只有20岁的时候,政府就为她们开设课程,学习怎么做女人,怎么处理两性关系,怎么营造家庭氛围,怎么创造孩子。其中这句话很有趣的:“如何创造孩子?”意思是如何让孩子先天继承父母这一代好的基因。我们是怀孕了以后才开始重视,有很多母亲这样告诉我:不得了,我怀孕了,我之前喝过酒的,吃过药的,怎么办?整个怀孕过程,都在担忧紧张害怕——我能不能生下这个孩子,要不要打掉重来。可是,关键是打掉重来不知道还能不能来。一些医院里都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场景——门诊大楼的一楼,人满为患,人人在打胎,二楼呢,也人满为患,人人在做试管婴儿。从小到大,我们学了很多没用的东西,而有用的东西,我们却不知道,有的知道重要但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我们国家有一个统计数字,适龄的女性有80%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怀孕了。不知情,说明你肯定没有做好准备,想生个健康聪明的孩子就大打折扣了。

记者提问二十五:那么,陆老师有没有好的建议给我们这些“80后”“90后”,有没有一些忠告给我们这些即将要做父母的人呢?

陆惠萍:我的建议是做充分的准备。

你对你生命中发生的所有的事情都必须是重视的、有诚意的,这样的话,你就要懂得去做准备。举例,如果你不可收拾地爱上了一个男人,你一定会去了解他身边有谁?爱好什么?怎么做可以打动他?偷偷去了解他,这就叫尊重和准备。

如果你对生孩子这件事情是非常重视的,你对迎接新的生命有虔诚心的,那你就会去做准备。现在我们的书店不缺这些,网上也提供很多这样的知识,你只要重视,就一定有条件做充分的准备。如果你想过幸福的人生的话,你就要做准备。就像你做新娘,要准备吧,准备拍婚纱照、找酒店、写喜帖、买家具、布置新房等等。生孩子这件事更大,孩子是你未来的事业,所以更需要做准备。

记者提问二十六:陆老师,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独生子女,脾气很不好,家长要怎样帮助孩子调整情绪呢?

陆惠萍: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情绪不好的人,能力再强,成就再大,也会被自己的情绪摧毁掉。情绪是一种能量,能量没有好坏,但变成情绪的时候就有好情绪和坏情绪之分。当孩子坏情绪发生的时候,一定不要跟他论对错,等情绪平息了以后再了解原因,跟他分析。

孩子有情绪的时候要允许他发泄。但是,有三个原则要在之前告诉他:第一,爆发情绪时不能伤害自己;第二,不能伤害别人;第三,不能妨碍别人。并且告诉他,情绪上来的时候,尽量什么也不要说,什么也不要做。因为说的一定很伤人,做的一定极具破坏性。

孩子哭,让他哭,哭完了情绪好了,再跟他讲道理。

一个人的情绪状态叫潜意识性格状态。潜意识性格多数是负面性格,比如反抗性对立,比如情绪性坚持,比如固执性坚持,等等,听听这些名词就知道很可怕。意思是,当孩子处在这些潜意识性格时,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反抗、对立、固执等。那时候,家长只有安静、旁观,让他冷静下来。很多监狱里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潜意识性格那么可怕,在情绪状态下做了极端的事,过后都非常后悔。养育孩子就是养育孩子的情绪。

家长如果早一点懂得这些,监狱里面不会有那么多人。

记者提问二十七:说得太好了,老师,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富不过三代”,您是怎么看的?

陆惠萍:最近,由媒体披露出来的所谓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的所作所为,令人哭笑不得,更让人心痛不已,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中国的这句老话“富不过三代”。孩子长大了,但不懂事,是谁的责任呢?我的书中和光盘中讲了很多案例。其实一切都是可以避免的,但爸爸妈妈思想观念的偏差,导致现在的结果,需要学习的是为人父为人母的能力。

所谓“富不过三代”,在我看来,已经说得很客气了,改革开放后富起来的人们,有一大部分都“富不过一代”,一代白手起家,有了足够的财富,却只武装吃、穿、住、行,不肯武装思想和观念。没有被武装的头脑,一旦有了钱,是非常危险的。狂嫖滥赌、醉生梦死的大有人在。最后“地基”打得不够,承载不了财富。

有一次,一个家长跟我说:老师,你的课程很好,但是太贵了。我拿起她的包,问她这个包多少钱。她说:一万二。再问:你的车多少钱。她说:六十万。培养孩子永远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只有家长愿不愿意重视的问题,或者说,是家长愿不愿意重视孩子生命的问题。

“地基”是思想,是品格,是梦想,是魂。英国有一句谚语大家都知道——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绅士。可是我们想着一富就要富过三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啊。

记者提问二十八:老师,我还有问题想问:请问,现在胖孩子比较多,是怎么造成的?怎样防范呢?

陆惠萍:关于孩子健康的问题,你不问我也很想谈一谈。

人类的身体看起来像是鬼斧神工的杰作,直到它出了问题,就是另一回事了。我们给孩子吃的大多是“垃圾”,你看到肥胖的孩子,不用问一定是吃“垃圾”长大的。

过年过节的时候,大人们拿着花花绿绿的东西回来给孩子吃,孩子吃了以后就得花花绿绿的病。什么叫花花绿绿的病?就是病例很少,几百万一例,连医生都束手无策的另类病。

几年前,台湾创造了一个历史。一个什么历史呢?14岁的男孩子生肠癌死了,同样的一个身体,同样的一个内在器官,癌症的潜伏期很长,你把那最抗腐蚀的肠子折磨破坏到什么程度,14年就变成癌症而死啊?我们只知道这个孩子有一个固定的习惯——每天早上进学校之前,在门口吃一根火腿肠,烤的,放学时再吃一根火腿肠。

被高度加工过的东西,一定好吃,我说的是口感好,但不容易排干净。食物其实只有一个特性我们要追求,不是口感,而是鲜,新鲜的鲜。

而让人震惊的是,后来深圳创造了新的历史,9岁的男孩子肠癌去世,原因也是常吃被高度加工过的东西。不得不说,这依然是家长不可逃脱的责任。

记者提问二十九:陆老师,能不能讲一讲,上了大学的孩子,家长要怎么引导?

陆惠萍:提醒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如果提醒了孩子没有做,帮助孩子找到假期实习的地方。

这是为将来的工作做准备。外资企业让你填简历时,要填你的学业能力是什么,你的管理能力是什么,是否组织过集体活动等等。

一个人能不能工作,一个人能不能创业,不看他什么学历,而看他对社会的认识程度,对人性的认识程度,对将要从事的事业的执着程度。

一个人成功不是因为他考上大学,发展沟通能力和领导能力是成功的前提。郎咸平对他女儿说的话我很赞同:尽早到社会上吃吃亏、加加班,社会才是最好的大学,大学毕业,知识已经足够用了。

记者提问三十:谢谢陆老师,您刚才讲的这些,对我触动非常大,对我们的观众听众也一定触动非常大。我想我们这期节目播出之后,我们的一些听众,特别是即将为人父为人母,或者是已经为人父为人母的人都会受到极大的教育,谢谢您。我代表孔孟之乡的观众再一次谢谢您。

陆惠萍:期待大家进步——愿天下父母皆得欢心,愿天下儿女皆成栋梁!

同类推荐
  •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怀孕分娩育儿一点通

    本书是为新手父母准备的孕产婴护理实用百科全书,为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提供关于宝宝孕育方面的各种问题及解决方案,包含:优生优育方案、孕期保健护理、养胎保胎与胎教、分娩期保健护理、新妈妈和婴儿护理等,为新手父母提供全面有效的指导。本书全面详实地分析了妊娠前、妊娠期、产后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这些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案,为孕育优秀的新生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书科学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众多年轻夫妻学习孕产婴护理经验的绝佳选择。
  • 卡尔·威特的教育

    卡尔·威特的教育

    本书是卡尔·威特父子所著教育经典的合集。上篇是老卡尔·威特对自己教育成功经验的总结,下篇是小卡尔·威特对父亲教育方法的回忆与总结,两部分互为补充,各有所长,相信读者读后,一定能从其中总结出提升自己育儿效果的方法。愿每个孩子都有健康快乐的童年!并发挥自己的优势,改善自己的劣势。这本书其实是关于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优势的专业指导,能帮助你在未来的人生中充满自信。
  • 拆掉篱笆墙

    拆掉篱笆墙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时期,一个特殊时期。如何帮助孩子顺利通过这一关,是许多家长心中的烦恼。本书从青春期孩子可能出现的几大问题出发,进行了分析、解说,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不能百试百验,但还是希望能对天下苦心的父母有所帮助。
  • 等待绽放

    等待绽放

    本书是一本给儿子写的书,也是给天下的母亲写的书。全书分为七辑:一只新剥开的笋、刹那烟火、流星雨、破茧成蝶、多梦的季节、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图腾、无处不飞花。
  •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会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期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家长应该给孩子做好哪些准备,度过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衔接这段特殊的时期?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新生家长应该怀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引导出一个健康、快乐、好学的孩子呢?家长怎样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进而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家长还要考虑如何在家庭中提高孩子的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呢?在孩子刚入学时,家长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一年级决定孩子的一生大全集(超值金版)》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另外,书中还汇集了一些成功的家教案例及专家谈的一些教育理念,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带来启发和帮助。
热门推荐
  • 狼少请温柔

    狼少请温柔

    误打误撞睡了江城最有身份地位的男人,苏苏表示压力山大。事后,他用尽各种方式威胁她,苏苏表示心里苦。全天下的女人,都想成为她,替代她,却只有苏苏,想尽各种办法想要逃离慕长歌的桎梏。“女人,你想往哪逃?”
  • EXO 遇见你

    EXO 遇见你

    【原文为《EXO原来我们相遇过》可是被网站隐藏补鞥呢放出,故我重新发布了一遍,内容会有微小的改动,看过的亲们可以回忆一下!】异度空间少女降临xo公寓,受了诅咒的她从一个清新小萝莉变成了大婶!“大婶,我饿了!”“大婶,我的衣服还没洗啊!”“大婶,你买零食了吗?”……容颜恢复,她成功虏了鹿晗,迷了伯贤,惊了子韬,收了钟仁,错认了世勋,搅乱了xo!然而家族遭受灭顶之灾,为保她一人性命,变换身份,压制记忆,给她全新人生。变身贵族学校学生,被成员痴缠追击,最后成为竞争对手制衡sm的砝码。解印记忆,为救族人她毅然离开。xo成员伤心欲绝,却雪上加霜的频发事件,解约,受伤,自杀,嫉恨,服役,压制……偶像天团面临雪藏甚至解散危急。她与恶魔交易,得以重新归来,陪他们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可是交易总是有期限的……
  • 洛克王国之远古的契约

    洛克王国之远古的契约

    天快黑了,暮色将笼罩大地,黑夜的主宰即将降临。天神已经复苏,光明即是黑暗。混沌的生灵啊,觉醒。天地即将毁灭,光与暗,善与恶,一切将不再分明,世界等待曙光和黎明。今生的相遇,是巧合,也是——命中的注定。
  • 《黑键不动白键的忧伤》

    《黑键不动白键的忧伤》

    夏小茜,一个平凡的菇凉。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换成我,我做不到,我真的很爱她!我是子墨!
  • 生活这道经

    生活这道经

    生活就是难念的经,爱生活,记录生活琐事。
  • 异界之独掌恐龙大军

    异界之独掌恐龙大军

    穆林带着孵化之源来到了异界,只要提供能量便可以生产无尽的恐龙大军。秀颚龙、鼠龙、迅猛龙、风神翼龙、死神龙等等各种恐龙为它征战异界星空。一吼震星宇的霸王龙,一踏虚空破碎的地震龙,谁人可挡。“在我恐龙大军的潮水中,你们根本泛不起浪花...”
  • 当白居易穿越以后

    当白居易穿越以后

    诗圣白居易穿越了?!他看着与他格格不入的高楼大厦,和人群……有人问:哪家公子,跑错片场了吧?
  • 我是世界掌控者

    我是世界掌控者

    如果我的世界是一片蓝天,那她就是在天边飘动的云,我要用我的一生去守护这洁白,倘若她愿意,“我想把这整个世界送给你!”
  • 我是真的没想浪

    我是真的没想浪

    穿越到异世界,孙载获得一个奇葩的怪物猎杀系统。危险等级越高系统提供的强化越有价值。为了保命,一心只想做普通人在异世界混日子的孙载不得不化身‘怪物调侃大师’,‘高级内涵语掌握者’,‘引怪小能手’。他加入惩戒人,踏上飞升之路一步一步迈入将整个文明飞升更高维度的境界。元素之心,灵性之根,混沌之灵……九大生命灵基。炼气士,魔法师,操尸人……二十七条飞升之路。唯有在彼路尽头的人才有资格带领整个文明的飞升。但,不能救世者,不足言灭世。当孙载站在‘飞升之路’尽头,面临抉择的时候。曾经一心只想做普通人的他喟然长叹:当初咱是真的没想浪。这是一个普通人从弱小到强大的故事。
  • 偷吻男神:辣妻会使坏

    偷吻男神:辣妻会使坏

    “女人,你在勾引我?”“是啊,怎么了?”她跨座在他的身上,低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