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49200000015

第15章

正在盟军官兵源源不断地登陆时,为了支援海上登陆而发动的空降作战却很不顺利。美军空降兵着陆后,被大风刮到房子上和树上撞伤。降落到登陆地的人数不足500名,这些伞兵着陆后,占领丁尼塞米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

盟军突击舰队到达预定登陆点,在夜色的掩护下登陆,防守海岸的意大利部队急忙逃跑。

离海岸32公里的“赫尔曼·戈林”师,赶到美军第1步兵师的登陆地点杰拉平原,准备歼灭美军。海滩十分拥挤,风浪太大,美军的坦克和大炮还没有运上岸。德军坦克歼灭了美军前哨,冲进沙丘地带。在这危急关头,盟军海军舰炮发射了猛烈的炮火,赶跑了德军坦克。另一支德军部队和一支虎式坦克连向美军第45师左翼发起的攻击也被粉碎。

在没有受到反攻的情况下,英军的登陆十分顺利。7月11日晚,盟军已经拥有纵深5-15公里的2个阵地,并不断向内地推进。这时,阻止西西里岛的27万德意部队逃往意大利,成为盟军重要的任务之一。西西里岛东北角的墨西拿,距离意大利本土只有5公里,是德意部队的惟一退路。

为了占领墨西拿,盟军必须赶在德意部队以前到达墨西拿。英国第8集团军向北进攻,12日攻占锡腊库扎港和奥古斯塔港。蒙哥马利下令从伦蒂尼地区向卡塔尼亚平原进攻,并决定在7月13日晚发动主攻。

蒙哥马利急于攻占的目标是锡美托河上的普利马索莱桥。为此,蒙哥马利派出了1个伞兵旅,与德军空投到后方的1支伞兵部队展开了激战。

由于第一次空降没有完成攻占杰拉东北高地和彭地奥里弗机场的任务,巴顿下令,第二次空降于7月11日夜晚在法列罗机场附近降落。

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空降作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开战以来盟军发动的规模最大的空降作战。盟军在西西里岛一共出动了9816名空降兵;出动642架运输机,出动156架滑翔机。人员伤亡高达1500多人,占空降人数的15%以上。

由于意大利的局势突然恶化,德国在意大利的兵力太少,无法挡住英美军队的进攻,同时,库尔斯克战役不仅不会胜利,而且在奥廖尔地域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第9集团军有被合围的危险,希特勒决定停止“堡垒”计划,抽调兵力保卫意大利。

希特勒感到坐立不安,他想放弃苏德战场,将军队撤出苏联以保存实力,为本土防御做准备。

7月13日,希特勒召集克鲁格、曼斯坦因等人到东普鲁士的“狼穴”大本营开会。希特勒对他们说,盟军已在西西里岛成功登陆,“堡垒”计划必须停下来,要把部分兵力从东线调到意大利。

由于中央集团军群的糟糕局势,克鲁格元帅支持希特勒的决定。但曼施坦因反对这样做,他认为要么全部撤离苏联,要么把进攻继续下去。他说:“我们的处境,就像是一个人抓住了狼的耳朵而不敢松手。我们只有把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装甲部队消灭掉,才能挡住苏军在其他方向的大举进攻。这种情况本该在发动‘堡垒’战役前就能预料到!”

希特勒虽然认为曼施坦因的话很有道理,但他停止了“堡垒”计划,同时同意曼施坦因继续在南线进攻。

然而,曼施坦因低估了苏军的实力,他发动的多次进攻均失败了。结果,库尔斯克北部和意大利的局势持续恶化。

7月14日傍晚,曼施坦因发动的进攻彻底破产。在当天的进攻中,德军进攻苏军有漫长的雷场掩护的阵地远比曼施坦因设想的困难得多。

苏军优势兵力的猛烈反攻更使德军无力抵抗,德军对步兵伤亡倒还能承受,但他们无法承受坦克的损失。豹式坦克使德军感到失望,它很容易被打燃,其燃油和润滑油系统缺乏可靠的防护,乘员未接受充分的训练。豹式坦克已经所剩无几。

突出部北翼的第9集团军攻入苏军防线约11公里。南方集团军群推进纵深达19公里,然而要与第9集团军会师,还需要前进96公里。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苏军经常巧妙地撤出部队,用雷场和反坦克障碍物来对付德军的进攻。苏军不仅在突出部发动反攻,而且还在奥廖尔和布良斯克之间发动进攻,深深插入德军防线。

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德军全面转入了防御。7月17日,希特勒不顾曼施坦因的反对,把党卫军装甲军等主力部队调离普罗霍洛夫卡地区,德军在苏联战场出现了危机。

曼施坦因对希特勒的决定十分不满,他认为若能坚持到底,德军有可能围歼苏军第5坦克军,并最终攻下战略要地普罗霍洛夫卡。

德军撤退的主要原因并非丧失了战斗力,而是希特勒失去了继续与苏军作战的信心。随着主力部队的撤离,德军失去了在苏联战场上最后一次夺取战略主动权的机会。

从战略意义上讲,比起对苏联各方面资源的需要和对布尔什维克的仇视,希特勒更重视其欧洲利益。希特勒撤走主力部队的重要原因是保存实力。从后来的战争看,希特勒被迫到处抽调部队弥补危机四伏的防线,使德军变得更加被动。

7月17日,希特勒下达了命令:“我们不指望能守住西西里岛。重要的是拖延敌军,以为稳定欧洲大陆的局势争取时间。最重要的是不能让一个德国师遭受损失。”不久,德军又得到第29装甲榴弹师和休伯将军的第14装甲军司令部的支援,德军的任务不是保卫西西里岛,而是发动阻击战,保障主力部队撤退。

希特勒出动德军精锐部队在埃特纳地区阻击英军,德军其他部队向北面和东面撤退,退守墨西拿海峡。

7月25日,墨索里尼入宫晋见国王,国王却要求墨索里尼辞职,任命巴多利奥元帅接替首相职务。随后,墨索里尼被逮捕,监禁在马达莱纳岛。

8月17日晨,美军第3师抢先攻入墨西拿。英国一部部队也进入墨西拿。当天,盟军歼灭了岛上的残余德意部队。西西里战役中德军损失1.2万人,14万多名意军缴械投降。盟军损失2.2万多人。

盟国实现了西西里战役的大部分目标,没有取得全部胜利,但使盟国在地中海的交通线得到了保障。西西里战役的胜利,提高了同盟国在中立国中的威信。由于亚历山大指挥不利,再加上没有充分利用制空权和制海权,致使近4万精锐德军逃脱。

1941年5月26日,希特勒下令研制重型坦克。一些早期设计方案均未投入生产,但它们给德国设计专家们提供了大量的经验。1941年中期,德国制造了H1和H2两种木制坦克模型。1941年底,德国集中科研力量研制H1型坦克。1942年4月17日,它的样车出厂。

在测试时,样车很成功,起名为虎I,开始批量生产。1942年8月29日,虎I坦克装备了在列宁格勒作战的第502重型坦克团第1连。

1942年12月,在北非突尼斯,第501重型坦克团也装备了虎1型坦克。虎I坦克一直服役到德国投降。

1945年4、5月,虎1型坦克参加了柏林战役。虎1的88毫米火炮射程远,火力猛。它成为盟军坦克的杀手。虎1型坦克拥有厚重的装甲,使它的防护力很强。

在战斗中,虎1坦克摧毁了大量的盟军坦克。1944年7月,第506重型坦克团第3连的虎1坦克在3900米的距离上摧毁了苏军的T-34坦克。

虎1的缺点是后部防护弱;发动机需要持续地工作,一旦熄火难以启动。

虎1分为两种型号——E型和H型。在生产过程中,虎1的改进工作一直在进行。虎1炮塔上的射击窗在中期生产时改成了逃生舱口,还可以运载弹药;炮手的两个视窗窗盖的装甲在中期生产时加厚了,在后期改为一个窗盖;早期型有两个前灯,后期生产时只有一个。在后期生产中,还更换了发动机。

虎1装备两种履带:窄履带便于运输,换上宽履带便于作战。为方便虎式坦克的运输,德国制造了运输它的专用列车。

1942年7月至1944年8月底,德国生产了1355辆虎1坦克。1944年4月,虎1月产量达到105辆。后来,虎1被虎2替代。

反戈一击

苏军对奥廖尔方向的反攻长达37天,在此时间内向西推进了150公里。苏军在进攻中击溃德军达15个师。德国宣传部门称奥廖尔登陆场是德军刺向苏军心脏的匕首,而此时这把“匕首”在苏军毁灭性的打击下消失了。

苏军坦克像一把重剑向德军纵深防线劈刺,苏军的钢铁洪流给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整个战争期间,德军从未见过苏联坦克集结在如此窄的地段上。苏军坦克通过突破走廊后,立即展开兵力发动进攻。

德国无力改变苏军空军的独霸局面。苏德战场制空权的争夺战长达两年之久,至1943年8月,通过库尔斯克空战,制空权完全落入苏联空军一边。

法国历史学家康斯坦丁认为,库尔斯克会战是二战的最大战役之一,以德军的空前惨败而结束,这影响了德国与同盟国之间战争的整个进程。

苏军在库尔斯克防御战役中获胜后,苏军统帅部决定立即对奥廖尔地域的德军发动反攻,为日后的总攻奠定有利基础。

在库尔斯克北线的奥廖尔-库尔斯克方向,苏军计划由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在4个地域上发动反攻,打散奥廖尔地域的德军,然后各个歼灭。具体反攻计划早在1943年5月就已经制定好了。

苏军的反攻首先在库尔斯克北部地区发动,苏军统帅部决定于7月12日实施,并以打败拿破仑入侵的俄国元帅库图佐夫的名字作为此次战役的代号。

“库图佐夫”战役计划是:“西方面军近卫第11集团军从科泽利斯克地域突击,布良斯克方面军第61集团军从博尔霍夫东北地域进行相对突击,合围并消灭博尔霍夫的德军,再进攻霍特涅茨,插入奥廖尔的德军后方;第50集团军在西南方向进攻济凯耶沃,保障近卫第11集团军从西面发动的攻势;空军第1集团军支援西方面军的行动。布良斯克方面军第3集团军和第63集团军进攻奥廖尔,空军第15集团军支援布良斯克方面军。西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发动进攻后,中央方面军以右翼各集团军击退插入防御阵地的德军,并向西北突击,在奥廖尔地域从南面和西南包围德军,并与布良斯克方面军、西方面军共同歼灭德军。从3个方向同时发动大规模进攻,使德军陷入合围,使德军在随时遭到围歼威胁的情况下作战,造成其机动困难。”

为歼灭奥廖尔地域的德军,苏军组建了4个突击集群:西方面军左翼一个集群,布良斯克方面军组建两个集群,中央方面军右翼一个集群。三个方面军间的间隔为50-60公里。

苏军反攻准备的主要特点是:在预定反攻地域集结了大量炮兵。考虑到德军修筑了密集的防御工事,苏军统帅部十分重视在突破地段上集结强大的炮兵,以便能在短时间内把德军防御工事摧毁。

“库图佐夫”计划的战略目的是歼灭拥有37个师的德军。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库尔斯克的情况,而且有利于苏军在整个苏德战场的局势。

奥廖尔战役的作战范围为正面350公里、纵深120-130公里。

苏军的反攻准备是在严格保密下进行的。兵力调动、占领出发阵地均在晚上进行。各部队占领出发阵地的道路修建在谷地、森林、丛林、高地反斜面。凡是反攻准备的工程作业都进行了伪装。苏军的反攻准备,从表面上看是在加固防御阵地,使德军对苏军的战略意图产生错觉。

苏军的伪装措施和假情报效果较好,德军没有料到,苏军拥有足以转入大反攻的预备队。

苏军政委们在反攻准备时,十分重视政治动员工作。党政工作的特点出现了较大的变化,以前苏军政委们主要是教育官兵为祖国而死守阵地,而现在要求激发官兵的进攻热情。

面对德军的防御阵地,苏军统帅部十分重视进攻部队战斗队形的纵深配置。比如,近卫第11集团军主攻方向上的炮兵密度,每公里正面达到200门火炮和迫击炮。苏军在主攻方向上集中了大量的兵力和重武器。

从7月12日凌晨3时20分开始,苏军向奥廖尔地域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阵地进行了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炮击。炮击准备过后,索科罗夫斯基率领的西方面军和波波夫率领的布良斯克方面军大举进攻。德军负隅顽抗,苏军伤亡惨重。

由于需要几天的休整时间,中央方面军计划于7月15日发动反攻。而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计划于8月3日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即突出部南部发动反攻,矛头直指南方集团军群。

7月12日是苏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北线作战发生转折的一天。

苏军炮兵猛烈的炮火、航空兵的空袭压制了近卫第11集团军进攻地带内防御的德军火力。苏军步兵和坦克冲向德军阵地,他们快速跃过德军的堑壕……

北线苏军的进攻规模越来越大,而德军中央集团军群被迫转入防御。苏军统帅部要求开始反攻时,首先摧毁德军的奥廖尔登陆场,并消灭那里的德军坦克第2集团军和第9集团军。

北线反攻刚开始,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就投入了128.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100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2400辆、飞机3000架以上。

德国统帅部忙于防御,在奥廖尔登陆场构筑了野战筑垒配系,并用坚固的工程障碍物作掩护。在奥廖尔登陆场,德军拥有37个师,包括8个坦克师和两个摩托化师,总兵力只有60万人,装备7000门火炮和迫击炮、坦克和强击炮1200辆、飞机1100架以上。

当时指挥近卫第11集团军的是巴格拉米扬,他在回忆录中写道:“进攻前,部队都召开了群众会,向所有官兵介绍了战斗任务。召开全体士兵座谈会,要求凡是苏军所到之处,就不准德军立足;要求每个战士都要为祖国、为胜利做出贡献,不要怕牺牲。在大会上,政工人员对每个党团员都规定了具体任务,如在进攻时做什么,要做好哪些战士的工作。党团员必须冲锋在前,成为进攻的模范。集团军政委库利科夫将军、雅金奇金上校、政治部主任罗曼诺夫上校日夜在各部队开展动员工作。”

7月12日下午,德军的抵抗越来越顽强,并投入了预备队。德军飞机十分活跃。近卫第11集团军与德军发生了激战。巴格拉米扬密切关注着进程,及时出动各步兵军和第5坦克军等第2梯队参战。在傍晚前,近卫第11集团军完成了对德军第一防御阵地的突破任务,推进了8-10公里,到达乌里扬诺沃的德军第2防御阵地。

布良斯克方面军第61集团军也于当天向博尔霍夫方向发动了进攻,德军发动多次反冲击,第61集团军推进迟缓。

同类推荐
  • 大学生品读“三言”

    大学生品读“三言”

    本书共120篇,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顺序逐一进行品读,每篇在2000字以上。篇名也与原书整体风格一致,多采用回目的形式。本书是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赏析,大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于“三言”所描写的人物形象、社会现实、观念思想进行审读和剖析,呈现了“三言”小说的整体艺术风貌和思想特征,体现出大学生思想新锐不羁的个性及语言灵动清新的特色,没有学究气,有独特性,对大学中文系学生及文学爱好者应该有一定的吸引力。
  • 萧红作品集(四)

    萧红作品集(四)

    全屋子都是黄澄澄的。一夜之中那孩子醒了好几次,每天都是这样。他一睁开眼睛,屋子总是黄澄澄的,而爷爷就坐在那黄澄澄的灯光里。爷爷手里拿着一张破布,用那东西在裹着什么,裹得起劲的时候,连胳臂都颤抖着,并且胡子也哆嗦起来。有的时候他手里拿一块放着白光的,有的时候是一块放黄光的,也有小酒壶,也有小铜盆。有一次爷爷摩擦着一个长得可怕的大烟袋。
  •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

    本书,就是要将思考力和参与权还给经济高墙外的普通大众——《盗梦空间》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与中国经济增长《绿野仙踪》与金本位复辟打开电影看经济,我们能发现不同空间里的同一种逻辑!40余篇文章就着电影品经济,内容涉及经济思想、全球经济、中国经济、美国经济、欧日经济、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经典理论,在电影与经济间架起一座桥梁,为对经济感兴趣的普通人,更轻松、更直白、更感性地理解经济世界打开一扇窗户,放飞畅想!
  • 永远的思念

    永远的思念

    本书是作者谭文英的作品集,共分三部分组成:樱花烂漫(诗歌),秋叶静美(日记),咖啡心语(散文)。作品记录了作者多年来的心路历程,从校园到工作,从单纯美好到坎坷经历,有对生活的感悟,对故人的追思,对工作的反思,展现了一位优秀、坚强的女性形象。
  • 高平作家丛书:心旅拾遗

    高平作家丛书:心旅拾遗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热门推荐
  • 与鬼魂接吻

    与鬼魂接吻

    恐惧无处不在……波谲奇诡的灵异事件如影随形的贯穿于我的生活中,最大限度的冲撞着我理智的神经,撕扯着我
  • 难道永远躲不开你

    难道永远躲不开你

    三年前,陆小薇被卖到顶级夜总会,在钱色拍卖场被“面具男”买下。她原以为,这场钱色交易只是逢场遇害,此生,两人都将相忘于江湖……三年后,亲生母亲竟找到自己,领着她迈进帝都顶级豪门认亲!“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陆行之,这个她该称“小叔”的男人,将她壁咚至无人的角落,狭长的眼眸中透出凶狠的光芒。陆小薇心脏提到嗓子眼,脸上泛起的红晕弥漫到耳根,羸弱细语:“您认错人了…”“噢?是嘛。”陆行之勾唇,放过了她。看着陆行之远去的背影,陆小薇无力地靠着墙滑下去。陆行之早已用尽手段编织一张网,让陆小薇无处可逃……
  • 非莲池

    非莲池

    前世是太子,与国师是至交。结果被害死,转世成女生,莫名其妙回到前世的地方。
  • 爱你勿忘我

    爱你勿忘我

    秀女对郎才说的最后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忘记我啊!”。郎才回人间,把秀女种下的花儿取名“勿忘我”。,勿忘我像秀女一样对着郎才笑,那美丽的花儿让郎才似乎看见的秀女,郎才抬起头,那洁白的白云镶嵌在碧蓝的天空下,他隐隐约约看见,在天空之国的秀女对着他微笑!“敢夺我所爱,哪怕对手是上苍,我也要你付出惨重的代价!!!!”
  • 寻找人生的坐标

    寻找人生的坐标

    本书汇聚了众多励志佳作,通过这小短小精悍的美文,潜移默化中让读者明白自己的位置,如何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定位自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励志双语读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穿梭执行者

    世界穿梭执行者

    林凛是一个完美的人,穿梭了无数世界的他,甚至忘了自己原本是谁。或许有一词可以形容林凛——“人生赢家”。
  • 媚魂娇奴:邪王盛宠太凶猛

    媚魂娇奴:邪王盛宠太凶猛

    他是夜夜以女子身体解除苦毒的邪王她是重生归来向曾经旧爱复仇的妖女她与他建立契约入府相伴他心狠手辣唯宠她无度。“王爷,你答应过恪守礼节!可你……!”“王爷,你手放在哪里!”“王爷不要……”“嗯?”“……要……”
  • 玉蝉鸣

    玉蝉鸣

    他一生两次入狱,皆是为至亲之人所累。九岁那年,他的亲叔叔抛弃了他,当他一身是伤倒在荒郊野岭之中时,他以为,世上再没有人会在意他了。可是,她在意。她是从天而降的一束光,是只属于他的仙子。“我没有亲人了。”他嘴角是一抹凄凉的笑。“不,我是你的亲人。”她认真地说。当他以为他有了希望,有了光时,天灾却夺走了他的她。她对他说,世上有一种虫子,叫玉蝉,它的一生几乎全部在地下度过,暗无天日之中,唯一支撑它的信念,是在生命终了那一天的飞翔和鸣叫。“愈哥哥,我愿意做那玉蝉,等待一生,辛苦一生,只为在这天地间留下只属于我的声音。”
  • 恋梦的城

    恋梦的城

    以前喜欢城,后来却一直做着梦,每次梦里总有城,没次见到你都做一样的梦,我想我一定是爱上了你,爱上了这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