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49200000017

第17章

在巷战中,苏军的指挥变得十分复杂。苏军通信兵做了很多工作,苏军的通信联络始终未中断过。苏军第109通信团训练有素,有力地保障了电报电话和无线电联系,该团有很多女兵,她们本是柔弱的学生。在苏联最困难的时刻,她们纷纷响应政府的号召,锻炼成为勇敢坚强的通信兵。

8月4日晚,该市西部的战斗十分激烈。苏军第3集团军第269、第308步兵师从北部和东北部攻入奥廖尔市。

8月5日拂晓,奥廖尔市解放。广大市民们激动地欢迎着苏军的到来。

同一天,草原方面军也收复了别尔哥罗德市。为了庆祝这两个城市的解放,首都莫斯科鸣放了礼炮。从此,在莫斯科为庆祝苏军的胜利而鸣放礼炮成为传统。

苏军的巨大胜利,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广播中不得不承认:“当前最有决定意义的战区是苏联……今年夏天,德国人正在绝望地挣扎。苏军不仅挫败了德军的进攻,而且进行了大反攻。苏联从德国统治下解放自己的同时拯救了全世界。各国人民都应感谢苏联,苏联在未来的世界中也将是善邻。”

德军撤出奥廖尔后不断收缩战线,持续进行强有力的抵抗。苏军统帅部努力扩大苏军的进攻正面,并将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大反攻转变为苏军的战略总攻。

8月7日,在奥廖尔登陆场以北方向,西方面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发动了进攻,矛头直指在布良斯克方面军以东方向的德军主力后方。希特勒被迫从布良斯克方向抽调13个师去加强斯摩棱斯克方向。

8月9日,苏军近卫军第11集团军与坦克第4集团军向霍特涅茨市发动进攻。

8月10日,苏军收复了霍特涅茨市。德军遭到拥有制空权的苏军航空兵的空袭,损失很大。

8月12日,中央方面军收复了德米特罗夫斯克-奥尔洛夫斯基。经过3天的进攻,布良斯克方面军占领了卡拉切夫市。在进攻该市的战斗中,由于作战勇敢顽强,近卫第11和第11集团军有4个兵团获得卡拉切夫兵团荣誉称号。

8月17-18日,苏军占领奥廖尔登陆场。苏军对奥廖尔方向的反攻长达37天,在此时间内向西推进了150公里。苏军在进攻中击溃德军达15个师。德国宣传部门称奥廖尔登陆场是德军刺向苏军心脏的匕首,而此时这把“匕首”在苏军毁灭性的打击下消失了。

在奥廖尔战役中,苏军消灭德军20万人,德军损失坦克1044辆,火炮2402门。苏军未能实现战前制定的围歼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计划,同时苏军伤亡42.98万人,损失坦克2586辆,火炮892门,飞机1104架。

戈列尼谢夫·库图佐夫(1745-1813年),俄国著名统帅、军事家。1745年,库图佐夫出生在圣彼得堡,其父是中将军事工程师。1759年,他从炮兵工程学校毕业后留校任教。

1761年,库图佐夫出任阿斯特拉罕步兵团连长。1768-1774年和1787-1791年,俄土战争期间,库图佐夫先后任队列军官和参谋,指挥有方。1774年,在阿卢什塔以北舒马村的战斗中,库图佐夫失去了右眼。

1777年,库图佐夫升任卢甘斯克长枪团团长,后任马里乌波尔轻骑兵团团长。1785年,升任布格猎骑兵军军长。

1805年,俄奥英等国组成第三次反法联盟。库图佐夫率俄军主力出兵奥地利,迎战拿破仑的法军。奥军在乌尔姆战役中惨败,他率俄军撤退400多公里。在奥斯特利茨战役中,由于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干预,法军将俄军杀得溃不成军。

1811年,库图佐夫担任摩尔达维亚俄军总司令。在8月的鲁什丘克战役中,库图佐夫以少胜多,打败土耳其军主力。土耳其被迫与俄国签署《布加勒斯特和约》。

1812年8月20日,在俄军惨败情况下库图佐夫出任总司令。他实施战略撤退和坚壁清野政策。为对付拿破仑的战术,库图佐夫长期在广阔的区域内,围绕一个战略目标进行一系列战役。在他的指挥下,俄军作战形式多样,机动大胆,全力以赴达到主要战略目标。

9月7日,俄军在博罗季诺战役中重创法军后撤退。后来,俄军在别列津纳河畔鲍里索夫地区重创法军。

1813年4月,库图佐夫病逝于西里西亚小城本茨劳,他的遗体葬于圣彼得堡的喀山大教堂。

卫国战争时期苏联设有一级、二级和三级库图佐夫勋章。约7000人和很多团、旅、师、军事院校荣获库图佐夫勋章。

2.“鲁缅采夫”战役

“鲁缅采夫”战役与奥廖尔战役不同,它是在防御战过程中准备的。1943年7月下旬,沃罗涅日和草原方面军急需补充弹药、燃料和其他物资、技术装备等,以及兵力补充。

草原方面军司令科涅夫回忆说:“7月23日至8月3日,这10天是部队准备反攻所急需的:我们需要弄清德军的情况,曼施坦因已经把德军调到修筑好的防御工事内;要把草原方面军的部队调到出发阵地,重新部署也需要准备时间;沃罗涅日方面军在一些地段上仍在进行防御战。在当时的情况下,草原方面军在哈尔科夫方向从行进间发动反攻是错误的,无组织无计划的反攻当然不会取得胜利。”

7月23日,斯大林要求在库尔斯克突出部南部的苏军马上发动反攻,但朱可夫元帅反对此事。朱可夫说,在经过长期的激战后,两个方面军在发动攻势以前急需补充和休整。结果,苏军统帅部把苏军反攻的日期定为8月3日,进攻作战的代号引用鲁缅采夫将军的名字。

执行“鲁缅采夫”战役任务的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两个方面军共有90多万人。

7月底,草原方面军在别尔哥罗德以北地区集结完毕后,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方向上的苏军兵力占有绝对优势。由于西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的进攻,希特勒把大部分装甲和摩托化部队从哈尔科夫调到顿巴斯和奥廖尔方向,使得德军南方集群在兵力上出现了危机。

8月初,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一带只剩18个师,其中4个装甲师。曼施坦因的兵力为30万人,武器、弹药、燃油等严重缺乏,仅剩3000门火炮和迫击炮、近6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曼施坦因把各部队部署在构筑好的防御工事上,其防御力量由主防御地带和第二防御地带构成,全纵深为90公里。德军部署在7个防御地区,其中哈尔科夫成为抵抗枢纽。曼施坦因在哈尔科夫市建立了两道环形筑垒防线。

8月1日,苏军统帅部批准了“鲁缅采夫”计划。“鲁缅采夫”计划是: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突击德军坦克第4集团军与肯普夫战役集群的结合部。突击总方向为博戈杜霍夫、瓦尔基、新沃多拉格,要求将德军分割为两部分,在哈尔科夫切断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的德军与西面预备队的联系,最后围歼德军。

同时,苏军统帅部还计划对德军防御发动一系列辅攻,由西南方面军第57集团军负责,以支援草原方面军对哈尔科夫的进攻。

“鲁缅采夫”计划具有战役机动的特点,计划规定苏军展开进攻的正面为20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该战役计划实施10-12昼夜,每昼夜应推进10-12公里。

为了保证战役的胜利,最高统帅部要求在主攻方向集结重兵,要有压倒德军的兵力优势。从空中支援苏军地面部队除了强大的空军第2和第5集团军,苏军统帅部还调来近200架远程轰炸机、空军第17集团军部分兵力和国土防空军。

在其他方向上,苏军的反攻都应策应“鲁缅采夫”战役,为此,西南方面军和南方面军继续进攻顿巴斯方向的德军。

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补充了大量兵力、装备、技术兵器和运输工具等,并建立了弹药和燃油储备等。

苏军工程兵部队修筑了大量道路、桥梁、渡口,广泛进行战役伪装、排雷和构筑出发地域的措施。

苏军指挥部在准备实施主攻的方向,各部队的集结地域、战役发展企图等方面迷惑德军,在苏姆地域假造装甲部队与机械化部队的兵力展开,显示在苏姆方向有大的攻势即将爆发。

德军统帅部对假的苏军军队集结地域非常重视,多次出动轰炸机对那里进行空袭。

在反攻准备阶段,苏军广泛开展政治动员工作,动员全体官兵快速突破德军的防线,勇敢坚定地粉碎一切顽抗的德军。苏军政委们尤其重视对大批新兵的思想政治工作,命令新兵们必须担负战斗任务,向新兵们讲解英雄主义精神。

在苏军政委们的号召下,许多士兵申请入党,战斗激情空前高涨。那些在以往的战斗中作战勇敢的优秀士兵被接收入党,保证了党的队伍不断壮大。苏军政委们给每个党团员都规定了具体的任务,有力地提高了战斗力。

在很多苏军部队中,那些曾在防御战中伤亡过半的部队中,大量新兵入党,新接收的党员数量甚至超过战死的党员人数,极大地提高了士气。

8月初,沃罗涅日方面军和草原方面军集结了98.05万人,1.2万门火炮和迫击炮、2800多辆坦克和自行火炮,1300架飞机。

苏军大量集中兵力和重武器,主攻方向每公里正面平均为216门火炮和迫击炮。在近卫第5集团军和第53集团军的进攻方向上,每公里正面高达230门火炮和迫击炮。仅为保障正面上所有火炮的一次齐射,就需要10火车车厢的炮弹。

苏军还完成了装甲部队的集结。在两个方面军的主攻方向上的集团军中,平均每公里地段上有15-20辆坦克。其中,沃罗涅日方面军主攻方向上,每公里地段上达到7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

1943年7月,苏联游击运动中央司令部制定了“铁道战”计划。苏联游击队在正面长1000公里,纵深750公里以上的广大地域活动。仅8月2日晚,苏联就出动了167支游击队,近10万兵力攻打德军铁路线。游击队占领了预定的路段,炸毁路基、设施,炸毁德军火车和给水系统等。当天,苏联游击队炸毁4.2万根铁轨。德军的后勤保障系统遭到重创。

8月3日凌晨5时,苏军万炮齐鸣,无数炮弹发射到德军阵地上,炮轰长达两个多小时,以“喀秋莎”火箭炮的齐射作为结束,德军伤亡惨重。接着,苏军装甲部队和步兵部队发动进攻。德兵寡不敌众,无法阻挡苏军的滚滚洪流,苏军很快就突破了德军防线。

下午13时,沃罗涅日方面军近卫第5集团军向前推进了4-5公里。为了加快推进速度,瓦杜丁把坦克第1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投入作战。苏军装甲部队发展步兵部队的战果,向南强攻,冲开托马罗夫卡和别尔哥罗德的德军防线。苏军两个坦克集团军在当天推进30公里。苏军坦克像一把重剑向德军纵深防线劈刺,苏军的钢铁洪流给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战争期间,德军从未见过苏联坦克集结在如此窄的地段上。苏军坦克通过突破走廊后,立即展开兵力发动进攻。

草原方面军在别尔哥罗德北部进攻,它没有如此强大的装甲部队,因此进攻比较迟缓,第53和第69集团军一天只推进了7-8公里,第l机械化军推进15公里。

8月4日,苏军粉碎德军的抵抗,继续推进。德军在别尔哥罗德北部的抵抗十分有效,苏军第53和第69集团军的攻势受挫。苏军两个方面军组成的突击集群主力进攻托马罗夫卡和别尔哥罗德的结合部。

曼施坦因竭尽全力指挥部队坚守各咽喉要地,阻挠苏军装甲部队向南运动。当条件有利时,曼施坦因向苏军后方多次发动反攻。早在8月3日,曼施坦因就被迫投入了战役预备队第19、第11和第3坦克师。

在战场上空,苏军牢牢掌握着制空权。苏联空军压制着德军炮兵、预备队和部队调动。8月4日,双方还爆发了空战,苏军击落德机43架。

近卫第6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坦克第l集团军推进至托马罗夫卡枢纽部,在好多个地段插入德军防线,从北面、东面和南面合围了托马罗夫卡。

曼施坦因出兵阻击别尔哥罗德以北的苏军,因兵力不足而失败。8月4日傍晚,苏军突破了德军第2、第3道防御阵地,到达别尔哥罗德市的近郊。

在别尔哥罗德东部和东南部,德军出现了严重危机:苏军近卫第7集团军攻下北顿涅茨河右岸的德军登陆场,并强渡该河。

不间断的思想政治动员工作有力地保障了苏军的胜利。苏军政委们在战斗时坚持动员工作,苏军在所有连队巩固了党组织。

8月5日,德军的形势持续恶化。苏军第27与第40集团军于凌晨开始参战。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进攻地带不断向西扩大。德军防线被这两个集团军突破了26公里。

8月5日,沃罗涅日方面军的装甲部队在西南方向继续进攻。

在托马罗夫卡地域,双方激战一天。托马罗夫卡的德军被歼灭,其残部于夜里出逃。

8月5日晨,草原方面军进攻别尔哥罗德市。德军把该市变成了堡垒,市区外围修筑了大量的防御工事,构筑永备防御工事网,市内修筑巷战设施。但是苏军的火力太猛了,德军无法挡住苏军的攻势,在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的防御体系土崩瓦解。

苏军第69集团军从北面进攻别尔哥罗德。近卫第7集团军全部渡过北顿涅茨河后,威胁着该市的德军。德军更危险的情况出现在该市西郊,苏军第53集团军的机械化部队正在进攻该市。

抢先攻入该市的是近卫第89步兵师和第305步兵师,它们均荣获“别尔哥罗德”师称号。德军仍然顽抗到底,双方爆发巷战。

在攻城战中,苏军涌现出大量果敢善战的部队。当近卫第94步兵师第288团攻入市内时,奉命在电站大楼插上红旗。

电站及其附近建筑物还在德军控制之中。苏军在德军扫射下冲入电站大楼。11时30分,红旗在该市上空飘扬,极大地鼓舞了各进攻部队的士气。

苏军在攻城战斗中,夺取房屋等建筑物,不断围歼市内的德军。在一所2层砖瓦楼里,有一些德军士兵封锁着市中心以北的接近地。苏军越过围墙,向该楼扫射。双方互掷手榴弹,还进行了肉搏战。结果,苏军生俘德军士兵53人,击毙77人。

手榴弹是苏军巷战时不可缺少的武器。尽管炮兵能给予苏军有力支援,但还是手榴弹使用起来方便。

8月5日黄昏,德军向南逃走,市内丢下3000多具德军尸体。

在各个战场上的苏军纷纷欢呼这一胜利。德国宣传部门关于苏军在夏季无力反攻的说法已经不攻自破。别尔哥罗德的胜利引起全世界反法西斯人士的欢呼。

丘吉尔给斯大林写信:“我向您衷心祝贺苏军在奥廖尔和别尔哥罗德所获得的伟大胜利,这胜利为苏军在布良斯克和哈尔科夫方向打下了进攻基础。德军在苏联战场上的溃败是盟国走向最终胜利的标志。”

同类推荐
  •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中国随笔年度佳作

    阅读2011年的随笔,脑子里总是缠绕狄更斯的一段话。这是让人辗转不寐的话,一想起心里就有莫名的躁动,骨子里仿佛添加了别样的物质。狄更斯的话本来是对法国大革命而言的。那是震荡的时代,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方生方死,是绝望时希望,是血污与啼哭,是产床与墓碑,是破坏与打碎也是祈祷与重建。在大变革的时代必有大撕裂,在血水里浸泡,在沸水里蒸煮,在清水里涤洗。但是当下呢,我们身处的当下,这是怎样的时代?怎样的时期?我们心绪茫然,真不知如何命名这种情绪:是说爱还是言恨。你要爱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吧,这是天堂;你要恨这个时代就托生在这个时代,这是地狱。
  •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你还不来,我怎敢老去

    本书是散文集。取材生活,以小见大是这本散文集的最大特色。颜夕溪文风清雅,善于捕捉美好的瞬间;禹鼎侯思维跳脱,敢于探索人性的本质。虽是合集,但风格差异化的互补恰好形成了一种天然的默契。生活的点滴见闻,连缀成作者对生活的讴歌与赞美。恰如其名:玉兰花开,芬芳自来。贯穿全书的是对亲人、恋人、朋友的爱,是对生活与生命的爱,是对一草一木的爱,是一种直抵生命、人性和自然的探求。文风唯美灵动,在质感的文字里清香悠远,如兰似菊。
  • 野菊花:一个为尊严拼搏的女人

    野菊花:一个为尊严拼搏的女人

    野菊花,经风雨,傲霜冻,鲜艳美丽,芳香迷人;花中强者,品质高洁,多好的野菊花!它是浓缩作者七十余年生活历程的真实写照,又是他们夫妻神圣而纯洁爱情的象征。作者以野菊花作书名,含义深刻。
  •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

    《龚自珍诗选》是明清十大家诗选丛书系列中的一本,中国古典诗歌经历了唐代的辉煌和宋代的延拓后,于元代转入衰势。嗣后在明、清近六百年间,突然别开生面,异彩纷呈。从明人在理论和创作上的种种"复古",到清人的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出现了众多影响深远的诗歌流派和风格鲜明的诗人作家,使明清诗歌在古典的末期华章叠呈,独为局面。然而由于历史的种种误会,明清诗歌的真面目并不为当代的读者所了解,一些一流诗人尚不如唐代的三流诗人所为人熟知。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们推出了本丛书。
  •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综论篇”,探讨二十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文献学、社会学、形式分析、经济学等主要视角与方法;下编为“个案篇”,以最能体现一个世纪小说研究全貌与视角方法转换成历史的《红楼梦》研究为个案,考察分析了红学史上曾出现的10种研究视角与方法。
热门推荐
  • 海贼朋克

    海贼朋克

    所谓“面子果实”,可以向任意恶魔果实借个面子,并在一定范围内共享该恶魔果实能力。火拳炎帝,八尺琼勾,暴雉冥狗,天雷龙炎……恶魔技,群雄戏;双剑出,杀心起。信仰之跃,轻舟飞渡,无极剑道,秘剑燕返……“枯木逢春雨,纵横三万里。”梦想与自由践踏着他人的家园,童话般的仙境下骸骨如山。这是一曲奏响在海贼王世界的漂泊朋克,一路领略大海贼时代最为残酷的真实。光明在左,黑暗在右,而我,却在那光暗交接处砥砺前行。(群号:893199112)
  • 圣樱学院:王子的专属甜心

    圣樱学院:王子的专属甜心

    圣樱学院第二部《圣樱学院:腹黑竹马霸道爱》已发!【宠文+搞笑】她们是六大家族至高无上的公主,某天刚回国,就立刻被家族安排进入圣樱学院读书,一进入学校就被三位帅的人神共愤的王子给缠上了。从此以后,天大地大,王子们踏上漫长的追妻之路。某寒“回来吧,我不能没有你。”某樱“哼,晚了。”某泽“什么未婚妻的都滚一边,我这辈子只会娶你。”某涵“你确定?我考虑下。”某凌“宝贝,我为了你已经守身如玉了。”某瑶“可我就是不喜欢萝卜,尤其是花心的。”
  • 快穿之花式攻略男主

    快穿之花式攻略男主

    家破人亡的夏雅音,意外与性格多变的系统小样签订了女配攻略男主任务。从此走上无节操的道路《傲娇竹马、病娇弟弟、腹黑蛇王、妖孽狐王等等快来观看解锁吧》
  • 超神大梁帝国

    超神大梁帝国

    主人公墨梁出身豪门,但是一个科学怪才。但是由于家族原因送他出国留学接管家族生意。就在一次异国旅行的途中,穿越回到石器时代。辉煌的超神人生开始了……
  • 聊斋之喷你一脸

    聊斋之喷你一脸

    魂穿聊斋世界,莫名腹生雷霆。妖魔邪鬼当道,看我口含雷电——那个……喷它一脸!
  • 霸爱小妾:暴戾邪王的囚宠

    霸爱小妾:暴戾邪王的囚宠

    为寻父母之爱,她穿越到了古代,遇上他是她的宿命,亦前世的纠缠,今生的羁绊,不想沾惹,却是宿命难违,逃不掉,躲不开,只有完成了宿命,我才有机会摆脱轮回获得新生!终于以为可以斩断情思,潇洒离去的,而到头,依然牵扯上他,难以洒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极道公子

    极道公子

    一个二十一世纪碌碌无为三流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忽然穿越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里,靠着前世所拥有的记忆,他能否洗尽铅华,登上巅峰?交流群已经建立:346523686,欢迎各位踊跃加入
  • 行疆

    行疆

    一世生命,两世轮回,三生情缘,就此灰飞。你愿和我一起从人世走到轮回尽头吗?我们一起走过洪荒世界的点点,细数诸子百家的滴滴,笑看帝国风云间的诸般变化。我去了地狱之后,你是否也愿陪我一起历阎罗之惧?我破灭阎罗地狱之后,却依然寻你无踪,那时,你会在哪里?人道沧桑篇,洪荒世界篇,帝国风云篇,诸子百家篇,阎罗地狱篇。这就是我为你写的篇章,你可愿陪我?PS:后面还有四大篇章。
  • 那时爱情,落花缤纷

    那时爱情,落花缤纷

    那时我们都年少,你爱轻狂我爱笑,你爱江湖侠义我爱言情浪漫,年少轻狂的时候你也许会做些让你后悔的事,也许那时你还不知道什么是爱,等遇到了那个让你想爱的人,你可能错过了。年少轻狂,心里懵懂的是友情还是爱,我们还不知道,也不在意,只是岁月过后才慢慢的懂得,那时的爱,是那么的难得可贵……
  • 擦掉的灰尘

    擦掉的灰尘

    遇见他时,她想,在一起一辈子是他们之间最好的结局。后来她想,这世上的故事,本都没有结局。结局的好坏只是人们的期盼有没有变成现实的评判。她还记得有人说,受过的伤就像在纸上写下的文字,字迹总会随着时间变浅、模糊,很快会凐灭在时间的长河中。花玥后来才明白,时间有时候也是无法遗忘的。因为叶令两个字,不是用笔写下的,而是用刀刻上的。她每触及,也只是擦掉了灰尘,却让那两个字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