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797600000010

第10章 打工仔的致富之搏(1)

生存下来,在某一座城市扎下根来,这不过是每一个农民外出打工的最基本要求,在这个要求达到之后,他们接着就要求挣更多的钱,使自己成为富翁,即使成不了,能达到中国水准下的小康生活水平也是好的。

那么,在外出的大量民工中,大约会有多大的比例走上了这个阶层呢?

还是以湖南岳阳平江县三市镇为例,这个镇的5.1万人中,在外地的打工者有1.1万人。如今聚集在这个镇子上的,百万以上的富翁约有110户。假设在外面也有如此多的富户(注:有些富翁是在外面开公司,在家乡也建企业,实属一家),那么,致富的比例大约在1/70~1/80这样一个幅度上。这个比例已经是很高很高的了,即使说只有1/100的比例,全国起码也有了120万财富达到百万以上的农民工。当然,他们这时候已不能再叫农民工了,只能因时而变地称他们为企业家或某某“老总”。

由一文不名的农民,在十几年乃至二十年的时间里变成了富翁,每个人都有着自身的特殊的原因,有的是内因,有的是外因;有的归功于性格,有的归功于知识和文化,而有的则是归功于机运,有谁能说得清楚呢?

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凡是那些能够致富的人或能够成功。

的人,在他们的身上总能找出那么一点与众不同的地方,正是这种不同,使他们开始时还与别人在一条起跑线上,继后被我们蓦然发现时,他们已不知不觉地跑到最前面去了。

与其解剖他们不同的成因,还不如把一个个原汁原味的例子拿出来,让读者自己去解析。你如果也想要致富,那就请你找出自己身上的那一点“与众不同”来吧!

牵着博士硕士鼻子走的初中生。

第5个故事:年薪百万的初中生。

蔡以华是一个从农村到深圳来打工的打工仔,只有初中学历,然而,他如今却成了获得年薪百万的CE0,难道天上会掉馅饼吗?是什么幸运独独垂青这个年轻人呢?让我们听一听有关他的故事。

蔡以华初中毕业就辍学回家干农活,一直到了要结婚的年龄,还是家徒四壁。

1994年中秋节刚过,实在在家生活不下去的他决定闯深圳打工。在老乡的举荐下,他进人了一家日货厂。公司的管理十分严格,很多日籍管理人员都是工作狂,他们在办公室放一张席子铺在办公室和衣而卧。这种精神让蔡以华很感动,也加以效仿。

4个月后,蔡以华升职为办公室统计员。1995年3月,工厂几个主管嫌待遇低集体罢工,蔡以华顶上了工厂人事主管的位置。当了主管,这时他才知道什么叫管理,也意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为了充电,他报考了家乡鄂州大学的函授大专课程。

由于经常去宝安区南方人才市场招工,蔡以华同人才市场。

的蔡老板混熟了,他俩经常凑在一起分析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潜力,讨论现价段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蔡老板对蔡以华的能力和见识倍加赏识,力邀他去他的人才市场供职。

1996年7月,蔡以华辞掉了人事主管工作,到了南方人才市场出任行政经理一职,主要负责该市场的人力资源培训、招聘组织策划、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由于经常组织一些有关人力资源经理人的研讨会,蔡以华结交了不少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明白了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这期间,他不仅获得了鄂州大学的毕业证书,而且还参加了暨南大学举办的人力资源高级研修班。

由于深圳各大人才市场之间竞争已趋白热化,竞争的激烈导致人才的分散流失,到1998年,各大人才市场收入每况愈下,就在蔡以华苦苦思索人才市场下一步的走向时,宝安区松岗镇的一家台资企业的人事经理匆匆找到蔡以华,问他能不能在一天之内给他找到一位懂朝鲜语的翻译,他们公司明天有韩国客人光临,需请一位临时翻译,经理说给翻译的报酬高达1000元一天,介绍人也有相应的佣金。

蔡以华认识一位朝鲜朋友,在深圳一家韩国料理店做领班。于是蔡以华当晚就把朋友推荐给该人事经理,人事经理完成了任务,蔡以华也得到500元佣金,他的朝鲜朋友当了一周翻译,挣到了在料理店干3个月的薪水,结果皆大欢喜。通过这件事,蔡以华突然意识到,这种短期专业人才的“出租”,可能会成为人才市场下一步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蔡以华通过自己在人才市场工作之便,与各大企业人事经理就此事进行了讨论,并对各公司在雇用短期专业人才方面的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果发现,各类机械设备的保养维修人才、外语人才、法律人才、财会做账人员等,企业经常都需要。调查结果让他信心倍增,他决定,就从“出租”短期人才人手,他把这种新业务称之为“人才租赁”。

蔡以华在报纸上打出招聘各类短期人才的广告,“让一天的收人超过你一个月!”广告词极具吸引力。不到一周的时间,他的电子信箱就收到400多份各类高级人才的个人资料。他按外语、机械、电报、管理、法律、艺术等分成了几个大类别,然后又安排时间与这些人才见面,详细了解每个人的情况,最终,蔡以华把240个应聘者的个人资料存在了自己的资料里。他开始了这项新的业务。

业务开展不久,松岗镇一家大型外企的人事经理找到蔡以华说,10天后就是该公司的十周年庆典,想请一个在艺术方面有专长,能够排练节目的女孩,蔡以华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某镇文化站的舞蹈编辑,一个是某幼儿园的音乐老师,两人皆有节目主持和歌舞编排方面的经验。人事经理对两人都比较满意,不忍割舍,最后以每天500元的报酬把两个女孩都聘去了,这笔生意让蔡以华赚了1000元的介绍佣金。

两天以后,一家电子厂厂长找到蔡以华,他急需一个调试SMT机器的工程师,因为该公司刚从美国花一百多万美金买回了一套SMT,出厂时各种技术参数都是调试好的,没想到运回国内后参数却变了,机子调不好,全厂几百个工人就无法开工,损失惨重。蔡以华当时的资料库里还没有这方面人才,他让厂长先回去等候消息。

蔡以华通过自己的人事网络,打了无数电话,终于找到了一家正在使用SMT机械设备的厂家,想尽一切方法和公司负责SMT设备调试的工程师接上了头。

蔡以华陪同工程师一起赶到那家电子厂,真的是“会者不难”!工程师不到10分钟,就把机器调试好了。生产厂长马上付给工程师5000元报酬,也给了蔡以华2000元推荐佣金。

眼看着新业务的运作已逐步走向成熟,蔡以华给人才市场老板建议,希望能把这项业务公开纳入人才市场的运作管理范畴。老板却指责他利用公司资源“不务正业”,这话让蔡以华很难过,想一走了之。朋友劝他:“你是做人力资源的,只有挂靠一个人才市场信息才更灵。”蔡以华想想又待下了。他决定在此期间更大限度地收集各类人才信息,以充实自己的人才储蓄资源。到2000年4月的时候,没有本科以上学历,三年以上同等经验的优秀人员,已经进不了他的资料库了。这个时候,蔡以华在人才市场担任行政经理的工资虽然只有4500元,但他开展“人才租赁”业务收入却早已过万元了。

就在蔡以华感到所在单位有些束缚他手脚的时候,久闻蔡以华大名的深圳市某人才市场老板找他加盟,并愿意把蔡以华的“人才租赁”当作拳头品牌经营,给他开出的条件是年薪14万、外加人才市场总收入2%的提成。2000年6月,蔡以华正式出任了这个人才市场的,氓经理一职。

就在蔡以华各方面业务越做越顺的时候,悄悄关注他多时的另一家深圳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杨老板找到他,力邀蔡以华出任公司CE0。杨老板游说他,要想打造深圳人力资源市场的金字招牌,必须有一家起点更高、实力更雄厚的人才市场做后盾,有了硬件软件才上得去。杨老板的一番分析让蔡以华叹服不已,接着,杨老板为蔡以华开出年薪22万,外加公司总营业额的3%的提成天价,如此优厚待遇无法不让他动心。于是,2001年10月,蔡以华成为了这家人力资源发展有限公司的CEO。

这家人力公司下属5家职业介绍所和一个培训中心。这些职业介绍所分布在深圳市宝安区各个镇上,每间职介所的营业面积都在6000平方米以上,更大的发展空间激起了蔡以华更大的工作热情,他仅花了一周时间,就熟悉了属下几家职业介绍所和培训中心的全部业务,并很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蔡以华深信“人才租赁”的业务魔力,所以仍把此业务放在工作首位,他牵头建起了公司网站,把他个人的资料库内的所有资料全部按类别放到网上。当然,为了保密的需要,网上个人资料的关键部分如姓名、联系电话、现供职单位都经过了技术处理或用编号代替。网站开通后,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人才租赁”专页,而是要以蔡以华授权给对方密码后才可以进入,而这些密码,蔡以华只给了各大企业的人,事部负责人。

“人才租赁”业务促进了蔡以华同各大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的感情信任,而原先他在旧公司供职时结识的不少老朋友,见他跳槽到新公司后,也把公司的招聘业务转到了他的各职介所来开展。这一度使得职介所十分火爆,需用人单位得提前一周预订展位。蜂拥而至的求职者把各职介所挤得水泄不通为了控制人流量。蔡以华将各职介所的门票在半年内就连涨了三次价,从最初的2元到5元再加到如今的每次一人10元。在业界,蔡以华的经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但个中原因也许只有蔡以华最清楚,是他“人才租赁”业务所赢得的声誉。而公司的老板杨先生却笑言,公司今天的兴旺,最主要是他没有看错人。

到2003年元月3日,公司将蔡以华2002年的薪水和提成共98万多元打到蔡以华的账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蔡以华自信地说,2003年公司总收入突破3000万元大关没问题。也就是说,到2003年年底,他的年收入将达到120万左右,他成为一个典型的金领阶层了。(冯永辉/文)。

乍一看,一个初中毕业的打工仔,在深圳能拿到100万的年薪,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仔细剖析蔡以华得以致富的秘诀,似乎又没有什么了不得。他是在打工的实践中,从一个厂家需要一个临时的朝语翻译得到启发,获得灵感,觉得许多的企业、厂家都因某些特殊需要,要聘用一次或两次性服务的特殊人才,只要能推荐这样的人才,便能得到一定的佣金(提成)。接着,他想到既然要进行这种推荐,就必须建立具有各方面人才的名单、联络手段的资料库,他只是不厌其烦地做到了。也许像这样的工作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办得到,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进入到他的那个业务圈圈里去,没有那种实践,因此想不到而已。

相比于上面我们提到的内蒙古打工者侯喜军,两人的差异就看出来了,侯喜军进入的单位是不好的,那是一个砖瓦厂,劳动强度大而技术程度低,远不如蔡以华那种高技术或高信息类产业,再加上侯喜军没有像蔡以华那样在实践中激发出创建性的“灵感”来,因此也就成不了“气候”。现在这个时代,不再是凭苦力去挣大钱了,而是要用智力去挣大钱,挣有钱人的钱,挣机遇的钱。在这里,我们可以划出这样一条直线来,这条直线上布满着劳力与智力的不同比重,它的一头是100%的劳力10%的智力,而在这条线的另一头是100%的智力0%的劳力,那么,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智力比例从0%到1000A的增加,打工者的经济收入也相应成比例(甚至是非线性)地增加。在前面的例子中,可以说侯喜军是在这条直线的一端,而蔡以华则在另一端。

这里所说的智力,并不是说这个人的文化程度,而是指智慧闪射火花的能力。任何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打工者,只要敢于进行蔡以华式的思考,他致富的可能性便会增加。蔡以华的所作所为,正应了汉高祖刘邦的那段话:“试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我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运饷至军,源源不绝,我不如萧何;统百万士兵,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三人系当今豪杰,我能悉心任用,故得天下。”蔡以华不过是一个初中生,他的每一项知识可能都比那些高级工程师、博士、教授差得太远,他所能做的只是能够调配使用这个人才库,调动这个库存里的千军万马,即牵着那些博士、教授的鼻子走。他因为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获得比那些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高得多的工资,这,难道不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吗?

他是如何把鸭蛋变金蛋的。

第6个故事:龙金平和他的“黄金蛋”。

1963年2月,龙金平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李花村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家境贫穷,他高中毕业后不得不到处去打零工谋生。1984年,他结婚了,家庭开支更大,一年累到头还是挣不到钱。

1993年夏天,龙金平在广州一家建筑工地上打零工时,无意间得知这里鸭蛋三四角钱一个。他不由得心一动,因为在他的家乡,每家每户都喂鸭,鸭蛋多,价格比白菜还便宜,只能卖一角多钱一个。他心想,如果把家乡的鸭蛋贩到这里来,一个鸭蛋便能赚一角多钱。把这个问题放大来看,一次挑一千来个,不就是100多元了吗?赚足了本钱,再买一辆车来贩鸭蛋,岂不是利润可以成倍往上翻了吗?

这是他的如意算盘,接着他真的辞工回家,和妻子开始了贩卖鸭蛋的行当。第一次,他们每人挑着一担鸭蛋,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净赚了50元钱。50元虽然不多,但比在外打工强多了,起码一个鸭蛋赚一角钱,立时便可拿到“工资”。就这样,夫妇俩卖了一年的鸭蛋,一年下来存了一万元钱。俩人非常高兴,真的比打工来得实惠。

稍有点积蓄后,龙金平就决心把生意做大。但这时他还无法买车,只好去找货车。他没费多少周折,就发现其实去广州的许多货车都是空返车,他拦住一辆同司机商量,讲好价钱之后,运了一车鸭蛋去广州。这一次他赚了2000多元钱,比以前挑担贩运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从此,龙金平让妻子在家收鸭蛋,自己负责运送鸭蛋去广州卖。一车鸭蛋来回只要半个月左右卖完,每趟都能赚两三千元,一年下来,他赚了五六万。在卖鸭蛋的过程中,他摸索出了一些规律:每到六七月产鸭蛋的旺季,广州的蛋价就低了下来,而到了每年的二三月和中秋节前夕,价格就比平时高出了许多。可这时却逢鸭蛋的淡季,不但收购困难,且收价高,不可能多赚钱。于是他想,如果把旺季的鸭蛋推迟半年再卖不就能赚到更多的钱了吗?但鸭蛋放久了容易坏掉,怎样才能让那些鸭蛋长期不变质呢?

同类推荐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富:民富国强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富:民富国强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系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
  • 当干部就得在状态

    当干部就得在状态

    作者围绕当干部如何在状态进行了深入思考,形成的一系列短文,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等报刊上公开发表,现从中精选出76篇集结成书。本书认为在状态意味着认真负责、恪尽职守,必须真抓实干、锐意进取,还要严于律己、做好表率,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 国共携手: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国共携手: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举行。三大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党的三大既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又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本书通过大会纪实、重要文献、热点聚焦、党史细节、三大之后重要会议及主张等栏目,全面介绍了三大在党的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成立于1986年。1996年12月,该所与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合并组建为马克思主义学院。30年来,该所凭借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和传播的优势,始终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理论教育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前列,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教学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成立30周年之际,组编本文集,以示纪念。
  •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建家工作指南

    最新工会干部培训与业务指导手册——工会建家工作指南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腹黑首席太会演:娇妻不待见

    腹黑首席太会演:娇妻不待见

    多年以前,那个清冷孤僻的少年,牵着苏许许的手许下承诺:我慕简寒此生非苏许许不娶!一别七年,当他终于找到她,她在酒吧里跳着激烈的舞,唱着撩人的歌。他拦住了她“我要让你爱我,就像我是一个热情的家伙,不停的思念我,让你随心所欲.........这歌你也唱得出来?唱给谁听啊?”苏许许笑靥如花,手慢慢的伸向男人的脸,冰凉的指腹摩擦着脸颊点燃激情的火。“你不是都听到了吗?喜欢吗?”男人的怒火瞬间达到了顶峰,一手抬起苏许许的下颚,狠狠的擒住她的嘴唇。“这七年来是你让我饱受相思之苦,你欠我的,一定加倍索取回来。”.............
  • 我变成狗的24天

    我变成狗的24天

    一本钢琴谱,引发的狗案。平静的校园背后,隐藏着什么阴谋?
  • 爱不逢时,情无金坚

    爱不逢时,情无金坚

    遇见腾靖那年,我二十二,单身未婚。我是银行底层拉存款的小客户经理,他是坐拥上亿家产的富商大亨。所有人都说,我为了获得高额业绩,就把自己献给腾靖;可我知道,我不是。我以为会这样想的不只有我一个,可没想到腾靖却对我说:“裴妡,我第一次见到你,就知道迟早有一天你会攀上我!”“哭什么哭?当婊子还要立牌坊?”那时我才知道,我所认为的真情,在腾靖眼里,不过是一场玩玩而已的笑话。“腾靖,我们之间,到此为止。”自那以后,我不再哭泣。二十七岁的我没有青春,也没有爱情;有的不过是一颗伤痕累累的心。
  • 姬三娘传奇

    姬三娘传奇

    公子妖如是,神女孽无双,百转千丝网,情深似个长。五年前,她诈死脱身,流转成为青楼老板,五年后,因为一段江湖密闻,她又遇上了那个和她纠缠一生的人,一段爱恨情仇,何去何从?
  • 半醉半醒一浮生

    半醉半醒一浮生

    无辜被人连累转世,入世后虽遇危险,所幸贵人相救,本以为情真意切,没想到身边到处都是阴谋诡计,本以为只要自己足够强大,谁也奈何不了她,可总是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逃出一个阴谋却身处另一个诡计,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真心待她之人,却叹命运弄人,一步一步走过一整个浮生才发现,最大的是天,一环接一环逃不开的是命。
  • 孤独的骷髅兵

    孤独的骷髅兵

    讲述的是屈死的亡灵骷髅苏醒,对生者的世界的不满,而走上一条复仇之路。从一个骷髅小兵,慢慢成长为统领亡者大军的首领,带领着无数屈死的亡魂征讨生者的世界。作品将以一个骷髅小兵的视角,以小见大,折射出种种黑暗,以小骷髅的艰辛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从独自一人,到感受到友谊,爱情。从遭遇的压迫,到觉醒从而走上反抗的道路。为屈死的亡灵讨回一个公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启人形

    天启人形

    有一天,有一位下位神问我,我的成神经历。好烦恼,并不是不想告诉他,毕竟我的经历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关于他好奇的理由也是显而易见的——毕竟我是少数的初入议会就是上位神的家伙呢。但是,不想说话,啊好烦,要不写下来?就这样吧!写下来。「那是一个濒临毁灭的世界呢……」
  • TFBOYS青春录

    TFBOYS青春录

    一个月的相处,分别多年后,再次相遇,是否还记得彼此,突破重重困难,最后又会怎样?快来收藏到书架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