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097700000009

第9章 论感激与怨恨(2)

这足以证明,即使这种最可怕的罪行没有得到正义的惩罚,也会在冥冥之中遭受因果报应,上帝早已用他独特的方式,将那条神圣与必要的惩恶扬善的法则,用最鲜明且最不能磨灭的文字刻在了人类心中。

道德点评

感激与愤恨只有得到旁观者的充分赞同和同情时,才会显得得体合宜。只有当报答和惩罚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时,感激和愤恨的行为才具有最大程度的合宜性。我们会为同伴得到别人的恩惠而高兴,并且非常赞同同伴对施恩者进行报答。我们也会因同伴遭受别人的侵犯而感到痛苦,并且非常赞同同伴对侵犯者进行还击和报复。

受惠者的感激与受害者的怨恨

施惠者的行为只有得到人们的赞许与公认,受惠者的感激才会得到大家的同情;相反,加害者的动机只有遭到谴责,受害者的怨恨才会有人同情。

因此,我们要把重点放在“行为人”的行为或意图上,看它对“被行为人”来说是多么有益或是多么有害。

但是,有些情形我们是不能避免的,甚至会作出错误的判断。例如,在有益的情形之中,“行为人”的动机看不出有什么合宜之处,如果左右其行为的那些情感是我们无法附和的,那么,对受益者心里的感激,我们便不会有什么同情;或者,如果在有害的情形之下,“行为人”的动机也看不出有什么不合宜之处,左右其行为的那些情感,是我们必然会附和的,那么,对受害者心里的怨恨,我们便不会有什么同情。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前一种情形之中,似乎不该有什么感激,而在后一种情形之中,所有怨恨又似乎都是不正当的;前一种情形的行为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奖赏的功劳,而后一种情形的行为也似乎没有什么应予惩罚的罪过。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两方面予以论述:

第一,如果我们不能同情行为者的情感和影响其行为的动机,那么,我们就难以同情受益者对其行为带来的好处所表示的感激。

那些出于最普通的动机而赐予别人极大的恩惠,例如,仅仅因为某人的族姓和爵位称号恰好与他们的族姓和爵位称号相同,就把一宗财产赠给他人,这种愚蠢而又过分的慷慨,似乎只应得到轻微的报答。

甚至,在我看来,这种帮助不应给予任何报答,也不应对行为者的愚蠢行为表示轻视,以免妨碍自己充分同情那位得到帮助的人所表示的感激,虽然他的恩人似乎并不值得感激。因为,当我们置身于感激者的处境时,感到对这样一个恩人不会怀有高度的尊敬,所以,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消除对他的谦恭的敬意和尊重(我们认为这种敬意和尊重应该归于更值得尊敬的人);假如他总是仁慈而又人道地对待自己懦弱的朋友,我们就不会对他表示过多的尊重和敬意——我们要将此给予更值得尊敬的恩人。

这种尊重、敬意和依恋之情,只有那些对自己的善行较有节制的人才能经常体验到。那些对自己中意的人毫无节制地滥施财富、权力和荣誉的君主,很少能赢得这种程度的尊重、敬意和依赖之情。

例如,詹姆斯一世不够谨慎的慷慨似乎并没有得到人们的尊敬,尽管他具有友善而温和的性情,但是他生前死后似乎没有一个朋友;英格兰所有的绅士和贵族们却心甘情愿地为自己节俭和卓越的儿子舍弃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尽管他们的儿子生性残酷和冷漠无情。

第二点,不管“被行为人”受到多么重的伤害和损失,如果“行为人”的行为看起来完全是受到我们彻底体谅与赞许的那些动机与情感的指使,那么,我们便不可能同情受害者心中的怨恨。

假设有两个人发生了争吵,不管我们支持其中的哪一个,并且完全同情和接纳了他心中的怨恨,那么,对于另外一个人心中的怨恨我们便不可能同情。由于我们赞许其动机的想法已经认定了那个有道理的人,我们所感到的同情,只会使我们对那个我们认为没有道理的人,完全无动于衷。

如此一来,后面那个人必定要承受很大的痛苦,当然,只要他承受的痛苦不超过我们自己希望他承受的程度,不超过我们的愤慨促使我们想要惩处他的程度,它就不可能触怒我们,或是让我们觉得不高兴。

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残忍的凶手即将被处死,也许我们会对他即将面临死亡的下场感到有些怜悯,但是我敢保证,绝不会有人同情他心里的怨恨,即使他荒谬到显露出对检察官或法官怀有怨恨。

虽然,我们不会同情罪犯心里的怨恨,但是我们也绝不会对那些情感的行为倾向感到不悦,设身处地体会一下,也许我们会觉得自己也无法避免接纳那种情感。

道德点评

如果我们对施恩者的行为并不认同,就不会同情受益者对其所具有的感激之情;如果我们对损人者持有一定的同情,就不会把受难者的痛苦放在心上。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得到我们的认同,他的所作所为就会得到我们的赞同。

对优点与缺点感觉的分析

如果我们对行为合宜性的感觉,来源于对行为者的情感和动机表示的直接同情,那么,我们对其优点的感觉,则是起源于对受行为影响者的感激表示的间接同情。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我们不赞同施恩者的动机,就不能同情受益者的感激。如此看来,优点不仅包含着对施恩者行为的认同之情,也对包含着受益者感激的认同之情。

在许多时候,我们都能清楚地感知这两种情感的存在,例如,我们的阅读体验就是建立在对主人公直接同情的基础之上。当我们设身处地地体会受益者的感受时,也会对给予他帮助的恩人报以真诚的感激。我们会非常同情受益人的感激之情,会称赞受益人的报恩之举;如果受益人对于恩人的帮助不闻不问或无动于衷,我想,大家一定会为他的冷漠感到震惊。

总之,对行为的优点或认为其行为值得奖赏的全部感觉,都来源于一种同情的情绪,如果能设身处地地为当事人着想,也一定会感同身受、激动不已。

同理,如果我们对行为不合宜性的感觉,起源于对行为者情感和动机的直接反感,或是缺乏某种同情,那么,对其缺点的感觉就是起源于对受难者的愤恨表示间接的同情。

想要体验到受难者的愤恨之情,首先要厌恶行为者的动机。对缺点的感觉与优点是一样的,它也是两种情感同时作用的结果,一种是对行为者的反感,另一种是对受难者的同情。

我们对受难者的强烈同情来源于对行为者的反感,受难者遭受的痛苦越大,我们就越憎恶行为者,就越支持受难者对行为者的反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感激和愤恨的确是两种互相对立的情感。如果我们就此一概而论,将对优点的感觉归结为对行为者善有善报的同情,而将对缺点的感觉仅仅归结为对行为者恶有恶报的感觉,那只能说明我们没有全面理解愤恨这种情感。因为我们对缺点的感觉,不可能没有一种源自对受难者的深切同情和关怀之情。

任何事情一旦过度,其性质就会改变,这种情感亦是如此。那些强烈的复仇和过分的愤恨,都不可能得到我们的赞同,且是为我们所唾弃的。那些一味夸大自己愤恨情绪的受难者,也绝得不到我们的任何同情,甚至招致我们的反感;相反,如果受难者对自己所遭受的伤害过于隐忍和退缩,我们也会由此看轻受难者,认为他过于软弱和缺乏勇气。

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把对恶劣的行径加以惩罚视为正义之举,而且这也是上帝赋予人类追求幸福和保持社会安宁的一种权利。虽然上帝允许人类惩罚不义,却没有交给人类实现其追求的具体手段。

其实,造物主使人们不仅对自卫和种族繁衍这两大目标抱有一种追求的欲望,而且对达到这些目标的手段也都怀有一种永恒的欲望。造物主虽然没有交给我们实现目标的具体手段,但他通过对我们本能的引导,让我们不断地去发现,并实现目标的种种手段。

在此,必须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对行为合宜的赞同不等于对优点的赞同,它们二者是有区别的。换言之,当我们认为某人的行为合宜并予以赞同时,我们不一定会为其行为深受感动。

受益人对于恩人由衷的感激之情,总会激发我们对其恩人也产生一种感激之情,如果认为这种感激与受益人怀有感激的心情有什么因果关系,是不正确的。其真正的原因只不过是此时我们与受益人的情感恰好一致而已。同理,我们对不合宜的行为的感觉和对缺点的感觉也存在着一种相似的差异。

道德点评

对优点的感觉来自一种对受益者的感激表示间接同情的情感。我们只有赞同施恩者的动机,才能同情受益者的感激。同样,对缺点的感觉起源于对行为者的反感或对受难者的愤恨表示理解的情感。如果受难者一味夸大自己的愤恨之情,我们不仅不会赞同他的愤恨之情,反而会产生反感。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说的对行为合宜的赞同和对优点的赞同是有区别的,同样,我们对不合宜行为的感觉和对缺点的感觉也是有差异的。

同类推荐
  •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差异性哲学和政治学

    多元论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发现置身于一个有不同的伦理、哲学、宗教和文化信仰的多元性的世界。多元论既不是一种新的现象,也不是把当代西方社会同其他社会分离开来的现象,无论是今天还是过去都是如此。
  • 宗镜录略讲(卷三)

    宗镜录略讲(卷三)

    《宗镜录》一百卷,唐末五代永明延寿禅师著,是中国佛教传世的经典名著。延寿禅师为禅宗法眼宗第三代法嗣,他有感于当时禅宗信徒因未明佛法而产生的种种流弊及争论,乃邀集天台、华严、唯识三宗知法比丘,互相问难,并以禅宗心要加以折中,著成此书。书中引用佛经及中印圣贤论著达三百本之多,可谓“和会千圣之微言,洞达百家之秘说”,这在佛学的相关论著中,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宗镜录》撰成千载以来,以其规模宏大,辞美旨深,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被大众读者视为畏途。南怀瑾先生有鉴于此,乃就此书精要部分,深入浅出,详加剖析。本卷内容包括全书中有关禅宗以及唯识论的部分。先生在章析句解的同时,融会各种佛门要义,并结合中西方文化精髓,使当代学人得以借此进入这部博大精深的佛学著作。兹经版权方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授权,将老古公司二〇一三年九月初版校订出版,以供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四日)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

    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

    《荣耀与丑闻——反思德国浪漫主义》是德国当代知名的思想史作家萨弗兰斯基的倾力之作。在德国广受欢迎,位居德国亚马逊分类榜榜首。启蒙思想的重大错误之一是低估了非理性力量的威力,在德国,启蒙运动早早孕生了一股反对自身的力量。针对启蒙运动的明晰,浪漫主义者倡导世人身上的狄俄尼索斯之力,用非理性来对抗阿波罗的理性及其带来的“异化的社会机械论”,浪漫主义延续了人类平衡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肉体与灵魂、理智与情感之冲突的努力,带来了一个文学、哲学和宗教融会一处的激情时代。但是,就像雅努斯的两张面孔,浪漫主义作为一个思想运动结束后,在20世纪,带给德国的却是并不光彩的历史。“浪漫的”思维方式,作为德意志民族的性格要素,越出文学疆域,染上民族主义色彩,开始涉足政治,在“一战”期间变身为“钢铁浪漫主义”,将无数青年送上战场;在纳粹时期,浪漫主义又被再度利用,助纣了20世纪的政治大灾难。萨弗兰斯基在完整分梳德国浪漫主义脉络之时,并不以绵密的考证见长,却以通达的见识和宏阔的视野取胜。其表述感性酣畅,充满灵性,更贴近浪漫主义之生命的本体,以及浪漫主义作家之灵魂的此在,十分具有可读性。
  •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中国历史上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是曾国藩、梁启超、伊藤博文、稻盛和夫等中外名人共同的心灵导师。王阳明创立了解决一切心灵问题的利器——“阳明心学”。穿越时空,让我们与这位圣哲对话,聆听王阳明的思想,以此来净化我们的心灵,塑造成功心理与高尚人格。
热门推荐
  • 凌傲天宇

    凌傲天宇

    元灵年二十五年,灵道追求为“侠”,封号灵帝排行第二的傲侠灵帝凌天,为了替被十大宗门百般蹂躏的百姓讨回公道,一人杀进十大宗门,除去蹂躏百姓的毒瘤,却因此遭到十大宗门的疯狂追杀,最终被十大宗主联手击杀。醒来后,凌天惊讶地发现自己居然遇到了传说中的重生!重生后的凌天以凌天傲的身份继续追求武道,他是恢复巅峰实力,杀上十大宗门,还是中途陨落就此消失于天地间呢?其中的坎坷又会如何阻挠他的脚步呢?
  • exo边伯贤之孝莉

    exo边伯贤之孝莉

    我的小说写的是exo和女主角从认识到交往的过程大家快来看一看吧
  • 恶魔难过前妻关

    恶魔难过前妻关

    她终嫁给她的爱人,用惨淡的婚姻生活证明一件事,他不爱她!病重的她,留下离婚协议,只身而去!再次王者归来,却仍不能逃出他的掌心!这次是谁会低如尘埃里的花?前夫!想吃回头草,也得看她愿意不愿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六零俏甜妻

    重生六零俏甜妻

    到了六十年代,吃不饱穿不暖,问你怎么办?当然是依靠才能发家致富啊! 遇到了年轻时候的爷爷奶奶,问你怎么办?当然是马不停蹄的成为好朋友啊!带着他们共同致富。 那如果一不小心遇到了大动荡怎么办呢?当然是……夹着尾巴,低调做人啊,谁让自己没有金手指呢? 那改革开放的春天来了呢?那还等什么?带着看上的汉子,甩开膀子埋头干啊!总要成为一代富豪才能对得起自己回到过去啊!(本文架空,请勿考究)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诸天美食供应商

    诸天美食供应商

    张飞:“好吃!再来一盘!”关羽:“什么,一种菜品一天只能买一份。”洪七公:“一份叫花鸡居然要2000?你这是要我老叫花的命!”步惊云:“要不是看这厮做菜好吃,我老早把他揍得生活不能自理了。”吕布:“想揍他,你得排队。现在起码有不下千人想给他好看。”李世民:“作为厨师,你这么拽会没有朋友的。来,看在我是千古一帝的份上,再来一盘?”庞飞:“对不起,在我的店里,必须守规矩。想吃,等明天吧。”——————作者起点老油条,保证无毒。
  • 最强箴言

    最强箴言

    青蓝色的雷光闪烁在林西的双手之中,而他的双脚下也不停地跳动着闪电,随着一声激烈的鸟鸣之声,他的身体如电光一般激射而出。“竟然是四星箴言卡!”黑衣人眼中带着惊吓的目光。林西露出一丝奇异的笑容,其实他本来是一个书法系的学生,却因为一次意外来到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力量构成叫做箴言,亦如他刚才使用的力量,而箴言却和书法息息相关,作为知晓各种名家书法的他,已经站在了这个世界的巅峰。(这是一个关于箴言力量的故事,林西将会为这个奇特的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 珞风起舞风飞花

    珞风起舞风飞花

    如果你现在玩的网络游戏的角色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空间?甚至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结果会怎么样呢?
  • 刀剑圣使

    刀剑圣使

    一个14岁的少年一出车祸而穿越到了网游平行世界,王锋凭借着前世的经验走上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