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223900000024

第24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8)

古巴处在庞大的美国鼻子尖底下,距佛罗里达半岛仅90海里,长期受美国的控制和殖民剥削。1952年3月10日,巴蒂斯塔—萨尔迪瓦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军事政变,在古巴建立了法西斯独裁统治,几乎剥夺了人民的一切基本权利,人民纷纷起来抵抗,但遭来的是残酷的杀戮、囚禁和流放。1953年7月26日凌晨,由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147名革命青年拿起武器,攻打蒙卡达兵营,发动了反巴蒂斯塔独裁统治的武装起义,遭到政府军的残酷镇压,80人遭杀害,卡斯特罗也在同年8月1日被捕,并被判处15年徒刑。后在全国人民的抗议下,于1955年5月获释。同年7月,他又建立了“7·26运动”的革命组织,准备再次起义,因事泄未成,流亡墨西哥,并在那里建立了军训营地。1956年11月25日,不屈不挠的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及其胞弟劳尔·卡斯特罗等82名青年乘小艇再次回古巴攻打巴蒂斯塔政权,但刚刚在海滩登陆就立即被包围,枪战中大部分人牺牲,仅剩12个人得以突围。他们凭着7支步枪在山区建立根据地,开始游击战。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拼斗和磨炼,游击队渐渐发展壮大。1958年5月,巴蒂斯塔以1.1万多人的军力围剿游击队根据地,经过71天的激战,政府军大败。从此,起义军从防御转入进攻阶段,以包围城市为重点打歼灭战。另外,还有一股以哈瓦那大学生为主的“3·13”

武装力量也坚持游击战。1958年7月,“7·26”运动、“3·13”革命指导委员会、公民抵抗运动等反独裁组织共组“革命民主公民阵线”,确定武装起义的共同战略目标,推选卡斯特罗为总司令。1958年10月,起义军进军哈瓦那,歼灭了政府军主力,控制了全国大部分地区。1959年1月1日,起义军进入哈瓦那,在工人、学生举行总罢工和武装起义的配合下,攻占了总统府,巴蒂斯塔仓皇逃往国外,美国对古巴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1959年1月2日,古巴革命临时政府成立,卡斯特罗任总理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古巴革命胜利后,走革命民主主义道路,奉行独立的外交政策,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为原想拉拢它的美国政府所不容,美古关系迅速恶化。1961年1月,已和古巴建交的美国宣布与古巴断交。4月3日,卡斯特罗干脆宣布古巴走社会主义道路。

中美洲的重要国家危地马拉在1944年爆发了反对亲美独裁政权的资产阶级革命。这年的12月,阿雷瓦洛当选为总统,政府颁布了新宪法,实施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1950年11月,阿本斯在大选中获胜,执政后,他实行了比较激进的改革,执行独立自主的政策,还多次指责美国对危地马拉的干涉。1954年,美国政府利用危地马拉叛逃军官阿马斯上校组织训练150人的反叛武装,于6月1日进入危地马拉,颠覆了阿本斯政府,阿本斯流亡国外并于1971年1月死于墨西哥。阿马斯使危地马拉又回到了黑暗的独裁统治时代。

距危地马拉不远处有个小国巴拿马,原来是个不甚起眼的地方,自从巴拿马运河开通后,它的身价倍增。因为有了这条河,就将浩瀚的大西洋和太平洋连在了一起,无论在交通还是在经济上都具有极大的价值,同时,还赋予了它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正因为如此,美国在1903年就通过美巴条约占领了运河区,还在此建立了军事基地。但它付给巴拿马的租金却仅占其取得的运河船只过往费的1%。在国内人民的强烈要求下,巴拿马议会在1961年11月通过决议,向美国提出收回运河主权。美国在多方压力下于1963年1月与巴拿马达成协议,但仅同意在运河区悬挂两国国旗。就是这一点都未认真执行。1964年初,运河区当局连日来在各学校门前还是只挂美国国旗,激起了人民的义愤。1月9日,一名巴拿马学生在运河区升起巴拿马国旗,当即被美军开枪杀死,引发了学生的示威抗议,同样遭到美军镇压。第二天,3万多巴拿马人在运河区示威,又被美军打死打伤300多人。愤怒的示威群众袭击了美国大使馆及其驻巴新闻机构,形成规模空前的反美怒潮。12日,10万多人为死难者举行送葬示威,巴拿马政府也宣布与美国断交。在巴拿马和全世界人民的压力下,美国被迫于1964年4月3日和巴拿马重开谈判。但直到1977年8月10日双方才就新运河条约达成原则协议,宣布1903年及后来修正的有关美巴运河条约的一切协定、换文等均予以作废。新条约规定巴拿马对运河拥有相当的权利;该条约至1999年12月31日期满,然后运河区的一切主权归属巴拿马。

尼加拉瓜革命的胜利是继古巴革命之后拉美反美反独裁斗争又一重大事件。1961年7月23日,尼加拉瓜的一批革命青年创建了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进行武装斗争,并建立了游击战根据地,力图推翻索摩查家族的反动统治。1979年3月,桑地诺民族解放阵线一度分裂的三派联合建立全国领导委员会,并与“十二人集团”等组成爱国阵线,同年5月底,在全国攻占了30多个城镇,7月19日解放了首都马那瓜,民族复兴政府宣布建立“有社会正义的民主国家”。

加勒比海素有“美洲地中海”之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二战前,这里只有古巴、海地、多米尼加三个名义上独立的国家。大战后,随着拉美民族民主运动潮流的高涨,从1962年至1981年,加勒比海地区诸国纷纷摆脱殖民统治,争得了民族独立。它们是:牙买加、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巴巴多斯、巴哈马联邦、格林纳达、苏里南、多米尼加联邦、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伯利兹、安提瓜和巴布达。这些新独立国家的政权,绝大多数掌握在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手中。

冷战和两极格局

20世纪下半叶,即1990年以前,是所谓“冷战时期”。

它是一个让帝国主义国家备感屈辱和右翼政客技痒难忍的时代。法国1953年一挫于奠边府,1962年二挫于阿尔及利亚。美国1953年一挫于朝鲜,1973年二挫于越南。自60年代以来,凡是有社会良知的人,全都谴责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于是为了洗刷耻辱,他们使出浑身解数,无所不用其极,最终颠覆了两极格局,对世界颐指气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影响世界进程的要事莫过于冷战的兴起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形成。

德国和日本相继投降后,美英苏联盟的基础已不复存在,政治裂痕日益扩大并最终公开破裂。其实,大战还没结束,美苏之间的芥蒂就已现端倪。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突然死于脑溢血,总统杜鲁门继任后立即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开始染指东欧事务。这时的美国正处于实力的巅峰,妄图把全世界置于它的支配之下,杜鲁门一直宣称:“美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导地位。”但是经过大战洗礼的苏联已经强大起来,决不仰人鼻息,对美国的恫吓根本不予理睬。斯大林甚至说,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而西方却攻击说,斯大林的讲话“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宣言”。尤其是美国认定苏联是它实现世界霸权的惟一障碍。而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就来得更加具体而直接。他在1946年2月向美国国务院提出一整套遏制苏联的理论和政策。他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形如冰炭,是水火不相容的,苏联是政治上的“敌手”而非“伙伴”。他指出,苏联对外部资本主义世界有一种传统和本能的不安全感,它的政策目标是力求分裂和削弱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和影响,并极力扩大它的势力范围。因此,美国必须拥有足够的武力以遏制它。凯南的观点成了美国遏制苏联发动“冷战”的理论依据。

在美国看来,共产主义是“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

杜鲁门登上美国总统宝座后,之所以敢对苏联采取强硬政策,就是自认为有“撒手锏”原子弹,再就是还有个坚定的英国伙伴。早在二战后期,丘吉尔就对战后欧洲的前景担忧。1945年5月12日他给杜鲁门写信说:在东欧各国,“一幅铁幕已降落在他们阵地上”。1946年3月5日,他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铁幕演说”的题为“和平砥柱”的反共演说,进一步阐述了他的理论。他在演说里说苏联在它的势力范围和西方之间落下了一层铁幕,而“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更是他的“名句”。在演讲中,他进一步论证说,对苏联的“权力和主义的无限扩张”,不能“采取绥靖政策”,要美国负起对“未来”的责任,联合起来共同反对“铁幕”后面的国家。他将他的对策概括为“全面战略观念”,其核心就是英美应该结成同盟。

丘吉尔的这篇“铁幕演说”成了美国发动冷战的序曲。

然而斯大林毫不示弱,他在1946年3月13日严厉谴责丘吉尔,回击丘吉尔是又一个希特勒。他断言:“毫无疑问,丘吉尔先生的方针是进行战争的方针,号召同苏联进行战争。”

从此,杜鲁门和丘吉尔认定的“铁幕”关起,而由他们一手制造的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阵营的“冷战”序幕却悄然揭开。

到1946年夏秋之交,杜鲁门政府的全球战略设想已日臻统一和成熟。为了达到“遏制”目的,美国政府还强调“必须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强大到足以抑制苏联”,并制定了相应的经济和军事计划。

对苏“遏制”首先在希腊发生。1946年,英苏支持的希腊两大派爆发全面内战,为了地中海地区的利益,英苏当然都不能掉以轻心。

希腊和土耳其扼东地中海,地处国际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里一直是英国的势力范围。可是希腊共产党却受到人民的广泛支持,所以英美极为担心共产党人在希腊攫取政权。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看,英美都不能让希腊和土耳其落入苏联的控制之下。

后来,因为英国经济困难,这副“担子”就由美国挑了起来。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一篇外交咨文,其中他以“希土危机”,希腊的“生存”受到共产党的“恐怖主义活动威胁”,如果欧洲产生动荡,“对全世界都有灾难性”等为由,要求美国向希腊和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和派遣军事人员。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现,标志着战后美苏冷战的开始。

随着美苏冷战的开始和加深,美英和苏联在德国问题上的矛盾愈发不可弥合。

德国被一分为二的命运在所难免。

德国在二战后被美、苏、英、法分区占领。但是美国在1948年2月却破坏四国对德国的管制协定。苏联于1948年3月20日愤而采取反击措施,通知美方,苏方从4月1日起将检查所有通过苏占区的美国人证件、货运物品,并决定对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道实施交通管制。接着,6月下旬美英和苏联分别对各方的占领区实行“货币改革”,这最终成为“柏林危机”的导火线。国际局势随之紧张起来,出现了战后东西方关系紧张的第一次冷战高潮。这年年底,双方都在柏林的辖占区建立了市政机构。由此,大柏林市被一刀劈为两半,变成了东西方冷战的前沿阵地。

随着冷战的形成,“恐苏”、“恐共”症成了美国和西欧统治阶级的心病。为了防止“共产主义西进”,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五国在1948年3月17日缔结了为期50年的《合作和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同时成立了外长协商委员会和西方联盟防务委员会。美国总统杜鲁门立即表示“全力加以支持”。此前,美国已经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现在,干脆就将布鲁塞尔条约组织的军事机构并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驻欧盟军最高司令部,又在1955年5月6日,将布鲁塞尔条约组织正式改为西欧联盟。

1949年1月20日,竞选连任的杜鲁门在就职演说中就提出了“新的大胆的计划”,施放“共产主义威胁”论。他针对世界上的穷困现象说,共产主义是在“贫困和不满的土壤里蔓延滋长的”。

为了“向人类自由得到保障的世界迈进”,只有靠美国的资源和力量才能办得到。杜鲁门重新当政不久,又提出了“第四点计划”。所谓“第四点计划”,说白了就是要花大票子去对外搞“技术援助”,迫使受援国围着美国的指挥棒转,最终达到推动美国实现侵略扩张的政策。

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尤其是新中国“一边倒”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更对美国和西欧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猛烈的冲击。美国提出要在亚洲“一切可能的地方”

遏制“共产主义的影响”。为了加强对苏冷战的战略地位,美国形成了在亚太地区建立新月形军事包围圈的初步构想,并在1953年和1954年分别与韩国和台湾订立《共同防御条约》,拼凑“东北亚防御联盟”。1954年9月上旬,又拼凑“东南亚防务集团”。至此,煞费苦心的美国终于建立起一个从大西洋经中东到太平洋的以“遏制”

共产主义为目标的军事条约网。

与此同时,美国在经济上也对社会主义阵营筑起了一道道壁垒。经美英法秘密策划,1950年1月1日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其主要任务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战略物资封锁和禁运。

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阵营的经济封锁,苏联也在1949年1月和1950年9月与保、匈、波、罗、捷、阿、东德等8国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即“经互会”)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地区性组织,形成了与西方世界市场“平行”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到1978年,经互会已发展至11个成员国并另有9个国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经互会”的成立,在打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和巩固社会主义阵营等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

为了打破西方阵营的军事封锁和武力威胁,在1955年5月9日联邦德国(西德)正式加入北约后,苏联和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于同年5月14日在波兰华沙缔结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通称“华沙条约”)。条约决定建立“武装部队的联合司令部”,如若任何一个缔约国遭武装进攻,全部缔约国有责任和义务立即给予援助,以保障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安全。

华沙条约的建立使东西方之间最终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军事集团,使两大阵营的对峙具有强烈的军事对抗色彩,也使冷战气氛达到了高潮。这种反封锁反霸权的行动不仅表现于东欧,在亚洲的表现也很突出,著名事件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缔结和中朝共同抗击美国的武装干涉。

同类推荐
  • 权倾八荒

    权倾八荒

    大将军之子,本应享有荣华富贵,逍遥一生,其父却遭君王猜忌,小人陷害。其母带着尚在襁褓中的孩子回母国省亲才免遭一难,这样的身世,注定了其不平凡的一生......
  • 春秋战国记

    春秋战国记

    历史像一块石头,你可以拿它在山间乘坐,你可以拿它在兵器库磨刀,你可以将它放入太空中化为一颗流星……春秋战国是中华历史上最精彩的一个时期,百家争鸣,万花齐放。春秋战国又是中华历史上最悲壮的一个时期,英雄倍出,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诉说历史不是一尘不变的,就像同样的尘埃却能绽放出不同的花朵。我希望自己只是一颗尘埃!
  • 梦与幻的异界

    梦与幻的异界

    这是茫茫宇宙中另一个星球世界,这里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有独特的海洋陆地,这里有独特的国家民族,这里有独特的城镇乡村,这里有独特的历史故事,这里有独特的英雄传说。在这个独特而奇妙的世界上,人们同样在繁衍与生息,人们同样在发展与进步,人们同样在合作与融和,人们同样在厮杀与争斗,人们同样在快乐与悲伤,人们同样在生存与生活……
  • 民国豪商

    民国豪商

    漂泊随迁客,纷纷避祸民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李永升很不幸,别人重生都是来到太平年做个太子、状元什么的,他却来到风云诡谲的军阀混战时代。虽为一介商贾,却心怀天下,天地不仁,他将如何自处?
  • 大唐一品不良人

    大唐一品不良人

    方源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代,此时武则天还在当尼姑。此时他发现自己成了半神,有上天眷顾。此后他成为了唯一一名一品大员。女皇膜拜他,百姓为他建庙、贪官视他如鬼魅、阴曹奉他如上宾。
热门推荐
  • 至尊凤帝

    至尊凤帝

    什么?!怀孕?!!!好吧,莫名其妙被阎王与孟婆的战火波及,做起了借尸还魂的勾当,被迫当个奶娃,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当上天垂怜给了个新生。可你告诉我,我这肚子圆滚滚的不是长胖而是有了奶娃?!还买一送一是个俩?!!!开什么玩笑!你叫本姑娘怎么蛋定?!本姑娘可是连孩子他爹在那个旮旯角落里都不知道,怎么会莫名其妙多了俩坨肉球???你当我是圣母能自孕自育啊!!!一句话概括:看一枚21世纪的女汉子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最后终于修炼成一代霸气侧漏的凤帝。
  • 复仇时间:Death公主

    复仇时间:Death公主

    〖Death系列·①〗“我一直认为你是最信任我的人,但我没想到我最信任的人会背叛我!”南宫雪歆对北冥皓撕心裂肺地大喊。几年后欧阳苡歆(南宫雪歆)逆袭而归。“那些曾经背叛过我的人,总有一天,我会让他们付出相应的代价!尤其是你——南宫雪依,我‘亲爱'的妹妹。”逆袭公主欧阳苡歆(南宫雪歆)会怎样复仇呢?敬请期待……
  • 神话游记

    神话游记

    本故事单从一普通少年说起,历尽奇险波折,屡经磨难困苦,闯荡世间九大部洲,遍访九天十地,诸天神魔,最终冲破天命之藩篱,成为乱世英雄,力挽狂澜,书写英雄抗争史卷,神奇佳话传奇故事。此书为《明清仙侠演义》系列之前传,故本书命名为《明清仙侠演义之神话游记》简称《神话游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子不要走

    仙子不要走

    纨绔二世祖遇上仙女丫鬟,于是他来到府上做起了长工,只是希望得到仙子青睐。谁知仙子已经名花有主,没办法了,只求仙子你别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破碎无量

    破碎无量

    赵信为报家仇而身陷重围,却得到父亲遗留的无量世界入门卷。在三国世界因蓄谋已久的阴谋意外来到地仙界;西游、封神两个无量量劫接踵而至,赵信拜师赵公明,入截教,夺生机。众生皆盘古,老子化鸿钧。三清轮流做,青莲赵公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雨墨下的青春

    雨墨下的青春

    本作品来自青春灵感....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青春...拥有不同故事与不同的快乐与悲伤希望大家喜欢这本书...雨墨下的青春...让大家感受到青春的虐恋
  • 那个被囚的夫君呀

    那个被囚的夫君呀

    穿越后发现自己有了个夫君。夫君是个被铁链囚禁与废去武功的大恶魔,关键是太太太俊美了!深夜里,恶魔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他说“救我,我许你一世宠爱与荣华富贵!”要不要与恶魔达成协议?救,还是不救,这是个问题!(超级宠)--强烈推荐自己的出版完结文《天赐良缘之神医世子妃》简介:穿越到一个被前未婚夫强灌下药的女人身上,怎么办?靠!还有比这更悲催的穿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