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587100000016

第16章 孝,礼之始也:天下礼节,以孝亲先行(4)

包拯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历史上的包拯不像戏曲中所说的那样是由嫂子养大的,实际上他是由自己的父母养大的。包拯少年时便以孝闻名,性直敦厚,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中了进士,当时28岁。他先任大理寺评事,后来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县,因为父母年老不愿随他到他乡去,包拯便马上辞去了官职,回家照顾父母。他的孝心受到了官吏们的交口称颂。几年后,父母相继辞世,包拯这才在乡亲们的苦苦劝说下重新踏入仕途。

当代镜鉴:不要让父母感到孤单

孝敬父母,不但要很好地承担对父母应尽的赡养义务,而且要尽心尽力满足父母情感方面的需求。特别对年迈的父母,更应该时常陪伴左右,对其精心照顾。但是现在大多数老人,虽然儿孙满堂,在生活上不愁吃穿,但是子女大多离开家乡,在异地打拼事业,一年到头很难见上几面。所以,这些空巢老人最渴望的就是能与儿孙们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曾有一则公益广告将父母的这种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一位年迈的母亲在中秋佳节之时满心欢喜,精心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最终却只等来了儿女们不能回来的电话,顿时神情落寞。

充裕的物质生活不能让父母们感到内心的快乐,其实只要儿女能够常回家陪伴,父母甘愿每天粗茶淡饭。虽然时代发展了,通讯工具也迅速更新换代,真正实现了“天涯若比邻”的美好理想。但是无论科技多么发达,技术多么先进,声音和图像多么逼真,都不能替代承欢膝下的那种真实的感觉。

有一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有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他常常给父母打电话,道声问候、聊聊自己的近况,以免父母担心。每个月他都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寄去钱物。每逢放假,他都要赶回家看望父母。由于车票紧张,常常买不到坐票,他就在火车上站一天一夜。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旅游,因为回家,他错过了很多外出旅游的机会。但在他心目中,能够回家见见父母,同父母说上几句话,就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现代人为了生存,在外奔波忙碌情有可原,但是千万不能将家中的父母抛在脑后、置之不理,人虽然在外,但是对父母的孝心不能变。父母为了子女操劳了大半生,即使到了晚年他们还在为子女着想,为了不拖累子女,他们自愿去一些养老机构。父母最害怕的就是孤独,他们一天天老去,渴望子女的关怀,希望子女有空的时候多多陪陪他们。所以,请不要让我们的父母感到孤独,不管多忙,都应该常回家看看。

7.不让父母担忧是为大孝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做父母的只应为孩子的疾病发愁。”

国学链接:孟武伯其人

孟武伯是鲁国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孟”是姓氏,“武”是谥号,“伯”则是指他的排行,按照“伯仲叔季”的顺序,他应该是孟懿子的嫡长子。他名字叫“彘”,所以我们也可以称他为“孟孙彘”或者“仲孙彘”。

诸子之言:

钱穆先生认为,孔子的这句话可谓是道出了天下父母之心。子女如果能常常以谨慎持身,使父母只忧虑子女的疾病(疾病是人自己所不能掌控的),而没有别的东西可忧虑,这才能算得上是大孝。

《孝经》对事亲者提出了“三戒”——不骄、不乱、不争。《孝经·纪孝行章》曰:“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这就是“三戒”,意思是:侍奉父母双亲,要身居高位而不骄傲蛮横,身居下层而不为非作乱,在民众中间和顺相处、不与人争斗。身居高位而骄傲自大者势必要遭致灭亡,在下层而为非作乱者免不了遭受刑法,在民众中争斗则会引起相互残杀。这骄、乱、争三项恶事不戒除,即便对父母天天用牛羊猪三牲的肉食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之人啊。也就是说,作为子女要做到孝,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守礼守法,不胡作非为,以免让父母为自己担心,这比物质上的精心奉养要重要得多。

《弟子规》在这方面对子女的言行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意思是: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让父母担心,这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延伸思辨:子女要学会向父母“索取”爱

年迈的父母身体渐渐衰弱,他们往往感到自己的能力正一点点丧失,觉得子女不像从前一样需要他们的爱了,于是内心会产生一种失落感,隐隐觉得自责和悲哀。

做子女的应该理解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怀着感恩的心回报父母的同时,还应该不忘“索取”一点什么。比如,一双鞋垫,一瓶豆腐乳,一罐辣椒油。物质富足的我们可能并不特别需要这些物质的本身,但是用这种方式可以告诉父母,自己虽然已经长大了,但仍离不开父母的爱。要知道,父母认为能够对子女付出爱是他们最值得骄傲的事,是他们一生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所以,学会向年老的父母“索取”吧,告诉父母:我们仍然需要您的爱。

精彩典故:

老莱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老莱子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子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子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老莱子也已经年过七十了,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老莱子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一天,他为父母取浆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他害怕父母担心,故意装出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子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高柴泣亲

孔子有一位弟子名叫高柴,孔子说他比较愚昧,为什么呢?因为他的父母过世时,他过于悲痛,哭干了眼泪,甚至哭出血来。孔子对他说:“你怀念父母是对的,但是不知保重身体就是不明智了。因为你自己还有家庭子女要照顾,有社会责任要承担,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问题,父母就算地下有知,也不会心安啊。”

高柴虽然孝顺,但是在孔子看来,高柴伤心到对自己的身体产生损害,让父母为之担忧是不对的。正所谓“十指连心”,如果子女生活得不好,第一个担心的就是父母。所以,作为子女,爱惜自己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当代镜鉴:不让父母担心才是大孝

有许多人对孝的理解存在着这样的误区:认为给父母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就是孝了。其实,这只是孝的一方面,让父母无忧无虑、轻松愉快地度过每一天,才是真正的大孝。

作为子女要时刻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知道,子女的身体状况、生活起居、事业成败无不令父母牵肠挂肚。所以,要让父母放心地安度晚年,子女首先应该做的就是珍惜父母所给予的来之不易的生命,认真生活,爱惜身体,在人生之路上不要走错方向,成为父母最大的骄傲。让父母想起我们的时候,脸上浮现出满意的笑容,而非深深的担忧。

有一天,在一个关着死刑犯的牢房里,犯人们翻着杂志在那里闲聊。

一名犯人指着杂志中的珠宝说:“我母亲没有一样像样的首饰,如果戴上这些首饰一定会很高兴。”

另一名犯人指着杂志上的别墅说:“家里的房子已经很旧了,我的母亲如果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该有多好。”

第三个犯人指着杂志上豪华的汽车说:“要是我的母亲有这么一辆车子,就可以开车来看我了,不用每天辛苦地走着来了。”

杂志传到第四名犯人的手中,他看着上面的珠宝、房子、汽车……沉思许久。最后他流着泪说:“要是我的母亲能有一个好儿子就好了,这样她就不用每天担惊受怕了!”

这时,所有的犯人都低下了头。

珠宝、别墅、汽车的确能给母亲带来快乐,但是,在母亲的心底,终极的幸福永远是子女的平安健康。“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千万不要让父母到了耄耋之年还在为我们操心、忧虑。

8.孝顺父母的人可委以重任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译文:

有子说:“做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的,是很少见的;不喜好冒犯长辈和上级,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产生了。因此,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可以作为‘仁’的根本吧。”

国学链接:《三字经》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已经有一千多年历史的《三字经》依然有着巨大的生命力。在过去,包括章太炎在内的有识见的学者,多有致力于《三字经》的注释和续补者。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诸子之言:

有人认为,人们如果能够在家中对父母尽孝,敬爱兄长,那么他在外就可以对国家尽忠。忠是以孝悌为前提,孝悌以忠为目的。儒家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悌,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悌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

孔子说:“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意是说,孝,在小处体现在同亲人的关系上,其次体现在同君主的关系上,在大处体现在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和道德修养上。儒家认为,“孝”是伦理道德的起点。一个重孝道的人,必然是一个有道德修养、可以担当重任的人。

在春秋时期,周天子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以下也是如此。整个社会从天子、诸侯到大夫这样一种政治结构,其基础是封建的宗法血缘关系,而孝、悌说正反映了当时宗法制社会的道德要求。所以历代统治者都主张“以孝治天下”,选拔重用孝悌之人为官。

延伸思辨:治国必先齐家

在儒家看来,“齐家”和“治国”是一回事。有人曾问孔子:“你为什么不参与政治?”孔子回答:“尚书上说,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影响到政治上去,这也就是参与政治。为什么定要做官才算参与政治呢?”因此,我国的传统文化对人的要求十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只有个人的品德修养好了,管好了家,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妻顺,家庭和睦,才能担当“治国平天下”的社会重任。

无论世界怎样变化,家始终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社会、国家的细胞。而孝文化也永远是维系家庭正常运转、化解压力的重要精神元素。孝可以使家亲密和谐,孝可以使家温馨幸福。亿万个家亲密和谐、温馨幸福了,整个社会也就变得温馨、和谐,宇宙清宁,邦国平康。因此,光大孝德,弘扬孝文化,也是社会安定、社会和谐的一个基础。

精彩典故:

孝感动天

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娥皇为长,女英为次。她们嫁给舜的时候,舜还只是一介平民,但他在躬耕历山、雷泽捕鱼、黄河岸边制陶时都能教化一方百姓,已经初步显示出了他过人的才华和德性。尧帝看到舜孝敬父母、品德高尚,就筹划着让舜做自己的继承人。为了试探舜是否真的有过人的才能和品德,他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以考验舜是否真的具备齐家治国的能力。

尧用嫁两个女儿来考验舜还是深有用意的,因为舜的家庭情况有点特殊。舜的生母不幸早逝,父亲是个瞎子,历史上便称他为“瞽叟”。这瞽叟是个非常糊涂的人,他娶了后妻之后,便对后妻言听计从,对舜百般刁难。瞽叟的后妻是个非常嚣张且蛮不讲理的家伙,生了个儿子叫象,更是顽劣异常。他们三人经常合谋害舜,特别是在舜的婚姻问题上,瞽叟更是听从后妻的怂恿,不准邻人给舜说媒,希图让舜孤独一生。但舜是个孝子,面对“顽父嚣母”,他从无怨言,而是试图通过自己的孝行感化他们。

尧帝的赐婚本应当是天大的喜事,可舜却不敢将婚姻之事禀报给他们,这是因为如果禀报给他们,他们肯定不允许舜顺顺当当地娶上妻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思前想后,舜只好舍小而取大,没有禀报父母就与尧的两个女儿举办了婚礼。

同类推荐
  • 书与艺术

    书与艺术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读本之一,是围绕“书与艺术”展开的读书随笔。从艺术欣赏的角度,通过诸多艺术大家对音乐、绘画、舞蹈等的亲身讲述以及作者对身边艺术的感悟,将读者带入艺术类书籍所独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体验至美的艺术境界,领略伟大的艺术精神、艺术情操和艺术精髓。
  •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之作,影响世界一百余年的东方美学经典!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的东方美学经典!上市百年,已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16种语言版本,约46种版本,13种中译本。《理想之书》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在《觉醒之书》书中,作者用渊博的学识,借助明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一手资料,讲诉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时期到明治维新,再到近现代的政权更替和政治改革的历程,并从历史、政治、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回答了:在一个握有实权的君王的统治下,当今日本究竟是如何以让人惊讶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及其与中国、印度等邻国的关系。《茶之书》以精简如诗的文字,深入浅出,宏观远照,揭示了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所体现的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冈仓天心不仅勾勒茶史的梗概,更能借助茶道精神的探索来阐发茶人的美学追求,论衡东西文化的异同,赋予世俗中形而下的饮馔之事以美学意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流布功能。
  • 天文历法研究(下)

    天文历法研究(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书与人

    书与人

    本书为“书文化”系列之一,是围绕“书与人”展开的读书随笔。分“书与人”、“人与书”两个部分,以众多爱书人与书的不解之缘,以及书中讲述的人的不同生活和命运为线索,通过对经典著作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感悟,在与读者分享阅读之美、阅读之乐的同时,致力于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承,展示众多作家、学者的思想文化成果以及生命深处无法泯灭的人性的光辉。
  • 《说文》会意字研究

    《说文》会意字研究

    本书在继承前人对《说文》会意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会意字的性质、来源以及界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对会意表词和义界表词关系的研究,并借由《说文》会意字取象-表词模式与辞书义界模式的比较,首次提出“会意字的取象表词要以对词义的义界为中介”的论断,并揭示意义的承载形式由义界语言向会意文字转化过程中产生的新的特点;本书还通过穷尽性统计,归纳出本义表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会意字的取象—表词模式,同时,运用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分析各取象-表词模式形成的原因以及由此显示的汉民族的认知思维特点。此外,本书还提出了《说文》会意字研究对促进汉字教学的几点建议。
热门推荐
  • 半糖半醋

    半糖半醋

    梁笙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网红最近总是靠爆料影帝闫淮的各种娱乐八卦来提高知名度,真实性达98%以上被送上热搜只要问影帝闫淮在哪里,在干嘛,她准知道在一次节目访谈中:主持人问影帝闫淮“最近有一个不知名的小网红靠爆您的各种料火了,对此,您怎么看?”闫淮优雅一笑,满脸溺宠道“我说不让,但是她想,我能怎么办?”某日,小网红与影帝被拍到在某高档餐厅接吻,网上瞬间炸锅,都说梁笙勾引她们家老公,当天梁笙发微博澄清自己【半笙】假的,我跟你们家老公没关系刚澄清几分钟,影帝闫淮就发了一条微博【闫淮】@半笙,老婆,我又做错什么了吗?粉丝“……”逗比小网红VS国民影帝巨星(先婚后爱的娱乐圈甜宠文)
  • 独伐

    独伐

    “宋伐大帝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阴谋家。他制造了世界以来最大的,也是最成功的叛乱。”——《大齐帝国编年史》“宋伐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混球!”——帝国丞相郭嘉语。“宋伐是我一生中的绝对噩梦!”帝国澳洲总督潘腾语。独伐,伐中伐。不一样的三国征战,不一样的一切。一个赤裸裸的阴谋,一个囊括了整个华夏的阴谋。
  • 异能伪神

    异能伪神

    四个异能者,因为某种原因相聚在了一起,却没想到,这背后尽然隐藏着一个大秘密。
  • 半生女帝

    半生女帝

    两女穿越,相爱相杀,她本是一心追求爱情的人,她本是一心不想再爱的人。却不料没有追求交集的两个人,在一个时代以相似的方式生存,却得到不同的结果.....
  • 冰肌玉骨:狐倾天下

    冰肌玉骨:狐倾天下

    玉狐山,这里是一座具有仙世灵气最茂盛的一座山峰,这里面住着的是玉狐一族,可以说它们已经住在这个地方已经非常的悠久。身为玉狐一族的小玉狐被父母送往人间修行情劫,她的情劫该是如何能够成功。渡过这一世的情缘?“我狐小茂一定要闯出一片属于我的天下!收集美男是我的入世计划。”
  • 乱世真无敌

    乱世真无敌

    出生就被混沌宇宙庇护,开局就是大能。一号【叶一】生来不死不灭无所畏惧。二号【武二】降世掌空间,自如意。三号【萧三】溜达抓小鸟,逛挖宝山,无所畏惧
  • 召唤傀儡

    召唤傀儡

    全新的灵师修炼体系。圣元大陆,灵师主宰的世界。神灵师是否就是至高的存在?一座黑塔的突然降临,一部玄奇的功法,星空下数不清的傀儡。一个现代大学生的穿越,带你走进更为广阔的天地。新人新作,希望大家支持。不会在以后的章节出现拉票的状况,如果大家觉得这本书不是太难看,就投两票,谢谢!
  • 我的初恋蓝朋友

    我的初恋蓝朋友

    漏洞百出的准男友在知道穆筱惠辞职之后,断了所有联系,在穆筱惠最需要人安慰的时候,销声匿迹了。“哼,狗改不了吃屎!”穆筱惠看着他的微博关注和点赞,冷笑一声,退出了微博的‘我经常访问’界面。穆筱惠不敢回家,因为她辞掉了所有人眼中的好工作,更何况她是以第一批直接录取的校招进的机场,国际机场。电话里头的妈妈说:“父老乡亲都知道你进了国际机场,这个时候辞职回来,家里丢不起这个脸!”穆筱惠继续留在了这个城市,奔波于两地,接受治疗,只有把病养好,才有未来。刚开始接受治疗的那段日子,穆筱惠很孤独,很无助,到半夜常常崩溃大哭,直到后来,王一辰闯入了她那封闭孤僻的生活,成为了她每天为数不多的开心。“小乖,你在吗,小乖?”“在,我叫小歪!”“好怕聊着聊着你就不在了,都差不多,以后就叫你小乖了!”王一辰,家境殷实的富二代,年少轻狂,由于家庭原因来到了这个“大熔炉”,戒骄戒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不依赖家里。王一辰从不对别人提起自家的殷实背景,甚至连穆筱惠都不知道。王一辰没想到,‘小乖’有一天真的不在了,两人相互挂念,却互不相告相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截教之万仙来朝

    截教之万仙来朝

    封神量劫二百年之后,西游千年之前...有熊氏部落姬宇意外落入阵法身死,身体被一位二十一世纪屌丝青年占据...身负截教镇教之法《上清大洞真经》的他,该如何重振截教雄威??!看拥有可以穿越三千世界的混沌至宝混沌珠的他,如何以力证道,超脱于诸天万界!副本世界:诛仙、斗破、遮天、完美都会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