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113000000002

第2章 总论(1)

《五脏别论》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

§§§第一章脾胃的生理病理研究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主要器官。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于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水谷精微,以及小肠的分别清浊,大肠的受盛化物、传导糟粕等生理功能,相互密切配合完成的,将水谷化生为气血,充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并将水液输布,全身滞养组织器官,使糟粕和尿液下行排出体外。故《素问·灵兰秘典论篇》云:“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学中脾、胃、大肠、小肠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消化系统。

一、脾的解剖及生理功能

(一)脾的解剖学概述

在《黄帝内经》中未见脾的形态学记载,唐·王冰在注释《素问》时提到“脾,形象马蹄”。类似的描述还可见于《类证活人书》“(脾)象马蹄,内包胃脘”,与现代解剖学所描述脾的形态相似。其后,又有描述脾“形如刀镰”,如《类经图翼》、《医贯》、《类证治裁》等。明·李梴在《医学入门》中则综合了上述两种提法,指出“(脾)形扁似马蹄,又如刀镰”。到了清代又有“脾者,其色赤紫,其形如牛舌,其质如肉”(《医事启源》),“形如犬舌,状如鸡冠”(清·陈珍阁《医纲总枢》)等描述。而清·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只提及“脾中间有一管,体相玲珑,……”,与现代解剖学所描述胰腺的形态相似。

关于脾的大小、重量,早在《难经·四十二难》中有“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的论述,就重量而言,无论是现代的脾还是胰与《难经》所记载的脾相去甚远,但散膏与现代医学胰腺重量接近,从尺寸大小与长宽上比较,《难经》之脾与现代之脾较接近,而《脾胃论》中提及:“脾长一尺掩太仓”,与现代医学所论胰脾总长接近。

总之,中医学对于脾的解剖部位多有记载,认为脾在腹腔上部,膈膜下面,在季肋部,与胃以膜相连,位于胃的背侧左上方。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云:“脾与胃,以膜相连耳。”《类经图翼》亦说:“脾……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俞当十一椎下。”这些论述均较详细地描述了脾的解剖部位。

关于脾的解剖形态,尽管中医学历代医家均有记载,但是究其实质是指现代医学的何种脏器,众说不一。中医学对脾的认识不仅要从脾解剖形态来作为主要依据,最关键的是对其生理功能的认识,才能把握脾的实质,所以我们应当将中医学中的脾作为一个生理功能单位来认识,才能正确地指导临床实践。

(二)脾的生理功能

脾与胃互为表里,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四肢、肌肉。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输布水谷精微,运化水湿,主升清,统摄气血,充养宗气,为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故古人称脾胃为“后天之本”。脾的特性,主要表现为喜温燥而恶寒湿。因为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运化水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而湿土之邪最易伤脾,脾伤则运化失职,水湿内生,所以《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脾恶湿。”如果脾阳失运,阴湿内盛,影响脾之运化,则发生湿困脾阳,出现头身沉重、四肢困倦、脘腹胀闷、大便溏泄、舌苔白腻、脉象濡缓等症状。

1.主升清

“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又称“脾气主升”;“清”,又称“清气”、“清阳之气”,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脾的运化功能是通过“升清”为其基本活动形式来实现的。脾主升清,是指水谷等精微物质的吸收和上输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气化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升清”是脾的重要功能之一。“脾主升清”除布散精微、输布津液、托举内脏外,还有升举清阳的生理作用。故《医学正传·医学或问》云:“其清者,倏然而化为气,依脾气而上升于肺,其至清而至精者,由肺而灌溉乎四体,而为汗液津唾,助血脉,益气力,而为生生不息之运也”,说明了“脾主升清”的重要作用。只有脾的升清功能正常,则元气充沛,才能使“清阳出上窍”,头清、目明、耳聪;“清阳实四肢”,肌肉丰满,肢体矫健有力;气血充实,生机旺盛,同时,脾的升清与胃的降浊相辅相成,共同协调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的位置,使机体脏腑维系在正常部位,而不致于下垂。如果脾气虚弱,升清失司,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灵枢·本神》篇说:“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脾气虚甚则可下陷,见久泄脱肛,内脏下垂等病症,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清气在下,则生飱泄。”

历代医家对“脾主升清”理论非常重视,论述颇丰。而其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萌芽于《黄帝内经》:“脾主升清”源于“阳气升发”之说。《内经》不但非常重视阳气,而且倡导阳气升发。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宇宙中惟有清阳升,浊阴降,万物才能正常生化。

对人体而言也是如此。人体中,只有清阳在上,浊阴在下,脏腑、肢体、九窍得清阳之充养,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一旦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便表现出病理情况。清阳之所以能升散至人体上部,主要依赖脾的升清作用。脾升清功能失常,则造成多种疾患。因此,脾主升清,与人体升阳气密切相关,升清的主要内涵,当包含着升发阳气之意。

“脾主升清”源于“脾气散精”之论。《素问·经脉别论》详细阐述了饮食物经胃之受纳、腐熟,脾之运化、升清转输至全身的生理过程。“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肺的宣发和肃降,使之输布全身而灌溉脏腑组织;另一方面,又可直接向四周布散,即脾“灌溉四旁”之功能。后世所言“脾主升清”源于《素问·经脉别论》所谓的“脾气散精”。人体气血,由水谷精微化生而成。目得气血而能视,耳得气血而能闻,脑得气血而能思维等等,皆是水谷精微、气血濡养的结果。

正是由于脾具有升清作用,才保证了它的散精功能。升清不仅仅指升发阳气,更应包含输布精微、气血等物质。《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曾谓“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血气如何上走于面呢?应当是由脾的升清功能来完成。脾不升清,则水谷精微物质不能散精于上,不能敷布全身,造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功能的障碍,影响健康,危及生命。《内经》对脾与四肢的密切联系也有重要的论述,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脾病而四肢不用者何也?……四肢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也。”以上记载强调了脾布散精微至四肢的重要性。

此外,医家们还常常把脾主升清理论与内脏的位置固定联系在一起。脾主升发,清气在上,则能固定脏腑位置,否则造成脏器下垂。如隋代·巢元方观察到久泻之后,可引起脏器下垂,其在《诸病源候论·痢疾诸候》和《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对脱肛和妇人阴挺下垂作了详细描述,认为是“气下冲”、“下脱”所造成。“脱肛者,肛门脱出也,多因久痢后大肠虚冷所为。肛门为大肠之侯,大肠虚而伤于寒,痢而用气偃,其气下冲,则肛门脱出,因谓脱肛也。”“胞络伤损,子脏虚冷,气下冲则令阴挺出,谓之下脱。亦有因产而用力偃气而阴下脱者。”所谓“气下冲”、“下脱”实际上就是脾气不能升发,清气不能上升所致,因此巢氏所论实为后世“脾主升清、恒定内脏”思想之渊薮。

(2)初步发展于金元:张元素开“补脾气佐风药”之先河。在临床上,重视“脾主升清”理论,结合疾病,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新见,使理论有所发展,金代·张元素可谓开先河者。他认为“脾者土也,……消磨五谷,寄在胸中,养于四旁。”凡脾土虚弱之证,张氏在运用补气诸药如人参、黄芪、甘草等的同时,多伍以陈皮、升麻、葛根之属。补气的同时佐以升清阳的药物,这不仅是东垣治疗脾胃内伤病立方用药所本,而且对后人论治脾胃病大有启发,实为脾主升清理论在临床实际应用之开端。

李东垣创“补中气升清阳”大法。李东垣重视脾胃升降,尤其重视脾阳的升发作用,对脾布散水谷精微的功能作了系统而完整的论述。“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于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浇灌四旁,营养气血者也。”“脾为至阴,受胃之阳气能上升水谷之气于肺,上充皮毛散于四脏。”“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先输脾归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养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行秋冬之令,为传化糟粕,转味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东垣把《素问·经脉别论》的经旨结合其师张元素有关升发清阳的论述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因为“元气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如果因为饮食、劳倦等原因损伤了脾胃,则脾升乏力,元气乃伤,所谓“饮食失节及劳役形质,阴火乘于坤土之中,致谷气、营气、清气、胃气、元气不得上升滋于六腑之阳气,是五脏之气先绝余于外,……下流伏于坤土阴火之中。皆由喜悲忧恐,为五贼所伤,而后胃气不行,劳役饮食继之,元气乃伤。”“三元真气衰惫,皆由脾胃先虚,而气不上行所致也。”

李东垣特别强调脾气的生长和升发,认为只有谷气上升,脾气升发,元气功能才能充沛,生机才能盎然,阴火才会戢敛潜藏。反之,内伤脾胃,必使阳气不能生长,治疗时应用辛甘之药滋胃,借风药助肝胆之用,当升当浮,使生长之气健旺。金元张元素、李东垣等重视脾升的理论和用药崇尚甘味的治疗经验,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

(3)临床丰富于明清:脾主升清的理论,到了明清,进一步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医家们颇有发挥。继东垣对“脾气主升”作了系统论述之后,明代喻昌首次提出了“升清”一词。《寓意草》谓:“其升清降浊者全赖中脘为之运用,……故中脘之气旺,则水谷之清气,上升于肺而灌输百脉;水谷之浊气,下达于大小肠从便溺而消。”喻氏所论,不仅出现“升清”二字,更对升清的机理、中焦为升降之枢等作了阐发,同时把升清理论与胃肠功能疾患相提并论。

张景岳把临床上许多重危病证都归咎于脾虚不升、气虚下陷,如亡阳、血脱、血崩等,又认为淋浊病证中有一种“淋久不止,及痛涩皆去而膏液不已,淋如白浊者,此惟中气下陷及命门不固之证也。”立方举元煎以“治气虚下陷,血崩、血脱、亡阳垂危等症。”

清代医家黄元御详细论述了清升浊降之理,“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阳生于下,脾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为气血。”黄氏总结了脾胃的功能特点,提出了“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降阴阳之权,全在中焦”、“胃主降浊,胃逆则浊气上填,仓廪不纳,恶心、呕吐之病生焉。脾主升清,脾虚则清气下陷,水谷不消,胀满泄利之病生焉。”黄氏把多种疾病的病机也归因于清不升,浊不降,如泄泻,“泄利者,肝脾下陷也”;耳目口鼻诸病,“耳目者,清阳之门户者也。……,清阳上达则七窍空明,浊阴上逆则五官晦窒。”“牙痛者,足阳明之病也。……手阳明升足阳明降,浊气不生上滞是以不痛”;咽喉疾病,“咽喉者,阴阳升降之路也……,浊气上逆则热结于喉也。”;痔瘘,“泄则脾与二肠俱陷,丙火陷于肛门,此痔病所由生也。”

叶天士重胃阴不忘升脾。叶氏认为“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叶天士医案大全·脾胃》)张锡纯认为中气为“大气”之源,创“升陷汤”以升提。“因中气下陷,泄泻日久,或转致大气下陷者,可仿补中益气汤之意,于拙拟升陷汤中,去白术加知母数钱。”(《医学衷中参西录》)可以看出,明清医家在继续阐发“脾主升清”机理、创制有效方剂的同时,还在重危症、五官疾病等方面拓展了其临床应用范围。

综上所述,“脾主升清”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内经》启其端倪,东垣详述其理,明清医家充实于临床,为中医临床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主运化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两个方面,是脾的最主要的生理功能。运化水谷,是指脾对于饮食物具有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当饮食物进入胃以后,其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在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转化为精微,然后通过脾的转输和散精的功能,上输于肺,由肺贯注心脉,把水谷的精微“灌溉四旁”和布散全身。正如《素问·经脉别论篇》所指出的“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和“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等,均说明脾的转输和散精的功能。脾的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在《素问·厥论篇》中概括为“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由于脾具有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才能使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健全,促使水谷化生为精、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使全身脏腑组织器官得到充分的营养,从而保证身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如果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则机体吸收消化功能失常,以致出现便溏,腹胀,倦怠,消瘦等病变。

“运化水湿”亦称运化水液,是指脾对水液具有吸收、转输和布散的作用。脾在运化水谷精微时,将水液转输于肺,由肺布散到周身各处,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得以充分濡润;同时将多余水分吸收,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液排出体外。所以,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健旺,既能使脏腑百骸得到水液的充分濡润,又能防止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的停滞,避免湿、痰和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从而维持了体内水液的动态平衡。如果脾的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可导致水液在体内留滞,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发生水肿,泄泻等病症,《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的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的功能,是密切配合的,由于脾的功能正常,才能化生气血,充养全身,保证人体水液代谢的正常,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化生,均有重要的生理意义,所以《医宗必读》云:“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因而在防治疾病中要善于保护脾胃,注重调养脾胃。如果不注重保养脾胃,使其运化功能失调,则易生各种疾病,此即李东垣所说的“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之意。

同类推荐
  •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张院士趣谈整形与美容

    本书由德高望重的整形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张涤生教授亲笔撰写。张院士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以轻松、活泼、通俗、风趣的笔调,介绍了现代整形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叙述了多种常见畸形的原因和整形矫治的手术方法,展示了珍藏多年典型的整形病例图片。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可作为城乡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现代整形与美容医学知识的重要参考书,亦可供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阅读参考。相信,不论您以何种心态阅读这本书,透过书中的文字和图片,它都能给您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 肥胖病知识读本

    肥胖病知识读本

    市场上有关减肥的书琳琅满目,鱼龙混珠,肥胖是什么,如何减肥,减肥的疗法有哪些,有哪些副作用,怎样正确看待肥胖与美丽,关于这些问题,一般的书往往侧重一点,不及其余。《肥胖病知识读本》的优点,恰恰在于,以肥胖病研究者的角度入手,对肥胖病的知识、减肥的方法、减肥的副作用,以及肥胖与美丽的看法等,进行了通俗与专业相结合的介绍。既有介绍减肥误区,以及令人啼笑皆非的减肥故事,也有针对减肥效果和减肥方法,科学和专业地去做出解释。不争取噱头,也不剑走偏锋,踏实严谨,以专业与通俗想结合的笔法,描述关于肥胖病和减肥问题,是一本有益、有趣的关于肥胖病和减肥的科普读物。
  • 简明医院文化学

    简明医院文化学

    《简明医院文化学》是蒋兴国同志多年乐于思考,勤于笔耕,宽博知识面沉淀的结晶。老蒋是我的同班同学,俗有“蒋夫子”的雅称,善思考、勤文笔,多有文字产出,又颇有傲骨。虽然进入耳顺之年,仍笔耕不辍,孜孜不倦。近年来,他为两本期刊撰写了几十篇卷首语,主编了《临床路径管理》《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与评分细则》等,同时,他还是宁夏药品“三统一”理论框架的奠基者和实践者之一。尤其是作为综合医院评审专家组长,在经历了20多家综合医院评审的过程中,他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挖掘现行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站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角度来思考、撰写医院文化学,其精神是可佳的。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

    本书稿是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手册,包括常识篇、症状篇、预防篇、误区篇等方面的内容,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该病的可能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自我保护办法、公共场所注意事项及防治误区等问题,对科学防控疫情、普及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具有较大的意义。本书稿作者队伍专业权威,由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负责编写,1月23日全国首发。
热门推荐
  • 努力追赶的人

    努力追赶的人

    缘分妙不可言,初见对方时就知道她会是自己的一辈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极品游戏者

    极品游戏者

    好吧,当一个人从小一事无成,突然有一天,就是因为一枚游戏币他就做了一件十分扯淡的事情,结果让他进入了一个扯淡的世界,开始了一段扯淡的辉煌,这件事情绝对很扯淡,但是确实发生了,而且就在现在!当然虽然这个故事里有无数的美女和无数的兄弟,但是主教用自己扯淡的人生发誓,他绝对没有yy,或者传说中的王霸之气!********************************************************************建了两个群苹果园VIP群:167864514,vip用户可进苹果园1群:167864479,起点注册用户入
  • 极界武神

    极界武神

    九转轮回,风云再起!神秘少年掀起一场惊世浪潮!
  • 获得神格

    获得神格

    从某天获得神格开始。。。。。。,一切的生活开始改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医女为君故

    医女为君故

    她是神医之女,医术了得。偶然之下救了他,却也丢了一颗心。原以为从此形同陌路,谁曾想造化弄人,原来他们从前竟是青梅竹马。本想全身而退,但是看到他为自己奋不顾身那一瞬间,她的心再次动摇了。命运总是曲折离奇,他失忆了,什么都记得,唯独忘了她。
  • 气覆山河

    气覆山河

    不经意之间就来到了练气士的世界,可是为什么这里的练气士这么多骚操作,练气士确实是练气士,可是正经不正经就不知道了,骆麒麟不仅感慨。
  • 御兽的传奇

    御兽的传奇

    系统居家,出门,升级必备!他力压群雄!是震压一个时代的男人! 他重情重义!是坐拥群芳的男人!
  • 人海路遇西

    人海路遇西

    一直暗恋一个和自己恰恰相反,十八岁的李妮觉得她的邋遢和路遇西的干净格外相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