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7400000012

第12章 长河飞沫(1)

潘旭澜

姜坟雁阵

近几个月,报刊上经常有关于秦俑坑的文字。在一片沸沸扬扬的赞叹声中,我却不时想到孟姜女。

小时候就常听野老村妇讲孟姜女的故事,大同小异,屡听不厌。到了“批儒评法”那阵子,这古老故事竟成了什么“新动向”,令人哭笑不得。十余年来,见到有些文章谈到,大抵是说两句“忠贞爱情”之类,或考证并无此人云云,颇多感慨。

《史记》中没有孟姜女的名字,却记载了产生孟姜女的由来。

建阿房宫,造嬴政墓,修连长城,焚书坑儒,极大地损耗了社会生产力,对思想文化作了史无前例的大爆破,也给全国百姓造成不亚于战乱的大灾难。租赋税收“二十倍于古”的横征暴敛,力役屯戍“三十倍于古”的涂炭生灵,加上“偶语弃市”、“罚及三族”、“比邻连坐”的严酷镇压,将全国造成一个空前大监狱和劳改营。

嬴政一登基就驱押七十余万“刑徒”为自己造墓,最后没有一个活着出来。建阿房宫也动用了七十余万人。连接长城所用人数至少也几十万。前二者都为他自己,自不用说。后者的用意,显然是要维护他的极权统治。一些嗜于为他评功摆好的先生们,却一味大谈进步作用。试问:生产力的大破坏,难道能防御外族的侵犯?真正能抵御外患的,到底是人民还是城墙?

有一个秦始皇就有无数孟姜女。她是一个惨遭迫害而以死抗争的集体共名。所以,她的故事得以长期流传而至妇孺皆知。山海关郊外凤凰山的孟姜女庙,屹立于波涛之中的孟姜女坟,都是百姓意愿的物质化。

拜堂之际丈夫被抓走,千辛万苦送寒衣到山海关,知道丈夫已劳累而死,尸骨就填进城墙里,构成非常动人而又有普遍意义的悲剧。随后,异峰突起:哭倒长城八百里。哭倒长城,人们明知是不可能的事。但是,说者津津乐道,听者觉得解渴。艺术想象、大胆夸张之中,蕴含着极其深刻的真实,寓寄着千古不易的真理。这才是孟姜女故事的灵魂。

孟姜女坟是她的故事凝结而成的。大雁似乎富于人性,被这故事所感召,每年初冬,翔集坟上,在寒风中,列阵飞鸣,其声说不清是凄厉、悲愤或激昂。人们称之为“姜坟雁阵”。这礁石,这雁阵,千年万代,在控诉,在赞美,在呼吁,在祷告,向着人类的良知。未来的世纪,它将成为一部古老的诗剧,在人性自由飞翔的梦里演唱。

武则天片议

电视台放《武则天》,我断断续续看了一些。由此引起一些与电视剧无关的零星想法,随便写几条于下。

历代否定或抨击武则天的史家文人,一个很重要的论点,叫做“牝鸡司晨”。母鸡管报晓,越位了。借以说明,女人不可以做皇帝,做了就名不正言不顺,有悖纲常。

在传统观念占统治地位的漫长岁月里,这种说法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只有极少数人偶尔向它挑战,不足以动摇它。

随着西方思潮的传入和中国帝制的结束,要重新评价武则天,最便于反掉的论点就是“牝鸡司晨”说。随着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思想逐渐普及,这个长期压住武氏的说法,反过来帮了她的忙。有些人,只因她是女性,第一个女皇帝,便一味加以肯定、颂扬;一些无可讳避的问题,也曲意加以回护。好像不这样,便不足以表示思想观念的革命和先进。

新文化运动迄今,尤其是1949年以来,矫枉过正的思想方法,屡屡被倡扬。要反对男尊女卑的陈腐观念,就来个女尊男卑。男人做不得的,做了要受史家、学者们尖锐批评的事,女人做了,甚至走得更远,就可以享有豁免权,甚至受到赞扬。革命的史家学者,将过犹不及置之脑后,甚至以二重乃至多重标准,来看待历史人物;将善恶、是非、功过的价值判断,在性别的归属下,颠倒过来。这种很革命的史观,其实同男尊女卑一样背离真理,一样荒谬。对于女人,对于“第一”,同样要作具体分析。听其言,观其行,察其心,衡其果。对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的女人,评价应该考虑到男女条件不同。但是,如果置人性、善恶、是非这些人类的基本价值判断于不顾,实际上是将女人不当人看待,清醒的女权主义者都会很反感的。

武则天从入宫之日,就以全副身心追求欲望的实现。人人都有不同的欲望,也作了不同程度的追求。有的实现,有的部分实现,有的基本落空,有的完全破灭。武氏欲望的核心是最高权力。掌握最高权力,生杀予夺,随心所欲,天下臣服,人皆膜拜,本身就是极大的精神享受。有了最高权力,物质欲望、生理欲望,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由才人而尼姑而昭仪而皇后,而参与朝政而临朝称制而圣神皇帝,十多年难以想象的奋斗,赢得四十余年的执政。除了最后被迫恢复唐朝,她的欲望全都实现了。

封建社会的纲常伦理,本来就不允许女人做皇帝。于是,她当然要违反和破除一切道德规范。但远不止此。她的天平主要砝码是个人,个人的欲望。扼杀亲生女儿以嫁祸于人,是夺取皇后宝座的史无前例的创举。其实用别的办法,也是可以当皇后的,只不过没有此举之便捷。可见,良知与人性在她看来,不过是别人可供利用的弱点。有这么一个不同凡响的序曲,后来杀人无数也就毫不足怪。亲自杀或指使、纵容鹰犬去杀,残酷非常,不过是必然的延续。凡可能成为她称帝障碍的,无论你是什么人,一概杀掉,包括两个亲生儿子和姐姐一家三代。做了皇帝,凡是被说成图谋造反或心怀不满,或不肯归附者,无论官吏百姓,不用查证,通通杀掉。杀得天下鸦雀无声,气都不敢出。而她的鹰犬,则在死人尸骨堆上,飞黄腾达。此外,凡与她有旧怨的,为她所嫉妒的,看不顺眼的,随时被整死或杀掉。

这是一个由于极度个人欲望、极度自私而造成人性异化的典型。

当人性异化而又拥有最高权力、较强才能时,其危害便超过任何天灾。

当人性异化被“第一个女皇帝”的龙袍所包装,不时有人加以辩白或美化,那便证明温床的存在。

最高权力的获得,就要享受所能想象的一切。权势欲的最大限度的发挥,物欲、性欲的尽情满足之外,名欲也是不可或缺的方面。

在与李治并称“二圣”之时,她就已完全掌握了政权。但皇后古来已多,女皇帝则亘古未有。她于是登基,随后又改唐为武周,以示自己是开国之君;自加尊号“金轮神圣皇帝”,既是太阳,又神又圣。还用自造的“曌军”字为名,表示如日月当空。

她假借神佛,利用一切物质手段,以求名垂万世。但是,却立了个无字碑。既要立碑,为何无字?此中包含着诉不尽的心事。这并不是她首创。她学汉武帝,表示自己的功德,非文字所能表达。然而,并不是简单的仿效。此外至少还有几个原因。一、她的生平,实在有不少连她自己都觉得难以言说之处。二、对于武周皇朝,能否在她身后还存在,她确实没有信心,而且在相当大程度上,相信会恢复唐朝。三、虽然希望生前死后,被最大限度地歌颂,但她知道自己所作所为,身后便难以舆论一律,定下个调子,易陷于被动;不着一字,脚踩两条船,反倒主动。这其实也是一种挖空心思的权术。

在她病中,张柬之、崔玄晔率羽林军入宫杀死张昌宗、张易之,迫她传位给李显(中宗),恢复了唐朝。这一年,她弥留之际,遗诏去掉帝号,改称则天大圣皇太后,实际上是不得已而求其次,以免死后遭到更大否定,并且累及武氏家族。这是聪明的,也是她一生玩弄权术的一个句号。

郭沫若在1962年,下大力气写了四幕话剧《武则天》,还为此写了长文加以说明。

剧本以武则天六十岁前后的六年,来概括她一生。文章与剧本互相配合,互相补充,让人看了觉得她是近乎完美的圣主明君、前无古人的伟大政治家。凡武氏举措,无一不好。比如,设立铜匦大开告密之门,弄得全国人人自危,噤若寒蝉,被称为“特出政治措施”。凡不苟同武氏者,不仅政治上反动,而且人品也很坏。甚至武氏在世时的坚定拥戴者也不敢说的话,如“武后具有颇不自私的精神”,也都在文章里写了。在人们思想冬眠的年月,还是有不少人看了表示“不敢苟同”、“不敢恭维”。

郭剧只写武氏一生中的六年,可以避免许多棘手的问题。但他在文章中,则就一些尽人皆知的事,为武氏辩护。比如史书明明白白写着,她有男宠薛怀义、沈南谬、张昌宗、张易之。郭则辩护说,武氏年事已高,所以淫乱之说不可信。比明代为武氏辩护的人,说“贵为天子,未足深怪”,是干脆彻底得多了。

《新唐书·则天皇后列传》云:“太后春秋虽高,而善自涂泽,虽左右不觉其衰。”武则天年纪虽然大了,而善于自我涂抹润泽(打扮保养),即使她身边的人也不觉其衰老。这原是合情合理的纪实,也说不上什么贬义。可是,不知是嫌“善自涂泽”不符合艰苦朴素精神呢,还是嫌不够大众化革命化,或者别的什么,郭文却特地解释说是“注意卫生”。固然别出心裁、古为今用,却不能说是实事求是、尊重历史。连这么点小事,尚且如此曲意维护,别的问题也就无须认真看待了。

骆宾王的《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从唐朝流传至今。我只见过郭文说它“责骂多无根据”,是骆宾王文人无行的一个物证。这个评语,真是有趣得很。

武则天是个复杂的历史现象。这里没有全面评述她的功过是非的意思,只是谈了几点零碎感想,凑凑热闹。

刘柳双星

刘柳,一对好友,两颗文星。

很久以前,我读了刘禹锡、柳宗元,觉得他们相同相似之处很多,不同不似之处也非常明显。

刘禹锡生于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柳宗元生于大历八年,公元773年。贞元九年(793年)同科进士,并同为士林所推崇。李诵(唐顺宗,年号永贞)当皇帝的几个月里,刘柳都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政治活动。随着中风的李诵被迫退位,短暂的“永贞革新”失败,刘柳同时被贬为远州司马。刘在朗州,柳在永州,达十年之久。元和十年(815年)一同被召至京,还是不用,只是循例升点官,再遣为远州刺史。刘在连州(今广东连县),柳在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不用说仍然是一种流放。元和十四年(819年)柳卒于柳州任所,刘一再为文祭之,又多次作诗悼念。但刘尽管又辗转于夔州、和州,最后还是被召回任太子宾客,活到会昌二年(842年)。

刘柳不但二十多年经历极为相同相似,政治、哲学同声相应,在文学上也互相辉映。政治上都是王叔文主要帮手。他们一同策划了贬斥贪官、废止宫市、停止盐铁使月进钱和地方官进奉,试图剥夺宦官兵权。在哲学思想上,柳的《非国语》、《天说》提出:天是由混沌的元气所构成,并没有神的主宰。刘的《天论》三篇,丰富和发展了柳的观点,认为古人说天无形,实际上是“无常形”,受到柳的赞许。刘有“诗豪”之称,作品广泛流播。柳的诗文,“名盖一时”。

为什么有这么多相同相似,柳只活到四十七岁,刘却能寿逾古稀,终年七十一?

看来,与他们性格不同,有很大的关系。

同类推荐
  • 赤色诗屋

    赤色诗屋

    你擦着那把老枪,就像擦着过去的岁月,你把它擦得乌黑发亮,使我们对用枪的年代充满神秘,那老枪成为你一生中,最得意的一句格言。
  • 浪迹在北大

    浪迹在北大

    是一本记录作者十年北大生活的散文集。全书分为三辑:浪迹在北大、一程山水一程歌、内心的旅行。内容包含了作者在北大的校园生活、日本的留学经历、电影随笔、书评以及一些个人的情感小品文。作者语言富有个人特色,流水通透。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文化巨人,梁启超的成就不仅局限于学术和思想领域,他还以爱和榜样的力量,悉心教导膝下的九位子女,使她们个个成才。家书是梁启超教育子女和传递自身沉稳冷静思想的重要手段和媒介,可以说梁启超是史上既曾国藩以后,第二位将家书这一文体发挥到极致的大家。本书籍是从梁启超亲手书写的数十万字家书中精心遴选、编辑而成。
  • 大搜捕

    大搜捕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出奇兵;大漠追凶记;扫荡假烟“王国”;押钞车血案;梦断金山等。
  •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

    《大罗山纪事》以崭新的视角和真实的情感展示了基层派出所民警丰富的内心世界,评论界人士指出,主人公是老百姓期望的有真性情的警察化身,拉近了与人民的距离。作者用率直的情感、崭新的视角、带领读者走进绮丽优美的山区田园风光,原汁原味的乡村警察的真实生活。《大罗山纪事》的整体行文风格是随笔和散文式的,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可以抽出来成为一篇独立的随笔或者散文。本书的成功首先是敢于讲真话,这是一本警察题材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故事都非常的精彩,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多情的文笔,不仅给读者展示出了大罗山下绮丽的田园风光,而且也展示出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乡下派出所民警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热门推荐
  • 疯狂509

    疯狂509

    在这茫茫人海中,有着太多太多平凡的人。你发现你独一无二的同时,你也会发现你的平凡,那么,当平凡的你或是说独一无二的你一觉醒来时发现整个世界变成了不一样的呢?不去思考那些大道理或是生离死别,勇敢而单纯地自私着,这正是我们的特性。而正是这种自私,让我们在这个不一样的世界里活了下来。相信这只是一场梦,那么,你会在这个世界里用你所得到的和能陪伴你的,你会发现那些似乎和你一样的人身上的不一样吗?你会发现自己的独一无二吗?请在这个世界,嗨起来。
  • 总裁大叔么么哒

    总裁大叔么么哒

    我跟了陆沉舟十年。他曾经说,只要我听话,哪怕是想要天上的星星,他都能想法给我摘下来。但是唯独,有两样东西不能给我——爱情和婚姻。后来,我心冷了也贱够了,终于能平静的告诉他:“陆沉舟,我想嫁人了。你放心,那个人不会是你。”而唐子琰,就像个打不死的小强,哪怕被我坑的一无所有,也仍旧会卷土重来。他说:赵冉,只要你跟我,哪怕再被你坑一次,我也认了!
  • 逆灵女配

    逆灵女配

    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这次我离开你,是风,是雨,是夜晚;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大道五十,天衍四九,唯有一线生机,看今生女配者如何翻云覆雨。
  • 酷明星爱上小矮女

    酷明星爱上小矮女

    他以为他爱的是10岁那年遇到的小丫头,却没想到遇见她后,一切都变了,他不敢承认他爱的人是她,因此错失了很多,她的失踪究竟是意外还是阴谋?让伤心过度的他无法证实,他们之间的情真的就此断了吗?这世间上有谁能够忍受这个男人的情绪?恐怕只有她吧?只是老天为什么爱折磨她?她的生命在倒数,没有勇气向他告白,最要命的是,为什么要让他们分离两年,还牵扯出这么大的阴谋?他们还能够得到幸福吗?
  • 苍荒修仙录

    苍荒修仙录

    本是人间状元才,巧合得入修仙路。盗灵果,品仙酒,揽龙女,铸仙剑,既然不能位极人臣,那就成就金仙大道!
  • 脱下马甲就不是你了

    脱下马甲就不是你了

    “李文,起来!快点给我起来!这个月的房租,还有上个月的房租赶紧给我交上来!不然我就把你赶出去!李文!李文!”
  • 妻控王爷休书请收好

    妻控王爷休书请收好

    别人穿越都是公主小姐,容若风却直接在灵堂守灵。父亲犯罪,夫君不爱,白莲算计。谁知她能言善辩,擅长兵器。气王爷,小三,解危机,步步为营。爱吃肉,爱吐槽,爱毒舌……“王妃,几日不见,你可想本王?”“想!”某人十分肯定的回答。“那,王妃是想本王哪里……”某王爷万分期待。“当然是想,想守王爷的寡!”
  • 汉末张家记

    汉末张家记

    这是一个关于成长与冲突的故事。梁旭,一名生于和平年代、痛恨侵略者、厌恶单边霸权主义的新华夏老青年,很不幸地被送去了即将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动乱的年代让他亲眼目睹到了本以为是热血挥洒和浪漫的战争的真面目,让他切身体会到战争的可怕与恐怖;后来还因为父亲的离世,使他从旁观者变成了历史的直接参与者。热爱和平的灵魂在他体内觉醒,但和平能在即将到来的乱世通行吗?他能为乱世带来什么?和平与发展?
  • 快穿之攻略主神

    快穿之攻略主神

    想要成神,青芜就要去到不同位面收集信仰之力。每个位面,她总会遇到那么一个人。他是高冷学神,却会对她说:“别怕,我在。”他是清冷神医,却深情告白:“我心悦你。”他是六根清净的和尚,却宁负如来不负她。……(男主同一人,互宠)男主:可盐可甜……*(开的第一本书,主要是练文笔。剧情逻辑如有不通处,还请见谅。)
  • 后来幸福下落不明

    后来幸福下落不明

    宋星星,你知不知道每颗星星都很寂寞……宋星星,你知不知道我好喜欢你……宋星星,你这个白痴,到底什么时候才会知道,我对你的爱,宋星星,我向你承诺,只要有星星的夜晚,就代表我在想你,宋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