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7400000028

第28章 另一种鼓点(外)

洁尘

我喜欢阅读着名人士对其个人生活的辩说,这些辩说中间大多有矫正的初衷,这样的文字往往被作者的对立面与批评者称作“一面之词”。就是这些“一面之词”令人欣喜,它们生动、灵性、主观、激情;真实与否和读者有什么相关?个人生活本没有真相可言,何况,我们拿这些个真相来干什么?

带着这种轻松的态度读了许多的“一面之词”,窥见了他人的喜悦、焦虑、欲望和弱点,还有许多自身不能亲历的他人的生活细节,在感谢之余,丰富了体验,也滋养了因自身局限而形成的干涩心境。以善解的态度阅读他人的生活,这是一种修养。善解,常常伴随感动,却常常拒绝认同。

在读斯韦特兰娜·阿利卢耶娃着的《遥远的乐声》一书时,感动与认同一并出现。我已久违了这种奇妙的感受。我一贯对个人传记的警醒顷刻间在一种俄罗斯特有的朴素文字中间土崩瓦解,我甚至将她的叙述作为真相来接受,这让我惊奇。

我喜欢旁观传奇,对充满曲折的传奇人生兴趣盎然,斯韦特兰娜正是我兴趣盎然的目标之一。作为斯大林的女儿,那个声名赫赫的父亲成了这位一生追求安宁的知识女性的符咒,诚如她自己哀叹的,她错误地出生了,在强光之下又在阴影之中,明暗对比扯碎了她的心灵世界。

她是位一生坎坷、被世人误解的女人。母亲的自杀,两位兄长的不得善终,三次婚姻,天各一方的儿女,中年育女的艰辛,不停的迁居、破产……永远的记忆是那位可怕的父亲,最大的轰动是1967年的叛逃。从道理上讲,这应是一个嚣张、躁动、愤怒且歇斯底里的女人(真是这样的话,我们也能理解且同情),而书中的斯韦特兰娜却与此完全相反,她是一位宁静、宽恕、母性的女人,有一点盲目,有一点任性,在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纯正背景中显示出其纯正的品质。在《遥远的乐声》中,斯韦特兰娜的生活一次又一次面临分裂的时候,而她的眼睛仍停留在大自然的美妙之中,并且有了相当篇幅的清新朴素的记录。这是俄罗斯知识分子血液中共同的特质,这一特质我们曾在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帕斯捷尔纳克的《人与事》等众多作品中领略过。斯韦特兰娜属于这一代人。

她是被这个世界误解的。在共同的眼光里,她应该是一位有强烈政治倾向的叛逃者;她的生长背景似乎决定她是一位无神论者;她的经历太过传奇,她所有的着作吸引人之处应该正在于此,也只在于此。因此,她不是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作家,只是一位着名的作者。在读《遥远的乐声》之前,我也是这种偏见的持有者之一。而她竟是这样的一位女人:不喜欢政治,不喜欢对峙,不喜欢媒介,不喜欢交际,热爱上帝,热爱孩子,内心深处听从大自然静谧的召唤;而且,她真是一位十分优秀的作家,叙述从容严谨,文笔亲切朴实,显示出训练有素但又毫不僵硬的文字功夫。这种良好的感觉可能是因为中文译者的出色,但也有据可查:斯韦特兰娜毕业于莫斯科大学,逃离苏联前一直从事美国史、语言学等方面的研究、翻译工作。

这里要把话题岔开一下说。语感这东西很奇妙,我们常见专业语言学研究人士的枯燥干瘪的文字,也常为一些非文字工作者灵性、鲜活的文字拍案叫绝。前两年我在当文化记者的时候,有一次集体采访倪萍,她是为她的着作《日子》来签名售书的,不少记者有一种对于文字的优越感和专属感,我也曾隶属其中。一方面承认《日子》写得相当不错,另一方面也颇犯嘀咕:像倪萍这样,艺校毕业,当演员,之后又当综艺节目主持人,一种典型的艺人经历,能写出文字水平高出其他名艺人自传着作一大截的《日子》?出版社请人捉刀了?采访现场当然有问题刁难倪萍。当时我没有发难(我从来不习惯为难采访对象),但也饶有兴趣地看倪萍如何回答。那不分青红皂白、无缘无故地对于文字的优越感,想来真是羞愧,实在是浅薄得令人发指。这种浅薄说来我也是很熟悉的,它来自我若即若离地接触过的一大堆诗人,只不过我是受者。记者兼作家与诗人的交道会是个什么样的情态?可想而知。

我们因骄傲愚蠢而错过了多少有趣且深刻的人和事啊?!

对文字的纠缠仿佛是与一条色泽绚丽的蛇在打交道,迷恋的结果是被束缚直至窒息。我已有很长时间的危险意识了,却无力自拔。我深深地厌倦了我对于华丽、峭拔文风的陷溺;它是一个四壁光滑的井,却没有苔藓的绿和生机,坐井观天,却要有所作为,攀爬上去似乎不可能,唯一的动作只有继续往下坠落。斯韦特兰娜并不是我最初得到的启示,却是一次深刻有力的启示,像我这种没有宽阔的人生背景、缺乏并拒绝有刺激性的生活点缀、且不自恋不幻想的人,早就应该洗尽铅华朴素作文了。

死胡同都是快走到尽头时发现的。

朴素与其说是一种品质,不如说是一种修养。具备了这种修养,大开大合也好,寂寥平淡也好,其文字就犹如退了躁热的晚光,有景致,有进退的余地,温暖、动人。我想,斯韦特兰娜作品中令人吃惊(吃惊是因为阅读之前的偏见)的从容、舒畅,正是源自她坚持遵守的朴素的人生原则。斯韦特兰娜在《遥远的乐声》中引用的题记是梭罗的一段诗:

不紧跟队列行进的人,

大抵是听见了另一种鼓点。

任他随听见的乐声前进吧,

哪怕这声音轻微而遥远。

只要是热爱梭罗的人,我都有好感。我喜欢“另一种鼓点”这种说法。在我的这一次阅读中,这种鼓点并不轻微,并不遥远,它节奏分明地告诉我母性、信仰、平视的意义以及孤独的力量。

哀伤的暴力倾向

玛格丽特·杜拉斯有两句说明她的暴力倾向的话:“杀人的欲望是我生活中的一个常数。”“使我感动的是我自己。使我想哭的是我的暴力,是我。”

像玛格丽特·杜拉斯这种坦言自己的暴力倾向的女作家是罕见的。她无法不坦言相陈,因为这在她作品中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在这一点上,作家和评论家难能可贵地达成共识。对于一个女作家来说,摧毁欲望往往是她的内核,这与大多数男作家的建设理想大相径庭。一个女人选择写作为她的存在方式,总是希冀写作能为她阻挡什么或搭救什么,或是阻挡暴力,或是搭救虚无。杜拉斯是前者。在用写作阻挡暴力倾向的过程中,杜拉斯是个自始至终十分愤怒的女人,但是,她得到了文学的支持,这简直是个奇迹。文学史上有很多因愤怒而被毁掉的作者,他们那本该获得巨大声名的才华被他们的义愤填膺给撕碎了。有句话是“愤怒出诗人”,在我理解里,这种“诗人”是时代的诗人,而不是文学的诗人。

到底是什么使得杜拉斯的愤怒获得了文学的支持?是她的哀伤;是“对出产芒果的土地、南方黑色的河水和种稻的平原说不清楚的从属”所带来的哀伤;还是生命本质上的哀伤。杜拉斯的所有作品都是建立在日常生活的废墟之上的。最初的坍塌,在我看来,是源自母爱的缺损。

杜拉斯的母亲是所有了解她作品的读者都十分熟悉的形象,一个可敬(如果说她顽强)可怖(如果说她偏执)的女人,一个居住在印度支那的贫穷的古怪的法国寡妇。母亲一生都对她那歹徒似的大儿子充满了“强烈而又邪恶”的爱,把二儿子和小女儿的生命置于黑色的阴影之下。杜拉斯一辈子在她的作品中说了无计其数的谎言,但我始终相信,之所以她能这么花哨又这么深刻,是因为对母爱的渴望。杜拉斯说,她很小的时候就有杀死她大哥的欲望,为她的小哥哥,也为她自己。可是,杜拉斯无论是作为一个女儿,还是作为一个作家,都从来没有获得母亲的青睐。就在母亲临死之前,她只是召唤她一直鬼混的长子,“我当时在房间里”,杜拉斯写道,“我看到他们哭着吻抱在一起,对将要分开感到十分难过,他们没有看到我。……她想同他一起埋葬,在墓穴里只有两个人的位置,这不能不减弱我对她的爱。”

这个临终告别是我读到(或看到)的最为哀伤的场景。在渴望母爱几乎一生之后,却最终一无所获。因为这一点,我可以原谅杜拉斯所有的怪戾之气。最可怕的怀疑是对母爱的怀疑,有了这种怀疑,人生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垮掉,就像杜拉斯在她的生活和作品中所做的一切那样。

我设身处地思考,谁不爱我都是可能的也是可以的,但我的父母不能不爱我,否则就是违背天理。如果我遭遇到一种违背天理的生活,我能怎么让自己活下去?我想,我当然会有暴力的欲望。并且,用一种方式,比如写作,来艰难地阻挡这种欲望。

居然,就可以从这样一个简单的入口来进入光怪陆离的杜拉斯。我爱杜拉斯,其实就是爱她那无药可救的哀伤。看她的照片,从少女的清灵玲珑到老妇的辛辣苍凉,我惊奇地发现,杜拉斯的嘴从樱桃小口渐渐地变成不可思议的扁阔,让人联想到一条干死的鱼争取呼吸的全过程。

(原载2001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我们时代的诗人

    我们时代的诗人

    本书是著名诗人陈东东讲述我国多位当代优秀诗人的创作与思考的一部散文集。写作源于《收获》杂志的专栏“明亮的星”,栏名出自约翰·济慈的诗句。作者首先讲述的是病逝于2010年的张枣,然后又继续写了昌耀、郭路生(食指)与骆一禾。作者希望通过讲述他所选择的这些中国当代诗人,提供给对当代诗不甚了解的人们一个入门指引。
  • 日近西山云霞飞

    日近西山云霞飞

    十五年前,我被史铁生期待未来写作态的话语感动,期盼这些到来。他在一则随笔中写道:所以我希望“职业作家”是暂时现象。我希望未来的写作是所有人的一期假日,原不必弄那么多技巧,几十亿种自由坦荡的声音是无论什么技巧也无法比拟的真实、深刻、新鲜。我希望写作是一块梦境般自由的时间,有限的技巧在那儿死去,无限的心思从那儿流露,无限的欣赏角度在那儿生产。
  • 鲁迅经典

    鲁迅经典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原名周樟寿,字豫才,后来改名树人。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但是因为一部影片,深知仅仅作为一个医生是不能拯救中国人的,于是弃医从文,试图以文改变国民精神。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矛头直指“吃人的礼教”,发出了向封建社会进军的第一声号角。此后,他更是以极其深遂的思想和极其深刻的文字,挖掘分析了本民族人民的魂灵,并以高度概括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了众多的具有国民劣根性的经典人物,对中国人的精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桬罗树下

    桬罗树下

    我的诗歌写作有很大一部分关于乡土,行走一生大都将自己的双脚和文字的根深植于故乡的热土。现代化的进程之中,背井离乡者有之,面目皆非者甚是;至少,我是幸运的,故乡依然保留了我童稚的记忆,敞开怀抱接纳我垂老的身体。我依然记得“村口的古桥”“我的体内锁着它的生平”。这些年我写了不少关于故乡的诗歌,在自己的内心深处开辟出一片属于心灵的麦地,用文字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美学阵地——优美的吟唱宛转悠扬,孤独的思考熠熠闪光。
热门推荐
  • 师为下

    师为下

    听说后街那个喜欢闹腾的小霸王被幻音门的人带走了。什么?你问幻音门是什么地方?你这是住在哪个山顶洞里的啊?幻音门可是天下第一的修灵门派,其弟子遍布五湖四海,但凡江湖上有什么风吹草动,他们都能知晓。要是这小霸王学了本事又出来祸害大家怎么办?不用担心,她师父是幻音门最没用的那个!人称门下富贵金丝雀的燕归,那个靠关系在幻音门待着的。哎!这下可有意思了,小霸王肯定不会认他做师父的,这幻音门也不知道会被她折腾成什么样子。且行且看吧!只要这小霸王别再回来就好了,咱们也能过上几年的安生日子。
  • 我能吞噬草

    我能吞噬草

    江楠在一次意外中,发现自己可以通过吞噬草,获得灵气。他发现灵气不仅可以改造草,进化草,缩短它生长所需时间,还有更多用处…… 你可以变成草,随风飘荡绿油油。你可以变成花,招蜂引蝶泪直流。你可以变成藤,死缠烂打硬不起。你可以变成树,狂风暴雨顺腿流。我可以吞噬草,人生得意上巅峰。 群聊号码:438873207
  • 总裁的专属爱人

    总裁的专属爱人

    本文一对一宠文第一场看见还呆着的望金银,说“还傻着干吗,回我房间呆着去。”这话一出,他奶奶惊喜的看着他(孙子终于出息了)他妈妈惊讶的看着他(儿子你介么快就同居了)望金银震惊的看着他(大BOSS你说错了吧)看着三个女人投射来的不同的眼光,宸boss嘴微微抽了抽,说“我说错了,你回你房间呆着去”宸老太太鄙视了,口是心非的臭小子,没出息,明明很想让人家小银去他房间好不好,宸夫人镇定了,自己29岁的儿子肿么刚认识人家不久就住一房间呢,儿子可是很闷骚的。望金银释怀了,她就说大boss说错了嘛。宸boss无语了,真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啊。
  • 末世之霸王鬼骑

    末世之霸王鬼骑

    当人类失去热武器的支持,当古代各个时代霸主从地狱中归来。人类该何去何从!当霸王铁骑遇到虎贲军团,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当韩信对决诸葛亮,会是怎样的大战!霸王、吕布谁强谁弱?面对铺天盖地杀来的百万狼头军,该怎么对敌!铁与血的较量,智与慧的碰撞!各个时代的霸主,跨时空的较量!且看末世之霸王鬼骑!
  • 你的名字之心有灵犀

    你的名字之心有灵犀

    有这么一个珠子,它很神奇,神器在哪?听我信息给你讲述:这颗珠子是叶小渔的传家宝,代代传女不传男,一次车祸,徐天父亲因救叶小渔而丧命,父亲死之间将一半珠子交给他,告诫他,要物归原主。而叶小渔祖上曾说,这颗月老珠是月老的真爱之泪,每当裂开,就表示,月老承认下一对有缘人。叶小渔因车祸,失去了语言能力以及行走的能力,渐渐的朋友们疏远了她。一次偶然的机会,徐天遇见了叶小渔,因为月老珠的缘故,徐天可以听见东方渔的心里话,有时还可以交换身体,也许缘分,两人在一个学校。徐天本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个内心孤独的男孩,常常被欺凌。在遇到叶小渔后,徐天变化了许多,久而久之两人关系慢慢变好,又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两人终于连上了红线!
  • 这茶楼有鬼

    这茶楼有鬼

    你的眼睛能看到鬼吗?你可以进入到别人的梦中探知别人的未来和过去吗?为什么我从将剩下来就被别人叫做灾星?父母和哥哥的死真的与我有关吗?奶奶说经营这家茶楼是为了保护我,这中间到底有什么联系?我正在遭遇着什么危险吗?你见过已经活了几百年的道士吗?你也像我奶奶一样存有前几世的记忆吗?四五年前死于火灾同桌为什么突然出现令我陷入绝境?他有什么目的?仇人的老婆竟有如此坎坷的命运,她的‘父母’是她杀的吗?她死后修炼成鬼王,是为了什么?她真的会像她老公说的那样夺走我的魂魄占据我的身体代替我火灾这个世上吗?一个死了近两百年、自称是皇族后人的老太太,突然重返人间,是有什么未了的心愿吗?她到底是在等谁?山城,这座我从小生活的城市,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我的命运,真的由我自己掌控吗?您来了,茶楼里请着!
  • 秘密Ⅲ:生命中的磁石

    秘密Ⅲ:生命中的磁石

    《秘密Ⅲ:生命中的磁石》是罗伯特·柯里尔的《秘密》的深入版,于《秘密》出版后的第三年出版。罗伯特·柯里尔认为《生命中的磁石》是他一生中最好的佳作,与《秘密》相比,内容更加充实和完美。本书主要的目的是用朴实的语言说出怎样利用你潜在巨人能量的方法,通过使用它可以带给你所想要的美好事物。
  • 斗魔世界之新的世界

    斗魔世界之新的世界

    留在冥界的魔剑意外丢失,穿越到了魔界。而在此时,一名生活在山里的孤寡老人,他是一名狩猎师,捡到一名孤儿,起名为萧雨。这是一个新的世界,没有斗气、魔法,只有一种叫做魔力的东西。拥有魔力的人们称为魔师,他们在大陆上象征着星光般的闪耀。
  • 惊悚恐怖极限:囚困岛

    惊悚恐怖极限:囚困岛

    在梦中,我梦见自己走在一片黑暗广袤的荒野上,头上雷电轰隆,雨水哗啦冰冷。我踉跄回头,光影忽明忽暗,雨声中我清晰听到后方传来的脚步声。
  • 樱花树的相片

    樱花树的相片

    刘庆华与常大志两个从来没有任何交集的人,所产生的故事,两个可能一辈子不会谋面的人,就这样不同世界的人相遇产生别样的故事,可能会悲伤,不是很刻意,不是真实故事,但是我会把这个故事描绘到截然不同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