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3607400000051

第51章 巴黎的早晨(外)(2)

去桃里的路异常艰难。汽车出了修水县城,喘着粗气爬过一道又一道山梁,才见到一个依山而建的小集镇。镇子不大,风景却很优美。黛色的山峦犹如舞动的裙裾,将村舍捧起;满山的青松翠竹,活脱出一幅厚重的水墨画图。一条小溪弯弯曲曲穿镇而过,低吟着优雅的山歌。青山绿水间,是错落有致的山里人家,间有几栋公建楼房,初现小街模样。陪同的小卢告诉我,这里原是一个乡的所在地,后来乡镇撤并,桃里归城关的义宁镇管辖,这里也就显得冷落凄清了。

穿过集镇,再翻越两座山头,便是桃里的陈家大屋。

桃里之美,美在山水;桃里之名,名在陈家大屋。

我下了车,以极为崇敬的目光注视着这栋号为“凤竹堂”的苍老的屋宇,脑子里顿时觉知出几位大师级先人步出宅门:有封疆大吏陈宝箴,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中国漫画鼻祖陈衡恪,更有被海内外学者公认为一代宗师的学界楷模陈寅恪……

环视四周,但见群山簇拥,小溪潺潺,梯田遍布,阡陌纵横。一幅山区随处可见的风景里,怎么就诞生了这么多的巨人呢?莫非此地有神奇的风水地气?

陈家大屋说是“大屋”,其实并不大。它背山面水,座北朝南,两进两出,上下两堂。青砖瓦舍,马墙高耸,均为徽派风格。西边为老屋,系寅恪的太祖父陈克绳公所建,后来陈宝箴中了进士,又在东边接檐建房。由于年久失修,整座屋宇已如风中残烛,岌岌可危。只有屋前地场上那两块为得中进士、举人而建的“旗杆石”,至今仍透露出昔日的无限风光。

进得大门,我站在天井里,抬头便望见了屋背山上的那座坟茔。那是陈老先生特意选中的安息地点。这山虽不高,却特陡峭,古木丛生,岩石突兀,极难攀爬上去。墓地雄踞山腰,恰好直视天井。据说老先生占此风水,就是要亲眼目睹后代的兴盛发达的。

陈老先生有此心愿毫不为奇。作为桃里陈氏一脉的先祖,他们从福建上杭迁徙至此,几辈人以种菜为生。到他这一代,不仅艰苦创业,勤俭治家,逐渐把家业打理得井井有条,迈入小康,而且还以远大的目光在这里捐资办学,建起了“仙源书屋”,致使子孙都能攻读诗史,一个个跨出山门、出人头地,或建功于国,或遗学于史,成为三代四人同入《辞海》的唯一家庭。老先生若在天有灵,定然会倍感欣慰、倍感自豪吧。

说及这一门精英,学者界总是肃然起敬,无比景仰。人们尊重的是他们正直的人品、创新的思想、出众的才华、传世的业绩。是的,这些他们都当之无愧。而我更惊叹且敬佩的,是他们那种孤傲不桀、特立独行的精神。且不说陈宝箴以推行新政、支持变法为己任,至死不屈;也不说陈三立看破世缘,誓不入仕,一心追逐“破荒日月光初大,独立精神世所尊”的境界;还不说陈衡恪独破传统,顶了骂名,大胆把漫画引进中国的勇气。单就陈寅恪而言,应该说已把这种精神推上了顶峰。他12岁东渡日本留学,此后辗转欧美达23年,精通20余种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文学等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可以说其学术是架构宏远,博大精深,学贯东西。然而他却没有获得过一个学位!不是他拿不到,而是他把类似学位的东西看得太轻。每到一地,学完应学知识即走,从不因虚浮的东西浪费时间。他说过:“浪费时间就是浪费生命,岂能为了学位而浪费生命?”1925年,当吴宓先生举荐他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时,校方一时举棋不定,与时任导师的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相比,陈寅恪既没有显赫的声望,又没有可供证明的学位。可清华还是清华,并没有拘泥于文凭,而是从实际出发,注重真才实学,把陈寅恪列为了“四大导师”之一。果然,不到半年,他讲课就总是“教室太小”,听众中教授多于学生,陈寅恪赢得了“教授的教授”的美誉。自此,这一美誉不胫而走,传遍全中国乃至欧美学界。陈寅恪也才思泉涌,先后着述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以及大量高质量的论着论文,初步建立起自己宏大的史学学术架构。就是在十几年动乱的年代,他也撰写了长篇宏论《论再生缘》和80万字的《柳如是别传》。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凡违背自己做人原则的,无论是哪朝哪代,抑或是何等伟大人物,他都不为所动。虽然因此他失去了很多着书立说的机会,特别是他的《中国通史》的宏伟设想无法实现,以至自叹“着书唯剩颂红妆”!但他的坚强品行却一再证明了他的主张,那就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是一种人格,高尚的人格!中国的知识分子,古代称为“士”的,究竟有多少人具备这种人格?我不得而知,但纵览古今,应可圈可点。从孔子的“士可杀不可辱”,到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从无数革命先烈之就义,到许多仁人志士之殉节,足可令趋炎附势、苟且逢迎者们汗颜了。就在修水离桃里不远的另一个地方,就曾出过不苟同于朝廷政策而屡遭贬谪的黄庭坚,只落得满腹诗书付于山野,一身正气老死边陲。应该说,具有这种人格者,的确是有才不能用,有功不能建,令人扼腕叹息。但更可悲的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倘多了这种人的产生,那就是埋没人才,舍弃精英,造成黄钟毁弃、瓦釜雷鸣的局面。一如陈寅恪的满腹经纶,有人说是装了一肚子,只倒出万分之一;也有人说是东边的太阳只露了下脸就没了;还有人说若他放开了干,可与郭沫若分庭抗礼,甚或超越其上也未可知。现在回过头看,无论于国于民,都是莫大的损失啊!瞧,事物总是有其两面性,一种高尚的人格,却又暗示着一种社会的悲哀。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关注。

站在陈家大屋门前,友人指点着告诉我说,你看这些山岭,有个说法,叫“九龙捧珠”,九龙是指前方、左右的九座山梁,那里就是陈家大屋了。我左看右看,却看不出机关,也许是肉眼凡胎不识天机吧。倒是那层层重叠的山岭,和那山岭间的田垄小溪,使我想起了伟人的一句诗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老屋

说来不怕人笑话,年纪大了,这脾气也越来越倔,想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家属子女呢,竟也像哄小孩似的,一味顺从,尽管有些想法在他们看来实在不可思议。

这不,随着腊月的临近,我忽然萌生出要回老家过年的念头。这念头一旦生出,便是如此不可更改,谁也说服不了。于是一家人便唯唯诺诺,春节一到,就直奔故乡而去。

其实我回老家过年并不是十分必要,因为老母多年前已亡故,老父也随子女进了城,几个弟妹,男的都已离乡,女的均已出嫁,剩下一座“空城”。这些我也想过了,从骨子里说,我其实是想去看看故乡的那栋老屋。

应该说,拥有老屋的人是荣幸的,因为在人生的漫漫旅途中,他拥有一份牵挂,一份念想,一份精神寄托。你看,一个人自打呱呱坠地,直到长大成人,他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老屋里度过的。无论是春天闻到的屋背岭上的花香,还是捡拾秋天屋前地场上未尽的果实,也无论是夏日巷陌口上徐徐拂来的清风,还是冬季老爷爷炉火里飘出的故事,都是那样的温馨、醇厚,难以忘怀。老屋就像一个巨大的五彩缤纷的摇篮,把特有的文化丝丝入扣地传承给后代,不遗余力地打造着子孙们的灵魂,在他们的心碑上镌刻着民族的烙印。

老屋是一坛深埋的酒,时间越久越是香醇;

老屋是一本尘封的书,教人总想重新翻读;

老屋是夜空中的一颗星,总在护送着远行的征夫,激励他排难前行!

我家的老屋极为普通,它不像一些古民居那般气派,没有御赐的高大门楼,没有“状元及第”、“进士及第”之类的牌匾。也不像客家围屋那般牢固,没有高墙包围,没有炮台护卫。它坐落在赣西北的一个小山洼里,依山傍水,青瓦灰墙,颇有点儿“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许是因家族繁续而不断地扩大延伸,待到上世纪70年代我离家时,它已是一座有近二十户的小村庄了。老屋的结构实际上是由几个四合院连接而成,正中为祖堂,设大天井采光,其余为偏房,均开小天井。上下堂及厢房均以长廊相连,即便大雨天,家家往来不会湿脚,极为方便。我就出生在一个小天井边上的厢房里。听妈妈说,这里以前是爷爷的书房,爷爷是个文化人,曾以“房门”嵌字,自撰一幅对联挂在门上,道是:

房坐轻闻风摆竹

门前笑看雨连花

老屋后面确有一楠竹林,风吹竹摇,其声萧萧;天井里浮有三五睡莲,小雨丝丝,洒落其上,连成一线。这对联确实写出了真情实景,且韵味高雅,超凡脱俗,令我仰止。

老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种酽酽的割舍不了的亲情。由于同出一条根,又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所以那种与生俱来的特有亲情是怎么也斩不断的。记得在那经济拮据的年头里,有几样东西是家家借来换去互为所用的,比如鸡蛋,谁家来客无菜接待,便找邻居借几个,待自家的鸡下了再还。又如早晨谁家媳妇早起生了火,附近几家为节省一根火柴,便手持一把茅柴,去夹个红炭,引了火种吹着。遇上红白喜事,更是不请自到,往往推举出一位有德望有能力的长者当提头师,大伙齐集听从安排,各类帮手就一应俱全,主人家也便如释重负了。最有意思的还是杀年猪时节,每逢腊月,各家各户都要宰杀特意养了过年的大肥猪,而只要一家杀猪,就一定要给其他人家送上一碗杂碎汤,以示有福同享,也增加些喜气。这样一来,在那长达半个月的时间里,家家杀猪,天天吃肉,像这样的其乐融融是其他地方很难体会得到的。

我便是带着这些美好的回忆奔向老屋去的。

然而到了老屋后,却大出所料:老屋变了,变得面目全非!当我走近它时,它没有了往日的喧闹,不见了瓦檐上的袅袅炊烟、地场上戏耍的孩童,和门前池塘里拨动清波的白羽,也不闻荷锄赶牛的吆喝声、灶间传出的锅铲声,和迎客报讯亲切悦耳的犬吠声。老屋沉默了,老屋睡着了,老屋真的苍老了。时过境迁,老屋的人们都盖起了新房,他们搬出了老屋,在山边田野,独家独院,一家一栋,过起了全新的生活。老屋被抛弃了,它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正在苟延残喘,再过几年,它或许就将变成一片废墟。

第二天便是除夕,我的心情很是低沉。由于年久失修,我家那几间房子同样渐显破败,夜里火烤胸前暖,却风吹背上寒,躺在床上,四面透风,凉气渗入骨髓。此时真的倍加思念慈母,思念当年那种温馨宜人的氛围,总有一种孤儿般的哀怨。天刚亮,我就起床了,信步走来,却又到了祖堂。遥想从前,年年的今天这里是最热闹的了,早起杀鸡,家家都要到这里来,用一张火纸,洒上鸡血祭祖先。时至中午,家家都会端了敬献的物品,来这里焚香鸣炮祭拜一番。到了夜晚,那热乎劲儿就推向了高潮。孩子们聚拢过来,点燃起早就备好的大树蔸,围着篝火笑闹。天井周围,家家的火炉里也是烧起柴蔸,吊起铁锅,煮沸一锅收成一锅希望……如今这一切却都成了历史。见地上尚有一些炮仗屑儿,烛台里有几炷残香,才依稀感到少许的亲情遗韵。

我真的陷入了迷茫,望着叔父伯爷们的那些新居和新居里的崭新生活,我想这不正是社会的发展进步吗?不正是当初我们常做的美梦吗?是啊,老屋老了,正如一个人已步入暮年,是该寿终正寝了。可是我又觉得了一种失落,而且这失落是那样的沉重,那样放不下。是啊,老屋是什么?老屋是家,是族,正是家和族,培植了亲情,又正是无数的同宗同族,凝聚成一个民族的精神。这些东西,该不会像老屋那样,随着金钱的增加、物质的富有而日渐冲淡乃至消失吧?须知,这一系列的传统精华,是失之易、复之难的啊!

回城后,我把这经历告诉友人,并且自我解嘲,悔不该千辛万苦而去,带回一腔惆怅、满腹凄凉。友人思忖片刻,却缓缓地蹦出了一句话:“你这是精神回家!”

我若有所悟,久久地在心里咀嚼着:

“精神——回家!”

(原载2008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一世珍藏的散文130篇

    本书里的美文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名篇。这些文章的题材五花八门,不少是谈草木虫鱼、风花雪月的,可即使如此,也具有丰富、生动的意义。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草木虫鱼、风花雪月打上了作者的精神印记,成为这些名家人格的艺术象征了。从这样的文章可以读出作者独特的生命理解、人生态度和思想信仰。
  • 让我陪你慢慢走

    让我陪你慢慢走

    本书是一部散文和短篇小说作品集。书中既有相爱的甜蜜,也有背叛的痛楚;既有会心的微笑,也有苦涩的泪水;既有对真爱的追寻,也有对错爱的悔恨……作者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敏锐,将情感世界的悲欢离合收录笔端,呈现在读者面前……
  • 密密语

    密密语

    本书是简媜写作生涯三十年来的唯一小品集,分为“七个季节”“一念系三千世界”“流水线索”三个部分。“七个季节”是简媜唯一的小品选集,在这个栏目中,简媜以独到的眼光看待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在柴米油盐中显得生活、快乐。“一念系三千世界”是简媜在石园中流连数日后,观测石之姿态、分辨石之质地,久之,隐隐然能感受众石之情感意识、听闻其风雨身世,遂书写七十四则小品。总近二十年来小品、短句筛成一小堆,窸窸窣窣,旧情新叹交响着。听在耳里,恍如多年前曾对远山呐喊,如今那山才把回音放出来。
  •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本书是一本历史人物及事件的回忆随笔。作者是知名学人蓝英年,这些长长短短的文章,内容主要为两部分,一是回忆与作者同辈或前辈学者、诗人、翻译家的亲身接触,如与梁漱溟、张东荪、史学家漆侠、翻译家蒋路和诗人流沙河的交往,现在那些人物大多作古,这些真挚的文字,读来亲切感人。另一部分主要介绍苏联文坛上有意义的趣闻趣事。文章写得轻松、有趣,又很好读。
  • 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

    像世界一样宽广地活

    这本散文集是作者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期间对自我的思考,以及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整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解释了她所以做出读书选择的原因;第二部分集中了她在两年读书期间对于社会的思考;第三部分她以“异乡人”的身份重新对留学环境的打量与感知;第四部分是她对身边亲人的理解。多种身份的转换以及作者丰富的阅历和敏锐的洞察力,娓娓道来的文字里随处可见趣味的瞬间,散发着智性的光辉,读起来深沉而坚韧、体贴而温暖。
热门推荐
  • TFBOYS之魔界公主嫁到

    TFBOYS之魔界公主嫁到

    一个意外,她撞到了他“初道人界,发生这样的事,纯属意外”怎么办,三人喜欢上同一个女生,听着真的有些不可思议,但它确确实实发生了王俊凯:赵若兮,你既然喜欢闯进我的心里,那就老老实实在里面待一辈子她说:对于我的横冲直撞,我感到抱歉,我选择退出王源:你选择让我了解你,那就用一辈子,让我了解完她说:我只是一张白纸,了解?不存在易烊千玺:你对我有什么话吗?她说:千玺,你是我这一生唯一喜欢过,爱过的人,我会用下辈子,下下辈子重新爱你一次,这辈子就这样吧,让我们为这段可笑的缘分画上句号终于,她消失了,只留下一句:千玺,我让你做事,就是忘了我这个怪物,重新开始你的生活青春有你陪伴,足矣
  • 欲与温酒不遇你

    欲与温酒不遇你

    裴西洛在刚开始的时候误以为李承垣就是她的一生,遇到顾洛卿才知道两个人无论错过多少次都有可能,因为命中注定,也可能是因为他陪她那么久,从一叶到知秋,从须臾到不朽。
  • 重生妖孽王妃之跨空间的遇见

    重生妖孽王妃之跨空间的遇见

    她是22世纪的武术世家白家长女,进入古墓后,穿越到另一个王朝的白家废材长女,两个白家有何联系?他是西墨王朝百姓眼中的妖孽三皇子,神秘组织的老大。她说她要不停的前进,他说,累了我帮你。
  • 除灵录之来自地狱的邀请

    除灵录之来自地狱的邀请

    世人都知,地狱,是被烈焰燃烧成赤红一片,是人间的另一个写照!可是,没有人知道,用鲜血染红的邀请函,是来自哪里!血红的大字,废弃厂里挂起的一具具新鲜的尸体!用婴儿的血肉做成的玩偶娃娃!无头,却还能毫无顾忌的走到大街上的行尸!充斥在耳边的诡异惊叫声!一次次徘徊在高厦上,不停重复着跳楼并摔得脑浆并裂的人……尖叫,已经不能满足你那脆弱的神经所释放出来的惊恐!你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只属于你的恐怖梦魇,不能自拔!你想逃,却发现,除了不断重复的空荡荡大街,你已经无法再逃!如果你现在问:“这是哪儿?”一定会有一个人,阴测测的在你身后回答你:“欢迎来到地狱……”
  • 穿越之吴家大小姐

    穿越之吴家大小姐

    吴梦穿越回古代,看她怎么在古代骚操作一波
  • 我们的故事,有多长

    我们的故事,有多长

    原本以为那天晚上的事情可以忘掉,但由于他的出现让沈妍感到了无尽的害怕……直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一场误会
  • 重生之他太难追

    重生之他太难追

    初遇他时,她便不知羞的对他讲道:“要不你随我回去,给我当入赘小夫郎如何?”–如此狼虎之词,他只能在心中呵斥一句。无耻之尤!–后来因她阿娘阴差阳错订错婚约且为拯救面临灭顶之灾的两个家族,她不得已嫁给他王兄,这一错便再错。–原以为自己的委屈求全他能理解,结果他一如既往地淡漠,甚至为了平息其他家族的怒气而一剑挑断她的四肢经脉,废她修为,划伤她双眼!–多年漂泊,重活一遭,一切谜团拨开云雾见青天,她才意识到有些事情并非眼睛所看到的那么简单……
  • 求不到的始终

    求不到的始终

    为了女孩不切实际的梦,他创造了一个个天方夜谭的神话,从一个小混混一路走到现在。最终成了这座群里之城的暗影。看上去无所不有,但内心满是无法愈合的缺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