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06300000018

第18章

在古希腊,从理念论出发,柏拉图率先提出了艺术的摹仿说,艺术是对理念的摹仿的摹仿。亚里士多德修改了柏拉图的摹仿说,认为艺术是对可能事物的摹仿,美是秩序与匀称。在古希腊,对思想起规定作用的是诸神,思想的特征是理论理性,艺术与美学也离不开此影响。

在中世纪,普罗提诺认为美是太一,分享神的理式,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是整一、和谐与鲜明,奥古斯丁认为,美在上帝,上帝是美的根源。总之,美与艺术受到上帝的规定。进入近代,美学基于认识论的基础之上,美与艺术受理性的规定。鲍姆嘉通首先建立了作为一门学科的美学,把美学规定为感性学。

康德则关注审美判断,认为美源于知性与想象力之间的和谐。席勒基于康德的游戏说,认为艺术产生于游戏冲动。在黑格尔那里,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艺术是绝对精神的一个感性阶段。

近代美学把美和艺术的问题当作认识问题,一切提问与回答都被置于认识论的基础上。在美和艺术的问题上,认识关联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认识也并非不重要,“认识是在世界中存在的一种存在方式。”(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82.)这里的问题在于,认识论虽然强调了认识的根本地位,但“纯粹认识的优先地位是认识论者的一种错觉。”([德]比梅尔:《海德格尔》,商务印书馆,1996,第42—43页。)这表明,认识这种存在方式并不是在先的与规定性的。

与近代美学的认识论基础不同,现代美学的表现形态虽多种多样,但其共同之处在于,无论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劳动,还是尼采的强力意志,都隶属于现代美学之领域,都是形而上学。与哲学史一样,西方美学史也是一部形而上学的历史。形而上学就存在者来探讨存在者,并由存在者探究存在者的本质,整个古典美学对于美的本质的探索,就是这样一种努力的思想成果。

但是,美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完满的解答。关于美的定义,仍然是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归结起来,不外乎从主观的、客观的、主客观的关系的、自然(上帝)的、社会实践的等维度去探究美的问题。这些都只是一些思想的视角,况且它们自身也存在着问题。为此,海德格尔力图为现代美学构建了一个存在论的基础,现代美学思想受存在所规定。在这里,海德格尔由此反对探求美与艺术之本质的各样形而上学。

2.美的存在及其存在论基础

自从柏拉图得出“美是难的”这一结论,美学就踏上了探索美是什么这一问题的艰难历程。在根本意义上,对美及其本质的探讨,往往表征为基于认识论的命题,“一个命题是真的,这意味着:它就存在者本身揭示存在者。”(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289.)但是,命题并不是真理的本来处所。

正相反,“最源始的‘真理’是命题的‘处所’。”(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299.)这里的真理不是认识论的真理,而是存在论的真理。存在真理是命题的存在论条件,一切关于美的本性的命题都必须回归存在论前提。而且,先前的许多探讨既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也存在着不少难以克服的困难。不同于西方美学史上的各种传统看法,海德格尔批判了与主客体立场相关联的各式探讨路径,而力图在存在论的基础上来讨论美及其相关问题。

近代形而上学的形成,使美学作为近代哲学的一个分支建立起来。“可是,按照海德格尔的观点,黑格尔无疑把形而上学推进到完结阶段,但它还是完结的开端,还没有达到完全的了结。到了尼采的形而上学,哲学才趋于完结。”([日]今道友信等:《存在主义美学》,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第87页。)在形而上学探求美的本质的历程中,始终关联的只是存在者,而存在者的存在,尤其是存在自身,已被遗忘了。“据说,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已经知道存在是什么,以至于这个问题无需重提。然而,海德格尔为再次提出关于存在的意义问题给出了可信的理由。”([美]约瑟夫·科克尔曼斯:《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商务印书馆,1996,第50页。)正是基于存在之被遗忘,“存在的意义问题还有待提出。”(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6.)这正是存在追问的深层原因。

在此,海德格尔的存在论既不同于近代的主体论,也有别于先前的一般存在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超越了近代认识论的理性哲学基础,为美学和哲学奠定了一个存在论的前提。同时,作为一种基础存在论,海德格尔的存在论与先前的存在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先前的存在论在本性上还是一般的本体论,它们都不可避免地要陷入形而上学之中。在海德格尔那里,基础存在论才是本源性的,它是一般存在论或本体论的本性基础,其自身却不属于一般形而上学之传统。因为,基础存在论的此在不是实体性的,它并不设定一个形而上本质。

在海德格尔基础存在论的基础之上,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以及真善美的区分不再有意义,艺术的问题关联于真理的问题,美与艺术的问题不再属于一般的感性、理性的问题,也不再是作为形而上学的哲学问题,而只是一个存在的问题。

此在敞开了存在者,并通达存在。同时,“唯当此在存在,才有真理在。”(Martin 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299.)当然,这不是说,此在创造了真理。倒不如说,此在敞开了真理。存在的真理优先于一般的科学真理,它之于其它真理具有奠基性的作用。

形而上学把存在者作为存在者来追问,要设定存在者存在的自明性,就必须使存在者的存在与时间性相分离,从而遗忘了本源性的时间,这基于形而上学一直致力于追寻永恒的作为最后根据的存在者整体的努力。西方美学史在探讨美的本质时,所作的各种表述大都属于这一形而上学旨趣。在这里,海德格尔又是如何以基于时间性的存在论去解构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呢?

3.时间性作为在世存在之根据

无论是存在者、此在,还是存在自身,都不可能与时间分离,但这种不相分离,也不是一般性地相处。因为,时间本性的揭示之于存在论、生存论,又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基于源始的生存论之上的存在论的根据是什么呢·对于海德格尔,“此在存在论的源始的生存论根据是时间性(Zeitlichkeit)。”(Martin。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311.)也只有从时间性出发,操心才能从生存论上得到理解。

同时,日常状态显露为时间性的样式,时间性之于时间是根本性的,时间性揭示了时间的本性。正因为如此,“此在的时间性构造了‘计时’。”(Martin。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312.)在计时经历的时间,是时间性最切近的现象,由此可以对日常流俗的时间给予理解,而传统的时间观念又由此而来。

时间离不开存在,“时间不能离开存在而单独出现。但是存在本质上具有时间性。对于海德格尔来说,无时间性的特别是永恒的存在概念从一开始便是无意义的。”([美]赫伯特·施皮格伯格:《现象学运动》,商务印书馆,1995,第493页。)时间性使形而上学失去了最终的根基,时间在时间化中成为虚无之源。只要此在存在,它就始终已经是它的尚未。同样,它也总已经是它的结束。此在是要死者,死亡是此在最本己的可能性,也是一种最不可能的可能性。

从时间性上阐释日常此在,必须关联到此在的结构与样态,涉及到世界之作为世界即世界性的时间性问题,而不是停留于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此在的生存理解基于将来,“无论在何种被投射的能在中,理解作为一种生存活动原本总是将来的。”(Martin。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447.)虽然,非本真的有所操劳的理解是从所操心之事的当前化得以规定的,但理解原本是在将来之中到时的。此在本真存在的时间性,就是将来、过去和现在的本真统一性。

时间总是包含着将来、过去和现在的时间,时间性的到时,总是将来、过去和现在一起到时。但在这一到时中,将来却具有一定的优先地位,首先从将来到时。但也并非说,过去和现在后到时。而是说,当将来优先到时时,过去和现在已作为可能性在将来中了,这无损于到时之统一性,“时间性并非先是一存在者,然后才从自身中出来。而是,时间性的本性乃是在诸种绽出的统一中到时(Zeitigung)。”(Martin。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435.)时间性并不存在,它只是到时,时间性的到时即为时间。

在这里,本真时间性由将来的绽出规定,显示此在向死而存在的决断的先行。非本真的时间性,由现在的绽出规定,此在烦忙于日常生活。如果说,将来首要地使理解成为可能,过去首要地使情绪成为可能,那么,沉沦则在现在中有其生存论意义。

时间性是烦的根据和意义,烦的结构的源始统一性在于时间性。作为向死的存在,此在的存在是具有时间性的整体存在,“整体时间性的视域规定着实际生存着的存在者本性上向何处展开。”(Martin。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483.)在现在之中,此在到处在而又无一所在。

世界是在时间中到时的,它基于出窍的时间性的统一中。世界是超越性的,没有此在生存,也就没有世界在“此”。永恒则是一种非物理时间的存在,物理时间以非本真时间为基础,是非本真时间的一种抽象的到时方式。物理的计算时间是不可能实现这种永恒的,永恒的东西在物理世界中是不存在的。

同时,形而上学的理想也不可能达致这种永恒性,因为形而上学把存在者作为存在者,并力图在存在者中寻求最后根据。形而上学虽然排斥物理时间,但也遮蔽了本真时间。永恒只是关涉自身,是当下照面的存在,并在时间性的本真到时中显现出来。

关联于此在的空间性与时间性有何关系呢?在海德格尔看来,当康德在追问现象间的时空秩序与规律性时,他揭示了现象界的存在者的一种基于时间的存在,从而在克服形而上学方面迈出了一大步。此在本真的存在关联本真的时间性,但它并不真正关联空间性,而只有非本真的存在即沉沦的生存,才存在于空间并具有空间性。此在特有的空间性奠基于时间性,时间性之于空间性是根本性的。

在日常状态中,正是时间性使此在的存在成为可能。技术性往往会有碍于思考时间性,“我们不由得得出一个断言:技术性越强,也就是说计时的测量效果越精确,越详细,我们就越没有机会首先对时间的本己因素进行沉思。”(Martin。Heidegger,Zur Sache des Denkens,Max Niemeyer,1988,11.)这表明了,技术对时间之本性的遮蔽。

基于源始的生存论之上的存在论的根据是什么呢?时间性揭示了时间的本性,时间性构成了此在源始存在的意义。时间是使此在之存在成为可能的前提条件。海德格尔在时间之维度上追问存在,建立起与生存论相关切的基础存在论。

历史性与时间性又如何相关呢?历史性只有植根于时间性中,才能回答历史如何成为历史学的可能对象,因为历史性奠定了历史(学)的基础。时间在这里,不是物理的时间,不是直观的时间,不是思辨的时间,也非匀质的与有限的时间,流俗时间以敉平的方式遮蔽了世界时间,时间只是时间自身。海德格尔的时间性为存在论和生存论奠定了基础,但在本性上,这种时间性根据最终必定消解于虚无之中。在海德格尔看来,西方美学史就是形而上学的历史,在现代,无论是马克思的生产劳动,还是尼采的强力意志,都属于这一历史,而时间性消解了形而上学的根基。

4.此在在世及其对审美主体的消解

海德格尔从不谈审美主体的问题,而是在存在论上说此在(Dasein)。经过此在通达存在,离不开此在生存的世界。要理解此在及其与世界的关联,必须澄清何为“世界”。海德格尔把“世界”(die Welt)作为现象描写出来,“是让看,即让人们看在世界之中的存在者”(Martin。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85.),为此,首先必须把那些东西罗列出来,如山川、河流、树木、房屋与星辰等。对这些存在者描写的方式主要有:描绘外观,描述与这些存在者一同发生的各种事件等。

但这种描写还停留在存在者身上,还不属于现象学意义上的,它也无关于现象学之根本,现象学把“现象”规定在存在及其结构方面。因此,针对存在者的一般现象之描写无助于使世界之现象显现出来。

那么,现象学又是如何进行描写的呢?现象学的描写方式是显现的,即“把世界之内的现成存在者的存在显现出来,并从概念、范畴上确定下来。”(Martin。Heidegger,Sein und Zeit,Vittorio Klostermann Verlag,1977,85.)世界之内的存在者包括物、自然物和各类价值物等。这些存在物之物性在这里是问题的关键。各类价值物的物性基于自然物性之上,因而自然物的存在以及自然作为自然,则是至关重要的。自然物的存在性质是一切物的基础,这种性质乃是实体性。

同类推荐
  •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易经与辩证法杂说

    本书所讲“易经”,包括“经“和“传”,行文时或注明“经”,或注明“传”,或注明为后来学者论述,或总称“易经”或“易学”。全书收录了略说易经与辩证法、易经的对立统一律、易经的质量互变律、易学循环论的再认识——否定之否定律等近40篇文章。
  •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谁终将声震人间:跟尼采学自我激励

    尼采在一首诗中写道:“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谁终将点燃闪电,必长久如云漂泊。”他从来都是一个面对世人冷遇及逆境仍能保持意志力强大、内心坚毅的人,而对于身后的声誉他也是充满信心的:“我的时代还没有到来,有的人死后方生。”20世纪的序幕刚刚拉开,尼采在受尽精神疾病折磨后溘然长逝。然而正如他所预言的那样,不久之后,尼采的思想逐渐被发掘并得到重视。
  •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

    新事论:中国到自由之路

    本书是中国当代哲学大家冯友兰的著作,是20世纪40年代所著《贞元六书》之一,写于中华民族复兴之际,探讨当时社会中多方面的实际问题,寻找中国现代化及通向自由之路,与社会实际紧密相关,涉及诸多近代社会现象,以“理”探讨解决问题,富有丰富哲学意义,给人启迪。
  • 哈佛哲学课

    哈佛哲学课

    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处理人生中的重大问题,包括揭示人性弱点、面对死亡问题、应对职业更换、处理恋爱及婚姻关系、寻求生命的意义或目的等。
热门推荐
  • 侦探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第12辑)

    侦探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第12辑)

    世界文学名著是世界各国社会和生活的结晶,是高度艺术化的精神产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富,具有永久的魅力,非常集中、非常形象,是中、小学生了解世界和社会的窗口,是走向世界、观摩社会的最佳捷径,也是培养人文素质,养成优雅风度,形成高尚思想品格的好教材。这些世界文学名著,伴随着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茁壮成长,具有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特别是带着有趣的欣赏的心态阅读这些美丽的世界名著,非常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积极的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性格、思维和修养,有利于青少年了解世界各国的社会和生活,不断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会交往的才能,这样就可以早日走向社会,走向世界。
  • 爱已成殇:倾城世子妃

    爱已成殇:倾城世子妃

    传说,魔域城的尊主与仙灵境的宫主一见钟情,成婚大典上,魔尊许下海誓山盟,一定真心对待宫主。“易烊崇锋,你到底有没有爱过我?”华璎抱着婴儿,步步后退,泪染衣襟。崇锋步步紧逼,伸手让她把孩子给他:“华璎,你冷静点。”十五年匆匆而过,青鸾国中,魔域城外,两方力量汇聚,只为需找下落不明的魔尊之子,双生姐妹潜伏两地,同一张面孔,却有不一样的人生。“我虽与你长的一样,但少主爱的确是我。”“呵?爱的是你?你不过是我的一个影子,有什么资格说少主爱的是你?”为了一个男人,姐妹反目成仇,爱恨难离。一段孽缘,一段往事,一个迷离的身世,改变了他的一生,亦改变了她们的一生。
  • 剧透在无数位面世界

    剧透在无数位面世界

    拥有两个系统的徐业,带着一群小伙伴们在无数位面欢乐的剧透。
  • 青春记录官

    青春记录官

    “青春”100个人定义,或许会有100种结论,可能相似,但一定不同。我想用文字记录,那些过了很多年以后,或许大脑已经记不清的片段,用文字可以记得更久。很久之前听过一句话“我口说我心,从来不需要什么技巧”。我记录我的或是身边人的青春。这中间或许掺杂了我的个人倾向,类似于史书的叙述,总有希望事情朝某个方向发展。这本书,或许它不像书,像日记,是少女心事,我希望无论你是什么身份,什么年龄,看到这本书,都有回忆自己的青春,我希望它带给你们的是快乐,然后要更快乐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 神魔涤天

    神魔涤天

    末世来临之后很多年,巫凯走出了原罪之地的蓝色基地,他要去寻找自己的一个梦......他的梦里究竟预示着什么..........新人新书,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
  • 傲视十方

    傲视十方

    在这强者无数的世界,每个强者的诞生,都注定会有一番腥风血雨。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弱者没有说话的权利。少年方明身怀绝世圣体,体藏邪恶之源,踏入了这强者无数的世界。他要做的,便是打败自己的所有对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阿尔戈号与宝石矿

    阿尔戈号与宝石矿

    喀桑乔治丁历险记来自半人马星座的糊涂的外星人图森伯先生,率领着一支神秘的团队来到地球进行考察探索。饶舌的乌鸦喀桑是他的宠物;调皮的乔治丁是他的学生。另一方面,欧洲科学院院士霍尔爵士,带领着人类科学家团队与图森伯先生的团队展开了奇妙的合作。求知与探索、失败与成功、勇气与信心交织其中。喀桑与乔治丁卷入了一次次的探险历程之中。天才的科学家伊沃斯博士计划在海底实验人工地震武器,好奇而又不知情的图森伯先生参与其中。乌鸦喀桑、天才少年乔治丁、金发少女凯瑟琳和鲁莽中校科勒参与了入了这次“科考”行动,卷入了一场空中、海岛、大洋深处的冒险之旅,一路上险情不断……
  • 往事从来不似风

    往事从来不似风

    一群热爱生活的年轻人,在校园中从事教育事业,为了自己的梦想与希望,不断地在奋斗。
  • 愿望救赎

    愿望救赎

    遭遇意外面临死亡的黎粒力为了能活下来,选择和神秘人做一个交易,以自己的灵魂过渡到与他同一时刻死去的侍原身上,并用这个身份完成侍原生前的愿望,这是一个愿望救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