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565800000021

第21章 成军(4)

刘亚楼还指出中央提出的对苏空军援助计划有一个缺陷,中央提出的请苏联训练飞行员1200名、机械员500名的比例不切实际,应是飞行人员少,地勤人员多,比例是1∶2较为合适。

刘亚楼最后的要求是必须再建6所航校,并从陆军中征召飞行学员进行速成训练,以攻击台湾,一名飞行员要飞150小时~200小时方可达到作战水平,一个航校能训练60名飞行员。因此除现有1所航校外,还要组建6所新航校,速成训练时间10个月到1年,东北、华北地区机场多,交通方便,开办航校有利于速成训练。

应从陆军中选调政治条件好,具有高小、初中文化程度,年龄在20岁左右、身体健壮的连排级干部到航校学习飞行。

毛泽东听得非常认真,听完后点头:“我们东北航校培养出来的和接收国民党空军的家当太小、底子太薄了,胜任不了解放台湾的任务。”

说到这里,毛泽东用很温和的口气问:“你们觉得中央在电报中提出的飞行员太多了,地面机械人员又太少了,飞机数量不够,不能夺取制空权,是不是这个意思?”

“主席,您说得完全正确。”刘亚楼回答说。

毛泽东沉思片刻,说:“你们谈的意见,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修正了中央26日电报提出的方案中的一些问题。我看就以你们的意见作为正式方案,同苏联商定具体计划。

“组建空军是件大事,刚才你们谈的意见,能说明问题,为中央出了好主意。希望你们努力工作,把空军建设好。还有什么要谈的?”

刘亚楼回答说:“没有。我们坚决按照主席的指示去做。到莫斯科以后,向刘少奇同志汇报主席的指示,谈判的情况及时向主席、中央报告。”

毛泽东点头微笑:“好嘛!你们的任务就是去谈好建空军的具体计划。至于空军领导机构的组建、飞行人员的选调等问题,我告诉恩来同志着手办理。”

这一夜,刘亚楼想着领袖的重托,久久不能入睡。

8月1日,北平雨后初晴。刘亚楼、王弼、吕黎平、翟云英在前门外火车站登上一列北去的列车,开始了遥远的征程。

刘亚楼一行经哈尔滨、满洲里,抵达苏联境内的赤塔市。从哈尔滨到满洲里,高岗送来了自己的专列,高岗思想的不健康苗头此时已有流露,他的专列是一辆特制的柴油机车,设有装修豪华的会客室、卧室、餐厅、厨房,甚至还有专门的洗澡间和专用的厨师,专列所到处,沿途一路绿灯,所有客货车均须停驶让道。刘亚楼对列车的豪华极为惊讶,说:“这车在苏联恐怕也只有中央政治局委员才有资格坐,我连中央委员都不是,坐不起哟。”

一行人在赤塔换乘一架运输机,飞往莫斯科。这架飞机不是客机,而是一架二战美国援苏的C47,原有的22个座位,拆掉10座再加上一张沙发床,非常简陋。从赤塔到莫斯科的航程有5100多公里,途中在新西伯利亚、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各住一夜。这是刘亚楼第一次乘坐飞机,夏季气流不稳,飞机上下颠簸,他在空中呕吐得很厉害,连黄水都吐出来了,苦不堪言。只有吕黎平当过飞行员,不在乎这点小颠簸,他一边跑前跑后搞卫生,还一边同刘亚楼开玩笑:“你是未来的空军司令,可不能带头呕吐呀!”

刘亚楼苦笑着说:“看来这个空军司令还不好当啊!”

终于苦苦地熬过了3天的折磨,刘亚楼一行于11日下午飞抵莫斯科,下榻于莫斯科郊外的一座疗养院。

空军司令晕飞机的故事传出去后,成了老革命们茶余饭后的笑谈,后来被毛泽东“钦命”终身海军司令,同样从陆军转行的肖劲光大将下海晕船,毛泽东知道后笑着说:“空军司令晕飞机,海军司令晕船,这就是鄙人的干部政策。”

他们所下榻的疗养院原是沙皇的夏宫,富丽豪华自不待言,环境也幽雅至极,刘亚楼、王弼想起当年只是以一个普通留学生的身份来到苏联,和当时所过生活的清苦,自不免有人生无常之叹。

住下第二天,刘亚楼等四人不顾身体不适,赶到刘少奇住处汇报,刘少奇说:“要赶紧同苏联武装力量部部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联系,约定会谈的时间,我只能和你们谈个原则问题,主要靠你们,我要回国参加9月的政治协商会议和10月1日的开国大典。”然后刘少奇很感慨地说:

“跟斯大林已经谈妥了,斯大林还认为我们现在建立空军已迟了一些,如早一年,就可用于解放中国南部的战役。”

其实斯大林这话说得很虚,此时苏联还同国民党政权保持着外交关系,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甚至在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前,将苏联驻华大使馆随国民党政府一起迁到了广州。而毛泽东屡次要求秘密访苏都被斯大林拒绝,不到中国革命的尘埃落定,胜负分晓,斯大林是绝不会给中国革命真正的援助的,他也要站在苏联的利益上考虑问题,虽然他是社会主义家庭大家长。

说到这里,刘少奇又关切地问:“你们有没有带外汇啊?”刘亚楼说没带,他便指示随行人员留下了1万卢布,作为刘亚楼一行在苏联期间的活动费用。

空军司令出访,竟然未带外汇,足见刘亚楼此行的仓促。

第二天,刘少奇、王稼祥带着刘亚楼、王弼、吕黎平来到苏联武装力量部大楼,当他们走进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的会议室时,朴素庄严的气氛扑面而来。会议室的正中悬挂着列宁、斯大林的并肩肖像,离肖像约3米处放着一张4米长、1米宽的长方形桌子,两端呈工字形摆放着两张同样宽度、约5米长的长条桌,长桌上铺着军绿色的呢绒布,给人非常威严的感觉。主持会谈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与中国是有相当大的缘分的,1945年,就是他出任远东总司令,统一指挥150万饱经战火考验的苏联红军,瞬间横扫了“皇军之花”日本关东军,解放了中国东北地区。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热情地和刘少奇握手,然后微笑着说道:“我已经得到斯大林同志的指示,由苏联援助中国建立空军,请中国同志先谈谈建空军的方案、要求与设想,以便根据你们的意见,定出援助的具体计划。”

说起来,苏联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空军方面援助中国了,在中国最艰难的抗战初期,为了帮助中国人民,也为了保证自己远东领土的安全,苏联就曾大规模援华飞机近千架,仅武汉保卫战期间援华飞机就高达565架,甚至组织大批空军志愿人员来华直接参战,最多时竟达8个大队,空军志愿者达2000多人,占当时世界援华飞机和空军志愿者的95%以上。中苏两国人民确实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

刘少奇指着刘亚楼介绍道:“我们党中央已经决定由刘亚楼同志出任空军司令员,现在由他代表我们党中央谈谈关于组建中国空军的方案和意见。”

在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注视下,刘亚楼站起身,用极其流畅的俄语介绍了我方现有的飞行员、机务人员及其他勤务保障人员和飞机数量,以及飞行员的训练状况和技术状况,还介绍了所掌握的国民党空军的主要情况。然后刘亚楼详细谈了组建空军的设想和意见,仍然是以解放台湾为基础做的计划:“无论从渡海作战、解放台湾的直接需要出发,还是从巩固国防战略考虑,中国都需要建立一支有战斗力的空军,希望苏联援助我们,在1年之内建立一支由300架~350架飞机组成的空军战斗部队。以上就是我们组建空军的初步意见,请苏联同志帮助我们拟出一个开办航校、聘请专家、购买飞机和相应设备的具体方案,以便共同商定。”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仔细地听着刘亚楼的发言,不时点着头,显然对这位既有风度又有口才的中国空军司令员印象很好。

接着王弼也站起来做了补充发言,也是一口流利的俄语。

这时在座的苏联空军司令员维尔希宁元帅问道:“请问你们提出第一步训练300名~400名飞行员的根据是什么?歼击机、轰炸机的比例怎样确定?哪里机场最多,最便于飞行训练?”

毛泽东原来的设想是派遣1700名空军人员去苏联学习,而斯大林则希望派苏联专家和飞行教员到中国帮忙开航校,所以提出了一个机场的问题。

这次由吕黎平回答:“歼、轰比例是否2∶1较为合适?现在,哈尔滨、长春、沈阳、锦州、天津、北平、济南都有可用于训练的机场,各方面条件比较好。”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听到这里点点头:“听了中国同志的方案,我们有了初步依据,我们原则上同意这一方案。为把援助计划搞得更具体细致,建议刘亚楼同志同维尔希宁元帅进行一次更详细的会谈。草签协议后,我们报请斯大林同志批准。刘少奇同志,您对下步会谈和安排有何意见?”

刘少奇点头:“我同意,元帅同志,我近日将要回国,今后会谈就由刘亚楼同志全权代表。”

之后刘亚楼同维尔希宁元帅连续进行了两次会谈,会谈进展十分顺利,达成了援华协议。协议主要项目有:苏联派遣878名航空专家顾问赴华,由苏联帮助中国建立2所轰炸机航校、4所歼击机航校、1所飞机修理总厂和6个小型飞机修理厂,卖给中国各型飞机434架、12。9万吨航空汽油、1。29万吨润滑油等。

毫无疑问,苏联的宝贵援助就此为共和国空军奠定了家底,打下了中国空军腾飞的基础,当然,这笔援助不是免费的,而是按世界通常价格计算,先用记账的方式由中国政府核实计算,将来偿还。但是,当时这些苏联航空产品并无国际标准价格,也就是说没有明码实价,纯由苏联单方面说了算,中方金钱上吃点亏是难免的。

与维尔希宁元帅草签协议后,刘亚楼满心喜悦,三次会谈期间,他感到对方深深的尊重和敬意,想想当年在苏军中做一个少校参谋,还差点被杀头,不禁感慨万千。

苏联这次援助中国的歼击机是拉9,轰炸机是图2,苏联同志当时把拉9和图2吹到天上去了,特别是说拉9比美制P51厉害。俄罗斯的民族自豪感之强本来就是世界有名的,但说句实在话,轰炸机是美国世界第一,拉9与P51野马也只是伯仲之间。别的中方都很满意,但对这两型飞机的性能有点吃不准,王弼对刘亚楼说:“苏联同志把拉9说得处处比P51强,可能有点过分。”

P51是当时台湾国民党空军的主力战斗机,我军手上也有十来架因对方飞行员起义而接收的P51,对其性能比较了解。

吕黎平也说:“我也感到苏联同志有些保留。”

王弼说:“拉9的上升性能、转弯半径、火炮威力,都优于国民党空军装备的P51,但俯冲性能、载弹量、火炮射速和最大航程不及P51。

刘亚楼沉思片刻后说:“苏联同志是热情真诚的,有些问题他是有保留,但我们组建空军事急,离不开人家的帮助。拉9虽不尽如人意,但可与P51抗衡,能担起协同陆军渡海解放台湾的任务。所以党中央指示的谈判目的已经达到,因此可以签订这个计划。

实际上,苏联向中国销售的机种,的确有所保留,1944年设计的拉9战斗机,即使是在苏联螺旋桨战机中,也不是最新型号,苏联空军这时已经装备了最后的螺旋桨战斗机拉11,性能已比拉9改善很多,更不用说已经在大规模换装第一代喷气战斗机的王者米格15了。

向中央发完电报后,刘亚楼对王弼和吕黎平说:“根据我过去在苏联办事的经验,苏联政府批准援助计划,至少还得两个月,这段时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抓紧时间做些参观考查工作,以便更多地积累经验。”

于是,在维尔希宁元帅盛邀下,刘亚楼一行参观了苏联空军总部、飞行航校、航空工程学院、飞机制造厂、飞行部队基地,还请苏联航空专家上了好几堂课,学到了建设现代空军的许多知识,甚至还看到苏联空军的骄傲,绝密的米格15。

这一天,刘亚楼一行被请到莫斯科以西一百多公里的一个秘密基地,坐下后,一架新型战斗机缓缓滑来,刘亚楼他们看着飞机瞪大了眼,这架飞机竟然没有螺旋桨,脑袋上光秃秃的!

苏联空军的军官们掩饰不住满脸的自豪,指着那呼啸着升空,转瞬就飞得没影了的后掠翼战机说,这是喷气式战斗机,是比活塞式螺旋桨战斗机整整先进一代的新型原理战斗机,它的编号是米格15!

米格15的确是值得苏联空军为之自豪的航空名机,二战中,纳粹德国的航空技术领先世界,并率先搞出了全世界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Me262。美苏打进德国本土后,对德国的航空技术和航空人才进行了地毯式的搜刮,使各自的航空技术都发生了飞跃,美国先搞出了喷气式战斗机F80和F84,接着又搞出了经典型号F86佩刀,而苏联先搞出了喷气式战斗机米格9,接着米高扬设计局又于1947年拿出了让苏联空军大喜过望的新产品,这就是航空史上超级巨星之一,累计生产了16500架之多的米格15。

在战后第一代歼击机中,米格15是出类拔萃的代表,时速1076公里,军械系统为3门机炮,1门为37毫米口径的H37型,2门为23毫米的HC23KM型,均装在机头下部,炮弹各200发,火力十分强大。刘亚楼去的当天,苏联空军原来准备做4机编队表演,后因天气不好,只得改做单机通场飞行,当米格15从观礼台前隆隆而过时,苏联军官自豪地向刘亚楼透露,这是米格15第一次向外国人展示。

毫无疑问,这是苏联空军给了中国空军司令极高的礼遇。

但当刘亚楼问到该机的性能时,苏联人则遮遮掩掩很少正面回答,回避了过去。刘亚楼此刻心中肯定对这种全世界最先进的战机充满惊叹与兴趣,但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苏联空军很快就将米格15开进中国,帮助新中国保卫领空和大上海,他更没有想到的是,米格15竟会成为中国空军的第一代主力战机,此刻还在襁褓中的中国空军将会因为米格15一步登天,飞快地迈进喷气时代。

刘亚楼心中还有一个愿望,中共先后派了那么多人到苏联学习,能不能找到一些在苏联学航空的中国人才,好带回国为建设人民空军出力,结果还真给他找到一个唐铎,唐铎的资历可就老了,他是国共合作时学航空的第一批人才,广东航校一期的,1925年与刘云、王翰、王勋一起赴苏深造,这是真正的革命航空先驱。后来唐铎加入苏共,在苏联一个航校当军械教员。唐铎虽已在苏联娶妻生子,仍想回国建设人民空军,经刘亚楼全力斡旋,唐铎终于回国,后任哈军工空军系主任,为中国航空人才培养做了自己的贡献,后来中共登坛拜将,唐铎佩上了少将军衔。

刘亚楼在焦急中一直等待了五十多天,甚至无比遗憾地错过了开国大典,一直到10月5日,苏联才批准了支援中国空军的协议,其实这个速度对苏联庞大的官僚体系来说,已经是很快了,刘亚楼终于可以在万分欣喜和期待中离开苏联回国。

同类推荐
  • 沉默的冰山

    沉默的冰山

    死间,就是随时准备慷慨赴死的间谍。从接受死间任务的那一刻起,赵子轩就身处险境,刀光剑影,步步危机,面对接踵而来的危机与诱惑,毫无特工经验的他,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最终成为一名永载史册的红色特工。这是一部谍战悬疑大剧,故事从南京保卫战开始.....
  • 超级特战兵王

    超级特战兵王

    能动手的尽量别废话,能整死的就别留活口!男人,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 穿越三国之召唤之王

    穿越三国之召唤之王

    刘华穿越到三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兄弟,女人,他做了王者
  • 其实我真没想过要称王

    其实我真没想过要称王

    周二狗郁闷啊,我只想和我的十八个兄弟都娶上媳妇啊,可怎么在追求的过程中就统一大神洲了呢,而自己成了王,兄弟们成了十八神将。这其实是一段大魏王和18神将的恋爱史,而史官们却写成了英雄称霸史。从古至今,英雄佳人从不缺故事,还有千万枯骨和那个为你默默守候的TA。本书风格时而风趣,时而内涵。这是一本“男人看了会沉默,女人看了会流泪”的书。或许这里有你曾经的影子,或许还有TA的影子。阅读时,再配上一碗酒,可以敬曾经,惜今朝,享未来。作者注:前几章或许像大多书一样无趣,但此本书不看前几章,后面或许就摸不着头脑了。
  • 超灵异闻录

    超灵异闻录

    这是一个还没意识到自身命运的男人的故事。原罪学者会、圣殿骑士团.....来自古老教会的威胁和挑战!!!末日与世界,孤独与热血....少年的灵魂中间点燃整个世界。故事终将结束,而少年终将为王!
热门推荐
  • 山顶上的大船

    山顶上的大船

    作者喜欢西游故事,更喜欢西游人物,有的时候天马行空,会把很多科幻元素和西游人物相关联,本文算是致敬经典西游记,却又不是刻板的续写和翻版,故事背景设定在新的星球上,从外星文明的视角,重新讲一段故事,天族,人族,妖族,相互关联又互相抗争,关于青春,关于爱情,关于权力的世界,关于一颗不安分的心。
  • 尊上高萌

    尊上高萌

    让我穿越到书里还不够!我竟然还tm被男主杀死了?!不过至少老天爷眼不瞎让老娘重生了!哈哈,还重生成了轻灵派掌门女儿。那个仙门第一个轻灵派!在那里男主也只不过是掌门首席大弟子!穿越还好还tm穿越到男主小时候的时候他完了!就让老娘手拿长剑,排排砍桃花吧!……什么!看似幽默风趣的男主实则腹黑高冷?!在帝国竟还有一个高贵的身份?那些红颜美女追着他跑,他却看都不看!一心只为她一人!?完了!我好像爱上男主了!!!客观要不要来一本?不甜不要钱!
  • 叫龙之渊

    叫龙之渊

    世界末日,饥饿,疾病蔓延着这个世界,林可来到这个世界,随他而来的只有一包辣条……
  • 其实只是个意外

    其实只是个意外

    如果经历百年轮回才能见一面的话,那我相信见到甚至认识其他人,都是缘分。但也就好似两片白云,吹过走过,便消失不见了。
  • 道无止镜

    道无止镜

    一个普通凡人小子,偶然之下踏入修仙之路,看他如何以平凡之资,入仙门,求道果,成就仙凡大道不灭传说
  • 这么多年

    这么多年

    原来,不是所有的青梅竹马都可以随着岁月安好。孟良岳清澈的眸子在那一刻不再为我动容,他的笑容也随着这夏季的暴雨消逝的无影无踪。这么多年过去,我再没遇见过那个微微一笑,如沐春风的少年。他随着我十七岁的青春渐渐远去,他的离去不曾改变我生活的一丝痕迹,我依旧规律有序,依旧喜欢在下雨天漫步,直到雨水浸湿我的衣衫我才会想起,原来那个叫孟良岳的男孩不见了。我总是模仿他的笑容,可却不再如沐春风。这么多年,我不敢打探他的消息,因为他在那年离去的夏天对我说:“李欢歌,从此以后你我就是陌路人,即使再次相遇我们也只是陌路人。”少年,我这么多年遵守着你给我的最后承诺,但我此刻却想知道你可安好?
  • 旧日眷顾者

    旧日眷顾者

    无意之间获得黄色印记的唐风终于揭开神秘世界的一角。暂眠的旧日邪神,失落的八位古神权柄,无数光怪陆离的呓语与超凡能力……当群星归位,旧日再临,混沌复苏,末日将抵之时——“在?有空吗?旧日支配者终将降临,可以来拯救世界吗?”“当然……没空。”*唐风是一个性格乐观,身体健康,学识渊博,儒雅随和的……邪神眷者。
  • 你悄悄走进我的世界

    你悄悄走进我的世界

    任何时候,我们需要的关系其实都是势均力敌的,爱情如此友情亦是。
  •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农门金凤:冷面夫君童养媳

    受伤醒来,成为方家的童养媳小七儿。没有空间外挂,吃货总会找到商机,玩得起麻辣、扮得了白莲花。大哥吵着要娶她,二哥嚷着喜欢她,冷面三哥说这是我家娘子。“你想爬墙?”冷面哥两眼如刀子。“不想!”某女瑟缩,坚定回答。“很好。”面无表情将她丢进房,“今晚开始,你就住在这里。”某女纠结:“男女授受不亲。”“我是你夫君。”“哥哥,我们还没成亲。”“你想爬墙?”冷面哥欺近。“不想!”某女赶紧表明立场。“很好,就这么定了,圆房。”
  • 美人灼灼胜繁华

    美人灼灼胜繁华

    【1v1,男强女强,甜宠vs虐恋,宫斗权谋,欢迎入坑】从身份高贵的高门小姐到人人践踏的风尘女再到母仪天下的一朝皇后,辉煌的人生,背后何等有着曲折,只有她自己知道为了生存,为了真相,她可以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身体和尊严,最终竟然会栽在他手上,那个能呼风唤雨,万人之上的皇帝,她以为一切都完了,却并不知道他早就输给了她……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