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22200000028

第28章 把自己看做企业的经营者投资的是企业而不是股票(2)

俗话说:“做熟不做生。”巴菲特在投资时也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在整个投资生涯中,巴菲特做的股票并不多,但他对每一个投资公司都非常熟悉和了解。巴菲特曾在很多场合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强调他对“能力圈原则”的忠诚。例如“任何情况都不会驱使我做出在能力圈范围以外的投资决策”、“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会有利可图,但是,你必须坚持只做那些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我们没有任何办法击倒泰森”、“不同的人理解不同的行业。最重要的事情是知道你自己理解哪些行业,以及什么时候你的投资决策正好在你自己的能力圈内”……这些自勉同时也是劝诫他人的话语充分体现了巴菲特在投资过程中的理性。他在投资生涯中有过失败,但他从没做过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投资。

投资必须是理性的,如果你不能了解它,就不要投资。巴菲特的投资对象总是那些业务非常简单的企业。比如他在投资可口可乐时,最吸引他的就是可口可乐报表中简明扼要的业务介绍:“我们公司生产浓缩糖浆,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制成饮料,我们把它卖给那些获得授权的批发商和少数零售商来进行瓶装和罐装。”当然,他投资可口可乐肯定还有其他许多方面的因素,如可口可乐的垄断消费、规模庞大、发展前景等,但这些都基于一个前提之上,那就是在巴菲特的理解范围之内。“我喜欢我能够理解的那些产品,我不懂半导体是什么,可口可乐才是我所喜欢的那类公司。”这就是巴菲特的能力圈原则。

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曾说过:“如果投资人在30秒里说不出他们投资的公司在做些什么,那么他们就很难投资成功。”这与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谋而合。但确确实实有很多投资者,对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投资对象毫无兴趣,反而对那些难懂的行业大有好感。这似乎是促成20世纪80年代网络科技股热卖的原因,当时应该没有几个投资者真正了解计算机行业,对网络也肯定更为陌生。但网络科技股一出现,几乎马上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崇拜和追捧。投资者像着了魔般地被描画出的美丽梦幻的网络科技股所吸引,可实际上像所谓全球最大的网址搜索引擎公司或全球最大的某某网络公司根本还未看到任何收益,它们的市价居然就飙升到了营业额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当投资者都以为将要发大财的时候,巴菲特在公司的股东大会上正在讲这样的话:“如果今天我是在教大学投资课程的话,我会在期终考试的时候,问学生这个问题:请问你如何为这些(年年亏钱的)网络公司定价?任何提供答案的学生,我会当场判下不及格!”果然不久网络股泡沫破灭,许多投资者损失惨重,巴菲特却怡然自得。

巴菲特不涉足电子、高科技、网络等领域,即便是那些赚到大钱的高科技公司,巴菲特也从未想过向它们投资,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没有收益,价格却奇高,更重要的原因是他无法理解这些复杂难懂的公司。巴菲特说,他对电子、计算机科技等公司所持的态度,就和他对航天员所抱有的态度一样:“我很尊敬、支持和感谢这些伟大的人物,但我却不想亲自去尝试。”

巴菲特和微软公司创始人比尔·盖茨是忘年挚交,他将370亿美元——自己财产的85%捐给了比尔·盖茨夫妇的慈善基金会,但他却从未向微软公司投入过一分钱,这便是他坚持自己能力圈原则的最佳证明。

在成千上万、性质不一的公司面前,许多投资者都会变得眼花缭乱、无从选择,在操作中顾此失彼、无所适从,失败后怨天尤人、指责谩骂。然而他们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了解所投资的股票,是否懂得自己的能力范围有多大。巴菲特之所以被誉为投资天才,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能力范围,不去寻求复杂难懂的企业,而是将理性与常识作为自己的最高指导原则,牢牢守住能力圈原则,在能力范围内将投资的公司研究透彻,找到其内在价值,掌握其动态发展变化规律然后再去投资。

重视所投资企业的管理层品质

许多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只看公司的财务报表,只关心公司当前的盈利与未来的预期收益,更有甚者,在购买了股票后,还不知道公司的管理层究竟都有些什么人。这些都是在巴菲特的投资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巴菲特在准备投资任何一家公司之前,都会仔细地考察该企业的管理层品质。在巴菲特眼里,无论利润多好的一家公司,如果没有品质优越的管理人员,就无法使投资者的收益达到最大,甚至还有可能造成损失。所以,考察投资对象管理层品质是巴菲特进行投资之前必须做的一个环节。

巴菲特认为,他要投资的公司必须由诚实、有能力并且令他欣赏和信任的领导者来管理。巴菲特对自己准备投资的公司或企业的管理层的考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人员的行为是否理智。管理者如何运用赚来的钱进行再投资,即利润的分配,是考察一个管理者是否理智的重要标准。从长远来看,这是投资者能否获得高回报,即体现其投资价值的决定性因素。在巴菲特看来,将公司盈利是用来继续投资,还是分配给股东是对管理者是否理智的一个考验。《财富》杂志曾评论巴菲特说:“理性是巴菲特管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及其控股公司的主要风格,而这正是许多企业管理者所缺少的。”每个公司都会经历不同阶段的发展周期。在公司初始建立和迅速发展的第一、第二阶段,巴菲特并不太关心利润如何分配。巴菲特最关心的是当公司发展进入成熟的第三阶段时管理层如何分配利润。

在这个阶段,公司的发展开始减速,逐渐产生了许多可用来扩大规模和维护经营的资金。当这些资金继续投入到原有公司业务上只能获得等于甚至低于平均水平的投资回报率时,在如何运用这些资金方面,公司的管理者将面临三种不同选择:再投资于公司现有业务;购买成长型企业;分配给股东。在管理者处于决策的三叉路口时,正是巴菲特考察管理者是否理智的重要时刻。巴菲特认为,只有选择第三种方法,即将利润分配给股东,让股东自行选择再投资项目的管理者才是理智的。选择第一种方法的管理者无疑是在浪费股东们的钱和时间,选择第二种方法的管理者则相当于拿着股东们的钱在赌博,采取这两种方法都是不理智的行为。

第二,管理者对股东们是否坦诚。尽管巴菲特永远不会与他投资的某些公司的管理人员坐下来共同探讨问题,但他依然能够知道公司的许多信息,因为每年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都要向股东们发布信息。许多公司为了吸引股东,都会披露一些假的对公司有利的信息,而隐瞒一些不好的信息。这样的公司,巴菲特是绝对不会投资的。他一直敬重那些真实、全面地发布公司财务信息的管理者,特别是那些不利用会计准则来包装企业、隐瞒真实业绩,甚至坦诚披露失误的管理人员。只有这样的管理人员才能得到他的信任,才能让他放心地将自己的资金交给他们运作。

巴菲特本人就是一个从不利用会计准则隐瞒公司真实情况的管理者。在他的公司年报中不仅有公司一年的经营业绩,同时还有公司面临的各种问题,甚至他还在年报中公开讨论自己的投资失误。有些评论家认为,巴菲特敢于直接公开失误的原因是他握有公司的绝对控制权,从而不怕被赶下台。但巴菲特并不这样认为,他深信坦诚对管理者和股东都有好处,这既有利于公司管理人员及时改进管理,得到股东的信任,也有利于将股东的权益最大化。

误导公众的总经理,最终也将误导他自己。第三,管理人员能否抵制“行业潮流驱使”。所谓的行业潮流驱使,指的就是管理人员盲目的跟风行为。巴菲特对此评论说:“当惯例驱使发生作用时,理性是脆弱无力的。”巴菲特将惯例驱使的力量归纳为几点:公司拒绝对公司当前方向做任何改变;就像早已形成的习惯一样,公司的计划总是用光所有可支配的资金;在开展业务时,无论管理人员的计划有多少漏洞,工作人员都能很快准备出内容详实的关于利润率、策略等方面的支持报告;公司盲目模仿、攀比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行为,包括并购、扩张、经理奖励制度等。这些被惯例驱使的行为很容易使公司的管理人员失去理智,从而令公司的发展停滞、遭受损失甚至破产。所以巴菲特考察管理者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他们能否克服惯例驱使的力量,他们能达到何种程度的独立思考。

巴菲特一直相信只有拥有理智的、坦诚的、独立思考的管理者的公司,才会有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股东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所以,在投资任何一家公司之前,巴菲特都必然要仔细考察其公司管理者的能力和品质。巴菲特的这项原则非常值得普通投资者借鉴。

寻找卓越企业简单而有效的三种方法

同类推荐
  • 雪球专刊第015期:寻找十倍股

    雪球专刊第015期:寻找十倍股

    简单地说,但斌先生可能算是国内私募圈内经历最丰富的投资人之一了。他早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理论专业,后来获得了人大法学硕士、中欧商学院EMBA。在大学时代,但斌先生深受当时自由主义氛围的影响,希望能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大学毕业后也经历过些许波折。1990年,但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开封化肥厂当钳工,之后辗转广东、北京,并于1992年赴深圳开始正式接触股票,后又曾供职于咨询公司、营业部、君安证券研究所、大鹏证券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但斌先生正式成立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开始投资A、B、港股和海外中国股票;2007年发行首只阳光私募产品“东方港湾马拉松”。
  • 雪球专刊第047期:牛市到底买什么?

    雪球专刊第047期:牛市到底买什么?

    每个人都抱着发财的愿望来到股市,但残酷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人都是来给股市捐钱的。股市不是给老百姓发钞票的慈善机构,而是人和人互相抢钱的残酷战场。股市中执行的是狼吃羊的丛林法则,草原上永远是羊比狼多,而不可能是狼比羊多。绝大多数人都过度高估了自己的水平,都认为自己是狼,但一轮牛熊轮回下来之后,发现自己还是羊。
  • 才女变“财女”

    才女变“财女”

    创富“她”时代,运用才女的聪明智慧,职场中捞金,商海中捞财,理财“她”时代,做好理财规划,使财富保值、增值。消费“她”时代,将钱花在刃上,制止冲动消费。“她”的战场不是厨房,而在自己的“私人银行!”找到自己的“钱途”,才女摇身变“财女”!开动自己的智慧,抓住有利的机会,恪守“点点滴滴都是财”的聚富准则,顺利进行由才女到财女的惊人蜕变!博锋编著的《才女变财女》将深奥的理财知识转化为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将精辟的理论与幽默、风趣的事例相结合,让才女们切实感受到行走在创富之路上的轻松与快乐。
  • 百万理财系列套装(共10册)(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百万理财系列套装(共10册)(百万理财教育成长必备)

    《百万理财系列》透过一个个生活中的小故事,由老师、家长带领故事中的小学生理解一个个经济知识,让孩子学会理财、学会选择和安排。故事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对于经济知识的讲解配有多张表格、图片,由浅入深,简单易懂。
  • 跟李嘉诚学投资

    跟李嘉诚学投资

    李嘉诚的投资才干是从小培养的,在他当茶楼小伙计的时候,他就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察颜观色的本领,甚至对方还没说话他就能猜透别人的心思,这为他日后大规模的投资打下了基础。因为要想投资准确,稳赚不赔,首先就要具备一双能洞察大局的慧眼。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发现商机并果断出手的投资人才能获得成功。无疑,李嘉诚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热门推荐
  • 大梦水泊

    大梦水泊

    富二代吴迪,奇异穿越到北宋。他一心要当北宋富豪,却被万恶的贪官污吏凌辱。为此励精图治,攀上权贵来复仇。另类的西部刀客李逵英俊潇洒,十二刀结果人命;豪情纵天的武松为何不能比武招亲;江湖武林门派次第归入梁山泊。故事从这里开始...
  • 重生西部当牛仔

    重生西部当牛仔

    李维斯魂穿到了美国西部时代。刚来就被饿了两天的李维斯。“饿死我了,老子可能要成为第一个被饿死的穿越者了,给口吃的我什么都干啊。”女牛仔琳达:“打吸血鬼干么?”李维斯:“干!哈?你说啥?”杀戮、性、左轮枪与牛奶。这里是1846。火药、吸血鬼、邪祟与蒸汽巨兽,这里是魔改西部。
  • 修真回收进化

    修真回收进化

    石头、木头、树皮、粘土、沙子、金属。这世界上就没有张阳不能回收换金币的。金币可以干嘛?灵石、丹药、破境丹应有尽有。秘宝法器随手就来,被困在阵法里了?没事,张阳随手召唤传送门。被天位老祖追杀了?没事,张阳可以开无敌盾。随身带着回收系统,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 时光易走

    时光易走

    夏亦晴韩梓蓝伊兮茜顾亦寒在圣纳学院所遇到的事。
  • 凡人修仙传:修真之路

    凡人修仙传:修真之路

    天魔一个被封印了五十万年的魔道修真者,异类转生到一只飞虎的身上,重新出现在修真界。天魔复出的第一个目标,就盯上一个仙道的修仙门派,莫非他以一个魔道的修仙者,却想坐上仙道修仙门派的掌门?修真界的第一异宝也出现了,这个异宝的出现,会给天魔带来什么样的遭遇呢?
  • 数码宝贝之樱

    数码宝贝之樱

    数码同人,主角比较无敌。详情请观赏文章,谢谢。第一次发文,不喜勿喷。
  • 大神,我错了!【签约出版】

    大神,我错了!【签约出版】

    游戏中来了菜鸟一只,做为小仙级别的“霁月清清”自然要以前辈自居,对他好好调戏——不不不,是调教一番。哪知三个月后,菜鸟居然跃居大神榜,看得晓月眼珠子都快蹦出来了。某大神衣袂飘飘,高高立于御天剑上,斜睨着某只曾欺负他的偷懒小仙:“要我动手,还是你自己解决?”士可杀,不可辱!冲动的后果就是——“没天理啊!居然连杀我三级!禽兽啊!!!”“纪晓月!你居然又在办公时间玩网游!扣你三个月奖金!”主任一声大吼,从此不仅没了奖金,还直接由秘书降成了打杂妹。该死的大神!我和你势不两立!!!!!更可恶的是,新上任的总裁大人有事儿没事儿总是找茬儿,害她连饭都吃不上,天天在公司义务劳动!啊啊啊!还让不让人活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纪晓月提着垃圾桶,众目睽睽之下一路狂奔冲进了总裁室。几分钟后,总裁室里传出惨绝人寰的叫声:“大神,饶了我吧,我错了!”
  • 鬼武使者:鬼抓鬼

    鬼武使者:鬼抓鬼

    幽魂世界,恶鬼交汇,四面突击,群武荟萃,一位位来自阳间的人魂,一位位来自地府的使者,在这个充满灵异,恐怖,诡异,血腥的世界里,演绎着令人热血沸腾的故事,追求着鬼武使者之路。在这里,有人类,有妖类,有鬼类,有怪类,更有神。…………本书集,青春,爱情,都市,玄幻,恐怖,灵异。尖叫不断,恐怖连连,前所未有的体验,一百次高潮,带你真正的认识到“鬼武使者”的世界
  • 废柴也疯狂腹黑邪魅妃

    废柴也疯狂腹黑邪魅妃

    一个21世纪的千魅雪莫名其妙的穿越到这个异世大陆,遇到小凤凰,报复仇人。
  • 青春物语日记

    青春物语日记

    认识他们后悔吗?不后悔!不后悔…故事发生于一所学校的两名女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她们年少轻狂,懵懂无知,情窦初开,共同经历的叛逆、成长、气馁、鼓励……没有豪门金钱,没有利益地位,只有最真实的她们和他们。在其他们眼里她们两个是微不足道的人,是一个转头就可以忘的人。但就是这样,却是两个女孩子最难忘的青春时光。一晃而过,青春,光阴;一晃而过,我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