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6600000013

第13章 禅的功课(1)

禅的功课

德照非常焦急道:“四面都有山逼近时,老师,我要如何才好呢?”洞山禅师道:“我以前也是从人家屋檐下走过来的。”德照道:“假若如此,我和老师在屋檐下相遇,请问老师,我和老师是互相回避呢,还是不互相回避呢?”

糖饼

有学僧到睦州道明禅师那儿去参访,禅师问道:“你平常都看哪一方面的佛学?”

学僧没有隐瞒,回答:“曾经读过唯识法相。”

禅师再问:“能够讲说唯识论吗?”

学僧谦虚地答道:“不敢。”

禅师拈起一块糖饼,分作两片,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你怎么说法?”

学僧无语为对。

禅师追问:“这个东西叫糖饼对呢,还是不叫糖饼才对呢?”

学僧紧张,汗流浃背地回答道:“不可不叫作糖饼。”

禅师看看,随即轻松地问一个侍立在旁的沙弥道:“一块糖饼分作两片,你怎么说法?”

沙弥毫不犹豫,说道:“两片留在一心。”

禅师再问道:“你称它作什么?”

沙弥回道:“糖饼。”

睦州道明禅师哈哈大笑:“你也会讲唯识论。”

学唯识和学禅,方法和方向都不一样。唯识重知识,重分析,而禅不重知解,不重分析。禅者是直接本心,见性成佛。禅师们的言句幽默,态度亲切,他们不喜欢板起面孔说教。他们有时说东,实在指西;有时打你骂你,实在是爱你护你。唯识家横说竖说,要明唯识义,而禅者一句唤它作什么,曰:“糖饼!”已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表达无遗了。

啐啄妙用

河南宝应院的南院慧颙禅师是临济禅师的门下,有一次示众道:“现在各禅林间对于啐啄之机的问题(喻时机成熟契悟之义)仅具有啐啄同时的体而已,尚未具有啐啄同时的妙用。”

有一学僧向前问道:“请问什么是啐啄同时的妙用?”

慧颙禅师解释道:“啐啄是像击石出火、闪电出光,间不容发的时机所做的。如果有意识地去做时便失其机了。”

学僧不满意地抗辩道:“对此我尚有疑问。”

慧颙禅师慈悲地道:“什么疑问?”

学僧轻慢地大声道:“已经不是疑问,是你说的更教人糊涂了。”

慧颙禅师听后,便用棒向此学僧打了过去。学僧还要开口辩解,慧颙禅师就将他赶出山门。

这个学僧后来又到云门禅师座下参学,一日,就将其离开慧颙禅师处的情形告诉了文偃禅师的门人,门人听后问道:“慧颙禅师棒打你,此棒有折断吗?”

学僧听后豁然有悟,便赶快回到南院,想向慧颙禅师忏悔,但慧颙禅师已经迁化圆寂,南院宝应寺已由风穴延沼禅师担任住持。风穴延沼禅师问道:“你当时是想怎样才不服先师的?”

学僧回道:“我当时好像是在灯影摇晃中走路一样。”

风穴探问了究竟后,说道:“那么你已经会了,我给你印证。”

有语云:“饭未煮熟,不要随便一开;蛋未孵熟,不要妄自一啄。”啐啄妙用,当下一刻,即是一个新的生命。慧颙的打逐只是孵化期中,文偃门人的一句“棒有所折断吗”才是一啄的妙用!

覆船生死

有一学僧去参拜雪峰禅师,雪峰禅师问他道:“从哪里来?”

学僧回答道:“我从覆船禅师那边来。”

雪峰禅师故意幽他一默:“生死之海还没有渡过去,你为什么先要覆船呢?”

这个学僧不了解雪峰禅师的意思,便回去把经过告诉覆船禅师。覆船禅师对这个学僧说道:“你真愚笨,为什么不说我已超越生死苦海,所以才覆船呢?”

于是学僧又回到雪峰禅师的地方来。雪峰样师又问道:“既已覆船,还来做什么?”

学僧胸有成竹地说道:“因为既已超越生死,还不覆船做什么?”

雪峰听后,就不客气地说道:“这句话是你老师教的,不是你说的。我这里有二十棒请你转给你的老师覆船,告诉他,另外还有二十棒就留给我自己吃——这一切与你无关。”

雪峰禅师给覆船和尚二十棒,自己也甘愿挨二十棒,这个公案意思至为明显:禅,应该无言说教,所谓言语道断,不应在语言上传来传去;两个人都卖弄了禅,所以各挨二十棒!这不关学僧的事,学僧还不够资格挨二十棒哩!

行恶与修善

有学僧请示峻极禅师道:“如何才是修行行善的人?”

峻极:“担枷戴锁者。”

学僧:“如何是邪恶为非的人?”

峻极:“修禅入定者。”

学僧:“学僧根机愚昧,禅师的开示颠倒难明,恳求禅师还是用简明易晓的言辞开示吧!”

峻极:“所谓恶者,恶不从善;善者,善不从恶。”

学僧如堕五里雾中,仍是茫然。良久,峻极禅师问学僧道:“懂了吗?”

学僧:“不懂。”

峻极:“行恶者无善念,行善者无恶心,所以说善恶如浮云,无所生也无所灭。”

学僧于言下有悟。

善恶,在世间法讲,做好事名曰善,做坏事名曰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三世因果,历然俱在,在事相说,一点不虚。但在本性上讲,善恶之名都不立,若能不思善不思恶,即名见性(见到自己本来面目)。所谓“罪恶本空由心造,心若亡时罪亦空”。行善是枷锁,作恶名禅定,这不怪禅师颠倒。在真理上讲,作福行善,一味执著人天福报,岂非为枷锁所囚?作恶为非,虽要恶道流转,但本性仍是如此。故峻极禅师兴大慈悲,发此高论,乃要吾人莫为善恶所迷。应该知道,为善上升时,就一味执著有为法,以为是究竟解脱,这就错了;作恶下堕时,就心灰意冷,以为人生无望,这也是错的。实则“善恶是法,法非善恶”。

佛心是什么

慧忠禅师有一次问紫璘供奉(僧官职称)道:“供奉学佛多年,佛是何义?”

紫璘不假思索,随口回答道:“佛者,是学悟之义。”

慧忠禅师进一步问道:“佛会迷吗?”

紫璘不以为然,忍耐着反问慧忠禅师:“已经成佛,怎会迷呢?”

“既然不迷,觉悟作什么呢?”

对慧忠禅师的反诘,紫璘供奉无语可对。

又有一次,供奉在注解《思益梵天所问经》,慧忠禅师就说道:“注解经典者,必须要能契会佛心,所谓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才能胜任。”

紫璘不悦地答道:“你说得不错,否则我怎么会下笔呢?”

慧忠禅师听后,就要侍者盛一碗水,水中放七粒米,碗面放一双筷子,问紫璘供奉这是什么意思。

紫璘茫然不知,无语可对。

慧忠禅师终于不客气地训诫道:“你连我的意思都不懂,怎说已经契会佛心呢?”

慧忠禅师的水米碗筷已经说明:佛法者不离生活也,离开生活,则要佛法何用?紫璘供奉远离生活注解佛经,则离佛心远矣。慧能大师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希望参禅论道者,莫在“世间、人生、生活、本心”之外,另有所谈论。

一橛柴

住在湖南的石头希迁禅师有一次问一个新来参学的学僧道:“你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从江西来。”

希迁:“那你见过马大师(马祖道一禅师)吗?”

学僧:“见过。”

希迁随意用手指着一堆木柴问道:“马祖禅师像一堆木柴吗?”

学僧无言以对。因为在石头禅师处无法契入,他就又回到江西见马祖禅师,并述其事。马祖道一禅师听后,安详地一笑,问学僧道:“你看那一堆木柴大约有多重?”

学僧:“我没仔细量过。”

马祖:“你的力量实在太大了。”

学僧:“为什么呢?”

马祖:“你从南岳那么远的地方负了一堆柴来,岂不有力?”

在唐代,青年学者不是到江西马祖大师处参学,就是到湖南石头禅师处参学。从江西到湖南,从湖南到江西,此即“走江湖”一语之来源。过去“江湖”一语,乃指参学忙碌之意,后来“江湖”一语演变为老练世故之意,甚至演变为卖膏药杂耍不实之意。

此学僧两边来去,搬是说非,而两大师之道不为动也,学僧反吃当头一棒。观乎今日佛门信徒,从甲寺到乙寺,从乙寺到丙寺,负了一堆木柴来去,不知重也不重?

着境见地

有学僧问西山禅师:“如何是祖师西来意?”西山禅师举拂子(拂尘)表示回答,学僧不以为然,就去亲近雪峰禅师。

雪峰:“从什么地方来?”

学僧:“从苏州西山来。”

雪峰:“西山禅师好吗?”

学僧:“我来的时候一切安好。”

雪峰:“为什么你不随侍亲近他呢?”

学僧:“他是个不明祖师禅的人。”

雪峰:“何以见得?”

学僧:“我请示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他只举拂子示意,一句话也回答不出。”

雪峰:“你见过苏州的男女吗?”

学僧:“见过!”

雪峰:“你在路上见过花草树木吗?”

学僧:“见过!”

雪峰:“那就对了!你所见男女,你就知道男女有别,你所见花草树木,你就知道各有名称,各有功用。山河大地、树木花草都未对你说法,而你能明其意,对吗?”

学僧:“对!”

雪峰:“那么,西山禅师举拂示答,其中佛法,你为什么不懂呢?”

学僧闻言,顿有所悟,连忙礼谢,并惭愧地说:“学人发言不慎,乞求禅师慈悲,我要回西山忏悔。”

雪峰:“尽乾坤是个眼,汝向什么地方蹲着!”

学僧到了此时,没有地方蹲着,但拥有了宇宙;肉眼不识拂子,但有慧眼认识了乾坤。一心所悟,一念忏悔,尽乾坤大地都是佛法,所谓拂子举示,终于解也。

心与性

有一学僧至南阳慧忠国师处参学,请示道:“禅,是心的别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实性,禅宗祖师们将此心易名为性,请问禅师,心与性之差别如何?”

慧忠毫不隐藏地回答道:“迷时则有差别,悟时则无差别。”

学僧又进一步地问道:“经上说,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为什么你会说无差别呢?”

慧忠国师耐烦地举喻说明道:“你只依语而不依义,譬如寒时结水成冰,暖时融冰成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别。”

学僧终于契会于心。

在佛教里,心性的别名很多,如本来面目、如来藏、法身、实相、自性、真如、本体、真心、般若、禅等。这无非是用种种方法要吾人认识自己,迷悟虽有差,本性则无异。如黄金是一,但可制耳环、戒指、手镯等各种不同之金器,故金器虽异,实一黄金耳。明乎此,心与性名虽不同,实则皆吾人之本体。

一尊佛

有兄弟二人,一起学道参禅。师兄谨守佛戒,丝毫不犯;师弟生活懈怠,且喜喝酒。

有一天,师弟正在喝酒时,师兄刚好从房门经过,师弟就叫道:“师兄!进来喝一杯吧!”

师兄不屑地看了师弟一眼,骂道:“没有出息,已经出家为僧,仍不戒酒!”

师弟听后,非常不服,也大声回道:“连酒都不会喝的人,不像是人!”

师兄听后气愤不已,反责说道:“请问,我不像人,那像什么?”

“你像一尊佛。”师弟答道。

这是多么妙的回答,禅师的幽默,一字一句都能化干戈为玉帛。

寻羚羊

有六个学僧一起来到黄檗禅师处参学,初见面其中五人皆虔诚恳切地作礼,只有一人故意表示自己是一禅者,提起坐具(坐卧的布垫),仅作一个圆相,一句话不说,站立在一旁。黄檗禅师见状就对此学僧道:“我听说有一只猎犬非常凶恶!”

学僧学着禅语回答道:“一定是循羚羊声而来的。”

黄檗:“你有听到羚羊声吗?”

学僧:“那一定是循羚羊的足迹来的。”

黄檗:“你有看到羚羊的足迹吗?”

学僧:“那是跟踪在羊后面来的。”

黄檗:“你有看到羚羊的踪影吗?”

学僧:“那是只死羚羊。”

黄檗禅师便退下,第二天在法堂里仍旧事重提,道:“昨天找羚羊的那位学僧出来!”

学僧快步走出。

黄檗:“昨日公案未了,你怎么解说呢?”

学僧一时无语,不知所对。

黄檗:“本想说你是个到家的禅僧,原来只是个义学沙门、知解宗徒。”

黄檗禅师说完,大众认为此学僧不知强为知,不悟强装悟,冒充禅僧,便将此学僧驱出山门。

禅,是悟的,不是学的。知识可以学,禅无法学。自古禅僧,你莫以为他举止怪异、言谈奇特,但怪异中有真实,奇特中有常理。若非禅僧,只要一开口,行家面前就知有没有。禅悟不是装的,禅悟是从自然中流露的。

不信是真谛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

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非诸凡夫、小乘们所能信受,故《华严经》云:佛身充满法界,普现一切群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常处此菩提座。翠竹既不出于法界,岂非法身?又《般若经》云:色无边,故般若亦无边,黄花既不越于色,岂非般若?故经本不定法,法本无多子。”

学僧听后仍不明白,再问道:“此中消息,信者为是,不信者为是?”

慧忠国师提示更高的意境,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因其真谛,故凡夫斥为邪见。邪见者,何能语真谛?”慧忠国师作了总结。

学僧方悟究竟真理,不易信也。

佛陀初证悟,即慨叹所悟与众生相违:众生认为欲乐为真,佛陀则认为欲乐为假;众生认为佛性真如为无,佛陀则认为是有。故世间之法,莫以信与不信为准,莫以说好说坏为准,实则是佛道的归于佛道,邪见的归于邪见。

耳闻目见

韩国的镜虚禅师有一天晚上带一女人回到房中后就关起门,在房里同居同食。徒弟满空生怕大众知道这事,一直把守门外,逢到有人找师父镜虚禅师时就以“禅师在休息”的话来挡驾。

满空心想这样下去究竟也不是办法,就鼓起勇气去找师父。才进门口,看到一个长发披肩的女人躺在床上,身段苗条,细白的背,并且还亲见师父很自然地在她身上摸着。

满空一见,再也无法忍耐,非常激动,向前一步,大声问道:“师父啊!您这样做还能算是人天师范吗?您怎么对得起十方大众呢?”

镜虚禅师一点也不动气,轻言慢语地说道:“我怎么不可模范大众呢?”

满空用手指着床上的女人,以斥责的语气道:“你看!”

师父却平和地对徒弟说:“你看!”因为师徒的对话,床上的女人缓缓转过身来,满空猛一看,只见一张看不到鼻子、眉毛、连嘴角也烂掉的脸,原来是一个患了麻风病的女人。这时,师父把手上的药往满空面前一伸,泰然地说:“喏,那么你来吧!”

满空跪了下来,说道:“师父!你能看的,我们不能看;你能做的,我们不能做!弟子愚痴。”

世间上的人,对于是非好坏,常常自信地说“我亲耳听到的,我亲眼所见的”,其实由于短视,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深入了解便妄下论断的人,就是愚痴短见盲聋之徒。

传什么法

有一位研教的法师问马祖道一禅师:“不知道禅宗传什么法?”

马祖反问:“你懂什么法?”

法师:“敝人讲过经论二十余部。”

马祖:“莫非你是骑狮子的文殊菩萨?”

法师:“不敢。”

马祖发出嘘嘘声。

法师很肯定地说:“这就是法。”

马祖:“是什么法?”

法师:“狮子出窟法。”

马祖默然。法师说道:“不说话也是法。”

马祖:“是什么法?”

法师:“狮子在窟法。”

马祖:“不出不入是什么法?”

法师终于回答不出,就想辞别而去。

马祖召他回来说道:“你来!”

法师回头。

马祖:“这是什么法?”

法师还是答不出来。

马祖:“这是愚人说法呀!”

禅,不立语言文字,释迦牟尼佛明明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但他说他没有说过一字。这非妄言,乃说明真理本然,虽说不增,未说不减。千言万语,不若默然。研教者既讲二十余部经论,又不能回答问题,这不就是愚人说法吗?

不愧为国师

丹霞禅师有一次去拜访慧忠国师,刚好慧忠国师在小憩,于是丹霞便问慧忠的弟子耽源说:“请问,国师在家吗?”耽源只是刚学了一点禅理,便卖弄地说:“在是在的,只是不会客。”

丹霞:“啊!你答得太深奥了。”

耽源更是故意说:“就算你有佛眼,也看不到他。”

丹霞不禁赞叹地说:“真是龙生龙,凤生凤。”

后来慧忠国师醒来,耽源便把丹霞来访的经过告诉他。哪知慧忠听后,便打了耽源二十香板,并把他逐出山门。

当丹霞听到慧忠的做法后,深为佩服道:“真不愧为南阳国师啊!”

禅,不是逞口舌之能。耽源的肤浅,被丹霞一句“龙生龙,凤生凤”的话讽刺到了极顶。耽源挨了二十香板,丹霞又赞美慧忠不愧为七帝之师。禅者没有成见,当赞美的时候赞美,当批评的时候批评,那都是禅的艺术啊!

不留平常心

同类推荐
  • 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二十几岁男人的秘密

    本书内容包括:“创业的秘密:让自己拥有老板的雄心和雇员的姿态”、“成功本质的秘密:要读懂成功的内涵”、“成就未来的秘密:让自信成为一种习惯”等10个部分。
  • 大学学不到的人生技能

    大学学不到的人生技能

    人生之路,需要在社会实践的课堂上继续深造,人生技能,需要用辛勤的付出才能获得。人生的一部书,需要我们每个人用生命去构思,去著述,去描绘,去创造。本书突出介绍了适用于青年学子的生存技能,包括方圆处世与人际沟通的技能、善结人脉与寻常“贵人”的技能、防范小人与识别诓骗的技能、求人办事与拒绝他人的技能、时间管理与个人理财的技能,等等。
  • 活在此刻享受当下

    活在此刻享受当下

    我们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此生了无遗憾吗?想做的事都做了吗?有没有真正地快乐过?而我们的一生常常是这么过的:在“恰同学少年”之时,为理想拼了命想挤进一流的大学;毕业后为生活挤破头地找工作;为传宗接代接着就是结婚、生子。然后,你又渴盼着小孩快点长大好减轻你的负担;小孩长大了你又盼着赶快退休;最后,你真的退休了,不过,你也老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当你正想停下来好好喘口气的时候,生命也快要结束了。我们常常秉承这样一些信条:生活越来越好;幸福是自己追求的结果……我们总是在生活这条大道上发足狂奔,为事业做准备,为休假做准备,为周末做准备,为退休做准备…………
  • 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心比天高——太空英雄启示录

    随着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和发展,世界上出现了载人宇宙飞船、航天站和航天飞机。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航天员开始到太空活动。人类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已经并正在继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些太空探险者,不仅体现出人类所做的非凡的、前所未有的、经常要冒很大风险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且代表了整个人类的梦想和希望。本书不仅反映了这些太空探险者们充满神奇的太空生活,而且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险、勇了献身的精神风貌。他们所建立的伟大功绩,将永远光荣地载人人类的航天史册!
  • 罗素说幸福人生

    罗素说幸福人生

    《罗素论幸福人生》讲述罗素以哲学家名世,但真正纯哲学的著述,尚不及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他之获诺贝尔文学奖,也不是因为他的哲学与文学,而是因为他的作品对人类道德文化作出了贡献。这本书就是这种贡献的一部分。自由与幸福,是罗素认定的人类两大基本生存价值,他以为知识分子的使命,就是为人类找到到自由之路与到幸福之路。
热门推荐
  • 千界之万象位面

    千界之万象位面

    在一个融合了魔法,斗技,修真,科技等等元素的超大型虚拟游戏中,一个失去了记忆,无法判断是NPC还是玩家的男人开始了一段为了长生的奇妙冒险。
  • 猫妻来袭

    猫妻来袭

    她本是奉师之命下山寻亲,顺便抓妖捉鬼,却因被人推下水而‘死’。等她再次睁开眼时竟成猫,还被启灵国皇上捡到。没想到的是惹上了,此生都甩不掉的妖孽。他是黑腹妖孽的启灵国君王,却对一只“小猫咪”情有独钟。他站在房顶上道:“嫁给我可好?”她抬头看去道:“我不嫁。”他挑眉轻笑:“可你腹中已有了本君的孩子,不嫁也得嫁!”她却面无表情:“滚,你挡着老娘晒太阳了。”
  • 叶罗丽精灵梦之回魂殇诺

    叶罗丽精灵梦之回魂殇诺

    “尤故梦,你再也无法逃脱了……”柳絮……阿笙……叶罗丽战士……还有……你
  • 黑科技制霸手册

    黑科技制霸手册

    吴冬,拥有可以窥视大宇宙科技的双眼,视线所及皆为我有,任何造物于吴冬眼前都没有秘密!是缔造永不衰落的帝国?还是举国成神?这条道路吴冬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宁可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ps:本书又名“一个幕后boss的成功手册”是幕后,不是反派,你们能把我怎么滴!书友裙:49831575欢迎各位道友……
  • 关于年少的秘密

    关于年少的秘密

    我们都太骄傲,喜欢也要说不喜欢,明明是也要说我没有,心里藏着对不起却不愿意低头,想主动和好却旁敲侧击想要对方先开口,那年不成熟的我们消耗掉了彼此的炙热。----------顾冉我希望我们吵架时,想骂就骂个稀里哗啦,想说就大倒苦水,什么时候没情绪了就停止,然后给对方笑容满面的说句,你真行,老。子。还是喜欢你!------江一寒“何为苦涩?”“君往东,卿向西,永无相遇。”“可否具体?”“卿有情,君无意,候无佳期。”“可否再具体?”“彼岸花,花与叶,终无逢时。”“仍是不解?”“我笑着祝福你。”------顾轩最美的故事是,我们都白发苍苍讲着相遇的过往。-------沐七七
  • 剑过留情

    剑过留情

    主人公从小就不知道自己的身世,一直被一位隐居的道长收养,还教他修真道法,算是主人公的师傅吧.一日师傅要他下山进入俗世,说是不经历世间万般磨难,怎悟得天道归一,且看主人公朱憬汐在纷乱尘世中是怎么驰骋翱翔的吧,这当中有无奈,有泪水,但更多的是不屈,是反抗,是崛起。
  • Criticism and Fiction

    Criticism and Fic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她上半生的回忆

    她上半生的回忆

    她自杀了患有严重抑郁症的她终于受不了任何刺激选择离去在倒下的时候回忆了许多事情她却以为是她重生了
  • 紫发妖姬

    紫发妖姬

    在一个本该懵懂无知,不谙世事的年纪,一场突如其来的空前浩劫让她命运逆转,为了一个不知是真是假的预言,不得不用她小小的身躯去扭转乾坤,用短暂的人生去赌那希望渺茫的机会。本来她想输赢不过一条命而已,但是却遇到了他。他说:“若你顾及的人太多,以至于忽略了自己,那守护你这件事就由我代劳吧。”他说:“若你是神,我便潜心修炼羽化成仙,若你是妖,我甘愿堕化为魔。“一场生命的追逐,一曲清歌的演奏,一幕爱恋的纠缠,她是否能赢?
  • 异世之幻界神域

    异世之幻界神域

    我知道,当BGM响起的那一刻,世界将无人与我为敌!22世纪,人们仍未完成的异世界之旅,游戏精神世界终于被伟大的科学家洛米斯与外星人库克所开发出来。主角夕莫邪在这幻界中创造一番天地风云,这连接着宇宙之外的异世界又会有何样的奇异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