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86600000009

第9章 禅在红尘中(8)

盘珪禅师在说禅时,信徒们总是把讲堂挤得水泄不通,引起了一外道的嫉妒,就决定到盘珪的讲堂找他辩论。

“喂!禅师!”盘珪正在说法时,外道突然在外面吼着,“尊敬你的人自会敬服你的话,但一个像我这样的人就不服你,你能使我服从你吗?”

“到我这边来,我可以做给你看。”盘珪禅师指着他的右边答道。

外道昂然地推开大众,走到右边。

“请到我左边来,比较好说话。”盘珪微笑着说。外道走到他左边。

“嗯,不对。”盘珪又说道,“你到我前面来,我们也许可以好好谈谈。”外道傲然地走到中间。

“你看!”盘珪禅师说道,“你已在服从我了,因此我想你是一位非常随和的人。现在,坐下来听法吧!”

禅能服一切,诚不虚也。

洗碗扫地

有一青年请教赵州禅师道:“我是刚入门的求道者,诚恳地请求老师给予一些特别的指教。”

赵州道:“你吃过早饭没有?”

“谢谢!用过了!”

“那么,去把自己的食器洗干净吧!”

“洗干净了。”

“请将地清扫一下吧!”

青年终于非常不满意地道:“难道洗碗扫地以外,老师就没有别的禅法教我吗?”

赵州禅师也很不客气地说道:

“我不知道除洗碗扫地以外,还有什么禅法?”

禅,离开不了生活。穿衣吃饭是禅,搬柴运水也是禅,一个人不把生活照顾好,禅安住在什么地方呢?碗不洗,地不扫,生活问题都解决不了,生死怎么能解脱呢?有诗云:“粥罢令教洗钵盂,豁然心地自相符;而今参饱丛林客,且道其间有悟无。

荣枯一如

药山禅师在庭院里打坐,身旁坐了两位弟子,一位叫云岩,一位叫道吾。他忽然指着院子里一枯一荣的两棵树,先对道吾问道:“那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药山再问云岩:“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云岩答道:“枯的好!”

这时,正好一位姓高的侍者经过,药山又以同样的问题问他:

“枯的好呢,荣的好呢?”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同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这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这表示清净淡泊;“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所以有诗曰:“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了无功德

梁武帝是中国历史上护持佛教的君王楷模,他在位的时候曾经广建寺院及佛像,修造桥梁道路,福利百姓。当时菩提达摩禅师从天竺来中国弘法,梁武帝礼请禅师,并且问:“我这样不断地行善,会有什么功德?”

“了无功德。”达摩禅师泼了一盆冷水。

武帝听了非常不高兴,再问他为什么。禅师不答,终于因为道不相应,遂拂袖而去。

事实上,梁武帝的善行,岂是毫无功德?禅师所说的了无功德,是说明在禅师的内心并不存在一般事相上“有无”对立的观念,我们唯有通过了“有无”对待的妄执,才能透视到诸法“是无是有,非无非有,是可有是可无,是本有是本无”的实相,这种超越向上是禅家必经的途径,这种境界才是禅家的本来面目。

虚空眨眼

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忠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地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看我一眼?”

慧忠国师不正面回答,反而问唐肃宗道:“君王可曾看到虚空?”

“看到!”

“那么请问,虚空可曾对你眨过眼?”

肃宗无话可对。

吾人生活中,所最注意关心的皆是人情上事,谁对我好、谁对我坏,每日患得患失,不是计较金钱,就是计较感情。钱关、情关之外,还有恭敬关,终日要人赞美,要人行礼,要人看我一眼;比之虚空,虚空不要吾人眨眼,吾人又何必要虚空眨眼?法身真理,犹若虚空,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两仪,随缘赴感,靡不周遍。肃宗不解,难怪南阳国师要问“虚空可曾对你眨眼”?

佛今在何处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

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维,更勿生疑虑!”

顺宗皇帝不以为然,再问:“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与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准言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

如满禅师进一步解释道:“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顺宗皇帝听后非常欣悦,对禅师益加尊重。

有人常常问道:阿弥陀佛在西方净土,药师佛在东方世界,那么释迦牟尼佛现在又在哪儿呢?其实释迦牟尼佛正在常寂光土。而常寂光土又在哪里呢?这种问题,经禅者答来,就非常活泼,因为有心,看到的是生灭的世界,那是佛的应身;无心,看到的是不生不灭的世界,那才是佛的法身。无心就是禅心,唯有用禅心,才知道佛陀真正在哪里。

“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灭不是生灭的灭,灭是涅槃境界。在常寂光土则灭除一切烦恼、差别、对待,是绝对解脱快乐的寂灭世界。

说粗说细

唐宣宗尚未即位时,曾经因为避难而隐居在佛寺丛林里,担任盐官禅师的书记。他对禅门所谓不立文字、不着形象、不假外求之天真洒脱的禅道颇为欣赏。

其时,黄檗禅师是担任该寺首座。有一天,唐宣宗看到黄檗禅师以七尺之躯五体投地地礼拜佛像,便问道:“首座禅师!你过去一向教诫我们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现在你这么虔诚地礼拜,你究竟所求什么?”

黄檗禅师听后不高兴,立即呵斥道:“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应该要如是求,你懂吗?”

宣宗听后不服气,用讥讽的口吻责问道:“既然如此,那禅师礼拜又有什么用呢?”

黄檗禅师听了以后,毫不客气,用力打了宣宗一个巴掌。唐宣宗愣了一下,便非常不高兴地批评道:“还亏你是个修道人,怎么这样粗暴呢?”

黄檗禅师又给他一个耳光,说道:“这是什么地方,你居然敢在这里说粗说细!”

宣宗不甘示弱:“你能拜佛拜法拜僧,我为什么不能说粗说细?”

黄檗禅师听后,非常欢喜,笑道:“你说得不错。我可以拜佛、拜法、拜僧,你可以说粗说细。”

黄檗禅师是一个有独立精神的禅师,他的思想宽容,心胸阔大,但不喜欢人云亦云。他最强调的禅法是:“诸佛与一切众生,惟是一心,更无别法。此法即心,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内无心,心自无心,亦无无心者,将心无心,心即成有。”他又提出了无心的禅道。不着佛法僧求,这是无心的禅;当作如是求,这是有心的求。有心与无心,其实皆为真心,甚至说粗说细,皆从真心中流露出之佛法僧。

化人说法

唐文宗生性嗜好蛤蜊,沿海民众受命捕捉蛤蜊进贡朝廷。有一次御厨在烹调时,打开蛤蜊的硬壳,见壳内一尊酷似观音菩萨的形象,梵相具足,非常庄严。文宗就让人以美锦宝盒供奉在兴善寺,让大家瞻礼。水产的蛤蜊,其中现出菩萨圣像,很是稀奇,因此唐文宗在上朝时问群臣道:“众卿之中,不知有谁知道蛤蜊内出现菩萨圣像,是象征什么祥瑞之兆?”

有一大臣说道:“此乃超凡人圣之事,非一般学者凡人能知。圣上如必须探究此事,在太一山有药山惟政禅师,深明佛法,博闻强记,可以诏来询问。”

惟政禅师到达宫中,便告诉唐文宗道:“物无虚应,此乃开启陛下信心。《法华经》云:‘应以菩萨身得度者,即现菩萨身而为说法。’今菩萨现身,乃为皇上说法!”

文宗道:“菩萨虽已现身,但未闻其说法?”

惟政禅师解释道:“陛下认为此蛤蜊中现观音圣像,能否启发陛下的信心?”

文宗说道:“这种稀奇的灵异之事,是我目睹,当然相信。”

惟政禅师道:“陛下既已起信,那菩萨已为您说法说好了。”

药山惟政禅师对唐文宗的说法,极尽巧妙,此种灵慧均由禅心中得来。所谓有了禅心,真是信口说来,皆成妙谛。吾人对佛法禅道能有体悟,则世间一色一香,一草一木,无不是道。你如懂得那青青杨柳、郁郁黄花,都是诸佛如来的法身,你如能明白那江海涛声、檐边水滴,都是诸佛如来说法的声音,哪里一定要观音现身呢?哪里一定要观音说法呢?

国师与皇帝

清朝顺治皇帝有一天特召迎玉琳国师入宫,请示佛法。顺治问道:“《楞严经》中,有所谓七处征心,问心在哪里?现在请问,心在七处,不在七处?”

玉琳国师回答道:“觅心了不可得。”

顺治皇帝:“悟道的人,还有喜怒哀乐否?”

玉琳国师:“什么叫做喜怒哀乐?”

顺治皇帝:“山河大地从妄念生,妄念若息,山河大地还有也无?”

玉琳国师:“如人梦中醒,梦中之事,是有是无?”

顺治皇帝:“如何用功?”

玉琳国师:“端拱无为。”

顺治皇帝:“如何是大?”

玉琳国师:“光被四表,格于上下。”

顺治皇帝:“本来面目如何参?”

玉琳国师:“如六祖所言: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如何是本来面目?”

后来顺治皇帝逢人便道:“与玉琳国师一席话,真是相见恨晚。”

顺治皇帝是一位佛法素养很高的皇帝,从他的《赞僧诗》中说的“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蒙眬又是谁?不如不来又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悲欢离合多劳虑,何日清闲谁得知?”就可以知道他的思想非常契合佛法。

顺治皇帝是一国君主,但他羡慕出家为僧的生活,他说:“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肩难;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黄袍换得紫袈裟,只为当年一念差;我本西方一衲子,为何生在帝王家?”他对玉琳国师的恭敬,可想而知。

玉琳国师是一位美风仪的高僧,平时喜静,不爱说话,即使是皇帝问佛法,他也简明扼要,不愿多言,使人感到禅门一言,不易求也。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慧,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那么意,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经过这些问答,弥兰陀王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弥兰陀王悟了什么?“缘起性空”,大地山河,宇宙万有,那是因缘和合的存在,没有因缘,就没有一切!世间上没有单独存在的东西,一切假因缘而生,一切是自性空。缘起性空,应该就是禅!

同类推荐
  • 感动欧美:幸福就是花朵的脸(下)

    感动欧美:幸福就是花朵的脸(下)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美丽的故事让我们感念,当我们用心去品味时,常常被这些美好的文字打动。无论是温馨淡雅的家庭生活,还是缠绵缱绻的爱情蜜语,抑或是明媚愉悦的快乐轰轰烈烈的成长奋斗……所有这些或张扬或细腻或明朗的描述,每一段文字都闪烁着人性的智慧与激情。当我们品读到这些美丽的文字时,何不将它们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某个云淡风清的午后或者月朗星衡的静夜,慢慢慢慢地讲述给自己最爱的人,一起分享故事里的悲欢离合与酸甜苦辣,一起品尝文字里的美好时光。我们相信,在这样一段时刻,美丽的文字和美好的心境交相辉映,酣畅淋漓地写意出我们人生绝美的定路。
  • 求人不如求已

    求人不如求已

    本书告诉我们:做人当有“宁教人求己,不让己求人”的志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面对困难,应当自强自立,这样才能不授人以柄,在争取成功的道路上尽量避免受制于人。
  • 做个快乐读书人

    做个快乐读书人

    什么叫做天才?天才实际决定在个性。谁坚持得久,谁就是天才;谁自己要强,谁就是天才!你们都好运,生在今天这个富裕的时代。祝你们不忧不惧,做个快乐读书人!就像我们喷水一样——让那小小的水珠,由表面慢慢渗下去,渗到泥土的深处。这本书不单是台湾作家刘墉写给女儿的,也是写给每一位师长和孩子的。愿所有的孩子都能快快乐乐地上学、快快乐乐地读书、快快乐乐地回家、快快乐乐地睡觉、快快乐乐地长大……
  •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曾仕强说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其实就是人性的特点,曾仕强教授集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深厚学养于一身,对人性的弱点有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看法。对于人性的弱点,我们了解得越透彻,越容易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从而越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每个人都有弱点,但弱点不等于缺点,如何让弱点变成优点,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找到正确的认识自己、读懂他人的好方法,从而发现为人处世其实不难。
  • 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

    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让男人一往情深呢?什么样的女人才能让男人心甘情愿被其征服呢?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能牢牢地抓住自己心爱男人的心,然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女人都能做得很完美,这就要求你懂得男人。男人好比捧在手里的沙子,你握得越紧在指缝中流失得越快,如果你只是随意地把他放在手里,反而一粒不掉。对男人要像放风筝,该收的时候收,该放的时候放。如果一个劲儿地用力拉,或者舍不得放弃,那么再结实的风筝也会断线,等到线断的那一刻,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热门推荐
  • 如梦誓

    如梦誓

    台湾作家[裴意]的免费全本小说《如梦誓》。
  • 年少三分之一

    年少三分之一

    【高中爽文】双洁1v1每一次遇见或许都是被上帝有意无意的安排过的关系青春被活成很多种模样,却也不尽撞上彼此的际遇【一】初次遇见,黄景苼拿着那片洁白的姨妈巾上前:“你的,掉了。”走过的人不禁纷纷侧目。苏青青一脸淡漠:“这东西写了我的名字吗?”说罢扬长而去。----------【二】大雨天,苏青青的伞折断了,一个黑影适时的笼罩在了她的头顶,为她挡下了徐徐落下的雨丝,临近宿舍前,头顶忽然冒出一句:“人家给你撑伞,你不用道谢的吗?”含着感谢的心被这一句话打击的七零八落,脑子没带转的冲了一句:“那你别撑啊!”我求你了吗?好家伙……头顶的伞瞬间移走了。【三】黄景苼的妈妈看见儿子房里桌上摆着相框,是一张小女孩的照片,状似无意的问道:“你房间的照片是谁啊?”黄景苼略微思考一下,道:“那是我女儿。”----------平凡的高中生活,演绎着每个人的十八岁,这是年少的一段啊。一篇真实又甜的宠文。
  • 深渊维度

    深渊维度

    黑暗吞噬世界,末世降临,奇诡的怪物在大街上游荡,莫名的低语声中,窥伺的目光让人心底发寒。恐惧被放大,一切理智都已被毁灭,唯有疯狂行走在人间。ps.前面写的不太好,望多包涵。
  • 她是她的铁石心肠

    她是她的铁石心肠

    她是T,那样玩略的外表,即使玩伴再多,实则却不想对不起任何一个人。她本来不属于P却被她温柔的内心所吸引
  • 恐怖的知己

    恐怖的知己

    世人都感叹:知己难求!沈心以手掩口,诡异笑道:我愿做你的知己,你心中的一切我都知晓,你的每个记忆片段,都是我随时可以调阅的页面!你在我面前,就是一个透明人……神秘的读心师门派最后的传人沈心,再次面临黑社会人士追杀,命悬一线。没有人能够容忍自己的所有心事秘密被他人全盘掌握!
  • 历史破坏王

    历史破坏王

    嘿!你们以为历史是怎么样的?是你们在一本本枯燥的教课书上看到的“表世界”吗?欢迎来到真正的“里世界”。当亚历山大的王伴骑兵一刀将印度战象切割成两半;唐太宗在玄武门用兄弟血祭轩辕剑;织田信长在本能寺的烈火中伸展出10米的肉翼;当拿破仑一拳打出重炮旅的齐射的威力。这些扭曲的历史,就需要多元宇宙的英雄们纠正。我?我不是英雄,我是历史的破坏者!
  • 无限主神使徒

    无限主神使徒

    这是一个都市小人物意外得到主神空间,立志重现上古神话传说!以一介贫民之身努力发展奋斗,最终实现执掌诸天万界、无尽位面之欣荣,控制亿万生灵之生死!你们不要被上面的简介骗了!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写这么高档次的东西,其实这是个小人物捡到宝物,自己被自己坑成主神使徒的悲伤故事!嘛!这事你我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吧!!!!
  • 情绪操纵术

    情绪操纵术

    你的情绪你做主,你的感受你操控!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存在许多不如意的事,让我们生气、烦恼。那么,如何用智慧去解决,便成了必修课。实际上,每个人都应选择做情绪的主人,而不是做情绪的俘虏。面对负面情绪,如果一味地逃避,人就将变得更加消沉,最后可能会陷于极大的危机之中。要想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就一定要有良好的情绪。翻开《情绪操纵术》,你将得到操控情绪的奥秘。
  •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词汇研究

    《朱子语类》文白相间,新旧质素交融,叠置着从历史上各个时期传承下来的不同历史层次的词语和宋代产生的新词新义,现存各本的异文在某种程度上又反映了宋至明清的语言演变,为汉语文白演变和词汇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语言实录。
  • 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一生的财富(智慧生存丛书)

    财富之本并不是人人都有,内外兼修,是获取财富的路径,青少年必须要知道的理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