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28700000005

第5章 农民收入与消费(1)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及理论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领域,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将目标锁定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从供给不足转化为需求不足,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而持久的原动力。关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就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扩大农民消费不仅可以有效化解和消除当前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而且还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是一项“四两拨千斤”的政策选择,是当前处于经济转轨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所在,是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

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

目前,我国农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国家统计局2005年6月研究报告指出:“从总体上看,目前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只相当于上世纪90年代初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整整落后10年。”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且还能进一步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对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经济的总体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农民消费水平总体性变化

消费水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消费品(包括劳务)数量,它反映了人们物质文化需要的满足程度。狭义消费水平既可用货币来表示,也可以用实物表示。广义的消费水平不仅包括消费品的数量,而且还包括消费品的质量以及与之相关的消费者、消费客体、消费环境质的规定性。本文采用的是狭义消费水平概念。发端于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伴随着农村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在1999年已经达到1918元(1999年后数据缺失),与1978年的138元相比,增加了1780元,年平均增长量达到85元。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情况看,在1983年到2004年的21年时间里,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名义生活消费支出就由248元提高到了2185元,增加了88倍,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72%。在用消费价格指数(以1983年为基期)除去价格因素的影响后,2004年农村居民实际生活消费支出为642647元,较1983年增加了259倍,年平均增长率为756%(见表2-1)。

总体而言,除个别年份支出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外,农村居民的名义和实际生活消费支出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里是呈不断增长趋势的(见图2-1)。但是在不同的阶段,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速度的差异性很明显。在1983~1991年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幅度相对较小,1993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较1983年只增加了3717元,平均增长量为465元;从1992年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大幅度增加,直到1997年出现拐点,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就增加了958元,平均增长量达1916元;1997年后,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经过了一个徘徊期,在1998、1999年出现消费支出较上年下降的情况,但2000年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又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增长的速度已经明显放慢。这可能主要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收入增长趋缓有关。据相关数据测算,1992年到1996年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率为224%,而1997年到2004年间的增长率只有453%。此外,从图中可以看出,2004年前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和生活消费支出完全同步,二者的走势基本一样。但是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波动幅度要小于总支出的波动幅度,这表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具有明显的刚性,这一点可以从2004年总支出大大增加的同时,而生活消费支出只少量增加得到证明。

二、消费水平提高过程中的城乡差异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增长,但二者在增长的速度和质量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据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未除去价格因素影响)到2004年已经达到7182元,而同期农村居民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只有2184元,二者相差4998元,前者约是后者的33倍。从增长的速度看,城镇居民2004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较图2-1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变化1983年增加了6676元,平均每年的增长量达317元,年平均增长率为628%;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量只有92元,年平均增长率为371%。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不断扩大,全国1978年城乡消费绝对差距为6280元,2004年差距扩大到4998元,按照当年价格累计扩大7113倍,年平均扩大1871%;按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累积扩大1998倍,年均扩大1295%。从图2-2中可以明显看出,两条曲线的开口随着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在除去物价因素影响后,城镇居民人均实际生活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1169%,农村居民人均实际生活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756%,二者仍相差413个百分点。总体而言,无论从支出增长的绝对数还是从增长的倍数看,城镇居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都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性支出。消费支出差距的扩大反映出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异的不断扩大。

三、消费水平提升过程中的地区差异

我国经济不均衡发展带来的消费水平差距不仅表现在城乡居民之间,而且还表现在不同地区农村居民之间。实际上,我国三大地带农村居民之间的消费水平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从三大地带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看,2004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323076元,中部为194745元,西部为171621元,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中部多122372元,比西部地区图2-2城乡居民实际生活消费支出变化多128331元,而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支出又比西部多23124元。在东部11省(市)中,只有河北、海南、辽宁三省的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中部8省中,只有湖南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高于全国水平;而西部12个省(自治区)的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均小于全国平均支出。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要远远大于中西部地区,而且这种差距缺口还在不断拉大;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虽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但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此外,2003年末,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人口加权变异系数为0497、0139和0152,极大极小指标为0718、0329和0418(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金融研究处课题组,2005)。这表明在三大地带中,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之间的差异和分化速度要大于中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又大于中部地区。

从三大地带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时序数据看,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升速度的差距也十分明显。在1995~2004年期间,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增长了135518元,中部地区为726058元,西部地区为71326元。东部地区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绝对增长量要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而西部地区又高于中部地区。从增长率看,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1032%,中部为849%,西部为1016%,西部地区的增长率要高于中部地区并与东部地区的增长率相当,但由于基数比较小,到2004年其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还没有达到东部地区1995年的水平。中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在三大地带中增长最慢,其与东部地区的差距在不断拉大,与西部地区的差距在不断缩小。

从东、中、西三大地带农村居民拥有的耐用品数量看,2004年东部地区每百户家庭拥有的电风扇、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彩色电视机、照相机等数量都明显多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几乎每户就拥有2台电风扇,而西部地区每两户才有1台;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洗衣机的普及率过半,但中部地区只有3633%,西部则更少,只有2585%;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电冰箱普及率达到4278%,而中西部分别只有1065%和772%,东部地区要比中西部地区分别高出3213和3506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几乎每户就拥有1台彩色电视机,而中西部地区彩色电视机的普及率才分别达到7090%和6257%。从这些数据的对比可以看出,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要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再从中西部对比情况看,中部地区农村居民拥有的现代化耐用消费品数量又多于西部地区,整体消费水平要比西部高。

此外,从三大地带农村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增量数据看,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现代化耐用消费品的普及速度要比中西部地区快。如1999年东部地区每百户农村居民拥有的彩色电视机数量为555台,到2004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9959,增加了4409台,而同期中部地区每百户居民拥有彩色电视机数量的增加量为4323台,西部地区为3930台(见表2-3)。总体而言,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拥有的耐用消费品绝对量和增量的差异,反映出三大地带农村居民在消费水平上存在差异。

四、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与消费水平

无论是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还是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以及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摩迪里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都论证了收入对消费的决定性影响。从我国农村收入和消费支出变化的时间序列看,农民消费水平的增长与收入的增长也完全同步,明显表现出收入决定消费的规律。据相关数据测算,在1983年到2004年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长率为385%,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平均增长率为355%,二者增长的平均速度十分接近。从现期收入与消费的回归结果看,二者的相关系数也达到072,表现出很强的相关关系。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用来衡量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指标。基于收入对消费的决定性影响,基尼系数的变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水平的差异性。基尼系数越大,表明收入分配越不平均,因此消费水平的差异性也越明显。城乡居民间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以及不均等程度的加大,是造成城乡间居民消费水平呈现差异并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从直观数据看,198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304,到2004年已逼近047,表明我国收入分配的不均等程度越来越大;与此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由2变为34,也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量化分析结果看,基尼系数变动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变动有明显相关关系,基尼系数每增加1%,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比就会扩大59%。因此,城乡间基尼系数越大,城乡间消费水平的差距也会越大。

农村内部基尼系数是衡量农村内部居民收入不均等程度的指标。农村内部基尼系数的扩大是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地区差距不断拉大的主要原因。农村内部居民收入提高速度的差异,使农村内部基尼系数不断变大,因此农村居民消费的地区差距也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都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收入的增长速度是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1980年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纯收入之比为135∶105∶1,生活消费支出之比为125∶108∶1,收入和消费差距均不大。1995年以后纯收入之比扩大到190∶130∶1以上,生活消费支出也扩大到160∶120∶1以上。1995年纯收入差距最大,生活消费支出差距也达到最大。1980至1985年间,东部和中部、东部和西部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均不大。1985年至1995年间,东部与中西部收入差距迅速扩大,消费差距也随着扩大。1995年至2004年间,东部与中西部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但扩大速度有所减慢,消费差距扩大速度也跟着减慢。可见,东部与中部、西部消费差距的扩大与收入差距的扩大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可以说,农村内部基尼系数越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也就越大。因此,要缩小消费水平的城乡和地区差距,应该首先从缩小城乡间和农村内部收入差距,降低基尼系数着手。

同类推荐
  • 领导干部讲话稿写作大全

    领导干部讲话稿写作大全

    本书紧密结合现代领导公务的实际情况,对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会议主持词,工作会议讲话稿,工作汇报,会议交流讲话稿,慰问讲话稿,节日、庆典致词,礼仪、文体活动致词,庆祝、纪念会议讲话稿,领导竞聘、就职讲话稿,领导述职、离职、调动讲话稿,我们选用了最新的、适合各个阶层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需要的例文,以便于现用现查。全书内容丰富详尽,分类科学合理,表述通俗易懂。对每一个文种都设置了定义、作用、写作指导、写作特点和范例几个板块,既有简明的理论概述和具体写作方法的指导,又有写作注意事项和范例可供参考、借鉴。这种融理论知识和写作方法为一体的编排体例,适合现代人的思维习惯,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 常用词语600条

    常用词语600条

    本书是一本集合多元化词语的语文书籍,书中所收录的词条,涵盖日常用语、时尚语言、翻译词语、俗语、成语、称谓以及古诗词名句等,是一部适合中学生学习的必备的工具书。本书除与同类书籍所具有的共性外,还有以下几个性特点。一、本书在收录词语时,注重其普遍性、趣味性、实用性,并详细考证每一词条的原义、出处、发展过程及现今如何引用,在寻根溯源,求真求实的基础上,。作出正确而详尽的叙述,使读者在增长知识、广博见闻的同时,得到求知的乐趣。二、本书词条在考证过程中,若发现常见的解释有错讹不当的,即妥为订正,还其本来面目。对个别词条其说法来源不只一种,难以或尚无定伦者,本书力求慎重,均将各家说法列出,供读者多方参考。
  •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毒奶粉、毒胶囊,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无处不在,触目惊心,而我们却经常忽视,而且了解得也不全面。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消费者打造,以规避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本书共分9大章节,分别以消费里的秘密、商场内幕、超市的“道道”、“美丽”的谎言、家电里虚招、房子里的“水”、旅游中被宰的那些事儿、酒店中的潜规则、机票里不得不说的真相几大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出发点,为读者解密消费陷阱,提高生活中消费的警惕性。
  •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

    本集所收拙作,寥寥数篇,所涉及者只是文化人类学领域中有限问题。自知质量不高,却多据亲自调查搜集之新资料,提出自己一得之见,或可忝列于“采山之铜”。人类婚姻家庭史是否仍能按国内流行的看法,划分成几个相继的发展阶段?母系社会必然先于父系社会吗?游牧社会必然与父系嗣继制度相联系吗?族群关系及相互转化是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热点问题。族群认同的改变取决于哪些因素?是否[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少数民族原来是如何保护自己的生态环境的?为什么少数民族普遍喜欢饮酒?《文化人类学专题研究:关于母系社会及其他》一一告诉你!
  • 在理论战线上

    在理论战线上

    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是常青的。理论是从实践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它抓住了事物发展变化中最本质的东西。理论总是在实践经验之后才能形成。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而理论恰恰是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以,理论具有“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和创造性”。
热门推荐
  • 唯有情深不负

    唯有情深不负

    结婚纪念日,孟小乔发现了老公和妹妹的背叛,她彻底死心了,可是事情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林希文不愿意放过她,失去孩子,失去老公,最后她竟然还要她的命……
  • 玄欲斩天

    玄欲斩天

    道家的下一任传承者!一次考古之旅,被人带着穿越了。这是意外,还是命中注定?他发誓,终有一天会踏上星空古路,寻那美丽的蓝色星球。世事无常,一次救人的经历,却让他成为了普通人。绝望与不甘让少年迷失了方向。未来的路,充满了未知与坎坷。天无绝人之路,一块普通石玉,一位神秘老者,一本无级混沌诀,这些会改变少年的命运吗?“我命由我,不由天!终有一日,我叶云的名字,将会由他人传到你耳边。我要让你以我傲。”为了梦想,少年踏上了强者之路。“与君离别绪,醉卧相思苦。一曲一岁月,一梦一生舞。”红颜易碎,终不悔!得了天下,失了她!命运的起伏,让他选择了斩天的不归之路……修炼等级:炼体境、初灵境、气师境、凝神境……
  • 未染传说

    未染传说

    (万万想不到已新鲜出炉,各位尽情品尝吧!)想她二十一世纪风流无数,虽没有卓绝医术绝世武功,但好歹也是一代神偷,至于老天都眼红不过送她到这个毛孩大陆?不提也罢。为啥还有个自古风流的弟弟还是哥哥?他那名不见经传的老爹死哪去了?修仙能修到深山老林,还有比这更倒霉的?白捡两个糟老头师傅,还有比这更聒噪的?喝水也能捡到个萌宠,还有比这更幸运的?睡觉也能睡到个美男,还有比这更狗血的?最后当她缓缓归矣,才莫名觉得,感情努力都白费了……PS.绝对不是乃们想的那个
  • 十二天书之阴山灵柩

    十二天书之阴山灵柩

    棺山赋,指迷路,发丘之印藏不住;黄泉渡,升棺途,金印劝散鬼无数。万阴山,踏空砖,鸡鸣之前山不翻;鬼水湍,冥府搬,万里山海纳百川。明灯求,暗灯留,长明古道几盏油;探囊手,冥物收,不达千尺不罢休。一节印,两节印,先祖忠言逆耳训;天机记,于心匿,金印开天又辟地。
  • 佞妃有毒

    佞妃有毒

    Z国第一魔鬼女特工,重生成侯府嫡女,柔弱如柳。他是大雍朝鼎鼎盛名的王爷,“高龄”二十八未立妃。据闻,每位要抬进王府的新娘,半路必死无疑,绝无例外!是以,某位大名鼎鼎的王爷,得了一个闻风丧胆的名号,“索命阎王。”本该说亲嫁入王府的是康月姝的妹妹,而她与自己心爱之人早有姻亲。继母的一场谋算,断送了她的幸福。转首发现,那心念念的心爱之人竟是主谋,待她入王府,他便娶了她的妹妹。康月姝伤心欲绝,选择了死亡这条道。当她变作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手定乾坤。对曾害过她的人,想害她的人出手狠辣,一时间佞妃称号与“索命阎王”齐名!(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玄冥乾坤1

    玄冥乾坤1

    神火阴阳天玄焰与神兽烛龙一起寄居在一位少年身上,而少年也为了变强和拯救玄气,只能走遍大陆寻找破解之法。
  • 腹黑太子遇上绝色太子妃

    腹黑太子遇上绝色太子妃

    “喂,我说,前面那个男的,你够了啊,我已经知道你的招式了,对姑奶奶没用,虽然姑奶奶我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但是姑奶奶是看不上你的,即便是你的背影有那么点好看,身形儿有那么点魅力,但是姑奶奶见过的美男可是数都数不过来,你就别装了。”紫苏一头凌乱的头发,还有一撮没一撮的还挂着烂菜叶,被鸡蛋侵湿的贴在头上东一块西一块,眉眼到是不错,只是脏兮兮的脸已经看不出她的姿容,黑色披风随意裹在身上,赤脚站在街道的石板上,脚背上还粘着一大块鸡蛋壳,邋遢落魄成这样也算得上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咳咳。。怕是鱼被惊得不敢出来,雁被吓得掉下来吧,花也是醉了,月也不忍直视吧!喂!你再说一遍!我绝不会召唤五个小会伴儿打死你的!
  • 缥缈帝焰行

    缥缈帝焰行

    玉唐世界,阴阳帝战,人妖大帝相继陨落,天庭崩塌。在这破败的废墟之上,掌控气源的浩渺五域,重新崛起,统领诸天万界。南方,洛羽大陆,东南一角的庐州,一个扛着一柄失落帝兵的少年,迈出了这偏僻的庐州,迈向征伐之路。缥缈一人,掌帝焰而行。
  • 天命皇后

    天命皇后

    一个一出生就被仙师算定为未来皇后,因此人称"天命皇后"的闺阁小姐;一个漂流江湖别样报家仇与朝廷分庭抗。
  • 月亮的后羿

    月亮的后羿

    作为一名医生,我本能地从专业角度指出问题,并不是故意猥亵宋老公的伟岸形象。果然在友谊的小船上,一个人迷老公另一个人不知所云,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