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4956200000003

第3章 曾巩的父母

在南丰县查溪所存的《曾氏宗谱》里载:“易占,致尧公五子,字不疑,行廿六。登天圣二年(1024年)宋祁榜进士,官至太常博士赠光禄大夫,以子布贵,加赠太师,封鲁国公。端拱己丑年(989年)生,庆历丁亥年(1047年)九月廿四日终。葬源头大塘水部(水部,官署名称,掌航政与水利——注)仁旺公坟之东北。娶周氏,赠京兆郡太君,累赠周国夫人,葬源头。继娶吴氏,淳化壬辰年(992年)生,天圣丙寅年(1026年)十月十五日终。赠文城郡太君,累赠吴国夫人,葬通草坑。三娶朱氏,大中祥符辛亥年(1011年)生,元丰壬戌年(1082年)九月廿八日终。封仁寿郡,赠鲁国夫人,葬龙池乡的龙池洞。生子晔、巩、牟、宰、布、肇。”这是家谱一般的记录,只有生卒、葬所和妻子的基本信息,不足以见其人概况。

曾易占少时勤奋好学,以文章名于天下。以荫补太庙斋郎,先后担任了宜黄和临川两县的县尉。两县同为抚州郡所辖,宜黄为南丰之邻县,临川也与南丰相距不远,南丰经南城县可达临川。三十五岁时中得进士,改任镇东节度推官,又改任武胜军节度掌书记、崇州军事判官,但是他都没有赴任。后来出任了真州装卸米仓,选太子中允、太常丞、博士,又先后出任了泰州如皋县和信州玉山县的知县。他治理地方事务自有一套办法,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在临川,他“不威而令恶人之豪帅其党数百人,皆不复为恶”。“在越州,其守之合者倚公以治,其不合者有所不可,公辄正之。”他在如皋任上,时值大饥荒,他坚定地向知州请求“越海以籴”,向邻近地区购进粮食以救灾民,这样让如皋数万人得救了。第二年,当稻子刚开始成熟的时候,知州本想像正常年份一样收取租赋,如果这样做,很多百姓在新的一年又将缺食少粮。于是曾易占不听从知州的安排,拒绝执行知州命令。如是如皋的百姓得以安全度过饥荒,而泰州辖下另一些县的百姓不得不再次因饥饿而逃亡,只有如皋县没有出现百姓逃亡的现象。在玉山任上,他既铲除当地的恶霸坏人,加强社会治理;也对于当地的桥梁、道路、驿站、马廨等都进行修葺整理,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他还重视教化百姓,在一些地方一方面建起了孔庙,祭祀孔子;一方面劝导百姓要重视学习文化,从而开重文之风尚。

曾易占在仕途上并不是很顺意,他终其一生也只是做到了七品一级的官职。据王安石的《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所言,“知信州钱仙芝者,有所丐于玉山,公不与,即诬公,吏治之,得所以诬公者,仙芝则请出御史。当是时,仙芝盖有所挟,故虽坐诬公抵罪,而公亦卒失博士,归不仕者十二年。”由此可知他的顶头上司信州郡守钱仙芝向他索要财物,他不给,于是钱仙芝对他进行诬陷,钱仙芝因所举非实而被治罪,但易占因之也丢了官。这里记录的是曾易占在景祐三年(1036年)因遭遇诬陷而失官之事,王明清在《挥麈录·后录》(卷六)里也对此事有记录,较之于王安石的记录详细一点。他说:“(曾易占)既以豪侠自任信州玉山令,有过客杨南仲,文采可喜,气概颇相投,公厚赆其行,会与郡将钱仙芝不叶,捃摭公以客所受为贿。公引伏受垢,不复自辩,竟除名徒英州。”从这两则记录看,曾易占受诬而弃官,只好归隐乡里,这样一待就是十二年,但是在此期间,他还是心怀百姓,情系天下。他曾说:“吾身弗用,吾岂戚戚于是哉!唯志之所存,不可偕吾身以殁也。”于是寄情著述,托文言志。他写有十余万字的文章,汇成《时议》十卷刊行于天下,他的《时议》是“惩己事,忧来者,不以一身之穷而遗天下之忧。以为其志不见于事,则欲发之于文,其文不施于世,则欲以传于后,后世有行吾言者,而吾岂穷也哉?”{1}《时议》概括起来,主要内容有几点,一是“治天下先名教”,二是“省事”,三是“择人”,四是“立制度,信赏罚,重号令,敦本以帅之,节用以持之,夷狄可以理服也,盗贼可以术消也。”{2}

李继迁的孙子元昊反对宋朝廷,辽国也率军队向宋朝边境进发。宋皇帝对此事忧心忡忡,向天下诏告,号召天下人都可以进言,不用忌讳,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于是一时天下人都认为应动用军队向元昊和辽国征战。而曾易占的建议与众不同,他认为天下安危与自己国家安定不安定息息相关,如果自己国家治理得好,安定了,敌国的威胁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如果自己国家没有治理好且不安定,忧患就在当下,敌国的威胁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他多次上书陈事,他所写的十余万字文章说的都是国家大事,阐述的都是古今国家存亡治乱的道理,对于自己所受的冤屈和贫困却不曾发表一言半语,“公之遭诬,人以为冤,退而贫,人为之忧也。”对于自己的冤屈、贫困,他却不以为然。后来朝廷正要重新启用他时,他前往京城汴京,可是病逝于途中的南京(今河南商丘南),享年仅五十有九。对于他的去世也曾有一则小故事。故事是这么说的,朝廷传来命令要易占前往京师,当他路过洪州(今南昌)的樵舍,见有一僧寺,于是入内休息,并题诗于寺庙墙壁上,诗云:“今朝才是雪泥干,日薄云移又作寒。家山千里何时到,溪上梅花正好看。”那一天正是庆历七年(1047年)六月二十日,何来雪?何来梅花?读过题诗的人都觉得这怪怪的,写景状物与当下时令不相称。题诗之后,他又继续前行,当他走到了南京时,就不幸发病,逝于此。他的儿子曾巩护送着他的灵柩还乡。再次经过樵舍时,正值腊日,雪中梅花争艳正如易占题诗中所言。其实这首诗不为易占所作,这是蔡君谟的一首诗。蔡君谟即蔡襄(1012—1067年),福建人。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学识渊博,是一位大书法家,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同时又是一位诗人,他年晚于易占二十三年,曾易占偶然将蔡君谟的诗书之于壁,可见曾易占对蔡襄的推崇,亦可见他对该诗的喜爱。没想到的是该诗竟然成了他自己的谶语。

对于易占的生卒年有不同记载,在王安石所作《太常博士曾公墓志铭》里明确地写道:“公以端拱己丑生,卒时庆历丁亥也。”而比王安石小十一岁的李清臣(1032—1102年)在《曾博士易占神道碑》里也写道:“公生端拱己丑,终庆历丁亥。”李的说法与王的说法是一致,李在文中有“公已葬后三十六年,临川王丞相论公平生出处学行之所至,书之于碑阴”句。可见李很有可能是从王而说。他们的说法与南丰县现存的曾氏家谱、族谱记载也是一致的。易占为曾致尧第五子,致尧生他时已有四十三岁。而陈师道(1053—1102年)在《光禄曾公神道碑》里说:“庆历七年,公年六十九,道病,卒于南京(今河南商丘)。”依陈师道所说推之,则可知,曾易占生于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此说比王、李的记录寿长十岁。陈师道比王安石小三十二岁,比李清臣小二十一岁。陈师道十六岁从曾巩学,是曾巩的学生,也比曾巩小三十四岁。王安石是曾巩的挚友,在为曾易占作文的几位作者中,对曾易占应最为了解,知道的情况应是最多、最真实,因而王安石的记载较可信,陈师道的记载有误或是后世在其文章出版刊刻过程出现的错误,将“五”刻写成了“六”。

曾易占敢于言事。庄太后听信道士的话而建造乾明观,数百名匠人建了几年仍没有把乾明观建起来。此时,曾易占对道士说:我来替你完成吧。他给他们减去了一半多费用,而工程却没有过多久就完成了。据王安石所撰墓志铭载,就在易占去世后,家人还发现他没来得及向皇帝上呈的奏疏。他在一份奏疏里说:“刘向有言:谗邪之所以并进者,由上多疑心,用贤人而行善政,如或谮之,则贤人舍而善政还。此可谓明白之论切于今者。夫夷狄动于外,百姓穷于下,臣以谓尚未足忧也,臣之所谓可忧者,特在分诸臣之忠邪而已。”他所进言直且忠矣,非一般臣子所能为。

仕途不顺对曾易占来说,是一种沉重的打击,使他壮志难酬。对其家庭来说也是一种不幸,他家也从此衰落,让人感到惋惜。王安石在《祭曾博士文》中直呼:“呜呼!公以罪废,实以不幸。卒困以天,亦惟其命。命与才违,人实知之。名之不幸,知者为谁?公之闾里,宗亲党友,知公之名,于实无有。”

曾易占一生先后娶过三任妻子。李清臣在《曾博士易占神道碑》里说:“公初娶周氏,今追封国夫人;再娶吴氏,封国夫人;后娶朱氏,封国夫人。”对于第一夫人周氏的资料很稀少,他与易占结婚后生有一子,名晔。周氏封为仙源县太君,又追封为周国夫人。曾巩后来写有《皇妣仙源县太君周氏焚黄文》,在文中巩说:“赖先君、先夫人余泽,有列位于朝。……先君、先夫人咸被命书,赠官封邑。”

易占第二任妻子是吴氏,她是临川人,二十四岁时嫁给了易占,易占长她三岁。她在曾家也有孝行,如她在侍候婆婆时就能顺其意,根据天气的冷暖及时地给婆婆增减衣服,做出可口的饭菜,孝敬老人家,得其欢心,让婆婆视之如己出。对于其他家庭成员也是慈善爱怜有加,得到了众人的称赞。“于大人得辅佐之宜,于族人上下适其分。”可惜的是她三十五岁时,离开了人世,她为易占生下三男一女,三男即巩、牟和宰。她去世后,其子曾巩亦作《皇妣昌福县太君吴氏焚告文》,其文曰:“维先君、先夫人积德累善,巩获蒙余泽,备位于朝。今天子始郊,加恩群臣,皆许追荣其先。故先君、先夫人咸被赞书,命官封邑。而巩方羁于职事,不得躬至墓下,谨遣弟布、肇奉告第以告。”《告文》深情地表达对母亲的思念,也表达了不能亲身到母亲墓前祭祀而深感遗憾。

易占在吴氏去世之后又娶了朱氏,易占长她二十二岁。朱氏出身于名门,她家本在彭城,但五代之乱后迁居于淮南,后又移居于扬州,仍是官宦大族。她的父亲官至秘书省校书郎,名叫斋卿,母亲耿氏,被封为德安郡太君夫人。朱氏从小文静好学,小时候跟着母亲学习《孝经》《列女传》等,长大后,能谈古论今及治乱兴衰之事,深得父母的喜爱。天圣五年(1027年),母亲做主将她嫁给了易占。到了曾家,她孝敬婆婆热情周到,颇得婆婆的欢心。婆婆常说,希望以后曾家的孙媳妇也能像她孝敬长辈一样孝敬这位未来的婆婆。其他媳妇也争相效仿她去孝敬婆婆。她不仅能孝敬婆婆,也能相夫,易占此人性格刚直,与他相合的人不多,于是朱氏劝戒其“高明柔克”。从此之后,易占也就能注意与人相处,引朱氏为贤内助,尽量地少因耿直伤人。当易占被罢官归家后,曾家更显贫寒,为了支撑这个家,她亲自操持家务,纺纱织布,让易占没有贫寒之忧。庆历四年(1044年)的十月,她的婆婆去世,丧事都是由她按照礼仪亲自操办。三年后,也即庆历七年,丈夫易占去世,此时她只有三十七岁,算是中年丧夫,十分的悲痛。她与易占生有二子,即布与肇。易占去世后,家庭的重负就落在她的身上了。易占先前两任夫人生有四子,加上自己两个儿子就六人了。她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还不忘教育子女,有时亲自教授课业,也常常鼓励他们好好学习,积极上进。她希望儿子中能有一二人考中,就可高兴得不得了,即使家庭贫穷也无所谓了。然而令人高兴的是,儿子勤勉好学,先后都中得进士。巩、牟、布同登嘉祐二年(1057年)第,宰中嘉祐六年(1061年)进士,肇生也晚,中治平四年(1067年)进士。他们或从政声绩显著,或文章名于天下,或兼而有之。这些都与朱氏的教导与支持是分不开的。如果易占泉下有知,也是颇感欣慰的。曾家又迎来了兴旺之时,女儿也都出嫁于名门,择得俊才为佳婿。朱氏虽然只是曾巩的继母,且年龄只比曾巩大八岁,但对曾巩也是有教益的。曾巩也十分尊敬这位继母。嘉祐二年(1057年),曾巩几兄弟中进士后,朱氏随曾巩在京师居住时间较多,其他兄弟则在外地任职。后曾巩外任于地方,也屡屡向朝廷写报告要求改任离母亲朱氏住地近的地方。元丰五年(1082年)九月,朱氏在京城的曾巩官邸去世,享年七十二。去世之后,时任尚书右丞的王安礼为她撰写了《太常博士曾公夫人朱氏墓志铭》,大颂其德。并铭曰:“猗欤夫人,音徽德媺,采采足徵,女中君子,吉士之妻,多贤之母,福寿允臧,伊谁与比……”{1}

年轻时,曾易占就以文章名天下,落职归南丰之后,著《时议》十余万字,但流传下来的著作甚少。今能见到的有保存于《建昌府志》中的《南丰县兴学记》一文。这篇文章写于庆历四年(1044年)的三月。文章开篇阐述了兴学的重要性,学校“本之导民成化”,“故其士之入朝,在乡居家,皆就法度而莫为非”。正缘于此,而南丰无学校,新任南丰县令的周行钧(燮)则兴办学校。接下来,文章介绍了学校兴建的过程,在乡绅们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很快就建成了,南丰名士刘德纯等人请他为学校作记,以铭之后世。“申古之意告之,使学者知有归也”。于是,他写下了这篇文章。

易占兄弟多人,有兄易从、易知、易直、易简,有弟易丰、易持。易从、易直为咸平三年(1000年)进士,易从曾任舒州推官,易直曾任麻城主簿。易简,诗人,才智出众,十三岁就被国子监举荐到礼部。礼部以《清明日赐新火诗》为题对他进行测试。他提起笔来,一气呵成。易简的诗云:“令节传龙蜡,君恩赐近臣。乍燃烟尚短,初出焰犹新。照耀王侯第,欢呼里巷民。谁知蓬荜下,还有聚萤人。”这在当时传为美谈。后来,他又进献自己所写的《唐臣事绩》二十卷、《两汉谏论》五十卷,被召进舍人院考试。逝世于京师。

曾易持官至秘书著作郎,娶妻章氏,生子名覃。覃字子泽,娶妻吴氏,生子二:绍和绩。绩字公懋,中博学宏词科,官至著作郎,生于熙宁元年(1068年),娶妻邓氏,生子三:宪、愻、应。宪字式古,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官至通直郎。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发展到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代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不论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 科学与科技名家大智慧

    科学与科技名家大智慧

    本书从科技这一独特视角,勾勒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史文化发展的轨迹,反映了中国科技历史文化的基本面貌和中华民族精神。本书文理兼备,是青少年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优秀读物,也是增长知识、陶冶情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书。
  •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名人传记丛书)

    林则徐是清朝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诗人。他自幼就勤奋好学,饱读诗书,这和他的家世是分不开的。相传林则徐的家谱,可以一直追溯到春秋时期。
  •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导师上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经济导师。威廉·配第、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弗朗斯瓦·魁奈、大卫·休谟、亚当·斯密、安·杜尔哥、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巴蒂斯特·萨伊、罗伯特·欧文、、卫、李嘉图、让·西斯蒙第等。
  • 戏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戏说民国大文人:那些国学大师们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如今回头再看这套书,若以一言蔽之,它只力求忠实记录三千年不遇之大变局下,士阶层的吉光片羽和落日余晖。遥忆当时,我初识风暴而激动如大海,今日搁笔,心犹激荡。
热门推荐
  • 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

    心理健康是青少年受益一生的财富。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充满了矛盾,因而心理疾病的发病率相当高。《青少年素质教育读本·心灵滋养书:青少年心理健康调适辅导》可以使青少年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感和身心变化,成为心智健康、快乐上进的优秀青年。良好的心理对青少年开启智慧、提升认知、塑造心灵、铸就品质具有重要作用。全书涵盖了认识自我、控制情绪、心理调适、自我激励、品性养成、青春期心理等12大心理问题,是构筑青少年心理健康不容错过的精彩读物。
  • TF与你的邂逅

    TF与你的邂逅

    本小说主要讲TFBOS与三个少女的邂逅,他们将会发生什么呢?_?敬请期待。。。。。。。。。。。。。。。。。。
  • 停骖录摘抄

    停骖录摘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未了时光

    未了时光

    爱情,终究不是人生的全部。对一个人,从喜欢到爱,再到最后的烙进生命。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最终我们成了彼此之间的亲人。到底什么是爱?踏上了这条路,你就再没有了退路。不要怕,继续走吧!一个人,也可以更好地活着。没有人可以永远陪着你,谁又会真的成为永恒。未了的时光,记忆里的你……
  • 我好像得了个假系统

    我好像得了个假系统

    魏旭魂穿异世界地主老财家独子,有娇美侍女、阿谀狗腿子伺候,以为人生就要走上巅峰。但苦逼的人生才开始。随身系统让他自己苦练武功,赚钱买药就算了,打人专打脸,泡妞专挖角,杀人就绝户,这是让他全世界为敌的节奏啊!我就想躺着享受人生,怎么就那么难呢?魏旭满心怨念。
  • 得失离散总会又周而复始

    得失离散总会又周而复始

    暗恋的故事从来都是你追我赶的悲伤剧情,但魏安落自认为也许自己上辈子是拯救了全星系才会让她得以被自己暗恋的男生林白喜欢回来,而且还是以千倍百倍的爱作为回馈。希望他们让每一个在爱情里失望受伤的你重新开始相信:余生,有人等你。
  • 真正归来

    真正归来

    即将踏入大学校门的郑升,却在路途上离奇穿越。隐隐传来的话语,魔法纵横的异世界。【给我一点时间,我将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魔法世界,不一样的魔法体验!】
  • 糖本来就很甜

    糖本来就很甜

    是关于女主本是高中学生在她偶像一次直播游戏的时候,从而对此引发了她对游戏的好奇心,在她成为王者之时,认识了许多好友(包括男主),后来女主才发现男主其实是她班里的一位学霸,之后他们就一见钟情,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从此一起踏入大学生活的故事
  • 绝品狂少

    绝品狂少

    超级高手秦天,为了征服内定未来妻子美女总裁,甘做贴身保镖。在征服美女总裁的过程中,秦天阳光洒脱,积极向上的痞性迎得不少美女的青睐。像什么多情可人的秘书,豪迈的女警花,冰清玉洁的大小姐……总之一句话话,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 渤海考

    渤海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