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036600000063

第63章 奥林匹亚

影片档案

国家:德国

年代:1938年

技术:35毫米黑白有声

片长:205分钟

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Leni Riefenstahl)

导演简介

莱尼·里芬斯塔尔1902年8月出生在德国柏林一个富商之家,少年时曾学习油画和芭蕾。在拍摄她最为著名的两部纪录片《意志的胜利》和《奥林匹亚》之前,莱尼已经是德国最知名的电影演员和导演之一。1934年,受希特勒的亲自委托,里芬斯塔尔拍摄了当年在纽伦堡召开的纳粹党代会的实况。这就是《意志的胜利》。这部以宣传纳粹为目的的纪录影片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并且,从纯粹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它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1936年,经由国际奥委会授权,在希特勒的支持下,里芬斯塔尔全程跟拍了当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夏季奥运会。《奥林匹亚》是第一部以国际夏季奥运会为题材的纪录片。这部气势恢弘的纪录片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成为了公认的纪录电影杰作。这两部影片让莱尼·里芬斯塔尔名垂青史,但同时,因为影片被认为是为纳粹政府的宣传服务的,里芬斯塔尔的未来也为其所害。此后,她失去了很多拍摄自己想要拍摄的影片的机会。并且,由于背负罪名,她只得离群索居。直到1990年,她才终于拍摄了她的又一部纪录片《水下印象》。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源自她老年对于潜水的爱好。在这之间,由于无法拍摄电影,里芬斯塔尔只好利用摄影来表现她所热衷的题材,她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出版的两本关于非洲土著居民的影集《最后的努巴人》(1973)、《卡乌人》(1976)也使她获得了一流摄影师的声誉。里芬斯塔尔于2003年在慕尼黑辞世。

内容简介

《奥林匹亚》全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名为《国家的盛会》共长1小时55分,第二部分名为《美的盛会》共长1小时29分。第一部分《国家的盛会》,影片从希腊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古迹的石基拍起,继而到神殿,然后是希腊罗马的著名雕像,再到掷铁饼的大卫像,从大卫像才演化到真实的运动的人。当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正是起源于当年的奥林匹亚竞技活动。影片以这样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地点作为起点,从一开始就营造出史诗般的恢宏气势。随后,影片利用形象的形似性从运动的人的手臂叠化到燃烧的火焰,再依据内容的形似性由火焰叠化到奥运火炬的点燃,在火炬传递的过程中,影片展示了火炬途经的国家、城市。钟声敲响,柏林开幕式会场里人声鼎沸。各国运动员入场。希特勒宣布运动会开幕。终于,火炬传送到了开幕式的现场,圣火点燃。运动会开始了,影片在第一部分主要拍摄了各项重要的田径赛事,并且比较注重各项目的竞争和名次。

第二部分《美的盛会》,影片从清晨的奥运村开始,首先拍摄了树丛、湖水、昆虫、禽鸟等,随后,微光中出现了一列晨跑的运动员。跑步后,他们去游泳、冲澡。清晨到来了,各国运动员们开始晨练。整个奥运村的气氛恬静、活泼而又融洽。运动会随后开始,运动员们列队入场,在这一部分中,影片展示了其他项目如体操、划艇、击剑、拳击、各项全能、球类、自行车、马术、游泳、跳水等,相对于第一部分而言,这一部分的表现更为注重运动之美,而不是特别注重各项赛事的竞争和名次。影片以仰拍跳水运动员飞跃的场景,叠化到天空。从天空俯拍下来,是即将熄灭的圣火。圣火熄灭后,镜头又随着浓烟摇起,天空上,是永恒不灭的太阳。

影片分析

一、高屋建瓴的制作意识

作为一部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纪录片,《奥林匹亚》的内容当然以记录运动会本身的赛事为主。但是,《奥林匹亚》之所以能够成为一部经典的纪录片,其原因却同导演远高于现实的制作意识分不开。在接受关于《奥林匹亚》制作的采访时,里芬斯塔尔曾说过:当我考虑能不能拍摄这部影片,拍这部影片是否有意思时,我眼前立刻呈现出古希腊奥运会举办地的情景,古希腊的神庙和宫殿,古希腊文化……作为全片的序曲和表意的关键部分,希腊部分的拍摄是非常重要的。这里的光线运用、镜头的取景角度、缓慢而稳定的运动方式、运动中前后景的交错变化,都可谓是匠心独运,为希腊文化营造出古老而静谧,庄重、神奇却又令人激动的氛围。影片在剪辑上也颇费功夫,正是利用了不同的相似和联想的剪辑,影片非常成功地将古老的希腊文明和当代的盛会联结在一起,不仅给当代的奥林匹克以深刻的内涵,也为古老的文明赋予了新的活力,而这正是奥林匹亚的精神所在。

除了在传统和文化意义上的表现力,影片也非常注重对于运动之美的表现,从影片开始,里芬斯塔尔就非常注重对于人体美、运动美的表现。她本人在早年曾是一名著名的舞蹈家,由于在舞蹈巡演中膝盖受伤才不得不放弃了她的舞蹈生涯。在影片开始时的字幕中,就已经说明影片是献给全世界的青年的。全片无疑是一首关于健美的躯体和精神的赞歌。尤其在第二部分《美的盛会》中,影片经常全力表现运动之美,而忽略掉了比赛和竞争,几乎会让人忘记是在观看一场运动会的比赛。

二、镜头的精心设计

如上所述,在影片第一部的开头部分,关于古奥林匹亚神殿和火炬传送的拍摄设计得极为精细,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但影片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关于竞赛的真实记录。事实上,由于不得不遵守国际奥委会的规则,摄制组在记录各项赛事时所能够使用的技术手段是被限制的。当时里芬斯塔尔希望在沙坑旁挖一个摄影坑,沿跑道铺设摄影机轨道,在跳台附近搭摄影塔等,因为害怕会影响运动员,国奥会要求里芬斯塔尔同各参赛国委员会和运动员个别协商。里芬斯塔尔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才终于征得各方同意。但是,赛场内的机位还是很有限。

为了加强表现力,摄制组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在影片中使用最多的是在观众台和其他地方架设机器进行远距离拍摄。远距离拍摄的小景深、后景虚化、主体突出的优点对于表现选手、营造气氛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这样的镜头大量出现在影片中,例如,《国家的盛会》所展示的第一场男子铁饼比赛中,金牌得主卡朋特的最后一掷(第27分钟)就将长焦镜头和普通镜头剪辑在一起并采用了升格手段。但使用远距离长焦镜头同时也有一些不便,因为距离很远,又很难判断运动员运动的起始时间,摄影机的摇动要和运动员的运动一致就有相当的困难。例如,在接下来的女子铁饼比赛中,表现冠军获得者伊丝娜·赫尔的第二掷时影片剪入的长焦镜头就出现严重跟不住人,继而找人的现象(第29分16秒开始)。

除此之外,影片拍摄时的取景角度也很细致。其中最为明显的例子,是第二部分《美的盛会》中表现体操和跳水的段落。大量低角度的摄影使天空成为展现运动员的背景,作为重力参照的地平线就没有了,加上角度的倾斜,运动员的运动并不是由上而下的,而是呈现出各种方向的运动。影片由此制造出一种运动员好像摆脱了重力得以自由飞翔的感觉。

另外,在拍摄中,摄制组还使用了当时很多新技术。例如,在拍摄游泳和跳水时使用的水下摄影技术,在拍摄马术时将小型摄影机安装在马鞍上,在拍摄马拉松比赛时将很轻的摄影机套在运动员身上,这些新技术的使用更大地增强了影片的表现力。以马拉松比赛的拍摄为例,里芬斯塔尔在接受采访时提到:我想我不可能把42公里从头至尾拍下来,而应该表现马拉松运动员的内心状态,也就是说,从他的脸部表情和他沉重的脚步来表现出他极度的疲劳,但他的意志却没有使他崩溃。套在运动员身上的镜头拍摄到的运动员的脚步、手臂、表情很好地将她的想法变成了现实。

三、繁复的后期编辑

第11届奥运会于1936年夏天举行,但《奥林匹亚》一直到两年多之后的1938年才公开上映。对此,里芬斯塔尔解释说:“我们拍摄了40万米胶片,单是整理胶片的工作量就非常大。看样片我就用了10个星期,每天我都工作10小时。”他们将每一米胶片都按照比赛的项目、运动员、观众等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号,以便能够相对容易地找到所需的素材。

剪辑在这部影片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为了增强对一些项目的表现力,里芬斯塔尔所使用的素材并非完全来自于比赛中的实拍。例如,第二部分赛艇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细节和面部表情,游泳比赛时运动员的面部特写镜头等,都是之前在运动员练习时拍摄到的,并不是比赛中的实际情况。但是,这些镜头的剪入确实增加了比赛的紧张感和现场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于剪辑中节奏的控制,也是非常细致的。例如,里芬斯塔尔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运“动员跳水时,只集中表现他们的动作。表现他们像鸟儿一样在空中飞翔。为了达到这个效果,我用了不同的速度。第一个运动员是正常速度。第二个还不是慢动作,但已经慢了一点点。第三个又慢了一点。渐渐地慢下去,直到真正成为慢动作,让运动员像鸟一样。”

此外,这部影片中运用的剪辑手段也极为丰富。在运动方向、速度、场景等方面的衔接都颇有意味。最为明显的例子是利用雕塑的掷铁饼者和当代运动员的形式的相似将古希腊和现代运动联结在一起,接下来,影片又利用形象的相似从运动的人的手臂叠化到燃烧的火焰,再依据内容的形似由火焰叠化到奥运火炬的点燃,成功而流畅地实现了过去和现代的衔接,并体现出其中深厚的文化渊源。

(戴宇新)

同类推荐
  • 织染雕刻(下)

    织染雕刻(下)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35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家庭收藏指南(时尚生活指南)

    随着社会发展的与日俱新,生活的节奏也不停的加速前进。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使人们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穿梭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奔波着,我们抬头不难看见林林总总的商业,琳琅满目的街道,社会的主流一直是围绕着人的消费来进行的,而时尚的生活,其实是一种消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对待价值观的态度。积极,乐观,时尚,这些都是生活的元素,想要让自已变开心,就需要懂得如何能汲取古典和渲染新潮的生活方式。
  • 电视艺术(上)

    电视艺术(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60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青闺爱巧:中国女子的古典巧艺

    本书在内容上注重鉴赏方法的介绍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追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选取了名家名篇作为经典鉴赏实例。选文贴近高职学生的特点,在注重介绍中国传统文学,展现中国优秀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努力做到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古代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相结合,对外国文学也有涉及。在形式上采用了“理论知识”“作品示例”“讨论探究”和“拓展阅读”,部分作品增加了“辑评”。“理论”部分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掌握;“示例”部分经典而生动;“探究”部分激发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辑评”“拓展”部分让学生课堂得法,举一反三,相关篇目、不同观点举证链接,课堂内外融会贯通。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电影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电影

    农家书屋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要,在行政村建立的、农民自己管理的、能提供农民实用的书报刊和音像电子产品阅读视听条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务设施。每一个农家书屋原则上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具备条件的地区,可增加一定比例的网络图书、网络报纸、网络期刊等出版物。
热门推荐
  • 伊生伊世

    伊生伊世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三生阴晴圆缺,一朝悲欢离合。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余生有你,不负往生。
  • 挖尸人

    挖尸人

    我叫方良文,外号挖尸人,生活艰难,我不得不另辟途径,开了一间‘挖尸工作社’,我是老板,也是员工,唯一的,别人不敢去的地方,我去,别人不敢回收的尸体,我来,这就是..挖尸人。
  • 江小姐在线掉马甲

    江小姐在线掉马甲

    江秦艽这一辈子活的人如其名。恨她的人会毫不留情的撕开她的伤疤,她会毫不留情的反击回去,爱她的人会避免触碰到她的伤疤,她也会装作从来没有过疼痛。直到有个人狠狠的撕开了她的伤疤,却又将她一点一点的治愈,提醒她曾经的狼狈,却也让她不再感到疼痛难耐。他对她说:江秦艽,你记好了,可怕的永远不是秦艽,而是人心。嗯,综上所述,这是一本关于救赎的文。
  • 刺探

    刺探

    大宋米年,阿古拉到临安刺探,会发生什么呀的事情
  • 我带着手机穿越了

    我带着手机穿越了

    我穿越就穿越吧,结果我的手机也跟着来了。
  • 拐个路痴当王后

    拐个路痴当王后

    她是,幻海国著名废物郡主慕夙柔,毫无修炼天赋他是,歃天府主子冷面鬼王冷无诀,实力深不可测一个医毒圣手,一朝醒来,魂穿柔弱小郡主——杀手收了当小弟使唤,比医毒之术你们都弱爆了,虽说这一生放浪不羁爱自由,可身后为什么一直跟着一个大妖孽啊
  • 闭关前后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

    闭关前后的世界好像不太一样

    一次长达千年的闭关,一个不太靠谱的修真者。世界上仅存的修真者与徒弟们的日常
  • 泪眸人

    泪眸人

    一条至高无上的龙,法力无穷,玩转江湖。一位玩世不恭的王爷,隐瞒实力,深不可测。两人相恋,结局是皆大欢喜,还是天各一方?
  • 情绪控制术

    情绪控制术

    这本《情绪控制术》全面阐述了对人生有所帮助的情绪法则,帮助您在奔向成功的旅程中,学会调节情绪,学会管理情绪,从而演绎你一生的美丽。《情绪控制术》是改变千万人一生的心理自助读本。
  • 守阴人

    守阴人

    五十年前,一场活人祭祀,守阴族人的最后一任族长半夜出逃,那个神秘的小山村一夜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个身负守护家族使命的少年,所要面临的,是怎样的一条无法选择的路?湖南鬼崽岭上,嗜血的鬼蚺,埋在地下的瓷罐子...且看三个少年掘地三尺,共赴凶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