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6700000229

第229章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毛泽东谈地名文化

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也是博古通今,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很喜欢谈论中华人文地理,祖国大地的历史渊源、山川形势、风土民俗、人事掌故,娓娓道来,如数家珍。他曾几次提及,应该懂得地理,要学些中国地理。环顾古今中外,还很少能找到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像他那样熟悉和注重自己国家的地名文化。

读历史不能没有一部历史地图放在手边

毛泽东喜欢读地图,习惯于读书用地图,行路看地图。十九世纪末叶,中国已有了中国和世界的地理挂图。毛泽东大概是在辛亥革命前后开始接触地图。1912年,毛泽东常在湖南长沙定王台的省立图书馆读书。在图书馆墙上挂有一幅《世界坤舆大地图》。他每过这里,都要凝视多时。对此念念不忘。时过四十年,他在北京和老同学周世钊等还谈及:我最大的收获还是在湖南图书馆第一次看到了世界地图。看了“世界”以后,我才知道世界有这么大。在这以前,世界究竟有多大,我是不大明白的。当时我认为我们湘潭县不算小,湖南省就更大,全中国古称天下,更是大得不得了。而那天我在世界地图上一看,我们中国只占世界的一部分,小了;湖南就更小了,湘潭县和韶山冲连影子都难找了。世界真大呀!

地图,使毛泽东开扩了眼界,走向世界。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已经善于运用地图。他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每天在阅报室看报,就必置地图于旁,便于查阅、对照地理方位,强化知识。举目寰宇,坐行万里,从此,毛泽东一生很少离开地图。他不仅读军用地图,也读常人用的简明中国地图,从三十年代以来,为他心爱的一本地图册,就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分省新图》。那是1932年史量才为纪念《申报》创办六十周年,聘请专家学者测绘、出版的。它的详细、翔实,通常被视为旧中国留下的最好中国地图集版本。1934年,毛泽东参加长征时,在湖南也曾搞到一本。他说:以后打仗行军还时常用它,长征中它给我帮了不少忙。1953年,当他见到长江水利规划办公室林一山也有一本时,有如老友重逢,很兴奋。

五六十年代,毛泽东经常离北京外出视察,每逢此时,他就从书房找来地图,从中先了解要去的地区的经济、文化、人口和矿藏资源,等等,然后商定最佳路线和考察范围。毛泽东认为,这样做,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他外出时必带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所到之处有所认识,就在图上作些圈点记录。现见的一本金擎宇编纂的1952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分省地图》,就见有他在1958年9月视察安徽各处时,在图中用红蓝色和黑色笔画圆、作角和直线、连接线的种种标记,那是他为地区规划所留下的思路轨迹。

毛泽东爱读史书。他读历史是很注意地理的。他说:读历史不能没有一部历史地图放在手边。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为寻找曹操出征乌桓归途所经的碣石山,按图索骥,寻找方位;尔后,他读《旧唐书》的《黄巢传》,为弄清黄巢军行军和作战的线路,按史传勾绘了一幅简图。他认为这也是一种学习好方法。建国初期,在中南海接见即将赴欧洲等国出任外交使节的耿飚、黄镇、王幼平等人时,在谈话中说:“你们出使,可以学学沈括的办法,他每到一地,都把那里的大山河流、险要关口,绘成地图,还把当地的风俗人情也调查得清清楚楚并叫随员背得滚瓜烂熟。”(尹家民《将军不辱使命》第10页)他希望能有一种历史地图集。这项工作后来由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主持完成。这部拥有十册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本来是可以及时付梓推出的,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是在毛泽东逝世几年后才全部问世,但它遗泽在今,嘉惠士林,这不能不说有倡议者的功德。

毛泽东重视地图,也兼及周围。他要警卫员也懂些地图功能。有一次,他在浙江杭州问张仙朋:杭州在哪个省?你现在就去看地图,回来我再考你。他问蓝保华:都安靠近什么地方。使警卫员们由表入里,知道所在的地名,增加知识。他很重视地理教育。1949年2月,毛泽东还为中央军委起草致各野战军首长《对部队进行地理常识教育极为重要》的电报。内称,“关于地理常识的教育极为重要。请你们考虑,是否可以制印长江以南及西北、西南的简明地图一张,图上有大的河流、山脉,有省界,有大城市及中等城市的名称。在省名及大城市名的旁边注明该省该市的人口总数。在各野战军自己担任占领和工作的区域内,标注重要县镇的名称。图幅不要太大,以纵横一公尺左右为适宜。除发给营部以上各级机关每处一张外,如能每个连队有一张,使一切识字的连排长及战士都能阅看,则极为有益。我们认为,此种地图常识的教育,将使指战员们增加勇气和对于任务的明确性。”(《毛泽东文集》第五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85页)通过地图的视觉教育,认识自己的国家,明确自己的职责,这正是毛泽东的高明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毛泽东看地图,说地图,江山如此多娇,处处离不开中华锦绣大地,大概也是这个原因。1959年,他在中央一次全会上表示:如果有可能,我就游黄河、长江。从黄河口子沿河而上,搞一班人,地质学家、生物学家、文学家、只准骑马,不准坐车。又说:我很想学徐霞客。他就是走路,一辈子就是这么走遍了。当地方官都应该了解地方的历史嘛

毛泽东爱读地方志,他很懂得地方志的功能。中华泱泱大国,方志自唐宋伊始,至明清鼎盛,各种地区方志林林总总。一种地区方志,就是一部地区百科全书、地区经世致用的调查研究汇编。所以,毛泽东每到一地考察,先要做好几件事,其中之一就是寻求阅读该地的方志。

毛泽东接触的第一部方志是什么,未见于文字记载。1910年他从家乡韶山走进湘潭县城附近的东山学校,在学校图书室读了很多书,是否有自己家乡的方志?现在见有记载的,是他在1917年湖南游学路过安化所读的《安化县志》。也许在此时前后,他也读了其他几部相关方志,如《宁乡县志》、《湘乡县志》。至其地必读其书。大概就在这个时候,青年毛泽东养成了读志书的癖好,每到一处必寻读地方志。后来,他一直保持着这个爱好。他率领红军下井冈山进入闽西南时,随着行军路线,先后阅读了《汀州府志》、《龙岩州志》、《上杭县志》。1930年3月,红军攻占江西兴国,毛泽东住进城内平川中学。据当时任共青团县委书记萧华将军回忆,那时他奉召到毛泽东处汇报工作,见毛泽东坐在学校图书室的一条长靠椅上,仔细地在看一部清版《兴国县志》。在江西瑞金,毛泽东想读《瑞金县志》,久久未能找及。两年后,瞿秋白来中央苏区出任教育部长并主持图书馆,在尘封的书库里发现一部清同治《瑞金县志》,与毛泽东同阅,虽然全书八卷缺一,但他仍很高兴。长征途中,毛泽东在匆匆行军中,还让部属帮助找寻有关的方志。据时任毛泽东机要秘书的黄有凤将军回忆:每攻下一个县城或是每到一个重镇,毛泽东都让身边的同志为他收集县志和地方志看,一看就是大半夜。在此期间,毛泽东更是重视地方志。红军渡过湘江后根据总部命令轻装前进,当时的毛泽东连饭锅、牙刷、牙粉都扔掉了。却坚持带着《三国演义》、《水浒》、一些唐宋诗词和路上拣来的地方志。因为熟读地方志,使他在长征中对要走和正要走的所在地区山川形势、关隘险要以及沿途的经济物产、风土习俗了如指掌,从而为作出相应的正确行军路线提供可靠的论证。建国以后,毛泽东有更多条件读地方志。1950年,毛泽东见到西康省委书记、省主席廖志高,就他家乡自唐朝开发等事说得头头是道。廖不禁奇怪地问:你怎么知道的?毛泽东说:是看你们的县志。

1958年3月,毛泽东首次到成都。当天就从省图书馆借来《四川通志》、《华阳国志》和《都江堰水利述要》、《灌县志》阅读。1959年6月,毛泽东在庐山,又从庐山图书馆借阅近人吴宗慈《庐山志》、《庐山续志》和清同治《临川县志》、《铅山县志》。从1952年到1975年2月,毛泽东几乎每年都要赴杭州,而每次都索阅地方志:毛泽东一生读了很多部地方志,它包括有他到过的地区的地方志,也有他没有到过的地区的地方志;读地方志,也是一种认识社会、调查社会的方法。就像他为都江堰之行,先读有关方志,了解都江堰沿革;读《铅山县志》,得以与江西省长邵式平、副省长方志纯介绍铅山有个明朝费宏墓,墓前有“日有千人跪,夜承万盏灯”挽联。让他们事后去找方志研读。邵式平等日后路过铅山,还特意去墓葬处瞻仰。

毛泽东不仅自己读地方志,也提倡干部要读些地方志。据薄一波回忆:解放初期,毛主席有个指示,到外地考察、调查工作的同志,都要看一看当地的方志,以便了解那里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毛泽东要求干部多从地方志中获得些乡土知识,他也常常拿它去考问别人。1958年8月,毛泽东赴河北安国视察。安国是中国草药主要集散地之一,有北宋年间建的药王庙。车过安国大街,经过药王庙。毛泽东问:这庙里的药王姓什么。陪同的县长回答说不知道。毛泽东有些不满意:一个县长不知道药王姓什么?当他后来在山东兖州与滕县县委书记谈及滕国故事,当书记回答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有滕文公请孟子讲学遗迹时,毛泽东对他说:当地方官,都应该了解地方的历史嘛!他要求地方干部都得知道些本地的历史。为此1959年6月在庐山时,他向邵式平、周小舟等地方高级干部讲了一出宋朝朱熹问志书的故事:朱熹曾在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走马上任,当地属官们轿前迎接,他下轿就问,《南康志》带来没有?搞得大家措手不及,面面相觑。这就是“下轿伊始,问志书”的传说,至今广为流传。朱熹这个典故流传后,“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和“以志呈阅”就成了后人的惯例,今天你们也应懂得以史为鉴,才能办好事。

因为重视地方志,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就号召各地编撰方志。

我问你一个问题,简阳的县名,为什么称“简阳”

毛泽东很喜欢历史人文地理。他一生很爱读几部书:《水经注》、《徐霞客游记》和《读史方舆纪要》。毛泽东对《读史方舆纪要》尤感兴趣。他读了多遍这部记叙古中国人文地理巨著。据说半个世纪前,毛泽东视察上海,听到上海合众图书馆收藏有顾祖禹这部手稿本,非常有兴趣,还特地调阅。毛泽东的人文地理知识,有来自《纪要》等书的,也有来自各种地方志。他很善于应用地名文化,将它作为沟通、联络群众的纽带。传统习俗是很讲究籍贯的。毛泽东初次与人会见,总离不开姓名和籍贯,然后涉及到籍贯由来、典故和其他文化内涵。就像到河北正定,就说赵子龙是你们这里人;得悉王任重是河北景县人,就说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等等。通过解释籍贯,消除初见者的过分拘束、做作,至使很快就易与自己适应,感到从容、随和。

毛泽东还经常向地方干部讲解有关地名的由来和历史故事。1948年4月,毛泽东东渡黄河到达雁门关南的代县,《晋绥日报》社长郝德青、代县县委书记苏黎前来接待。当他知道苏黎是代县人时,就问:你知道代县由何而得名的吗?接着又自答道:汉高祖封其子刘恒为代王,代县由此而得名。1951年底,在济南和市长谷牧谈话时间:济南因何而得名?又问:济水现在为什么不见了?当谷牧没答时,就自己说道:济水故道被黄河夺去了,你回去查查书看。入境问俗,入围问禁,到哪个地方工作,主要了解哪里的情况,包括现在的历史的。1958年3月,在成都和山西省委书记陶鲁笳谈及引黄济汾水利工程时,突然问道:“你们山西有个闻喜县,你知道为什么叫闻喜?”“汉武帝乘楼船到了这里,正好传来在越南打了胜仗的捷报,汉武帝就给这个地方起名叫闻喜。汉武帝那时就能坐楼船在汾河上行驶,可见当时汾河水量很大。”(陶鲁笳《一个省委书记回忆毛主席》第65页)成都会议后,毛泽东来到简阳,遇到内江地委书记,就问:你当内江地委书记多年了!我问你一个问题,简阳的县名,为什么称简阳?对方摸了摸脑袋瓜,回答不了。过了回儿,他只有自答了:蜀汉时名臣简雍死后,埋葬于简山之阳,故名日简阳。1964年3月,河北大水灾,灾后,毛泽东视察河北,他问衡水地委书记:“衡水是历来遭灾的地方,你知道为什么叫衡水这名字吗?”地委书记回答不了,又是毛泽东自答:“衡水就是洪水横流患难于中国之意,这是禹王之事,史书上有载。”(林一山、杨马林《功盖大禹》第217页)毛泽东有时还引用俗语引语为地名作注释。

1975年3月,毛泽东在外地休养了十个月回到北京,在所召集的政治局会上,在谈及1920年至1922年湖南工运时说:水口山锡矿,名曰锡矿,其实无锡。由此顺口念了一首每旬都带有地名的民谣:无锡锡山山无锡,平湖湖水水平湖,常德德山山有德,长沙沙水水无沙。

毛泽东于中华地名好学深思,有时还对若干地名的南来作出推理,或提出问题,比如河北有大城县。他说认为:为什么叫大城?有大城应该有小城,才对称呀!黑龙江有双城县。他说:有双城必有单城,而且不会太远。广东有汕头市。他问:有汕头,是否有汕尾?河南有内黄县。他问:内黄,还有没有外黄?又说:没有外行(黄),哪来的内行(黄)!河南有上蔡县,他问:有一个上蔡,必然有一个下蔡吧?当回答说没有下蔡这个地方时他说:不对。又有回答说新蔡就是下蔡,他仍说不对。1974年当他和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谈话时,得悉对方是上海人时,明知故问:有上海,有下海没有啊?李政道回答说不知道。他就紧接着说:有上海就有下海,不然就不相称。下海是一个镇子。

同类推荐
  • 有趣的中国圣人

    有趣的中国圣人

    圣人使自身的品德与宇宙的法则融为一体,智慧变通而没有固定的方式。本书遵重史实,以通俗文学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历代中国圣人的家世、成长、功业、文章和思想,既是以文学创作形式把历史圣人推向社会大众的一次有益探索,又是挖掘整合历史圣人财富的生动实践。精选了十位中国历史上的圣人,其中包括孔子、孟子、苟子、老子、庄子、管子、墨子、韩非子、孙子、鬼谷子。他们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著书立说,为丰富、完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开国第一任省长

    开国第一任省长

    本书以开国第一任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省长、市长)的革命生涯为主线,以他们在中国革命各个历史时期的卓越表现为叙事点,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献资料,生动、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传奇的一生。
  • 维多利亚女王传

    维多利亚女王传

    本书记述了维多利亚女王的一生,反映了女王的精神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但可以看到一位被称为“欧洲的祖母”、有血有肉的女王。她尽忠职守。颇具治国之才;她忠于丈夫,对子女要求严格,堪称一代女性楷模。她开创了英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 秦汉的那些将军

    秦汉的那些将军

    其实战争从未远去,将军们也并没有被遗忘。以饮他者之血始,饮已之血终。何为道义?何为胜利?沙场之上,人生途中,命运对于任何人,都是平等的,当它选择赋予一些人一些礼物的时候,也早就为这份礼物标好了价格。今天,让我们轻轻拭去岁月的风尘,拨开时光的云烟,悄悄地,尝一尝英雄的味道。
  • 哲学超人——尼采

    哲学超人——尼采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妈妈离婚吧

    妈妈离婚吧

    九岁的赵琛,有个家暴的父亲,在父亲把母亲打得浑身是血,晕过去之际,她报警了。医院里,她拉着妈妈的手,望着被纱布裹住全身的妈妈,她愣是没哭,只说。“妈妈,离婚吧。”从此,赵琛成了没爸的孩子。*十一岁的赵翌伟,有个嫌贫爱富又出轨的母亲。五年前,父亲愤怒离婚了。赵翌伟,成了没妈的孩子。*半个月后。赵琛听到妈妈说:“闺女,妈妈给你找到家了。”赵翌伟听到父亲说:“儿子,爸爸要结婚了。”都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家庭,两个离异过的成年人,走到了一起。被背叛过,所以猜忌所有人。被伤害过,所以想要竭尽全力的维护新家庭。叛逆,讨好,猜疑,失落;泪水,心酸,喜悦,感动;一家人经历坎坷,彼此走进对方的心。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胜似亲人。赵琛一声爸爸,从此,他待她为亲生女儿。赵翌伟一声妈妈,她声泪俱下。本文又名《爸爸妈妈又要结婚了》,《妈妈,我支持你离婚》,《儿子,爸爸要结婚了》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竹山酒仙

    竹山酒仙

    芸芸众生皆不凡,奈何红尘随大流。重生成妖欲崛起,笑看天地风云变。我欲称王争天命,伊人陪伴说长生。九州三界我独醉,却话竹山酒中妖。
  • 追逐世界尽头的孩子

    追逐世界尽头的孩子

    在地面相反的另一个世界,我已忘记了自己原本的名字。是谁在呼唤?是谁在哭诉?这个世界,已经变了!
  • 玄锏

    玄锏

    入玄则吉,入玄则幻,入幻则圣。且看玄圣如何修成,玄圣如何争霸世界,玄圣如何一统古今。一少年得神王转世,一统天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韩国留学遇到EXO

    韩国留学遇到EXO

    女主角夏薰柔为了自由,放弃千金大小姐的生活到韩国留学,没想到同班同学竟然是EXO的吴世勋,又爆笑又浪漫的生活就此展开…
  • 缘愁相思映

    缘愁相思映

    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一个为你甘心赴死的朋友?你选谁?一个尚书之女,她活泼可爱,天真无邪!一个皇朝皇子,他权倾朝野,权利滔天!她爱上了他?结局又是如何?
  • 医方集解

    医方集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致那些流连的岁月

    致那些流连的岁月

    我很多次曾在想我花费大部分时间去写这一个个故事,大部分时间去构思情节,大部分时间去回忆,到底是为了什么?或许只是害怕某一天时间会带走我关于那些重要的或许别人觉得有丝丝的无趣的记忆。这本书主要是给那些爱着的但是不能说出来的人,想把心声述说,却又没人倾听,所以给这本书取名《致》,致每一个孤独的个体,致每一个人的青春,致那些流连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