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033500000007

第7章 《孝经》选编(5)

(4)安上治民,莫善于礼:易之履曰,“君子以办上下,定民志。故礼者,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也。”《荀子·修身篇》:“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论语·宪问篇》:土好礼“则民易使也。”《礼记·礼运篇》:“故圣人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倩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此之谓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让君主安心、让百姓太平,没有比用礼节更好的办法了。

(5)礼者,敬而已矣:郑玄注:“礼者,敬之本也。”《孟子·告子篇》:“恭敬之心,礼也。”《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礼说到底就是一个“敬”字。

(6)故敬其父则子悦:悦,高兴,喜欢。这句的意思是有人敬重自己的父亲,作儿子的一定感到喜悦。

(7)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寡,少。郑玄注:“孝悌以敬之,礼乐以化之,此谓要道也。”《论语·学而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句话的意思是所敬的人少,而高兴的人却很多,这就是所说的要道啊。

【译文】

孔子说:“教化百姓和睦相处,没有比用奉养父母的孝道更好的办法了。教导百姓懂得长幼之序,没有比用尊敬兄长的悌道更好的办法了。想要改革民情风俗,没有比用音乐更好的办法了。让君王安心,使民众太平,没有比用礼节更好的办法了。礼,诚敬而已。所以,如果有人敬爱自己的父亲,作儿子的一定感到喜悦。有人敬爱自己的兄长,作弟弟的一定感到喜悦;有人敬爱自已的君王,作臣民的一定感到喜悦;敬爱一人,而使千万人喜悦,所敬爱的人虽少,但喜悦的人却很多,这就是所谓的要道啊!”

【故事】

刘琎束带

南齐时代的刘琎,是一位非常有德行的君子。他学识渊博,为人恭敬谨慎、刚方正直,与他的哥哥都深为当世人所尊重。有一天晚上,哥哥突然想到有一件事要跟弟弟作交代,于是就在隔壁房间叫着弟弟的名字。话音刚落,刘琎那边马上传来了一阵穿衣服的声音。可是等了很久,却没有听到刘琎的回答。过了好一阵子,才传来了弟弟毕恭毕敬的声音:“哥哥,您有什么事情吗?”

哥哥有些生气,就责问他说:“你怎么这么久才回答?”

刘琎抱歉地说:“实在对不起啊哥哥,因为我的腰带还没有系好,穿得这么随便,就回您的话,实在太失礼了。”

原来,当时刘琎已经躺在床上睡觉了。他一听到哥哥在叫他,就赶紧下了床,把白天穿的正式衣服拿出来,迅速穿上,束好腰带,全身上下都收拾得整整齐齐,并毕恭毕敬地站好了之后,才回应哥哥。

在《礼记·曲礼》中,一开端就说:“曲礼日,毋不敬”。“毋不敬”就是指哪怕是任何微小的细节,都不忘恭敬谨慎的态度。从这件小事中不难看出,刘琎连小事都如此的谨小慎微,当他身临大节的时候,更是毫不苟且了。

有一次,刘琎和朋友孔澈一起坐船游览。沿途山高水阔、非常壮美,置身其中真是神清气爽、心胸开阔。突然间,从远处传来了一阵又一阵美妙的歌声,一寻声望去,原来是许多美丽的少妇出门踏青。这些女子长得美丽,孔澈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住了。他起初碍于情面,先偷偷地看上几眼,后来竞不知不觉陶醉其中,目光一直跟随这些美丽的少妇,完全忘掉了身旁的刘琎。圣人曾说“非礼勿视”,不该看的不看,在异性面前的举止言动,也是如此,像这样特意地端详观瞻,很显然是失礼不当的。刘琎对孔澈的表现感到甚为不齿,于是就不再和他说话,独自搬到另一边去坐,表示他不愿意和心行不端良的人做朋友。孔澈遂感到很窘迫羞愧,只好低头忏悔反省。

刘琎能够成为一代名臣,无不归功于他至诚的孝顺与友爱,这一切都离不开他自幼的严于律己、谦卑恭敬。刘琎的故事启发我们,任何事情,君子都要不失其恭敬之心。

广至德章,第十三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也,非家至而日见之也(1)。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2)。’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3)?”

【注释】

(1)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家至,家家亲自都到。日见,每天都见面。郑玄注:“言教非门到户至,而日见而语,但行孝于内,流化于外也。”又:“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

(2)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悌,慈祥和易的。《礼记》:“子言之,君子之所谓仁者,其难乎!”《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恺以强教之,悌以悦安之,乐而无荒,有礼而亲,威庄而安,孝慈而敬。使民有父之尊,有母之亲。”

(3)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乎:顺民,适合民心,顺应民意。意思是没有至高无上的德行,谁能有这样伟大的顺应民心的力量呢?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孝道教化人民,并不需要亲自沿着家家户户讲述孝的意义,而是以自己日常的孝行感化人。君子教化人民都能够推行孝道,为的是要人民尊敬天下的父母。君子教化人民都能够推行悌道,为的是要人民尊敬天下的兄长。君子教化人臣奉守为臣之道,为的是要为臣的尊敬天下的君王。《诗经·大雅》上说:‘和乐有礼的君子,不愧是人民的父母。’要不是具有推行孝道这至高无上的美德,谁能有这样伟大的顺应民心的力量呢!”

【故事】

朱元璋教子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痒十分重视对子女进行礼仪教育。无论参加什么活动,出席什么场合,他都提醒他的孩子要注意礼节。当他的儿子朱标被立为继承人之后,他更注意对朱标的培养了。

按照历代的传统,每年冬至这一天,朱元璋都要带领文武百官去南郊行祭天之礼。有一年的冬至到了,朱元璋让朱标也一同前往。在前往南郊的途中,有一个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很多贫穷的老百姓。当大队车马经过小村时,朱元璋让朱标下马步行到村子里去访问。在大臣的指引之下,朱标来到一户农家的门前,这户人家是一对年过六旬的老夫妇。也许是因为看不起,也许是因为太匆忙,朱标不屑一顾地看了一眼那破裂的柴门之后便要离开。

其实,朱元璋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他很生气,命令大臣传话过去,让朱标向那两位老人施礼道歉。朱标这才仔细一看,只见两位老人穿的是破衣破裤,寒风让他们不断地发抖。朱标赶紧上前施礼,不由得也产生了一种不劳而获的羞惭之感。正在这时,有位大臣已命令随从取了些银两送给两位老人。朱元璋看儿子回来了,正想说话,朱标低下头去,轻声说道:“父王,无论对谁,儿子都应当以礼相待,他们都值得我去尊敬。”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

广扬名章,第十四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1)。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2),故治可移于官。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3)。”

【注释】

(1)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移,转移。感情的转移。这是孔子孝道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大学·释齐家治国章》:“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礼记·祭统篇》:“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曾子·大孝篇》:“孝子善事君。盖孝子忠臣,相成之道也。”

(2)居家理:指善于料理家事。《左传》:“先王,理天下。”

(3)是以行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礼记·中庸》:“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黄道周曰:“君子之立行,非以为名也。然而行立,则名从之矣。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此三者,有修于实,而无其名。事君忠,事长顺,居官治,此三者,有其实而名应之。”

黄道周(1585年一1646年),字幼平,号螭平、石斋,漳浦(今属福建)人。明代学者、书画家。1622年进士,崇祯时任右中允,园上疏指斥大臣杨嗣昌等,被谪戌广西。福王朱弘光时官至札部尚书。弘光政权失败,又与郑芝龙等拥立唐王朱隆武,官武英殿大学士,后往江西征兵,至婺源为清兵所俘,被杀于南京。

【译文】

孔子说:“君子事奉父母能极尽孝道,那么他事奉君王时才能像精心服侍父母一样极尽忠诚。君子事奉兄长能极尽尊敬,那么他事奉年长者时才能像尊敬兄长一样恭顺。君子治理家务能极尽认真地达到完善,那么他能以这种精神去为官处事,并做得有条不紊。因此,君子在家若能遵行孝道,培养德行,然后才能在外面建功立业,声誉就可流传于后世了。”

【故事】

袁安卧雪

袁安是东汉大臣,为官以严明著称,深得人民爱戴。袁安在当官前只是一介贫民,家住在洛阳城内。有一天,半夜时分开始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早上,整个洛阳城都变成了白色。按照人们通常的习惯,大雪过后,都要清扫家门附近的积雪,以利于行走。于是,天刚朦朦亮,就有人出门扫起雪来。

袁安这天也早早地起床,拿起扫帚就要去扫雪。当他打开太门时,却发现有一堆人都在他家门口避寒。大雪纷纷,行人和那些无家可归的人都不敢冒雪前行,就找附近的家门口躲一会儿再走。看着这些人这样的可怜,又冷又饿,袁安心中不免为他们伤心。想想自己日子过得也很艰难,但是下雪天还有一间破房子可以避寒,还能喝上一碗热汤驱寒。袁安轻轻地把大门关上,他不忍心因为扫雪而赶走这些苦命的人,心想:就让他们在这里避避吧,我没有食物给他们吃,也没有火可以让他们暖身,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他们在我家门口避避寒了。

于是他又回到屋里,屋里其实也不暖和,木炭已经燃尽,他只好又钻到被窝里取暖。按照洛阳城的规定,每户居民有义务清扫自己门前的雪,方便人们的行走。袁安几次起来看看家门口的人没有离去,他只能依旧躺在床上。洛阳的地方官出来监督各家各户扫雪,走到袁安家门口时,发现厚厚的雪还堆在地上,一点没扫。地方官很生气推开屋门,看见袁安瞪着双眼,躺在炕上。地方官生气地问道:“你要负责扫净你门前的雪。怎么没有扫?”袁安起身说:“大人,您也看到了,刚刚我家门前那么多避寒的人。别人家一扫雪他们就被赶走了,于是都跑到我家门口。这么冷的天,他们又冷又饿,我不忍心把他们赶走啊。”

地方官听后很是感动,自己也是穷人的孩子,也知道挨饿受冻的滋味,袁安这样富有同情心,处处为别人着想,如果能为朝廷效力,一定会是个为民造福的好官。于是地方官不但没有责备他,还举荐他当了孝廉。日后袁安历任太仆、司空、司徒等职位。他为民请命、不畏权贵、守正不移,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

谏诤章,第十五

【原文】

曾子曰:“若夫(1)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2)。敢问,子从父之令(3),可谓孝乎?”

子曰:“是何言与(4),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5),虽无道,不失其天下(6);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7);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8)。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9)。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

(汉朝时,有个叫韩伯愈的人,本性纯正,是个著名的孝子。母亲对他管教很严,稍微有点过失,就举杖挥打。一天伯愈在挨打时,竟然伤心哭泣。母亲觉得奇怪,问其原因。他回答道:“母亲打我使我疼痛,我知道母亲有力气,身体健康。今天感觉不到疼痛,知道母亲身体衰退,体力微弱。所以伤心禁不住流下了泪水,并不是疼痛难忍。”)

【注释】

(1)若夫:连词,表示提起,此处可译为像那些。

(2)闻命:谦词,意思是说对师长的教导已经领会了。

(3)从父之令:听从父母的命令或指示。《庄子·田子方》“先君之令。”《释文》“令本作命。”

(4)是何言与:这是什么话?是,代词。与,语气词。

(5)音者,天子有争臣七人:争,同“诤”。诤臣指能直言谏诤之臣。郑玄注:“七人者,谓太师、太保、太傅、右辅、左弼、前疑、后丞。考此七字,非专指七人,而不得增减也。”此处七人,非实数。

(6)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虽,即使。无道,没有仁政。这句的意思是即使他一时缺乏德政,也不会失去天下。

(7)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白虎通。谏诤篇》:“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荀子·子道篇》:“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8)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司马光日:“士无臣,故以友争,益者三友。言受忠告,则其身不离远于善名矣。”《论语·季氏篇》:“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令名,好的名誉。

(9)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礼记·内则》:“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论语·里仁篇》:“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曲礼》:“子之事亲也,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曾子·大孝篇》:“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论父母以道。”又《事父母篇》,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又《立孝篇》:“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而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10)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郑玄注云:“君父有不义,臣子不谏诤,则亡国破家之道也。”又云:“委曲从父母,善亦从善,恶亦从恶,而心有隐,岂得谓孝乎?”

【译文】

曾子说:“听您阐述慈爱恭敬,安亲和扬名的各种孝道后,我都明白了。很冒昧地再请问,作儿子的若一味听从父亲的命令,这样能算是孝吗?”

孔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从前,天子身边设有直言相劝的谏诤臣子七人,即使天子一时触犯王道没有德政,也不会失去他的天下;诸侯身边设有谏诤的臣子五人,即使诸侯一时触犯君道,也不会失去他的封地;卿大夫身边也设有谏诤的臣子三人,即使卿大夫一时触犯臣道。也不会失去他的乡邑。一般的官吏若有谏诤的好友,就能保住一个美好的声誉;做父亲的若有能谏诤的儿子,他就不会陷于不义的行为中。因此,做儿子的若看到父亲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直言相劝;为人臣的若看到君王有不义的行为,就应该进言劝止。所以,只要是不义的事情,不管是什么人做的,都要大胆地直言相劝。做儿子的如果一味盲从父亲的命令,那又怎能称为孝子呢?”

【故事】

海瑞抬棺上疏

同类推荐
  • 国学泛舟(下)

    国学泛舟(下)

    近代以来,世界文化的挤压、碰撞、交流和融合越演越烈,极大地改变着全球文化地图。在这一前所未有的进程中,包括“民主、科学”在内的西方观念,推动了中国向现代的转变,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同时,西方观念的普遍影响,在客观上也导致中华民族借以安身立命的共同价值也面临失落。文化在逐渐转型,传统须重新定位,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学”的概念应运而生。
  • 儒学文化东方巨子(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儒学文化东方巨子(影响世界的中国元素)

    本系列图书介绍了医学,建筑,功夫,汉字文化,军事文化,儒家文化等多种中国元素文化。
  • 实用对联三千副

    实用对联三千副

    本书包括春联、婚姻生育联、寿联、挽联、宅第联、待业店铺联、治学联、修养联、风景名胜联等20类。这些对联有吉祥联、阳光联、科技联、民间民俗联。这瞟对联即可用于民间年节办事书写,也可供楹联爱好者欣赏研究。文字优美、可读可用。
  •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金石录

    《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所收录的碑记和匾额楹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回族的发展演变和主要特点,从而为研究和编写中国回族通史、回族伊斯兰教史提供了重要的参阅资料。然而,分布于全国而未收录进《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回族碑记还有很多,我们希望各省、市、自治区古籍办和热心人士继续收集、整理这方面材料,为在21世纪初推出《中国回族古籍丛书:中国回族金石录》的续编而共同努力。
  • 大师与传统

    大师与传统

    本书是著名学者刘梦溪先生主要围绕中国传统特性、传统、信仰、人物、经典、智慧、国学内涵等面相,以及二十世纪学术大师的流风余韵,多层次地展开探讨。虽为单篇所辑,但题旨集中。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司马迁、王阳明等往圣昔贤,王国维、陈寅恪、马一浮、钱锺书、陈梦家、张荫麟等现代巨擘,书中或专论或引论,体悟存乎一心。二十一世纪人类会好么?作者亦有独特展望。
热门推荐
  • 海棠春秋

    海棠春秋

    全书分现实因缘,人间圣道恩怨纷呈,仙界罹难魔心崛起,全书草稿大纲都有二十万,世界纠缠首尾闭合,是个宏大的架设。只是该书情节缓缓推进,娓娓道来,属于慢热型,请各位看官长期支持。道玄五圣同在南山别院修行,师从道玄真人。师兄弟依次下山救助人间困苦,却不料大师兄陈完和小师妹黑水反目成仇,兵戎相见。时值大周衰落,各国互戈,陈完和黑水的勤王之师狭路相逢。这场艰苦的战役以黑水受伤、陈完失踪、小师弟辛文子下落不明收场。神秘的女子与道玄五圣有着神秘而千丝万缕的关系,她是何人,从何而来,为何而去?她随身那本奇书又藏着什么惊人的上古秘密?这不是普通穿越。
  • 冤家路窄

    冤家路窄

    真是冤家路窄啊!她奶奶与他爷爷,整天像冤家世仇一样,于是奶奶规定,雷家与云家不来往,不通婚!她是国家日报的首席记者,而他却是特种兵,偏偏她爱上了他,二人偷偷扯了个证,他宠她,疼她,爱她,却因奶奶一直反对甚至以死相逼,不得不偷偷摸摸地相爱。只是,这何时才是个头?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四部“伟大的民主”,1815年拿破仑垮台之后,英国稳稳地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此际,法国乃至整个欧陆都已筋疲力尽,统一的德国尚未形成,俄国力量正从西欧收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也忙于本国事务或争夺海外财产。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革命和内乱横扫了许多欧洲强国,一些新国家相继诞生。在经年的动荡和混乱局势中,唯有英国几乎毫发无伤。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移民活动,英语民族空前壮大了。
  • 幻想的遨游

    幻想的遨游

    这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只因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幻想世界。
  • 缘起缘错终成婚

    缘起缘错终成婚

    男女主小时候有过一个约定,但因为各种突发的事情导致两人分开,20年后再次相遇,两人却互不相知,命运的齿轮在偷偷的运转。约定了,你就是我的。本文不虐心,女主“强大”男主强大,一对一,希望读者们喜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别惹七小姐

    别惹七小姐

    安颖染本是22世纪一个隐修家族的未来家主,奈何有人觊觎她家主之位,而联合起来陷害她。无奈上天有好生之德,让她魂穿到了与她同名同姓的废材嫡七小姐身上。她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诛之”的特性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闯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 朝歌遗墓志

    朝歌遗墓志

    源于数千年前的一则传说,让一位落魄皇子与一位异族公主踏上寻找上古时期被轩辕打败的几个部落后民。然而事情并不是他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最终在他们以为自己要成功了的时候才发现,一切好像都是上天对自己的惩罚……
  • 宠冠豪门:呆萌警花骗回家

    宠冠豪门:呆萌警花骗回家

    自从惹到某个大人物后,包萌萌的人生彻底偏了轨。算了,为了追踪父母的下落,她决定忍辱负重。但是……生活怎么像弹簧,你弱他就强!强!强!各种姿势强!!!%>_<%“我受够了!”某女气势汹汹,终于亮爪:“BOSS大人,你确定要、潜、我?”某人淡定地看她一眼:“潜是违法的!我怎么会知法犯法呢?”包萌萌松了口气,正准备卷铺盖逃走时,眼前就飞来两个红本本,同时一个邪魅到骨子里的声音传来,“所以,我决定合法的潜你!一辈子!”(绝对宠文,喜欢的亲赶紧投票O(∩_∩)O哈!)
  • 十界秘史

    十界秘史

    看似平凡的龙七身上似乎背着巨大的秘密,对此知晓之人都忌讳莫深;龙七想要一探究竟,却陷入更加无尽的谜题。十界纷乱异变,原本覆手荡乾坤的龙城六任城主,皆诡异般的消失;被封印千年的恶魔称其是他的至亲;自己最敬重最依靠的师傅所传授的绝学实则是给他套上一层又一层的枷锁……成道,成魔,皆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