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374100000042

第42章 汉高祖招谁惹谁了3

当然,这样的归纳并不完全,还可以增加几桩,但性质上并没有多少变化。比如欠账不还,比如胜利后得意忘形,比如骑在臣子头上撒野。这其中有几分率性而为,有几分不得已,似乎都不牵涉到品质问题。比如汉高祖欠债不还钱的主要原因是还不起钱,而非有钱不还。这是汉高祖仗义疏财的秉性决定了的,明明没有钱,还要充老大周济接交他人。好在古人不同于今人,当时没有文化的人也知道爱惜人才。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村姑村妇也知道刘邦的欠钱不还,决非存心赖账,而是实在还不起。刘邦的平素为人大概已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村姑村妇私下里清理掉刘邦的欠账,又继续对其赊账。与那些无知无识的村妇相比,我们今天的读书人实在是没脸见人。那些村妇本身就不宽裕,但知道为社会爱惜人才,即使自己的真金白银消失于无形,也没有怨言。而我们今天的读书人倒好,汉高祖可没欠你一分一文啊,居然恨不得把人家给宰了,真不知是中了哪门子邪噢。

司马迁记录在案的刘邦的那些“不良记录”,是他长期以来收集到的,想来在刘邦生前,这样的“不良记录”应该更多,更广为人知。但为什么这种有如此之多不良记录的人还有那么多人愿意追随他干事业呢?其实原因很简单,与刘邦的数不胜数的良好记录相比,这些不良记录,不过是区区之数,实在算不上什么。再说了,人的一生当中,谁没几件不光彩的事呢?谁又没几件非常出彩的事呢?如果只看出彩的事,则肯定个个都是圣人;相反,如果只看这些不光彩,那么全世界基本上就没什么好人了。世界哪能都是由坏人构成的呢?刘邦踢子女下车的记录确实不好,摊到其他人身上就一定能做得很好吗?当今社会,歹徒敢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调戏妇女甚至调戏人们自己的亲友,也没什么人敢于出面制止,就很能说明问题嘛。不过就是怕挨歹徒的老拳嘛,基本上还不牵涉送命呢。刘邦为逃命扔下子女不管,也是一种人之常情啊。他如果能舍命相救当然更好,如果做不到也很正常。如果说刘邦不够英雄,应该没有一点问题。如果因此说刘邦卑鄙无耻,就有点过了。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本性,这样说没什么不好意思。能舍生取义的人永远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为了能活下去,比刘邦逃命更严重的事都干得出来,比如大饥荒年代的易子而食。谁想这么干,还不是没办法吗?在生死问题上,人可以做的选择非常少。只要不是舍生取义,一般都会表现得非常龌龊,做人难,难做人,在这里得到强烈的体现。除非你不想活,想活就得龌龊。人生的尴尬莫过于此。刘邦最不光彩的事就是逃命,换了其他人会怎么做,恐怕差别不会太大。正因为如此,他同时代的人并不会因此背他而去。

因此,刘邦那些被我们今天的人深恶痛绝、铭记心底的不良记录,在其生前没有产生任何负面影响。并且,与我们今天对刘邦的看法奇差正相反,刘邦生前的口碑可是好到不能再好了。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一开篇的那些好印象,应该是来自于刘邦同时代的人。其曰:“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总体来说,取得最终成功前的刘邦是个老少皆宜的人,乡下人对他印象好,城里人对他印象好;基层干部对他印象好,楚国的高级干部对他印象好;自己的部下对他印象好,敌人阵营里的人对他印象也好;简直就是个万人迷。难道这些与刘邦相处的人都不如我们今天根本没见过刘邦、却泼口谩骂刘邦的人有见识?没准那些骂惯了刘邦的人还真的这么认为的呢。顺便说一下,那些骂惯了刘邦的人通常以为自己是全世界最好的人,完全有资格骂任何人。当然,这也只是他们个人的定位,这种定位,他们相互之间也是不认可的,而且也是很容易相互谩骂的。

同类推荐
  • 绎商记

    绎商记

    后梁末年,一派盛世光景似乎为这个国家贴上了延续万万年的标签,却殊不知,盛世下,一系列的问题正在发生,暗潮也愈发汹涌,你方唱罢我登场,朝堂上的惊天之变也在默默酝酿,浮世沉浮,终至那个年轻人在令旗上写下他的梦想。
  • 旅元

    旅元

    现代人在宋末元初,改造自然,征服野蛮,谱写新世界新篇章!
  • 清末之大帝国崛起

    清末之大帝国崛起

    胡振宇,胡雪岩的唯一侄子,袁世凯和孙中山的拜把兄弟,海外洪门的有力后台,北美共济会的22级成员,与国学大师梁启超学文启蒙,与国术大师黄飞鸿学武强身,成为第一批留美儿童,同时在西点军校辍学,谁知道竟成了温泉学园的学生,创建了51区的历史,在清末这场波澜壮阔的斗争中,为中华之崛起,在不停息的增强着自己。
  •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

    重生之学霸在三国

    21世纪有志青年意外穿越到战乱纷飞的东汉末,成为丁原的苦逼儿子,托身成官二代的文艺青年当面对曹黑子,刘跑跑,和孙策碧眼郎等群雄,又如何在夹缝中生存……
  • 天下之王道征途

    天下之王道征途

    机会往往给那些真正有准备的人,而不是那些坐享其成的庸夫也。是王侯,早晚都会发光,成为九五之尊。一时的失败,一时的挫败,一时的打击????????那都是上天对王者是的考验和历练。只有真正经历过,才能体会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和意义。王,那是乃是一种对自我地位的尊称,天下之中,唯有正道和王道,正道开启光明之路,王道开启血腥的争斗。不管怎么样,最终成为王,就是最后的归属。
热门推荐
  • 神技吞天

    神技吞天

    原本只想通过祖龙脉逆天改命的他,却被带到了真武大陆!真武大陆,宗门林立。强者无数,主宰众生生死。弱者平庸,任由他人蹂虐。他自地球而来,自然不愿任人蹂虐,既然如此,他发誓定要做上人上人,保护身边的人不在被欺负。既然如此,那么只能不断的变强!变强!变强!
  • 郎咸平说对了吗

    郎咸平说对了吗

    著名经济学家曹建海作序推荐——在郎咸平先生恢弘的光环下,存在三点明显不足:一是郎教授在走穴上投入精力过多,没有时间治学,并且他将迈过知识创造年龄了;二是太惯于散兵游勇,不能团结更多的优秀人才;三是游走于富豪官员之中,对中国下层缺乏了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上海的黄金时代

    上海的黄金时代

    (上海的黄金时代)故事梗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画蓝图。小说的主人公丁振华在阁楼上做着美梦,被妈妈石破天惊的一声叫醒,不情愿地爬下了阁楼,吃完妈妈买来的大饼油条豆浆,今天是丁振华第一天上学,跟着妈妈穿着新衣服背着新书包上学去了。随即拉开了上海这个平凡家庭几十年的生活轨迹。这个家庭的平静生活被政治风暴给打乱颠覆,爸爸丁昌兴被打倒,并且被抄了家,瞬间天就要塌下来了,妈妈王美静为了生计去做旅社的零时工,哥哥丁振东响应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去江西插队落户。一家人陷入了困境之中,没有面包没有牛奶,一切都在为了生活而挣扎。一方土地养一方人,上海人有自己的生活轨迹,有自己的谋生方式,上海人也有拼搏,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的确外地人都说上海人精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上海人会过生活,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这才是精明的本质。小说从上海一家的变迁,阐述了上海这几十年来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或多或少地都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红利,从这方面来说上海人是幸福的,作为一个上海人是骄傲的。丛燃
  • 沐泽的末世生活

    沐泽的末世生活

    末世来临,人类社会秩序崩塌,看沐泽是如何在这末世中生存下来
  • 这个学长有点帅

    这个学长有点帅

    解非凡人生最跌宕起伏的十年,从上大学到参加工作,从换工作到结婚、生子、离婚,有痛苦,有悲伤,有欢乐,有迷茫......如今又是全新的开始,谁又知道下一个十年会怎么样?正如那首歌所唱: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卿莫属

    凤卿莫属

    她医毒双修的绝世天才,亦正亦邪,却因为一次意外,重生到了沧澜大陆。成为一个容颜尽毁的废物身上,抛尸荒野,这些也就罢了,医术在手。什么一穿越过来身体的天赋被夺取?修炼报仇遥遥无期……?看她不把他们闹得鸡飞狗跳,怎对得起他们"厚待"一不小心直接惹来了一枚帅哥……
  • 将军猛如虎

    将军猛如虎

    作为大燕朝为数不多的女将军,晏如很威猛。自幼习武,十五岁上马驰骋疆场,十六岁平定南方,十七岁收复东郡失地。天下太平了,晏如却不蛋定了。作为本朝年纪最大的女将军,威猛的她,能征服外族的烈马,却征服不了哪个汉子的心。当“纯良无害可扑倒”的状元大人来到,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
  • 大学·中庸

    大学·中庸

    《大学》将人的修身作为核心基础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治国平天下就应该以德为本。《中庸》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典籍,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本书将《大学》《中庸》整合编撰成了一本书《大学·中庸》,里面包含了很多先圣哲人的价值反思和体验,由此也向当代读者展示了他们卓越的思想表述才能,有着很好的阅读价值和收藏价值。本书内容有四部分组成:原文、注释、译文、读解。注释简要明了,读解到位,对读者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如果可以这样爱(佟大为、刘诗诗主演)

    如果可以这样爱(佟大为、刘诗诗主演)

    同名电视剧由佟大为、刘诗诗主演。很多人总是在认识后才知道不该认识,很多事情总是在发生过后才知道错了,很多时候总是明知道错了还要继续错下去。可是,我依然无悔。丈夫和情人突然殉情自杀,葬礼上,白考儿邂逅情敌的丈夫钢琴家耿墨池,四目相对,刹那间的火花点燃复仇的烈焰,命运里最不该交会的两个人偏偏相遇。他们心怀报复彼此靠近,情根深种却又彼此远离,并不纯粹的开始,纯粹固执的结局。他们一黑一白,何其相对;他们非黑即白,又何其相似。爱得轰轰烈烈,又恨得剜心蚀骨痛彻心扉,砒霜还是蜜糖,毒药还是解药,他们都甘之若饴义无反顾。彼时,白考儿亡夫的哥哥祁树礼海外归来,使得这场情感纠葛更为错综复杂,三个人的爱情角逐,必有一个人会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