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583200000116

第116章 论语宪问篇(5)

【诸儒注疏】君子循天理,故曰进乎高明;小人殉人欲,故日究乎污下。

【理学讲评】达,是通透的意思。孔子说:“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小人之所以为小人,始焉不过一念之少殊,终焉遂至趋向之迥绝,何以言之?天理本自高明也。君子凡有所为,都只循着天理而行,故其心志清明,义理昭着,所知者日以精深,所行者日以纯熟,渐到于为圣为贤,而造位乎天德。譬之登山者,一步高似一步,将日进于高明矣,岂非上达者乎?人欲本自污下也。小人凡有所为,都是一团私欲,故其志气昏昧,物欲牵引,良心则日以丧失,邪行则日以恣肆,渐至于为愚为不肖,而与禽兽不远。譬之凿井者,一步低似一步,将日流于污下而已,岂非下达者乎?欲脱去凡近以游高明者,当知所择矣。”

【心学讲评】夫子曰:夫人志行之不齐,推而达之,其贤不肖之相去,岂有涯哉!要其所自分,君子小人而已。诚其为君子也,业已立身于循理之中,则虽所造之未深,不能即至于高明,而所与处者君子之人,所学者君子之道,渐渍于为善之乐,日进而知义之必精,有所未逮而心不安,达而之于圣域,皆其所优为者。其上也,未可量也。

如其为小人也,托身于从欲之俗,则虽其技之未工,不即极乎卑污,而所与处者小人之人,所肖者小人之术,渐渍于为恶之利,日熟而见事之无不可为,有所未极而意不戢,达而之于败类,固其所不恤者也。其下也,乌有止也。是以择术必明,而守之必定。勿曰善不易为,而恶犹可悔也。

【元典】

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译文】孔子说:“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

【诸儒注疏】程子曰:“‘为己’,欲得之于己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

程子曰:“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己。”愚按:圣贤论学者用心得失之际,其说多矣,然未有如此言之切而要者。于此明辨而日省之,则庶乎其不昧于所从矣。

【理学讲评】为己,是欲得之子己。为人,是欲见知于人。孔子说:“古今人所学之事虽同,而其用心则异。古之学者,其从事于学问思辨,饬躬励行,若与今同与。然学问思辨,只为道未明也,而孜孜焉以明其道,饬躬励行,只为德未立也,而孜孜焉以进其德,所知者性分之固有,所为者职分之当然,惟求尽其在我而己,所以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其从事于学问思辨,饬躬励行,若与古同也。然学问思辨,未必其明道者如何,而汲汲焉欲见知于人;饬躬励行,未必其进德者如何,而汲汲焉欲求知于世。非矜炫以要名誉,则矫饰以媒爵禄,惟恐人之不知而已,所以说今之学者为人。为己者虽专于务内,而有诸中者形诸外,其终自至于成物。为人者虽心在务外,而虚誉隆者实德病,其终并至于丧己。学者不可不知省也。”

【心学讲评】夫子曰:欲进今人而效古人之志业,学而已矣,而不谓学之亦成乎今而异乎古也。诵习之文,言行之迹,不可信为义利公私之准也,亦问其所为者之何如耳。

古之学者,念己之有耳目,而必尽其聪明;己之有心思,而必致其明察;己为臣子,有不忍不事之君父;己为君子,有不容不治之野人;而恐率行吾意之未中乎理也。乃取效于先觉,以求惬于心之所安;是故敬业而乐群,惟恐其不及也。

今之学者,以利之所资,必藉人而始遂,名之所成,必待人而始着;君父亦邀名之地,功名原厚实之归;而见当世所尚之相许以文也,乃问业于师友,以求合乎时之所贵;是故从师而问道,不恤其劳焉。呜呼!为人也,而何以学为也?学而且以为人乎哉?其情变,其志移,至于学而尤远于古人,抑将何以救之哉?

【元典】

蘧伯玉使人于孔子。

【译文】蘧伯玉派使者访问孔子。

【诸儒注疏】蘧伯玉,卫大夫,名瑗。孔子居卫,尝主于其家;既而反鲁,故伯玉使人来也。

【元典】

孔子与之坐而问焉,曰:“夫子何为?”对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出,曰:“使乎!使乎!”

【译文】孔子请使者坐下,然后问:“蘧先生最近在做什么?”答:“他想减少错误,但没做到。”使者出去后,孔子说:“好个使者!好个使者!”

【诸儒注疏】“与之坐”,敬其主以及其使也。“夫子”,指伯玉也。言其但欲寡过,而犹未能,则其省身克己,常若不及之意可见矣。使者之言愈自卑约,而其主之贤益彰,亦可谓深知君子之心而善于辞令者矣。故夫子再言“使乎”,以重美之。按庄周称“伯玉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又曰“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盖其进德之功老而不倦,是以践履笃实,光辉宣着,不惟使者知之,而夫子亦信之也。

【理学讲评】蘧伯玉,是卫之贤大夫,名瑗。使是差人。昔孔子尝至卫,主子卫大夫蘧伯玉之家,既而反鲁,伯玉差人来问侯孔子。孔子敬其主以及其使,物命之坐而问之。说道:“尔夫子近日在家干些甚事?”使者对说:“人不能无过,而贵于能寡。我主人之心时常战战兢兢,省事克己,欲其言皆顺理而寡尤,行皆合宜而寡悔。但人欲难子净尽,天理难于纯全,恒以为学问功疏,末免于有过,此则我主人之所为也。”使者之言虽愈自卑约,而伯玉好学力行之美,自有难掩者,盖亦善为说辞者矣。故夫子于其既出而称之说道:“斯人也,其真可谓使者乎,其真可谓使者乎!”重言而叹美之,盖亦以彰蘧伯玉之贤也。大抵天下之义理无穷,人心之出入无定,故寡过未能,非使者为伯玉谦词,乃真实语也。尧、舜、禹之授受,以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成汤之检身若不及,文王之望道而未之见。古之圣贤未有不以此存心而成德者,善学者宜加意焉。

【心学讲评】人终日于过而不自省也。苟免于过,而即自矜,既已迷而不知复矣,而为之下者又从而导谀之,是以大惑终身而不解。夫子于卫交蘧伯玉,以道相成久矣。其使人于孔子,岂寻常致问之仪哉!所使者为家人乎,为弟子乎,必伯玉之所见为可使者。夫子与之坐而问焉,礼也。曰:“夫子何为?”问其莅官之政乎?问其退修之学乎?为使者未易对也。而使者曰:“夫子非能有所为也,而未尝不欲有所为也。其不能无所为也,则正不敢轻于为也。窃见其不容已于言焉,而不敢遽言焉;其不容已于行焉,而不敢遽行焉;审之于进退默语之间,慎之于出身加民之际。夫子谓如是而可以寡过矣。吾党信之,亦谓可以寡过矣。已而夫子之自责无已也,则又未尝不悔其道之未尽,人己之未得,而二三子亦觉夫子之所以为夫子者未尽也。凡夫子终日之为,皆此之为皇皇耳。”

于是礼成而使者出,夫子穗之曰:若斯使者,其能尽使之道乎!其不愧为君子之使乎!与闻君子之学,是以知君子之心;不侈美以张君子之能,正曲体以尽君子之美。其上不骄者,故其下不谀,是可以助伯玉而同于道者乎!而伯玉之门多沉潜之士,亦可尚矣。呜呼!此夫子所以乐交伯玉也。

古人无奴,即有给赐罪人者,亦不使之将命。此使者,乃子华使齐之类。

【元典】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要考虑那个职位上的事。”

【元典】

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译文】曾子说:“君子考虑问题从不超过自己的职权范围。”

【诸儒注疏】此《艮卦》之象辞也。曾子盖尝称之,记者因上章之语而类记之也。

范氏曰:“物各止其所,而天下之理得矣。故君子所思不出其位,而君臣、上下、大小皆得其职也。”

【理学讲评】位,是职位。这一句是《易经》中《艮卦》的象词。曾子尝称述之说道:“凡人之居位,虽有大小尊卑之不同,莫不各有当尽之职。若舍其本职,而出位妄想,则在己为旷职,而于人为侵宫矣。君子则身之所居在是,心之所想亦在是,凡夙夜之所图虑者,惟求以尽其本分所当为之事。如居乎仓库之位,则思以审会计,明出纳,而尽乎理财之职;如居乎军旅之任,则思以勤训练,饬军令,以尽乎诘戎之职,初未尝越位而有所思也。如是,则众职毕举,而庶务咸理矣。”

【心学讲评】君子读《艮》之象辞,而以为慎思之则也,乃称之曰:君子之存诸心者,于道无所不涵,致其知者,于理无所不穷。而当其用思,则有异焉。思者,就事而察其理之谓也。若是,则所思之事即其位,而所处之位乃其可用吾思者也。位之中有得有失,有常有变,深入而备体之,恐不尽其理也,则有研几精义之无可略者矣。若位之外,存亡者天也,顺逆者人也,古今者时也。他日之或然,今日思之,则适以乱当前之所守;他人之未得,而代为思之,则不念在我之已疏。君子于此,不侈其博闻多知之长,勿逞其泛应旁通之力,故在己尽而于物不矜。理得于己,而抑又何求哉?此艮止之学,君子用之以治思也。

【元典】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译文】孔子说:“君子认为说到而没做到很可耻。”

【诸儒注疏】“耻”者,不敢尽之意;“过”者,欲有余之词。

【理学讲评】耻,是羞耻。孔子说:“人之言行贵于相顾。若喜为高论,轻肆大言,而考其所行未能如是,则为言过其行。究其归,不过便佞小人而已,故君子耻之。以是为耻,则勉不足而谨有余者,自不容不至矣。”

【心学讲评】子曰:君子之存心,于言行见之矣。苟不以心制其言,则言苟无悖于道,可以惟吾言而无所愧;苟不以心笃于行,则行苟有功可见,可以如是以行而姑且止。君子之存心也则不然,以为言节无愧也,而吾之幸而闻道也,非欲以示人也。终日学之,而一言尽之,将谓我为知,而所不知者更多也。吾之知止于是,而遂以表章至道乎?故如有所歉于天焉,若有所馁于人焉,诚耻之也。审于无可耻而后发,而言乃为经矣。行即有成矣,而道之难于克尽也,见为尽而犹不尽也。功之所就,即过之所伏,将谓可以自信,而所难信者正多也。虽若见为无可加,而更进焉,则又有得矣。故古人有姑舍者焉,天道有难凭者焉,必过之也。极于无可过,而后行以成焉,而行乃无憾矣。

盖惟不于言见言,而以反求自省之心,持之于出口之际;不于行见行,而以求至于道之心,奋之于躬修之时。君子之存心有如此者。人勿轻于言行哉!

【元典】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泰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译文】孔子说:“君子的三种品德我没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诸儒注疏】自责以勉人也。

【元典】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译文】子贡说:“老师是在说自己呢。”

【诸儒注疏】“道”,言也。“自道”,犹云谦辞。

尹氏曰:“成德以仁为先,进学以智为先。散夫子之言,瑛序有不同者以此。”

【理学讲评】忧,是忧虑。惑,是疑惑。惧,是恐惧。自道,是自家说自家的事,言道其实也。昔孔子以至圣之德,而常怀望道未见之心。说道:“君子之道有三件,反之于我,一件也不能。三者何?曰仁、曰智、曰勇是也。仁则心德浑全,而私欲净尽,凡穷通得丧,皆不足以蔽其心,故不忧;智则心体虚明,而思虑详审,凡是非邪正,皆不足以蔽其心,故不惑;勇则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以之决大疑,任大事,自勇往直前,而无足以动其心,故不惧。此三者,皆君子之全德,而我之所未能者也。”夫孔子道全德备,其于三者,皆已各造其极而时出之,岂复有所未能者乎?故子贡闻其言而叹说:“此乃夫子自言其实有者如是耳。”而乃以为未能,盖圣不自圣之心也,大抵圣人深见义理之无穷,其自视常以为不足,故圣而益圣。有志于希圣者,当知所惕励矣。

【心学讲评】圣人之所必不可及者,惟心与道合而无间。道无可息之时,故圣人无可息之心。天下至变之境,道皆行乎其中,则圣人以其心与周流,而恒觉道之未易。夫天下有能如是以居心者乎?则非圣人而如是乎?故其自言也,恒见不足,而非但以谦受益也。呜呼!圣人且如是,而人之自言也,何其易也!

夫子体诚仁诚智诚勇之天德,而历乎可忧可惑可惧之境,以从容中道焉,乃以为此非易也,而曰:君子之道,有所从人以致尽乎己,斯有所出之以应天下。因其性之所近,而致其克尽之功,所道者有三也。道之也已精已熟,则用之也不劳。乃我之泛应乎世而允协乎心者,惟日孜孜焉而未能也。夫君子于得丧之不忧也,有所道以忘忧也;安恬静而养之以纯粹,无土不安,故不忧也。君子于是非之不惑也,有所道以辨惑也,宣聪明而广之以察识,无几不审,故不惑也。君子于凶危之不惧也,有所道以免惧也,秉刚直而配之以道义,无理不伸,故不惧也。各极其一,而君子之行成,兼体其全,而君子之德备。我于三者不无勉焉,而何天下之忧、惑、惧相因而日至,而吾之仁、智、勇见为可用,而恒难不敢自信也?而我其能自已乎?

于是子贡见道之无穷,而窥夫子不息之!心,乃曰:三者之难能,诚难能也,而非夫子之难也;乃非夫子之难能,而夫子自见为难之心,则自言固如此也。自人言之,夫子之乐,年可忘而遇可一,仁无不安矣;夫子之明,天不违而人不过,智无不昭矣;夫子之威,道常伸而义必正,勇极乎大矣。而夫子之自道,则若忧、惑、惧之有其可忘,而更有不可忘者存;仁、智、勇之已极其至,而更有其至者在。圣之不自圣,唯圣而必不自圣也。夫子且然,而况学者哉!

夫子之自言者,不息之心,而子贡之知圣也,知其不息之诚。圣人诚不可学而至矣,而人皆有心,则皆可有不息之用。得一善而自足者,岂其心之果足哉?则人固有作圣之能,而无如其自弃之心何也!

“道者三”,非之道三也。仁、智、勇是德,不是道。此“道”字解作“由”也,由之以成德也。“自道也”,只是自言如此意。

【元典】

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

【译文】子贡诽谤别人,孔子说:“子贡啊,你就那么好吗?我可没这个闲工夫。”

【诸儒注疏】“方”,比也。“乎哉”,疑辞。比方人物而较其短长,虽亦穷理之事,然专务为此,则心驰于外,而所以自治者疏矣。故褒之而疑其辞,复自贬以深抑之。

谢氏曰:“圣人责人,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如此。”

【理学讲评】方,是比方。子贡平日好比方人物而较其短长。此虽穷理之一事,然专务为此,则心驰于外,而自治之功疏矣,故孔子反言以警之说:“赐也其贤乎哉?盖惟贤者,自家学问工夫极其精密,乃可以其余力而较量他人。若我则以义理无穷,工夫未到,日孜孜焉惟以进德修业,迁善改过为事,方自治之不暇,而何暇于方人哉?”夫方人之事,在圣人犹以为未暇,况学者乎?孔子言此,其所以警子贡者,至深切矣。

【心学讲评】君子之为学,求诸己,而自顾所居者何等也。即出而见天下人品之不齐,于贤者引以自愧,不肖者取以自鉴,好恶在心,而不易出诸口。若甄别人品而高下之,惟有铨选之职者弗获已焉。而子贡取人而方之,以类相从,以等相差,何为者也?子曰:夫修己已尽,而治人之道行焉,则或可以方人矣,惟其贤也。天下之贤莫己若矣,其高卑清浊不能出我之范围,而因以宰制之。赐也,而贤乎哉?若以我自思,则我之所志者何如乎?我之所就者何如乎?拟我于人,而我何以自处?拟人于人,而且忘乎我。惟日孳孳焉以自求,惟日孳孳焉以择善而从,不善而改也,固不暇及于人之长短也。不暇者,圣人不息之心,而好恶之理求全于己者,诚不易也。故孔子作《春秋》,论而不议,圣人之诚于此见矣。非子贡之所能及也。

【元典】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没有能力。”

【诸儒注疏】凡章指同而文不异者,一言而重出也;文小异者,屡言而各出也。此章凡四见,而文皆有异。则圣人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

同类推荐
  •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明代哲学史(修订版)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系统阐述明代哲学的专著,内容包括明代初年的朱子学,阳明心学的先驱,王阳明的良知之学,阳明各派弟子主要是浙中、江右、泰州对阳明学的发展,明代中后期的朱子学,明末东林、蕺山对朱子与阳明的融合,黄宗羲、方以智、王夫之等明清之际思想家对明朝学术的反省与总结,以及明代佛教、道教与儒学的会通,天主教初传时期与本土文化的碰撞与吸收等,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了明代哲学的发展脉络。在论述中,注意各家的独特性及其思想深度,各思想家在整个明代哲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对明代哲学的独特问题如良知的有无、动静、中和及本体与功夫、先天与后天等有深入阐发。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老的密码:破译远古文明的方法

    古生物学家推论: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5亿年中,地球生物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经历了5次大灭绝,时间大约分别是5亿年前,3.5亿年前,2.3亿年前,1.8亿年前,6500万年前。这就是地球文明循环说。在20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过高度文明的生物,然而,全球性毁灭以及亿万年的自然变迁,抹掉了一切痕迹。我们现在迷惑不解的许多遗址、遗物,只不过是有幸保存下来的远古文明的残存物而已。即使是现代文明,也是几经毁灭性的劫难,当代人类也只是那些幸存者的后裔而已!
  • 说论语

    说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他言行的记录,孔子是一个志向高远、命运坎坷的仁者,也是一个富有心灵能量,不谈神论鬼的智者。更是一个诲人不倦、有教无类的学者。
  •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圣经以来的诗歌与信仰

    《神圣真理的毁灭》是哈罗德·布鲁姆在哈佛大学诺顿演讲的精华结集。在基督教与犹太教信仰的大背景下,布鲁姆主要从三个角度评论,即对前人的继承,作家所独有的原创性以及对后人的影响。书中评述了西方文学传统中影响巨大的作家、作品:从希伯来《圣经》写起,到弗洛伊德、贝克特等现代派作家为止,他重读了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布莱克、华兹华斯、卡夫卡等重要作家。同时,他在描绘文学发展的框架中,对信仰与文学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极富启发性的阐释:文学在人性的立场上与神学及宗教抗衡,才能使人的创造力与神的创造力颉颃。
热门推荐
  • 霸气九天

    霸气九天

    生当为豪杰,死亦为鬼雄!就算废体之身又如何,天才又能如何。吾当霸气九天!
  • 雾年意星

    雾年意星

    比我好的还在努力,比我差的还没放弃,我有什么资格说我无能为力。
  • 昭王开外挂

    昭王开外挂

    现实中的他,面对的现实的残酷手足无措。偶然的机会,他来到了一个奇幻的世界,既然成了这个世界的昭王?故事后的他会怎么样呢……(每周日更新。)
  • 锦衣孝陵卫

    锦衣孝陵卫

    大明锦衣卫参上!好吧,只是一个会符箓术法、为了守护大明龙脉,穿梭在墓道暗河里的普通看坟孝陵卫啦。为了大明的明天,和我偷偷藏起来的宝贝努力吧。
  •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中国百年戏剧表演教育目录(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演员的诞生,是一个不断地、反复地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本书是对百年来中国戏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具体些说是对我国话剧表演教育历程的回顾。其中既有对史实的比较系统、详尽的梳理,也有对某些带规律性的史识的比较深入的阐释。
  •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纵览(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发展历史大纵览(中国文学知识漫谈)

    《中国文学知识漫谈》主要包括中国文学发展历史、民族与民间文学、香港与台湾文学、神话与传说、诗歌与文赋、散曲与曲词、小说与散文、寓言与小品、笔记与游记、楹联与碑铭等内容, 具有很强的文学性、可读性和知识性, 是我们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文学作品、增长文学素质的良好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最佳版本。
  • 世子妃娇养记

    世子妃娇养记

    阿蛮虽家境贫寒却容貌出众。一纸婚约阿蛮被迫嫁给了一瘸子。听说“瘸子”喜欢打人,脾气暴躁阴晴不定!死在她手里的丫鬟不计其数,阿蛮有些慌了,她可不可以逃?……"你脾气暴躁!"“嗯。”“阴晴不定!”“没错。”阿蛮哽咽,泪珠滚落。“你还不近女色!”男子眼中暗流涌动,似笑非笑。“那可不一定!”……
  • 回到三国去种菜

    回到三国去种菜

    一个三无宅男回到三国,张飞、关羽、简雍都不是轻易能收服的,史书上的叔父支持刘备崛起的刘焉却一心想要谋刘备的家产,名义的老师卢植却是自己在官场上最大的拦路虎,又不好意思低头去求好友公孙瓒,黄巾起义更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织席贩履也不是无产阶级能玩转的,为了起步资金刘备只能选择老老实实先种菜吧!
  • 极品混世系统

    极品混世系统

    “系统,功德点能换钱不?”“不能。”“那你能干点啥?”“能换命要得不?”周文看着面板上只剩一天的生命,默默擦干眼泪。拍响了醒木。“升堂!”
  • 你以为的遇见是缘分

    你以为的遇见是缘分

    五年前的一起爆.炸.案改变了五大家族的命运。可爱乖巧的零追忆和霸道浪荡零追忆遇到神秘的年惘然,一系列的线索浮出水面,他们又会怎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