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86600000006

第6章 用“演化博弈论”解读中国社会风气(2)

美国也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社会风气好一些,说明宗教在一切从头开始的新大陆上是起作用的。但以上的讨论表明,对中、美、日的社会风气进行比较,不能只看宗教,事情要先从涉及初始条件的演化博弈看起。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起点思维”,按照这个“非常识”的思维,政府和宗教都是文化的结果而不是初始原因,政府和宗教的作用只是在于表现和强化那个“初始原因”。当然,政府和宗教会在下一步起作用,从而成为某些新变化的“后发原因”。演化博弈考虑文化之间的撞击以及文化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它是一种“起点”、“过程”和“结果”并重的世界观。

说到“政府”这个关键问题时,相信“都是文革惹的祸”的人,潜台词要么是“只有基督教才能治中国的社会风气”,要么是“只有多党民主才能治中国的社会风气”。

如果说食洋不化指的是中国人不懂中国甚于不懂西洋,那么,“只有基督教才能治中国的社会风气”就是一种典型的食洋不化。中国人就是信了基督教也改变不了原有的信仰,因为信仰是在血液里流的东西,不是脑子一发热选择出来的东西(注意,我不是说信基督教是脑子发热,我是说将基督教工具化是脑子发热)。“潜意识”中的信仰和“意识”中的信仰是两回事——西方人的基督教是他们“潜意识”里的基督教,中国人刚信的基督教则是“意识”里的基督教。自然的信仰是一种幸福,经过“意识”选择出来的信仰,却是一种与原有的“潜意识”中的信仰相冲突的磨难。所以,“改宗”是一种莫大的痛楚。如果说中国人的“现世实利主义”是在基因里定了格的,那么意识里的东西则很难不被潜意识过滤掉,再怎么想“纯粹”也“纯粹”不起来。

“只有多党民主才能治中国的社会风气”则是一个更大的谬论。多党民主治不了中国的社会风气,相反,中国的社会风气反倒很可能会把多党民主给“治了”。为什么?因为多党民主不是制度设计和制度确立的问题,它是制度运行的问题,而制度运行是实践者和操作者体现其文化特性和行为特征的问题。民国初年的“民主”我们都看到了,让“犯规成性”的中国人“运作”多党民主,就等于让自由散漫的人操作一个“自由界限敏感”的制度,结果只会使民主公地悲剧问题更加严重。

有人说,同是中国人的台湾人搞多党民主,社会风气就比大陆好。这是一个更为严重的错误。台湾地区的社会风气本来就比大陆好,蒋介石的大陆“官文化”已经把原本的社会风气搞坏了,现在的多党民主又进一步把它搞坏了。这也就是说,多党民主的“公地逻辑”,会让在“犯规文化”里泡大的某些中国人有了更大的“犯规成性”的自由空间。“约束型的意识形态”制不住中国人,“反约束型的意识形态”只会让社会风气更加不堪。

中国不管是搞“多党民主”还是“一党民主”我都不反对,我反对的是“以为有法治了,民主就能运行起来”的观点。这么说,中国人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没治了?当然不是。下面我会谈到改变进化稳定策略的希望在哪里。

三、道德与启蒙

一般而言,信任和牺牲无法突破中国人的小圈子,政府和宗教也管不住中国人的灵魂。表面上看,是某些中国人以刚学到的西方个人主义,在道貌岸然地反对“政府强制”,实际上是某些中国人潜意识里的“小圈子道德”在抵制一种“大一统道德”。所以,这种道貌岸然地反对政府强制的结果,就不可能是突破小圈子的公民道德的出现。因为,那些刚学到西方个人主义的自以为是的“启蒙者”,往往身不由己地陷入了一种未必自知的矛盾:他们的精神是西方的,他们的情感却是中国的;他们的思维是西化的,他们的行为却是中国的;他们反对文革,可他们借以反对的方式本身却是文革的方式;他们苦争自由,他们的心智却是“不容忍、无敬畏”;他们在思想中天真地以为自己最配获得自由,可他们的行为却表明他们最不配获得自由。“大一统道德”和“公民道德”双双失禁,“范跑跑道德”就打着个人主义的幌子露头了。

我说过,反对政府强制这种“个人容易懂的事”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启蒙,“个人容易懂却不容易做的事”才需要启蒙。启蒙不是“思想行为”,启蒙是“涅磐行为”,启蒙是改变进化稳定策略,启蒙是突破文化锁定。

近现代“西方化”以来,中国知识界的最大错误,就是一直以为启蒙是一种思想行为,所以才有“谁启蒙谁”的问题。而我们中国人的蒙昧心智早就被理性之光照亮了,谁不知道需要自己解放自己、争取人格独立、减少依附性、抵制“颂圣文化”、摆脱“明君情结”?这些早就是老生常谈了。可问题是,在行为规则上突破“认识到但却被决定”,这才是真正的启蒙。大家早就都认识到,却都因为行为规则上“被决定”而无法动弹,“论者”还一个劲地谈一般认识问题而不是行为规则问题,这算什么启蒙?

全部的问题只在于:时至今日,中国的知识分子依然满怀担当“道统”之心。中国人喜欢做表面文章的心智,在知识分子这里表现得最淋漓尽致。人们经常提出一些自己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而极具讽刺的是,这根本不是因为他们表里不一、口是心非,而仅仅是因为西方化了的中国人,他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倾向原本就是分离不对称的“双轨制”。他们一个个在书面上和口头上都可以是“精神巨人”,但这改变不了他们是从“小圈子道德”熏陶出来的“行为侏儒”。

也就是说,当我们已经知道自由存在“外部性”,但还是有人坚持只说“自由是目的”,我们就把自己打入了需要“被启蒙”的行列。当我们已经知道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情感倾向是分裂的,“小圈子道德”和“共同体道德”的双重性使我们成为“精神巨人”和“行为侏儒”,但还是有人坚持只说“民主是手段”,我们就再一次把自己打入了需要“被启蒙”的行列。当我们已经知道我们是“人性+民族性+个性”的综合,但还是有人坚持只说“人性是普适的”,我们就又把自己打入了需要“被启蒙”的行列。当我们已经知道“制度运行”更加重要,但还是有人坚持只说“制度决定一切”,我们又把自己打入了需要“被启蒙”的行列。

“社会风气”肯定是比任何“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都要重大,为什么它就是无法得到重视和改变?因为,道德像空气一样,它是一种无形的投入品。空气污染已经很难管制,因为空气是作为一种伴随性和免费的投入品而存在的。“道德污染”更难管制。管理学上讲,“人管人、制度管人、自己管自己”是管理的三个境界。任何制度都不可能穷尽一切可能性,任何制度的运行都不可能滴水不漏。“自己管自己”永远是必要的。

某些中国人的道德观就是在这里出的问题:他们认为道德是管别人的,至少对“圈外人”是这样。所以,社会风气出问题自然是说别人出了问题,不是自己出了问题。所以,“贪污腐败”和“司法不公”会成为“两会热点”,因为问题永远是政府和别人的“贪污腐败”,问题永远是政府和别人的“司法不公”,而自己永远是对的,自己永远是受害者,自己永远是弱势群体。这种“我例外”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一种最大的丑陋和腐败,中国人永远不知道一切说的“正是阁下自己的事情”。

按道理来说,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可能成为社会风气的受害者,但是,某些中国人管不了了,他们把一切受害问题都推给法律,让道德问题全部成为司法问题,所以司法问题就堆成了“司法不公”问题。

个人道德是个免费的无形投入品,所以整个社会要在事后以社会风气的损失作为付出的极大代价,这就是那个囚徒困境的逻辑。政府干预的逻辑是“强制”,可道德的逻辑偏偏是“自律”而不是“他律”。“强制”可以出“虚伪”,却出不了道德。当政府还不懂得“问题不在于改变人,而在于改变人的费用结构”时,政府干预只会把问题搞得更糟。

那么现在,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怎么来改变不良社会风气?

“改变人的费用结构”就是我们中国人的唯一希望所在。“改变人的费用结构”,说白了就是形成“先出善招”的“新进化稳定策略”。只有费用结构的渐进调整,囚徒困境的进化稳定策略才能开始从局部改变。

由于这种集体行动有着很强的外部性,大家都想“我例外”和“搭便车”,所以政府的责任就体现在这。问题还在于,现在的政府还在受到“西方民主”和“内部矛盾”的双重威胁,威胁越大,就越需要加大投入进行“维稳”,社会风气的改变就会变得越次要,社会风气的改变也就越发没有希望。

总之,中国人的问题不是向西方国家学什么,而是如何通过“改变人的费用结构”去打破我们中国人的囚徒困境,不要老是等到“出了大事”才见社会风气好上几天。

(作者系芝加哥“制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导读:

这是一篇长达三万多字的文章,编者屡屡想删减却终觉不舍。作者将美国真是最精巧(却也最雄心勃勃)的“巧实力”——网络空间战略完整展现,并抽丝剥茧,解读丝丝入扣。在至关重要的意识形态之维,看看美国是怎样待我们的。

我们若要走自己的路,必然不仅仅是“让别人说去吧”那么简单。

同类推荐
  •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改革

    中国选举制度的改革已经在农村、城市社区、乡镇和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过程中展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并在人大选举政府官员的改革方面也出现了许多变化。这些都表明,进一步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现在是抓紧时机从法律、制度层面推动中国选举制度改革的时候了。从这样的考虑出发,世界与中国研究所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和学者对这个问题展开了深一步的研究,就选举制度的改革提出比较详细的意见和进一步改革的想法。
  •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公务员职业道德:基础知识

    本书内容包括:道德、职业道德的含义和作用,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和作用,公务员的责任、义务和纪律,公务员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中国古代如何加强“官德”修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公务员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有关要求,国外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做法,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原则和实现途径等。
  • 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中国政治哲学史(第三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政治哲学史)

    1840年之后,中国经历西方的冲击,在政治合法性和社会秩序的原则的认知上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古今之变和中西之别的背景下,中国近代的政治思想家们一方面试图以中国古典的政治观念来吸纳乃至批判西方的启蒙政治思想,另一方面则又深感中西政治思想的巨大鸿沟。由此,这个时期的政治哲学呈现出明显的中西杂糅的特征。通过对康有为、章太炎、孙中山等人的政治哲学的分析,可以看到,传统儒家经典中的政治原则虽然开始动摇,但依然是人们思考政治问题的出发点。而西方的民权、自由、民主、立宪、共和等开始成为中国政治理论的重要观念。在国家富强和民族独立的目标下,民族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政治思潮衬托出这个时期政治哲学的开创性和丰富性。
  • 党旗在召唤

    党旗在召唤

    《党旗在召唤》包括党的基础理论、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史、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十七大新党章等有关内容,结合新时期高校大学生的特点,在全面阐述党的历史、性质、指导思想、纲领、宗旨、作风、组织制度和纪律的基础上,对新时期党员的条件、新时期大学生的党性修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科学阐述。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毛泽东思想常识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毛泽东思想常识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毛泽东思想常识党建工作实务丛书:毛泽东思想常识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秦魂天下

    网游之秦魂天下

    一位刚失业在家的打工青年一款席卷全球的武侠网游几段可歌可泣的帝王争霸一身蓝衣,一个酒壶,一双手,在这个虚拟世界势要创出自己的故事
  • 忍界之旅

    忍界之旅

    人生下来,在哪都有一场旅行。忍者的世界里也是一样,家人朋友、国家阶层、矛盾冲突、责任工作、欲望、权利、自由……活得或痛苦、或幸福、或低谷、或高峰,我们都希望在最终的离别之时感到欣慰:来到这个世界真是、太好了……
  • 腥路

    腥路

    她为了他服毒自尽,他为了她变成了杀人狂魔。于是他成为了武林公敌……
  • 慕迟苏兮

    慕迟苏兮

    【1V1】风姿绰约女子的轻灵之气迷惑了男子,她美的像坠落凡间的耀之精灵,总是那么的闪耀。在淅淅沥沥的雨滴中,她仿佛遥不可及般的无法触碰。命运的安排下,他终究抓紧了她,再也舍不得放手。生生世世,于他而言,最过魅惑的言语是“苏倾and苏墨”出现在同一页纸上……
  • 九国风华

    九国风华

    有虞建立大虞皇朝定都洛邑分封九国,后传至第三十五代虞皇虞仁,虞仁生性放荡孱弱,九国势强各国争乱不断,北方异族蠢蠢欲动,国局动荡不安,兴盛的大虞皇朝岌岌可危。
  • 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小说精选集

    九十九度中:林徽因小说精选集

    林徽因小说处处体现出悲悯的情感和对底层的人道主义关怀,展示了民国时期都市生活的样态。本书收录了她的小说代表作《九十九度中》《窘》,以“模影零篇”为总题的四篇小说,以及她对王尔德《夜莺与玫瑰》的精彩译作,为你全面地呈现出一代传奇才女的别样人生。
  • 君临天下之三生情缘

    君临天下之三生情缘

    一世辉煌,一世落破,一世绽放,一世凋零,一世如梦,患得患失、正所谓;三生之缘.不过是他撑起的雨伞,道一句:莫忘初心。———————————————浮生若梦,便与你浪迹天涯,执手看风云。此生不为来世,只为轮回等你归来与世隔绝,十里缠香,梦见你容颜高举手中剑,怒问苍天,倾国颜,可有来生相见。以剑之名,浪迹天涯,笑看那年,听雪楼上,龙凤呈祥,以剑之名,祭你风华正茂,不忘初心。———————————————少年,一路向西,途经大荒之地。一切所遇见的,所经历的,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再遇见前世的她,记忆,已不知所踪,亦不能追回,容颜未变,只是陌生人罢了。———————————————成王之路,争天下第一,寒天雪地大战群雄,夜空星海之下,是我对你唯一的承诺,无尽深渊前,你魂飞魄散。杀,斩尽天下一切仇敌。柔,只为来生与你共赏繁华。(男主角比较强势些,女主也不弱,前期比较温馨,后期计较虐)
  • 腹黑魔女:校草的独家萌宠

    腹黑魔女:校草的独家萌宠

    她,有一张貌若天仙的面孔,一副骄傲的身姿,她是一个十足的小魔女。因为一次意外,她和他结下梁子。她和他之后会怎么样呢?她的幸福将会怎么样呢?她......到底是谁,到底是什么?【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若有真实,纯属巧合!】
  • 我的诸天万界穿梭门

    我的诸天万界穿梭门

    得诸天万界穿梭门,门后的诸天位面,位面中的机缘游走在诸天万界,寻觅永恒太上,证不朽大道。
  • 逐龙神针

    逐龙神针

    百年前,西蜀八将之首的秦星屠出身西川巨贾之家,家境殷实。父母慈爱恬子情深,师门威望与玄乙宗连理成枝。得千蝶仙子至爱,佳人美眷羡煞旁人。但这一切都在一次次紧跟而来的诡计、一件件精心编织的祸事中戛然而止。秦星屠死于至爱千蝶仙子之手,百年后复活人间,踏上寻仇之路,揭开层层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