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9200000014

第14章 圆滑处世,左右逢源事事顺(1)

在如今的激烈生存环境中,人们总会为了生存下来而面对一些难以抵挡的对手。只有懂得隐藏自身实力,等待时机,才能在最后的搏击中,攻对手于不备,获得胜利,到达成功的胜境。

1.做人要懂水的哲学

谚云“吃一堑,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戡恭然自馁也。

——引自《曾国藩心述手记》

上善若水,做人要有水一样的柔韧。曾国藩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常说,他的长进就在于受挫和受辱之中,可上可下,能屈能伸,才能蓄气长智,才能够长久。

咸丰二年,咸丰帝钦点曾国藩为湖南帮办团练大臣,让其火速到任。当时,曾国藩正在为母亲守孝,接到圣旨,也不敢怠慢,赶紧收拾了行李,去了长沙。

在此时的长沙城里,驻扎的不仅有湘军,还有清廷的正规军,被称为绿营兵。自从清军入关,到咸丰时期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了,绿营兵早已没有了当年的英勇,战斗力极差。可是,清廷一向娇惯绿营兵,平日里他们不是喝酒就是吸大烟,根本就不参加正规的训练。这让曾国藩颇感为难。

曾国藩努力将绿营兵和湘军放在一起训练,可是对于平日里被纵惯坏了的绿营兵来说,让他们在烈日里训练,简直像要了他们的命一样。为此,曾国藩特意让湘军中十分出色的将领塔齐布来做总指挥,负责两支军队的训练。这样的安排引发了绿营兵将领的不满,在他们的教唆之下,绿营兵更加愤恨曾国藩和塔齐布。

平日里,因为湘军的军饷比绿营兵的高出三倍,所以绿营兵总是喜欢找湘军的麻烦,军营里也常常发生两军的械斗事件。本着息事宁人的态度,每一次曾国藩都会对参加械斗的湘军进行严惩,但是绿营兵的将领却对其部将犯下的错误不闻不问。这样,绿营兵更加有恃无恐地对湘军进行挑衅。

一天,塔齐布带着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湘军去吃饭,恰好遇上几个绿营兵在街上酒后闹事。他们几个人看到塔齐布,就冲上来一顿拳打脚踢。血气方刚的湘军看不下去自己的将领被打,冲上去教训了那几个绿营兵。平日里绿营兵的战斗力就不强,再加上人少,只有挨打的份,他们很快就招架不住逃跑了。

待塔齐布等人吃过饭后回到营地,突然从四面冲出100多名绿营兵,将他们团团围住。塔齐布一看大事不妙,掉头就跑。绿营兵在后面一路追到了他落脚的参将府,依然没有找到塔齐布的影子,愤怒之下,一把火烧了参将府。

绿营兵的将领眼见众怒难平,就趁机点火,说了很多曾国藩的不是,结果,愤怒的士兵又冲向了曾国藩的府邸,想要杀了他。曾国藩听闻消息后,躲进巡抚衙门,才逃过了这一劫。

经过这么一闹,曾国藩心里明白,在长沙自己算是待不下去了。有人劝他上奏圣上,说绿营兵的将领不听从指挥,可是曾国藩没有那么做,他忍下了这口气,率领湘军移师衡州。在以后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很快训练出了一支颇具实力的军队。

被朝廷委以重任的帮办大臣,竟然屡屡受到他人的排挤,甚至险些丢掉性命,换成一般人也许无论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气。但是曾国藩忍了下来,他把与别人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精力都用在了团练上,终于以一支相对强大的正规军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曾国藩平日里总是提倡为人不仅要“跳得了龙门”,享受生命的辉煌,也要能够“钻得了狗洞”,忍受生活中所遇到的委屈。其实不仅是曾国藩,凡是有大志向的人,都很能忍受命运的不公和别人给予的屈辱,都不会一味地跟别人逞强斗狠,而是从大局出发,从大处着眼。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他们会忍辱负重,以曲求伸,等待时机,再寻找获胜的机会。其实,暂时的忍耐是为了长久的不忍耐,现在的低头只是为了以后把头抬得更高。只有把拳头缩回来,再打出去,才更强劲有力。

当今日益激烈的就业情况也是如此。很多高学历的人不见得一开始就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但贵在他们能够端正心态,不妄自菲薄、不怨天尤人,能够忍受“低微卑贱”的经历,并在低微中养精蓄锐、奋发图强。

某大学的英语教师罗明,赶上学校裁员,走上了普通的销售之路。由一名荣耀至极的大学教师,一下子“跌落”咸了一个“厚脸皮”的推销员,他心理上的落差感十分强烈。

有一个朋友问过罗明关于“扫楼”的事情。那个朋友阴阳怪气地问他:“‘扫楼’是不是很威风,一层一层,挨门逐户,就像鬼子进村扫荡一样?”罗明听完这番话,内心真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往事不堪回首,他至今还清楚地记得“扫楼”之初的那种狼狈和艰辛。他曾经精确地统计过,他“扫楼”的最高纪录是一天内跑了10栋写字楼,“扫”了72家公司,感觉身体像散了架一样,腿和脚都不是自己的了,别说走路,连挪劝一下都很困难。那天晚上,他坐电梯从楼上下来,在电梯里,他感到自己的胃正在一阵阵痉挛、抽搐、恶心,唯一的想法就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大吐一场。他经常忍受人们的白眼和奚落,这对于从小到大都一直备受尊重的他来说,该是怎样一种伤害啊!

如果推销会员卡只有“扫楼”这一种方法,那么很少有人能够坚持下去,也很少有人能够成功。但是他坚持住了,并且积极从中寻找到了诀窍。2004年初,他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销售公司。

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没有经历过当年的“低人一等”,哪里会有日后的“高人一筹”呢?

人们往往总是羡慕那些成功人士能够高人一等,风光十足,却忽视了他们曾经“低微”的经历。所以,处于人生低潮的我们,不要因为现在的生活就放弃自己,只要自己肯努力,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2.处事要懂“滑字诀”

萧、韦军之调法,侍专学“滑字诀”,盖无好主意,滑乎其不得不滑也。

——引自《曾国藩的做人三十六字诀》

“滑”字既有贬义,也含有积极的含义。危急之际,它可以缓和矛盾、化解危机,是办事时一种有效的润滑剂。但误解其意者往往由此走上歧路。历代由滑而奸者,几乎无人不身败名裂,实在可叹可怖。

“滑”本意是指路面光滑、滑溜,难以站稳的意思,但引申之后则有搪塞、敷衍、瞒哄之意,也就是以“圆滑”的方式进行搪塞、敷衍或瞒哄,将事情应付或蒙混过去。

明代人吕坤在《呻吟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迷人之迷,其觉也易;明人之迷,其觉也难。”意思是说糊涂人虽然不大明白事理,但是只要经过开导,就可以使他们恍然大悟,因此比较容易;而那些明白人一旦犯起糊涂来,要使他们清醒过来,就很难了。

仔细琢磨,此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糊涂人比较谦虚,对他人不存在成见,因此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和帮助,从而明白一些事理;而聪明人却不同,常常固执己见,不容易接受别人的意见,一旦误入歧途,那就只能是迷上加迷了。因此,与其做那种固执己见的明白人,还不如做那种能够接受别人建议和帮助的糊涂人。

在为人处事方面,我们有时候就不妨采取这种“难得糊涂”的“滑字诀”策略。这里的“滑”即只做表面上的敷衍,而不做认真应对的态度。在某些情况下,采取敷衍的手段是一种最为恰当的方式。

曾国藩一直信奉程朱理学,对“滑”字本来是十分反感的,在他的多处言谈中,都对浮滑之人表示不满。在一般人眼里,“滑”字是贬义的。但如果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际考虑,“滑”字并非一无是处,在特定条件下,它反而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曾国藩的传世文献中,只有在给胡林翼的一封信中谈到“滑”的重要作用,并总结出一“滑字诀”。

很少有人说曾国藩为人圆滑,他自己也自诩为拙实诚信之人,极少有圆滑的表现。但他在办事过程中,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他与胡林翼所谈的萧、韦二军的调动之失,是不得不滑,可算一例。

咸丰三年(1853),曾国藩在籍办团练时,镇压起事群众。当时在益阳发生了一姓马之人造反一案,此人已被官府杀死,他的许多亲友也遭到株连,四处逃匿。后来曾国藩亲自密访调查,发现纯属冤案。关于善后处理一事,他专门给当时的湖南巡抚张亮基写了封信,提出建议。他说:“益阳马案,弟明查密访,实为冤狱,前此本未入奏,公亦不必故为掀簸,博平反之名,而无当于事理。但使各捕稍弛,渠家三十余口不必逃匿,亲信数十家不更株累,亦一办法。”

可以说这事做得不太光明,而且也不公平。本属冤狱,却不平反,令人愤慨。但曾国藩考虑得更多。因为此时他只是在籍侍郎,并无实权,也不宜过多干预地方事务。此案为地方官府所办,一旦平反,曾国藩的名声是大了,但地方官就难堪了,可能会加剧双方矛盾。同时,曾国藩主持团练后,奉行高压政策,残酷镇压,形成了一种恐怖气氛。一旦平反,官府的威信会大大降低,人心不服,也就达不到镇压的效果了。所以曾国藩主张在此事上可以“滑”一下。既不平反,也不追究其他人的罪过,不了了之。

上述事件曾国藩的做法不太光明,也不足为训。这是由于他初涉地方事务,还不如后来老练。以后做事,曾国藩主张不留痕迹。

同治六年(1867),曾国荃因参劾湖广总督官文而招来满城风雨,寝食难安。偏偏此时,曾国荃的湖北巡抚衙门失了火。曾国荃疑心是哥老会或仇家干的,恼羞成怒,急出一身病来。曾国藩劝说道:“失火之事,只可说成是打杂人不慎造成,不可张扬是会党或仇家所为。若大惊小怪,胡思乱猜,生出多少枝叶,仇家传播得以为快。惟处处泰然,行所无事。”在曾国藩劝说下,曾国荃才稳定心神,未大肆宣扬,此事也就过去了。

后来曾国藩的办事风格,已不是一个“滑”字所能概括的。他以“浑”“圆”“谦”“退”等字诀处世,由滑而圆,逐渐不留痕迹,手段又较之前高妙多了。在曾国藩的“滑字诀”中,“滑”字除了上面的几种引申义之外,更含有“融通”“变通”“机变”之意。在没有找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之前,可以暂时采取相对来说比较恰当的方式处理事情,使之向着有利的方向转化,也就是我们时常所说的“权宜之计”。曾国藩在为官之初,正直敢言,一方面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和远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他不谙世故、直道而行的书生本色。他的几篇谏疏为他在朝野内外赢得了敢于直谏、忠诚为国的政治名声。曾国藩在京师为官时以敢言著称,经历许多世变后,人变得聪明起来,即对不关己的事有时装糊涂。同治时期的大太监安德海因慈禧宠信变得肆无忌惮,贪婪成性,朝野之人早有欲杀之以谢国人之心。适逢安德海出京,经直隶时,曾国藩作为直隶总督完全可以按“本朝家法”将安太监捉拿。但他知道事情轻重,不敢造次。同时,他为避免与太监相交结之嫌,对这位权势炙手可热的人避而不见。这充分说明曾国藩处事之圆通。后来安德海入山东境,终被处死。晚清人说,这一“令名本可得之曾公”,即是说曾国藩可以因此事成名。但曾国藩处事一向谨慎,尤其是在晚年,唯恐跌蹶,因而慎之又慎。

一方面,看准时机,冒着生命危险犯颜直谏;另一方面,在不利于自己的情况下,明知不对,也是少说为佳。这其中除了年纪经历不同使人变得谨慎的因素外,恐怕与曾国藩的方圆之道不无关系。曾国藩的处世之道,实际上是一种灵活辩证的处世态度和方法。因此,虽然他处世中勤于功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恪守仁义的宗旨未改,而在做事为人上却是一生三变。综观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倾向,是以儒家为,以百家为用。

在给其弟曾国荃的函中,曾国藩提到自己的“机权”之术,并对此感到后悔,决心更改。他在函中说道:“弟书自谓是笃实一路人,吾自信亦笃实人,只谓阅历世途,饱更事变,略参些机权作用,把自家学坏了,实则作用万不如人,徒惹人笑,教人怀憾,何益之有?近日忧居猛省,—味向平实处用心,将自家笃实的本质,还我真面,复我固有。”在这封信函中,曾国藩讲到了权宜机变,承认这是自己在仕途中不得不采取的一种策略。事实上,在许多领域,如军事领域中,这种融通、变通和机变湿得尤为重要。

谋略的运用讲究变通,最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在军事领域中更是应该如此。所以自古以来的著名军事家都非常强调“随时变通,不可执一”,主张灵活运用军事理论。例如孙子就说过,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就像水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只有根据敌情变化而随机应变,才能用兵如神。

战国时期的长平之战,赵国任用只知道死记军事教条的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结果40万赵军被秦军击败活埋,赵国从此再也没有力量抵抗秦国的进攻了。

同类推荐
  • 左宗棠(全二册)

    左宗棠(全二册)

    本书是一部描写左宗棠的长篇历史小说。左宗棠是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著名大臣。一生经历了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平定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有一种境界叫苏东坡2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年时期的苏东坡在政治、文学上的成就及其情感生活。在政治层面,苏东坡仕途坎坷,多次被贬,甚至卷入“乌台诗案”的困局,但他不改一心为民的政治理想,体恤百姓,刚直不阿。在文学层面,他是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文化巨人,继欧阳修成为第二个“文坛宗主”,写了很多流传至今的诗词,堪称空前绝后的一代奇才。在情感层面,该书主要讲到苏东坡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她质朴贤淑,在苏东坡遭受排挤时,默默地照顾他,直至离开人世。
  • 哥伦布

    哥伦布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ChristopherColumbus,1451-1506),中世纪热那亚共和国航海家,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者,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证明了大地球形说的正确性。哥伦布1451年8月10日出生在意大利,自幼热爱航海冒险。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
  • 伏尔泰

    伏尔泰

    伏尔泰(1694~1778)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伏尔泰原名F.M.阿鲁埃,1694年11月21日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伏尔泰在求学时期受到自由主义思潮、特别是P.贝勒反对宗教狂热著作的影响,中学毕业后致力于文学创作,发表揭露宫廷腐败和教会专横的讽刺诗,于1717年和1725年两次被投入巴士底狱,并从1726年起被迫流亡英国。在英国,伏尔泰努力学习英国资产阶级的先进思想,成为I.牛顿和J.洛克的信徒。他热情支持百科全书派的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主张由开明的君主执政,强调资产阶级的自由和平等,批判天主教会的黑暗和腐朽。
  • 申纪兰的故事

    申纪兰的故事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文革时期下放干部,我插队西沟,在这个闻名全国的村庄,我有幸认识了李顺达等数位农业合作化时代的劳动英雄,申纪兰同志是这个英雄群体的成员之一,她在中国历史上首倡男女同工同酬,为家乡的发展呕心沥血,我被她的事迹深深感动,决心好好写一写,宣传申纪兰精神。
热门推荐
  • 控世苍穹

    控世苍穹

    一个普通的孩子,因为父母的离去,而一步步踏上强者之路。
  • 重生后我又是大佬了

    重生后我又是大佬了

    【1v1双洁,姐妹们冲冲冲!】时卿重生了,时卿又死了,时卿又在生死之间反复横跳了。看了眼莫名其妙被绑定的坑爹系统,时卿表示既然大佬身份找回来了,这都是可以容忍的。重生后的日子简直不要太潇洒。只是当初一心相当她男人的人突然转了性。时卿不屑,表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某男人更加不屑,“再给你一次重新组织语言的机会。” “。。。哥哥。”
  • 医效秘传

    医效秘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际霸主

    星际霸主

    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看主人翁刘彻是如何在浩瀚的宇宙中闯出一片天地,成就一番霸业的!本书脱胎于EVE,却又不同于EVE,只希望更多的读者能了解EVE这个游戏,因为这里是一个真实的世界。
  • 缘劫:倾城小公子

    缘劫:倾城小公子

    “小公子,你在想什么?”她落下一枚棋子,望着不远处的大宅,“小事而已,如何搞垮云家。”青苏默,这云家绝对倒了八辈子的血霉。“小锦落,你在想什么?”她抬起眸,抿了一口桃花酿,“小事而已,最近桃花酿的酒香愈加浓郁了。”锦泽默,这小酒鬼的鼻子绝对是属狗的。“小东西,你在想什么?”她脸色绯红,偏头倚靠在他的怀里,“在想一件大事。”他剑眉轻挑,“何事?”她莞尔一笑,“想你。”
  • 神域战纪现世之约

    神域战纪现世之约

    回归现世的神域众人搞事情实录前期一群神经病找不到老大哭哭咧后期帝后狗粮满天飞
  •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

    《受益一生的60个心理学实验》集合了60个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涵盖几十位心理学大师,哈佛、耶鲁、斯坦福等数十所世界名校的心理学研究成果,并将心理学经典理论、心理学实验、心理测试和心理小贴士结合起来,内容十分丰富,适合心理学爱好者和大众读者阅读。在读完本书之后,读者不仅能对心理学的理论有一个广泛的了解,还能在好玩、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和心理测试中弄明白自己,看清楚他人,用心理学知识武装自己,指导生活。
  • 许有夜愿仰望星空

    许有夜愿仰望星空

    也许并非时间太残忍,而是我们太脆弱。光阴未老,见证我曾许下的诺言,一个个消失在岁月的尘埃里,不复存在。那些豪言壮语,那些关于我们梦想的故事,被风沙袭卷,湮没于尘埃之中。
  • 瀛洲散记

    瀛洲散记

    写些山上山下事,说说那“乱世道士下山救世,和尚关门避祸;”。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萌妹也要威风凛凛

    萌妹也要威风凛凛

    “做我女朋友,不然,就把你扔下去。”十大校草之一-高乐凡霸道的说道。左耳上的耳钻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才、才不要”我怯怯的抗议着。“嗯..我来给你分析下,从这里摔下去脑浆溅出三十米,血流成河,会死的很难看哦!”他邪恶的笑着,顿了顿接着说道:“是想死还是做我女朋友,萌萌你可要考虑清楚哟、”他痞里痞气的摸了摸我可爱的脸蛋,就做势要把我扔下去。“啊啊!我不要死了啦,我..我答应你”我立马应道,生怕慢了一秒他就会把我扔下去。脑浆溅出三十米,血流成河、外加死得很难看什么的我才不要!o( ̄ヘ ̄o#)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只要命还在,其他的、、以后再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