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79200000018

第18章 做人之道,敬人敬己(1)

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对待别人如此,朋友间亦如此。亲贤人,远小人,这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交往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备受好评。在人际交往时,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改正进而提高自己。

1.兴家之法,“敬”字刻不可离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至切至切!余深悔往日未能实行此二字也,千万叮嘱。

——引自《曾国藩家书》

家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港湾,从出生到死亡,它都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在家里出生、成长直至死亡。家是生命的起点,也是一切的出发点,家决定着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家庭环境和家教对于一个人能否成才至关重要。在一个家庭中,兴家之法,“敬”字是关键。

曾国藩是个非常注重家庭教育的人,在家庭教育中他又及其推崇“敬”。咸丰四年(1854年)六月十八日,他在给弟弟们的家书中提到过“勤”、“敬”二字。他认为无论治世还是乱世,一家之中必须能勤能敬,才能家业兴旺。一个月后,曾国藩在给家中弟弟的信函中又一次提到了“敬”字,并要子侄辈的人也牢牢谨记,他才能放心。从这两封家书中就能看出,曾国藩把兴家之法中的“敬”字看的有多么的重了!

曾氏一门在曾国藩时期是相当繁荣兴旺的,但是他很清楚,要想将这繁荣兴旺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后辈人就得更加的努力进取。在努力进取的过程中,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和他人。因为只有先学会尊重父母,才能学会尊重他人。当你走出家门,进入社会时,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他人,这样才能处理好周遭的人际关系,建立强大的人际关系网也是成功的前提之一。因此在家教和治家之中,“勤”和“敬”是不可或缺的。

曾国藩自己的儿子更是要求严格。他常常以自己为例来教育儿子,他常说:“我一直有志向向圣贤学习,年轻的时候欠缺居敬的功夫,就算到现在有时也无法避免一时戏谑的玩笑和举动。因为这一点父亲现在还在懊悔。你们应该言辞举动都要遵守礼数,不要随便乱说话,这才是一个人立德的根本。”

曾国藩说这话的目的在于告诫儿子,要想自己被别人尊重,就得有让人尊重的资本。只有做到了“勤”和“敬”两个字,才能获得。曾国藩不仅用自己为例来教育儿子,更是经常拿身边的人和事来提醒儿子,每当在亲戚朋友中有堕落不孝之徒时,他都会告诫他:“(袁婿学坏)尔等在家却不宜过露痕迹,人所以稍顾体面者,冀人之敬重也。若人之傲情鄙弃业已露出,则索性荡然无耻,摒弃不顾。”意思是,你们在家中,即使遇到亲戚朋友自甘堕落的,也不要流露出不尊重的神色来。如果这个人还顾及自己的体面,就希望别人能够尊重他,说明他还知道礼义廉耻。如果这人毫无所觉,娇纵恣意,干脆就不要理他,因为他是没有廉耻之心的人。

曾国藩在教育兄弟和儿子的同时,也同样注重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他知道,自己不正何以正别人。在曾国藩的日记中最常出现的就是他对自己的反省与悔悟,以他在道光二十三年正月二十日的日记为例,他写道:

“今天家里请客,宾客们到了亥时才散去。在整个宴席期间,我替别人说了些讥讽的话,实在太不应该了,做这种事情的惭愧程度跟认了贼人做父亲是一样的。早上,我当自己是另外一个人,仔细地思索昨天的举动,觉得昨天的行为既不符合对待自己的方法,也不符合对待别人的方法。吕新吾先生所说的‘淡而无味,冷而可厌’的这种人,大概就是我了。以后我对别人可不能过于冷淡,也不应该无礼,此事要多加注意。”

关于治家,家教和家风都十分重要。家教家风好,则子孙盛,家教家风差,则子孙衰。曾国藩的后人中之所以能人才济济,与他所倡导的家教有莫大的关系。

兴家之法,“敬”字刻不可离。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战国时期的聂政更是值得后世敬仰。

聂政是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因得罪乡里,带母及其姐避居齐国的都城临淄,结识了韩国大臣严仲子。严仲子因受韩相侠累的嫉恨被迫离乡,欲寻侠士为自己报离乡之恨。起初,他寻到聂政,并赠黄金百镒。但聂政因老母在堂,不能以身许友。坚辞不受。聂母辞世后,严仲予以儿子的身份帮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此后,聂政服母丧三年,并嫁其姐,孤身赴韩,独自一人仗剑入朝都阳翟(今禹州),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姐姐,遂持剑自破其面,挖眼、剖腹。

聂政死后,韩侯暴其尸于市,悬赏购求能辨认其人的人。聂政之姐聂荣闻听消息,即刻动身赴韩,伏尸痛哭。有人好心劝止道:这是刺韩相的凶手,韩侯千金悬赏知道他姓名的人,你不知躲避,还敢在此痛哭?聂荣说:“当年聂政之所以屈身于市贩之中,是因老母在堂,我尚未嫁,故而隐忍不发。后来感严仲子知遇之恩,士为知已者死。聂政毁坏自己的躯体,不过是因为我还活着,以免被人辨认出来牵连我。但我又怎能害怕被牵连而任聂政的英名埋没呢!”聂荣长呼三声“天”,自刎于聂政身旁。

聂政身怀武艺却甘愿为其母及姐混迹于市贩中,后感激于严仲子的知遇之恩而舍命相报,为免亲人受连累不惜毁容一死,堪称侠义。而聂荣虽无惊人的武艺,却具有无畏的精神,她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敢于挺身而出,其性格刚烈坚强,行事果决,重义轻生,堪称侠女!其姐弟的精神引起了后人无穷的感念。他们的精神在于一个“敬”字,因为尊重恩人,尊重亲人,他们选择了牺牲,但是他们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人活着是需要精神的,没有精神人生就失去了支柱。生活在红尘俗世中的人们,不要因为追求欲望而伤害了自己的精神。

如今的社会社会中,诱惑和陷阱到处都是,一不留神就会万劫不复,所以茌现代社会中生活和治家,都要牢记“敬”字,刻不可离。

2.与人交际,“敬”字为主

至于与人交际之道,则以“敬”字为主。切不可仍留军官脱略模样。此虽末节,亦易惹人笑语。

——引自《曾国藩之三十六诀》

中华乃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且不说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就拿对待他人这一点来说,我国就有许多不同的礼数。

对待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礼数。首先敬兄敬长,然后再推广到待物接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尊敬别人。在人际交往中,人与人必须要互相尊重。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交往就不对等了。不对等的交往,是无法长久的。

人们为什么要相互尊敬,道理其实很简单。任何人都是有自己特有的性格和特质的。互相敬重可以使大家殊途同归,追求和而不同的境界,相互弥补不足,共同进步。

当然,同样是敬重,也有一些差异。对待仁爱圣贤的人,敬重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亲近。对待位高权重者,敬重中就多了些许的恐惧,是出于对权势的畏惧。

曾国藩在饱读圣贤书之后,吸收理解了古人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感悟。无论对方的年龄大小、人数多少,都不能够轻慢,做到礼遇有佳。这样做,不仅别人觉得舒服,还体现了个人的修养。

他特别强调了待人接物的态度,一定要严肃而且认真。他时常在日记中提醒自己不可以随便发表意见,不可以不尊重别人、乱开玩笑。关于如何做到这点,曾国藩更是曾经为此立下了誓言:“矫激近名,扬人之恶;有始无终,怠慢简脱。平易近人,乐道人善;慎终如始,修饰庄敬。威仪有定,字整有定,文气有定。”意思就是说,自己绝不矫情做作,突出自己,扬人之恶扬己之善,为人处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懒散放荡,不修边幅,这是无礼的行为,切不可放任。平易近人,平等互尊,乐意称道别人的好处,修饰自己的不足,为人处事善始善终,庄敬自重,这是用礼之常,当随时自箴。

一个人的言语行为,能够体现一个人的修养,更能够体现出对别人的尊重。个人修养如果不到位的话,即便装作礼貌,也只是金玉其外。

相传孔子游历诸国的时候,在荆山下碰到了三个小孩。其中两个在一起玩耍,另一个小孩站得远远的。孔子觉得奇怪,就问站着的小孩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那个小孩回答说,激烈的打闹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地玩耍也会伤人的身体;退一步说,即使不伤害身体,有时也可能撕破衣服,总之没有任何好处。过了一会儿,这个小孩用泥土堆积成了一座城,他自己坐在里面,眼看孔子的车子要过来了,也不给准备动身的孔子让路。孔子忍不住又问:“你坐在里面,为什么不避让车子?”他说“我只听说车子要绕城走,没有听说过城堡还要避车子的!”孔子只得让自己的车子绕过这座“土城”。后来,他觉得小孩的话很。有意思,于是又返回来询问小孩的姓名,赞叹他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懂得的事理可真不少呀。”小孩子有些不高兴,就反问孔子道:“我听说鱼生下三天,就能在江海中潜游;兔子生下来三天,就能在三亩地的范围内活动;马生下三天,就能跟在母马后面行走;人生下三个月就能认识父母。这些都是天地间的自然现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孔子不由地感叹说:“好啊,我现在才知道少年人实在了不起呀!”

就连对待小孩子,孔子也是彬彬有礼,尊敬他们。长江后浪推前浪,后辈不一定就不如前辈。作为尊长,在后生晚辈面前却不可一味地以尊长自居,相反,更应严格要求自己,谦虚待人,这样才能真正在学生晚辈的心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

尊重是相互的,在现实生活中鲜有人能够达到孔子的程度,但这种精神是值得学习的。无论对象是谁,人和人之间的尊重都十分重要。

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对待别人如此,朋友间亦如此。亲贤人,远小人,这是我国从古至今的交往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备受好评。在人际交往时,只有做到亲贤远佞,才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才能改正进而提高自己。

3.孝敬父母,心存感激之情

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

——《曾国藩的做人36字诀》

自从中了进土以后,曾国藩就住进了湖南会馆。那里不仅管住宿,还承办伙食。尽管如此,曾国藩每月的俸禄,依然不够他的开销,常常要靠家里接济才能为生。

官场里有官场里的规矩,每个人都要在这个圈子里应酬。那时候,曾国藩的俸禄很少,每个月除了交给会馆的钱外,大多数的开销都用在了买书和随份子上。

在《曾国藩做人准则》中记载:

有一天,曾国藩刚走进府内,就看见桌子上放了一张请柬,是他的顶头上司赵辑派人送来的。看到请柬,曾国藩就浑身不舒服。这个赵辑,不仅心胸狭窄,还特别地贪婪,曾国藩历来是对他敬而远之的。赵辑也知道他不受曾国藩的欢迎,所以他从来不给曾国藩好脸色,还常常在背地里骂曾国藩,和一起做官的幕僚说他的坏话。对于赵辑的所作所为,曾国藩不是不知道,只是碍于共事的面子,没有办法将事情放在台面上来讲。

前不久,赵辑的父亲从乡下来京城看他,为此他希望摆几桌酒席,为父亲接风,同时也能顺便收一些礼钱。这样的目的在曾国藩看来是十分不可取的,利用父亲来达成自己的贪婪的欲望,怎么说都是不孝顺的。

这时的曾国藩,思想里有了复杂的成分。他想,赵辑的做法虽然不对,但是自己似乎也没有为父母做过什么呢。以前为了提供给自己进京赶考的盘缠,家里几乎一直都是勒紧裤腰带过活的,可是现在自己做了官,却依然没能改变家里的现状,没能报答父母的恩情,甚至连一句感激的话都没有说过。为此,他觉得十分难过,马上想要写信告诉父母自己心中的想法。可是已过而立之年的曾国藩,提起笔却不知从何说起。

辗转了几次,他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写信向父母报平安的同时,给父母寄去了冬菜一篓、寿屏一付。冬菜就是腌制的白菜,并不是特别贵重的东西,寿屏就是一种屏风,也算不上宝物,但曾国藩知道,父母并不要求自己过多地回报,相对于那些贵重物品,他们反而更看重儿子的心意。

对父母,有时候很多感激的话没办法当面说出口,很多的情感也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如果难于开口,就用行动来说话,也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陈毅投身革命之后,虽然长年战乱、远离家乡,但总寄回家书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近况,向父母请安问好。新中国成立后,父母没有同陈毅一起居住,陈毅除了每月给父母寄生活费外,仍给父母写信,聊叙家事,宽慰老人。

1962年,62岁的陈毅因工作途经成都,恰好他年过八旬的老母亲住在成都弟弟家中养病,陈毅想办法安排时间去看望母亲。和母亲闲话家常之后,他拿过母亲刚换下来堆在床边的裤子,对保姆说:“我母亲的病,平时不知给你添了多少麻烦,今天我在,就让我去洗吧!”

在陈毅身上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正是这种对亲人的爱。他主动去看望老人,帮老人洗衣服,而这一切对于一个有孝心的人来说,也是理所当然的。

现在的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一点“小大人”的心理,虽然生活上还离不开父母的照顾,可是精神上总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做事情应该有大人的样子,也应该说一些大人的话了。所以,他们不会对父母轻易地说出那些情啊爱啊的话,也不想在他们面前表现出自己的幼稚。但是,不管年龄有多大,对于父母,孩子永远都是孩子。不能因为害羞,就让父母觉得疏远。如果真的没有办法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的话,那么不妨学习曾国藩、陈毅,用行动来表达。即使是顺路给父母买一些小礼物或者饭后主动去收拾桌子,也会让父母觉温馨。

同类推荐
  • 李白传

    李白传

    李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古代诗人,他深受人们爱戴,被尊称为“诗仙”。李白的经典诗歌作品传诵众口,妇孺皆知。李白的生平事迹和他的个性,跟他的艺术特色一样令人企慕,让令人津津乐道。《李白传》是当代著名李白研究专家安旗先生根据诗人作品展开撰写的一部作品。该书不仅立论严谨坚实,而且文笔省净利落、气脉畅达,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可以说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文学传记作品。
  • 成就霸业——管仲

    成就霸业——管仲

    管仲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杰出的政治家、理财家、改革家,他的治国方略,影响了此后中华民族历史的全过程。他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富国强兵第一人。
  •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三毛

    当梦想与现实之间横亘着一条鸿沟,多少人望而却步?然而,一个女子,她用身体与灵魂追寻着了无数人未完的梦,将那些最美的梦,尽数变成了她真实的生命。她是三毛,一个拥有不羁灵魂的女子,一个勇敢的逐梦人。她如同一只追梦的精灵蝴蝶,敏感、纤弱、勇敢……所过之处,皆是花海。你是否也和我一样爱上了那个超然脱俗的女子——她是三毛,为爱奔走,为自己而活,浪迹天涯,精彩一生……
  •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必知的中国数学家

    《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必知的中国数学家》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海伦·凯勒(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海伦·凯勒(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当一个人失去视力,成为盲人的时候,那么似乎他只能在黑暗中摸索一辈子了;当一个人不仅看不见世界,而且又失去了听力,成为聋人的时候,那么这世界上一切美妙的声音似乎都与他无缘了;当一个人又聋又瞎他将会怎样活在世上呢?然而,有人向这种命运发出了挑战,她最终成为名垂青史的与拿破仑齐名的女人,这便是海伦·凯勒,一个聋哑人,一个双目失明的美国著名女作家。海伦·凯勒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热门推荐
  • 诸天之我剑道无敌

    诸天之我剑道无敌

    开局穿越斗破位面只是开始,诸天漫游,吊打万界强者,不服就拔剑,超神位面,他斩百万天渣军团;斗罗位面,他一路覆灭宗门;洪荒位面,他与鸿钧道祖争道;封神位面,他与通天剑主论剑…斗破、超神、斗罗、洪荒、封神……超脱无尽混沌,绝断万古之剑。天不生我司马青,剑道万古如长夜!本书又名《摊牌了我剑道无敌》·《诸天剑主》·《开局我剑道无敌》PS: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缘续三生:盛世灵妃

    缘续三生:盛世灵妃

    灵女降世,及为大灾。她是雪谷之中圣洁的灵女,却被视为灾星,受世人唾弃。权倾朝野,手握兵权。他是令皇上也忌惮三分的摄政王,传闻,薄凉至极,无情无欲。一朝为情,缘续三生,她注定是他的劫,他注定是她的归宿。『你能否相信自己几世转身为人,却早已是缘定三生了,只是为了和他相遇,那么在遇到他之前,和所有人的相逢,只能算是邂逅。』
  • 线状世界

    线状世界

    左眼不舒服的林阳在私人药店中买到了一瓶过期的眼药水,使用以后却得了白内障。在左眼视力严重受损的同时,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出现了。
  • 微笑下去……

    微笑下去……

    如果对你什么都无法留下,那么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你继续微笑下去
  • 无敌少帝

    无敌少帝

    千万年前,他是无敌的少帝,掌阴阳、震八荒。千万年后,他故地重游,重新登上属于他的巅峰。
  • 傻瓜.我爱你

    傻瓜.我爱你

    校园,在这里发生了一系列搞怪的事情,主角是否能生存下去??
  • 网游之帝国联盟

    网游之帝国联盟

    一位只有在100%痛觉系统下才能够爆发出强力战斗力的玩家,在95%虚拟度的游戏中,他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呢?不求能有多少观众,但求将YY进行到底!
  • 你与时光皆凉薄

    你与时光皆凉薄

    集结了一些短篇小说。成长中遗憾的那些人、那些事、那段友谊、那些曾经的梦想,温暖或忧伤,错过或误会。不同的感情会有不同的青春疼痛,穿插着家庭、友情、爱情等种种冲突矛盾。点燃我们青春中的一缕阳光。
  • 武道帝神

    武道帝神

    玄黄大陆,一个一武为尊的世界。看着陌生世界,南宫天轻笑道:“给我足够时间,我要把全世界踩在脚下”
  • 民国抗日小兵

    民国抗日小兵

    一个后世的宅男一朝穿越到了民国二十二年,成为了一个高小刚毕业的学生,在这个混乱的年代,如何生存下去?如何选择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