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983400000013

第13章 潜藏的内在需要(3)

无论是哪种原因,都必然有一个刺激源,成为他作出这些行为的动机。因为,只有动机的明确引导,才能使人产生相应的行为反应。就像有的人想在工作业务上获得优异的成绩,想要升职加薪,所以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加班,主动面对工作上的任何困难;而有的人本身衣食无忧,工作只是为了娱乐,为了打发无聊的生活,他则不会给自己明确的工作要求,也不会为了工作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所以他平常都会表现得态度散漫,不求上进。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同一种动机,也会产生不同的行为。

每个人的行为动机都可以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所谓外在动机,指的是为了获得额外的物质奖励,以工作报酬为前提的劳动付出;所谓内在动机,指的是完全出于本人喜好,或者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而作出的行为。比如,一个小学生每天都在研究数学题,数学考试从来都是一百分,如果他是为了妈妈允诺给他的新玩具,而努力学习,就是受外在动机的驱使。如果他只是单纯地喜欢数学,每次研究数学题目都让他感到快乐,他则是受内在动机的驱使。当然,一个人作出某一行为的动机往往非常复杂,既包括内在动机,也包括外在动机。许多最开始由内在动机驱使的行为,最后也可能受到环境的影响,变成受外在动机的驱使。

在一个海边小镇的木屋内,住着一位老爷爷。在他的木屋前面,有一片光滑而平坦的空地,平时,总是有许多当地的小朋友到那里去玩。他们欢欢乐乐地玩耍,享受着天真的童年时光,时间久了,那一小片空地已经成为他们的大本营,无论是打弹珠还是捉迷藏,他们都会到那里集合。

小朋友们在空地上过得很开心,却给老爷爷带来了不小的苦恼。老年人喜欢安静,而且,他习惯在忙碌的上午工作后,在午后小憩一会儿。可是,这些精力旺盛的孩子,玩起来就没有一刻钟的安静,严重打乱了老爷爷的生活。气愤恼怒的老爷爷尝试过批评教育,也尝试过喊骂、驱赶,结果都无济于事。

一天,老爷爷想到了一个聪明的法子。当小朋友们再次来到空地玩耍时,老爷爷和蔼地对他们说:“我现在挺喜欢看你们在这玩耍的,看着你们高兴,我也感到很高兴。如果以后你们每天都来,我会每天给你们五块钱。”

小朋友们听了老爷爷的话,感到非常高兴。“老爷爷不赶我们走,还每天给我们钱,以后,我们天天到这儿来。”

第一个星期,小朋友们像平常一样玩耍,天黑时再高高兴兴地回家,临走的时候,收到老爷爷给他们的钱,心里更高兴了。到了第二个星期,老爷爷对小朋友们说:“最近,爷爷手头有些紧,钱不够用了,从明天开始,每天只能给你们两块了。”小朋友们听了这个消息,有些闷闷不乐,不过还是有大半的人继续在空地上玩耍。到了第三个星期,老爷爷又对小朋友们说:“爷爷现在生活非常困难,就算你们每天到这来玩,我也不能给你们钱了。”小朋友们听后非常生气,决定以后再也不到老爷爷那里玩了。

老爷爷的计谋果然奏效了。后来,那群小朋友真的再也没去过,老爷爷又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原本,小朋友喜欢到老爷爷的空地上玩耍,都是出于有趣、好玩,完全受到内在动机的驱使。当老爷爷决定为他们支付报酬时,小朋友的内在动机被外在动机取代。他们的玩耍和嬉笑不仅仅是为了好玩,还是为了老爷爷许诺的报酬。最后,他们纯粹为了经济报酬而玩耍,当老爷爷决定不再为他们付钱时,所有人都不再继续玩耍了。

这个心理学道理同样适用于管理领域。在公司内部,如果员工本是出于内在动机从事某项任务,人事部门就需要提供完善的支持系统,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便利。如果增加过多的外在奖励,很可能会将员工的内在动机转化为外在动机,使得员工单纯地为了经济报酬而工作。

什么决定行为——动机与价值观

有一次,一位作家和他的朋友到报摊上买报纸,他的朋友拿过报纸后,很有礼貌地对报贩说了声“谢谢”,可是,报贩不仅没有回应,还板着一张臭脸,对他们爱理不理的样子。作家非常恼怒,对他朋友说:“这个家伙态度太差了吧!”朋友说:“他每天晚上都这样。”作家有些不解,问朋友道:“你明明知道他态度差,为什么还对他这么客气?”只听朋友云淡风轻地说:“他态度差是他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让他决定我的行为?”

看完这个故事,你一定有所感触。每一个匆忙行进的日子里,你的心情,是否每时每刻被远方的爱人所左右?你的工作态度,是否因为某一个客户的态度而改变?你的行为,是来自理智大脑的指引,还是在人群中随波逐浪的选择?你的人生,到底谁才拥有决定权?华尔街流行过这样一句名言:“平庸的交易者用技术交易,顶尖的交易者用信念交易。”用强烈的价值观和信念支撑自己行为的人,能够坚持自己的态度,不被他人的想法和态度左右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的价值观,往往就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也是行为动机的核心,它决定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符合价值观标准的事物和行为就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否则就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可以说,是价值观在时时刻刻地决定着人的行为。比如,政府官员以手中的权力为最高价值,所以他们会产生追求权力的强烈动机,并且作出一系列支配和控制他人的行为;传教士以信奉真主、为了信仰克己生活为最高价值,所以他们拥有一种超脱现实生活的人生观,在索然无味的枯燥生活中,为了创造出更高境界的修为而努力。

对音乐感兴趣的人,会认为音乐拥有无穷的能量和价值,因此,他总是对乐器以及有关音乐的书籍、刊物等格外注意。有关音乐方面的信息,不论是歌剧还是广播或是别人的演奏,甚至报纸上有关音乐的报道,别人议论有关音乐的事儿,对他都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也会将音乐作为人生理想,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实现自己在音乐上的价值。

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头脑观念、对事物的是非判断。一个人把目标的价值看得越高,由此引起的动机就会越强烈,在实现的过程中,发挥的能量也就越大。相反,如果个人认为目标的价值不大,或者根本没有价值,那么他根本不会产生行为动机,更不用说会激发出多大的力量了。

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整天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一天,他的一个富有的远房亲戚去世,因为这位富翁没有子女,也没有血缘更近的亲人,于是,他将毕生的财富都留给了这个乞丐。

继承了大笔财产的乞丐,一夜之间从一无所有变成了百万富翁。霎时间,各大媒体和记者纷纷涌到他家,想要了解他的下一步安排。当一个新闻记者问他说:“既然您已经继承了大笔的财富,那么,您接下来想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会方便一些。”

乞丐如果缺少成为富翁的价值观和信念,即使上帝青睐他,将成为百万富翁的机会留给他,他也永远只是一个拥有巨额存款的乞丐,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暴发户的骨髓里永远只是穷人。钞票可以为乞丐提供精致的衣裳,让他住进高档豪华的房子,却无法帮助他将头脑中的思想从乞丐变为富翁。

利他行为的本质——等价交换

汤姆逊瞪羚是一种生活在非洲********、肯尼亚及苏丹南部的小型羚羊,它们喜欢在长有丰富食物和拥有自由空间的开阔草地活动。汤姆逊瞪羚很擅长逃跑,也擅长跳跃,它跳一次高度达到三公尺,距离长达九公尺。它转弯的速度甚至比印度豹还快,因此它常用急转弯的方式摆脱猎手的追赶。

汤姆逊瞪羚有一个很奇特的地方,就是当一只瞪羚看到狮子或其他敌人正在逼近瞪羚的群体时,它不会第一时间逃跑,而是在原地跳跃蹿动,向它的同伴们发出危险的讯号,同时也把敌人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这边,为它的同伴创造逃脱的机会。

生物学家观察到,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行为方式,而且,这种行为只发生在汤姆逊瞪羚身上。所有瞪羚群体,最早发现危险的那只汤姆逊瞪羚都会如此反应。按照一般的行为原则,最早发现危险的瞪羚,应该最先逃跑,或者一边喊叫,一边逃跑,这才是最佳生存策略。但汤姆逊瞪羚放弃了第一时间逃生的机会,并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向同伴报警,使自己暴露在捕食者面前。

这一行为看上去颇似母鸟保护幼鸟的行为,但它们的内涵却有明显的差别。有的心理学家解释为,这是汤姆逊瞪羚的一种本能行为;有的心理学家则认为,这是动物界罕见的一种纯粹的利他行为。不过,这种常常被看作纯粹利他的现象,尚未寻找到科学的依据。

同类推荐
  • 超神奇的心理知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套装共7册)

    超神奇的心理知识: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套装共7册)

    本套书包括《超神奇的心理减压法》《超神奇的催眠术》《超神奇的记忆术》《超神奇的心理测试》《超神奇的心灵感应》《超神奇的暗示术》《超神奇的身体语言》,共七册。
  • 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儿童人格形成及培养(阿德勒心理学经典)

    孩子在成长过程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自卑、孤僻、怕被忽视、逃学、闹事……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健全的人格,更顺利地成长?阿德勒着眼于帮助孩子塑造健全的人格,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教育理念。他主张,要用正确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自信、勇敢的个人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父母和老师在激发孩子的思想及潜能方面,应尽可能避免因受到干扰就放弃,而是要倾尽所能地继续帮助孩子,使他们获得勇气和信念。
  •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心理学

    人际交往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的匮乏会导致一个人离群索居,孤独自闭,无法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乐趣,影响其身心健康。那么,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游刃有余地参与社交活动呢?本书从认识自己、情绪控制、了解他人、职场必修、婚姻恋爱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帮助读者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
  •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心理学与情商、气场、影响力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能否拥有好人缘,在其一生中能否取得巨大成就,跟这个人的情商、气场和影响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心理学与口才

    心理学与口才

    《心理学与口才》会说话才能真正的驾驭生活!真正会说话的人在任何场所都能看穿他人的心思,三言两语就能把话说到他人心里去。本书讲解了诸多心理学效应以及相关口才技巧的实际运用,让你在社交、职场、销售、谈判、演讲等场合,都能快速洞悉他人心理,从而把话说得到位、动听!
热门推荐
  •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佳作A卷》收录了部分第十一届新概念作文一等奖获奖者作品。
  • 漫漫时光中有你

    漫漫时光中有你

    十七岁的心动五年的等待二十二岁正式在一起二十四岁的婚礼到最后还是只剩下了他自己。
  • 网游之世界泡影

    网游之世界泡影

    某天,世界上突然出现了一些自称“玩家”的人,莱尔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了……————读者QQ群:454399806欢迎大家来聊天,进群请标明读者或‘某某’,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好像从未拥有过

    好像从未拥有过

    这是本人第一次创作的第一篇短篇文章.希望大家多多关照,谢谢.
  • 凡尘枯

    凡尘枯

    主角是普通县城的一个三岁孩童,原本一生平平无奇,后来被一个下山历练的修道之人看中并带回了山门。在门派中,主角偶然发现了自己神秘的身世,并且奇怪的发觉魂魄竟然有两个主导意识,在另一个意识的帮助下,一路见神杀神,见佛杀佛,直至征服整个神界。只是···主角戏剧性的发现,自己竟然不属于这个世界
  •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自1879年初刊以来,广为流传,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的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曾国藩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教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 浮沉沉浮

    浮沉沉浮

    你是我平淡无奇的人生里唯一的色彩。。。。
  • 天才娱乐家

    天才娱乐家

    叶凡掉进下水道穿越到娱乐未开荒的平行位面,成为富二代叶凌天。叶凌天:本少玩的游戏,看的电影,听的音乐必须是本少自己公司的产品。我就是娱乐之王----叶凌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