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16200000007

第7章 切·格瓦拉之死(下)

切·格瓦拉生前因他的传奇生涯和独特的个性魅力名扬四海;死后,他又因遗容酷似“基督受难”圣像而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而且他的遗体一度不知所踪,更为他的死亡留下了种种传说。究竟是谁出卖了他,要置他于死地?是女友是战友?还是盖世太保?

引子

1997年,在切·格瓦拉牺牲30周年的时候,玻利维亚政府在古巴和阿根廷专家的协助下,在普卡拉山脚下的一座小镇里,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寻找切·格瓦拉的遗体。他们发掘到一个深坑,坑里有7具沾满泥土的人体骷髅,有一具骷髅脸朝下趴着,头颅骨上盖着一件又霉又破的橄榄色军服,却没有双手,这就是切·格瓦拉的遗骸吗?

1965年3月底,切·格瓦拉在古巴工业部做了一次演讲后,就突然失踪了。他在给菲德尔·卡斯特罗的辞别信里写道:“如果我最后的生命是在别处的天空下度过的,我最后牵挂的会是我的人民,特别是您。”谁知这封信竟然一语成谶,切·格瓦拉牺牲在玻利维亚。菲德尔·卡斯特罗和古巴人民一直想要迎回他们英雄的遗骨,但是,最早回到古巴的却是一双被切下的手。

1970年7月26日,菲德尔·卡斯特罗宣布了一个消息:格瓦拉的面部模型和双手回到了古巴!早在之前的两年,卡斯特罗就在电视早间新闻里突然出现,宣布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和被俘时搜去的文件已回到古巴。原来,美国人妄图篡改格瓦拉的日记,激起了玻利维亚内政部长阿格达斯的正义感。

面模和双手也是玻利维亚前内政部长阿格达斯想办法送回古巴的。这个内政部长因为做了这两件事触犯了美国,也触犯了玻利维亚当时的反动政府,所以玻利维亚当局千方百计去暗杀他,但没有成功。

——徐世澄

格瓦拉的双手为何会被切下?1975年,三位当年从事对格瓦拉断手鉴定工作的阿根廷专家接受了采访,首次向世人披露了这个秘密。

当地是一个农村,一个小镇,没有火化的条件。那么格瓦拉的遗体肯定要埋葬起来,那凭什么来证明,抓捕的或者被杀死的,就是格瓦拉呢?

——徐世澄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研究所研究员

有一种说法,就是要把他的头颅砍下去,运回古巴,让卡斯特罗确认这件事情。当然在中情局的干涉下,最后不是割下头颅,是做了两个蜡制的面膜,然后砍下他的一双手,运往古巴,做最后确认的。

——淳子作家

最后,玻利维亚当局决定将格瓦拉的手砍下来放在福尔马林溶液里保存起来作为证据,此外,还将格瓦拉随身携带的一些物品和日记也都保存下来。

三名阿根廷专家在接手后立即对保留下来的这些东西进行鉴别和验证。指纹学专家贝里卡利和德尔卡多负责对断手进行指纹验证,笔迹学专家罗尔哈乌扎尔则对格瓦拉的日记进行笔迹分析。由于格瓦拉一直生活在山区,指纹受到了很大的磨损,两名专家最后采取了非常复杂的方法才得以对指纹进行拍照和验证,并最终确认这确实是格瓦拉的手。对日记本进行笔迹鉴定的罗尔哈乌扎尔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然而,即使确认了双手,也不能解释切·格瓦拉牺牲的前因后果,更不能解释谁究竟对切·格瓦拉的死负有责任。直到1983年2月5日,有“里昂屠夫”之称的在逃纳粹战犯克劳斯·巴比被法国政府引渡归案,进行公开审判。在审判中,巴比意外透露了切·格瓦拉被捕前后的一些细节。那么,一个臭名昭著的“盖世太保”又怎么会和一个“革命骑士”联系在一起的呢?

说法四:纳粹捕杀

1951年,一个化名阿尔特蒙的人登上了南美洲玻利维亚的土地,这对他来说是一片全新的自由的土地。在这里没有人会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克劳斯·巴比,一个盖世太保。二战结束后,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民主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美国将一批盖世太保的头目藏匿了起来,用来对付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凭着自己多年的情报经验,克劳斯·巴比和美国反情报组织CIC达成协议,换取了一本去南美的护照,还特意取了一个犹太姓氏阿尔特蒙。

巴比在玻利维亚经商成功后,开始把目光投向玻利维亚的政坛。他广交政界人士,以经营国际贸易为名,走私军火。20世纪60年代,正是世界各国人民反对殖民主义,要求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斗争如火如荼的时代。一向视南美为后花园的美国,非常担心再出现第二个古巴,第三个古巴,因此,由反情报组织勾结南美国家中的一些右翼政府,利用流亡南美的纳粹分子,搜捕暗杀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1959年1月1日,切·格瓦拉和卡斯特罗兄弟领导游击队,取得了古巴革命的胜利。1960年8月,切·格瓦拉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在他身后一边是赫鲁晓夫,一边是******。《时代周刊》称菲德尔·卡斯特罗是古巴的心脏,劳尔·卡斯特罗是拳头,而格瓦拉是头脑。格瓦拉不仅比菲德尔·卡斯特罗更倾向共产主义,而且西方传媒把他的形象塑造得尤为出色。“他的脸上充满着令妇女动心的带伤感的微笑,他用冷静的头脑、过人的智力以及幽默的语言,领导着古巴。”也正因为如此,格瓦拉早就引起了太多人的关注。

这个巴比曾经鼓吹过,他说格瓦拉之死,是他向玻利维亚当局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玻利维亚情报机构,提出的一种战略和怎么样具体地来围剿格瓦拉游击队。

——徐世澄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研究所研究员

虽说,巴比称自己曾经为玻利维亚政府成功抓捕格瓦拉出谋划策,但是玻利维亚政府也不可能再为一个战犯提供庇护所了。几轮政府交替之后,玻利维亚当局愿意交出巴比。而向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提议引渡巴比的,是法国著名学者雷吉斯·德布雷。这两个与切·格瓦拉有着或近或远关系的人,再一次碰在一起。

这位雷吉斯·德布雷曾经作为记者,在玻利维亚的丛林里采访过切·格瓦拉,之后被玻利维亚军队逮捕。巴比只是凭借自己的一面之词,并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自己抓捕到格瓦拉;而德布雷的出现,则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因为长久以来格瓦拉亲人们认定他就是出卖格瓦拉的叛徒。

说法五:记者出卖

格瓦拉的长女,一直在寻找出卖格瓦拉的叛徒。1996年,她在阿根廷首都声称记者德布雷可能在被捕后,说多了,泄露了游击队的秘密营地。但此言一出,立即遭到德布雷本人,以及当年追捕格瓦拉的玻利维亚军方头目的反驳。那德布雷与格瓦拉的死究竟有没有的关系呢?

在被玻利维亚政府军拘留的几个月里,德布雷经历了审问、拷打、单独囚禁,美国中央情报局特工也参与其中,由于国际社会的持续声援,德布雷没有被玻利维亚军队立即处死。玻利维亚军方指控他参与了游击队活动。面对军方的指控,德布雷否认了自己曾和玻利维亚军队作战,否认了自己知道格瓦拉的下落,他也否认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只承认自己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为了写书来到玻利维亚。

德布雷是法国的一个哲学家,也是一个记者、作家,他自吹曾经跟格瓦拉在玻利维亚一块战斗,但是格瓦拉是从来不承认他。他当时是作为游击队的客人,到游击队,当时,他在古巴拜访了卡斯特罗,卡斯特罗知道他要去玻利维亚,写了一封信给格瓦拉,托他带到玻利维亚给格瓦拉。德布雷在1967年4月份,被玻利维亚当局抓了以后,关了好几个月。

——徐世澄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研究所研究员

德布雷被俘6个月后,格瓦拉被俘了,次日就被处决。从格瓦拉随身携带的日记和机密文件中,玻利维亚军方发现,德布雷除了是格瓦拉和卡斯特罗的信使之外,格瓦拉还曾经向他介绍过玻利维亚游击战的形势。

最终德布雷被玻利维亚当局判处30年监禁,不得上诉,德布雷一时成了欧洲左翼阵营的大英雄。但是在1970年底,在被捕三年多后,德布雷就被秘密释放了。此后,德布雷回到法国,在密特朗总统时代,担任过密特朗总统的顾问。

其实,当年和德布雷一起被捕的还有一个记者,名叫席罗。在当年审讯的记录里,他被指证为就是出卖切格瓦拉的叛徒,并且承担这项罪名整整30年。当时,指证他的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他画的游击队员素描。那么,当年席罗为什么要画下游击队员的素描呢?在席罗被捕后,他一直拒不承认自己是游击队员,他称自己是游击队中的一个艺术家,并不了解详情。为了证明自己的艺术才能,席罗把游击队员的样貌画了下来,但是他故意假造了两个不存在的人,以混淆视听。而且,他也一再坚持自己绝对没有出卖切·格瓦拉。之后,随着玻利维亚的档案一点点地公开,可以看出,当年德布雷比席罗供出的内容多得多。

德布雷本人否认这一点,但是我看了很多材料,应该说德布雷在他关押了几个月的时候,我认为他供出格瓦拉的游击队的活动地点、人数和领导人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徐世澄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研究所研究员

德布雷最后离开政坛,转向学术界发展,成为了法国著名的思想家和媒介学家。但是,依然有人对他的清白持怀疑态度。曾经为德布雷辩护过的律师,抛出了一件关键的证据,德布雷曾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签订过协议,协议的内容不得而知。但是,如果德布雷没有泄露过格瓦拉的情报,中情局又为什么要跟他签订协议呢?

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德布雷也慢慢淡出公众视线,他对于当年与格瓦拉并肩作战的事迹闭口不谈。多年以后,瑞典电视台记者在一次学术讲座现场,采访到了他。

德布雷当时的反应,有点狼狈,有点不知所措,于是很快结束了采访。关于谁是导致切·格瓦拉死亡的罪魁祸首的调查,没想到竟然像“罗生门”般戏剧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番说词,却都没有确凿的证据。关于切·格瓦拉的谜团实在太多,那些爱他的、恨他的、追随他的、出卖他的人,又有多少真正了解这个纯粹的职业革命家呢?那么,除了人证之外,还有没有什么物证,可以给格瓦拉生命的最后阶段作一个客观的证明呢?

说法六:战友出卖

1966年11月7日,切·格瓦拉在联邦德国法兰克福作短暂停留时买了一本笔记本,开始写他在玻利维亚的日记。在第一页他写道:“今天,一个新的阶段开始了。”最后一篇日记是写于1967年10月7日,就在他被捕的前一天。《玻利维亚日记》现在是研究切·格瓦拉后期思想、行为的最权威的依据。

在日记里,格瓦拉记录了这样一件事:9月26日,在一场与玻利维亚政府军的遭遇战中,一个叫坎巴和一个叫莱佛的游击队员失踪了。10月3日,格瓦拉听到广播里宣布这两个人被俘,并说两人承认对玻利维亚陆军作战,坎巴还供出了格瓦拉的所在地。

幸亏,格瓦拉游击战经验丰富,在两名游击队员失踪后,迅速转移了营地,使游击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不过,在10月3日的日记里,他还是气恼地写道:“两个英勇的游击队员的历史,到此告终了。”

这本《玻利维亚日记》在格瓦拉牺牲后,被广为传颂,而坎巴的名字也被打上了深深的印记。那么,坎巴是否就是出卖切·格瓦拉的叛徒呢?多年以后,坎巴的子女为父亲的遭遇鸣不平,称父亲绝对没有出卖格瓦拉。

从中情局人员对于坎巴被捕后的描述,以及现有的资料来看,坎巴和那名名叫席罗的记者一样,似乎一直承担着过多的罪名。从当年参与追捕和审讯的中情局人员的回忆中,我们可以看出,和莱佛一起被捕后,坎巴的表现似乎更为英勇,而说了更多不该说的那个人,则是莱佛。坎巴则承担了叛徒的罪名,直至自己死亡。虽然,他的家人在得知真相后叫冤不叠,但是谁又能真正有格瓦拉的死撇清关系呢?那究竟谁才是那个真正供出格瓦拉及游击队行踪的叛徒呢?这些人的供述究竟有多少可信度?

——中情局人员

然而,根据玻利维亚政府的档案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报告,被俘虏的游击队员都或多或少地透露了切·格瓦拉的情况。格瓦拉是一个充满魅力的传奇革命家,但他实在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领导人物。他急于把古巴的成功模式复制到欧美其它国家,却忽略了当地的具体情况,更没有和当地共产主义者取得联系,争取帮助。

这是1967年1月6日,由游击队员塔尼亚拍摄的镜头,也是唯一一段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丛林里的活动影像。在影片中,他骑着骡子前进,头上戴的不再是那顶招牌式的红星贝雷帽,而是当地游击队的军帽。他面容憔悴,当时正饱受恶劣的环境与哮喘病的困扰。其实,就在拍摄这段影像的前一个星期,格瓦拉与玻利维亚共产党已经决裂。游击队失去了一切援助,无法得到战斗所必需的武器、药品和食品,所到之处,所有人都将他们当作敌人。他的过于乐观和率性让他陷入了一个孤立无援的境地。

格瓦拉的同志们曾这样评价他:“只有穿上绿色的军装,格瓦拉才做回了自己。”对格瓦拉而言,革命永远是进行时,而没有终结的时候。他不是一个革命的天才,从没有打过真正意义上的一场胜仗,但他却是世界革命的最完美的形象。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称赞格瓦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完美的人”,“他的超凡形象首先建立在其信仰前后一致的基础上,他从未有过半点的犹豫和丝毫的********,也正是这些促使他将捍卫自己理想的行动发挥到了极致。”就是这样一位纯真的孤独的战士,作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而这个决定,也许已经注定了他的结局。

1997年,格瓦拉牺牲30周年时,格瓦拉和其他7名游击队员的骸骨被装在棺材里由专机运回古巴。当时古巴整个街头,万人空巷,包括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内的所有领导人,都在飞机场迎接他们。格瓦拉的遗体被葬在圣克拉拉城外一个专门为其建造的陵墓中。30年后,切·格瓦拉终于回到了他的第二祖国。

切·格瓦拉死时年仅39岁。而究竟是谁出卖他,导致他被枪杀的,至今依然是众说纷纭。这么多年来,那些曾经接近过他的人,或缄默不语,或用谎话掩盖真相,使得他的死因至今还是一个谜团。英国评论家伯杰曾说过:“有时候,一个人的死亡悲剧使他的一生更加完美,并使之成为人间的楷模。”或许,切·格瓦拉的死,正是如此……

同类推荐
  • 伏尔泰传

    伏尔泰传

    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的代表人物,启蒙时代又被称为“伏尔泰时代”,后世作家如雨果、博尔赫斯都是他的忠实读者;伏尔泰一生著作颇丰,全集近百卷,哲理小说是其所有著作中最受读者欢迎的部分,是法国中学生必读书目;采用傅雷先生经典译文。《伏尔泰传》是法国著名传记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安德烈·莫洛亚的传记作品,从伏尔泰出生时的法国社会环境写起,直到伏尔泰在耄耋之年回到法国,受万众欢呼为止,对伏尔泰的思想、创作和生活做了详尽中肯的评述,是了解伏尔泰其人其文的重要参考。有人说,十七世纪是路易十四的世纪,十八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在莫洛亚的笔下,伏尔泰走下神坛,成为一个顽皮的孩童,一个反叛的少年,一个性情飞扬而不断受挫的青年。他在成功与磨难中认识了社会与人生,在流放与牢狱中愈发坚韧。《伏尔泰传》是一代思想家的个人小史,亦是一个思想大变革时代的社会观察。
  • 徐悲鸿

    徐悲鸿

    本书主要以徐悲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讲述了童年生活、艰辛求学、纵笔驰骋、永不疲惫等内容。
  •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第二卷

    《中华帝王(全4卷)》帝王作为历史的重要角色之一,是当时左右和影响国家、民族的关键人物,研究他们的是非功过,治乱兴替,在一定意义上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个人成败,并对我们现代人有着极大的借鉴意义。《中华帝王(全4卷)》所选辑的帝王传记,以皇家修订的正史为主线,辅之以别史、小说家言、笔记、见闻等,以修补正史的不足。
  •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名伎

    伎女,是歌舞卖笑侑酒酬对的风尘女子。伎女,是幸与不幸的混血儿。其才艺丽质,使多少荡子骚客叹服倾倒;其青楼生涯,遭多少正人君子唾骂嘲笑。可以说,她们是人间沃土绽开的一束艳丽的罂粟花。伎女,是历史的畸型儿,在她们身上交织着封建政治和文化的痕迹。研究历史,不能不涉及她们;撰写历史人物评传不能不给她们以入资格。本书描写评述了从南朝至民国初年1500多年历代的十名伎女,她们是:苏小小,赛金花,小凤仙。她们是女子中的精灵,或才情高卓,名震文坛,如薛涛,董小宛,柳如是:或艺技超群,声满梨园,如李老师,李香君,董小宛,或有胆有谋,参与政治,如陈圆圆,赛金花,小凤仙。
  • 莫言:诺奖的荣幸

    莫言:诺奖的荣幸

    本书是国内唯一部零距离、长时间,及时而又深度解读莫言的权威读本。莫序,道出了他们同窗同道之间的深情厚谊;朱文,更见证了莫言从北京魏公村走向斯德哥尔摩红地毯的神奇道路。附录中朱寒汛的万字散文《小鼠侃象》更真实地记录了一个“80后”文学青年对莫言的别样观察,前后呼应,形成了父子两代研读莫言的独特景观。代后记,全面真实地回顾了近30年前,莫言与朱向前们追逐文学梦想的小环境和大背景。
热门推荐
  • 有你的地方时天堂

    有你的地方时天堂

    有你的地方是天堂。请大家多多支持我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所以不用过多介绍
  • 天机杀神.惊世王妃

    天机杀神.惊世王妃

    ...哥哥是皇帝,自己是公主,却从小流落他国。某天磕到脑袋,一命呜呼,换来的是苦逼杀手洛筱晴。一不小心,惹上了霸道独宠的他。为了他,决了情,绝了爱,却,丢了心。芯片入体,醒来的她,是带着天机的杀神。这一次,他,还能否让她敞开心扉?...
  • 耳光与谎言

    耳光与谎言

    “吾掌控人之命脉,任何人都要跪服在我的脚下!”妄想破灭掌!一位舞蹈老师倒在地上痛哭:“我只是喜欢在学生练舞半跪在地上时给学生按摩经络。”“给予的痛苦加倍奉还有什么错误!让他们体会到我当年的绝望!”忆苦思甜抽!坐在宝座上的少女瘫软在椅子上:“也许,当年一起奋斗就好了。”“我...诶唷,你干嘛啦。”收回手刀的赵寅叹了口气:“嘉仁呐,你就别添乱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悲情李陵

    悲情李陵

    仲秋,居延还感受不到肃杀的秋气。中午的阳光照在身上,依然火辣辣的。李陵从酒泉郡花城湖驻地出发,行军数十日来到了居延海。
  • 大仙之主

    大仙之主

    大道穹天,唯仙独孤。永生春秋,朝夕争雄!仙苍漫漫何其茫,上古岁月谁探荒?武之巅峰破星潭,道陨阳消笑蚁洼。渺渺万千界域,大仙横世纵行九天外,百世逍遥,无双怪奇迹途鸿!仙,从来在人间。这是一个天孤仇望黎的小仙神途。(今驰:>_<《孤天绩》已上传,急求支持呀猪喂!
  • 为了安静地挖土

    为了安静地挖土

    来到两位奕手的棋局当中,默默的沦为一枚棋子。黑暗降临了,伴随而来的还有黎明,希望划破了绝望,令光明重新笼罩了世界。随着一个不该出现的时代复苏,人类分成了两股。科技侧,科教兴国。超灵侧,寻找新能。人类开始强盛……人,玄,鬼,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人怕鬼,因为未知,鬼怕玄,因为克制,玄惧人,因为弱小,当我拿起这把黎明之铲把“时代丧钟”敲响,一切,才刚刚开始……
  • 我不报恩行吗

    我不报恩行吗

    紫灵月,妖族少主,神族的小祖宗,母亲是妖界女帝,父亲是天界唯一古神,背景强势。从小天赋强大,性格却极其顽劣。一朝外出历练时,亲人遭人背叛,全部失踪,她无奈离开妖界,被迫成长,性情大变。为了报仇,寻找亲人,夺回妖界,一次次生死历练,让她解开了体内封印。从此便开挂一路上升。六界皆传她,一镜能晓天下事;一扇能杀数万人;手中琴现,可杀人也可救人。可偏偏就有一个人从遇见她起,就一直缠她却也陪她走到如今。情节一魔溟月:我对你是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紫灵月:恩可报,身不许。魔溟月:你弹琴,我吹箫,为绝配。紫灵月:心中有恨,无心情爱。魔溟月:你无心,我有心,刚好凑一对。
  • 老人的战争(六部曲)

    老人的战争(六部曲)

    美国读者票选的21世纪科幻小说桂冠!《老人的战争》六部曲中文版初次完整出版!登顶美国科幻出版社Tor读者票选的2000—2010年科幻奇幻小说榜单!登顶美国科幻杂志《轨迹》官网读者票选的21世纪科幻小说榜单!入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读者票选的历史百大科幻奇幻小说!雨果奖、轨迹奖入围作品!该系列一共5次入围雨果奖、轨迹奖!世界范围内已发行75个版本,畅销26个国家和地区!用疯狂幽默的方式讲述疯狂刺激的太空大战!你要相信一切都来得及,任何时候都有更好的人生在等你。《老人的战争》翻开本书,感受这群老人们带来的疯狂幽默又刺激的太空大战。《幽灵舰队》用疯狂幽默的方式讲述疯狂刺激的太空大战!《消失的殖民星球》宇宙就是一个彼此争战的战场,每个文明都不给对方任何机会。《佐伊的战争》前进!今夜群星将为你而闪烁!《人类决裂》只有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战胜全宇宙的黑暗!《万物的终结》用疯狂幽默的方式讲述疯狂刺激的太空大战!我们都是一边遭受命运的锤打,一边顽强热烈地活下去!
  • 行动力法则:自助者,天助之

    行动力法则:自助者,天助之

    本书是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两部经典作品《自助的力量》和《金钱与人生》的合集。在《自助的力量》中,作者从多个角度介绍了自助对于个人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证明了“自助者,天助之”这一至理名言,并介绍了大量通过自助取得成功的人的故事,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金钱与人生》中,作者从勤勉、节俭、储蓄、理财等方面,告诉我们有远见、有责任心的人应该如何正确地使用金钱,指导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读塞缪尔·斯迈尔斯的书,你会获得勇往直前的巨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