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026900000017

第17章 廉政(1)

廉表现的是从政者与利益的关系。《吕氏春秋》说:“临大利而不易其义,可谓廉矣。”(《吕氏春秋·忠廉》)意思是,面对诱人的利益而不改变自己的操守,可以称得上是廉了。对于诱惑,孟子主张“无取”,说“取伤廉”(《孟子·离娄下》)。告诉人们不要伸手,伸手伤害廉。所以廉被古人视为“仕之本”,是官吏的根本。

廉常常与清、洁连在一起使用,谓之清廉、廉洁。清,水一般透彻;洁,水一般纯净。是说做官要清清白白、干干净净。廉不仅是个人品质,同时也是一种政风。清正廉洁地治政,就是廉政。

(一)清廉

要义

任何一个朝代,不管实行哪一种制度、体制,也不管是迈向强盛还是走向衰亡,都一定要褒奖清正廉洁。道理很简单,清廉与太平连在一起,清官不仅执行朝廷政令,做好本职工作,还得民心有人望,有益于维护政权形象,促进社会稳定。

要做清官,首先必须端正做官的目的。学生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当一个好官?孔子告诉他,要学习五项美德,远离四种毛病。美德之一叫“欲而不贪”,有欲望但不贪婪。什么是有欲望?孔子的回答是“欲仁”,就是为民众服务,也可以解释为做事业。孔子说:“欲仁而得仁,又焉贪?”你立志为大家做事,如今你当了官,有了自己的事业,愿望实现了,还有什么可去贪求的呢?(《论语·尧曰》)翻译成今天的意思就是,做官不仅是一种靠俸禄(工资)吃饭的谋生手段,更是实现自身价值、完善自我的平台。如果目的不纯,把做官作为谋利的工具,一定走向贪婪,是做不成清官的。

故事

一块美玉

春秋时期的宋国,一个人偶然得到了一块美玉,把它献给执政大臣子罕。

子罕请他拿回去。那人以为他不识货,解释道:“这块玉石我专门拿给玉工看过,说是件宝物,所以我才敢进献给您。”

子罕摆摆手,说:“你把美玉当做宝物,我把不贪婪当做宝物。要是我收下了这件东西,你失去了美玉,我失去了廉洁,你和我都丧失了宝物。还不如你把它拿回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各自保有自己的宝物了。”

这样的官员还真是少见,那人行礼恳求道:“我身上藏着宝玉,走到哪里都不安全,根本不敢越过乡界,您还是留下它吧,这可以使我避免被人害了性命。”

子罕点点头,将美玉留在了自己乡里。

后来,子罕请玉工对美玉进行了加工,然后把它卖掉了。接着他找到那个人,把卖玉钱如数交给了他。那人带着钱回到自己的家乡。(《左传·襄公十五年》)

韩起的清贫

晋国大夫叔向去见执政大夫韩起,韩起正在为贫困发愁。叔向赶紧表示祝贺。

韩起皱起眉头,说:“有什么好祝贺的?我有执政之名,却没有执政之实,如今我连与其他掌权的大夫交往的钱财都没有,都快愁死我了。你倒祝贺我,什么意思?”

叔向说:“从前栾书担任执政大夫,他的田产不足100顷,还不到卿大夫爵位应有田产的五分之一,家里连祭器都不齐备。但他品德高尚,遵守法度,名声传遍诸侯,因此在他杀了国君晋厉公后,也没有受到国人的责难。他的儿子栾黡(yǎn )正好翻了个个儿,目无法纪,贪婪放纵,竟然放高利贷敛财,多亏父亲留下的余德,他才得以善终。到了栾黡的儿子栾盈,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栾盈虽然有他祖父栾书的遗风,注重品行修养,但因为受到父亲栾黡恶行的连累,被迫逃亡楚国。

“如今您有栾书的清贫,我认为您也具有他的美德,所以向您表示祝贺。假如您追求的不是德行而是钱财,我恐怕吊唁还来不及呢,哪里会向您祝贺?”

韩起听罢,立即对叔向下拜,叩头说:“我韩起差点灭亡,多亏您的及时教导保护了我。不光我韩起,就是我韩氏的先祖曲沃桓叔以下先人,也都要感激您的恩德。”(《国语·卷十四·晋语八》)

两个学生的答卷

孔子哥哥的儿子孔蔑在孔子门下学习,他和宓子贱都走上了仕途。

孔子经过孔蔑做事的地方,问他:“自从当官后,你有什么收获?又有什么损失?”孔蔑答:“我没有收获,只有损失。概括起来有三个:一个是上面布置的事情一件接一件,连复习学业的时间都没有,结果从前学到的知识难以提高。另一个是俸禄太少,连供给亲戚喝粥都不够,结果跟他们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再一个是公务又多又急,连吊唁死者、看望病人的空闲都挤不出来,结果朋友之间日益生分。”

孔子听了很不高兴。又去看宓子贱。

孔子问了同样的问题,宓子贱的回答正好相反。他说:“自从当官后,我没有损失,只有收获。概括起来有三个:一个是从前学到的知识,现在给予应用并且加以实践,结果掌握的知识更加深入。另一个是俸禄虽然少,但还是可以供给亲戚喝粥,结果跟他们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再一个是公务虽然繁忙,夜里加个班,仍可以抽出时间吊唁死者、看望病人,结果朋友之间日益密切。”

孔子很高兴,说:“宓子贱真是君子啊!真是君子啊!如果鲁国没有君子,这个人又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品德的呢?”(《说苑·理政》)

为了能经常吃上鱼

战国时期,公仪休担任鲁国宰相,他非常喜欢吃鱼,国人都争着买鱼献给他,但被他一一拒绝了。

他的弟弟不理解,说:“您喜爱吃鱼却不受鱼,何必呢?”公仪休答道:“正因为我爱吃鱼,才不敢受鱼。如果拿了人家的鱼,一定会有迁就对方的表示;而迁就他们就会做出违背法令的事情;违背了法令,就会被罢免宰相的官位。那时,虽然我喜欢吃鱼,也不一定还有人给我送鱼,我又不能够自己弄到鱼,就会没鱼吃。相反,如果我拒绝他们送来的鱼,就不会被罢免宰相,在这个位置上,靠着我的俸禄保证经常有鱼吃,是没有问题的。”(《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清廉是治国之策

西汉时,文帝和景帝两朝,倡导清廉,厉行节俭,带来了天下大治,后世称文景之治,是历史上少有的好时期。

东汉学者班固说:“汉朝建国以后,废除秦朝苛法,让民众休养生息……到文帝时,用谨慎俭朴的作风治理国家,景帝遵守成规继续治理。历经五六十年,达到了移风易俗,造就出淳朴敦厚的民众。”又说:“汉朝承接的是秦朝留下的财力匮乏的烂摊子,就连皇帝的车子都无法配齐四匹同样毛色的马,有的将相只能乘牛车,平民百姓没有积蓄。文帝、景帝先后治理国家,清净、廉正、谨慎、节俭,安养天下百姓。此间国家无事。只要不发生旱涝灾害,就可以达到人人自给,家家足用。地方粮仓中的粮食装得满满的,官府仓库中贮存的物资用不完。京城国库中堆满了钱,串钱的绳子都腐朽了,无法清点数目,京城粮仓中的陈米一层盖着一层,流出仓外,只好堆在外面,以至于腐烂而不能食用。大街小巷都可看见马匹,田野间的马更是成群结队,骑母马的人被人笑话,聚会的时候不让进门。其时人人自爱,没人愿意触犯法律,都恪守仁义以避免耻辱。”(《资治通鉴》卷16)

南北朝西魏文帝时,丞相宇文泰打算改革当时的政治,探索强国富民的途径,得到了大行台度支尚书兼司农卿苏绰的鼎力协助。苏绰起草了六条诏书,经文帝同意后开始付诸实施。这六条诏书的内容是:一为纯净心灵,二为敦厚教化,三为发挥土地效率,四为提拔贤良,五为慎重处理刑案诉讼,六为平均赋税劳役。宇文泰对这六条诏书非常重视,置于自己座位的右边,又命令各个部门的官员学习背诵,规定凡是担任地方长官的,如果不通晓这六条诏书和户籍情况,不得再担任官职。(《资治通鉴》卷158)

“苍鹰”

西汉时,景帝任命郅都为中尉。郅都勇猛有力,公正廉洁,不拆阅私人给他的书信,不接受馈赠的礼品,不理睬托人情拉关系的要求。他做中尉之后,倡导雷厉风行的作风,严格执法,赏罚分明,敢碰硬,即使面对皇亲国戚也不退让半步。列侯和宗室见到郅都,都侧目而视,送他一个绰号:“苍鹰”。(《资治通鉴》卷16)

东汉桓帝时,杨秉任太尉。他为人清白,欲望很少,自称“三不惑”,即不惑美酒、不惑女色、不惑钱财。(《资治通鉴》卷55)

南北朝时,西魏的各州郡长官一起进见丞相宇文泰。宇文泰让河北太守裴侠单独站出来,指着他对其他牧守说:论清廉、审慎、尽职尽责,此人堪称天下第一。你们谁要是不服气,可以向前一步,同他站在一起。屋子里静静的,一点声音都听不见,没人敢接这个茬。于是宇文泰奖励裴侠,给予的赏赐非常优厚,朝野无不心服口服。时人称裴侠为“独立君”,意即独一无二的君子。(《资治通鉴》卷158)

得大利者不可以再取小利

西汉武帝时,为网罗人才,朝廷举办考试,武帝亲自出题,要求就治国之道发表见解。

董仲舒认为,上天对万物的分配遵循一定的规则:对赐给利齿的动物,去掉它的犄角;对赐给双翅的鸟类,只让它长两只脚,这是让已然享有大利的不能再获取小利(“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古代领受俸禄的人,不允许再以力气谋食,不得经营工商业,遵循的是得大利者不可以再取小利的规则,与上天的意志是相同的。那些已经占有大利又要夺取小利的人,连上天都无法满足他的贪欲,何况人世呢!这正是百姓困苦不足的原因。那些受宠而又身居高位的人,那些家境富裕而又享受丰厚俸禄的人,凭着雄厚的资本和权势,跟下面的民众争夺利益,百姓哪里是他们的对手!

董仲舒说:天子的官吏,是民众和边远族群观察仿效的对象,怎么可以身居贤良的高位却去做平民百姓做的事情呢!忙忙叨叨地追求财利,经常害怕陷于匮乏而惶恐,是普通百姓的心态;急急迫迫地追求仁义,经常担心不能用仁义去感化民众,是官员应有的境界。《易经》说:“既背负着东西又乘坐车子,招来了强盗抢劫。”乘坐车辆,是官员的位置;身背肩挑,是民众的工作。《易经》这句话的意思是,居于官员尊位而又像老百姓一样追逐利益的人,一定会招致祸患。(《资治通鉴》卷17)

吏不廉平,则治道衰

西汉宣帝时,右扶风尹翁归去世,家无余财。汉宣帝下诏给以表彰,说:“尹翁归清廉公正,治理百姓政绩优异,特赐给尹翁归之子黄金100斤,专做祭祀之用。”大司农朱邑去世。他奉职守法,宣帝十分怜惜,也下诏赐予其子黄金100斤,用来作为祭祀开支。

宣帝下诏书说:“官吏不廉洁不公正,那么治政之道就会衰败。(吏不廉平,则治道衰。)如今低级官吏的事务都很繁重,但薪俸却很微薄,若想不让他们鱼肉百姓,很难!百石以下官吏的收入应该增加十分之五。”(《资治通鉴》卷25~26)

清官的行李

东汉政权建立之初,全国还没有安定下来。孔奋在姑臧县(今甘肃武威)当县令,姑臧是河西地区最富饶的县。其时士人多不检点,节操很差,当县令几个月就可以积累大量钱财。孔奋在任4年,清正廉洁,常常遭人讥笑,说他身在脂膏之中却不能滋润自己。后来孔奋等河西官员跟从窦融到京都洛阳进见,随行车子1000多辆,牛马羊望不到边。其他郡守、县令的钱财货物装了一车又一车,唯独孔奋没有财产,只乘一辆车子上路。光武帝刘秀特别奖赏了他。(《资治通鉴》卷43)

东晋安帝时,荆州刺史刘道规因身体有病,请求解职回家,朝廷准许。荆州是东晋要地,兵多民富。几年下来,刘道规没有侵占百姓一点利益,到达京城,携回的物品跟他当初上任离京时一模一样。从荆州卸任启程,他的两个卫兵把草席带上了船,刘道规把他们拉到市上砍了脑袋。(《资治通鉴》卷116)

做干净事,挣干净钱

东汉章帝时,有个叫郑均的人,他的哥哥在县府做官,接受了不少礼物贿赂。郑均劝说哥哥,哥哥听不进去。于是郑均离家出走,给人打工。过了一年多,郑均回到家中,把挣来的钱帛交给哥哥。说:“钱物用光了,可以再挣,要是当官犯了贪赃罪,就要被罢免,一辈子不得再做官。”哥哥被他的话感动了,改弦易辙,成为清官。后来郑均被举荐为官,一直做到尚书,退休回乡。章帝下诏嘉奖郑均,赏赐他一千斛谷。每年的八月份,地方官员都要前去拜访他,问候起居平安,并送上羊和酒,以表敬意。(《资治通鉴》卷46)

关西孔子

东汉弘农(函谷关一带)人杨震,被时人称为“关西孔子”。

和帝时,杨震出任东莱太守。上任途经昌邑县,他曾经举荐的王密在这里担任县令。夜里,王密怀中揣着10斤金子给杨震送过来。杨震说:“老朋友了解你,你却不了解老朋友,怎能这样呢?”王密说:“夜深人静,无人知晓。”杨震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王密惭愧离去。

后来杨震转任涿郡太守。他性格公正清廉,子孙经常以蔬菜为食,徒步出行。有故人旧友劝杨震为子孙置办产业,杨震不肯,说:“后世人叫他们是清官子孙,以此为遗产,不是也很丰厚吗!”

安帝时,杨震出任太尉,位列“三公”。大鸿胪耿宝向他推荐宦官李闰的哥哥,要求给此人安排一个官职,特别强调这是上面的意思。杨震向耿宝要皇帝的敕令,耿宝没有,恨恨而去。执金吾阎显也向杨震推荐自己亲近的人,同样遭到拒绝。

同类推荐
  • 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

    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

    《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共十二篇: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为文虽短,但文辞有力而优美,展现出一代英主对人生和世界的体悟;也是一个马上争天下、马下治天下的开国君主一生经验的总结。
  • 我们的幸福感

    我们的幸福感

    本书是广东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反映改革开放30周年的图书重点选题之一。本书系统阐述了幸福感的概念、幸福感的影响因子、幸福感的历史变迁及如何增进人们的幸福感等内容。
  • 主体维度论:浙江党建实证研究

    主体维度论:浙江党建实证研究

    中国土地广袤、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因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建构了不同的区域文化。区域文化如同百川归海,共同汇聚成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这种大传统如同春风化雨,渗透于各种区域文化之中。在这个过程中,区域文化如同清溪山泉潺潺不息,在中国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下,以自己的独特个性支撑着、引领着本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 从“110”到“民生110”

    从“110”到“民生110”

    《从“110”到“民生110”》以福建省邵武市“从‘110’到‘民生110’”的社会治理创新为案例,探讨怎样通过“110”一个号码的变革升级把市场机制引入民生领域,倒逼政府部门改革和公务员工作作风转变,重铸执政党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一)

    公务员职业道德:典型案例(一)

    本书内容包括模范践行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公务员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有关职业道德的案例;严重违反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等。
热门推荐
  • 拐走坏坏王爷

    拐走坏坏王爷

    某女笑里藏刀,“男人靠得住,母猪会上树。”某男立刻派人将两头母猪绑在树上,“娘子你看,树上有两头母猪。”某女邪恶一笑,“举头望青楼,低头思美人。”某男立刻下令禁止美人上街,所有青楼停业,“娘子你看,这街上多清静。”某女花痴一笑,“春来不知晓,处处美男咬。”某男气得暴跳如雷,“娘子,那些美男有为夫美么?”某女若有所思的围着某男转了一圈,“长得太美了,没有安全感。”某男带上面具,“娘子,满意么……”某女得逞一笑,“若是能跟姐姐走就更好了……”某男眼睛一亮,“娘子这是要拐走为夫么?”某女额头上冒出几条黑线,她的意图有那么明显么……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丫头与少年

    丫头与少年

    小说讲的是高中一对很好的灵魂小伙伴的纯洁友谊故事,丫头是男主,少年是女主。他们的相识是因为一场问路,渐渐走进了彼此的内心,最后又悄无声息的退出了彼此的世界。唯一留下的悬念是共同写下的十年之后的约定,十年后他们还会像曾经一样好吗?十年后他们都成为了年少时想要成为的那个人吗?
  • 豪门契约:亿万首席嗜血爱

    豪门契约:亿万首席嗜血爱

    从来不曾想过会遇到你,爱情里面没有谁输谁赢。走下去,或则停下来,你都要记得,我爱过你。如果你不曾来过,我就不会相信这就是爱情。擦肩而过的瞬间,你会不会记得我,会不会想起我。心里所有的一切都在淡然然的忘记中慢慢成长,铺就成了诗篇。
  • 高考状元跃龙门

    高考状元跃龙门

    他,是林氏集团的继承人,林老董事长在临终前把最大份额的股份在众目暌睽之下交给了这样一个毫不相干的外系孙子。他,又是校园中不曾见闻的全校第一,在高考之?前只是同学们口中的传说。而他,心心念念只为了去到那最高学府中,找寻曾经-眼万年的女子。在他的背后,却是各种心机城府,想把他从最高处拉下来,坠入永无止尽的黑暗。
  • 风流懒蛋异界行

    风流懒蛋异界行

    幸运少年到异界,好运不断,桃花连连,连韦小宝都要尊一声师傅!携手女神,神奇少年生活曲折绮丽,纵横异界,逍遥人生!
  • 月满乾坤

    月满乾坤

    五年前,一朝国破家亡,柳晴月从云端跌入泥沼,从此,她心无余暇,只为报仇.......喂喂......那谁躲开点,不要影响我报仇。(备注:本书无穿越,不重生,复仇+甜宠正文,女主高冷,男主妻控)。。。。。。。。。。。新书非常需要大大们的支持!!!请容我大声呐喊三声:求支持!求支持!求支持!
  • 名侦探柯南之让我们重新来过

    名侦探柯南之让我们重新来过

    更文会慢,因为柯北现在的全部注意力都在第二个作品上,这是写小兰变小的故事,柯北本人不穿越。
  • 命力

    命力

    彼时唐朝,命力之分,人各有系。没有天赋、没有家世的平凡少年,却以堪称残酷的帝国选拔考试、作为奋斗目标。努力求存,要好向上,不负家人——哪怕有志无成!
  • 触摸暗黑之际

    触摸暗黑之际

    Darknesscannotdriveoutdarkness;onlylightcandothat.Hatecannotdriveouthate;onlylovecandothat.黑暗无法驱走黑暗,只有光可以;仇恨无法驱走仇恨,只有爱可以。—马丁.路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