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08800000022

第22章 强围安庆(6)

曾国藩无心再巡视了,叫康福进壕通报。曾国荃一听,忙带着弟弟和一批营官亲来迎接。曾国藩见两个弟弟风尘仆仆,营官们也都满面风霜,遂不忍心指责,在接风宴上,对吉字营贞字营大大地作了一番夸奖慰勉。晚上,在卧室里,他严肃地对两个弟弟说:“过去,我教你们作文写字,都强调一个‘气’字。文求气昌,字求气贯。文气不昌,虽道理充分,其文不足称;字气不贯,虽笔笔有法,其字不足观。带兵亦然。军营中最重一个‘气’字。作统领者,应时时在军中培植新气、勇气,涤除暮气、惰气。打仗为极苦极烈之事,哀戚之意如临亲丧,肃敬之心如承大祭,方为军中气象。故军中不能有欢欣之象,更不能有桑中之喜,骄浮淫乐,必招大败。昔田单之在即墨,将军有死之心,士卒无生之气,此所以破燕复齐。及攻打狄时,黄金横带,前呼后拥,士卒有生之乐,无死之心,鲁仲连策其必不胜。围安庆一年多进展不大,其原因即在军中气不正。明日即严令前壕外一切酒楼烟馆妓院统统撤除,官勇一律在壕沟内训练,有未经允许私出外壕者,斩不赦!”

国荃、贞干谨遵大哥之命。几天后,军营气象果然大大改观。

这天,曾国藩仍着便服,带上康福,到前壕外再去亲自查看一番。一路上,原先的烟馆酒楼妓院都已关了门,过去人烟稠密之处,现在明显地萧条了,所见到的湘勇,都是带着伙夫采买油盐菜蔬的什长哨官,不再是嫖客醉鬼了。曾国藩颇为满意。既然知错能改,且雷厉风行,看来两弟值得造就。一时喜欢,见前面山林荫翳,小溪长流,不觉生出一股游兴来。他对康福说:“久闻安庆山水好,我们到前面去看看吧!”

康福陪着曾国藩向山林走去。果然林木青翠,溪水晶亮,真可去污涤浊、陶情冶性。山水虽好,人事却令人气沮。本是水稻收割的季节,眼前却是稻稀草密,田野荒芜,走了两三里路,除见到几个老头瘦妇在有气无力地捋谷外,田里不见一个壮年人。“打仗真是件作孽的事!”曾国藩轻轻地自言自语。

山嘴背后是一个山坳,康福眼尖,指着远处说:“曾大人,前面大柏树下有个小屋子,我们到那里去坐坐,讨碗水喝吧!”

二人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座小小的寺庙,庙门上方横写着三个字:弘毅寺。

曾国藩笑着说:“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寺名。”

“这怕是用的曾子的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康福猜测。

“和尚不识字,请读书人取寺名。读书人不懂佛经,只懂孔孟,就从《论语》中选了这两个字,造成了这个儒释结合的庙名。你说是这样吗?”曾国藩问。

“我想也可能是一个受了挫折的有志之士,曾在这里隐居过,为激励自己,干脆将原庙名改为这个名字。反正这里偏僻,没有几个人来,也不怕遭别人的谴责。”康福提出他的见解。

“你说的也有道理,这是桩解不开的公案。”曾国藩边说边进了庙门。

这个寺庙真的小,小到就一间一丈见方的屋子。正面供着一尊尺把高的小菩萨,菩萨面前有个石香炉,里面插着几支残香。左边一张床,床上整整齐齐叠着几排书,壁上挂一把剑鞘,真个是三尺宝剑半床书。右边一张书案,一条凳子,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正中有一页写满字的宣纸,一个朱红玛瑙雄狮镇纸压在上面,显得格外引人注目。书案前方墙壁上挂一副对联:“把酒时看剑,焚香夜读书。”

“好,写得好!”曾国藩称赞,笑着对康福说,“还是你说得对,现在这里就住着一位隐士。”

“这个隐士到哪里去了呢?”康福四处张望,指着小菩萨旁边说,“大人,这里还有一道门。”

门虚掩着,一推便开。门外是一块四方土坪,一个人正背对着他们,在土坪上舞剑。那剑舞得真好!进如闪电,退若飙风,上下左右飞动起来,划出一个耀眼的银盘,如同中秋明月落到人间。

“好剑!”惺惺惜惺惺,康福看得呆了,脱口称赞。

“谁?”那人急忙收起剑,回过头问。

曾国藩这下看清了,舞剑的人三十余岁年纪,面白无须,身材适中,正如联语中所写的,是一个喜欢舞剑的读书人,不是江湖上的拳师侠客。曾国藩最不喜欢那些走江湖的剑侠。在祁门时,有一人前来投奔,自称皖省名侠许荫秋。武艺的确很好,但曾国藩不收留。幕僚问他何故。他说这种剑侠大多无赖流氓,邪多正少,不遵法度,留之则坏军纪。名侠尚且不留,此后再无侠客一类的人来投奔了。

“我们是两个过路的客人,想到这里讨碗水喝。刚才多多冒犯,请足下海涵。”康福答话。

“啊,是两位客官,请屋里坐!”那人豪爽大度地将曾国藩、康福让进屋里坐,一边倒茶,一边问,“听口音,客官不像是本地人?”

“我们是湖南人,听说安庆正在打大仗,特地来看看。”曾国藩暗思此人必非等闲之辈,有意向他透露点身份。

“客官胆子也太大了,打仗杀人的地方,有什么好看的。”那人笑着说。

“足下一人在战场边的荒郊古寺里读书用功,胆子岂不比我们更大。”康福插话,眼里流露出敬佩的神采。

“实不相瞒,我在这里等着见一个人,三个月了,一直无机缘。”那人说话坦率。

“足下想见谁?”曾国藩好奇地问。

“湘勇吉字营统帅曾九爷曾国荃。”

曾国藩和康福心里同时一怔,互相对望了一眼,康福正要答话,曾国藩先开口了:

“足下为何要见曾九爷?”

“想告诉他破安庆之法。”那人毫不隐瞒。

“你为什么不去找他呢?”康福奇怪地问。

“咸丰八年,我曾经亲自闯进曾九爷的哥哥六爷曾国华的帐中,告诉他不要打三河,转攻庐江。曾六爷不听我的话,结果弄得全军覆没。后来我总结出了教训,这些带兵的主帅大概看不起毛遂自荐的人。我这次改变做法,长期住在这里,我想总有一个得见的机会。”

这人的话勾起了曾国藩的记忆,那夜温甫不是说过这事吗?

“足下是江苏阳湖人?”曾国藩两目灼灼发光,注视着对方。

“是的。在下正是阳湖人。”那人惊奇起来。

“足下大名叫作赵烈文?”曾国藩进一步追问。

“正是!客官何以知道?”那人越发惊奇起来,也盯着曾国藩。

“赵先生,我与你神交已久了,不想今日在此相遇,真是天幸!”曾国藩激动地站起来,走到赵烈文的身边。

“客官你是?”赵烈文也站起来,拉着曾国藩的手。

“赵先生,他就是六爷九爷的大哥曾大人。”康福介绍。

“曾大人!”赵烈文纳头便拜,“大人万安,小人有眼不识泰山。”

“快起来,快起来!”曾国藩扶起赵烈文,“请赵先生收拾书剑,我们一起到九爷军营里叙话。”

听说来者正是那年阻止攻三河的赵烈文,国荃、贞干都另眼相看。吃完饭后,曾氏三兄弟向赵烈文请教破安庆之策。赵烈文从从容容地说:“长毛守城,有句老话,叫做守险不守陴。就是说,精兵良将都放在城外的险要之处,城内的反而是老弱病残。破安庆,就要从这里下手。安庆的险要首在北门外的集贤关。破了集贤关,安庆城一半到了手。次在菱湖石垒,菱湖石垒一下,安庆就是一座孤城。不出十天半月,即使外面不攻,内乱亦必自起。”

曾国荃插话:“集贤关我们打过几次,石垒坚固,更兼刘玱林凶猛异常,这块硬骨头不好啃。”

赵烈文微笑着说:“集贤关硬攻不能奏效,要采取另一种办法。”

“惠甫先生,你若帮我们破了集贤关,家兄一定重重保荐你。”曾贞干说。那夜,他亲耳听见六哥说过赵烈文。在他的心目中,此人是个奇人。

“保荐不敢。”赵烈文谦虚了一句,继续说下去,“集贤关的五千人,的确是安庆守兵的精锐,刘玱林也可谓长毛中的名将,但刘玱林的副手程学启和他的一班子兄弟,却有空子可钻。”

“程学启是个什么人?”曾国藩问。

“破集贤关就在此人身上。”赵烈文这句话,将曾氏兄弟的情绪大为提高了。“在下这几年在安徽,对此人颇有所了解。他是桐城人,咸丰五年在本省投的长毛。”

“程学启家里还有些什么人?”曾国荃问。他心里突然冒出一个主意:将程学启的家人抓起来,以此来要挟。

“程家启家里没有人了,他从小父母双亡。”

“呵!”曾国荃很失望。

“父母死后,程学启靠乞讨糊口,在下九流中长大,混得了一身好武艺,在桐城县里称王称霸,为非作歹,从县衙门到老百姓,个个都怕他。县太爷明里奈何他不了,便使了一个暗法子,用钱买通了庐江城里几个无赖。咸丰五年三月的一天,程学启过二十六岁生日,那几个无赖接他到庐江喝酒。喝到半夜,程学启酩酊大醉,无赖们将他的手脚死死捆紧,扛到江边,对着他的胸口刺了几刀,登时血流满地。无赖们见他已死,便一走了之。第二天凌晨,庐江城郊一个姓穆的老太婆到江边洗衣服,见一个全身是血的大汉在呻吟。穆老太婆吓了一跳,立即回家叫来儿子穆老三。穆老三把程学启背到家中,一进屋,他又昏死过去了。穆老太婆给他抹去血,洗净伤口,穆老三又拣了草药替他敷上。程学启醒过来,想起昨夜的事,万分感激穆家母子的救命之恩,当即认穆老太婆为干娘,与穆老三拜了把子。一个月后,程学启复了原,他知道自己的仇人太多,混不下去,于是干脆投了长毛。程学启有本事,打仗不怕死,很受陈玉成赏识,年年升官,现在已是监军了。程学启在贼中得了势,当年一班痞子弟兄都来投奔他,这些人大部分也当了官。程学启对任何人都不讲情义,惟独对穆家母子的恩德不忘。这些年给了穆家不少银子,但穆家不承认,可能是怕惹祸。”

曾国藩说:“程学启能知报答穆家的恩,可见良心尚未完全泯灭。”

赵烈文说:“正是大人这话。我想如果能够买通程学启,要他在内部发难,外面再配合,集贤关就可以破了。”

曾氏兄弟都认为这条路子值得一试,于是请赵烈文先去庐江找到穆老三,打听程学启最近的情况。

几天后,赵烈文从庐江返回,禀报曾国藩、曾国荃:据穆老三讲,程学启近来心思颇不安定,叶芸来、张朝爵、刘玱林等人都是两广老兄弟,对他始终不能以心相待,监军当了一年多未得提拔,心中不满,又对安庆能否守住有怀疑。曾国藩听后大喜道:“此人可用。”

三人一起细细商讨了半夜。

次日晚上,曾国荃带着彭毓橘、李臣典和赵烈文一起到了庐江城。经过一番威胁利诱,穆家母子终于就范。穆老三利用程学启给他的令箭,畅通无阻地进了集贤关外的第四个石垒,拜见义兄。

“程哥。”穆老三哭丧着脸说,“娘病势沉重,怕只有一两天日子了,老人家一天到晚念叨着你,想临终前见你一面。”

程学启说:“干娘恩德深重,论情理我应该去送终,但战事紧急,我离不开。这样吧,你拿两百两银子去,把干娘的丧事办得风光点。”

说罢,立即要亲兵去取银子。穆老三急了,说:“程哥,银子倒不在乎,你平日送的,我们都存在那里,娘是想见你一面。你无论如何都要去一下,骑马去,后天就可以赶回来了。”

程学启想了一下,说:“好吧,我这就去一趟。”

清早,两人骑两匹快马出发,安庆离庐江只有二百五十里,黄昏时便到了。穆老三将程学启带到老母的卧室。程学启推门一看,不见干娘,心中生了疑。正要发问,彭毓橘、李臣典手执大刀冲了进来。程学启情知不妙,忙向腰间拔剑,彭毓橘早已把剑抽走了。程学启愤怒地问:“你们是什么人?”又转过脸去责问穆老三,“老三,这是怎么回事?”

这时,曾国荃身着正四品道员朝服从门外迈进。程学启惊问:“你是何人?”

曾国荃哈哈笑道:“程将军,久仰了!”

穆老三忙说:“程哥,这位便是湘勇吉字营统帅曾九爷。”

程学启又惊又惧,转身就要出门,穆老三一把抓住:“程哥,曾九爷特来见你,有要事相商。”

程学启见门已关,料想走不脱,只得站着不动。

“坐下,坐下好说话。”曾国荃脸型五官全像大哥,惟独两只眼睛细长,一笑起来,就成了两根线。程学启极不情愿地坐下,心像鼓槌样跳个不停,见曾国荃并无恶意,才慢慢平静下来。

“久闻程将军艺高胆大,恩怨分明,是个真正的大丈夫,只是出于不得已才屈身事贼,家兄和我深为程将军惋惜。”

程学启仍在莫名其妙中,不知这个死对头要干什么。

“程将军,你堂堂一条汉子,何必要顶个贼名呢?”见程学启不开口,曾国荃继续说,“家兄久慕程将军大名,特要我用此法将将军请来,想你不会怪罪。王师围安庆一年多了,各路援兵正源源而来,陈玉成的人马被陷在挂车河以北,不得南下一步,李秀成的南路已退回苏南,安庆不日即将攻克。闻程将军在长毛中备受两广老贼的欺侮,甚不得志,何不反戈一击,弃暗投明呢?”

曾国荃盯着程学启,眼中那股凶杀之气与大哥一模一样。程学启心中又紧张起来,暗思:原来是要我投归朝廷,看来今日不答应是出不了门,好汉不吃眼前亏,不如假意应承下来。

“曾九爷,今日能在干娘家里见识你,真是幸会。我也早闻曾九爷是个英雄,果然名不虚传。我投长毛,的确也是万不得已。我的祖父,也是桐城县里有点名气的秀才。我常想:今后死了,还不知在阴间如何见我的祖宗。我早有投奔朝廷之心,只是没有机会。不知曾九爷是要我现在就跟你去呢,还是回去后率人来归?”

曾国荃说:“如果程将军真心归顺朝廷的话,朝廷仍会真心相信你,你这次先回去,遇有机会作内应。我们内外进攻,打下集贤关。我今天带来了一套副将官服。”

曾国荃转脸对彭毓橘说:“你把它拿出来,给程将军过目。”

当彭毓橘捧出一套簇新的从二品副将官服时,程学启眼睛一亮,尤其是帽子上那颗起花珊瑚顶,令他久看不止。尽管监军的官位也不低,但它究竟比不上朝廷副将的尊贵,程学启的心动了。

“程将军,这套副将官服暂存你干娘这里,待破安庆后,我为将军亲自穿上。”

“愿为九帅效劳!”程学启站起来,向曾国荃鞠了一躬,然后打马直奔安庆。

七血浸集贤关

同类推荐
  • Honey

    Honey

    据说,每个人的中学时代的班级里,都有一个被孤立被排挤的对象。而女主角嘉英在高中时代就是一个被小太妹雅贤欺负的对象!不是冤家不聚头。嘉英高考成绩优异成功考上教育大学,原以为总算可以逃离魔女雅贤的魔爪了,没想到魔女竟然看上了嘉英那英俊帅气的哥哥贤燮,并对他展开了强烈的爱情攻势。天性温和善良的嘉英眼真真地看着哥哥与自己痛恨的魔女陷入爱河。魔女凭借着贤燮的爱在嘉英的家中站稳了脚跟,文英的日子“举步维艰”……正当她彷徨,愤懑,甚至想要离家出走的时候,碰到了一个才见了两次面就说要结婚的男子——道勋。
  • 再次遇见你

    再次遇见你

    那个你念念不忘的人,总有一天会与你再次相遇。直木奖得主森绘都十年集大成之作!十年前的挚友,你们还有联系吗?没能在一起的恋人,你真的放下他了吗?已经去世的亲人,你还会常常思念他吗?《再次遇见你》是森绘都的短篇小说集,包含六个不同的故事,关于相遇、误会、羁绊以及时间的流逝。故事中的人们欢笑、争吵、离别,却依旧祈愿着能够再次相遇。关于相遇:《再次遇见你》一场雨、一个约定、一段回不去的曾经。经过岁月的冲刷,她决定重新审视这段过去的友情。关于羁绊:《尾灯》一条河、一块石头、一句没说出口的告白。当时她落荒而逃,多年以后她才明白这就是爱。关于时间的流逝:《妈妈》一个包、一次回归、一段难以为继的岁月。即使去世了多年,妈妈也是守护神一样的存在。那个你念念不忘的人,你还相信你们能重逢吗?
  • 月牙儿(老舍小说精选集)

    月牙儿(老舍小说精选集)

    本书选录了老舍最具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如《月牙儿》、《我这一辈子》、《断魂枪》、《不说谎的人》等。《月牙儿》描写了母女两代妓女悲惨的生活遭遇,深刻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城市贫民的生存状态,由小家庭、小人物的悲剧折射出一段历史的沧桑与悲怆。《我这一辈子》描写了一个旧时代普通巡警的坎坷一生,这也是老舍第一个创作黄金时期的压轴作品,格外具有挺拔于时代的进步气息。《断魂枪》通过一个老镖师的失意境遇折射出普通人在历史大变迁中的无奈和孤独,短小的篇幅里充满了苍凉和怅然的意味,让人回味不尽。
  • 区域经理

    区域经理

    雷子阴差阳错地踏进药行,不留神混成了一名区域经理。他肩扛六箱药品风尘仆仆扑地赶往嘉市,开始了他的医药代表生涯。头一张热脸,便贴在肖爱国的“冷屁股”上,让他的信心有所动摇。关键时刻,来自大连的徐立君给他上了宝贵的一课,令其醍醐灌顶。再经对方的热心引荐,他终于在“酒色”的帮衬下叩开了市医院的大门。他惊奇地发现,自己进入到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圈子中。那些意想不到的权钱交易、情色交易,官与官的相互勾结,官与商的相互勾结,让他对天价药品的产生,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本书,为混迹药海二十余载的雷子的倾心力作,直逼当下社会现状之痛痒!
  • 大家族

    大家族

    本书讲述了清乾隆、嘉庆时期,“湖广填四川”移民第二代赵岱聪在重庆荣昌县兴办书院,倡导移民后代“读书成才”,他忍常人所不能忍,行常人不能行之事,终将移民教育思想普及到全川,成为荣昌第一大家族的故事。赵岱聪率家族子弟与洋教对抗,为此失去状元称号;为化解天宇会与朝廷的矛盾而提出“教化土匪”主张,更招来弥天大祸;为抵御土匪的骚乱,他修建大荣寨保护学生……本书可以看做是闯关东、下江南、走西口、填四川之后,“四川移民教育”的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超神逆天抽奖系统

    超神逆天抽奖系统

    一个被人称为废物的人意外崛起,被地球的一个宅男占据了身体,一个新的神话,开始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剑舞人间

    剑舞人间

    路边蹲着的狗牙子抹了把鼻涕,畏手畏脚的细声:“大毛,你以后想娶几个?”赵大毛狠啃了口手里的粗面饼,灌了半口水,口齿间掺杂着飞舞的唾沫说:“吃你的吧。”二人又猛啃起了手里的食物,吃完还去给二毛子买药呢……
  • 青春永不倒: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勉与自信

    青春永不倒:青少年必须学会自勉与自信

    本书帮助青少年正确地面对青春的各种问题,教会青少年学会自勉与自信。全书共六章,内容包括:立志与奋发——志向坚定,努力拼搏计划与行动——周密安排,积极进取激情与创新——乐观向上,勇创佳绩等。
  • 玄话间三之侠豸传

    玄话间三之侠豸传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自有百鬼妖邪出现扰乱人间,朝政不安,百姓心乱,民间法派传人,携仙灵游历江湖,匡扶正道,经历生死磨难。体会儿女情长。受经人间冷暖。游遍万水千山。终得修行大道。
  • 农门娇女:撩来汉子偷个崽

    农门娇女:撩来汉子偷个崽

    苏陌,前世雷厉风行的顶尖营销大师。一朝被害陨落,魂穿附身农妇之身,从此改写命运……周玉楼,隐秘于民间的高手,一生护着她宠着她。夫妻二人联手暴打周家门狗,新仇旧恨一起算,一律不留活路……经商、种田、复仇,且看一家四口如何从从名不经转到大名鼎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小仙是好仙

    小仙是好仙

    “娘,我能不能换个名字”“狗蛋多好”“那我姓什么?我总是要加个姓的吧,李狗蛋,王狗蛋什么的,娘姓什么”“我没有姓”,“没有姓才显得咱们风流潇洒,小孩子不懂,长大就明白了”“哦”“那可以换名字吗?我觉得我名字不风流”“谁说的”狗蛋一个白眼飞向芪枣”还用得着他们说,隔壁大丫叫大花,二丫叫二花,巷子口的胖丫叫梨花,哪个不比我的好听……我能不能叫桃花?””俗!俗不可耐!”
  • 虚实之末

    虚实之末

    睁开眼,我迷茫的看着世界,踉踉跄跄的走出实验舱,你是第一个让我感受到温暖的人,背叛全人类的意愿,只愿换取我的一丝情绪,你是第一个守护在我面前的人,你总是告诉我,除非生命受到伤害,否则不要随便伤人,儿时对这话懵懵懂懂,长大后,才知道这句话的代价,是什么……,人类啊,如此渺小,可是却是如此贪婪,我尝试以自己的方式去面对世界,努力挽留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可他们却一一消失破碎,原以为最大的敌人在外部,可是最终却发现那些曾经仰望自己的人类,竟然比敌人更可怕,我无奈的讽笑,可是我却并不恨他们,因为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这份存在于虚实之间的力量……
  •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行政责任的制度困境与制度创新

    本书共分为八章,包括:公共行政与行政责任、公共行政的概念及其制度性质、规则系统的内在弊病及矛盾性、发展和完善行政责任制的理论启示等内容。
  • 只有神知道的CLANNAD

    只有神知道的CLANNAD

    人,是神创造世界时最得意的作品。肉体脆弱,却拥有着神也无法完全预知的丰富且复杂的感情。并能利用感情去创造无限的可能,从原始动物一直到繁荣的文明社会。也许是宿命吧,最初神用无生命的物质启蒙了人,数千年后人开始因物质而退化,为了肉体上的享受,摒弃了亲情,爱情,友情。金钱至上的观念让人们的感情不断变质一直到腐臭。神开始厌恶起了这个被物欲横流的社会糟蹋得不成样子的世界。尽管神是万能的,但人的感情却是神给自己设下的不可能。神选中了他,一个为了感情而放弃逐渐崩坏的世界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