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143100000021

第21章 龚澎

新中国外交界最杰出的女性、外交部建部44年来任期最长的司长龚澎女士出身安徽名门望族。不过到了龚澎的父亲龚镇洲(原名龚振鹏)那一辈却很穷了。

龚镇洲是辛亥革命时期安徽著名的革命党人,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龚镇洲被任命为陆军第35旅(即“铁血军”)旅长,统率江淮500子弟,转战在长江流域。“铁血大将军”的美名传遍江淮大地。

1913年“二次革命”时,安徽都督柏文蔚武力讨袁,出任讨袁军部司令。龚镇洲闻风响应,在芜湖发布《讨袁檄文》,痛陈袁世凯十大罪状,“愿与天下共弃之”。“二次革命”失败后,龚派“湖鹏”号鱼雷艇送柏文蔚去南京,自己因遭袁世凯明令通缉,乃于1914年初偕夫人徐文和刚满月的长女龚普生亡命日本。

1914年10月10日,龚澎在东京湾西岸、日本最大的海港横滨出生。因为出生在旧中国的国庆节,她最初起名“庆生”,后来改为“维航”,直到大学毕业。襁褓中的龚澎在母亲的怀抱里度过许多难忘的日日夜夜,那个时候的龚镇洲常常奔波于日本与南洋诸岛。

1928年,龚澎和比自己年长一岁的姐姐龚普生在同时进入上海圣玛利亚女中就读。

1933年夏,龚澎考取了北平燕京大学历史系。这对龚澎一生而言,也是极为重要的,她翻开了自己历史的崭新一页。

1938年9月,龚澎打起背包,扎好绑带,告别延安,跟着彭德怀将军在垣曲渡过黄河进入太行山区。本来她是去沁县后沟村华北《新华日报》社工作的。但是到了八路军前方总部驻地——屯留,龚澎就停留下来——她被留下了,分配到总司令部秘书处工作。

龚澎于1940年8月底奉党中央之命离开晋东南前往重庆,来到了被费正清幽默地称之为“共产党人和国民党特务交错组成的三明治”——曾家岩50号“周公馆”,来到了周恩来身边。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她不无遗憾地告别这个世界,龚澎在周恩来身边工作了30年!据费正清称:“党的领导原来打算派她出国,后因皖南事变发生而耽搁。”无疑,这样却使龚澎更加辉煌。在山城重庆,龚澎历任《新华日报》记者、中共驻重庆代表秘书等职。但是她的最主要、最有成就的工作就是“周恩来与外国记者招待所的联络员和新闻发布员”。龚澎还是周恩来的秘书和第二任英语译员。

1945年春,直到已故资深外交家、前外交部副部长、驻美大使章文晋来到重庆成为周恩来第三任英语译员时,龚澎方卸去此任。龚澎在重庆的工作驾轻就熟,卓有成效。她的外表形象和精湛一流的工作奠定了她作为“寰球新闻界最出类拔萃的妇女”和后来光彩照人的外交生涯的全部基础。

1941年“皖南事变”后,有的西方国家担心国民党的这破坏行为可能导致日本侵略者的大规模进攻。驻重庆的英国大使克拉克·卡尔——这是一位对中共颇为友好的外交官——对于国民党的这种做法颇不以为然。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卡尔大使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态度。凑巧龚澎在场,立刻抓住这个有利时机,用大量事实揭露了事实真相和国民党的阴谋。结果,龚澎无形中成了这个记者招待会的中心人物,回答记者们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原则和立场,取得了极好的宣传效果。爱泼斯坦饶有感慨地说,龚澎“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来做工作,她往往实际上是在给舆论以正确的引导,但并不使你感到你是在被人引导。”这是炉火纯青的艺术!这就是龚澎的魅力!

1943年11月,龚澎和乔冠华毫不声张地悄悄结婚了,没有惊动任何同事朋友。

1944年秋,龚澎在山城重庆一家简陋的医院里生下了第一个小孩,他就是现在继承父业的中国驻朝鲜大使乔宗淮。

满月不久,龚澎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有时就把宗淮丢在“周公馆”,由周恩来、邓颖超夫妇帮忙照看,哭了抱,饥了喂,忙得不亦乐乎,同志们都说这个“仔仔”福大命大。

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抗日战争终于胜利了。随后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赴重庆谈判。作为中共代表团外事组的成员,龚澎比以往更为忙碌。张彦先生在龚澎逝世12周年写的一段回忆,反映了龚澎当时的工作状况和精神风貌:

抗战胜利以后,乔冠华、龚澎这对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夫妇在中共对外事务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是周恩来麾下的两员得力干将。作为唯一的女性,龚澎和夫婿乔冠华(研究处处长)、章文晋(秘书处处长)、陈家康(联络处处长)成为以周恩来挂帅的中共代表团南京办事处(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委员会的四员大将。

龚澎还是北平军调处执行部中共方面新闻组长,这是当时在北平协和医学院内的军调部国民党、美国、中共三方所有工作人员中唯一的女性。龚澎在中共方面新闻处处长黄华(前外交部长、加拿大、联合国大使)领导下,负责处理中共代表叶剑英将军与公众的联络事务。龚澎再一次成为外国新闻记者注意的中心。《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菲尔·波特称,龚澎“俊美潇洒,身穿蓝色旗袍,头上却是烫着美国发式。”龚澎自己幽默地解释,“这并不意味着对北平居民的挑战”。显然,这位波特先生也像重庆国际新闻处外国记者公寓里汉子们那样,对龚澎的才智品貌竭尽推崇渲染之能事。在最初那一阵颂赞声沉寂下去以后,北平军调部开始变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龚澎在军调部散伙前夕回到上海。

1946年四五月间,国共和谈破裂已成定局,反人民的内战已迫在眉睫。为了更有效地揭露国民党的阴谋,随中共代表团南下的龚澎,一到上海立即根据党的指示,组织力量,千方百计以最快速度出版了英文刊物《新华周刊》。这家设在上海大法马路(今金陵东路)23号的16开本的宣传刊物又是一家“夫妻老婆店”,主编就是乔冠华,龚澎担任该刊发行人。遗憾的是这个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份对外宣传刊物刚出版到第三期,就被色厉内荏的国民党当局无理查封。

国共和谈破裂前夜,为了暂时将核心骨干力量储存起来,根据周恩来指示,乔冠华、龚澎夫妇以及夏衍于10月底离沪前往相对安全的香港。行前,周恩来特地在福州路一家饭店为乔冠会等人饯行,飨以有名的上海大闸蟹,中共上海发言人陈家康作陪。这实际上是新中国外交部亚洲司主要负责人的一次酒会。3年后,夏衍、陈家康分任亚洲司正副司长,乔冠华在夏衍未到任视事时任代司长。席间,周恩来感慨地说:“好容易打败了日本,老百姓都想过和平生活,而现在又得打仗了。你们南行,我回延安,可能要以后再见面了。”

整个解放战争期间,香港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与海外世界联系的一个窗口。党在这里展开了广泛的国内国际统一战线工作,配合着解放军在战场上的浴血斗争,为新中国的诞生创造条件。乔冠华、龚澎始终并肩战斗在外事工作的最前列。乔冠华是章汉夫为书记的中共香港工委外事委员会的主持人,待夏衍离港后,他又出任中共香港工委书记。乔冠华还是新华社香港(华南)分社社长。

1946年12月的最后一天,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真实情况的英文半月刊《中国文摘》(《ChinaDigest》)在香港正式出版。这家由钟威洛主编的英文刊物及时地向全世界报道中国大陆上正在如火如荼展开的激烈斗争,报道解放战争的消息,刊登延安的时事评论,揭露蒋管区的民不聊生和白色恐怖……刊物一问世,各国要求订阅的函电就雪片般飞来。这位“钟威洛”先生不是别人就是龚澎。据当时参与其事的张彦先生回忆:“龚澎既是这个小分队的头头,又是和大家滚打在一起的普通一员。每期杂志有相当一部分是她写、她编或者她译的,且不说她还要审定全部稿件。每期的时事评论《观察家》专栏,几乎都是出自她的手笔。她屋里的打字机声,常常是深夜不停。在每两周一次的编辑会上,她总是一支接一支地抽着香烟,仔细倾听大家的意见,然后才发表自己的见解。她很注意让每一个同志都有一份贡献。”

两年后,乔冠华、龚澎奉命离港北上。新中国外交部建部后,乔冠华出任外交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司代司长,同时还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等职;龚澎出任情报司(新闻司前身)司长,这一重要职务非她莫属。龚澎是外交部建部初期十余名正司级官员中的唯一女性(其胞姐龚普生出任国际司副司长)。

作为外交部的第一个女司长,她在情报司(后为新闻司)一直干到1963年升任部长助理为止,整整14年,这在外交部是空前绝后的。从此以后,龚澎一直与新闻发布为伴,这对她来说真是驾轻就熟,老马识途。1954年第一次日内瓦会议期间,龚澎和黄华一起成为中国代表团的发言人。1960年第二次日内瓦会议时,周恩来亲自提名,龚澎担任中国代表团首席发言人。20年中,龚澎多次以新闻司长、部长助理身份随周恩来、陈毅出访,足迹遍及亚非欧。

龚澎继前外交部常务副部长张闻天夫人刘英之后,成为第二个女部长助理。本来,她是最有希望升任外交部副部长的理想人选,遗憾的是“文革”中龚澎惨遭迫害,英年撒手而去!圈内人士无不扼腕叹息!

同类推荐
  • 原来袁世凯

    原来袁世凯

    他推崇西方文明,却拥有十房妻妾;他倡导教育改革,却相信儒学在控制民众方面的道德力量;他力行维新立宪,却出卖戊戌维新派;他掌握大总统权柄,却又迷恋皇帝宝座;他签订“二十一条”,却提倡国货,实行“国有主义”;他背叛共和,却推行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教育制度……袁世凯的一生,浓缩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激变与冲突,中与西、新与旧、强与弱、保守与进步、封建与民主……功与过,是与非,本书以详尽、充实的史料,一分为二,冷静客观的视点,抽丝剥茧,剔抉真伪,为你呈现袁世凯的历史真容。
  • 走近苏东坡

    走近苏东坡

    这是著名作家李国文研读苏东坡的诗文及所处时代背景后写出的感悟性文字。作者围绕苏东坡的性格、命运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入到苏东坡的精神世界,用洗练的文字,多角度地、十分睿智地为我们描叙了一个鲜活的苏东坡。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以深刻的思想,犀利的笔触,鞭笞了当下社会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气,可以起到警世的作用。《走近苏东坡》,极富思想性、知识性和文学性,是近些年来不可多得的优秀之作。
  • 率性林语堂

    率性林语堂

    他被西方社会誉为除孔夫子外,另一位最广为西方人认识的中国文人。他曾自我评价:“我的长处是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而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全新解读真实林语堂,再现五四文人真性长歌。中国第一部以散文形式写成的传记。他可能是近百年来受西方文化熏染极深而对国际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最大的一位作家与学人。其《吾国与吾民》及《生活的艺术》以各种文字的版本风行于世。若干浅识的西方人知有林语堂而后知有中国,知有中国而后知有中国的灿烂文化。
  •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中国将帅传(全二册)

    我们脚下的锦绣河山,并非自古皆然,与生俱来。国土的形成过程,与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是一致的,与之相伴的主题始终是征服、被征服,入侵、反入侵。试想,如果没有白起、乐毅、王翦、韩信等人的赫赫战功,当时的中华大地,该不知有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如果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郭子仪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哪里有辉煌的汉疆和唐土?《中国将帅传》精选了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将帅,通过介绍将帅的生平,展现了他们在治军方面的见识作为、在运筹决胜方面的深谋远虑,他们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丰富的战争经验,创下的彪炳史册的不朽业绩。
  •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司马懿的崛起:从军师到权臣

    著名历史作家张宏杰、吕峥,起点历史大神月关倾情推荐!天涯、起点现象级神作,短时间内聚拢粉丝数百万!从隐士、谋士、军师到权臣、枭雄的进击之路,且看终极牛人司马懿如何开启司马家族千秋大业!沉默、隐忍、谋划,夹缝中求生存,成就乱世三国的真正胜利者!司马懿及其司马家族建立西晋皇朝的风云史,全景演绎司马家族的荣耀崛起之路。出身望族的司马懿,从东汉小吏起步,屈节出身寒族的曹氏政权四十余年,蛰伏隐忍,藏起“鹰视狼顾”之相,辅佐曹操、曹丕、曹叡三代,静待曹操时代的过去,伺机而动,终成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为司马氏化家为国的蜕变铺平了道路。司马懿及其子司马师、司马昭为代表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横空出世,谋划千里,终结了群雄逐鹿的汉末三国,成为最大的赢家。本书主要讲述了汉末三国至西晋司马懿及其家族的夺权上位史,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人物为主线,加入丰富的历史细节,对谯郡曹氏、河内司马氏、谯郡夏侯氏、颍川陈氏、琅邪王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等世家大族的命运和政治生态进行了全景的展示。权臣与皇族、世家与寒门、奸佞与贤良、谋略与抉择、血与泪……在那个风雷激荡的乱世,人创造了历史,时间改变了人心。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张杰

    霸道总裁张杰

    这是一本关于张杰的第二本小说,我会永远的爱张杰!因为他值得
  •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关于真善美的格言(经典格言)

    知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本书汇集了关于情感、热情、激情、忧伤、爱憎等名言数百余条,包括有格言、谚语。它们或文中所摘,或诗中所抄,或从大众口头所采。本书通过这些名言,揭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阅读它们,能对人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能更好的体会真善美。
  • 烂鸟的逆袭

    烂鸟的逆袭

    本作品纯属虚构,如有雷同,你切还是我切?算了……还是你切吧!
  • 一梦化仙

    一梦化仙

    不甘平凡誓要脱颖于芸芸众生,逆天而行也要叫天地顺我
  • 挟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挟天子以令不臣我就是不臣

    又又又又又穿越了!我都不记得我穿越了多少次,拯救了多少世界了!不过,这次好像有点奇怪,我看起来不像主角啊?我是曹操?我好像是反派啊?没有事,大不了,再穿越吧!
  • 我是幸福的吗

    我是幸福的吗

    四十二岁之前的我,是怎么从一个小姑娘成长为人妇,为人母的历程。
  • 邻家女友

    邻家女友

    一场看似无始而终的暗恋,一次因为冲动而捨弃的童真。二者结合在一起,究竟会产生怎么的化学反应...一场关于成长的故事,即将开始......
  • 超级无敌狂少

    超级无敌狂少

    如何评价燕京第一豪门的陈家三代?爷如鹰,白手起家,搏击长空。父如熊,坚如磐石,开疆扩土。长孙似蛇,守成有余,进取不足。那陈文卓呢?此子一出,气吞万里如虎!
  • 我的初恋是梦

    我的初恋是梦

    许梦之一直以为自己有个初恋,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在一起了。等他长大了,看不到初恋。他却一直当她存在着。心痛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 亡情医女

    亡情医女

    所谓一入侯门深似海,从此萧郎为路人。为父洗清罪名的徐梦娥为洗清爹爹的罪名与心爱的人分离,踏入了这水深火热的宫中,本以为会很顺利的查处爹爹被害的原因,没想到一切都不是想象的那么的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