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429300000005

第5章 短命之君仁宗朱高炽

1.兄弟相争,曲折登基

皇位虽然是世袭的,但是玄武门之变却留下了后遗症,使皇位的继承有时充满了血腥味。

明仁宗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幼年即读儒家经书,生性仁厚儒雅,沉静好文,言行识度,很早就知儒家治国之道,以聪慧仁德著称,深受祖父朱元璋的宠爱。

据说,朱元璋曾让秦王、晋王、燕王的嫡子同时进京,要考察一番。朱元璋让他们去检阅部队,只有朱高炽回来晚了。问他原因,朱高炽说,天气很寒冷,我想等军士们吃完饭再检阅,所以回来迟了。朱元璋很高兴,夸奖说,“小子知道恤下了!”又有一次,朱高炽奉命批答奏章。批好后,呈报给朱元璋,朱元璋发现奏章里有一些错别字和一些小毛病没有改过来,就问朱高炽是不是没有看到。朱高炽回答说:“孙臣以为小过不足以上渎天听。”朱元璋大喜,接着又问他尧舜的时候,老百姓遇到水旱灾害怎么办?朱高炽说,要“恃圣人有恤民之政”。朱元璋很高兴地说:“小子异日不可量也。”

美中不足的是朱高炽身体肥胖,行动不便,总要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对于一生嗜武的成祖来讲,这个儿子并不讨他喜欢,甚至可以说朱高炽一直没有赢得过他的欢心。

朱棣起兵靖难时,因为朱高炽身体肥胖,不便随军作战,朱棣就命他留守北京。虽然朱高炽生性仁厚,却并不懦弱。奉命居守北平期间,朱高炽团结部下,以万人之军成功地阻挡了建文帝大将李景隆的五万大军,保住了北京城。这一战役对整个靖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朱高炽在靖难中最耀眼的一笔。虽然当时上有母亲徐氏,下有姚广孝、顾成等人相助,但仅以万人坚守孤城,也实属不易,可见其绝非庸懦之辈。

在此期间,建文帝曾遣书信给朱高炽,许以封王,争取朱高炽归顺朝廷。但朱高炽仁孝如一,接到书信之后看也不看,忙派人把建文帝的诏书和诏使一起原封不动地送到朱棣面前,才免却了父子相残的悲剧,建文帝的反间计终告失败。

尽管朱高炽以仁厚儒雅获得了极好的名声,但是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尤其是在通往皇位的路程上更是布满了坎坷。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出现了犹豫:朱高炽仁爱、儒雅,深得文臣们的拥戴,而且他是朱元璋亲自为朱棣选择的燕世子,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而皇二子朱高煦性格颇像朱棣,英俊武勇,在靖难中曾立下大功,朱棣登基后也曾亲自许愿将皇位传给他。就朱棣本人来讲,希望立朱高煦为太子,因为他觉得朱高炽太过于仁弱,将来会遭人胁迫。而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几次冒死救护朱棣,朱棣当时很感动,对他说:“世子多病,勉之!”公开许愿要将皇位传给他。朱高煦在军中威望很高,淇国公丘福等高级将领也都拥护他,可是,这个老二却不讨朱元璋的喜欢。朱元璋活着的时候,就很讨厌他,总说这个孙子将来要惹事,等到朱棣即位以后,朱高煦要求兑现承诺。朱棣征求大臣、亲信的意见,大家多数是赞同高炽,不赞成高煦。隆平侯张信是朱棣的救命恩人,朱棣叫他“恩张”,朱棣问他能不能换了太子,张信说这是天理人伦,能随便更改吗?气得朱棣一剑砍掉了张信的两颗门牙。朱棣最信任的大臣道衍和尚、兵部尚书金忠、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都不同意,朱棣勉强答应再看一段再说。

朱棣登基后没有立即册立太子,对此朝臣多有觉察,于是纷纷上言,请求建储。不少勋臣贵戚都支持立朱高煦为太子,理由不外是“靖难有功”。文臣则大都支持朱高炽,其代表人物是兵部尚书金忠和内阁学士解缙。金忠在朱棣面前列举历代立嫡的故事,劝他册立嫡长子朱高炽。朱棣再去问解缙,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朱棣听罢低头不语,解缙知道朱棣平素最喜爱长孙朱瞻基,于是顿首道:“好圣孙。”朱棣终于点了点头。实际上这些文臣们所坚持的不仅是立嫡长的旧制,更重要的还是他们对皇帝的选择。文臣们渴望一个像朱高炽那样“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的仁君。

也许是文臣们不失时机地支持朱高炽起到了一定作用,也许是迫于明朝的内阁制度以及封建社会长幼有序的传统压力,更重要的是朱高炽作为燕世子的时候,确实没有什么重大错误,废之无名,而且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敏慧异常,深得朱棣的喜爱。朱棣最终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初四正式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同一天,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被封为汉王和赵王。

然而,皇位之争却并没有因为太子之位的确定而平息下来,反而更加激烈。朱高炽的两个弟弟更是变本加厉,陷害朱高炽。

高煦和高燧当太子的梦想破灭后,心中十分恼火,也不甘心就此失败。高煦一方面迫害拥戴皇太子的大臣解缙等人,解缙不久就被害致死;另一方面,则想方设法寻找机会加害于朱高炽。朱棣把高煦封到云南,他以地远为由,不肯就藩。后改封山东青州,他仍赖着不走。朱棣训斥了他一顿,命他必须到封地去,他假意应允却仍不离京。还趁朱棣北征之机,私造兵器,招募士卒3000多人,准备谋反。事情败露后,朱棣将他囚于南京的西华门内,打算废为庶人。当时竟没有一个大臣为他求情,反而是受尽了弟弟陷害的皇太子朱高炽出面讲情。朱高炽不但不落井下石,而是向父亲陈情力救,终于说服了父亲,保住了胞弟的王位。永乐五年(1407年),朱棣把朱高煦封往山东的乐安州,并限令即日启程。

皇二子高熙被封往山东以后,皇太子朱高炽的地位,在朱棣心里虽然已巩固,但三子高燧仍不死心。朱棣因经常有病不能临朝,内外政事都交与皇太子朱高炽来处理。这使朱高燧及其同伙更加心怀不满,不但到处编造谣言,说皇上有意传位给朱高燧,还在暗地里策划了一场宫廷政变。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五月,常山中护卫指挥孟贤,纠合羽林前卫指挥彭旭等人,秘密串通朱高燧的心腹太监黄俨,图谋用毒药害死朱棣,并伪造诏书昭示天下,拥立朱高燧为帝。

一切都布置停妥,常山中护卫总旗王瑜——黄俨的外甥,得知此事后,力劝舅父切勿参与这起诛灭九族的勾当,但黄俨不听劝阻。王瑜急速报知朱棣,参与的人全部被处死,一场政变被彻底镇压下去,并搜出了伪造的诏书。朱棣怒气冲冲地质问朱高燧,朱高燧吓得浑身颤抖,不发一言。还是这位仁慈的兄长、皇太子朱高炽再次为三弟解脱,推说都是下面的人干的,与朱高燧无干,从而保住了他的性命和王位。

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成祖朱棣因北征和筹划迁都,常留北京,命太子朱高炽监国,处理国家日常政务。直至永乐十九年(1421年),才随成祖到北京。监国时期的朱高炽,是在父皇多疑、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陷害中艰难度日的。由于有杨士奇等大臣的大力协助,在处理日常政务及臣属关系、皇家父子、兄弟关系诸方面都适宜无错,再加上汉、赵二王夺嫡野心的暴露,被朱棣贬斥,太子妃张氏和皇孙朱瞻基受到朱棣的宠信,使朱高炽度过了监国时期的危难。

明代虎头牌:防御和进攻相结合的武器。在盾形火箭药架上安装4组共8支火箭,中间炮口可发射火铳,另有两个瞭望孔。

十余年的监国经历,使朱高炽深切地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治国的能力,为登基后稳定统治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死于北征归途。做了二十年皇太子的朱高炽,当时已经47岁,在大学士杨士奇、杨荣、尚书蹇义等人的支持下继位,次年改年号为洪熙。

2.在位一载,开盛世之先河

有志不在年高,有功不在于在位时间的长短。仁宗朱高炽在位虽然不足一年,但是在朱氏家族的统治历史上,却起了重要的作用。

朱高炽登上皇位后,顺应时代潮流,针对朝政的弊病采取了一系列减轻民困、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措施,开始了他的一系列仁政改革。

李文忠像“仁政”对于明初的士大夫们来说,实在显得有些陌生。自从明太祖朱元璋登基称帝,施行的便是“刚猛之治”。那些将功臣宿将诛杀殆尽的大案冤狱,人们还记忆犹新。明太祖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这位近于懦弱的青年皇帝也曾想实施“仁政”,但却被燕王朱棣发动战争夺了位。当朱棣从朱允炆手中夺得皇位之后,那些追求“仁政”的士大夫们遭到了空前残酷的迫害,恐怖政治代替了理想中的“仁政”。朱高炽几乎亲眼目睹了这一切,坎坷的经历使他更加认识到了“仁政”的可贵,因而执政之后便从多方面进行改革:

首先,在政治上,赦免了建文帝时的旧臣和成祖时遭诛连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他们返回原籍;平反冤狱,使得许多冤案得以昭雪,如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冤案、永乐朝解缙的冤案,都在这一时期得到昭雪,并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爵;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杨”辅政;修明纲纪,废除古代的宫刑,对于流民一改往常的刑罚,采取妥善安置的做法。

其次,在经济上,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爱民如子,下令停止宝船下西洋,停止了皇家的珠宝采办,以减轻百姓负担;减免赋税,对于受灾的地区无偿给以赈济;开放一些山泽,供农民渔猎。

另外,在思想上,崇尚儒学,褒奖忠孝,并善于纳谏。他曾经给杨士奇等人一枚小印,鼓励他们进谏,因此洪熙朝政治非常清明,朝臣可以各抒己见,皇帝可以择善而行。在科举制度上,为了保证北方人可以考中进士,规定了取中比例为“南六北四”,这一制度一直被沿用至满清。

朱高炽即位后所推行的仁政,实质上就是一种宽松政治,这也正代表了当时文人士大夫们的利益与追求。因此,在短短八个月里,朱高炽的拨乱反正很受朝野拥戴。连乾隆皇帝都说,如果朱高炽多活几年的话,明朝不会衰落得那么快!尽管朱高炽在位时间很短,但后人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称其“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

3.暴卒身亡,死因成迷

古代帝王要么死于非命,要么被觊觎皇位的贵族所害。不管朱高炽死因如何,皇权并没有旁落,仍然被朱氏家族所掌握。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暴卒,享年48岁,葬于献陵。从登基到去世,朱高炽在位时间还不足十个月。去世前三天,他还在日理万机,处理朝政,而从身体不适到“崩于钦安殿”,前后仅两天时间,故明人黄景昉称他“实无疾骤崩”。

壮年天子,登基未足一年,“无疾骤崩”,其中必有缘由。但《明仁宗实录》、《明史·仁宗纪》等,都只字不提其死因。究竟朱高炽是因何暴卒已成历史之谜,多年来,人们对此有下面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死于嗜欲过度。朱高炽的贪欲好色人所共知,大臣李时勉在他即位不久就曾上一奏疏,其中有劝他谨嗜欲之语。他览奏后,怒不可遏,当即令武士对李时勉动刑,李时勉险些因此丧命。直至垂危之际,他仍难忘此恨,说“时勉廷辱我”。由此可见,朱高炽确实纵欲过度,李时勉奏疏触及其痛处,否则不会如此耿耿于怀。宣宗朱瞻基即位后曾御审李时勉:“尔小臣敢触先帝!疏何语,趣言之。”李时勉叩首答曰:“臣言谅阁中不宜近妃嫔,皇太子不宜远左右。”朱瞻基叹息,称李时勉“忠”,复其官职。

可见,朱瞻基对仁宗嗜欲之事也是一清二楚。朱高炽因纵欲过度而得不治之症,在明人陆釴《病逸漫记》中有记述:“仁宗皇帝驾崩甚速,疑为雷震,又疑宫人欲毒张后,误中上。予尝遇雷太监,质之,云皆不然,盖阴症也。”“阴症”之说出自朱高炽时一太监之口,应当有一定可信度。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治疗此等“阴症”恐无特效良药,这使一些奸佞之徒有机可乘。对此,《明史·罗汝敬传》中曾有记载,“……先皇帝(仁宗)嗣统未及期月……献金石之方以致疾也。”由此看来,导致他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服用治“阴症”的金石之方而中毒不治。

另一种观点认为,朱高炽是被其长子朱瞻基、即继他之后登基的宣宗害死的。朱高炽生性温厚懦弱,嗜欲享乐,朱棣生前对他大为不满,只因礼教和祖训的关系,才立他为太子,但朱棣一直有废朱高炽储位之心。

朱高炽长子朱瞻基刚好与其父相反,善骑射,谙武事,热衷权利,工于计谋。朱棣在世时,朱瞻基深得祖父赏识。朱棣死后,朱高炽即位,虽立朱瞻基为太子,但已察觉他非安分之辈,故屡次劝诫于他。可是,朱瞻基迫不及待地为自己早日登位筹谋,为此不顾亲情。洪熙元年(1425年)三月,朱高炽命朱瞻基南行祭陵(凤阳的皇陵与南京的孝陵)。朱瞻基于四月十四日离京。随侍朱高炽的宦官海涛是朱瞻基亲信,按预先密谋,于五月十三日加害朱高炽。

朱瞻基《万年松图卷》(局部)朱瞻基离京后,却没有按既定日程行进,而是直奔南京。但在离开南京前,南京城中就有传言“仁宗上宾”。要知道,当时北京还未发丧,也没有如今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可见朱高炽“上宾”是在一些人的预料之中。当时,朱瞻基还说:“……予始至遽还,非众所测。”显示他有人们难以想象的重大安排。他匆匆北返,在途中等待赍诏而来,于六月三日抵北京。一到北京,就有大臣劝诫:人心汹汹,不可掉以轻心。朱瞻基答曰:“天下神器非智力所能得,况祖宗有成命,孰敢萌邪心!”显示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流露出对弑父谋位活动的自信和自得。

当然,这仅仅只是一种猜测而已。朱高炽死后,其子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明朝由此步入了一个辉煌时期,朱氏家族也步入了鼎盛时期。明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明仁宗长子。永乐九年(1411年)立为皇太孙,数从成祖北巡、征讨。仁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洪熙元年(1425年)即位,年号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二年,听从阁臣杨士奇、杨荣等议,停止用兵交阯。他在位期间重视整顿吏治和财政,继续实行仁宗为政以宽的措施,史称“仁宣之治”。卒葬于景陵。朱瞻基是朱家王朝中一位比较称职的皇帝。

同类推荐
  • 回首清官

    回首清官

    大宋王朝的绝世清官——包拯。被后人亲切的赞誉为“包青天”
  • 刀枪不入

    刀枪不入

    一个利用与被利用的政治故事,一幕“奉旨造反”的政治悲剧,在利益的棋盘上,死掉的都是棋子。
  • 无终传奇

    无终传奇

    古代,在中国北方存在过一个山戎族建立的奴隶制国家——无终国。无终国鼎盛时期,其疆土比华夏诸侯国燕国、齐国还要大。他曾经是无终国的太子,在一场军事政变中,幼年的他流落他乡,变身为奴。后来,他从奴隶到将军,为无终国的伟大复兴立下汗马功劳。他战功赫赫,被山戎人称为“第二个热尔南齐”。他的身世最终大白于天下,然而他却不为王权所动,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他让出象征王权的“紫晶权杖”。他性情耿直、仁义,却不懂得盖主高功里暗藏危机……
  • 即定

    即定

    一个来自于另一个世界的关于友谊,爱情,乃至人生的故事。
  • 美唐

    美唐

    美唐,金藏所在!美唐,在美洲的大唐帝国.......
热门推荐
  • 知言

    知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在斗罗修炼查克拉

    我在斗罗修炼查克拉

    陆昱发现自己无意间穿越到斗罗大陆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他意外发现自己获得火影系统,可以修炼火影世界的查克拉能量,魂环魂兽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看我水遁水龙卷之术!
  • 重生医妃:王爷,别傲娇!

    重生医妃:王爷,别傲娇!

    上一世,沈清歌痴心错付,最终落得一个车裂惨死下场。重活一世,却不想回到和他相遇的那一天,她决定守住他。让那些害她之人千倍百倍偿还,身怀空间,医术在手,手撕白莲花脚踩渣渣,誓要活出一片天。本以为可以远离宫廷斗争,不成想那个霸道的男人当着众大臣的面说要娶她,是什么鬼?某天。侍卫:“王爷,不得了了,王妃把首辅的儿子揍了。”某王爷:“王妃的手有没有事,伤了记得去首辅家要治疗费。”“王爷,王妃把你的房间拆了。”“随便,本王可以再建。”侍卫:“……”传言御王君北辰杀伐果断,冷漠无情,性格暴戾,人人对他是闻风丧胆,只有沈清歌知道,这个男人不像外界传闻那样,他温柔,善良,将宠她在心尖。
  • 仙剑魔神泪

    仙剑魔神泪

    箫若翎:“天地契约――我以上古魔神的身份尘封――厄毒之体!契约成立!”如果花落了泪干了才知道后悔如果恨过了忘记了一场伤心泪如果爱够了痛过了死又相依偎今生逃不脱的前世轮回加群:557926853
  • 大明超级神捕

    大明超级神捕

    江枫穿越至大明嘉靖年间,科考失败,恩师被害,跟随神捕乔万里成了一名捕快,侦破无数奇案,最后报仇雪恨,并逐渐成长为大明朝第一神捕!
  • 系统之末世人皇

    系统之末世人皇

    灵气复苏,末日爆发,丧尸横行,人类危急,陈风得到第四纪修仙者文明制作的系统,杀丧尸,得晶核,教功法,带领人类不断变强,傲立于星空万族之巅。“不虐主”星空中,陈风看着越来越繁华的地球,欣慰道“小元,玉皇大帝说的佳丽够了没有?”“还差三个就够三千之数了”“婉儿不知道吧?”“一清二楚!”(不后宫!)
  • 青春韩寒

    青春韩寒

    韩寒最新杂文精选集。特别收录韩寒对于中国年内重大活动和事件的精辟言论。包括“倒钩案”、“荆州挟尸要价”、“城市,让生活更糟糕”等杂文。同时也收录韩寒在最近一年里的赛车、创作动态,以及他的生活真实记录。包括“必须竖中指”“生活像跳楼一样往下延续”等随笔。
  • 活就活出个人样

    活就活出个人样

    主人公郑少卿和韩洁茹都来自农村,他们彼此心心相印相爱,但老人的封建残余思想作祟,要拆散他们。为了追寻自己的幸福,他们约定私奔,在表姐的帮助下来到了南国东莞打工,进行艰苦创业。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他们遭遇了不少的挫折、磨难,经历了失业的阵痛,但任何困难都没有把他们击垮,凭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凭着忠诚、忠勇、坚毅、向上的品格,在吃尽了百般苦、历尽了万千难后,在事业上干出了名堂,在生活上品尝到了幸福。主人公郑少卿面对压力时积极乐观、百折不挠的精神,鼓舞和感召着现代的年轻人不断奋勇向前,通篇体现的是正能量。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
  • 凌天邪仙

    凌天邪仙

    逍遥颠,极乐风众人痴,苦难寻我本破乞丐,但求丰衣足食把命保;却不曾想偶遇高人,指点迷津助我战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