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17200000020

第20章 稻作发展看农民的经济意识变迁——以广西武鸣县陆斡镇二塘村八队为例(8)

在村民眼中,常规稻品尽管产量低一些,但其他方面除煮饭不如杂交稻好外,都要比杂交稻强一点。而且杂交稻种子每次都要买,一斤6元或8元,每亩用3斤就是20多元。常规稻种子是自留的,每亩用6斤,市场价还不到4元钱。由于有时买到质量不好的杂交稻品种,收成不够理想,一些农民因而认为杂交稻产量比常规稻高不了多少。在调查中,有的农民表示杂交稻每年亩产量达2000多斤,有的农民认为过去达得到,但现在达不到了。在农民不太精确的对比意识中,两种稻的价值是差不多的,常规稻好管理一些,又好卖,所以倾向于多种常规稻。

四、近期的水稻种植:没有增长的发展

近年水稻种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而引起劳动的节约,即生产效率的提高。对于亩产量方面,依品种而异,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尤其是如前所叙,产量高的杂交稻种植面积有一个从少到多再到少的过程,而且水稻面积有递减趋势。可以肯定,在二塘村八队,水稻总产量也有一个先增后减的走向,但最近受粮价上涨的刺激,下降趋势应当有所转变。

这一图表采用的亩产数据是根武鸣1998年版县志的资料,亩产单位是公斤,年代从1951到1990年,根据实地调查情况反映,实际上从包产到户以后,所得的数字就不大准确,到1990年代后的农业统计数字更不准确。这一图表可作为一个参考,用于反映亩产量的走势是没有问题的。根据对一些年份的对比,二塘村八队的水稻亩产量要高出县平均水平10%到20%,走势大致是相同的。1990年到1998年,平均亩产量基本保持稳定。到1998年后,由于用常规稻代替杂交稻,平均亩产量应略有下降。

种稻人工由于抛秧技术的应用而得以大大节约。这是近年稻作发展的最重要体现。

如果喷农药3次的劳动以1天计,从上表可以知道,抛秧技术节约了8天以上的劳动,使用抛秧技术后一人种一造水稻每亩所需的劳动日仅为7天左右,原先需要15天。如果使用免耕抛秧技术,又可节省2天的整田时间。这一技术可预计必将推广开来。而请联合收割机帮收获,更是连收获的劳动也可节省下来。所以有人将用免耕抛秧技术种的田称为“懒人田”。由此可见水稻种植的劳动生产率非常高。技术进步使农民有劳动力从事其他经济活动,获得更多收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水稻种植近年来的变化,可称为有发展,没增长,或称为“没有增长的发展”。“发展”是国家推行新技术的结果,“没有增长”是由水稻是部分商品化作物、由其经济效益低、农民不指望种水稻致富等特征决定的。人均水田不到8分,即使全部种水稻,以平均亩产1000斤计算,两造的总产量为1000×0.8×2=1760斤,以每斤0.65斤计,总产值只有1040元,还需扣除成本、税费负担。显然,农民不可能指望种水稻致富。

现实情况也是如此。笔者在二塘村八队前后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感觉到农民的心思主要放在辣椒和甘蔗上,而对水稻,只关心种和收。由于技术进步,他们不必再经常侍弄水稻了。正如村民所说,我们的精力主要不是放在水稻上。由于辣椒价格高,在辣椒收获季节,每隔几天可摘一次,有的农户每次可卖得100多元钱。有人说,每次卖辣椒回来,都想多去地里看一看,平时多施肥、除草。在2003年下半年,很多家庭纷纷准备多种辣椒。在11月份就准备好了第二年的辣椒种。除辣椒之外,甘蔗也是人们的心思所在,平时用非常多时间去剥甘蔗叶,砍甘蔗时要互相帮忙,从十一月到次年四月都是砍甘蔗的季节。

这些事实表明,水稻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越来越低。当然,稻米仍然是最基本的食物,不是不重要。但正如恩格尔系数的意义那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支出部分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会越来越小。同理,作为食物来源的水稻,它的地位仍然是人们的生存保障,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它在农民心目中地位正在降低。水稻还有商品性的一面,就二塘村八队而言,尽管以并不存在水稻的完全商品化生产,但许多农户有粮食出卖这一点是肯定的。因为如此,受到粮价大幅上涨的刺激,不少的农民表示会多种水稻。这说明即使是半商品化的作物,受价格影响的程度也是不小的,农民的生产是对产品价格的正常反应,这一点是与经济学要求相符的。这一事实,反映出农民经济意识现代性的日益加强,或者说,他们的追求,正在超越使用价值的需求层次,转而更多追求价值的实现,正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转变。大米市场价对水稻种植的影响和越来越多的种植辣椒,象征着农民的商品化生产的程度提高。

五、几种作物的经济效益比较

下面将对在二塘村八队农民的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的三种作物:水稻、甘蔗和辣椒的经济效益作一个比较,成本的数据以最近三年的平均数为准,效益的数据另作讨论。作物核算单位是亩,劳动量单位是1人/天。

每亩常规稻成本:种子6斤+化肥+农药+除草剂+农家肥,价值约为100元,人工为1人7天(前面已算过),以当地帮砍甘蔗的工价计,每人每天15元,7天共计105元,总计为205元,两造常规稻成本共为410元。

在收益方面,每亩常规稻年产量早稻850+晚稻650=1500斤,以2003年涨价前的价格0.50元/斤计,总值750元,以涨价后0.65元/斤计,总值975元。每亩常规稻的效益为750—410=340元或975—410=565元。

杂交稻的成本在种子方面要比常规稻高20元,其他方面一样。那么一年两造杂交稻的成本为450元。

每亩杂交稻年产量1100+900=2000斤,2003年涨价前价格为0.45元/斤,总产值900元,涨价后每斤0.65元,总产值为1300元。杂交稻的效益为900—450=450元或1300—450=850元。

每亩甘蔗成本:甘蔗种150元,化肥200元,农药和除草剂20元,砍甘蔗12人/天×15元=180元,装车40元,平时人工12人/天×15元=180元,总成本770元。

如能按上述成本投入进行管理,甘蔗亩产量为7吨,1990年代的最高价为280元/吨,以这个价格计算,总值为280×7=1960元,这时的效益为1960—770=1190元,这是非常高的,这一价格维持了两年。2003年的甘蔗价格为150元/吨,以此计算总产值为1050元,效益为1050—770=280元。

每亩辣椒成本:种子成本70元,化肥150元,施肥和除草的人工20人/天×15元=300元。种辣椒3人/天×15元=45元,摘辣椒15人/天×15元=225元,总成本790元。

辣椒在2003年的价格为0.5到10元/斤。价格波动非常剧烈,每天的价格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天,不同的人的成交价格也会不同,总体而言,亩产值达到2000元。以此计算的净利润为2000—790=1210元。

在成本中,还应包括每亩土地税36.05元,水田每亩水费27.5元。因本文所列的数字只是为了比较,在此不一一列举,但要注意由于旱地不需交水费,水田的成本每亩比旱地要高27.5元。

根据近年物价情况,这些作物的种植成本都是相对固定的,变化很小。因而,种植这些作物的经济效益,与产品市场价格有高度相关性。这里最明显的是甘蔗,效益最好时每亩有1190元的利润。近几年甘蔗收购价连续下降,到2003年每亩利润只有280元。在2003年,部分群众由于甘蔗价格太低和种甘蔗太累,而想改种别的作物。但一时不知种什么比甘蔗效益更高,结果仍然继续种甘蔗。

杂交水稻是另一个利润与价格相关很大的例子。由于水稻主要用于自家消费,并且农民多年来形成了“水稻不赚钱”的意识,不将水稻当作完全商品来生产,因此对价格上涨引起的效益增加不够敏感。或者说认识落后于实际情况的变化,因此表现出对杂交水稻的热情不高。农民种植辣椒的热情则完全与它的经济效益相当。

从成本效益分析还可看出,以每亩净利润除以劳动量计算劳动效益,种水稻的劳动效益最高;种甘蔗的劳动效益曾经较高,但现在却变成最低,种辣椒的劳动效益居中。近年的甘蔗种植的作用更多的是提供了一个就业机会,农民的解释是,通过互相帮助砍甘蔗赚到了人工钱,要是请人的话,肯定不合算。在邻近的府城镇,有的农民种了很大面积的甘蔗,需要请人帮砍,有的甘蔗管理不好,长得不理想,农民干脆不收了。

事实还表明,农民对完全商品化作物甘蔗和辣椒的价格非常敏感,甘蔗价跌了就想改种别的更高效益的作物,辣椒价格高,所以想多种。而对不完全商品化的作物水稻价格的敏感程度较低,因为水稻首先是自己消费的,需要的是使用价值,与市场交换价格关系不大。

六、从个案看包产到户以来农民经济意识变化

前面已经说过总体的稻作和经济意识变化的情况,总体情况总要反映在个体上,特别是可以从个别典型上看到宏观体系的影响,还可以看到宏观体系对个体产生影响的方式。这里以一个较为典型的家庭为例,可以较全面地反映多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HN家,共有6个人,分别是HN先生和他的妻子,年纪都在50岁上下,两人现在家务农。从1980年代到20世纪末,HN常外出做生意,去过很多地方,家中农活主要是妻子做的。这反映了两点,一是改革开放后部分农民已经开始转向商品经济,有的农民也能经商。二是说明这一地区耕地较少,一个劳动力即可耕种一家的耕地。再就是可说明壮族妇女的辛勤能干。HN曾和一个浙江商人合作,赚了一些钱,使他能在1980年代末建起一层火砖房。HN是八队最先建新房的人之一。如果仅靠种地,当时他家就没有能力建新房。建房用的火砖是夫妇俩自己打成和自己烧好的,这可算是一种自给。现在夫妇俩还以自己烧的砖质量好而自豪。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传统自然经济下形成强烈的自给意识,能使农民从事他们不熟悉的活动。这同时反映出经济意识的二重性,一方面外出经商,另一方面建房材料还要自给。这正是一种过渡特征的体现。

HN有4个孩子,前3个是女孩,最小的是男孩。大女儿2000年初中毕业,在家呆了半年,就去南宁打工,每年回家几次。二女儿2002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做了两年农活,2004春节过后,也去南宁打工了。三女儿现在上初中,上学期间需住校,儿子上小学。三女儿每个周末回家,帮助做一些煮饭、洗衣、喂猪之类的家务活,有时也下地做一些较轻的活。打工现已成为年轻人向往的就业模式,事实上也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以笔者的观察看来,小孩子的帮助对大人而言其实很重要,可以大大减轻大人的劳累程度。以HN家情况而言,在家务农的家庭劳动力少而田地相对较多,还要做洗衣、喂猪喂鸡等家务活,实在太累。小孩所做的劳动虽不多,但好比帮一个负重到极限的人背二三十斤,那个人就会感觉轻松多了。所以小孩的帮助不是可有可无的。

HN家目前有水田5亩,从包产到户到现在,他家由于孩子多,孩子们逐渐长大,分到的田地也慢慢增多。但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并没有相应增加,按现在情况,两个人种6个人的田地也还可以应付。从这里可看出农村劳动力的富余,以及人多地少的状况。1983年刚包产到户时,只有夫妇两人,分到两个人的田约2亩,全部种水稻,品种有桂朝和桂片两种,亩产量为600多斤。1984年,将近村的一块0.2亩的田改作菜地种青菜,现在还一直作菜地。别人也将周围的田改为菜地。这块田的周围一小片田都成了菜地,总面积约有6亩。这是农民对生产资料的合理安排使用,在集体条件下即使个人有想法,也不可能实现。水田开始用作水稻之外的用途,在这时可视为农民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体现。

1988年,HN家开始种植杂交水稻,当时种的品种称为桂33,单造亩产有1000多斤。HN家这时总的水田面积为2.2亩,有0.2亩菜地,种了1亩杂交稻,一亩常规稻,包括0.2亩糯稻。杂交稻是中国在水稻技术上一大创举,中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国家希望粮食增产,因而大力推广杂交水稻。农民种植杂交稻是因为它确实高产。1990年到1998年,由于养猪需要更多菜,HN家用作菜地的田增加了0.2亩,每年种植杂交水稻的田占水田面积的70%左右,其余约30%种常规品种。杂交稻品种1996年后改为汕优桂99,从1989年起种常规品种特青和珍桂矮,另外,每年的晚造要种0.2亩以上的糯稻。杂交稻的年亩产(以每年两造的总产量计算)稳定在2000斤上下,特青的年亩产在1500斤左右,珍桂矮年亩产在1300多斤左右。糯稻一般每年只种晚造,亩产大约有450斤。HN表示,亩产量基本是稳定的,在管理到位的条件下,水稻产量主要取决于品种,不会有多少增长。种植珍桂矮是因为它成熟期较短;种特青是因为煮粥好吃,产量也还算高,长势非常稳定;种杂交稻是因为产量高,煮饭又好吃。这一时期的余粮主要用于喂猪和鸡,在交公粮时也卖一些给粮所,偶尔也会拿些米到二塘街的集市去卖,但数量很有限。这说明,由于卖粮的途径有限,而且粮食主要用于自家消费,水稻并不是为市场而生产的作物。

1998年以后,二塘村的大米加工点开始收购稻谷和大米,村民一般将米碾好后卖米给加工点,而将糠用于自家喂猪。HN家一般也采取这种形式。收购点通常不收杂交稻,2000年,粮所也不收购杂交稻。HN家种杂交稻少了,水稻种植在这里同样部分的符合市场供求规律,由于收购点是农民卖粮的重要对象,所以要想顺利卖粮要种收购点偏好的稻谷品种。杂交稻种植减少还有一个原因,是杂交稻近年的收成不如过去好,HN和许多村民认为是品种不如以前了。近两年情况是,除菜地外,每年种的常规水稻大约占水田60%,杂交稻占40%。现在由于人口多了,消费的糯米有所增加,每年要种糯稻0.4亩左右。

同类推荐
  •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人类学的世纪坦言

    以中国三代人类学者非正式访谈“口述历史”方式对中国人类学发展进行研究,展示了人类学本土化与中国化的努力、显示了中国人类学在不同地区发展的趋向等。
  • 和谐社会论纲

    和谐社会论纲

    本书为学术性专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近年来我国社会建设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亦成为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之后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之一。如何结合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深化和谐社会理论,从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提供可能的理论支撑,是我和我的学术朋友们近年来共同探讨的问题,这本《和谐社会论纲》就是我们思考的结晶。和谐社会理论理论内容博大精深,实践意义重大深远,我们的思考还是表层的、初步的,是谓"论纲"。如果它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并能将关于和谐社会的研究引向深入,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2005年甘肃发展报告

    《甘肃发展报告(2005)》是甘肃省统计局向社会各界推出的、关于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回顾与预测的综合性的年度分析报告,是创刊以来的第2本。其内容丰富、全面,数据权威、翔实(注:为忠于原著,重要文献篇中的数据未作更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甘肃发展报告(2005)》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全省篇,包括2004年甘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二部分为地区篇,包括十四个市州2004年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及对2005年发展趋势进行的预测分析;第三部分为专题篇,是统计工作者围绕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的专题分析。
  •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古老的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

    本书对崇7文化与男性周期进行了考证和研究。全书共分七章,包括崇7文化、古代创世观与生殖崇拜、神话的结构和考证、来自生命科学的启示、男性动态周期等。
  •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今天,我们要做怎样的教师

    本书围绕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等方面,提出新时代当一位好老师的必备条件和方法,是广大教师快速提升自身教学能力的好教材。本书教育的对象是班主任、家长以及学生们,帮助他们出谋划策,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热门推荐
  • 我在末世开商店

    我在末世开商店

    在末日拥有一座现代化高科技基地是什么体验?丧尸横行,异兽咆哮,无数人温饱都难以解决,叶楚的基地却日日祥和,夜夜笙歌。想占有我的基地?先问问古武者加进化者的灵武军。要不,去试试多种异兽组合的怪物。当有一天,叶楚发现病毒的来源,是外星文明的一种能量时,叶楚有了将基地扩展到外星的想法。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4

    世界著名童话故事4

    本书包括王公贵族、庶民百姓、妖魔鬼怪、动物植物等童话故事,其中具有安徒生、格林、豪夫和王尔德等名家名作,也包括了世界各国许分民间童话故事,很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相信这本《世界著名童话故事精选》,能够启迪儿童的心灵、陶冶儿童的情操、培养儿童的情趣、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儿童的智力,成为广大父母和少年儿童们良好的读物和收藏品。
  • 一苇启航

    一苇启航

    圣人恃道化,而不恃智巧。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彻底走了仙侠风,男主欧巴和琴馨欧尼已融为一体,成为了真正的羽姬!
  • 万物不及你只为博一笑

    万物不及你只为博一笑

    在现代,她是世界八强公司的董事长。在古代,他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下的太子。她与他会展开怎样的故事呢?
  • 武战天下

    武战天下

    郭风生长在天光村中,他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他出生在一个功法世家当中,他的全家人都修炼功法,而且他们所修炼功法的境界都达到了很高很高的境界,而且他们的功法境界层次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层次……
  • 我真的不想继承亿万家产

    我真的不想继承亿万家产

    很荣幸成为万千穿越众当中的一员。但为何,与别人家的主角不一样!?我当了一个假的男主,还是来到了假的异世界?
  • 奕游梦录

    奕游梦录

    这个世界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在深夜,它会悄然出现!梦,谁能无?游梦,谁可去?游梦者,谁人当?游盗梦者,谁来诛?带你走向一个不同寻常的世界!体验一次梦幻之旅。
  • 诸天劫灭

    诸天劫灭

    人生百年,恍如一梦。见过家族破碎,见过亲人惨死,回到开始的江水寒发誓要阻拦这一切的发生!在即将到来的波澜壮阔的时代,留下自己的印记!
  • 异界杀界

    异界杀界

    本书的猪脚——修,是个帅气俊朗的小伙子,一次偶然的机遇,让修发现了自己的父亲隐藏的许多秘密,在黑月之时,将会打开一道通往另一世界的门!而在那个世界,每个人天生都拥有着一种特殊的能量——隐形能量,这种能量可以是手、笔、翅膀、毛巾、抹布······从现代到异界,从故事到玄幻,如果你是打酱油的,就来看看吧,如果你觉得刚开始的故事无聊,就看看后面的吧!!修穿越到异界,同时也交上了了许多朋友,种种不同的故事,重重的惊险,正在拉开序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