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63200000031

第31章 随缘结大师神交胜俗近——学者古远清印象

在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圈内,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古远清教授为“古大师”,因他幽默风趣,冷静善谋,著作等身,深得学者敬重,久而久之“古大师”的惠称就唯他师尊了。而我辈俗常,能有缘结识大师,可谓三生有幸。辛卯年来临,偶然知晓古教授古稀寿椿,春随岁意,恭贺福寿松龄,以表敬重心愿。

多年来和古远清教授以会议谋面、以通讯交流,深知他勤谨敬业德为世重,呕心沥血,不思闻达于喧嚣,甘守寂寞于治学,著书立传,成就斐然,享誉海内外学术界。尽管我也知道他有一位贤内助(他的爱妻也是一位退休教授),有个好帮手在为他整稿出稿给力劲道,但毕竟20多部大作的频频问世,没有著作人甘守寂寞忘岁月、不弃多年冷板凳的辛勤耕耘及潇洒高超的艺术感知能力,一切都难成正果。特别是他的深厚的理论批评功底和学术实践探索,让我们经常能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看到他锋发韵流,深邃质朴,落笔妙天下的文章,领略他卓越的批评风采。这些对于我们这些专门从事文学理论批评研究的人来说,不仅是敬佩,更多是汗颜。马克思曾盛赞米尔顿:如春蚕吐丝般创作《失乐园》乃是他天性的能动表现。可我看古教授,那种带给我们壮怀崇高的充实精神和闪烁光辉的学术成就,根源于他心灵深处的文学信仰和艺术追求。

当我从《古远清文艺争鸣集》中得知古教授原是出身贫寒、祖上三代为“煤矿工人,均不识丁”且又是被寒家卖出,由人贩子“转手卖给离我出生地——广东梅县大坪墟西山村赤岭头不远的小镇上”做了有钱人家的孩子时,真为他不幸中的万幸而感到高兴。他天赋秉异又顽强有理想、有信仰,最终走进国内名牌大学——武汉大学中文系,成为“五四”时代的风云人物、著名哲学家李达校长的弟子。饱学、潇洒、儒雅的大家气质,才华横溢及敏锐的艺术感觉能力,使古远清教授那份独到的、且具有拓荒意义的“文学理论批评史”三部曲,成为他绚丽人生的乐章,畅响在中国的当代文学史的旋律上。《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香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以及《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超越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创造性地运用于大陆、台港澳文学的四维空间,对两岸四地文学的整体观照和全景式探索的研究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真可谓首屈一指。被学术界美誉为当代文学理论批评的一大“壮举”。特别是《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出版,既注重台湾与内地文学批评史的多维空间整合性研究,又指出与内地同根同源以及相异之处,在台湾学术界引起轰动,反响高涨。台湾大学教授张健称其为“半个世纪以来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总整理和客观观照。”著名作家陈映真就古远清追求知性的严密和透辟的学理性成果,称他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独行侠”。这里尽管有着古远清个人学术研究治史的独立品格,但对于他90年代才进入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时间来算,成果却令人瞠目,也算得上是世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异数。尤其是他高超的艺术判断力,走出单纯评述作家作品的文学史叙述窠臼,让文学史更具有理论个性的立体感和穿透力,无疑为学术理论的创新研究方法注入一针强心剂,使一直以来文学研究中“文学理论死了”的沉闷疲软市场得到松绑。也让20世纪新的文学治史模式,在鼓励学者的创新意识和个人经验的建构中,起到了核心作用。

古远清教授是靠扎实的学问而闻名于文坛的,虽说教书育人桃李天下,但叱咤文坛故而也戴上了“雄辩家”和“文艺斗士”之冠,这无疑和2002年那场名震海内外的“古余官司”有关。特别是老少皆知的“一字万金的身价”,在国内外恐怕也是独自一家。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马东在采访古远清时,还不无调侃地说:“好昂贵的‘狡猾’!……你恐怕是全世界稿费最高的作家了。”虽说是调侃,但足以说明古远清的名气之大和影响深远。早在1994年由武汉出版社出版古教授的《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时,学术界就有南北“二古”之美誉(北古:古继堂,北京大学教授),他们对于台湾文学研究的贡献在学术界影响很大,否则余秋雨怎么会找上古远清对簿公堂呢,名气对等才会有这个必要吧!古教授说和余秋雨对簿公堂纯属“逼上梁山”之为,我相信这不是戏言。在两人的官司之前,一次厦门学术会议结束之后,我们一行多人到当地一家书店购书,在一片寂静的阅览觅书之中,古远清教授拿着一本书突然走到我的面前悄声地说:这本书的后半部分在骂我,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我拿过书来一翻,果不其然,是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余秋雨的背影》。作者是余秋雨的学生,褒余砭古自不必多辩,但为满足我的好奇心,我还是在古教授幽默诙谐的“不批不知道,一批作广告”的戏言中,慷慨解囊。回家仔细阅读,方才明白,其中有些学术事实是需要澄清的,这才是古教授所谓“逼上梁山”的真正含义。

其实,在和古远清教授的多次接触与交往中,我发现他是个纯粹做学问的人。温文尔雅,为人坦诚,幽默诙谐,快人快语集一身,并没有因名气大而拒人以千里,令人亲近。比如他告诉我们,他是个“书痴”,他说:“喜欢旅游的人嗜好名山大川,迷上音乐的人爱卡啦OK,退休的老人提着鸟笼逛公园,而我一介书生,唯一的嗜好就是买书、看书、写书、评书外加上教书……”每次会议一结束,我都会跟着古教授去主办会议城市的最大书店,而且每次买书最多的也是古远清。从台湾开会回家,他买了5000多元的一大包书籍,让台湾安检以为是禁书还几经验证,差点误了登机。一次重庆会议结束我路过武汉,专程拜访古教授,看到他四壁的书籍都快赶上小型图书馆了。他家里有20多个书架,每个书架放着的都是里外两层图书,我发愁这样找书会很难吧?他却爽朗地笑着说:用手电筒仔细寻觅呗。别看书多,分门别类专有所属:工作间书架放的是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书籍;客厅书架放的是大陆书籍;而其余书籍放在车库。我提出能否赐送一些旧书?古教授虽面呈不舍,但还是忍痛割爱,把现已绝版了的《台湾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给了我,让我非常感动。教书匠博古通今受人尊敬,可是自古十个就有九个穷,但熟悉古远清的人都知道,他一旦遇到自己喜欢的图书,就会毫不吝啬地倾其所有,可他却幽默风趣地给我们讲:也不尽然。有时也会到书店“打书钉”。就是不惜花上大半天的时间,站在书店里看书。人家不让抄,他就强行背记,记下书名和出版单位,为以后购买使用参考。我们跟他开玩笑:大教授不买书又想看书不嫌寒酸?古教授却乐在其中,一说这是为书店增加人气。二说这是一种享受,既不花银子,又能获得知识,何乐而不为。

古远清教授就是这样随和且时常令人开怀、且又不得不让我们向他致敬的人。在对待学术问题及文化尊严方面他从不含糊。他思想尖锐、深刻,理论功底丰润博厚。深邃的哲理性思辨,常常彰显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性格。我喜欢读他文思不俗又狂澜于千里烟波的文章,也非常欣赏他拒绝与一些文化群体分享文学意识偏执的批评状态。比如在一篇访台散文中,有“零星炮火袭击研讨会”文章记录着台湾学者批评北京大学教授古继堂的新著《台湾的母体依恋》是“统战作品”。古远清毫不客气地应答:“因意识形态不同这可以理解,但最好不要给对方乱贴政治标签!”还不卑不亢地指出,有些台湾学者嘲笑大陆学者连台湾作家是男是女都弄不清楚,还搞什么研究。但自开放以后大陆可以探亲,台湾邀请的第一个访台作家却是早已作古的张恨水。这样的学术争论可惜一般学者没有资格看到,但读到了就是一种享受。还有他的皇皇巨著《台湾当代新诗史》一经出版,就引起台湾诗界的强烈反响。一些“酷评家”用尽了“粗俗的字眼”贬伐古远清的选诗标准,“命令”古远清把台湾诗人高准1989年天安门事件中“亲往现场声援侯德健”以及高准起草的《两岸和平协定第三案》都应纳入台湾新诗史。古远清义正词严:“这更不属诗作和诗论,恕不能从命。”可他和台湾著名诗人落蒂先生关于这场“新诗史”的论战,却最终成为两岸学人“不打不相识”的美谈,誉满文坛,让落蒂老先生也不得不承认:“台湾诗坛派别众多,谁也不服谁,可能是无法有自己新诗史的原因”,且赞赏古远清“倍感您的宽容大度,是可敬的文友”,并鼓励古远清:“您也继续努力,再为台湾新诗史续一章”。我想没有古远清教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学术成就,是难得赢取信服的。

我幸运与这样的大师相识。每当我遇到学术难题,第一个请教的就是古教授。2009年我的拙著《世华文韵》付梓时,我恳请他能否拨冗赐序,古教授百忙之中欣然应允。2010年我为完成学术任务“讲、述、评”,要向科研院所进行学术讲座,向他请教学术前沿问题和演讲技巧,古教授释疑解难,并旁征博引措辞玉润,电话里还怕我听不明白,就把他一篇刚写完的学术论文发EMAIL给我作为参考,金石心智毫不保留,垂青偏爱让我感动。美国作家亚·克·本森说过,“和一个兴趣相近的人,一个公正而富有同情心、尖锐而又有欣赏能力的人,一个观点稍稍不同、适足以对问题提出一些启发,把自己没有发觉和忽略了的地方照亮的人,促膝谈心,乃是智力上极高的享受”。每当我想起和古远清教授这些年来的君子交往,心中就升起一股莫名的感激。是温暖,是享受,是关怀,是敬仰,都萦绕在胸。特别是他谦谦君子的大家风范:“我对两岸三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的研究,还仅仅只是开始。很可能,我犁耕的只是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这块贫瘠土地的表层……”如明月辉映,会永远成为我潜心学问、谦虚做人的榜样。

今日欣逢古远清教授古稀寿椿,寿以人尊,却无以为荷,谨以拙文贺之,略表寸心。衷心地祝愿古远清教授:德如稠雨皆润泽,寿比松柏乃长春!

辛卯晓春撰于方瀛斋

同类推荐
  •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

    《我们把景仰忘记了》选取了阎真、朱自清、巴金、冰心、丁玲、萧红、郁达夫、老舍、茅盾、丰子恺等10余位作家对知名文学前辈的怀念文字,共计20余篇,在这些文字中,我们再次体悟了何谓高风亮节,何谓名人大家风范。并借此表达对文学前辈的景仰之情。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2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2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八九十枝花

    八九十枝花

    故乡,是一盏照在身上的灯;不管走出多远,都一直亮着;故乡是一种基因,离它越远,反而会越鲜明地展现出它的样子。沈书枝写故乡的风物、人情,用笔绵密平静,而又生动真实。江南的草木、花朵、食物、亲人、邻里,在她笔下,如被春日阳光照亮,一一醒来。真正的爱是完全接受一个人、一个地方如实的样子,而不夸张、不隐讳。沈书枝笔下的故乡,正是如此。故乡的可爱与荒凉,生活的乐趣与艰辛,在一支安静而克制的笔下,愈发跃然纸上,动人心弦。
  • 流逝的纪念

    流逝的纪念

    才你纤纤的手,摘下舞曳的飞机,凝视着叶上凌晨的记忆,但绝不是仅仅因为哭泣,我捧起晨风轻拭你的眼睛,却无法抹去那两颗黎明时分的星星,你盈盈的执着推开了我的手,我稍稍犹疑,却摘到了一朵凝固在你腮畔的歌声……
  • 在尘寰:西风瘦

    在尘寰:西风瘦

    “在尘寰”系列精选了几位当代著名作家的短篇小说作品,集结成册,力求打造一套极具文学价值、审美价值的文化丛书。一个故事,就是一段旅程;一个故事,就是一段人生。小故事,往往给人带来大思考。《西风瘦》中的三十二个小故事,在平淡中瞥见人生的至味,于平凡中感受人情的温暖。
热门推荐
  • 一间小道

    一间小道

    符起斩妖魔,符落定乾坤一名普通的大学生,身上发生了许许多多奇怪的事情,看他如何走向一间小道。
  • 霹雳之文殊渡航

    霹雳之文殊渡航

    在穿越成一位佛乡僧者某人感觉很悲情,与天之佛,不昧因果共修,上有天佛地藏下有四大天护,只能欺负小师弟不昧因果,结果小师弟出门溜一圈就练了一身无门横练,被反欺负,苦逼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鹰魂抗日

    鹰魂抗日

    六个相貌各异的生死兄弟,六把嗜血锋利的军刀,六种几乎相同的杀敌技巧,在对抗外敌侵入的战场上,刮起了六股旋风,用手中的军刀告诫侵略者,中国已经苏醒,中国将成为全世界侵略者的禁地,如有踏入者,不死不休。
  • 凰天贵胄

    凰天贵胄

    这是一枚穿越女的故事,事关剧情,不便剧透。不过重要的是一定是HE
  • 日月记

    日月记

    “你是否觉得……我很漂亮?”敌人美杜莎的声音缭绕在耳畔。石化凝视发动。轻松化解攻击。“你确实长得不好看。”女流氓无情打击。“娘子你觉得为夫好看吗?”醋坛子肉麻问到。“你盯我半天了,是想和我的尾巴玩吗?”狐狸精眯眼。“你有九条尾巴,先玩那一条呢?”娘娘腔选择困难。“拜托我们还在打架啦!”我出声。风骚男一把搂过我,温热的鼻息撒在我的耳垂上:“打架和调情不矛盾~”“最最喜欢打架了!”暴走萝莉参上。“等等我!”中二少年紧随其后。最正常的姐姐大人和姐夫才是来打架的吧!哦不,我看到了什么?老姐还在姐夫怀里睡啊啊!“还没睡醒么?打架开始了呢。”且看一群互坑猪队友如何逆袭打败大魔王!
  • 无决灭

    无决灭

    一怒只为红颜,杀尽天下人,也无所谓,只为博得红颜一笑,就算天下人负我我也不负你,为情而生,为情生魔,为情杀尽天下人
  • 穿越从遮天开启

    穿越从遮天开启

    开启穿越的路途,行走虚海,横跨诸天,无上道果,追逐唯一真一的我,穿越多远世界《主神大道》《幻想大世界穿越》嘎嘎嘎!我感觉脑壳都在冒凉气(不脑残,有逻辑)(无女主)(小众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之金权天下

    都市之金权天下

    一个普通的辍学学生,因为一次意外参与了一场决定世界未来发展方向的博弈!这场世界博弈中有古老的财阀军团;有威震一方的军阀世族;有百年威望的政治家族...生命在他们眼中不过是走向世界的棋子!战争从来没有从来没有停止过!最先进的武器;最神秘的组织;最具有传奇的故事都将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华尔街的精英淘汰率是30万比20;这里的生存概率是零!因为你就是决定别人命运的人!命运从来不会眷顾谁,只有拥有近乎于冷酷的理智你才有可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