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1900000041

第41章 两次禁门之变

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嘉庆在位二十五年,其执政时间与他的祖宗自然不能相比。但作为帝王,他在位所经历的事情却是他祖宗以及他后来的子孙们所无法比拟的。在其即位之初,他成功地清除了君侧的隐患和砷,无论是对历史还是朝廷,这都是一件可歌可颂的事迹。但也就是这样一位帝王,却身经两次惊心动魄的禁门之变。各地的民变民乱,虽历代都有,但陈德以匕首而“惊驾”,林清结内监而闯宫,却是前所未有的。

陈德“惊驾”

嘉庆八年(1803年)闰二月,一个叫陈德的北京穷苦百姓得知了嘉庆皇帝要进宫斋戒,于是就在二十日早晨,身藏小刀,喝了几大碗劣质的酒后,带着儿子陈禄由东华门绕到神武门,在人群中晃荡着等待嘉庆经过。不久,嘉庆乘轿来到了顺贞门时,前队已经过去,后队还没有走出顺贞门时,陈德飞一般从神武门内西厢房南山墙后奔出,以匕首直扑嘉庆。在嘉庆身边的侍卫、护军章京等百余人被这一惊变吓呆住了,震骇不知所措。还是御前大臣定亲王绵恩、额驸亲王拉旺多尔济等迅速缓过神来,扑上去捉拿。陈德挥舞小刀,奋力顽抗,期间,将定亲王绵恩的袍袖扎破,最后终因寡不敌众而被擒。

嘉庆命令严审,陈德受尽酷刑,在实在问不出什么来的情况下,嘉庆亲下判决,将其凌迟处死。他的两个儿子皆被绞死。

从审讯官那里,嘉庆皇帝知道了要刺杀自己的这个人的背景资料。

陈德,男,河北成德人。其父母曾典与旗人为奴,后来又随父母在章丘等地服役。从上可知,陈德少年时代并不快乐。二十三岁那年,他娶妻,家庭状况一直不好。三十一岁那年父母逝世,他在山东无法谋生,就投靠了在京城内务府当护军的外甥姜六格,到北京后一直与其堂姐住在一起,在这段时间,他通过外甥的关系,曾随镶黄旗包衣管领常索在内务府服役即奴仆,所以,出入宫禁对他来讲是经常的事。

几年后,他的妻子和堂姐病故,儿子幼小,岳父母又跌成瘫废。本来生活就很艰难的他忽然失去了亲人,心理略有些变态,总是借酒浇愁,在院中歌唱哭笑。在这样的心理下,他经常被雇佣他的人辞退,由于没有了理想,前途渺茫,他忽然想到了自己经常出入宫禁见到的皇帝的模样,他认为,皇帝也不过是个普通的人,人人都能做得。

当一个人一旦有了理想后,或者说,一个白日梦后,梦就真的来了。在嘉庆元年和二年时,他做了两个梦。一次梦见自己在无水桥下躺着,忽像有人拉他上桥,到了桥上一看,像在一知府大堂后头,穿上程茧乡蟒袍,心想将来必有朝廷福分。一次是有人领路,领到厨房,梦里说是在东宫。

为这两个梦佐证的是,他抽过的五枝签,都是上上签。到了嘉庆八年,他见上上签所言的还是没有到来,就有了事在人为的想法。终日的贫穷让他有了铤而走险的冲动,他终于花钱买了一把匕首和一坛子酒。

于是,就有了顺贞门那一幕。在其被凌迟时,他大喊大叫,认为老天欺骗了他。他不知道,自己正在应证“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千古名言。

审问陈德持续了半月有余,嘉庆认为,这个人敢行刺天下之主,背后必有主使。但在边审边查的过程中,审案人员实在找不出陈德的背后主使人来。在这些高级特务官员看来,陈德的背景太过于简单、单薄。使得他们到最后都不想再用刑具逼迫陈德承认他们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嘉庆皇帝虽然并没有得到自己想需要的东西,但也的确承认了陈德就是个疯子,一个敢刺杀皇帝的疯子。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来看,陈德刺嘉庆一案,背景其实很简单,根本就没有政治上的复杂内幕。直接起因就是由于贫穷加上愚昧,单枪匹马,凭一时的狂热性的冲动。他说的做过几个奇怪的梦,“时常胡思乱想”,从心理学上说,不难解释。这些人都有精神上的病变,清代文字狱中,这类半疯癫的“狂人”很多。他说“起意惊驾,要想因祸得福”,似乎并非一定要刺死皇帝。究竟如何,已难明白。

在审问过程中,有大臣想把陈德向叛乱教派上面靠,但诸多事实否定了他的这种想法。陈德就是一介无知的匹夫,用有史以来无人敢有的勇气——这种勇气显然带有愚蠢性——直犯禁卫森严的扈跸之途的銮驾。嘉庆在事后的谕旨中说起此事,仍有惊惧与愤恨之情:“然百余袖手旁观者,岂无朕之至亲,岂非世受国恩之臣仆乎?见此等事尚如此漠不关心,安望其平日尽心国事耶?朕之所惧者在此而不在彼,诸大臣具有天良,自问于心,能无愧乎?”

他的这一席话正巧点中了要害,那就是:清廷的政治与经济的漏洞彻底地暴露了出来。陈德如果不是被经济所迫,他怎么敢犯险;如果不是侍卫戒备背后的政治有问题,陈德又如何能冲到嘉庆身前?

十年后,清廷再一次暴露了它的上述缺点。这一次如刑审陈德大臣们所愿,是一伙有组织有信仰的团伙,他们冲进了紫禁城。为首的叫林清,此次事件又被称为林清事件。

2、林清事件

林清是顺天府大兴县人,曾在京城药铺内当过学徒,所以对医学略有所知,又有些文字功底。但此人品德确实不怎么样,屡屡嫖娼,后被药铺老板逐出,他就找了个打更活计为生,但又被开除。一个人连打更的工作都能被开除,可以想见其品德如何了。可清朝的事情往往让人想不同,在结束了打更生涯后,他居然充当起了书吏。结果是:又被革退。为别人工作这条路似乎永远都行不通了,他便和姊夫合开起了茶铺。赚了一点钱后,他又爱上了赌博。作为大股东的他姊夫愤怒之下又把他驱逐了出去。他不服气,凭着在药铺当过学徒的经历,开始做起了江湖郎中。经过辗转,他又先后当过粮船上的纤夫、充当过小贩、开设过鸟铺。

江湖历练给了他江湖的本事也给了他机会,嘉庆十一年,他加入一个叫荣华会的组织。荣华会的坎卦教主郭潮俊因没有林清那么多工作经历和江湖阅历而被其排挤,众教徒便奉林清为教主,将荣华会改为天理教。

的确,当时的大清真是天理昭昭,这样一个社会不安定人员居然执掌起一个教会!他自担任教主以后,施展出了自己的江湖手段,黑白两道,道道混得熟。在嘉庆十六年,他南下至河南滑县,和从前在保定的同狱犯牛亮臣相见,进而认识了曾为木工、庸保的李文成等人。几个人喝了点酒,大丈夫的鸿图大志就从骨子里冒出来了。林清准备让李文成做“人皇”,而自己要做个圣人玩玩。

嘉庆十八年二月,先是“人皇”李文成对教徒们讲:“你们好生用功,一劫能造万劫之苦,一劫也能修万劫之福。”当这些教徒还没有悟透此话的含义时,林清与李文成已经密谋由东华门、西华门两路进攻紫禁城的计划。他们同时与宫中太监刘得财、杨进忠、王福禄取得了联系,约定好接应事宜,时间就定在该年的九月十五。

但八月中旬,他们的计划泄漏,“人皇”李文成一干人等被活捉,宋元成为营救李文成,便提前举行了起事。而想做圣人的林清因不知其谋,仍拟在计划时间进攻紫禁城。

起义前的一个月,林清就议定了攻打紫禁城的具体计划,决定以“奉天开道”的白布旗为标志,暗号“得胜”;组织一支二百人左右的队伍,其中每十至十二人为一支小分队,由一人领头,打一杆白旗。起义战士每人另发两块白布,一块系腰,一块缠头。白布上分别写着“同心合我,永不分离”、“四季平安”等字样,作为识别记号。

九月十五日这天,林清将自己的人马分成数批安置在了东华门附近,因东华门护军觉察到,就提前将城门关闭,林清一伙闯进东华门的只有十余人,但进入西华门的却有八十余人。两股力量合并到一起后,就聚集在隆宗门清宫中的景运、隆宗二禁门,此二门非奏事待旨及宣召,虽王公大臣,不许私入。但林清一伙却被太监们放了进去,这些人一进入此二门,林清就手执白旗,登墙指挥,顿时杀声四起。林清一伙忽然就攻进皇宫,使清廷猝不及防,乱作一团。当时的皇子们在上书房闻变,皇次子(上“日”下“文”)宁立命取撒袋、鸟枪、腰刀,并命太监登墙了望。他迅速用鸟枪击中两个教徒,这才暂时稳住了阵脚。

当时,礼亲王昭木连、庄亲王绵课闻变,也迅疾赶至皇宫。慌乱中,礼亲王昭木连临时调来了千余名火器营兵;绵课又率亲兵百余人,并“矛手”数十人,直奔隆宗门外;清左翼总兵玉麟由中正殿夹道向南进击,教徒们拼命抵御,双方在隆宗门外展开激战。

由于寡不敌众,一些教徒迅速被杀或被捕,其余皆奔往南路。一位在嘉庆二十二年被捕的教徒回忆当年在紫禁城内战斗的情景时说:“我藏在夹道子里,只见一头戴水晶顶大翎的官员,向一个白布缠头拿刀的追赶。那官员赶上,踢掉刀子,就用腰刀将他杀了。我因同教人被杀,就上前拾起刀子,把他砍倒。我是习教弟子,一秉至诚,死而无怨。”

多么感人,多么勇敢,这群还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攻打皇宫禁地的教徒们就在莫名其妙中攻打了紫禁城,同时被残忍地杀掉。

九月十六、七日,清军在紫禁城内大肆搜索,抓捕了三十多个教徒。十七日早,林清被活。至此,这场看似是起义其实是扯淡的战役宣告结束。

教徒们的不怕死当然可以让后人记忆犹新,但清统治者的种种丑态也让人过目难忘。当教徒们冲进禁地时,平时作威作福,骄横傲慢的宫廷后妃、皇子以及显贵大臣、武将勋戚们都吓得魂飞天外。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护军统领石瑞龄,他当时站在高处大叫:“可速备车乘,以备后妃之行。”

守午门的策凌得知有人攻打皇宫后,居然吓得开了城门,准备逃出京城去。直到林清被活捉投进大牢后,宫廷中上自皇帝、下至太监,还在魂不附体地哆嗦。当时不在宫里,后来返回的嘉庆皇帝为给太监们壮胆,竟让他们吃一种叫“避邪丸”的药。

林清的此番举动让嘉庆皇帝在毛骨悚然的同时更让这位皇帝痛下杀手,被捕的三百多名教徒及其家属在忍受了长达四十多天的残酷刑讯后被残忍处死。

在这次事变之前,有人常以乾嘉并称,其实这种说法是完全不对的。乾隆时尚为盛世,而嘉庆开始渐露衰象,两次禁门之变,政治上经济上都现出大漏洞,林清事件无非是因为教徒们处在生活的最底层,他们组合在一起并攻打紫禁城,就是想要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处境。因为经济漏洞而导致了政治——攻打皇宫禁地——的漏洞,在嘉庆一朝初显端倪。

同类推荐
  • 盛世之官路商途

    盛世之官路商途

    江山如画,美人如诗。弃士从商,杨愈只有一个小小的目的:在六部中加一部:商部!_____新书上传,急需收藏推荐,请各位大大支持~
  • 莫高窟记忆

    莫高窟记忆

    本书讲述了寄自敦煌莫高窟的信、敦煌考古漫记、莫高窟檐角的铁马响叮当、敦煌的回忆、一段重要而难忘的经历等。
  • 南国大诏

    南国大诏

    天宝七年的中国版图之上,大唐、吐蕃、南诏三雄并立。十二年前,南方少数民族国家南诏,新君登位,国邦几定,政权飘摇。南诏为保生存与吐蕃和亲,不料公主遭奸人构陷,受尽凌辱。一位京城皇子,私夺兵符,发兵吐蕃救公主,南诏七万英魂战死金沙江。十二年后,皇帝膝下六个皇子和一位公主,围绕至高皇权展开夺嫡,社稷混乱,民不聊生。隐藏着巨大身世之谜的西山医阁阁主周夫子,书生样貌,智谋无双,一路伴随大理寺纠察使彭辉,拨弄风云、搅刹乾坤,斗尽万险千难,最终辅佐明君上位的故事。
  • 国色生枭

    国色生枭

    六龙聚兵,菩萨开门!一局诡异的惊天大陷阱,局中有局,计中有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谁是计中人,谁是布局者?八字谶言之后,又尘封着何等隐秘的故事?是狼巡天下?还是狡狐瞒世?一曲曲未了的壮士赞歌,一幕幕卷起的美人珠帘!
  • 且于明行

    且于明行

    一顿稀里糊涂的小聚之后,一位二手房吊车尾销售员外加一个快递小哥,来到了明末这个由瘟疫、流寇、东虏、兵灾组成的时代大磨盘前,是粉身碎骨被压成齑粉?还是将磨盘顶开甚至整个打碎?
热门推荐
  • 冰雪儿

    冰雪儿

    身残志不残,这是一个励志故事。冰雪儿一个聪明伶俐的残疾女孩儿。她坚强勇敢地面对现实,走进校园生活,用自己的努力成为全校同学的好榜样。也是冰雪儿让许多身体健全但学习贫瘠的孩子们开始醒悟,努力的为自己的人生奋斗。
  • 海晓梓的讨债娃变凤凰进化史

    海晓梓的讨债娃变凤凰进化史

    海晓梓从来想过爱洪轩,后来从没想过爱别人
  •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诗心:从《诗经》到《红楼梦》

    本书收录了从《诗经》到《红楼梦》的30篇传统诗词,虽是一鳞半爪,却可以见出中华文明线性文化绵延不绝的特性。本书稿梳理了古代文人、英雄知音难逢、怀才不遇共有的千古之痛,分析了“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体现的中庸文化的张力结构,总结了中国诗词独有、凿通上天阶梯的“兴”的创作手法。凭借“兴”的翅膀,引领读者窥见永是春天的诗词的彼岸。造化多情,造化无情。此情长远,情由心生,心生寂寞,寂寞花开。通过本书可以瞥见,上帝之影就在一现之灵光里。
  • 另一个家另一种人生

    另一个家另一种人生

    一场灾难,一个使命,一个少年经历了另外种人生!责任和亲情爱情,如同枷锁少年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
  • tf比柠檬更萌

    tf比柠檬更萌

    四叶草家人们不喜勿喷!噢,多多期待我的作品吧!
  • 纽扣还是恶魔

    纽扣还是恶魔

    一直都听说自己有一个未婚夫,但是一直都没有消息,开学第一天因为那个恶魔自己变得全校闻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帝养成日记

    女帝养成日记

    南岭雪山之巅,张天收养了一个三岁小姑娘,给她取名为“囡囡”为了女儿,已经归隐五百万年的张天不得不重新出世,君临巅峰,独断天下!
  • 魔君的枕头

    魔君的枕头

    轻羽捂着小心肝,让它快点冷冰冰,可它就是不听话,非要变得热乎乎。师父让她来做卧底,将大魔头掀个底朝天,可现在的情况是……“小羽毛,本君要睡觉!”呜呜,师父,徒儿不想再做这魔头的专用枕头了!
  • 锦鲤萌妃,王爷追妻套路深

    锦鲤萌妃,王爷追妻套路深

    从小就是“锦鲤体质”的卢尧菱真可谓是天选之女,被圣物之王“天机玄玉”选中,成为异次元南晋国轩王府的王妃。一路蒙圈斩获王爷的芳心,一向清淡俊逸的轩王,表面上看似对卢尧菱若即若离,心中却有一个宠妻狂魔的热情灵魂!即使爱妻来自不知名的世界也让他无所畏惧!奈何亲亲王妃总是不信王爷的爱啊!拼了命的想逃跑,王爷只好默默干起了暗地追随的事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