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143900000002

第2章

经云佛说阿弥陀经。

赞曰。下第六正释本文分二。初解题目。二释经文。此初也。佛说者即能化教主。阿弥陀者。唐言无量寿等也。经者摄贯等四义也。以胜显劣。依主释也。或以别简总亦依主释也。依人得名也。正释经文者。

经如是我闻。

赞曰。此经之中总有三段。初如是我闻下乃至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名为序分。二从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乃至是为甚难已来为正宗分。三从佛说此经下是流通分。序者。由也始也。陈教起之因由作法兴之渐始故名序分。金仙演法各有所宗。陈净域以境殊劝令生而忻慕故云正宗分也。陈事既终时众获益。欲显教门不坠冀其远代流通故名流通分也。若依古师序分有六。今依佛地论序分有五。一为令生信。总显已闻言如是我闻。二说者听者共相会遇时分无别故名一时。三说必有主。欲显主尊法必殊胜故总称佛。四说必依处。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化身所居。非报土也。五所被机舍利弗等。如是我闻即为初也。为令生信总显已闻。故以三门分别。一说之所由。二立之所以。三正释其本文。说之所由者。如大术经等说其本缘。佛临涅槃时佛令有疑当问。时优婆离阿[(而/而)*(少/((色-巴)+兄))]楼驮教阿难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谁为师。二依何处而住。三恶性比丘如何治罚。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言我灭度后以波罗提木叉为汝大师。依四念处安止其心。恶性比丘梵檀治之。此云默然。故不应打骂但默摈故。四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等言。后阿难结集还依佛教故也。二立之所以者。为令众生生信顺。故智度论云。如是我闻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为入法之所基。智为究竟之玄术。信则所言之理顺。顺则师资之道成。由信故所说之法皆可顺从。由顺故说听二徒师资建立。于此信中略为十释。一趣极果之初因。依仁王经等。趣圣位之初因。证谛理之顿渐。故四十心以信为首。最初发起大菩提心。须具十德起三妙观。大菩提心以善根为自体。以善友为良缘。以不退屈而为策发。摄大乘之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二入谛理之基渐。诸论皆说。将入圣位有信根信力。有信根故万善因此而生。有信力故四魔不能屈伏。由此经初创令生信。三通妙真之证净。能越恶道离贫贱因故。入圣已证四不坏信。信三宝故能越恶道。由信戒故离贫贱因。故论亦说有信现观。四荷至德之嘉。依毗婆沙论。信者食法味之嘉手。学佛法者如大龙象。以信为手。以舍为牙。以念为。以慧为头。于其两肩担集善法。象所饮啖以鼻为手。故学佛法者最初生信。五圣七财之元胎法财初故。学者大卖无规法宝教获圣财。故初生信。显扬论云。七圣财者。谓信戒闻舍慧惭愧。信即一焉。六善八因之俶落。善法本故。瑜伽论云。入诸善法欲为根本。作意所生。触所集起。受所引摄。定为增上。慧为最胜。解脱为坚固。出离为后边。欲为根本者起希望故。作意所生者数警觉故。触所集起者和心心所对胜缘故。受所引摄者领在心故。定为增上者心澄寂故。慧为最胜者择善恶故。解脱为坚固者息缠缚故。出离为后边者觉道满故。信既为欲依。故最初令起。七启机门之胜手。摄教手也。俱舍论云。拔众生出生死泥。陈正宗为佛教手。序令生信为众生手。两手相摄出淤泥故。智度论又云。如人有手至于宝山随意所取。若其无手空无所得。有信心者入佛宝山得诸道果。若无信心虽解文义空无所得。亦此所摄。八湛心水之清珠令心净故。成唯识云。信如水精珠能清浊水。能治不信性浑浊故。九建名道之良资。宣尼云。兵食信三不可弃。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如大车无輗小车无轨。其可以行乎。故先令生信。十款哀诚之佳待。春秋云。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可荐鬼神。可羞王公。而况君子结二国之信。此中十义初八依真后二依俗。是故经首置如是我闻。如是经义亲从佛闻。离增减失。为令众生起信乐心顺修学故。正释其文者。佛地论说。如是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如有说言。如是富贵如毗沙门。如是所传所闻之法如佛所说。定无有异。定为利乐方便之因。或当所说如是文句如我昔闻。二依教诲。如有说言。汝当如是读诵经论等。此中如是。远则佛之教诲。近则传法之者教诲。三依问答。谓有问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于此答言。如是我闻。四依许可。如有说言。我当为汝如是而思如是而作如是而说。谓结集时诸菩萨咸共请。如汝所闻当如是而说。传法菩萨便许可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或信可言。是事如是。谓如是法我昔所闻。此事如是。则此当说。定无有异。由四义故经所皆置如是我闻。真谛三藏云。微细律明阿难升座集法藏时。身如真佛具诸好。下座之时还复本形。勘集藏传亦作是说。众有三疑。一疑佛大悲从涅槃起更说妙法。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住此说法。三疑是阿难转身成佛为众说法。今显如是所说之法。我昔侍佛亲所曾闻。非佛更起他方佛至转身成佛。为除此疑。故经初言如是我闻。结集之缘如藏章记。已上数解。言我闻者。传法菩萨自指己身言。如是法亲从佛闻。故名我闻。非谓我者定属一人。我谓诸蕴。世俗假者。然我有三。一妄所执我。谓外道等所横计我。二假施设我。谓大涅槃常乐我净除二乘倒强施设故。三世流布我。谓世共传天授祠授等。今传法者随顺世间自指称我。问诸佛说法本除我执。何故不称无我乃称我闻。答有四义。一者言说易故。若说无我通蕴处界。知此经谁。二者顺世间故。三者除无我怖故。言无我者为谁修学。四者有自他染净因果事业等故。所以称我闻。问若尔何故。不称名字但称我闻。答有三义。一示不乖俗宗。虽显真宗不乖俗理。虽显妙言不乖粗欲。虽显真谛不离俗故。二我者主宰自在之义。集藏传云。有三阿难。一阿难陀云庆喜。持声闻藏。二阿难跋陀云喜贤。持独觉藏。三阿难伽罗云喜海。持菩萨藏。但是一人。随德各别。由此阿难多闻闻持。其闻积集三慧齐备。文义并持。于三藏教总持自在。若称名字。虽顺正理。无于诸法得自在义。由斯称我不道阿难。三我者亲义。世间共言我见闻。此将为亲证。若言阿难闻。或非亲闻。从他传受。今显亲闻世尊所说非是传闻破他疑网。故不称字但言我闻。闻谓耳根发识听受所说。今废耳别就我总称故名我闻。虽依大乘根识心所对境和合方名为闻。然根五义胜于识等故根名闻。若但闻声可唯在耳。既缘名义便在意中。故瑜伽言。闻谓比量。耳名闻者。亲闻于声。与意为门。意方闻故以二为闻。熏习在总。因闻所成总名为闻。废别耳意总名我闻。问庆喜于时亲亦见觉知佛所说。何故但言我闻不言我见乎。答有三义。一欲证深理要先闻法。名等诠义非色等故。二此界以声为佛事。事为所依。名等有故。三希证菩提要闻熏习。由闻熏习成出世故。由斯经首不说见觉知。唯说我闻据实。于时亦见佛说诸余佛土以光明等而为佛事。可言见等。

经云一时。

赞曰。第二说教时分也。此有二义。一者道理时。说听二徒虽唯现在五蕴诸行刹那生灭。即此现法有酬于前引后之义。即以所酬假名过去。即以所引假名未来。对此二种说为现在。此过未世并于现在法上假立。即说听者五蕴诸法刹那生灭。前后相续事绪究竟假立三世总名一时。那一生灭之一时也。二者唯识时。说听二徒识心之上变作三时相状而起。实是现在。随心分限变作短长事绪终讫总名一时。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位唯心都无实境。听者心变三世亦尔。唯意所缘是不相应行蕴法处法界所摄。不别约四时八时。但听者根熟感佛为说。说者慈悲应机为言。说听事讫总名时。

经云佛。

赞曰。第三说教主也。梵云佛陀此略云佛。有慧之主唐言觉者。觉有三义。一自觉胜凡夫。凡夫不自觉故。二觉他胜二乘。彼不觉他故。三觉行圆满胜诸菩萨。菩萨虽复修于二觉行。未圆满故。佛地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准诸经梵本皆称本师名薄伽梵。佛教安置以此一言含众德故。翻译之主意存省略。随方生善故称佛名。问此三身中何身所摄。答准处准机。应声闻而为化佛。准文准理。教菩萨而即报身。感者根器不同。应现故通报化。王城鹫岭劫尽火烧。鹙子闻经即化佛也。我土安稳寿量长远。文殊在中即报身。劬师罗长者睹三尺以发心。五百婆罗门见灰身而起信。无边之菩萨穷上界而有余住。小圣之凡夫观丈。六而无无尽。今显主尊教随定胜。初标教主令生喜心。

经云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赞曰。第四所化处也。梵云室利罗筏悉底。言舍卫者音讹略也。此中印度境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为别布憍萨罗故以都城为国之称。金刚般若经云。在舍婆提城兄弟二人。于此习仙而后得果。城遂因此号为舍婆提。今新解云。应云丰德城。一具财物。二好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国丰四德故以为名焉。祇树者应云誓多林。言祇树者讹也。誓多云战胜。此即太子之名。太子生时邻国怨至。战而得胜遂以为名。给孤独者是苏达多长者此云善施。善施仁而且[(止/脊)*殳]。积而能散。极济贫乏哀恤孤老。时人美其德号为给孤独。是钵刺犀那恃恃王旧云波斯匿王是也。此名胜军。苏达多是彼王之大臣也。佛在摩竭陀未游舍卫。给孤独长者为儿娶妻遂诣王舍城。时有长者将筵请佛家修供养。善施问其所由。长者具陈请佛。彼闻佛德深心欢喜。佛在灵鹫山相去五十余里。遥施光照善施。善施寻光遥见世尊。悲感喜哽如子见父。寻光诣佛路逢天祠。善施礼拜佛光遂灭。善施惭愧光明还照。寻光至佛请佛。诸佛国普化有缘。何独此土。佛时许可。令舍利子先瞻处所。佛言出家当须寂静。丰德人闹城中小隘。唯城南五六里余有太子誓多之园。地幽境媚林密华繁壁方十里。可置伽蓝。善施请买。太子不许。因戏言曰。侧布金满地高敷五寸。时即卖之。善施许诺太子辞。以戏言固陈不与。善施请为对理。时净居天恐人遮曲。乃化为断事者断与善施。善施得之布金取地。时少五百步未满十里。一库金尽使者来报。善施思惟当取何藏中金。太子疑其情吝悔。地而还金。善施具陈心非悔吝。太子知其情恳自发胜心。人所贵重莫过金宝。而彼尚能倾库买地以造僧园。我何所乏而无修建。请悔先地长者不从。太子云许地取金。未论林树。地随汝主。林属我身。共助成功俱陈供养。外道心嫉奏王闻胜。六种皆亏阖国重其释教。佛后游此告阿难曰。园地善施所买。树林祇陀所施。二人同心崇福。自今已往应谓此地为誓多林给孤独园。布金之地自此兴焉。

经云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赞曰。第五所被机。以四门分别。一显来意。二彰权实。三定多少。四明次第。来意有二。一为证信标听众者助成庆喜。闻法可信。众有三疑。今显同闻。二证经德。如天帝释诸天围绕大梵天王梵众围绕等。今显法王诸圣围绕。二彰权实。如佛地论云。化佛秽土中声闻等实菩萨是权。报佛净土中菩萨是实声闻等为权。既是秽土。即菩萨是权也。三定多少。初有五众。一道行尊高众。二悲心广大众。三乐法诸天众。四欲界人趣众。五非天修罗众。三众此列。二众后陈。问何故余经兼有诸众八部等。此经唯独五众。答劝归净土。境胜地殊。莫非上德上贤。余即不能信受。所以独标五众不列余也。四明次第者。先列声闻菩萨二众。是内护众。次列帝释。是外护众。且内护众先列声闻后明菩萨。佛地论有四解。一形相不同。声闻出家形同诸佛。菩萨不尔。二处有近远。声闻近佛。菩萨远之。三戒德有殊。声闻出家持出家戒。菩萨不尔。随类化生故。四欲令菩萨于声闻所舍憍慢故。且初道行尊高众分三。初标类举数。二叹德。三列名。此即初也。与者。兼并共及之义。龙树释大而有五义。一数大。千二百五十人故。二离大。大障断故。三位大。大阿罗汉故。四名大。名称远闻故。五识大。大人大众所知识故。梵云苾刍。讹云比丘。由具五义所以不翻。一曰怖魔。初出家时魔宫振动故。二云乞士。既出家已乞食自济故。三名净持戒。渐入僧数应持戒故。四云净命。既受得戒所起三业以无贪发。不依于贪邪活命故。五曰破恶。渐依圣道灭烦恼邪故。又依草立名。喻五德草故云比丘。众者僧也。理事二和得众名也。三人已上得僧名故。千二百五十人俱俱至祇园故。

经云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赞曰。第二叹德也。新翻大般若及旧论中有十六句。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等。此经之中是初一句。阿罗汉者。唯识论中此翻为应。而具三义。一应永害烦恼贼故。二应受人天广大供养故。三应不受分段生死故。众所知识者。名高德重众所知识故。

同类推荐
  • 使琉球录

    使琉球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

    大寒林圣难拏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蜕庵集

    蜕庵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今夕行

    今夕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弘道书

    弘道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简方与简章

    简方与简章

    简方和简章,二十岁前,简方是简方,简章是简章,二十岁后,突如其来的一场意外,她们的人生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 王俊凯:源来我玺欢凯

    王俊凯:源来我玺欢凯

    一个高冷校草级别的高大男生与一个娇小好强的女生之间…………到底会发生些什么呢?…………
  • 篝火

    篝火

    题记:镇上,有一所洁白的小屋,人们从它眼前走过,总是带有愤怒、高兴、心疼、郁结的情怀。。。。。。。故事就从这屋的主人开始了。(第一本书,这是我认为想写的一类东西,很久了。)
  • 我的恶魔萝莉之猎神

    我的恶魔萝莉之猎神

    颜洛在他衰衰的过了十七年后,碰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人,接到了一封不一样的录取通知书,来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学院,踏上了一条不一样的旅途。这是一个有关于猎神的故事;这里拥有魔法、异能和科技;这还是一个关于青春与梦的故事;当然,这更是一个有爱的故事;嗯,大概就是这些了。
  • 幻境之四大神兽

    幻境之四大神兽

    幻若人生,镜如菩提。我们没有改变命运的能力,我们却有勇气,时间会来证明一切。让主人公陆轩辕带我们去认识我们不曾知道的世界,我们不曾了解的世界,我们将看到自己永远也想不到的奇幻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蜜桃苏打

    蜜桃苏打

    学生党,不喜勿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多多指教
  • 我不会被丧尸咬

    我不会被丧尸咬

    人变丧尸易,丧尸做人难;如果你变丧尸了,那兄弟没什么说的,祝你头七快乐。如果你想做人,也听兄弟一句劝,凭我二十年活着的经验,还是死了比较好。
  • 我向来以诚待人

    我向来以诚待人

    千里同风不见影,面壁烽火动真龙。郎善郎恶婓鬼雀?君正君邪一修罗!婓鬼雀原以为能靠着系统纵横异界,安然开启他身为主角之路,可没想到一朝醒悟之后,发现自己暗中可能存在的强大敌人,并且在五年前就特意拜访过自己,甚至特意留下了一首诗作为警告。一场关于前世,关于未来的思考,内心骄傲与自负的婓鬼雀,毅然选择了另一条狂妄之路,他期待着与当年故人的重逢,并下定决心,这一世,唯胜可休!
  • 舌尖上的爱情

    舌尖上的爱情

    本专辑是以“中国传统美食”为主题的单篇故事合集。爱情就是在一起吃很多很多顿的饭。这里有各种口味的美食,有甜盐可口的爱情,有你喜欢的佳肴,还有你心动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