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271100000033

第33章 说黄宗羲的“名士风流”

有一幅经过点改的对子“惟大英雄能好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流传甚广。不过,若非大英雄,尽可不好色(通常英雄应该不好色,例如传说中的关羽);即使假名士,亦必定风流。可见“风流”已成为“名士”的特定标志。而照贺昌群先生的考证,“名士”一词在中国古代实经历了内涵的演变:其原初意义应为知名之士,《礼记·月令》中所云“名士”者即是;汉末则大抵指反对宦官政治、以澄清天下为已任的士大夫;魏晋之际,那些借清淡与醉酒逃避现实、对政治感到绝望的不合作者,被冠以“名士”之称;最终,南朝时期,名士中的杰出之辈说妙语,美风度,精义理,其末流便只剩下放诞不羁、哗众取宠的本事,即王恭所总结的:“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世说新语·任诞篇》)不幸的是,后世正是从这一意义上接受“名士”的概念。既然“名士”的身份有阶段性的变异,“风流”自然也与时推移,而是现语义差别,从品行卓异到不拘礼法降而至于性行为不检点。又不幸,后世也更多从末一意义上使用这一词语,仿佛“名士”总是与“艳遇”一类的风流事联系在一起。我本无意矫正千百年来形成的语言习惯,之所以辨析其间的异同,原是因为用“名士风流”的字眼来状写黄宗羲时,有加以区分的必要。

读《黄梨洲文集》时,会有一个发现,黄氏喜用八俊、八顾、八及、八厨的典故。这既用以自述生平,如《避地赋》中“遂狺骂为党人兮,祸复丛夫俊及”;又用以推许朋辈,《仇公路先生八十寿序》数及昔日交游之张溥、吴应箕、艾南英等人,“一时为天下所宗,几于三君、八俊”。而辞意所指,也不离复社中人,其所谓“复社之名,俨然如俊、及、顾、厨之在天下”(《钱孝直墓志铭》),已说得十分明白。查考八俊、八顾、八及、八厨(包括“三君”)之典,无一例外均出自(《后汉书·党锢传序》),其人都属汉末名士。复社之反对宦官魏忠贤余党,标榜气节,自视也被人视为东林党后进,正与以党锢被祸的汉末名士行事、志节相近。因此典故于复社之情事,不仅极为贴切,而且也见出黄宗羲年轻时的名士风流,实以汉末清流为榜样。

不过,若与同是清初大儒的顾炎武相比,黄宗羲的名士习气显然更重。顾氏于明亡后始终以救于下为己任,与东汉名士的澄清天下仍有相通处;而其避名就实,不好标榜,则又与之相异,故亦可谓“志士”或“烈士”。黄宗羲却是从始至终,名士心态不改。

68岁时作的《黄复仲墓志》,便有充足的表现。文章起首即慨叹明亡后士大夫之忧心忡忡,语多卑俗,“名士之风流,王孙之故态,两者不可复见矣”。而所述黄子锡,恰是身兼二者的劫余人物。从黄宗羲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名士风流”的理解:“北海南馆,投壶卜夜,广求异伎,折节嘉宾;出有文学之游入有管弦之乐;绕床阿堵,口不言钱”,为明末之黄子锡的写照;“入杼山种瓜,培壅如法,瓜味特美”,“即甚困乎,然焚香扫地,辨识金石书画,谈笑杂出,无一俗语,间画山水,清晖娱人”,“其硕宽堂,兵后瓦砾堆积,复仲遂因瓦砾位置小山,古木新篁,亏蔽老屋,正复不恶,盖复仲不以奔走衣食,失其风流故态”,为入清后之黄子锡的意态。套用贺昌群的分法,其为人物最多可上溯到魏晋名士,尤近于南朝之上等名流。文中固然也述及黄子锡于明亡之际有举兵之议,隐居后“壮怀未能销落”,本与东汉名士同怀,而黄宗羲对此未加渲染,显然并不以“名士风流”之固有情态视之。可以这样理解,若在明末一类衰也,激扬清议的政治热情原不可少,仅从黄宗羲对俊、及、顾、厨的偏爱,不难悟到。只是在黄氏眼中,此乃“风流”之变态,与本文在全面意义上的使用尚有些许出入。

虽然如此,黄宗羲之早得大名,毕竟是在晚明末也,这便注定了他与汉末名士心迹相接。当其出而应也,即是以东林被难大臣之后这一有强烈政治色彩的身份出现。崇祯皇帝昭雪冤案,众学子皆“讼冤阙下,叙其爵里年齿,为《同难录》,甲乙相传为兄弟,所以通知两父之志,不比同年生之萍梗相值也。”(《顾玉书墓志铭》)。同难兄弟的同病相怜、同仇敌忾,使他们成为晚明社会中很有号召力的一股政治力量。黄宗羲也因此知名于世,并成为主持科举的考官争欲罗致门下以资夸耀的对象(见《前乡进士泽望黄君圹志》)。尽管阴错阳差,黄氏终未入选,其名声却照样蒸蒸日上,腾于众口。

就中具名《留都防乱揭》,为其早年最风光之事。除《同难录》中的兄弟外,黄宗羲当时还多结了一批志趣相投的同志。形迹最密的沈寿民、陆符、万泰,都是一时名士。三人也一同列名于《留都防乱揭》,而尤以沈氏对揭贴出力最多。1638年(崇祯十一年),因魏忠贤余党阮大铖避居南京,观望时势,拉拢复社名流,以图再起,复社领袖张溥也有意加以利用,增强在朝中的势力,南京一班独持清议的青年学子于是发起驱阮,以伸张正气。先是沈寿民以诸生上疏弹劾宰相杨嗣昌,末尾并及阮大铖,由此而引发了留都防乱的公议。吴应箕对阮氏以逆党人物而公然摇过市早已十分愤慨,遂与顾果、陈贞慧商量,推沈氏之意,拟成《留都防乱揭》,大张阮大铖种种罪状,并痛言:

当事者视为死灰不燃,深虑者且谓伏鹰欲击,若不先行驱逐,早为扫除,恐种类日盛,计画渐成,其为国患必矣。

此揭草成,东林子弟顾果以顾宪成之孙,义不容辞,名列揭首;受魏党迫害致死的死难诸家怀有深仇大恨,推黄宗羲领衔,名居第二。“一时胜流咸列其姓名”,计有142人(一说为140人)。这确实是一次名士的大聚会。公揭一出,阮大铖气焰顿沮,“杜门咋舌欲死”(《陈定生先生墓志铭》),并因此埋下了南明弘光朝党争的伏线。

《留都防乱揭》不仅打击了阮大铖的复出活动,显示了清议的力量,而且提高了黄宗羲等具名者的声望。驱阮的政治意义如此鲜明,毋庸置疑;而这一行动中所蕴藏的名士风习,也不应漠视。黄氏的《陈定生先生墓志铭》,即记述了他们在反阮的同时,任情纵性的一面。揭文公布的次年,吴应箕与陈贞慧又在金陵发起组织了国门广业之社,参加者大致仍是揭中署名人。黄宗羲也在其内,并与陈贞慧、张自烈、梅朗中、沈土柱、冒襄以及不在揭中的侯方域等关系最密切,数人“无日不连与接席,酒酣耳热,多咀嚼大铖以为笑乐”。其“咀嚼大铖”的情状,在陈贞慧长子维崧的《奉贺冒巢民老伯暨伯母苏瑞人五十双寿序》中有更详尽的描绘:陈贞慧、冒襄于崇祯十一、二年在金陵,广交宾客,尤喜与东林被难诸孤儿游,“游则必置酒召歌舞。金陵歌舞诸部甲天下,而怀宁(按:即阮大铖,其为安徽怀宁人)歌者为冠,所歌词皆出其主人。诸先生阐歌者名,漫召之。而怀宁者素为诸先生诟厉也,日夜欲自赎,深念固未有路耳,则亟命歌者来,而令其老奴率以来。是日演怀宁所撰《燕子笺》,而诸先生固醉,醉而且骂且称善。怀宁闻之殊恨”。这应是揭文发布以前事。阮大铖的《燕子笺》传奇作得确实不坏,所以这些精于赏鉴的顾曲行家听到好处,也会“称善”;却是绝不因此而宽宥阮氏,于是仍少不了痛骂。本来驱阮作为一场政治斗争,布下堂堂之阵。树起正正之旗,将《留都防乱揭》公之大庭之众,造成一种不容抵御的社会舆论,便已完其使命;而黄宗羲等人犹以为未尽兴,又逞其嘲骂,便是青年名士的作派。老成持重的政治家自不会如此行事。虽然我们不会因此而原谅阮大铖日后外死周镳。欲将黄宗羲与顾果等人下狱的大肆报复,却还是可以理会其恼羞成怒并不全在防乱一揭。

黄宗羲的顾曲雅兴原不始于金陵,在此之前已甚浓。《郑玄子先生述》记其1634年到杭州,读书社的郑铉常来访,而“夕阳在山,余与铜(按:即沈士柱)尾舫观剧。君过余,不得,则听管弦所至,往往得得,相视莞尔”。而且据《感旧》读其五自注,“铜在西湖,每日与余观剧”,兴致之高,直是无以复加。宴游除酒、乐之外,助兴还少不了善解人意的二八佳丽。何况秦淮名妓天下闻名,又何况与之连舆接席的诸人多有此嗜好,冒襄之于董小宛,侯方域之于李香君,已成流传不绝的风流韵事。黄宗羲的忆旧文章中虽避而不谈自己,并对侯方域“必以红裙”侑酒不以为然,吴应箕于宴饮中欲招顾媚,也被黄氏引烛烧去纸条(见《思旧录》中《张自烈》、《吴应箕》二则),然而晚年所作《怀金陵旧游寄八正谊》第四首:“秦淮河”一诗中,还是隐约透露出个中消息:

河房曾挂榻,不异蕊珠宫。

数里朱栏日,千家白柰风。

渡烦桃叶泪,舟赛角灯红。

昔日繁华事,依稀在梦中。

这时正好可以用上余怀的《板桥杂记》作注脚:

秦淮灯船之盛,天下所无。两岸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主称既醉,客曰未,游楫往来,指目曰“某名姬在某河房”,以得魁首者为胜。薄暮须臾,灯船毕集,火龙蜿蜓,光耀天地,扬槌击鼓,蹋顿波心,自聚宝门水关,至通济门水关,喧阗达旦。桃叶渡口,争渡者喧声不绝。

则“河房挂榻”,应是指名妓礼待名士。难怪私淑黄氏的全祖望,对其学推崇备至,以为“有明三百年无此人”(《答诸生问南雷学术贴子》)而语及“明人放浪旧院,名士多陷没其间”又为“黄太冲亦不免焉”而惋惜(《记石斋先生批钱蛰庵诗》)。金陵冶游,或许还可以少年荒唐解之;而黄氏74岁高龄作诗尚不忘此情,75岁又有《童王两校书乞诗》三首与《送二校书还天台》二首,以“蓝桥再到望云英”(后诗其二)的诗语预订后约,便只能归之于根深蒂固的明代名士旧习了。

品题人物,作为裁量公卿以批评朝政的一种清议手段,历来是名士的特权,当年与黄宗羲交好的少年名流,个个有拯救天下之志,沈寿民、周镳、陈贞慧、吴应箕等皆研习“佐王之学”(见《征君沈耕岩先生墓志铭》、《陈定生先生墓志铭》),大有“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的气概。黄宗羲自然也不例外。观其明亡后著《明夷待访录》,以伊尹、吕尚的事业相期许,已可知其自视之高。名士的一种惯态是出言轻而视事易,黄宗羲的一班朋友也不负此习。陆符便“热心世患,视天下事以为数著可了”(《陆文虎先生墓志铭》)。而清议也被他们当作一步登天以施展王佑之才的通天梯。这番心事在黄宗羲的《寿徐掖青六十序》中有明白表达:

当坊社盛时,吾辈翘然各有功名之志。居常如含瓦石,品核公卿,裁量执政,不欲入庸人小儒之人度。直望天子赫然震动,向以此政从何处下手。

只是崇祯皇帝对这些雄心勃勃的青年士子并不感兴趣,对结社的形式更深为忌讳,故黄宗羲等人的欲为王者师,终究只成为一厢情愿的清梦。

借口评人物以干预朝政之计虽不行,仍可退而求其次,向地方官通报人才。黄宗羲名噪一时,自然少不了摆弄此事。实际他所从事的,也更多是名士间的排行。日后回忆说:“是时一方名士皆有录,学使者至,以公书进之,大略准之为上下。”(《思旧录·刘应期》)“余累执笔,聚同社而议之曰:某郡某人,某县某人,某也第一,某也次之。多者十余人,少者四五人”。(《郑元澄墓志铭》)黄宗羲既为人所重,握有品鉴一方人物的大权,形势便与东汉名士李膺很有些相似。经李氏接待的士人,立时身价百倍,谓之“登龙门”。无独有偶,读书社社友郑铉、冯等人赴黄竹浦访黄宗羲,因村路泥滑,不能下脚,郑氏也笑言:“黄竹浦因难于登龙门也。”(《郑玄子先生述》)虽是玩笑语,亦可见黄宗羲在人心目中的地位。于是,除朋友来往外,奔走其门前的也不乏希图青睐以得好处之人。吕留良记其时黄宗羲兄弟气势之盛,谓“一二新进名士欲游其门,不可得至,有被谩骂去者”(《友砚堂记》),当与此有关。不予接纳,固然显示了黄宗羲的不滥交,却也见出其名士领袖少所许可的心态。而谩骂以去,虽未必是黄宗羲所为(倒像其弟黄宗会的举动),便也活现出黄家兄弟共有的名士狂态。

此外,名士必不可少的品行还有独特己见,尽管其原非名士所专有。黄宗羲于明亡后,众口非难王阳明之学空疏亡国、援佛入儒之际,创作《明儒学案》,以王学为主,述其学派占全书多半篇幅,且“独于阳明先生不敢少有微词”(仇兆鳌《明儒学案序》),正见其举世非之而不疑的品格。黄氏晚年治学沈潜,其特立独行自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青年时代的标新立异、不同流俗,虽更多为意气之争,也未可与后期行止斩然判分。还在参与读书社时,好争辩即是社中风气:

月下泛小舟,偶竖一义,论一事,各持意见不相下。哄声沸水,荡舟沾服,则又哄然而笑。

争到激烈处,如沈士柱与刘同升论某人意见针锋相对,各不相让,竟至闹到“揎拳恶口”,黄宗羲劝解才算罢手(《郑玄子先生述》)。黄氏虽不至如沈士柱之挥拳相向,但前述月下争论也有他一份。《思旧录》为读书社旧友江浩撰写的一则云:“余与之月夜泛舟,偶争一义,则呼声沸水,至于帖服。”喜与人不同,甚至故意颠倒时论,本是名士好奇的表现。不过,在黄宗羲当日,其不肯轻易附会,即便是好友亦不苟同的为人,仍有其可爱可敬处。

如果说“名士风流”的全部语义来说,黄宗羲可说是集大成者。南朝名士缺少东汉名士的政治热情与风节,东汉名士也很少南朝名士的放浪形骸与玄思。黄宗羲以一身而兼之,谓之“名士”,自是当之无愧。不过,明亡前的热心政治与入清后的拒绝合作,仍是其名士生涯的主导面。因此,他为一位经历与之仿佛的同辈人所作“始为名士,继为遗民”(《寿徐掖青六十序》)的评语,用来概括其本人的一生,倒也十分恰当。

同类推荐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学孔孟之道悟领导智慧

    本书选取了《孔子》和《孟子》中的精华,结合现代生活,阐述了领导的智慧。
  •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回族聚居村镇调查研究:单家集卷

    本书从微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对单家集回族农民生活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研究,阐释了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兴衰与国家体制和区域性社会历史变动之间的关联性,展现了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国家制度创新与民族优良传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对乡村民族社区发展的推动作用。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继承者之DOTA

    继承者之DOTA

    异界世界的分裂,让本平平常常的DOTA职业玩家全都被选定为DOTA英雄的继承者,切换于职业玩家与DOTA英雄的双重身份中,过着异于常人的双重生活,职业玩家被dota英雄附体,继承dota英雄的能力,与游戏不一样的背景,模型。他们又将在现实与异界两个世界创造怎样的神话呢。
  • 灿金筑梦

    灿金筑梦

    这是一个为了爱豆去学习音乐的追星狗金灿,成为练习生之后发生的故事....这本书主四代,女主目前有jisoo、joy、奶潇、兔牙、Fei
  • 三面三相

    三面三相

    精神分裂……特殊的病症让所有的公司、单位都对其关闭了门户。一个没有了未来的男人,决定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中闯出自己的一条大道来。
  • scp收容系统

    scp收容系统

    公元4079年,一个普通人因为意外到达平行宇宙,得到收容系统,看他脚踏神魔收服一切。(背景取自于scp基金会)
  • 梦之园地

    梦之园地

    她,天之骄女,拥有莫梦琳家族千百年来最纯正的血统,冷酷无情,杀人如麻,家族内部和外部的世家都惧怕她,外界人称银发魔女。他,商业帝国家族左家家主,暗紫色的瞳孔似乎可以看穿所有,无心无情,嗜血阴辣,在发现真相时,他终究不再有珍惜这个词汇。一场家族的经历,幽儿有了心,收获了友情,甚至遇见了生命中的阳光,幽儿一直以为她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她是真正的执子者,但是后来她才知道命运是多么的残酷,自己是无法获得幸福的。她始终都是家族前进下的棋子而已,注定的命运无法改变,自己所遭受的折磨是注定为家族所承受,还是个人的憎恨,是阴谋还是利用?事情的真相如何?
  • 至IN彩妆魔法

    至IN彩妆魔法

    《至IN彩妆魔法》最潮的炫彩妆容,给你全新的色彩新体验,变化彩妆类型,马上让你成为时尚达人,跟随快速化妆计划,从容显现好气色。
  • 诺斯兰贵族学院的大神

    诺斯兰贵族学院的大神

    "我爱她”叶笑尘霸道的说“我也爱她”林宵柔情的说挽歌扶额.......一段虐心的三角恋即将上演,阅读《诺斯兰贵族学院的大神》吧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水晶般。透明